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Mar 展览预告|管怀宾、刘旭光双个展将于12月15日在宁波美术馆盛大开幕
天际·园象——管怀宾作品展 卜的形质——刘旭光作品展 主办单位:宁波美术馆 展览日期:2023.12.15-2024.1.14 展览地点:宁波美术馆2-3号厅 策 展 人:千叶成夫 艺术沙龙:2023.12.15 14:30-15:30 开幕时间:2023.12.15 15:30 管怀宾——光与时间 文/千叶成夫 管怀宾留学日本多年,埼玉大学研究生院、东京艺术大学博士后期课程结束,在日本发表的作品也很多。我也看过一些他在日本创作的作品。后来又通过资料追溯到他最近的作品群。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下,如何立足在中国或东亚,创造出具有独创意义新的美术作品,是他一贯的探索。特别是,正如他自己所写到的那样,如何从“视觉方式”转变为一种“体验方式”。因此,吸引我注意的是“光”与“时间”。 重要的不是媒体(例如影像视频),新绘画的根基首先在于如何捕捉“光”。中国创造并完美了水墨画的境界,画家们无意之中也在导入“光”的表现,在这里,一方面是自然多样的色彩呈现,同时也是绘画本身的深化。水墨一色的绘画却充满了光的意象,管怀宾当然很清楚这一点。现在值得探讨的是,如何借由“光”并超越“视觉”层面的作品来加以实现。 比方说,在他的《流隙 Dribbling》(2018年)中,虽然有些物象的形状隐约可辨,但总体上通过光与黑暗的交错,改变着观众的视觉观看。另外,《融光 Melting Light》(2023年)像吊灯一样的照明器具,形状非常清晰,观众的视觉自然会向前牵引,并试图与物体保持某种距离,这个“动作”也使得“观看”成为动态。这在像《塔园 Garden of Tower》(2008年)那样的立体装置作品时,观众会环绕作品周围移动,可以说这时的体验是全方位的。 另外,像我喜欢的《玄园》(2014年)这组系列作品,当你站在作品前,视觉会脱离以往的“空间艺术”的概念,身体与观看彼此演化,尽情地分享着那个时刻“时间”的丰富性。其实,对于绘画来说,重要的是在这种不知不觉中“时间的扩展”。平面上导入“时间”性的作品,不只是作品对于“时间”表现,还在于“时间”的实现。它既为空间艺术,也是时间艺术,当然更是介于两者之间一种新的尝试。 《玄园》中描绘的(或者说表现的)是什么?在那里,最初被呈现出来的东西,既非现实世界某种物所启示,也不是空想之中物的表现,那是,一种超然平面之上的生成。如果要说的话那就是“时间”,是伴随着制作时间所诞生的某种东西。近代以来,绘画、美术作品一直在探求“时间”的概念、也在探求“时间扩展”的广延性。 △《融光》,影像,21分32秒,2023年Melting Light, video, 21'32'', 2023 △《无人界-天际线》,2015年充气膜、风机、铁油桶、不锈钢镜台州当代美术馆,(局部1)Sphere without Anybody--Skyline, 2015Inflatable film, fan, iron oil bucket, stainless steel mirrorTaizhou Contemporary Art Museum,(Part 1) △《天际线》,影像,35分10秒,2023年Skyline, video, 35'10'', 2023 △装置作品手稿,纸本水墨,297mm×420mmInstallation scripts, paper based ink, 297mm×420mm △《光音·天成》系列111-119,装置,2023年Light sound sky city 111-119, installation, 2023 △《秋籁》,装置,2021年铸铜,铜喇叭 Autumn sound, installation, 2021Cast copper, copper horn △《破风》,装置,2018年紫铜管罗⻢柱、白铁板、铜板、不锈钢凹镜、低速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