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Jul 教学相长——多径交叉的花园
教学相长——多径交叉的花园 管怀宾 消化艺术的流变性与教育普适性的矛盾 当代艺术的思维定律和它所创造的作品始终处于一个流变与推陈出新的格局之中。无论就观念更新而言,还是新的形式语言与技术媒介的研发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流变性,它的问题、途径与对应方式是多样复杂的。学院可能成为一批批创造者的平台,但它无法完全预测未来。实际上,今天的艺术教育总体来看,无论是传统学科还是当代艺术教育的新学科都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视觉文化转型,它涉及到图像与媒介系统的更新问题;涉及到新的视觉生产问题。然而我们的教育又能多少程度上面对这个问题,学院如何教授经得起质疑的教学内容,并在具体的课程设置系统中消化这些问题,既有适时性的应对,同时也保持恒定的知识结构所必须配备的内容,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悖论关系。实验艺术与传统学科教授技术、传播知识不同之处在于对知识的判断与对经验的问题意识和对置态度,包括某种试错的精神。一方面,我们相信经验中的知识支撑,同时也意识到经验容易导致方法论与标准化的结局;当经验成为方法论,也就是说方法成为可以被推演的知识,必将忽略它在艺术本质上的暂时性和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跨媒体艺术教育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侧重于对经验的分享和实验性,但却不简单抛制成功学的范本。我们强调对经典案例的阅读与评判,这都涉及到一个消化系统的建构问题。包括对现当代艺术史的阅读,旨在清理其文脉,强调它的过去式,强调创造的意义在于对经验、经典质疑基础上的独创性。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代艺术教育其内部普适性系统的建构,是在短暂的、不确定性的前提下,建构有效的问题点,追问艺术的意义和形式创造的实验性氛围与情境。首先,在机制上需要努力建构“多层联动、内外打通”的学术系统,重构学院在国际艺术界视野和格局。这也要求师生在一种状态中面对课题、深化课程,使得国内外、院内外双向打通。另外,课程设置需要考虑许多方面的因素,诸如学术与研发、基础与核心、理论与创作等教学内容的深化。不但学院要有效地组织教学资源,教师也要不断挑战自我的知识结构,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观念与知识,技能与方法等普适性基础问题,以使得思想与技艺相通并融。尤其强调与学生共同分享经验的非逻辑性创造。正如许江院长在跨媒体艺术学院成立大会的致辞中提到作为方法的跨媒体时所说,“这种方法活在那里,不应该是某种结果,而是载着我们去切近时代思考、在技术不断更新的生态中开启原创性根源因素的那个东西。它仅仅是方法,如若深得变化之机的武林秘籍似的方法。”[1] 实际上,在今天这样一个价值体系繁杂的社会现状中,跨媒体艺术学院作为一个以实验艺术为平台的教学部门,其知识系统的建构,依旧涉及到我们对于知识体系的论争。我们将如何处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知识系统中技术层面的问题,也就是知识基础的普适性问题。我们的传统学科一直延续着这样的传承,犹如童子功般地操练,或许在其后发展道程中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然而,实验艺术中的媒介与技术总是在不断更新,它需要伴随明晰的观念意识的推进,成为一种动力能源;需要不断补充新的知识给养,深化媒介的表现力,以获得真正意义上创造性意识的建立。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将这种知识与技术传播的施教方式分配在阶段性的教学单元之中,使实验艺术的智性模式成为创造的动力,而不仅仅停留在方法论上的纠缠;这也是我们所要建构的具有普适性意义的学理和技术要求。除了通过技术的传授与施教探讨创造的意义,同时还将面临文化创造中的人文关怀、本土关怀等问题。 在具体的操作中,一方面,我们强调专业课程模块化建设。