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um Image

 关于展览  W-A-S-D是四个位于键盘左侧的字母按键,在游戏中代表了四个方向。这是虚拟世界中的行走方式之一,也是网络时代语境下的我们为了更适应虚拟世界所做出的习惯改变之一。W-A-S-D系一次于商场百货中进行的实验性社区艺术展览。17位艺术家带着自身行走经验以艺术的视角进入,在与生活、社会交织的人造符号中不断停留与思考,与现场形成一种相互的关联性。同时我们有意打破日常景观与观看现场所呈现的隔离,关注艺术与生活的延展,关注混合现实的身体感知。 展览现场 作品介绍 观看动线 《flower》 鲁奕戈 窗帘,支架,模特假人,影像装置 2022 通向“花”的世界,需要经历一系列破碎的旅程:原本的游戏与现实背景被打碎,基于某种程序生成的图层在行走中慢慢下沉到消失。此时花在一个一无所有的世界。它可以被理解为关于游戏和精神的演化。 这个虚拟空间的特殊状态要求它的进步与生长是向右行驶,时间的流动也是向右的;现实空间要求它在商场中与同层的成衣店遥相呼应。当一个人被置于屏幕前,他的时间会被收集,精神化作重压下扁平的碎片编织出一个线性故事——故事展览在当下,线被做成了织物。 作品《flower》旨在建立一个关于长久的隔离与孤独状态中人的精神连结的探讨,关于它是否可以被引用和出售。 《无穷无尽》 伍嘉怡 打印机,热敏纸,影像 2022 屏幕内外的交汇与衔接,重新规划了我们进入“虚拟”与“现实”的路径。我把电子屏幕比喻为虚拟网络的一种媒介,视觉上用视频流的方式呈现,置入现实空间的情境里。打印机在热敏纸上打印出的纸张不停往下运动,堆积越来越多。两种物理媒介所承载的事物,看上去朝着一个方向运动,它们在同时生长着。“虚拟”与“现实”以一种相似的状态对话,它们都没有呈现出实质性的内容,只是在虚拟空间的语境里,事物似乎有无尽的阐释空间,没有止境,没有限度。一直运行的机器似乎想要去模仿在“虚拟”之中无穷无尽生长的状态,然而,现实是,这种状态随时可以被中止。 《无题》 郑汝怡 纸,裱框 2022 我将寻常的图像截取、裱框,得到了一方渺小、稍微显陌生的风景图。 《标本》 周敏 模型 2022 生物谎言标本 《素材来源于网络》 谢相映 uv打印,920×50cm 2022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在网页上通过超链接,从杭州到南宋临安,从题临安邸到汴州,再从清明上河图跳转到杭州。 在线上,不同时间空间的事物能够共存在一处,在杭州的关键词下,放置在一起。 同时线上的图层关系与现实里的层叠关系也很有趣。在现场,意外之处是光线的强弱会影响图案背面的颜色透射多少过来,类似于调整饱和度的效果。 《删除西湖》 叶菲 pvc管、泥土、影像装置  2022 虚拟的内存与现实的储存以西湖关联起来。在大数据与后疫情时代,人们用图片构筑心目中的景象。作为一个在西湖边生活了将近五年的人,我的生活已和西湖分不开,它承载着很多回忆。现在搬离了西湖,原住民的身份被剥离,再去西湖也只是作为游客的身份。当我在小小的电脑上完成“造湖”(下载)“疏浚”(删除),“再建造”(电子苏堤),可能这一行为不仅仅是想探讨“内存不足”与“删除”这两个行为的现实意义和虚拟意义,还有我对于西湖的个人情怀。也许还有对于数据大爆炸的担忧。西湖因为是著名景点,有人维护他不被淤泥塞满,定期清除。可是在越来越多的数据,越来越大的信息量的时代,电脑内存不足不只有硬件上的内存不足,也有我们大脑中无法处理的巨额信息,也需要主动删除。 《黏菌》 崔晓雯 纤维,帐篷,荧光涂料,紫外线灯,报纸 2022 用人造材料模拟的黏菌生活的洞窟环境,我在凤凰山一带采集到多头绒泡菌的活体培养了五个月。因为不能在高于35度的气温下存活,这些黏菌一直依赖杭州的水源度过夏季,汲取着水分的同时也净化水体。作为山林草木沟通的“电话线”联系这片土地上的所有生命,这种个体与集体界限模糊的生物关系如果比喻成人类社会的概念就是商业,黏菌的种群增缩也可以看作我们和这个地区其他生物共同的兴衰。 