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um Image

「空间影像研究系列讲座」 * * * 屯堡与山林 ——漫谈胡金铨电影《侠女》 时间 2024年4月10日 19:00 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跨媒体艺术学院 18号楼309室 主讲 侯俊丹 学术支持 高世强 主持 吴穹 嘉宾 唐晓林 主办 空间影像研究所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 艺术感知与视觉思想研究所 *备注:讲座前置放映将于4月10日下午15:00-17:00在18号楼跨媒体艺术学院205教室举行,内部放映仅供学术交流。 讲座内容简介       本讲座从钱穆的中国社会四空间论和费孝通的双轨政治理论出发,对胡金铨电影《侠女》中的文人政治主题进行社会学阐释。胡金铨所理解的中国革命传统,体现在晚明以降由抽象道统观念所激发的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政治派系斗争,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总体的政治化倾向。最后,主讲人从明清文学的“香草美人”书写传统所构建的女性二重性出发,对胡金铨电影的内在思想逻辑和张力做一总体理解。 主讲人 侯俊丹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研究方向为历史社会学、中国社会学史。曾在《社会学研究》《社会》《读书》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和随笔,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 跨媒体艺术学院是中国美术学院最新锐的学科集群,也是中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实验艺术学院,聚集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与学者,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国际化教学团队,2010年被美国《亚太艺术》杂志评为“亚洲最值得期待的当代艺术教育机构”。跨媒体艺术学院的学术宗旨在于:促进媒体技术开发,推动当代艺术实验,从媒体中发掘创意,从技术中发显人文;以媒体实验、艺术创作、社会思想、策展实践四维互动的格局,在国际平合上推动当代艺术的跨学科研究和跨领域实践。学院专业一方面提供最前沿的新媒体艺术创作与媒体设计的训练,另一方面,强调社会思想与艺术策划的智识培养;注重媒体手段与思想方法的综合训练,致力于培养掌握新媒体技术、具有实验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当代艺术与媒体创意人才。 ...

讣    告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校友策展人宋振熙在马来西亚沙巴州旅行期间,因心脏骤停于2024年2月5日14:10被紧急送往沙巴伊丽莎白第一医院,后于15:32抢救无效离世,享年39岁。噩耗传来,我们无比地震惊与悲痛! 宋振熙,原名张宋振,1985年出生于武汉。独立策展人,艺术批评学者。2008年获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史论学士学位,2012年获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策展研究硕士学位,2022年获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理论与实践博士学位,并获林风眠奖学金金奖。曾任中国美术学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美术学院媒体城市研发中心策展部主任,当代艺术调查局(ABI)发起人。 宋振熙长期关注当代艺术青年艺术家发展和生态,致力于完成学院艺术家培养和当代艺术整体生态圈的链接工作。同时针对当代艺术话题和艺术现象进行研究工作,将多种文化研究方式打通输入到当代艺术讨论中,探讨未来艺术跨领域生存的路径和方法,参与多项城市文化演进项目,汇聚现实力量。他所从事的策展工作,反映出他对时代艺术的深切关注与反思,竭尽所能加深艺术与社会、公众生活进一步的交流与会通。我们对振熙深表哀悼与缅怀,对振熙的家人致以诚挚的问候。 愿振熙安息!振熙,一路走好!人生无常,死生亦大,岂不痛哉!山长水阔,青山不尽,怀念永远! 跨媒体艺术学院  敬挽 2024年2月7日 宋振熙艺术简历 2009.10  上海博览中心 参与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组织工作 2010.05  杭州 中国美术学院第二届“艺术春天”研究生群展策展人 2012.11  宁波美术馆 “80.90.100 青年志业”浙江青年艺术家作品展暨青年艺术生调研策展人 2012.12  杭州三尚艺术馆 “自由提问”杭州青年当代艺术艺术家联展策展人 2012至今  担任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体城市研发中心常务策展人与执行 2013.01  杭州 “绿盒子:重绘形貌”媒体现实的空间新媒体展策展总监 2013.10  杭州博览会展览馆 “林泉-书画与造园”新媒体现场策展人 2014.04  杭州 “山水-曹晓阳纸本绘画个展”策展总监 2014.05  杭州 “无论-李舜影像艺术个展”策展人 2014.06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玉出昆仑-徐龙森山水画展”执行策展人 2014.10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首届上海 PSA 当代艺术青年策展人扶植计划第三名 “大地备忘录”展览策展人之一 2014.11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中国美术学院“top15”优秀艺术人才扶持计划策展人 2014.12  杭州 “山河日月”佟飚山水作品展策展人 2014.12  担任《美术文献》2014末期专刊学术主持 2015.05  创办“当代艺术调查局”团体,任调查局局长 2015.10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第一届“Inter-Youth”国际青年绘画展年度特邀策展人 2015.11  杭州三尚艺术馆 “整合:关于创作的片段”青年艺术家展策展人 2015.12  杭州三尚艺术馆 “媒介行星系列-G20物的行星”艺术家联展策展人 2015.12  杭州三尚艺术馆 “奇园异考”展览策展人 2016.04  杭州 参与中国美术学院88周年校庆展览工作 2016.06  千岛湖 “诗影重重——2016影像当代邀请展”策展人 2016.07 ...

