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um Image

“程序员与小提琴:2023跨媒体艺术节开放媒体单元”于10月28日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开幕,展览将持续至11月13日,并于11月11日晚呈现“声纳”20周年活动,敬请关注! “程序员与小提琴” (A Coder and Violin) 是达芬奇名字中所含字母重新排列组合而成的概念,这是以极其达芬奇式的风格向他献上提案。以达芬奇为象征代表的“新文艺复兴人”一直是中国美院OpenMedia Lab 2010年成立以来的育人目标,也是我们坚信的当下及未来艺术创作者的新身份。而与常见科艺融合项目中惯性采用的撞后逃逸式的艺术与科技两门学科的短暂随兴的邂逅不同的是:我们眼中的程序员和小提琴家,他们之间绝非临时合作关系;他们已内化作一人,必须是一体:coder 程序员本人就是 violin 小提琴家。这是 Open Media Lab 提出“新文艺复兴人”的真正意涵。本展囊括来自8个国家的艺术家40人,全是这样程序员与艺术家合为一体的代表,包括意大利的保罗.齐利欧(林兹电子艺术大奖金奖)、古巴的伊凡.阿博瑞(今年流明金奖)、韩国的 Protoroom 等等,无一人例外。我们早已是一类新的创作者。而作为人类技术的最前沿代表,AI 人工智能其实握有通往艺术创作本源之钥,这是这次展览的核心关注,也就是我们对达芬奇的提案。 展览场刊 展览现场 主办:中国美术学院、上海张江集团 承办:跨媒体艺术学院 开放媒体系、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媒介混合现实实验室、张江科学会堂 总策划:姚大钧 制作:Open Media Lab 技术研发: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媒介混合现实实验室 制作统筹:胡亦杨 平面设计:林庄祥 光场全息屏技术支持:臻像科技 公众开放时间:2023年10月29日-11月13日 9:00-17:30 活动地点:张江科学会堂 (上海市浦东新区海科路1393号) 所有活动免费入场 参展作品  人工艺能 Artificial Crafts “骸梦2.0”,Relics Dream,胡海洋,单频影像,人工智能,2023 AI所展现的视觉、听觉都是它通过模拟异化现实与虚拟世界中人类的精神所留下的痕迹,从而创造出的躯壳。虚拟歌手曾是虚拟世界中人类的精神寄托,所有的创造都属于人本身。AIGC正在将虚拟空间中歌者的生命解构,曾经由人的精神所构筑的饱含情绪的能量被瓦解,消化,最终将只剩下一个外表,单薄,无机的灰色残骸。 “戛然”,Stable Delusion,赵小锋,高清喷绘油画布,屏幕装置,2023 作品尝试用人工智能生成图像构成一座通往“惚恍”的桥梁。在不断高速切换的图像里,观者的视觉无法在任何一点形成聚焦,被迫进入一种类迷幻状态。这样的状态正是人工智能给我们带来的“戛然态”:戛然而无止,无处可住,无枝可依,唯有接受,或者闭眼。 注:此作品推荐观看方式为:快速眨眼观看,可以用视觉暂留捕捉部分图像。 “在迪福森中见到我”,MEET ME IN DIFFUSION,邵立昊,单频影像,人工智能,2023 AI图像生成工具 Stable Diffusion 为用户提供了强大的图像生产能力,使用户能轻易地将情感和欲望投射到图像中。Lora、ControlNet等功能被认为能让任何用户快速大量生产高度自定义的图像,结果理应呈现图像的多样性。