集中基础课程、强化核心课程、删除过时课程、开发新型课程,以期形成教学目标明确的课程模块,保证专业教学的递进性和系统性。另一方面,采用常态化、结构化的“课堂教学+专题工作坊”的专业授课方式,推动常规性教学与拓展性教学的深度互动。以系统化、系列化思路,整合“课题式教学”课程。此外我们推行联合导师制,建立“流动工作室”、“联合实验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院与社会的内外打通,对接学院教育和当代艺术的业界动态。此外,我们以研究院所制为平台,实现研究生与本科生、专业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多层联动,建立以研创为动力、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术共同体。 当然,我们应当看到,虽然目前根据不同系科专业方向的循序渐进,建构了一整套的课程系统。但严格意义上来看,任何课程都有它在时段上的局限性问题,跨媒体艺术所涉及的界面如此宽广,再好的课程设计都不可能面面俱到。为此,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互动的教育机制,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为了成就智性开发、激发感受力与创造力。我们需要在这个场域中建立有效的问题意识和精准到位的表现方式;需要加强学生们主体意识的建构和思辩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一种开放的语境中,遭遇对置各种纷杂的艺术事象和现实问题;才能对现有课程的设置进行必要的学术判断和有效的链接补充,这都是实验艺术教育中解决课程设置普适性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 创作与教学的交替思考 2003年秋中国美术学院成立了综合艺术系和新媒体系,我也同时确立了回学校参与教学的意向。2004年开春不久,我便从东京回杭州,结束了我在日本十年之多的创作与留学生涯,正式到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任教。起先在总体艺术工作室教学,后来又主持综合造型工作室,兼管系里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2010参与了跨媒体艺术学院的整合,并持续分管日常教学工作。从我回国不到一周便开始授课至今已经十五个年头,其间一直参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教学,这也让我见证了这阶段时间中国当代艺术教育的形成和发展,亲历了教学内部种种鲜活的现状与问题。 这些年,我的课程涉及到《素材与创造》、《文本与方案》、《造景与造境》、《媒介基础—装置》、《动力装置》、《光与空间叙事》、《空间多媒体叙事》,包括研究生课程中的《装置艺术与空间多媒体表现研究》和《空间多媒体专题创作》等等。它基本涵盖了我的创作与思考的范围,但在我看来,经验不能简单地成为方法论而进入艺术教育的建构,课程的设置需要符合一定的学术逻辑。所以我的这些课程都有它不同的界面和针对性,既有形式语言探讨与基础实践;也包含了理论的梳理和思辩的延展。所有的课程都附带着大堆的思考问题。至于课程的目标,无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课程,我更在意的是相关领域的深入和界面的拓展。 至于我个人的创作,过去的二十年我的创作实践主要围绕在装置艺术和空间多媒体领域。就作品的观念与形态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东方诗性语言包括传统绘画和造园空间美学的影响。我一直关注东方的空间美学与空间营造方式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可能性问题,有意将一些概念和元素介入到装置艺术创作之中,当然我希望指涉的是今天的文化现实包括视觉与空间建构问题。2003年前后我在东京写过一篇篇幅较长的论文〈空白的艺术——构筑非视觉空间的意义〉[2],回国后不久我又写了〈园语——传统造园美学介入当代艺术实践〉[3]。之所以关注这些问题,是因为在我看来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一直有着双向误读的现象,尤其是套用盲用的问题。