开幕 2024.01.20 15:00 Opening 20 Jan. 2024 3:00 PM. 展期 2024.01.20——2024.02.19 展期内每天 12:00-19:00开放(周一闭馆) Duration 20 Jan. 2024 – 19 Feb. 2024 accessible between 12:00 - 19:00 (closed on Monday) 展览地址 杭州市凤山路79号 杭州商业储运有限公司3仓3层 303 Venue Hangzhou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Co. Ltd  building 3 floor 3 303 主办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由艺术⼯作室 Host Free Art Studio within the School of Intermedia Art (SIMA) of China Academy of Art (CAA) 预备动作 Anticipation 用一个极长的慢镜头瞄准一个起跑线上的运动员进行特写:运动员在裁判指令下就位,身体下伏,肌肉紧绷牵连着骨骼产生位移,双脚踏上踏板,双臂下垂,手掌着地,重心下降,身体被调度进入了一个中间时刻。此刻这具身体正处在过去与未来相互叠垒的重合界面上,承担着上一个阶段的动作结果,又包含着在枪声响起后发生的爆发动作。同时,慢镜头又让时间不再均质地流动,时刻之间的间距在此被夸张地拉长,放慢了躯体在热身松弛与起步爆发之间的切换过程。假如这个镜头可以被无限延长,那么衔接两个状态之间的预备动作将趋向凝止,和这个瞬间锚定在一起,承担过去和未来共同作用的重量。但此刻这具身体,也已然被要求着遵循竞技规则、获得名次,实现他者们的预期。这个预备动作的下一刻指向,无论是否肯认了这些外部因素,都无法回避后者存在之现实。 由此简化出一个本次策展相对清晰的概念陈述:身体被预备动作锚定在了已然发生与尚未发生事物的交叉时刻,负载由外部施加的限定,在结算前一刻的同时预算下一刻。 此次参展的15名创作者们来自于中国美术学院自由艺术工作室,正值转进下一个社会阶段的预备时期。作品反映了参展创作者们的心理现实与相应反应:衣物与赤裸的身体具备的社会属性、夺予并存的亲密关系、自我客体化带来的躯体肢解、被定义为“病态”的诸种症候及与之相随的父权制度压抑——创作者们在这个阶段所透露出对身心状态的敏感留意看似内向化,却使得塑造其各自主体的社会环境以负形状态在场;更有构建性的尝试,则体现为创作者通过元小说的结构制图、游戏规则的设定揭示了其内在想象的“可能世界”;技术图像的幻觉效果及其在特定意识形态下所造就的难辨虚实的社会效应,在当今图像社会的情境下,同样也成为了参展创作者没有回避掉的关键问题。 若仅通过以上相对标准的当代艺术话语,来论述凡此种种的议题选择与相应的“打开方式”,或许会令富有经验的观众,过快地将这些作品与当代艺术世界主流议题相化约。但过早的结论势必会忽视个体内在的复杂层次。因此,本次展览并不尝试继续为他们的作品罗织复杂的理论语境,而是试图呈现他们在轮转阶段里,凝定在这个慢镜头中的身心状态——此刻的他们既带有着过往“训练”、自我教育、校园塑造乃至更大的社会塑形的痕迹,又包含着下一刻面对学林之外更大现场的批判观察、严肃思考、认真反动和大胆策略。过去与将来在此集聚,预备动作就绪,好戏还在后头。 Capture an athelte...