然而,用户却更倾向于使用高度自由的工具生产自己的情感慰藉(倾向)图像,如civitai.com中充满了动漫美女的图样和模型,这已被AIGC文化圈视为生成的自然现象。本作以AI影像的形式提出,在AI图像生产中,存在一种用户与图像、多样性和单一性的角力,他将其总结为“用户操作/驱动模型(User Operational/Driven Model)”机制。 “识別的欲望:猪笼草”,Desire for Recognition: Nepenthes Pineapple,邵立昊 ,单频影像,人工智能,2023 本作品探讨了AI识别的局限性。通过调整赛车游戏录像的速度,在被调变出的新声音环境中,AI展示了其在非典型输入下的“识别倾向”,导致了一系列与实际录像不符的描述,如“火车”或“老虎低吼”。视频中,“猪笼草”成为了核心视觉元素,而赛车的踪影被AI识别的偏差关键词所取代。作品名称结合了“猪”“笼子”“草”“松子”和“苹果”等独立的词汇组合成新的概念,旨在展现AI识别过程中的偏见与人类的创意联想。 “锚和滑鼠”,Drag and Mouse,林庄祥,单频影像,人工智能,即兴录屏,2023 Drag(锚)受够了被Mouse(滑鼠)操控、指指点点,它们积怨已久,矛盾终于大爆发,这一集Drag势必要抓到Mouse。 “增殖”,Multiplies,胡亦杨,单频影像,人工智能,2023 在AI演算法加持下,人工智能通过分析用户喜好、观点、立场,为他们提供无限产出的定制推送信息流,这使用户愈发减少对真实世界的关注。AI给人类营造的一个个梦境,不断增殖。它作为一种人机共体的产物,会怎样理解和塑造人类的乐园? 1024x1024,高丹阳,单频影像,人工智能,2023 本作使用Outpainting(人工智能扩展图片)技术,让一张山水画以1024*1024的方形生成框的形态,在空间内的任意方向上无限延伸,生成错综复杂的结构,从同一张图片上扩写,探索非二维、非线性的人工智能图像实验。 人工智慧 Artificial Wisdom “两个末日”,Async Doomsday,黄兴灿,单频影像,人工智能,2023 当代媒介将人与人之间的现实联系拉成网状,又将“现实”通过“媒介”将人与人隔离开。人们通过媒介了解现实,通过自身的感知又创造了“新的现实”。网络上对于核污水排海事件的争论,由于没有前车之鉴而引起争议。我作为该事件中的个人,从自身视野出发,通过影像方式去传递个人在该事件来临前的真实感受。 “哥布林矿业公司”,Goblin Mining,赵润东,树脂,手工设色,40x40x70cm,全息影像,2023 语言学家苏珊‧贺琳在(Susan Herring)曾在 2002年进行了一个女性主义论坛上如何管理“trolling”行为以保护用户的安全的研究,“ trolling”指的是旨在挑衅或破坏在线交流的行为。Trolls本意指代纳维亚传说中的山精、巨怪、友善顽皮的侏儒,此处延申指代经常使用谜因和其他形式的幽默来破坏严肃的讨论或传播虚假信息的论坛用户与访客。而哥布林(Goblin)是一种西方传说中常见的类人生物,它们以群体生活,有着独特的社会秩序与结构,尤其喜欢金币、矿石等宝物,作品将trolls概念具象为哥布林矿工的形象。“哥布林矿工”建构一个虚拟的哥布林矿业公司,通过不断异化重构现实元素构建叙事,并以一系列的装置与影像等跨媒材呈现。 “工人博物馆”,Post Factory,彭艺伟,单频影像,2020 这是一个生产历史的工厂与一个展览历史的展馆之间的交互。作为客观实在的历史被特殊的工人生产,然后被爆发的消耗者湮灭,被消费了的历史堕入回收站。历史是静止的循环吗?不。工厂里的工人不是人类,而是人类的概念,它们在历史上的分分合合导致了各种方向上与人对立。 “阈限志”,The...