实际上,无论当代艺术还是当代艺术教育,其新的语言系统的建构与运作都涉及到与它相关的社会历史和美学范畴。我们需要来自自身文化机制的支撑,才能判断发生眼前的种种炫目事象,也才能从中建构良性的批评机制。同样当代艺术教育的发生不只是校园内部的筹谋和设计,我关切的是对现实与传统这两个庞大资源的梳理如何输出到个体意识的确立。希望从实质上探讨东方空间美学的问题,并且借用这些美学的概念与形式,来揭示今天的文化与社会问题。 再回到我所涉及的那些课程,我比较强调它们与艺术发展总体的关系。比方说我的《素材与创造》和《造景与造境》课程涉及到对物与材料的理解与动用,涉及到景与境的营造。然而,如何把握素材与媒介在创作中的位置,这是关键所在。其实,很多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都存在着过于具象或者表征性的看待物与素材,总是习惯符号化地拿一个物体或者材料去表征意义。在这里,我在课程中比较强调面对物与材料,要有一个抽象化的距离。虽然装置艺术是有关物与物、物与空间、物与时间、物在特定场域中的种种关联与矛盾状态形成的空间情境,并由此诉诸观念与思考。但素材在创作过程中被赋予不同的细节与形态,无论是现成品还是自造物、包括空间与场所本身它不再是客体化的物理存在,它们的自然属性在装置创作中常常是被异化、消减或者被释放强化到一个崭新的语境轨道,生成语意与情境。就像诗歌词中的文字被赋予新的指涉和语意。 我在教学中常常谈到契合与短路的问题,物或者素材在创作系统内部形成新的关联、新的矛盾冲突,构成运动,甚至融合它们没有定格的归属。我常常有意在作品中导入诗的语法,强调造景在于造境。素材之于作品就像建筑师造房子,它们在整体的构架中被消化,而在重构一个新的物理系统与心理系统。事实上,无论是当代艺术作品还是一个新的建筑,如果吸引我们眼球的仍是材料本身,是物的表意,而不是空间的建构、空间的关系以及观念的诉求,那肯定是有问题的。 我们既需要将物与材料从现实中抽离到合适的距离点上加以认知,同时也需要将物或者造物扔到创作系统的有效点和距离上,也就是需要建构物与情境的关系。其实,装置艺术中材料或者物需要经过艺术家自我建构的消化系统改变其表征和功能意义,而释放到一种新的语境关联之中。也就是说,素材在创作的轨道上不被定格静化,相反其物理属性、运动属性与时间空间的关系都被一定程度地揭示出来,并形成新的矛盾体,在新的轨道上生成语意和情境。重要的是语言在情境层面的生效,情境的感受力超越着物体的建造,它的过程性与时间性也在拓展作品的视觉内涵。在诗人的世界里,物与自身、现实总是有距离的,实际上装置与诗歌在语言的表达方式上有许多是一致的。诗以“境界”为上,装置艺术何尝不是。其实,有关现实与境界、形而下与形而上在装置艺术与诗歌中都有很多相似的玄河暗道,它们都不是靠观念符号的输出,重要的在于感受力。装置与诗歌的意义在于从周遭的现实中发现诗性并赋之以形、凝炼成诗,感触心灵、溢发想象。 寻找可能的起点 我们阅读艺术史,也研究前辈艺术中闪光的内容,并不等于我们拥有了法则与标准,历史与经典不只是某种过去式,而应当成为流动的篇章。我曾经跟学生说:“我们今天了解的艺术史或者装置艺术史都是某种过去式,如同历史与传统有挖掘的意义,但需要有新的诠释和建构,它可以被理解但不可以成为规则。无论是绘画还是装置艺术,我们从刚刚逝去不久的过去中挖掘不同的表达方式,不是为了向经典致敬,而是为了寻找可能的起点。”这是我给学生的寄语也是我自己的镜子。面对艺术史和现实,在我看来,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拼出一张对自己构成意义的艺术史版图。狭义说,就是需要有一份时刻提醒自己的艺术史经纬,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艺术史。它可能就是几个人物、几个事件、几句关键词,也就是说,需要建立在个人意义上的艺术史解读。需要明确当下的现状与艺术家的个体立场。其实,艺术中有意义的工作,就是不断挑战这些既成的经验与模式;包括挑战自我的思考经验与知识储备。显然,推动实验艺术教育的动力,不只是经验,而是一种思想。是建立在思想深度上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媒体的实验性也是基于这种追问的前提下形成有效的技术开发和创造,重要的是强调当代艺术思想与实验的突破。 实际上,应当承认不少艺术家都存在一定的局限,包括今天实验艺术教育一线的很多教师。这种局限包含了对历史、时政的了解、对文化的判断、对观念的拿捏,包括对媒介的运用。