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um Image

这是闪光的青春。 正值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由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青年创新团队携手人民日报文艺部,共同创作了一款融合着家国情怀、青年使命与艺术创意的互动H5。绚烂的魔方之中,蕴含着当代青年的无限力量。 《多彩青春》-陈流 在青春绚丽多彩的调色盘中,每一种颜色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美,正如每个职业都能成就一番事业,都能让人生精彩绽放。 假如青春有颜色,它或许是志愿红、迷彩绿,又或许是医务白、工装蓝……青春的理想,铺就奋斗的底色。在新时代的青年群体中,各行各业涌现许许多多担当有为的青年。他们奔跑在时代前列,在奋斗中增长才干、实现人生价值、升华理想境界,以开拓进取的精神成就时代荣光,以胸怀大我的姿态绘就人生画卷。 “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人民日报社文艺部与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合作,组织、约请美术工作者,描绘各行各业的有为青年,以“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获得者为主要创作原型,生动展现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风采,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用奋斗谱写时代华章。 圣洁白-《心系苍生》-刘永健圣洁的白色,饱含医务人员对生命的敬畏,照亮以仁心仁术造福人民的信念。 醒目黄-《行走在高压线上》-蒋智南醒目的黄色,在他们身上成为安全提示的警戒“信号”。保障万家灯火,正是电力工人的使命与担当。 烈焰橙-《烈火英雄》-陆庆龙鲜亮的橙色,闪动着消防人无惧危险、逆行而上的精神之光,它照亮希望,给人生命的力量。 迷彩绿-《特战队员》-李晓林斑斓的迷彩绿,彰显军人的热血担当。无论是在训练场磨砺青春,还是在抢险救灾最前线挺起不屈的脊梁,铁骨铮铮永远是军人的气节。 天空青-《太空“牵风筝”的人》-史涛天青色,是一线航天测控人的奋斗写真。那一抹天青,与他们严慎细实的作风、追星揽月的力量和鸣,共同定义青春。 纯净蓝-《女焊将》-应金飞纯净的蓝色,映照出广大工人敬业爱岗的模样。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凝聚起同心筑梦的磅礴力量。 如何使此次方案充分展现青年之气,体现出绘画作品全貌,又可实现有效互动,使作品能够生动传播,跨媒体艺术学院青年创新团队集思广益,头脑风暴,最终敲定了“魔方”这一视觉元素。 方案草图 “还记得小时候玩过的魔方吗?”我们以儿时的玩具作引,玩具陪伴了一代年轻人的成长,扭转的魔方,拼成一幅幅的画面,也见证着青年人的蜕变,我们肩头都已扛起了属于我们这一代青年的责任,勇立潮头,不开拓进取。 H5以炫动的魔方为线索,串联起奋斗在不同岗位上的青年画像,为用户带来丰富有趣的参与体验。每一幅画,都有着它的专属色调,绚烂的颜色洋溢着青春的色彩,展示着当下艺术青年的无限创造力。 设计草图 从方案到H5的实现,跨媒体艺术学院青年创新团队只用了短短三天,这三天内虽辛苦紧张但却快乐自豪,此次合作,不仅是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有益尝试,对于跨媒体艺术学院青年创新团队而言,更是充满着荣幸与自豪感的实践,使创新创业的同学们能够在青年节之际,用自己的创想,展现出美院学子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中国的蓬勃朝气。  假如青春有颜色,一定充满着绚烂的色彩,让我们用自己的画笔去绘制我们这代青年人的现在,以及未来。  在此,祝所有在奋斗中自我实现,在进取中奉献社会的青年人,节日快乐! ...

