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山学园”交流共学与创作支持项目回顾

“向山学园”交流共学与创作支持项目回顾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与《艺术新闻/中文版》在2023年联合发起交流共学与创作支持项目“向山学园”,“永续之籽”教育计划由CHANEL特别提供支持。在2023年10月14日-16日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完成了三天密集的学习与交流,从这个培育“永续之籽”的园子开始,一张全球性的生态艺术实践与思想的网络正在塑造与发展之中。

“向山学园”交流共学与创作支持项目海报

“向山”是中国美术学院校园所在的杭州象山的谐音,此次“向山学园”所在的课堂位于象山的中国美术学院民艺馆内,山提供修习之所,“向山之途,也寓意我们重建与自然和万物联系的精神找寻。

园子需要不同的物种才能构成生态,在这所学园里,专注于中国传统自然观研究与山水画创作的张捷教授,生态思想与视觉艺术交叉领域的思想家T.J.迪莫斯(T. J. Demos)教授,投身于生态艺术实践与教育的艺术家郑波,生态艺术项目策划人菲利帕·拉莫斯(Filipa Ramos),致力于可持续建筑实践的建筑师陆轶辰,生态学家赵云鹏教授等六位导师的汇合,构建了跨学科的智识结构。经过公开招募与评审获得入学资格、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16组(22名)学员也有着视觉艺术、建筑设计与生态学等不同学科的背景,他们的创作提案与六位导师不同维度课题的交融,其共同交流与学习的过程是多元而杂交的,“向山学园”所倡导的结合创作、研究、教学、讨论与田野经验的“学园式”共学方式,共同孕育出一个有着多元生命力的“学园”。

6位共学导师|从上至下,从左至右依次为:
郑波、菲利帕·拉莫斯(Filipa Ramos)、张捷
陆轶辰、赵云鹏、T.J.迪莫斯(T. J. Demos)

16组入选者|从上至下,从左至右依次为:
陈啟恒、陈锐城、吕洁雅&陈钰林&刘欣宇、董宇昊&赵凡
谷蔚然、韩智同、简国荣、解睿
李雨轩、盛成成、翁喆颖、王楷竣&吴浩岳&柏乐
徐鑫桦、张家振&崔佳璇、张天怡、诸葛瑞静

在密集的课程与讨论之外,我们回到此次发起“向山学园”的初衷,再次追问从感知与意识,从思想到行动,艺术以及不同学科的汇聚,可以为生态与环境的改变做什么?

T.J.迪莫斯认为,艺术家们能跳脱原有的气候变化与生态学的思维框架,在一种跨学科、交叉领域的方式中富有想象力地思考和创造。策展人菲利帕·拉莫斯更认同那些在主题和工作方法上,贯彻道德伦理和关怀自然世界的艺术家。

郑波则表示艺术家通过创作,可以“让我们重新跟植物产生感情。只有当我们有感情的时候,我们才有真正的改变”。陆轶辰说:“除了利用技术性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做的事情便是鼓舞更多的人去关注环境问题。”

在张捷看来,中国人自古以来所向往的打开心灵拥抱自然的营造法式,将自然观作为园林造境的方法论,以及在其中所获得的精神自由,依然适用于今天与未来。赵云鹏则相信:“拥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人互相激发,认识与欣赏自然的美感和作用,意识到我们所面临的危机,然后去创造手段和路径来延缓甚至改变这种恶化的趋势,恢复重要的生态系统。”

在“向山学园”所讨论多个学员的提案都以周遭的物种作为主体,生发创作实践,反思人类世危机并共情于万物。从对周遭物种的观察到更深层地思考生态环境问题;从视觉艺术的学习到跨学科的创作整合;从跳脱过往的艺术范式到寻找生态艺术的新语言……在评议过程与讨论中不断浮现的新问题,也将是学员们未来从发想到行动的路径参考。

学员步行穿越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山林,在户外的地方生态学课程中了解和认知沿途所见的草木的物种与属性。
10月14日,“向山学园”开课第一日,导师与学员及主办方工作人员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民艺博物馆“向山学园”课堂外合影。

“向山学园”课程部分的结课并非项目的结束,而是预示着启发与联合的开始,入选者通过与导师交流完善的作品提案已收录于“向山学园”交流共学与支持项目特刊,随《艺术新闻/中文版》2023年11月刊出版;学员最终“落地生根”完成的作品将在“永续之籽”后续艺术项目中得到呈现。

《艺术新闻/中文版》
“永续之籽2023·向山学园”特刊
随《艺术新闻/中文版》2023年11月刊出版

“永续之籽”教育计划之“向山学园”相关阅读

“永续之籽”教育计划(Seeds Project: Education Program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由《艺术新闻/中文版》发起,由CHANEL特别支持,旨在“面向新生态,发现新世代,孕育新创作”。该教育计划在2023年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联合开启交流共学与创作支持项目“向山学园”,聚焦当下人类与万物共同面对的生态与环境议题,以公开招募的形式向中国各大高校在读的艺术创作者征集作品提案。经由专家评审团的评选,入选者将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与6位活跃于国际生态思想与艺术实践、可持续性设计以及生态学研究领域的导师一起展开为期3天的共学体验,包含一系列交流、讲座、工作坊和实地考察。入选者通过与导师的交流完善作品提案,并由《艺术新闻/中文版》进行主题出版,完成的作品将在“永续之籽”后续艺术项目中呈现。

跨媒体艺术学院是中国美术学院最新锐的学科集群,也是中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实验艺术学院,聚集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与学者,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国际化教学团队,2010年被美国《亚太艺术》杂志评为“亚洲最值得期待的当代艺术教育机构”。
跨媒体艺术学院的学术宗旨在于:促进媒体技术开发,推动当代艺术实验,从媒体中发掘创意,从技术中发显人文;以媒体实验、艺术创作、社会思想、策展实践四维互动的格局,在国际平合上推动当代艺术的跨学科研究和跨领域实践。学院专业一方面提供最前沿的新媒体艺术创作与媒体设计的训练,另一方面,强调社会思想与艺术策划的智识培养;注重媒体手段与思想方法的综合训练,致力于培养掌握新媒体技术、具有实验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当代艺术与媒体创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