  引言 通人之学在21世纪是否可能?文艺复兴时期的“全人”达·芬奇,对21世纪有何启示?“新六艺”对中国传统六艺与西方博雅七艺的回应与超越何在? 近代以来,学科逐渐分离,知识系统分裂,人也越来越专家化、原子化、碎片化。从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出发探讨通人之学,并不是回到前科学和前技术时代,也并非简单地将科学当作艺术反映的内容,或把艺术作为描述科学的视觉依据。当今的“通人”不是知识意义上的博学广闻。我们希望达到学问与生活相通,安身与立命相通,以回应中国艺术的真正传统——艺理兼通、道术相济、学养相成的贯通之道。 “通人”承载着对历史和现实的无限关怀,同时拥有连通未来的无穷力量。“往来不穷谓之通”、“推而行之谓之通”,是广阔世界的变幻以及变通之道。“通人”善于思考未知的问题,敢于针对人之自身进行创新和创造。他们将形成一种超越尺度的“通”与“变”,重塑二十一世纪乃至更久远世代的“天人之际”。 “Panel 21:廿一世纪艺术/教育圆桌会议”是由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发起的长期计划。它以艺术为轴心,思考并实践“艺术/教育”的时代议题,超越学院体制,探索身心合一、知行合一的新人文教育体系。本届“Panel 21:向达·芬奇提案——二十一世纪的文艺复兴人”作为“新六艺”系列论坛之一和第七届国际跨媒体艺术节主论坛,召唤文艺复兴时期“全人”达·芬奇人格的复苏,以开启全新的艺术/科学观,并探讨如何通过教育,培养超越学科意义上的当代“通人”。 >>>>>>>>>>>>>>>>>>>>>> >>>>>>>>>>>>>>>>>>>>>> >>>>>>>>>>>>>>>>>>>>>> >>>>>>>>>>>>>>>>>>>>>> >>>>>>>>>>>>>>>>>>>>>> >>>>>>>>>>>>>>>>>>>>>>  嘉宾简介(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弗兰科·比弗·贝拉尔迪( Franco “Bifo” Berardi) 弗兰科·比弗·贝拉尔迪于1975 年创办了杂志《A/traverso》,1976 年与艺术家和活动家创办意大利第一家自由电台 RADIO ALICE。1980 年到 1983 年担任米兰的《Musica 80》杂志的音乐撰稿人。从 1987 年起任教于博洛尼亚市的 ALDINI VALERIANI 成人学校。2004 年至 2017 年在米兰布雷拉艺术学院教授媒体社会史。已出版约20部著作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主要著作包括《终结的现象学》(2014)、《英雄:大屠杀与自杀》(2015)、《未来性,无能的时代与可能性的地平线》(2017)、《第三无意识》(2022)等。 蔡一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系教授,博导,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中国天文学会理事、党委委员,安徽省天文学会秘书长。入选国家创新人才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青。研究领域:粒子宇宙学,重点集中在暴胀宇宙,反弹宇宙,宇宙起源问题,大尺度结构的早期形成,以及当前宇宙加速膨胀的动力学性质等方面。在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总引用一万余次。 安东尼·邓恩(Anthony Dunne) 安东尼·邓恩,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设计现实工作室教授兼联合主任,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2005年至2015年担任伦敦皇家艺术学院交互设计系教授兼系主任。设计工作室Dunne & Raby合伙人。《赫兹故事》(1999年,2005年)作者,并与菲奥娜·雷比(Fiona Raby)共同撰写《黑色设计》(2001年,2021年)、《思辨一切》(2013年)。Dunne & Raby的项目曾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及伦敦设计博物馆等展出,被包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维也纳应用艺术博物馆在内的多家博物馆永久收藏。2022年,安东尼被授予皇家工业设计师(RDI)称号,并成为英国皇家艺术协会(FRSA)终身院士。2015年,Dunne & Raby获得了首届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奖,2009年,安东尼获得米沙·布莱克爵士设计教育创新奖。 范白丁 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研究关注美术史学史、图像志传统、文艺复兴艺术理论、世界艺术等方向。 弗兰克·费伦巴赫( Frank Fehrenbach) 哈佛大学资深教授,汉堡大学亚历山大·冯·洪堡讲席教授,达·芬奇研究专家。自2019年起,担任"力的想象"跨学科高级研究中心联合主任,该中心由德国科学研究基金会资助。研究关注早期现代欧洲的艺术、自然哲学与科学之间的相互关系。