2月17日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全面开展线上教学。学院实行每周开展教学总结,领导班子及时掌握教学情况,动态调整线上教学方案;学院根据专业特色,结合双线互动,创新教学模式,挖掘网络课程优势,积极开展跨媒体艺术学院新的艺术教育改革。现分享本学院的网络金课推荐。 课程名称:空间影像创作(二) 任课老师:高世强、孙晓宇 系所:实验艺术系 面对年级:本科三年级 学生数:24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空间影像创作教学培养学生对多屏影像叙事的创作能力,结合理论课程和对艺术家案例分析,使学生逐渐形成完整的创作方案,熟练掌握基本影像制作流程,并最终落实到实践成果中,进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形成个人创作方法论。 教学内容及安排 第一周  通过影像创作方法论的理论课程,要求学生结合课题进行艺术家个案研究,并通过线上进行ppt汇报和讨论; 第二周  结合假期作业,通过阅读和对电影的批判性解读,提出对“近未来”主题的思考,引入到空间影像创作中; 第三周  深入推进空间影像创作方案,完成详细的创作方案ppt,并通过不断深化的过程加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四周  在方案敲定后落实到拍摄中,并独立制作完成一部多屏影像装置作品,在实践中逐渐探索个人创作方法论; 第五周  作品完成后通过线上展示作品成果,提高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和投入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以空间影像叙事逻辑来引导实践创作。 1、 提高学生对影像语言的解读能力; 2、 掌握空间影像创作的内在逻辑关系; 3、 提高学生对多屏影像叙事的表达能力; 4、 协调好线上教学与线下创作的可操作性。 通过直播平台教学具有一定局限性,学生从单屏影像的常规思路到理解多屏空间影像创作的思维转变中存在一定难度,需通过理论加实践来解决。 直播方案课时汇总 第一周 第一阶段:通过学校直播平台与学生进行“空间影像创作方法论——影像的语言和诗的逻辑”线上课程教学,学生与老师在线互动并及时沟通探讨。 第二阶段:每位同学对“空间影像创作”的理解基础上,以影像艺术家、当代艺术展览或商业展厅为案例进行深度解析,以ppt的形式通过网络直播平台逐一汇报,与老师同学在线讨论。 同学20分钟的在线一对一汇报 第二周 教学课件《跳脱出立方体盒子的影像——多屏影像空间叙事》孙晓宇 第一阶段:1、针对寒假作业的要求,每位同学以ppt形式(图文并茂)在线展示和汇报其假期作业成果。2、“近未来”不但为我们主动地塑造未来提供了勇气,也为主动地塑造现在和过去打开了可能。它是一个积极的现实主义观念。要求学生提出对“近未来”的思考,与老师在线深化讨论。 第二阶段:空间影像叙事的创作逻辑课程。 作业:1、读完一本科幻小说;2、对电影列单提出批判性解读;3、在阅读及观影基础上以“近未来”为主题创作方案。 第三周 以“近未来”为主题,要求学生在三屏影像装置的基础上,制定详细作品方案ppt,要求图文并茂(示意图、分镜或建模等),并逐一在线汇报。结合三屏及多屏空间影像创作方法论教学,帮助学生深化创作方案,加强其对空间影像创作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创作能力。 第四周 模拟以“近未来”为主题的线上展览,在学生中形成云策展小组,采用线上工作方式,学生足不出户的前提下进行创作(网络、手机、电脑建模等多元创作方式),最终完成个人创作。 部分学生方案细化的分镜头 第五周 完成以“近未来”为主题的线上展览,并在线上进行展览宣传和开幕,借助线上平台(如微信朋友圈、哔哩哔哩直播、云盘、公众号等),实现足不出户看展览的虚拟展览的构想,让学生的作品在线上展示。 学生课程作品 陈勤 死而复生 万梦圆 月光 徐建 像素的黄昏 张听 2021 袁新雨 苹果熟了 朱思妍  half hunman 欧阳菁 眠frozen sleep 范俊含   When shall we leave 王勇锴   PIGS 范安心 零 李霖  what can i do now 范献鑫   echo time 王雪莼  the wall of the transparent 刘亚涵  被加速Being accelerated 学生网课感想 这段时间由于疫情的影响,本来应该在学校开展的课程被放到了线上,老师也成为了我们的主播,每天早上八点半定时开播讲课。