《诱捕器》 朱劲婷 布料,铁蒺藜,棉花 2022 通过使用不同材质的布料,堆砌一处柔软的人工造景。绿色的绒毛和屏幕播放的视频分别代表我对草坪与湖泊的想象,留下烧灼痕迹的枕头则代表造物本身被他人施予的痕迹。西湖作为一处精致的人工造景,仿佛成为了一个巨大的诱捕器,引诱人们进入其中,投以目光。 《非自然生长》 沈业蕾 毛线,布料,植物,网 2022 用点线面构建的场景,是对自然之物的演绎和修改,是非自然生长的。有虚拟花园和现实花园两部分,区别于在现实中的直接观看,整体上是模糊着的:人、物和场景,这一切实体在记忆中都是不清晰的。作为花园的主人,我试着重新再现所拥有的记忆世界,像读者一样重新阅读自己的梦,重新返回记忆世界。这里的现场,不再是记录前所面对的场景;也不是记录中所描绘的景象;而是一个经过回忆修改得以再现的花园,似真非真,也是一种非自然的生长方式。 《老人的椅》 段苏芹 纸箱,相片,椅子 2022 视频拍摄的馒头山社区一带老人的日常生活。以椅子和视频为媒介,感受老人平时的视角。椅子是向社区老人买来的,想使观众的代入感更加强烈。视频的选取其实偏向于我个人主观所想到的,不同于年轻人对于现代设备的充分利用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老人和现代社会之间似乎总有一道看不见的壁。当我坐在马路上那一排椅子上时,我的世界仿佛都安静了,我和老人们的世界似乎接近了许多。 《I’m  not a robot》 杨静蕾 电子屏幕 2022 机器与人类的界限到底在哪?在自以为证明的过程中,其实变成了辅助学习机器。人类会想去证明自己是人类吗?机器会想证明自己是人类吗?由于孤独感和社会的进展,我们需要有一个极度相似的物种出现,试图去培养一个可以与之对抗的器皿,在过程中边界逐渐暧昧,但只是一种单纯的灌输。AI是否能拥有人类意识取决于人类。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转向AI化,远离再远离,试图找到一些同伴。 《停滞不前》 赖婉馨 影像,布料 2022 凝视它,走进它…… 《杂草集市》 诸诗荟 全息投影,电子相框,显示屏,接触式麦克风 2022 采集了附近区域不被人注意的植物,如栖居在日月侵蚀的佛像之上,在城市地板夹缝中生存,居民区被空调日益捶打等。以时间为食,见证区域演变却未曾被重视。放大六百倍进行观察,接触式麦克风使其自我发声。并以此为蓝本,制作成虚拟形象作为展品展示在蛋糕柜之间。 《消化》 夏慧聪 声音,摄影,影像 2022 食物经咀嚼后落入胃里,在胃囊的褶皱中逐渐混合,反应,吸收,消融。 而感官的攫取是另外意义上的进食。 菲林捕捉现实中类似食道的各种空间,以咖啡液作为配方,咖啡浸泡“食道”,在暗室中进行“消化”并显现图像;两个影像在食用与取出之间循环,同时图像在不停地分解;现场收集甜品制作工具使用时的声音与咖啡粉的声音,结合原有的工具构成有声的“消化”。 《无题》 马向原 面包,日常用品 2022 《我们寄生在服务器飞地中》 黄瀚哲 商场里的废弃面包柜和在商场中收集到的废弃电子元器件,钢架,防尘网,屏幕 2022 利用商场空间的废弃物品搭建了一个“服务器”,它是被废弃的,但我们寄生在此。 《未命名文档的故事》 黄瀚哲 网页 2022 利用网页链接了文本和实地采集的图像声音模型数据,描绘了馒头山飞地的一个亦真亦假的傍晚。 《隐约有意义》 圆菌 投影,硫酸纸,来自朋友们投稿制作的贴图 2022 隐隐约约隐隐约约有意义。 展览时间 2022/9/18 15:00 — 2022/9/25 15:00  展览地点 杭州市滨江区长河街道泰安路9号星光百货一楼  参展艺术家 黄瀚哲 夏慧聪 叶菲 诸诗荟 崔晓雯 段苏芹 赖婉馨 鲁奕戈 马向原 圆菌 沈业蕾 伍嘉怡 谢相映 杨静蕾 郑汝仪 周敏 朱劲婷  学术主持 吴美纯  范厉  田进  策展人 徐旻乐  策展团队 黄瀚哲  夏慧聪  叶菲  诸诗荟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研究中心 跨媒体艺术学院自由艺术工作室  合作单位 之美术馆 浙江星光百货 ...