著作《列奥纳多·达·芬奇:图像的动力》,《阅读达·芬奇》丛书第58卷,《栩栩如生:意大利早期现代艺术中的生机》等。 高明 中国美术学院《新美术》编辑,北京大学和马普所佛罗伦萨艺术史研究所(KHI)联合培养博士,研究方向为汉代画像石、文艺复兴艺术史、西方艺术文献等,近年来致力于《瓦萨里艺术术语词典》的编纂。 高世名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长期从事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艺术教育及策展实践。创建跨媒体艺术学院以及"跨媒体艺术专业"(2015年教育部新增专业)、创新设计学院、网络社会研究所等机构,于国内艺术院校率先开展"艺术—科学"跨界联合硕士(艺术与工程双学位),创立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等教育与研究机构。发起“Panel 21:二十一世纪艺术/教育圆桌会议”“中国艺术教育论坛”等艺术教育研究平台。出版《自我创造的技术——人的危机与艺术教育的责任》、《行动的书:关于策展的写作》、《一切致命的事物都难以言说》等著作。 耿朝强 耿朝强教授大学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第三届CUSPEA学者, 1987年获得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是自然界四大相互作用力之一"弱相互作用"的理论发明者马夏克教授(前美国物理学会会长)的关门弟子。在加拿大和美国的长达6年博士后研究之后,1993年开始在中国台湾清华大学担任教授工作,2020年起任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基础物理与数学科学学院执行院长,博士导师及首席教授。主要研究专长是理论粒子物理,引力和宇宙学。目前已经发表学术研究论文300多篇,总引用数1万多次。 孔令伟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主要从事艺术史学史、近现代中国美术史、金石文献等方面研究,对"图像与观念的不对称性"问题有长期的思考与关注。专著《悦古》获2021年"浙江省第二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译著《历史及其图像:艺术及对往昔的阐释》获2018年"商务印书馆人文社科十大好书"奖,收入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国现代美术之路》(合著)2015年12月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类一等奖。 李凯生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导,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师协会环境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设计艺术教育委员会理事,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设计教育委员会理事,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哲学研究所、现象学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跨越空间诗学、社会装置、建筑园林、城市研究、比较思想史和现象学等多元文化范围。中国当代空间建筑和艺术现象学研究"空间地理和物境诗学"学派的奠基者和"第五代建筑师"代表人物,作为建筑师和跨媒介艺术艺术家,多次参与国内外重要艺术双年展。 渠敬东 渠敬东,1970年生,现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主要著作有:《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现代社会中的人性与教育》(上海三联书店),《自由与教育:洛克与卢的教育梭哲学》(北京三联书店),La Sociologue chinoise avant la...

第八届网络社会年会 “Counter-Culture”? 重置技术的一切(不)可能性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 跨媒体艺术学院 网络社会研究所 总召集人 黄孙权 工作团队 崔雨、刘怿斯、朱颜、郑叶颖、张铎瀚、蔡泽锐、徐雨姗、汤秋语、袁孟如、边子晟、王思云、 马雅、张钰彬、仝昭祥、姜奕竹、韩佳欣、阮璐欣、李程锦、许可、江子祎、陈苏元、任柄霖、李宜 视觉设计 韩佳欣、郑叶颖 引言 AI 与 ChatGPT 的兴起,自然语言的历史(语料库)与使用自然语言的能力 (/prompt 提示)成为人与 AI 最亲密的互为主体世界。AI是人类普遍智能(马克思意义上)的表现,也是个人与普遍文化的对话训练。文化不外于技术发展史,(普遍)文化有自身的历史地域的抗争。这是“Counter-Culture”的意义,不是另类的,而是对立存在曾有一切的可能性。 自从文字的载体印刷术,声学储存的留声机的发明,光学成为双眼外映射的现实,历史就不再能成为单一的大叙事。