网课虽然不能达到教室中上课的那种身临其境,但仍然给了我们一个讨论和学习的空间,让每天被困在家中的我重新获得了一种参与感。疫情的冲击和漫长的隔离有时会让人失去生活的重心,但网课的慢慢展开也在某种程度上让大家在重新找回了生活的秩序。网课的意义不仅仅是线上的学习,也是一种新的重聚,让大家在互联网上以另一种方式重聚。 —— 徐健 疫情期间最大的难处就是不能自由外出,宁波这边虽然没有限制出行,但是自己心理上的介意感是很强的,不愿出去,但又在家里躁动不安,所以做不好事情,挺郁闷的。这段期间的交流都在网络上进行,包括网课,购物,关注网络上新闻的时间也变多了。人和网络的联系似乎变得有趣了。 网课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依然还在学习,我的思维还是在运作,我还是处在一个学习的状态中,这点让我不再那么消极,反而是一种愉悦。但是时间一长避短就会出现,人确实无法一直处在一个环境里,或者说,我确实无法一直处在一个环境里,逐渐会有各个方面的排斥。 这段时间的创作限制在一个房间里面,网络的作用十分凸显,后续我可能会再思考这个问题。 ——张听 在这段足不出户的日子里,得益于有这样的网上课程,使我即使过着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也得以维持生活的尊严和动力。从一开始焦虑的疯狂刷手机到慢慢安静下来看几段文字、几本书。虽说是网络在线学习,却感觉和以前的学习效率差不多,甚至可以说更高。学会利用手上有的所有资源体面的学习和生活是一种艺术。在哪里看到这样一句话:“为这刻快乐,这刻是你的生命。”也提示我们在生命的每一刻,都应该积极的面对和继续前行。 ——李霖 疫情期间,高世强老师和孙晓宇老师二位与我们二十四位同学一起通过五周网络授课的方式,建立了介于师生与网友之间的深厚线上感情,完成了此次精彩的多屏空间影像课程。早在过年放假期间,高世强老师要求我们观看和阅读的一些近未来题材的影片与小说开始便可算是此次课程的开端了,延续到开始上课前两周,我们每个人都花时间整理了一下假期观看阅读后各自的看法与观点,以及交流一些自己感兴趣空间影像作品,在准备这些PPT汇报的时候不得不进行更深入的调研,过程中会慢慢发现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点,也慢慢把我从放假的状态拉到创作上来。二位老师全程非常认真耐心地对每位同学点评并给出建议,收获颇多,感谢。 课程前期主要是在高世强老师的引导下对于创作思想内容上的讨论,后期晓宇老师与我们分享的关于多屏影像创作方法论,基于她以往的创作经验,这让我们可以更快地感受一个创作媒介,并比较顺畅地用于接下来的作品里。在讨论作品方案的阶段,我们也是与老师连线一轮一轮方案交流推进修改,只能在家拍摄确实非常困难,虽然器材演员等的限制但相比以往在学校拍摄又多了一点新鲜感,最终还是在家人与朋友的帮助下完成作品拍摄。整个过程都在帮助我们更系统地去构建以往所学的知识,并尝试在当下的语境用我们自己的语言去塑造对未来走向,以及多屏影像作为一种形式探索它的可能性。 ——陈勤 ...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网络社会研究所 疫期精修课程 十二周课程,每周一堂,每堂三小时(以内),线上进行(讲授与课堂讨论)主讲人:顾紫翚助教:叶V 张晋辉 房梓参与课程,请发送邮件至  inetworksociety@gmail.com ,请注明“参与INS线上课程报名”,收取课程群二维码以及课程资料。 主讲人及课程介绍: 顾紫翚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环境科学硕士,法学博士,信息学博士(跑了);学过生物学,金融学,经济学,生物工程,核工程,和人权法,自认为是空有一身屠龙术的无业游民。论文方向主要为科技法和创业法,曾有多篇论文发表于Hong Kong Law Review,the China Review等知名SSCI期刊。目前担任信息科技初创公司Dimension的合规负责人以及台湾尚澄律师事务所的顾问,并因作为996开源协议的起草人接受了CCTV,经济观察报,南华早报,连线,路透社等国内外多家知名媒体的采访。 