Medium Image

时 间 2023.11.03 - 11.05 地 点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科学会堂 主 办 单 位 中国美术学院 承 办 单 位 跨媒体艺术学院  网络社会研究所👩‍💻👩‍🎨👨‍🔧 AIathon 艺能松 作为第八届网络社会年会的前导活动,我们试图建立一个Counter-Culture的思想实验场,挑战技术线性发展的单线叙事,质疑科幻小说的共同结局:阶层世界、贫富差距、高科技低生活的未来。有两个理由支持我们举办——第一;AI与ChatGPT宰制性吸引全球目光,艺术也总是赶潮流成为科技艺术(一个不知何时已成为潮流艺术的类别)而自豪。艺术(art)与人造(artificial)的拉丁语系是同源的,艺术一定是人造的,人造的并非都是艺术。有无智能并不能区分二者,而是其他。这个“其他”要素,正是我们此次AIathon想要探究的。第二;当今世界,靠自然语言就能够书写/绘画/编程完成代表人类最高文化表现,工程师与非工程师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此时我们需要把重心从技术本身转移到如何更好地使用技术,以及技术的传播与适用(adaptation),这需要工程师与艺术家积极合作。艺术家需要深入理解并更好地利用诸如ChatGPT与Midjourney等AI技术,工程师也需要将目光着眼于如何改善人类生活,而非仅仅让 AI 变得更强大,共同携手去使用/挪用/窜改/霸占 AI 技术。例如,AI对齐(AI Alignment)是个政治而非技术问题,有人类的理解与机器理解的对齐问题,有不同传统美学的对齐问题,有不同国家社会的对齐问题。特别是技术发展的通用(ubiquitous)趋势,形塑技术形态的特定文化历史和地理斗争隐而不显,AI成为普同性技术神话而非资本─技术一种特定的成果。我们希望基于现有的AI技术,参与者们能够通过48小时的合作,完成一件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作品,探讨并反思AI与人、AI与创作和AI与AI之间的关系。我们此次预计甄选60名左右的策展人、艺术家、设计师、工程师与算法专家,通过黑客马拉松链接跨学科与背景的参与者理解、一起思考、共同创作。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ackathon艺术/人工智能黑客松 🟢 报名与审核 征选参加。个人或小组报名均可,小组报名成员不得超过5人,报名者需填写在线报名表 ➡️ https://form.typeform.com/to/Tai0rLIS 提交个人介绍(小组需提交小组组员姓名)以及个人主页。根据报名情况与场地情况,我们会酌情考虑开放现场报名。报名时间为10月1日-10月24日,经由主办方审核挑选,将于10月25日反馈报名结果,参赛人数暂定60人。主办方提供11月3日-11月5日所有获选参赛者的食宿(AIathon 将通宵进行,现场提供帐篷睡袋与毛毯,或提供补贴)。 🟠 赛程安排 周五(11月3日) 6:00 - 6:30 pm: 注册6:30 - 7:00 pm: 黑客松目标和主题介绍7:00 - 8:00 pm: 工作坊18:00 - 9:00 pm:  破冰 & 交流环节9:00 pm 之后: 团队组建 & 初始头脑风暴 周六(11月4日) 7:00 - 9:00 am:...