近日,蔡宇潇(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开放媒体系教师)凭借作品《乌水有多深?》(How Deep Is the Dark Water?)获选第十八届拉古纳国际艺术奖(Arte Laguna Prize)的“虚拟与数字艺术”区块的最终提名(本区块共5人)。同时,他将于2024年11月16日参加位于威尼斯北军械库(Arsenale Nord)的第18届拉古纳国际艺术奖大型联展。这是继赢得2023年英国流明艺术科技奖(Lumen Prize)的“华艺数奖”以及美国独立游戏节(Independent Games Festival)的“最佳视觉艺术”的最终提名后,蔡宇潇再一次取得重要国际性荣誉。 关于拉古纳国际艺术奖 意大利拉古纳国际艺术奖由意大利国家文化协会(MoCA)与拉古纳艺术有限公司(Arte Laguna srl)合作举办。旨在推广并提升当代艺术,致力于视觉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塑、摄影、影像艺术、表演,虚拟和数字艺术,其目的是通过提供各种机会来促进和支持艺术家及艺术事业的发展,是目前全球当代艺术赛事项目中最全面的国际化年度赛事。 本奖曾获得意大利共和国总统勋章,意大利共和国外交部、文化和遗产部、环境领土与海洋部、威尼托大区政府、威尼斯市政府、威尼斯大学、欧洲设计学院、罗马RUFA美术学院等机构的支持以及学术顾问委员会重要成员的认可。 该奖与国际艺术画廊、基金会、多家企业、艺术驻留、博览会、重要学术机构进行合作。除奖金之外,获奖作品还有机会参加2024年11月16日至12月8日在意大利威尼斯北军械库120名入围艺术家的大型联展和国际艺术画廊的展览。并有机会被收录到Arte Laguna World的门户网站,且在艺术奖图册上的出版。同时,获奖者也将能获得与各类公司合作、参与艺术驻留计划的机会。 意大利拉古纳国际艺术奖是艺术与设计世界里最有影响力的奖台,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视觉艺术竞赛之一。2006年创办于威尼斯的拉古纳国际艺术奖迎来了第18个年头,拉古纳国际艺术奖根据不同艺术家的职业需求,寻找了非常多的优质国际合作机会。旨在支持并推广创造力,在全球借助与基金会、博物馆、画廊、艺术公馆和企业的合作促成一张人才网络并提供国际级的机会。通过这种国际合作,一系列特殊的项目转化成了具体的成长机会,成为了艺术家职业生涯的催化剂。 关于艺术家 蔡宇潇,艺术家、实验游戏开发者,1995年生于宁德,现居中国杭州。目前他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开放媒体系。 蔡氏着眼于中国独特的网络生态与媒体社会,关注艺术与科技、中国网络文化、智能城市、汉字超文本等议题。他以其广泛的作品形态(包括实验游戏、虚拟现实、电脑动画、声音)来表达他对当下媒体社会的批判性反思。他目前的关注点在于用电子游戏作为方法,挖掘活在多重历史叙事之下的个体状况。 作为一名以游戏为工具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他的作品获得英国流明艺术科技奖(Lumen Prize)的“华艺数奖”(2023)、旧金山Frozen电影节的“最佳电子游戏”(2023)、拉古纳艺术奖(Arte Laguna Prize)“虚拟与数字艺术”的最终提名(2024)以及美国独立游戏节(Independent Games Festival)“最佳视觉艺术”的最终提名(2023)。 关于作品 《乌水有多深?》是一件交互式实验游戏,它想象了一段关于遗忘和追逐的故事,玩家跟随一位逃离的男人的指引缓慢地游走,在由历史叙事和个体经验所构建的回忆和幻象中游历。 Recently, Rhett Tsai, who teaches in the Open Media Department of the School of Intermedia Art at China Academy of Art, was selected as the fina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