世界上第一个包交换网络阿帕网(APPANET)1972年的地图©UCLA Library Digital Collections, CC-BY-4.0 就像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一样,互联网的出现不仅彻底改变了人类信息传递的方式,也从更深层次、更广领域促进了群体组织结构和意识形态的的变革。但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互联网并非一蹴而就:从用于军事目的的阿帕网的诞生,到万维网的出现和普及,再到大规模的产业互联网的落地,除了技术人员之外,学术、商业、工业、政治等各行各业的人都在其中大显身手,共同塑造了当今的互联网。其中,立法者和法律工作者也在推动和引导互联网的发展方面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如主张代码应等同于言论,因为受到宪法修正案保护,以及要求使用者将修改后的衍生作品以同等的授权方式释出以回馈社会的著佐权等等,无不彰显了法律工作者的创新与智慧。 意大利著名历史学家和哲学家贝内德托·克罗齐曾说过,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通过系统的回顾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其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立法与司法上的演进,有助于我们认识文化与社会变迁的规律,总结提炼其中的经验与教训,无论是对我们应对当下的时代挑战,还是化解未来可能面临的困境,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程要求 一、阅读指定文本,上课前认领文本的同学必须准备好需报告文本。报告文本需包含必读文本的重点,自己的观点与问题。二、全程参与,深入讨论。 第一周 美国法律体系:联邦制与三权分立(4月16日晚7点) Required: PBS(2017),最高法院 Recommended: 任东来(2004),《美国宪政历程》 Sidney Lument(1957), 12 Angry Man(十二怒汉) Billy Wilder(1957),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控方证人) Bruce Cannon Gibney(2019),The Nonsense Factory 第二周 互联网事:全球互联网50年(4月23日晚7点) Required: 方兴东、钟祥铭、彭筱军(2019),全球互联网50年:发展阶段与演进逻辑国家地理(2019),网络五十年/互联网内幕 Recommended: Adam Curtis(2016),HypernormalizationDan Geller,Dayna Goldfine(2011),Something VenturedDominic White(2013),DSKNECTDWerner Herzog(2016),Lo and Behold,Reveries of the Connected World吴军(2011),《浪潮之巅》 第三周 第一修正案:代码和言论自由(4月30日晚7点) Required: 橙皮书(2018),加密无政府主义往事:枪支、代码与言论自由橙皮书(2018),枪支如何成为新的言论自由Bernstein v.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1996) Recommended: Anthony Lewis(2007),Freedom for the Thought That...

2019年12月7日至8日,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主办的“2019感受力论坛:以创作集体为方法”圆满举行。论坛邀请了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台北艺术大学、鲁迅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上海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国内的艺术教育界同仁,以及活跃在博物馆、画廊等艺术机构的艺术家、策展人和馆长,聚焦于感受力的蒙养与创造力的激发,共同分享实践与研究所得,探讨如何以艺术做教育,以教育做艺术,如何组成创作集体等多方面问题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此次论坛的部分主题讲演将在《画刊》与《艺术当代》杂志分别以系列专题文章形式陆续刊出,敬请关注。