《艺术新闻/中文版》在创刊十周年之际发起“永续之籽”教育计划(Seeds Project: Education Program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联合开启交流共学与创作支持项目“向山学园”。自2023年5月18日起面向中国各大高校在读的艺术创作者进行公开招募,至2023年9月15日招募截止,项目获得了踊跃的反馈,共收到来自中国各地23所高校的72份创作提案。 此次的提案以视觉艺术、建筑、设计等创作方式,涉及气候变化、大气与海洋污染、能源耗竭与再生、碳减排,生物多样性、跨物种共生、传统生态智慧、生态美学、动植物感知、微生物群落、塑料危机、食品危机、虚拟生态、自然疗愈等方向,以丰繁的视角探索在生态环境之中物种、自然与技术之间的复杂关系。 “向山学园”的评审工作以“聚焦于当下人类与万物共同面对的生态与环境议题”为基本宗旨,综合考虑创作提案的问题意识、关照性与发展潜力,将新观念与艺术创作进行跨学科结合的研究与转化能力。72份提案经张春艳、靳立鹏、陆思培、魏颖与申舶良5位评委初评,后经曹明浩、陈建军、陈晓阳、王子耕、卢杰与叶滢6位评委终审,16份提案入选“向山学园”交流共学与创作支持项目。 向山学园入围学员名单如下 (按照姓名首字拼音排序) 陈啟恒 中央美术学院 创作提案:兰花如何思考 陈锐城 广州美术学院 创作提案: 浮游之地:以牡蛎礁为例的海洋生态研究 陈钰林、刘欣宇、吕洁雅 中国美术学院 合作创作提案:水稻志·水稻智 董宇昊、赵凡 广州美术学院 合作创作提案: 再生之壤-续存/再生之壤-妄存 谷蔚然 中央美术学院 创作提案:万物再野生长,你我同有其感伤 韩智同 四川大学 创作提案:Botancert 简国荣 广州美术学院 创作提案:桉树的记忆 解睿 鲁迅美术学院 创作提案:例外状态 李雨轩 清华大学 创作提案:鲸落 盛成成 中国美术学院 创作提案:扎拉法——从杭州到赫尔辛基 吴浩岳、柏乐、王楷竣 中央美术学院 合作创作提案: Raghunathpur社区中心塔+屋顶步道设计 翁喆颖 中国美术学院 创作提案:城市自然新关系 徐鑫桦 中国美术学院 创作提案:生命博物馆——象山 诸葛瑞静 中国美术学院 创作提案:植入计划 张家振、崔佳璇 北京大学 创作提案:夜航船——奇迹 张天怡 中央美术学院 创作提案:跨物种共生计划 上述入选者将受邀于2023年10月14日至10月16日来到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和活跃于国际生态思想与艺术实践、可持续性设计以及生态学研究领域的艺术家、建筑师、策展人、思想家与科学家组成的6位“共学导师”一同展开为期3天的学习与交流。6位“共学导师”分别为:当代艺术与生态学交叉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家之一、加州大学圣塔克鲁兹分校创意生态中心主任T. J.迪莫斯(T. J. Demos) 教授;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策展人之一、生态艺术研究者和策展人菲利帕·拉莫斯(Filipa Ramos);专注于中国传统自然观研究与山水画创作的中国美术学院原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院长张捷教授;进化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领域的专家、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赵云鹏教授;先后在中国美术学院与香港城市大学投身于生态艺术教育,展开创作实践,并参与了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等重要国际艺术大展的艺术家郑波;致力于建筑创新性项目、可持续生态材料研究与建筑教学,主持设计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并获得当年“世博展馆遗产大奖循环利用杰出奖”一等奖的纽约Link-Arc建筑事务所创始人陆轶辰。 后续完善的创作提案,将在今年11月出版的《艺术新闻/中文版》“向山学园”特刊中呈现。入选者将获得1万元的作品实施经费,作品将在随后的“永续之籽”主题群展项目中展出。 “永续之籽”教育计划旨在“面向新生态,发现新世代,孕育新创作”,该教育计划由香奈儿特别支持。 关于“向山学园”的发起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极端气候,森林锐减,水土流失,物种灭绝,资源耗竭,能源短缺,垃圾成灾,环境污染……我们生存的这颗行星的气候与生态系统正在经受剧烈改变,艺术何为? 如何从我们自身的在地经验出发,展开对生态环境的体察与关照,加入可持续发展的对话? 如何将历史和文化范畴的自然观,以及生态思想的新进展,转化为当下的艺术创作、建筑设计与策展实践的理念与方法,探索回应当前环境和生态问题的途径? 如何以前沿的科技创新优化系统性生态问题,并结合创作转化为研究性与社会性的实践,建立更善意的人类世未来? 