历史分流于声学(留声机)、光学 (电影)与文学(打字机),就媒介角度而言,现代主义之后以自然语言为基础的文字印刷不再成为历史延续,人类总体记忆的储藏库,因为已经没有连续、可通译的阐释学了,而是不可通译、只能换位(transpose)的密码学,这是跨媒体的高光时刻,换位、借位、装配、相互转译成为市场上的宠儿,(好的)当代艺术只不过以独特美学来展示技术演进交付给人类的文明任务而已(自带政治觉醒成为反此文明任务的形式)。 电学开始了,信息理论出现,数位技术终结了媒介的历史。因为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成为数字─文学、数字─电影、数字─ 绘画、数字─艺术…就这点意义而言,计算机是“终结了一切媒介的媒介”,也终结了“历史”。如同Friedrich Kittle说的:“数字技术带来了某种弥赛亚式的终点”。数位革命之后再没有革命了。 然而,文化是人文学科的志业,不取决于个人意向,而是取决于基于自然语言所可能的所有媒体。每一种技术发展都镶嵌于特定的文化中,“Counter-Culture”不仅反对技术发展论的单一思考,也是扩充、改变、宣传技术环境的媒介。人文学科曾经快要拜倒在能阅读字母和数字的现代机器(计算机)的光线照射下,由是,我们需要建立“Counter-Culture”的新阵地,不仅仅是反抗的,嬉皮式的,或逃逸路线,而是对立的基地。这基地应该包含更广泛的政治经济批判、性/别批判、媒介批判、阶级批判、技术哲学思考、全球南方观点等等。换句话说,要挑战单一技术线性发展史观,使得人文学科再度成为维系人类思想高度但不惧于思辨技术发展之一切可能的堡垒。今年会议,我们邀请了中国台湾、法国、巴西、葡萄牙、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及地区的学者、艺术家、工程师一同,开启新的“反抗基地”! 历年由INS主办的网络社会年会,已经有超过百位的学者发表过主题演讲,五百多位的艺术家、策展人、青年学者在公开征稿下发表自己的想法,结合黑客松、科幻写作松活动汇集全世界极富创意与批判的头脑进行共同生产。今年网络社会年会将以AIathon开始,随后举行郑淑丽影片的大陆首映会,以及年会会议、思想实验等活动,最终以一部影像论文的发布结尾!欢迎各位! (相关系列活动见文末) 时间 11月8日-11月9日 (详细议程稍后公告) 地点 上海|张江科学园区 张江科学会堂 六层MIP空间 入场报名方式 👇扫描二维码 / 报名链接: https://form.typeform.com/to/QXbPeJLr 年会全程开放 报名现场参与者可在会场领取同传耳机 线上直播与未报名者则无同传 直播地址 👇b站直播 https://live.bilibili.com/1802589 👇Youtube直播 https://www.youtube.com/@inetworksociety 👇Slido提问箱 http://app.sli.do/event/dljb7wURiCj98o TsrtbaLx 议程安排 11月8日 11月9日 每位嘉宾发言时间约为30分钟,之后将预留20分钟的观众互动时间。 正式议程以会议当天为准 主题演讲嘉宾(按演讲顺序排列) 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 Siegfried Zielinski 照片: Zimmermann, AdK Berlin 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是柏林艺术大学的媒体理论名誉教授,欧洲研究生学院(EGS)米歇尔·福柯媒体考古学与技术文化教授,以及上海同济大学客座教授。他曾是科隆媒体艺术学院创校校长(1994–2000),维兰·傅拉瑟档案馆主任(1998–2016),以及卡尔斯鲁厄艺术与设计大学校长(2016–2018)。齐林斯基在艺术和媒体的考古学和变体学领域发表了大量著作。他还与卡尔斯鲁厄艺术媒体中心主席彼得·韦伯尔合作,策划有关维兰·傅拉瑟的展览、“阿拉的自动机”,以及“思想机器:拉蒙·卢利与组合艺术”等展览。最近,他与音乐家和作曲家F.M. Einheit 合作,为Teodor Currentzi的musicAeterna平台以及多家德国广播电台制作了带有批判性诗意的音频作品。齐林斯基是柏林艺术学院和北莱茵-威斯特法伦科学与艺术学院的会员。 郑淑丽 Shu Lea Cheang 郑淑丽是一位艺术家与电影制作者,从事跨类型的性别骇客艺术实践。她以作品《BRANDON》(1998-99)成为网络艺术先驱,这是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委托制作和收藏的首件网络艺术作品,并以多媒体装置作品《3x3x6》参展2019年威尼斯双年展。自1994年起,郑淑丽完成《鲜杀》(1994)、《I.K.U.》(2000)、《体液Ø》(2017)、《UKI》(2013)等长篇电影,以多元形式实验持续拓展酷儿科幻电影的想像。目前其作品《UKI》正在柏林LAS艺术基金会、巴黎蓬皮杜中心、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以及伦敦现代艺术协会等多个场馆巡回展出。 陈界仁 Chen Chieh-jen 1960年生于台湾桃园,目前生活和工作于台湾台北。陈界仁长期和失业劳工、临时工、移工、外籍配偶、无业青年、社会运动者等进行合作,并通过占据资方厂房、潜入法律禁区、运用废弃物搭建虚构场景等行动,对已被新自由主义层层遮蔽的“人民”历史与当代现实,提出另一种“再-想像”、“再-叙事”、“再-书写”与“再-连结”的拍摄计划,他将相关拍摄计划,称为“创噪”与“生产第二层运动”。 