本次推送分享的两篇文章原刊登于《画刊》杂志2020年第1期。 重温感受力:以创作集体作为策略与路径的探索 Revisiting Sensitivity:The Exploration of Strategies and Paths with Creative Collectives 管怀宾 面对互联网、大数据和云端技术的日常应用,人工智能的AR技术与新艺科融合的诉求似乎成为某种趋向和圈内外的借词,并渗透到当代艺术的前沿现场和艺术教育的多重学科之中。互联网技术与信息传播的迅捷,正在分离传统知识系统的版图;同时也在进一步取代个体的判断和滤化的潜能。为此,有关感受力式微、创造力泛化的话题已成为某种新的时代征候与忧患。尽管感受力与创造力的问题在学院与艺术江湖之间有着全然不同的折射,但这个话题还是涉及到学院的意义与作为,涉及到当代艺术泡沫现象下的基层景观以及创造的本质。 事实上,在今天,艺术教育已经不只是一个单纯专业领域内部知识传递的问题,它与社会整体的意识形态、美学支撑及价值取向的发展相关联。当代艺术的前沿现场也不只是艺术家、作品和展示场所之间的思想和物理界面的碰撞,它同样派生出许多新的内容与鲜活的问题。在这里,感受力无论作为个体的经验与记忆的转呈反应,还是社会景观、文化现实的第一触感,依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这也是今天艺术教育和艺术发生现场必须面对的问题。针对艺术版图与教育现场一系列难以绕行的问题和现状,2012年,跨媒体艺术学院发起了首届“感受力——2012·中国艺术教育论坛”,试图重新梳理感受力与艺术教育、创作之间的关联,探讨作为教育的艺术与作为艺术的教育的崭新视角。诚如时任院长高世明在开幕致辞中所言,旨在“重新来建设、重新来唤起、重新来开启我们现在正在消失的感受力”。这里所聚焦的“感受力”,显然不只是一个视觉艺术的表象问题,而涉及到对身体与外部世界、个体与社会、历史与当下种种层面的研究与探讨。 自首届论坛开启这场讨论以来,相继于2016年、2019年举办了前后三届“感受力论坛”。论坛云集了多方学者与专家,既有海内外当代艺术教育的一线师生代表,也有当代艺术创作前沿的重要艺术家,包括跨媒介领域、跨文化研究的资深学者。论坛聚合多样的学术倾向与价值判断,交叉着复杂的艺术现场和教学案例的分析,希望感受力的重新蒙启创造的原点。今天看来,无论交叉的话题还是各自的立场与视角,都在一定程度上延展了对话的时空和问题的实质性深化。 知识系统的流变性 关于感受力的蒙养和个体心性的觉悟,包括知识系统的认知与建构,这是我们在教育现场由来已久的论争话题。就今天的艺术教育总体来看,无论是传统学科还是当代艺术教育的新学科,都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视觉文化转型。它涉及到图像与媒介系统的更新问题,涉及到新的视觉生产问题。当代艺术其思维定律和它的观念创造、艺术生产始终处于一个流变与推陈出新的格局之中。无论就观念更新而言,还是新的形式语言与技术媒介的研发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流变性,它的问题、途径与对应方式是多样复杂的。学院教育可能成为一批批年轻创造者的平台,但它难以定格丰富多样的感受力,更无法完全预测未来。 就感受力、创造力而言,它涉及到对当代艺术系统内外认知的问题,涉及到当代艺术教育新的知识系统建构的问题,涉及到教与学的主体性建构的问题。跨媒体艺术学院作为一个新型实验教学平台,其知识系统的建构,依旧关乎到我们对于知识体系的论争以及主体性的定位。我们将如何处理艺术教育的本体与社会性外延的问题,一方面我们需要面对:知识系统中技术层面的问题,也就是知识基础的普适性问题。跨媒体艺术中的媒介与技术总是在不断更新,它需要伴随明晰的观念意识的推进,成为一种动力能源;需要不断补充新的知识给养,深化媒介的表现力,以获得真正意义上创造性意识的建立。另一方面的问题是:如何将这种知识与技术传播的施教方式分配在阶段性的教学单元之中,使实验艺术的智性模式成为创造的动力,而不仅仅停留在方法论上的纠缠;这也是我们所要建构的具有普适性意义的学理和技术要求。除了通过技术的传授与施教探讨创造的意义,同时还将面临文化创造中的社会性关怀,包括本土人文关怀等问题。 