如何超越人类中心的艺术观,建立跨越学科和物种边界的知识网络与行动力,理解和解决我们共同面对的环境与生态危机? “向山学园”旨在回应与求解以上问题,搭建跨学科、跨代际的国际交流和对话平台,促成艺术与其他领域共同寻找新方法、新思想,面对新环境、新议题的解题可能性,启发和自然联结合作的生态艺术实践与思想,构想兼具创造力、善意与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世未来。 “向山学园”将植根本地自然与环境、文化与历史,并联结国际艺术与生态学前沿领域的思想与实践,创造一个新型的结合创作、研究、讨论、田野经验等与自然合作的“学园”式共学方式。“向山学园”所回往之“山”,既是本次共学与创作项目的活动现场——从中国传统造园思想出发,随自然而变、面山而营,聚合杭州山水地貌与物种多样性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也指向历史和文化意义上的山,乃至作为自然与生命母体的山。“向山”意喻着对山之精神价值的向往与重新理解,也是对自然与生态环境问题的重新思考与再出发。 关于“向山学园”的联合主办方 中国美术学院的象山校园位于杭州南部群山的东部边缘,由建筑师王澍设计,旨在关注如何让中国传统与山水共存的建筑范式活用于今天的现实。近年,中国美术学院发起过多次立足于生态艺术实践与环境可持续性的研究与创作计划,其学报《新美术》曾在2018年发起专刊,提出以“善良人类世之生态实践”面对全球性生态问题并于中外思想和艺术实践中求解;“唐诗之路”、“宋韵今辉”等研究与展览项目亦寻求在植根于历史的自然观中发现当代路径。 《艺术新闻/中文版》近年来密切关注艺术界对生态与环境问题的回应,策划了一系列出版物、论坛以及展览。先后出版有《生态告急,艺术何为》《正在到来的绿色文艺复兴》《再利用、更新、再循环——中国的新建筑如何植根现实活化传统》《蘑菇之语:编织汇聚艺术与科学的生命互联》等多期封面专题报道,曾发起主题论坛“正在到来的绿色文艺复兴:一场艺术与科学的对话”(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1),并策划关注物种多样性的展览“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昆明当代美术馆,2022)。 导师介绍 T.J. 迪莫斯(T.J. Demos) 加州大学圣塔克鲁兹分校艺术史和视觉文化系教授,创意生态中心主任。他发表过大量探讨当代艺术、全球政治和生态学之交会的著述,聚焦于艺术实践如何开启挑战主流社会、政治和经济惯例的创新性、实验性策略。主要著作包括:《激进未来主义:有关崩溃、时间政治与将来正义的生态学》(2023)、《反人类世:今日视觉文化与环境》(2017)、《去殖民化自然:当代艺术与生态政治》(2016)、《移民影像:全球危机中的纪录片艺术与政治》(2013)、《回归后殖民地:当代艺术中的殖民主义幽灵》(2013)等。他曾策划展览“自然权利:美洲艺术与生态”(诺丁汉当代美术馆,2015)与系列放映“幽灵:萦绕不散的电影政治”(马德里索菲亚王后国家艺术中心,2014)。目前担任《Third Text》编委会和《Grey Room》顾问委员会成员。2018至2020年,他与创意生态中心发起“世界末日之后”系列研究、艺术展览及出版项目,致力于探讨“世界末日之后会发生什么”、“如何在资本主义的废墟中培育社会公正的未来”等问题。 菲利帕·拉莫斯(Filipa Ramos) 作家、策展人、伦敦金斯敦大学批判研究学院博士。她的研究聚焦于文化如何介入生态学,并关注当代艺术如何促进自然和技术之间的联结。她现任巴塞尔艺术展“光映现场”策展人,亦是艺术家线上影像平台Vdrome的创始策展人。她近年参与策划的项目包括专注于艺术、人文与科技的文化节“一条鱼心灵中的圆形”(2018至今)、第8届加尔代纳双年展“人人”(2022)、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2020-2021)等。她在编辑和出版领域亦卓有建树,曾担任《art-agenda/e-flux》主编、《欧洲宣言展期刊》副主编,并参与第13和14届卡塞尔文献展的编辑工作。她的著作包括《迷失与寻获》(2009)和《作为生态学家的艺术家》(2024),并编辑出版《动物》(2016)。目前她在巴塞尔的瑞士西北应用科技大学担任讲师,主持“艺术与自然”研讨班。 张捷 1963年出生于浙江台州。198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先后攻读中国美术学院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获美术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学学科建设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画学研究所副所长、《新美术》杂志编委、中国美术学院原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西泠印社社员,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文旅部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评审专家。 