对我们这一代艺术家来说,很多人是在一种拼凑碎片的状态下,确立了对自己构成意义的艺术史版图;也在行进中选择和运用了媒介。其实,关于媒介,没有太多的技术神话。实验艺术教育在本质上所追求的是一种思想与判断力的持续,是其教育可持续的生态系统。而媒介本身始终处于一种流变动态中,我们很难以媒介的新旧、优劣来判断艺术作品的创造意义。同样想象的力量并不取决于媒介的方式与复杂程度,重要的是媒介技术的拓展与观念更新的对应,是它们相互间融合后的锋芒和角度。艺术观念的呈现,总是要求相对应和精准的媒介选择与语言表现,重要的是拿它整什么事儿,又怎么去整事儿,这是关键。语言与火药的穿透力、杀伤力在于有效的组织和配比,就像诗歌可以传咏千古是其语言的有效组织。 教学相长——确立主体 面对当代艺术教育,总有一个难以回避并值得思考的问题,那就是当代艺术教育的主体性何在。教育的现场总是会有一代不如一代的忧虑,总是会埋怨体制与价值观的飘忽。的确,今天的社会现实正面临着一个总体价值观不断被消费、被娱乐化的问题;教育也在不断地迎合市场化、大众化的需求;我们今天的学生大都是在这种文化被过于娱乐化、教育过于讲究时效性的阶段中成长的一代。有两种情形间现于他们之中,一类是中学教育的惯性导致的过于依赖于教育的流程,将知识实用化的对置,循规而进、唯效益而进;另一类是在意识与行为上抵制过于死板和效益化的教育方式。这两种情形实际上都要求我们转换成具体的对置方式。事实上,学生的知识与品格以及主体意识的养成,需要一定的自由思考和选择的空间。我们既要培养对当代艺术共同的关切,又要在教学的互动中点拨经验与知识的可能性;这里的自由度或者规范是相对的,自由不但应该体现在具有个性的思想和意识,同时也应包含着对专业学理的感受力和判断性;另外规范涉及到技术的基本流程,是有关基础的操练与研究。事实上,任何行当,只有进入到一种谙熟的技术掌控和表现氛围,才能使理念有所皈依,才能真正接近创造的本质和心灵的对应。无论作为一个艺术家还是媒体人,你的问题意识、终极诉求和批判的姿态需要有效地通过媒介载体的通道介入到现实。它要求既要有犀利的思想又要有敏锐的语言载体,而不至于流入重复的形式翻版。 在教育的格局与现场中,如果说学院是一个大的平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则始终应当在处于某种动态之中,他的职能是在知识传递过程中的有效梳导,而非完全传递。如同水分之于植物的生长,有它的时机与节点。我们通过艺术史重要案例的形式生成与思想动因的分析,是为了获得它恒久的启示性意义,在这里,师生间的互动无疑是思考的突破点。我曾经在一篇关于实验艺术教育的文章中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是其中有意识的中介体,他的责任是在交流中催化、激发某些有意义的思考,提示多种可能和逻辑演变以及创造性方式的建立,所谓的汇通型人材的培养体现在思想的维度与深度以及遭遇问题的能力。”[4] 无论教育的现场存在多少可变的因素,但我始终认为主体依然是具有独立思考与学习能力的学生,而教师的意义是在这个交流过程中,有意连接并提示一些问题点,教师可能以他一方的经验和知识触发学生十倍的想象。在这里,强调自我建构的重要性,帮助学生以自由的思想发现自我,建立自己的人文关怀与问题意识,并以理性的方法面对自身的工作和可持续推进的问题点。师生们在不断的互动交流和终极追问的过程中获得实验艺术的切实意义,以形成当代媒体研发、个性创造的活性平台和教育格局。优秀的实验性课程不但要有它明确的目标和相应形态创作的阶段性要求,同时也要有多种思考途径和一连串的思考题,需要学生对发现与创造意义的追问成为某种自觉的行为和主动意识,以抵制来自外部或艺术界庸俗的价值取向与表象模式。比方说简单地把教育机构作为就业的途径,把技术的养成作为适应市场目标的功利化思考,包括抵制在他们成长过程中依赖教育的惯性,只有深度的追问和前沿的思想才能推进课程中的实验;才能实现所谓技术媒介与思想锋芒相交叉的实验艺术意义。所以说独立的视角、独特的语言方式不但是验测实验艺术精神所不可缺失的,同时也是今天跨媒体艺术教育所必备的前提。 附录 园思物语 空间多媒体艺术专题创作[5] 导言 关于知识系统的认知与建构是我们在教育现场常常论争的问题。实际上,今天艺术教育内外的总体情形都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视觉文化的转型,无论是图像与媒介的系统更新,还是视觉生产、传播方式,都在发生位移。 