我们的教育能在多大程度上面对这个问题,学院如何教授经得起质疑的教学内容,并在具体的课程设置系统中消化这些问题,既有适时性的应对,同时也保持恒定的知识结构所必须配备的内容,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悖论关系。无疑,新的知识系统的建构与孵化是当代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的心智源与动力源。一方面,我们相信经验中的知识支撑,同时也意识到经验容易导致方法论与标准化的结局。当经验成为方法论,也就是说方法成为可以被推演的知识,必将忽略它在艺术本质上的暂时性和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跨媒体艺术教育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侧重于对经验的分享和实验性,而不是简单地炮制成功学的范本。 教与学的主体建构 感受力的蒙启是为了寻找可能的起点,进而确立教与学以及创造的主体。我们注重对经典案例的阅读与评判,也研究前辈艺术中闪光的内容,并不等于我们拥有了法则与标准;无论是媒体实验课程设置还是当代艺术史相关的分析性阅读,我们通过艺术史重要案例的形式生成与思想动因的分析,旨在清理其文脉,凝练出核心的价值,进而获得它恒久的启示性意义。它涉及到一个消化系统的建构问题,所以,重要的是建立在个人意义上的艺术史解读。它需要学生对发现与创造意义的追问成为某种自觉的行为和主动意识,师生共同分享经验的非逻辑性创造,以抵制来自外部或艺术界庸俗的价值取向与表象模式。其实,创造的意义在于我们对经验、经典质疑基础上的独创性,在于明确当下的现状与艺术家的个体立场。 今天,当代艺术教育的主体性何在,我们如何建立新的教与学的关系,这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教育的现场总是会有一代不如一代的忧虑,或者埋怨体制与价值观的飘浮。的确,今天的社会现实正面临着一个总体价值观不断被消费、被娱乐化的问题;教育也在不断地迎合市场化、大众化的需求。而学生的知识与品格以及主体意识的养成,需要一定的自由思考和选择的空间。我们既要培养对当代艺术共同的关切,又要在教学的互动环节中点拨经验与知识的可能性;这里的自由不但应该体现在具有个性的思想和意识,同时也应包含着对专业学理的感受力和判断性。无论教育的现场存在多少可变的因素,如果说学院是一个大的平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则始终应当在处于某种动态之中,师生共同形成新的教与学的创作集体,以创作驱动教学。我始终相信教与学主体应当是具有独立思考与学习能力的学生,教师的意义是在这个交流过程中,有意连接并提示一些问题点;可能以他一方的经验和知识触发学生十倍的想象。师生们在不断的互动交流和终极追问的过程中获得实验艺术的切实意义,以形成当代媒体研发、个性创造的活性平台和教育格局。 其实,无论教与学还是当代艺术创作,其有意义的工作,就是不断挑战那些既成的经验与固化的模式,包括挑战自我的思考经验和知识储备。显然,推动当代艺术教育与创造性实践的动力,不只是经验,而是一种思想,是建立在思想深度上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媒体的实验性也是基于这种追问的前提下形成有效的技术开发和创造,重要的是强调当代艺术思想与实验的突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无论个体感受力的锐化,还是当代艺术教育其内部普适性系统的建构,都是在短暂的、不确定性的前提下,建构有效的问题点,追问艺术的意义和形式创造的实验性氛围与情境。 以创作集体作为策略与路径 2019·“感受力论坛”“以创作集体作为方法”为议题,也是希望借由跨媒体艺术学院这些年“以创作集体作为策略与路径的探索”案例,与大家再一次聚焦感受力的本质,探讨教学与创作机制中的种种可能。这里所谓的“创作集体”并非过往历史中的那种宏大叙事般的“集体创作”, 也非集体意识形态统合的惯性所为。尽管“集体”在我们这个年代,无论就哪方面而言,都可能是一个值得慎用的名词。但这里的集体可以说是某种动态的学术共同体,无论就其知识的构成,师生的站位、立场而言,还是我们取用媒介技术的态度以及观念与创作生成的环节。这种短暂、流动的,怀同样心愿,具有共同体意味的创作集体,既构成了今天跨媒体艺术教学创作的现状,事实上也成为某种学术策略和路径。  