赵云鹏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兼任浙江省植物学会副理事长、NSII大学植物网联盟负责人、Plant Diversity等期刊编委。长期从事银杏等孑遗植物遗传多样性及适应性进化研究。利用IT/BT融合技术和生态基因组大数据,构建了样本库-活体库-数据库三库合一的银杏基因库,并利用公众科学模式,构建了大学校园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 郑波 艺术家,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视觉文化研究博士。他曾于2010年至2013年间在中国美术学院任教,此后在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任教,并发起研究实践团体“万物实践社”。郑波是一位白族裔生态酷儿艺术家。透过绘画、舞蹈、影像,他尝试重启人类与植物在美学、情感、政治层面的亲缘。郑波认为,艺术并非由人类创造,而源于万物生机。郑波在香港大屿山南部村落生活。受道家智慧指引,他促生野性的园子、生长的文字、亲生命性的影像、生态大同的聚集。他的生态艺术实践标志著正在萌发的、超越国界的地球原住性。郑波曾在柏林格罗皮乌斯美术馆举办个展“万物社”(2021),参与的重要群展包括威尼斯双年展(2022)、悉尼双年展(2022)、利物浦双年展(2021)、横滨三年展(2020)、欧洲宣言展(2018)、台北双年展(2018)、上海双年展(2016)等。其作品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香港艺术馆、新加坡美术馆、洛杉矶汉默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陆轶辰 Link-Arc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及主持建筑师,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于耶鲁大学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2012年在纽约创立Lin-Arc建筑事务所,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建成的文化与教育类建筑作品。现任清华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于意大利米兰理工建筑学院、美国雪城大学任客座教授。其实践作品受建筑界、学界广泛认可,曾获美国建筑实录杂志评选的2015年度 “全球设计先锋”,2016中国建筑师协会建筑创作奖金奖、2019与2022年度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金奖、2022年度美国AIA注册建筑师协会纽约分会设计奖等国内外权威设计奖项。陆轶辰的实践涵盖了各种尺度的创新性项目,也致力于对可持续生态材料的研究。2015年,陆轶辰主持设计了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作为第一个以独立自建馆形式参与在海外世博会的中国国家馆,获得了当年的“世博展馆遗产大奖循环利用杰出奖”一等奖,为国家赢得了国际声誉。2022年,其装置“反方向的构筑”在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中展出,打造了一个区别于传统人为建造方式的隐藏生态系统,获得了该年度深港双年展的学委会奖与公众奖。 * 因个人日程安排原因,原“向山学园”导师露西娅·彼得罗尤斯蒂(Lucia Pietroiusti)调整为菲利帕·拉莫斯(Filipa Ramos)。 “永续之籽”教育计划(Seeds Project: Education Program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由《艺术新闻/中文版》发起,旨在“面向新生态,发现新世代,孕育新创作”。该教育计划在2023年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联合开启交流共学与创作支持项目“向山学园”,聚焦当下人类与万物共同面对的生态与环境议题,以公开招募的形式向中国各大高校在读的艺术创作者征集作品提案。经由专家评审团的评选,入选者将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与6位活跃于国际生态思想与艺术实践、可持续性设计以及生态学研究领域的导师一起展开为期3天的共学体验,包含一系列交流、讲座、工作坊和实地考察。入选者通过与导师的交流完善作品提案,并由《艺术新闻/中文版》进行主题出版,完成的作品将在“永续之籽”主题群展项目中呈现。 ...