如果说“园语”是我艺术创作中的某种核心内涵和美学支撑,“空间多媒体艺术”作为研究生教学实践与研究的重要领域,那么“空间多媒体专题创作”课程则是交叉穿梭这两个领域,经由“专业基础与专业方向课程”后,直面当代文化现实的一次个体输出与回归,同时也是对于“空间多媒体艺术”概念的新写作与拓展。 课程的关键词与概念 多义性空间;园思物语;交叉路径;融超经验;媒介转呈;超文本链接;造物与造境;取诸“长物”、寄意心园;阅读与清滤;演绎与重构;非视觉性空间 图表1 课程简介 “空间多媒体专题创作”课程,是经由研究生“专业基础与专业方向课程”后的一次滤化重构的过程,也是某种意义上的个体输出与凝炼。不仅作为研究生毕业创作前期重要演习的课程,同时这也是一次对于“空间多媒体艺术”概念的新写作与独立创作。 课程包含着复合交叉的学术命题,它体现了理论与实践互为链接的生态关系。首先,在理论上,力图以中国传统空间美学作为文脉支撑,研究近现代以来的空间艺术概念和认知方式,追问空间本质、寻求意义再构的表现可能。我们立足于空间形态中的跨媒介创造,关注空间的本义和“物与造物”、“物与空间”的关联;关注空间的叙事路径,尤其是交叉于空间中的时间以及“场所”的意义;关注非视觉空间的建构意义,深化造物与造境的技术途径,探讨剧场与情境在当代空间多媒体艺术创作中的可能。 同时,所有与空间相关的媒介元素,包括视觉、声音、触觉、味觉、互动感应等认知系统,都可能成为课程的研究对象。无论是摄影、影像、声音艺术;还是行为表演、多媒体装置、新公共艺术,都可能作为创作与研究的媒介载体,希望这一过程能有效地将日常经验转换到具有学术建构意义的个体思考之中,尤其强调研究生对当代艺术观念与作品层面的独立判断以及创造性主体精神的培养。 历史沿革与思想脉络 日显加速的全球化进程与网络新科技的发展,将我们导入一个非物质的社会环境。一方面,这种现象催生的价值观念已经渗透在当代社会与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另一方面既往的图像认知系统与艺术创造规律、审美标准已经难以解读当代艺术多元的发展趋向和要求,这也对艺术教育包括跨媒体艺术教学的结构,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学术要求,显示出建构新的教学体系的必要性。我们希望通过“空间多媒体艺术”的研究,在研究生教学中建构-种对应本土文化资源,符合当代视觉文化需要,技理互动的跨媒介空间表现方式与理论系统。 实际上,早在2005年,笔者于国内率先提出“空间多媒体艺术”概念,并向学院提出以“空间多媒体艺术”定位原综合艺术系综合造型工作室。次年完成调整了“空间多媒体艺术”工作室的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并形成了最初的以“空间多媒体艺术”为研究方向的硕士生培养方案,开始招收该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同时,在前期序列课程的基础上,借由“空间多媒体专题演习”课程,强调个体界面与独立创作方式的输出,以此作为研究生毕业创作前的重要创作内容。 经由北京奥运会与上海世博会两大盛事,新兴媒体艺术展演对大众视觉经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洗礼,人们对于媒体和图像的认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然,这也让我们看到“空间多媒体艺术”研究方向的前瞻性意义和更多的可能性创造。2010 年中国美术学院对原新媒体系、综合艺术系、艺术策展三个专业进行整合,并成立跨媒体艺术学院,“空间多媒体艺术”方向作为最初五个工作室之一参与新学院的建构行列。其学术目标为:从当代媒体-技术空间中构造空间美学,以装置与影像等多种方式开放媒体空间的叙事潜能;同时注重公共领域中的媒体与艺术实践。在跨媒体艺术学院的格局下,对现行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深化调整,进一步明确“空间多媒体专题创作”在研究生课程设置中的重要性。 “空间多媒体专题创作”课程对应新的文化语境与社会构造以及空间特点,以跨媒体环境下的空间艺术创作教学为基盘,既注重对人类视觉文化要素和它在历史文脉演释过程中的研究;同时寻求当代语境下的空间建构与艺术创造的个体输出,拓展研究生的空间认知系统与媒体艺术创造的新格局。 课程设置与内容 通过当代艺术教育的现场对那些日渐模糊,或者说处于沉睡状态的认知系统和感知方式,能有一个新的认识和拓展。