2010年起,陈界仁更积极关注在公司王国的“全域式操控技术”下,全球越来越多人沦为泛临时工与丧失自身存在感的现实,他将这个全球普遍现象,简称为“全球监禁、在地流放”,并试图通过源于佛法的“以欲化欲”与“以幻解幻”的思辨路径,借此思考如何质变“全域式操控技术”的可能性。 列夫·马诺维奇 Lev Manovich 艺术家、作家,也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数字文化理论家之一。在学习绘画、建筑和电影制作之后,马诺维奇于1984年开始使用计算机创作数字艺术。他的作品已在许多著名机构中展出,包括12次个展和120次国际群展,例如当代艺术学院(伦敦)、蓬皮杜中心、上海双年展和德国艺术与媒体中心。马诺维奇目前是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计算机科学系的校长教授和文化分析实验室主任。马诺维奇在四个新研究领域的创建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新媒体研究(1991年-)、软件研究(2001年-)、文化分析(2007年-)和人工智能美学(2018年-)。自1991年以来,他已发表文章190篇,被翻译成35种不同语言,转载800多次。他撰写编辑了15本书,包括《人工美学》、《文化分析》、《Instagram和当代图像》、《软件占主导地位》和《新媒体语言》,这本书被称为“自马歇尔·麦克卢汉以来最具争议性和最全面的媒体史”。 弗兰科·比弗·布兰迪 Franco “Bifo” Berardi 1949年出生于博洛尼亚,是哲学、媒体和数字文化领域的重要人物。他积极投身于1968年学生运动,直到1972年都是“工人权力”组织的一员,于1975年创办杂志《A/traverso》。于1976年联合创办意大利第一家自由电台“RADIO ALICE”。1980年至1983年间,他在纽约担任音乐作家,并于1987年开始在博洛尼亚的阿尔迪尼·瓦莱里亚尼成人学校任教。从2004年到2017年,他在米兰布雷拉艺术学院教授媒体社会史,并于2016年获得芬兰奥尔托大学博士学位。比弗有出版著作二十余本,被翻译成多国语言,代表作包括:《终结的现象学》(2014)、《英雄、大屠杀与自杀》(2015)、《未来性:无能的时代与可能的视野》(2017)和《第三无意识》(2022)。他长期与《都市》(自1978年起)、《群岛》(自1998年起)和《e-flux》(自2008年起)等杂志合作。 安娜·特谢拉·平托 Ana Teixeira Pinto 居住在柏林的作家和文化理论家。她是HBK布伦瑞克艺术学院的艺术理论教授和荷兰艺术学院的理论导师。她的作品出现在Third Text, Afterall, e-flux, Artforum和Texte zur Kunst等出版物中。同时,她也是斯腾伯格出版社《论反政治》系列丛书的编辑,以及即将出版的《熵与时间政治寓言》的作者。 李·费尔森斯坦 Lee Felsenstein 1945年生于费城,是电子和计算机领域的先驱人物。他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在个人电脑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包括发明电脑Osborne-1。他还发起了“社区记忆”系统,一种早期的社交媒体形式。 李·费尔森斯坦毕生致力于使技术变得更加易于接触,他甚至试图为老挝的难民村庄提供无线通信。他曾获包括计算机历史博物馆会员(2016年)和电子前沿先驱(1994年)等著名奖项。费尔森斯坦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州红木城,还著有一本即将出版的书。 马克·韦伯 Marc Weber 计算机历史博物馆互联网历史项目的策展总监。互联网历史项目依托博物馆领先的网络历史资料收藏,通过出版书籍和举办活动来探索互联世界。韦伯于1995年开始将网页历史作为一个研究主题,得到了网页的主要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爵士以及其他先驱人士的重要支持。他共同创立了该领域两个最早的组织,并在十多个画廊策划了与网络、移动和人工智能相关的展览。韦伯也在主流媒体、专利公司和电影制作方面就相关主题发表演讲并提供建议咨询。他曾在硅谷和瑞士日内瓦附近担任软件和生物医学顾问长达十多年。他曾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拥有布朗大学神经生物学和创意写作双学士学位。 罗德里戈·奥奇加姆 Rodrigo Ochigame 研究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人类学家,现任莱顿大学助理教授。他的研究关注计算理性的非正统模型,例如巴西的非经典逻辑、印度的非二进制图灵机以及古巴的信息科学框架。 他的教学专长包括当代社会和人类学理论、科技史和科技人类学,以及数字技术的社会维度。奥奇加姆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学士学位,并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 The 8th Annual Conference of Network...