图片来自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eer-to-peer#/media/File:Torrentcomp_small.gif 时间:2022年11月25、26、27日(周五、六、日)地点: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线上线下待定)主办方:中国美术学院 跨媒体艺术学院 网络社会研究所学术委员会:高世名、闵罕、姚大钧、黄孙权、陈界仁、刘怿斯、周蓬岸 -主题说明- 在过往六年间,网络社会年会“网络的力量”(2016),“与列斐伏尔前行:算法时代的都市论与日常生活批判”(2017),“智慧都市网络”(2018),“网民21:超越个人账户”(2019),“实践智慧之网”(2020)和“时刻互惠:合作生活的瞬间”(2021)汇集了各国专家学者和行动者,逐渐形成网络社会理论研究的生态,打造了研究─批判─行动网络。 第七届网络社会年会将以 “Never Mind the web3, Here's the P2P” 为题,重访信息技术史上最有社会性的技术启发——P2P。P2P 是一种网络技术和网络拓扑结构,至今已发展出赛博空间中各种兴趣社群;著作权和学术生产的共享精神及其伦理的复杂辩论;合作经济的形态等等。如今,web3 正以先进姿态将技术金融连结上个人价值,同时也将六零年代的“接通,调谐,脱离”(Turn on, tune in, drop out)这种自我精神启蒙和反体制的姿态,进化成高强度自由主义式的个体投资动力:全下(all in)和从大公司跳槽(drop out)。在近 60 年的信息技术发展历史里,人们使用个人电脑与网络,是为了沟通、连结,独立而能彼此合作,演变至今却让人们对技术需求高于对彼此需求,信任程式码治理而非社会协调。如 MIT 科技社会教授 Sherry Turke 所说:人们离机器越近,人们离彼此就越远,科技让人们在一起孤独(alone together)。P2P 采取的技术策略、伦理及其联邦化(federalization)的理想与 web3 的“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蓝图显然不同。P2P 是小社群广连结,轻量级的共产;而 web3 则希望一切都能货币化(是的,这是最终目的),因此昂贵复杂,层层依赖,失败率更高,更耗能。相较于个体隐藏在匿名与安全背后永不断线、持续分心,被化为物或者一串哈希数值的近似物的状态,可供彼此浏览、暂停和即时取用;我们更关心个体间的关系,人们如何聚集,群体间的交流如何产生。本届年会将社会性地延伸 P2P 技术内涵所构成的社群文化。 基于以上思考,本届年会现向全球范围内的青年学者公开征稿,维持以往惯例,从来稿中筛选优质的研究论文进行分享、研讨、发布和出版。 -征稿子题- 与大会主题相关之论文/创作实践报告,或符合大会以下五项征稿子题: 技术有性别吗?Gendered Technology二战期间,用电子计算机 ENIAC 来实现弹道计算自动化的美军方劳动力紧缺,于是有200多名年轻女性作为“人类计算机”参与此项目。讽刺的是,这些女性技术员的名字仅被隐藏在“ENIAC computers”之下。提花机(Jacquard loom)因符合图灵模型,被视为现代计算机鼻祖,操作提花机的是纺织业中的女性,但她们和女性计算员一样,消失在了主流的技术史记载中。从珍妮纺织机(Spinning Jenny)到当今智慧助理 Cortana、Alexa、Siri 都是女性名字,更多以女性身体与特质出现的则有性爱机器人 Roxxy,日本的女性机器人 DER 01,小米的小爱同学……沟通、服务、照顾的劳动力已经女性特质化了,而男人在哪里?是幕后控制的神祇吗?新时代复刻父权的性别分工是为何故?点对点社群...