其实,“跨媒体”本身的定位,不但体现了观念之于媒介的角度,以及技术与思想在学院内外的交互延伸;同时也是希望全面优化当代艺术教育的教学模式。我们一开始便强调作为“运动中的媒体与实践中的媒体”,希望从媒体与技术、媒体与社会的双向,推动当代艺术实验性和跨媒介研究、跨领域实践的发展。我们清楚地看到:在自身学科深化发展的同时,其实媒介技术的界面也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国内外当代艺术原先的生态、板块都在发生新的位移,甚至发生质的变化。所以,无论跨媒体还是实验艺术教育,作为今天艺术教育的一个侧面、一块试验田,我们既不能固化我们的技术指标,也不能完全游离教育的内涵建设。毕竟,任何新生事物都有老化、固化的可能。它需要我们在有效的距离中,不断自我修正、内外优化调整,包括学科构架与人才培养目标。我们侧重于跨文化的挖掘研究和新兴媒体的转型拓展,强调它的社会性介入与当代艺术界域的延展。以开放心态和革新意识拓展跨学科的技术交叉与媒介研发,紧扣当代媒体文化和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向;以培养兼具跨界整合能力和媒体创意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要旨,持续拓宽教育视野,设立具有高度社会行动能力的育人目标。  这些年,以“未来媒体/艺术宣言展”为牵引,凝聚“跨媒体艺术进程”项目群,形成互为支撑、互相链接、互相配合、互动延展的前沿研究模块。形成一个跨越社会思想、媒体实验和艺术展演的教研课题集群,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创作集体。我们围绕“深度社会化、充分国际化”的发展目标,努力在机制上建构“多层联动、内外打通”的学术系统,坚持“以思想为先”,用思想打开视知觉形态的包袱;“以实验为重”,推进媒体实验的状态和问题意识;“以课题为引”,介入社会现实需求和问题;“以创作为本”,在艺术与科技互通、文化研究与艺术创作并举的宏观视野下,以学科交叉的形态,融通多个专业领域。这个创作集体可能穿梭 “迷因城市、骇进现实”,有着重游“山水”世界、溯望“世纪”的情怀;也可能在“存在巨链”中演绎寓言一般的“行星三部曲”;或者以“全息书写”的方式虚构未来的科幻写作;再经由“呼喊与细雨”后重温“演化论”的内涵。这个创作集体持续探讨“作为媒体的艺术”和“作为艺术的媒体”,进一步解决技术语言与人文关怀的关系,建构理论研究、实践创造新的先锋性,创造适合彰显个性的媒体实验平台和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学氛围,重新聚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学术内涵。以它广袤的学术视野和犀利的专业界质,重塑建院的理念以及技术与人文交替共建的可能;以“无墙的学院”重构它在国际艺术界的新视野和新格局,探索和呈现媒体/艺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在这个创作集体中,我们强调媒介技术的凝练与心性智识的滋养,希望既要有稳定的系统结构,又要保持它动态的鲜活性,防止固化,甚至经验化地去消费课程。我们强调思维建构中的判断性和有效的问题意识以及精准到位的表现方式;强调媒介技术的拓展,培养艺术生产与思想生产的共同关切。同时关注建立在本土文化语境基础上的相关知识渊源的梳理与建构,关注社会性参与中的活性应用,注重建立在人文关怀基础上的创作实践和实验语言的研发,维护个体意志的发声。我们相信,唯有深度的追问和前沿的思想才能推进课程中的实验;才能实现所谓技术媒介与思想锋芒相交叉的实验艺术意义;才有可能在一种开放的语境中,遭遇对置各种纷杂的艺术事象和现实问题;才能对现有教学系统的设置进行必要的学术判断和有效的链接补充。所以说,独立感受和视角以及独特的语言方式,不但是实验艺术精神所不可缺失的,同时也是今天跨媒体艺术教育所必备的前提。无论作为一个艺术家还是媒体人,你的问题意识、终极诉求和批判的姿态需要有效地通过媒介载体的通道介入到现实。 “尽管今天能够让我们聚焦的东西变得越来越少,但还是希望在短暂的不确定的前提下、在有限的条件下,创作出某种能让我们内心激荡的东西,无论是创作还是教学,都需要某种激荡内心的时刻。”这是我在本次论坛最后的一段发言,也是重温感受力与创作集体的感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