达·芬奇解剖过很多尸体,并将解剖的结果画下来,并做了很多记录。他记录:“奇怪,我没有找到灵魂。人类一直说存在的灵魂到底在哪里?我为什么没有找到它?我该解剖的全部解剖了。” “灵魂在哪里?”媒介展演板块以此为题,向达·芬奇提案。并进而继续发问:灵魂是什么? 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通过动物解剖确立了一种广义上的动物解剖学,当然也涉及人类。亚里士多德在《论灵魂》中写道:“灵魂乃是有生命躯体的原因和本原。灵魂是躯体运动的始点,是躯体的目的,是一切拥有灵魂的躯体的实体。肌肉是触觉的媒介。” 达·芬奇承继亚里士多德把人类和动物统一起来的解剖学观,有意创作了混合解剖学,即在人体解剖素描中夸张表现出动物的解剖特征。 达·芬奇超越了15世纪艺用解剖学的狭隘范畴,触及了自然哲学的命题。他对生命繁衍、繁殖力和灵魂住所的研究,都涉及了一门在自然哲学中被称为“繁殖力”的学问。繁殖力,这是一种在当时广为流传,并起源于希波克拉底的理论,认为精液的主要成分生于大脑,向后下流经脊髓或脊柱,再通过腰部的动脉传到阴囊。 达·芬奇认为,神经才是解剖学中的“生命”之源。小青蛙即使被切掉头部、心脏和其他内脏,都还能存活一段时间,唯有我们把神经捣碎,它便会突然抽搐,即刻死亡。因此,这才是运动和生命的所在。 什么才是隐于皮肤之下的真实的肌肉造型呢?在哪里可以找到神经?又有哪些结构对造型产生影响?骨骼和肌肉又有怎样的联系?这些结构又是如何运作?并因哪种力量而诞生、出现的呢? 亚里士多德《论灵魂》:“灵魂的所有属性似乎都和躯体相联结,忿怒、温和、恐惧、怜悯、勇敢、喜悦,还有友爱和憎恨,当这些现象出现时躯体就要受到影响。” 这是人类激情。THE HUMAN PASSIONS。生而为人,共而有之。媒介史上,从绘画到雕塑,从音乐到戏剧,从诗歌到电影,人类激情纵贯其中,无处不在。 跨媒介巨构有众多构成原则,拼溶(PASSAGE)是其中之一。这是从塞尚那里吸取的概念和方法。PASSAGE的中译又有通道的意思。 我们将惠特曼赞美人的肉体与灵魂的长诗《我歌唱带电的肉体》、贝多芬表现人类所有激情和感动的交响乐《第九交响曲》、杰夫·兰博和维克多·霍塔呈现人类激情爆发的《人类激情圣殿》、荒诞派戏剧表现人类的“行为人并没有卷入自己行为的两难困境”场景等媒介史源流拼溶在一起,构成人类激情体验的通道。 人类激情就是灵魂。灵魂无处不在。 现场九组雕塑来自浮雕作品《人类激情》(The Human Passions),由比利时雕塑家杰夫·兰博(Jef Lambeaux)创作于1886-1889年;建筑师维克多·奥尔塔(Victor Horta)为浮雕设计了展馆——Pavilion of Human Passions。 展册设计 张立国 九组雕塑名称来自诗篇《我歌唱带电的肉体》(I Sing the Body Electric),由美国诗人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创作于1855年,诗篇收录于《草叶集》。中文译者赵萝蕤。这首诗分为九个部分,每个部分颂扬人类身体的不同方面。 音乐设计变形自《贝多芬:第九交响曲》(Beethoven Symphony No.9)-1989年李奥纳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柏林指挥版本(The Berlin Celebration Concert 1989)。四个乐章与欢乐颂,形成五部曲。 影像装置文本来自书籍《达·芬奇的解剖学》(Leonardo da Vinci L’anatomia),由意大利达·芬奇研究专家多米尼克·劳伦查(Domenico Laurenza)著。中文译者庄泽曦。影像装置共三十三屏。 场景渲染图 陈思帆场景设计向荒诞派戏剧(Theatre of the Absurd)致敬。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说:“荒诞派戏剧表现了人类的两难困境:行为人似乎并没有卷入自己的行为。” 向达·芬奇提案 上海科技艺术大展暨第七届国际跨媒体艺术节 Proposal to Leonardo da Vinci Shanghai Science and Art Exhibition & The 7th International Intermedia Art Festival 公众开放时间:2023年10月29日-11月13日 9:00-17:30活动地点:张江科学会堂二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