天际线——管怀宾作品展 SKY LINE - THE WORKS OF GUAN HUAIBIN 展览时间 2023年8月13日—11月12日 开幕时间 2023年8月13日下午15:30 展览地点 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金鸡湖美术馆 指导单位 苏州工业园区文体旅游局 主办单位 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金鸡湖美术馆 协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学术主持 高世名 策展人 崔灿灿 展览总监 戚瑶亮  展览支持 景天成·拙政问雅  殿春里·霓美术馆   容德美大  子明雕塑  盛元文化 展/览/前/言 SKY LINE “天际线”取自管怀宾的一件作品《无人界》,它作为一种意象,贯穿在管怀宾的整场展览和现实经验之中:从苏州-无锡-东京-杭州的旅居生活,再到所经历的种种文化变迁。在这些城市中,有着截然不同的天际线,在它之上是历史漫长的星空,在它之下,便是坚实的大地和现实的丛林。 展览分为三个部分,以一件最新创作的大型装置作为开篇,呈现管怀宾一直以来对精神构筑物的探索。高耸而又倾斜的光塔,像是城市中矗立的建筑,但又以抽象的形态凝聚了更多的精神诉求;又像是插入天际的纪念碑,但它并不渴望不朽,而是作为一种至上的、乌托邦的想象而存在。 展览的下一篇,将我们的目光引向这件巨大装置的来处,近百件小型装置组成的矩阵,呈现了管怀宾近几年来最庞大的艺术计划,关于形式与狂想、结构与材料、节奏与秩序的实验和创造。铝、铜管、钢铁、水泥、不锈钢、大理石,各种工业构件和现成品组合成不同的形态装置,混杂着各种的地缘文化、时代、社会与历史的信息。这些熟悉却又抽象化的符号,像是立体主义在20世纪初的实验,对于未来的伟大规划,激进、多元、杂糅和理想主义,显得如此的雄心勃勃。 展览的第三部分,回溯了管怀宾近几年的艺术创作。“空间”成为进入这段旅程与沉思的途径,十几件装置作品散落在展厅各处,它们呼应了管怀宾艺术创作中最主要的线索,如何在空间中构筑时间性。那些来自于中国传统园林的启示,被提炼成一种“园语”,成为一种可以对比、重构、置换、同理的普遍性语言,以完成对乌有园的想象与构造。 也因此,“园语”从地方性语言,变成一种普遍存在的“真理”。从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的“旧语”,变成当代知识分子可以使用的自由的“术语”,与日本的物派、意大利的贫穷艺术、博尔赫斯笔下小径分叉的花园一样可以分享、共情、答惑、启示。 影像《浮园》与《回流》以咏叹自然和借景抒情的方式,像是华美的、壮丽的隐喻之诗,映衬着之前作品所触及的历史,成为展览的另一种意象:那些后浪推前浪的壮观总是让人叹为观止,也总是为惊涛骇浪的共鸣荡气回肠,它让我们早已忘记了回流与归乡的返程。 从苏州、无锡、东京、杭州,再到这个展览重返“故园”,这段像是归零与往复的旅程中,文化身份的迁移与混合,他乡的经验,成为观看“此地”的目光,宛如“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看你”,成为景中景、画中画、小说中的小说。 漫步展厅,窗外的天际线,展厅中交叉的感知与多重的视角,空间与时间的置换,光影闪烁与明灭的交替,亦是管怀宾的艺术中试图表述的主题,只是个体的独特经验,在这里转化为一种更普遍和本质的问题意识与观念。 策展人:崔灿灿 部/分/参/展/作/品 SKY LINE 《天际线》Skyline,影像,35分10秒,2023年 《融光》Melting Light,影像,21分32秒,2023年 《光音·天城》(部分)Light sound sky city,装置,2022-2023年 《倾园》Inclined garden ,装置 ,钢板,铜管、铸铜太湖石,2021年 《海平线》Sea horizon,装置,镜面不锈钢、铜管刻字、铁板,2019-2020年 《无人界-迷园》Sphere without Anybody  –  Garden of Enigma,装置,金属波纹板、太湖石、桃树 、喇叭, 2019年  《流隙》dribbling,影像,9分25秒,2018年 《烁园》SPARKLING GARDEN,装置, 白铁波纹板隔墙、不锈钢镜面,太湖石、太湖石、聚光灯、铸铜桃树、铸铜乌鸦、铸铜太湖石、投影机两台、调光装置、地毯、金属弧墙,尺寸可变,2018年 《破風》BREAKING THE WIND,装置,紫铜管罗马柱、白铁板、铜板、不锈钢凹镜、低速电机,频闪灯、喇叭、铸铜乌鸦、铸铜太湖石、铸铝塔,2018年 《弥远之光》A Bright Light Casting Afar,装置,紫铜管、不锈钢镜面、铸铝太湖石,2018年 《诗的悬界》Poem of Floating Boundary,装置,金属钢构、部分烤漆、不锈钢凹镜、铸铜太湖石、铜剑、喇叭、黄铜板、六根混凝土立柱雕刻文字(二十四诗品、中英文),2018年 《曲水流觴》QU SHUI LIU SHANG ,装置, 五块铸铜枕石、《兰亭序》木板刻字16 块、9组18捆报纸浸墨、9支铜剑、钢管支架、20 支T4 荧光灯管(蓝光),尺寸可变,2018年 《破晓》DAYBREAK,装置,灯架、铸铝塔、金属屋、镜面不锈钢、电机、瓶胆碎片、白蜡、聚光灯,2016年 《浮園》WANDERING LANDSCAPE,影像,3分50秒,2016年 《无人界-融镜》Sphere without...