ICAST Reflects|策展工作坊系列  为什么是艺术书展? 以art book in China为例 主讲人 赵梦莎 art book in China 联合发起人 时间 2022.9.9 10:00 地点 杭州市上城区南山路210号南山书屋 主讲人介绍 赵梦莎,art book in China 联合发起人,编辑、艺术写作者。曾任双语评论杂志《艺术界 LEAP》资深编辑、VICE中国高级市场经理。 讲座简介 作为一个工龄十二年的编辑,我经历过传统纸刊到新媒体的转化,也见证了书重新成为热门话题。从艺术系统内到更宽阔的青年文化场景,如何去理解内容传播,适应不同的文化语境?本次讲座我将回顾过去五年间基于艺术家书、自出版领域的学习和观察,以及由此展开的展览策划和社群组织的实践,与大家一同探讨今天的策展在面对什么,解决什么。 关于abC abC(art book in China)艺术书展始于2015年,是中国首个艺术家书展览与国际性的自主出版博览会。abC致力于推广中国本土艺术家书和自主出版物,并积极引入全球优秀的出版人和机构建立深度对话。每一届的书展现场,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出版类同行、媒体及观众数逾万人,在艺术、设计和出版领域逐步建立起独特的影响力。 🔗 一场秋日的游牧|abC艺术书展 · 杭州参展全名单 🔗 动动手指,游牧启程!abC艺术书展·杭州观展指南 ...

学术主持 范厉 高芙雁策展组 杨静蕾 李天行 黄雨珂 徐健执行策展 张听 范献鑫 叶菲 黄瀚哲 诸诗荟展览地点 萧山区湘湖金融镇慢生活街19幢 高帆摄影艺术馆展览时间 2022.1.4—1.24开幕时间 2022.1.4 15:00开幕活动 烧烤BBQ 16:30—19:30开幕演出 TING$ON 18:30—late 参展艺术家(排名不分前后) 杨静蕾 马星雨 李炳磊 滕丽竹 杨书妤 蓝小语 林千堡 郁梓汝 叶菲 黄瀚哲 潘紫玥 诸诗荟 马之淼 江懿轩 张怡雯 张听 徐健 范献鑫 数码影像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图像的获取变得非常快速和便捷,但银盐摄影确要复杂和不方便得多。工作坊的同学们几乎都经历了拍摄和洗印不同阶段的各种状况的失败,而失败也让摄影这一行为变得相当缓慢,同时带来诸多的问题与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同学们开启了自我学习的通道。你们从一个一个解决问题的想法和灵感出发,一遍又一遍拍摄,不断观看你们的照片,一次又一次评估自己的意图和想法。再一次聚焦拍摄对象,进而获得表达的意识,于是有了我们今天展览的作品。可能有的同学的作品还不是那么成熟,但你们已然在创作这一工作状态中,这是宝贵的。祝贺参加展览的20位同学! ——范厉 徐健 「一切坚固的事物都将烟消云散」钢化玻璃微喷 30*40 2021 范献鑫 「34帧」摄影装置 尺寸可变 2021 黄瀚哲 「河景」手工银盐 17.8*12.7&20.3*25.4 2021 诸诗荟 「背阴面」手工银盐 28*18.6 2021 叶菲 「菌·宙」手工银盐 13*17 2021 张听 「给充气海马的照相」卡纸微喷木质青蛙相框装裱 20*15.2*30 2021 马之淼 「你可以停在这里」手工银盐 22*16 2021 江懿轩 「出口」手工银盐 12*16.8 2021 马星雨 「夸父」手工银盐 12*16.8 2021 潘紫玥 「社」手工银盐 17*13 2021 郁梓汝 「Roiling Doll」手工银盐 25.4*20.32 2021 林千堡 「他们正在前往,他们即将抵达」手工银盐 15.2*10.2 2021 蓝小语 「丢掉所有明天」手工银盐 15.2*10.2 2021 李炳磊 「网.之一」手工银盐 25.4*20.3 2021 滕丽竹 「幻」手工银盐 17.8*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