这是一个在更加宽泛领域中的思维设定,它既具有包容的特性,又不失其在当代艺术广阔视野中的针对性,它是一个与“本土资源”相关的认知体系和创造方式还原现实的研究。我们希望将它置入-一个新的文化语境,重新构架,凝练出一些概念。从中引伸出一条与东方艺术精神以及传统思维方式相关的线索并加以展开,而不是把传统思维中的那些表层现象生搬硬套地嫁植到当代艺术的话语系统之中;或者虚拟一个新的东方样式、中国经验来取代当代艺术的实验性和先端性。 图表2 “空间多媒体艺术专题创作”课程,作为当代艺术与教育的现场命题;既强调跨文化跨媒介的空间叙事,同时希望借由现实与传统两大资源的梳理,输出到研究生主体意识觉悟和创作立场的确立,课程强调“由技入道”和“由理入道”的双向素质培养,无论对于艺术还是媒体,希望都能建构符合自身感受的认知与表达系统。 1.空间艺术表现的变迁 借由大量艺术案例的分析,从20世纪现代主义艺术的演进到后物,质时代网络科技的传播,对空间艺术表现的变迁进行理论上的梳理。追朔空间概念及空间艺术在近现代持续的艺术思潮和革新运动中的变迁,以及它在媒体手段和表现样式上的拓展;明确空间艺术的本质和它在当代文化进程中跨领域融合的倾向与诉求。课程中所有的探讨都是希望借由脉络的梳理,去追问观念与形式语言的生成关系,以及透过物与空间表象去建构作品的意义本质。总之,这一不可绕行的艺术与媒介交叉演进的探讨过程,不只是为了向经典致敬,而是为了寻找可能的创造性起点。 思考题:立体主义的空间;未来主义、至上主义的空间概念;杜尚的意义;置换一从现成品到造物;装置艺术中的短路与干涉性;包豪斯的空间概念;物与空间、物与场所的关系;空间的素材与媒介;空间的界限;视觉的空间与知觉的空间;空间与社会意识形态;空间与记忆;精神空间;动力装置与活动雕塑;媒介的物质与非物质性关系;物的能指与所指;物的干涉性;观念呈现与技术转换。 2.装置艺术与空间多媒体表现 梳理以装置艺术为主体的空间多媒体艺术表现进程,这个部分希望对装置艺术的概念与演进,包括杜尚与装置、装置与场所、行为与偶发性的装置、观念艺术与装置、装置与极简艺术、贫穷艺术与“物派”的装置、过程艺术与装置、场所与空间的多样化展开、互动的装置方式、装置艺术与科学技术等关系展开讨论,尤其是透过一个多年参与装置和空间多媒体艺术实践者和教育者的视角,探讨它在艺术进程一些有趣的节点和问题。尽管这并非艺术史层次上缜密的解读,但希望经由这一段段线性与非线性历史现象与概念的梳理,帮助我们理解艺术发展背后所隐存的观念与语言演进的各种逻辑关系,包括装置艺术所涉及的哪些空间与媒体的本质性问题。 其实,对空间多媒体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来说,无论将来是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家,还是媒体创意的构架者,都必须拥有自身滤化系统过滤后的艺术史坐标体系,它可能就涉及到几个概念或者几个人物与事件。 思考题:材质的隐喻;素材的转呈;媒介的表象与记忆;材料的知觉与感觉;物与造物、物与场所的关系;装置的物态与形态;动态与休止;物的连续与短路;节律与心律;运动的视觉现象与本质;规律与偶发性;物的对置与矛盾;素材的单一性与复合性;微观放大的物质、物与造物的途径;日常与非日常的置换;装置的观念与语言方式;物质与知觉;物的存在状态与消失性;知觉与装置;媒介的干涉性;装置的现场域;互动多媒体装置的现状与可能;脱装置的方式。 3.时间、空间一体化的影音交互表现 时间与空间的交互元素介入当代艺术实践,涉及到形式语言的营造与修辞层面的取用以及它在当代艺术领域中丰富的可能性,其过程体现了从审美概念向空间实体的回归。 导入时间概念的视频艺术与影音装置,改变了一般的空间艺术含义,时间与空间的叠加无疑是影像装置的特点。然而从单纯的视频艺术到影像装置以及影音交互的发展,并非只是一种视觉上的偶然出走,它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时间与影像新的动能,包括身体本身的知觉系统。 这段课程的内容,希望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角度探讨影像装置的阅读方式与双重构造的关系性,在此前提下展开单频与多频影像装置以及影音交互的实验性作品演习;希望借由时间与空间的交互线素,感知时间与空间交融的多媒体艺术表现所蕴含的魅力;并从中领悟艺术与媒介对应关系,触碰东方文化中特有的时间概念和空间美学的深层含义。