「展期」 2023.6.30-7.7 「地点」 杭州市滨江区泰安路9号星光百货 一层与十六层 「开放时间」 10:00-17:00 (一层推荐观展路线) (一十六层推荐观展路线) 展览前言 “17个展”是十七位艺术家与星光的二次交汇。我们通过不同的切入角度与这片空间再次耦合,在进一步碰撞与熟悉中生发出了更多样的创作。 艺术家从星光的空间入手,各自选定大楼中特殊的空间,在其中诠释自己对空间、艺术、现实等多方的理解。同时聚焦大楼自身属性,创作出与场域紧密贴合的作品。我们着眼各自的经历,带着自己的故事, 在星光游走中,思考“我与艺术”的关系,探索艺术之于我们的意义,试图触碰与开拓艺术的边界。 此次“17个展”由艺术家自组织,展览将艺术生活的理念贯彻其中,以工作坊的形式开展自由创作和展览呈现,过程中尝试“实现”和“可能”的转换,将工作坊的创作方法作为一种日常,展现了艺术生态的可持续性。 正如其名,展览呈现了17位艺术家独特且多元的视角——艺术家对社会议题的探讨、个人情感的迸发、线上与线下的多维度呈现、虚拟与现实多媒介的结合……深刻诠释福楼拜先生所说:“艺术广大已极,足以占有一人。”此时此刻,在这片空间,十七道独立的思绪正在流动,十七个迥异的观念正在发生——最终,十七种艺术在这里融彻。而观者在展览现场体验作品与之互动的同时,更是和艺术家思想的又一次碰撞。 前言文字由策展组编写 作品 1  (同人) <S.I.>   蒋一凡  插画 作品 1.5 (现实与虚拟之间,你我都是那个推门人) <第八间密室>   朱屹立/蒋一凡 影像装置 30*40*30 作品 2 (它们的灵魂沉默着,注视着,我们何去何从) <它们在回望故土>   朱屹立 装置 1m*2m 我出生在钱塘江边的一座小城。 钱塘江,以潮汛奇观文明于世,虽称之为奇观,却是生活在江水边的人们恐惧的来源。 《旧唐书·五行志》记载了公元775年的一起潮灾:“海水翻潮,飘荡州郭五千余家,船千余只,全家陷溺者百余户,死者四百余人。《钱塘江志》记载从公元623年至1948年,有史可查的钱塘江重大潮灾就多达183次。春秋时起人们开始垒土筑塘,而负责相关事宜的官员被称为“塘官”,从吴越至晚清,数百名官员赴任塘官之职。一旦大潮来时海塘失事,多数塘官将以身殉塘。时至今日江畔仍立有衣冠冢,纪念与江水斗争的先人。 这就是我对江水最初的记忆,是从父辈哪里代代传袭来的敬畏。不只是对江水,也是对鱼虫鸟兽,乃至山河湖海一切自然的敬畏。 在奚雷老师的课上我两次徒步新沙岛,岛屿位于富春江中心,富春江上游接新安江,下游续钱塘江,每逢上有开闸放水或下游涌潮海水倒灌,岛屿就会遭遇水灾,以靠近下游的岛屿东侧最为严重,因此整座岛屿的人口分布与开发程度呈现从西向东逐步荒凉原始的趋势,我的两次观察仅相隔数日,一场大雨就将岛屿沿岸尽数淹没,可见岛屿面对天灾来时的脆弱,而岛屿的开发商却全然不顾岛屿脆弱的生态,选择改造玫瑰园、度假村等项目,岛上经济和开发很快迎来失败。此次课程所处的空间位于滨江区商圈,同样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新开发项目,比起新沙岛而言,其开发程度与规模前者远不及此。我想借这个创作提一个问题,我们谋求发展的过程中所牺牲掉的、解决掉的、破坏掉的一切,甚至将来可能要去牺牲掉的,对于它们,我们是否还抱有敬畏之心?我尝试用现代工业制品为其制作一副暂憩的躯壳,我相信它们会在某个我们不可见的地方,俯瞰我们,俯瞰我们脚下的土地,沉默着,注视着那片属于它们的故土,注视如今身处这片土地上的我们将何去何从。 作品 3 (庇护) <umbrella>   马星雨 装置 作品 4 (她的名字叫夏娃) <Eve>   何元元 装置  60x60x40 根据《圣经》记载,夏娃是神从亚当身上取下的一根肋骨而创造的女人,所以亚当对她说“我的骨中骨,我的肉中肉”。夏娃为“生命”的概念,是生育能力的象征,也是众生之母。 作品 5 (想象一个宇宙,在其中盐溶于水是因为魔法的缘故) <所有施过魔法的盐都溶于水>   孔媛 文本,声音 D-N模型是科学哲学家卡尔·亨普耳于20世纪中叶提出的一种科学解释模型。这个模型为解释项提出了以下两项条件,当且仅当一项认知活动满足这两个条件时,它才能被视为一项科学解释: 1. 具有经验内容并且是真的; 2. 必须包括至少一条自然律。 这个模型成为科学哲学早期研究科学解释问题的“标准”模型之一。然而这个模型也存在着重大的局限,比如它不能正确处理因果性信息在解释中的作用,即使满足D-N要求,有些不相干的信息也使得解释不成立。 比如,我们可以从概括(H)“所有施过魔法的盐都溶于水”以及补充前提(s)“施过魔法的盐”的一个样本,推演出s溶于水。但这不是解释,因为盐是否施过魔法与它是否溶于水不相干。这一反例利用了原因必须与它的结果有区别这一点,施过魔法的盐溶于水并非因为施了魔法,是否施过魔法与盐溶于水无关,结果施魔法没有解释溶于水。 以上是一本教科书里的内容,也是这个作品的缘起。对我而言,这个反例的情况本身就非常有趣,当它在一本科学教科书中作为一项反例被提出,作为一种“关闭”某个领域的标志时,它好像反倒在生活世界中打开了一个相当广阔的空间。如果存在着一个宇宙,在其中,所有盐溶于水,正是由于创世之初某个魔法的缘故呢? 音响里讲述的故事正是关于这样一个宇宙的。而且,我认为这个宇宙就从此处诞生,从这个废弃的面包店,水槽里的某一滴污渍开始。 我曾在这个已经废弃的面包店里发呆,我发现作为还在运作的商业空间里一个“失灵”的部分,这里依然能够听到覆盖整个商场的背景音乐。这些音乐往往是快节奏的流行歌曲,偶尔会穿插一些古典乐,并且很奇怪的是,有时候音乐和音乐之间会插入一些完全安静的时刻。这些沉默的时刻往往长达三分钟,让人感到不安与怪异。但与此同时,人们对环境中其他声音的敏感度也会提升。 因此,我希望利用这些碎片时间,我把讲述文本的声音调到合适的音量,这样,这个故事就只有在那些突如其来的、不安的时刻,才能被听到,这个宇宙也唯有在那样的时刻才能被见证,哪怕只是它的只言片语,它的一小部分。 作品 6 (Walk along my back and back me up.) <Back>   张逸雪 影像实时互动 空间1.5mx3m 我的作品是一个互动影像,意图构建起我与观众之间跨时空的关系。当我独处时,我时常感觉背部的皮肤不同于身上的其他部位,它难以被触及,但有着同样的神经感受。我对比着我的背部照片建出了模型,当观众控制着像素块抚摸过背部后,本来弯折的背部皮肤就会逐渐展开。在这个过程中,我与观众互为陌生的虚拟对象,我之于观众只是一块背部皮肤,而观众对于我则是一块没有具体信息的像素块。然而当观众留下触摸的时间点的信息后,这样的对话形成了闭环。我了解了有人在由背部环绕而形成的空间中行走,并逐渐抚平这个空间。 作品 7 (溻溻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