这是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时间与空间的结合体,也体现了空间多媒体艺术遭遇当代文化现实与艺术创造的过程。我们强调对时间与空间概念包括语言方式的多重注释和全新的视觉营造;强调符合当代视觉文化语境的影音观看之道。 思考题:活动影像;知觉与情境;视频作品与场所境界的关系;导入时间的空间:时间的维度;时间的装置:非线性叙事;空间的概念与媒体的现象;媒介与身体、身份;机械动力装置的学术定位;图像与动作的空间延展;影音互动的空间;光域与情境;声音与空间场:声音与噪音;音频与节奏;非线性的音乐;声音艺术与知觉系统;声音的干涉与渗透;音的片断与隔离;作为当代艺术的声音表现形式;非旋律的声音艺术;声音与现场;观念与声音;影像的多媒体交互;影像的运动一循环与短路;影像装置的多重时间性;旋律与波频;影像视觉与知觉的双重体验。 4.传统造园美学介入空间艺术创作 “园语”是从东方古典空间美学中转化出来的一个与今天视觉文化和空间创造相关的概念。它包含着图像文本资源、空间感知资源以及美学心理资源;包含着对中国古典园林的阅读与解构这样两个层面,它在本质上涉及到审美价值的认知与文化图像的再构问题。首先,阅读有助于我们触碰、理会中国古典空间构造的审美本质;而解构则是一种新的文化洗牌和崭新的阐释、重构方式。 课程以东方哲学和空间美学中的一些概念和理论为基础,一方面强调从思辨领域加以澄清、明晰概念;另一方面,希望从抽象的概念认知向空间实体和媒介的取用过渡,直面当代艺术现场。师生间不但就造园的路径来解述园语,讨论相关的思考题和论证方案;同时借由“园语”所对应的造物关系来评述当代艺术事象,聚焦当代社会与艺术的问题点。园林本身不只是我们考察传统空间美学的标本,而是作为空间多媒体研究方向所开辟的第二现场,这是一个依然灵动的视点和活性平台。它要求我们提示一种有助于本土知识体系清理的思路,建设自身的理论系统与文化判断,另外,强调学生以主体身份进入教学环节,以一种积极追问的姿态进入教学现场,师生在一种临场的氛围中进行相关专题讨论,这既是一个共构共创的集体,同时每个人也在营造各自的“园语”世界,开辟多元交叉创作小径。希望借由“园语”探讨物与场所、媒介技术与人文情怀的关系,展开观念意义与技术语言的讨论,探讨装置与空间多媒体艺术的种种新视线和可能,拓展当代艺术泛常的语境规范。 我们强调解构后的再创造,注重从形式语言向表现状态的转形,透过符号表象深化内涵支撑,以使得所谓观念与表现、技术与人文的种种思考还原到研究生个体的表现世界,回到穿梭“园语”世界的那条路。 思考题:视线回游(时间与空间一体);连续性的空间构造(东方古典园林):移动的透视;空间探微;游心物外;凝练的空间(极简艺术与当代建筑);后现代建筑的语义性;隐性的构造;哲人的清游——景与游;美学流失的空间困惑;视觉回游;卧游山水与胸中丘壑;空灵、虚融、淡泊与《二十四诗品》;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内外融通;移步换影;回音壁与声音的传输;老子《道德经》的空间与庄子《逍遥游》的空间;两义性空间;当代艺术与设计相区别的空间建构;营造非视觉性空间的意义。 5.非物质时代空间多媒体艺术的创作实验 当代艺术新的生存环境,正在催生新的认知系统和创造规律以及表现方式,在这里我们不但立足视觉艺术的本质特点,同时也将借助新兴媒体技术的迭代更新、挖掘创意,开拓技术与人文互为关联的实验性内容,探讨空间艺术的认知系统与创造规律,不断凝练跨学科思考、跨平台实验的能力。关注从形式表象到语言系统生成的逻辑关系,从作品界面向文化语境的过渡,以使得课程的观念与技术、发现与创造得到同步建构,拓展“空间多媒体”的语义能量,并准确地诉诸于表达系统。 希望研究生能结合各自的感受力和创作经验,从不同的角度去破解东方空间美学中的那些概念与视、知觉元素,并引伸到当代文化现实和具体的空间多媒体艺术创作之中。如同博尔赫斯“小径分叉的花园”那样,“空间多媒体专题创作”的园与路径是由研究生们共同编织的。希望他们的实验性探索,能在复杂的当代文化现状中提示出一些富有建设性的视觉经验与评判标准,以缓解并脱离当代西方艺术理论的附庸与牵制,在本质上参与到当代多元文化的对话与共建之中。 思考题:虚拟现实;互动艺术中的内外界域;空间的多义性;空间的一体化(调动五感与知觉的空间);物理性空间与非物理性空间;脱领域的空间形态;空间叙事的逻辑与抽象;交叉媒介叙事的关联性;艺术与非艺术的界域、装置的跨媒介特征;视觉与非视觉性空间;视觉的光与知觉的光;光的时间性;光的自然属性与人工属性;区别于日常照明的光;光的过滤和隔断;虚拟空间;光的文化差异;光的干涉性;光的现象与本质;光的技术与操控;光与心理情绪;光的距离与错觉;光与社会意识形态;光与身体、身份;光的设定(布光);光的空间叙事;光效的视觉与知觉;观念呈现与技术转换;作为视觉的媒体与作为知觉的媒体;媒介的自然属性与人工属性;媒体研发与空间营造;媒体的互涉性;媒体的现象与情境;媒介与情绪;媒介与社会意识形态。 问题意识与教学方式 “空间多媒体艺术专题创作”作为该研究方向的后期课程,既要深化推进作为知识结构的稳定性内容,又要适时更新那些流动和不断升级的知识要素,优化知识构成,包括知识的传递方式和主客体的位置。媒介与技术总是在不断更新,它需要在深化媒介表现的过程中,借助观念的推进,使其智性的培养成为创造的动力源。 课程始终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旨在“对跨媒体艺术表现与视觉文化要素开展实质性研究,关注当代艺术与社会现实的问题,寻求当代语境下的空间建构与艺术创造的互动关系,拓展新的空间艺术的认知系统和创造规律。培养兼具跨学科思考,跨平台实践能力,在空间多媒体艺术表现与理论架构前沿的实践者”。在这里,研究生们在当代艺术教育格局中的主体位置、主体意识的确立对教学现场而言,无疑是重要的。包括他们遭遇问题,积极追问的姿态,尤其是借由作品回应问题的能力。“园”既是一个空间载体也是当下的文化现实,如果说“园语”引发的是对文化基因和现实立场的思考;那么“空间多媒体专题创作”则是研究生们经由“专业基础与专业方向课程”后,进入毕业创作前的一次综合交叉的冶炼和个体的觉醒。 就教学方式而言,我们希望建构一种有助于本土知识体系清理的思路和与现实相关的文化判断;需要在学理层面上从传统文脉以及复杂的当代文化现状中整理出一些富有建设性的评判标准,无论是阅读的形式还是视觉经验、语言方式,都需要提出一个新话语结构与评判系统,尤其是经由个体消化系统的滤化后的创造。为此,在课程推进的各个环节,我们提出一系列有关园林空间探微、有关空间阅读和媒介创造的关键词和思考题,这一段段非线性的概念与思考题无疑将有助于我们触碰课程的实质,并强调对空间概念以及语言方式的多重注释与新的视觉营造。我们主张解构后的再创造;强化个性与实验性的发挥以及创作者与观众的互动关系;强调今天的视点和与当代视觉文化语境相对应的观看之道。希望师生共同展开相关课题与专题的讨论,针对教学现场所衍生的问题,不断探寻新的可能,希望从相对抽象的审美概念回到当代艺术文本与空间实践本身,以唤起师生共同感知空间与媒介的全息视角,深化拓展“园语”的语义能量,同时准确地诉诸于表达系统。 多媒体艺术专题创作“铸金炼课展”现场 以“园思物语[6]——空间多媒体专题创作”作为研究生核心课程十五案展的命题,一方面作为“园语”概念的某种引伸,另一方面,研究生们已自觉建立了切身相关的“空间多媒体艺术”认知系统与表现方式,从中衍发出具有创造性和启示性的时空解读与视觉表现内容,充分体现了他们在观念上的先锋性和对于空间与媒介敏锐的洞察力和表现力。可以说,这是他们直面当代文化现实和艺术与媒体复杂关系的一次个体输出;同时多径交叉各自成章的创作现状无疑正在拓展“空间多媒体艺术”概念与形式的种种可能。 [1] 许江撰,〈重建先锋——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成立大会致辞〉,2010年9月。[2] 管怀宾撰,〈空白的艺术——构筑非视觉空间的意义〉,东京艺术大学大学院博士论文,2004年1月。[3] 管怀宾撰,〈园语——传统造园美学介入当代艺术实践〉,载《迁徙者的家园》,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年1 月。[4] 管怀宾撰,〈关于实验艺术教育的几个问题〉,载《画廊》,2011年6月。[5] “空间多媒体艺术专题创作” 2018年参加“铸金炼课——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核心课程十五案展”,并获首届哲匠金课奖。[6] 以“园思物语”作为之前研究生核心课程十五案展的标题,是因为这是一项有关空间艺术发展的实验性教学内容,不但与东方造园艺术的修辞手段相关,同时也涵盖了中国传统空间美学和视觉经验的许多方面,充分显示了它与当代社会和多元文化语境的关联性。作为课程的指导老师,我关切的是:无论对现实与传统还是空间与媒体,所有的的梳理与创作如何输出到个体意识的确立。否则,所谓的创造、建构依然只是某种群体意识的惯性表达或者形式套路的显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