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um Image

INSTELLING AN UNDERTOW: MICRO-AUTONOMOUS ART PRACTICES AND INQUIRIES AROUND P2P 论坛嘉宾 黎肖娴,孙咏怡,展销场,杨静,Kwan Q Li 论坛召集人 张子木 论坛助理 刘磊 主办 中国美术学院 跨媒体艺术学院 网络社会研究所 时间(GMT+8:00) 2022年11月28日 19:00-22:00 ZOOM参会(原声道,设有中英文同声传译) 850 6792 3634 👇 B站直播 (中文声道) https://live.bilibili.com/1802589 👇 Youtube直播(英文声道) https://www.youtube.com/@inetworksociety 👇Slido提问 本次活动将同时在线上和线下举行,与会观众可通过扫描以上二维码或访问以下链接参会提问。 https://app.sli.do/event/vnGk5gZTiBAD8GK8umNPZM  引言  2020年香港政府的施政报告提出Art Tech这个关键词,在后社运与疫情中的城市孤岛迷雾中,明确掷出了政策与资本的探路石,一时间新的投资风口、新的高校院系专业,新的艺术节展等蜂拥而至。在这般未来导向的浪潮中,香港被视作“没有历史包袱”,人才融会,中西贯通的艺术科技展演之地。一种更闪光更安全的赛博朋克景象。但热潮之下,是无法被规划的底流(不断衍生的历史遗留问题,民众的情感汇集,创造力与破坏力兼具的草根技术……)如果说P2P的网络技术本质是多元化我们基于信息分享的社会关系与可连结性,但也可能制造出技术区隔、同温层气泡与安全隐患,在香港的后殖民社会与新兴大湾区的政治经济环境中,P2P的精神延伸更触及到最底层单位的自治实践。在超级时空压缩的城市景观与高度数字网络化的日常生活中,我所观察到与欣赏的本地艺术实践者们也在寻找技术话语之中的裂缝,缝补周遭系统中的空洞,从自身经验出发的地方性之中开展微型艺术自治,尽管困难重重。本次香港城市论坛,围绕几位讲者的艺术实践,我也提出几个串连此次论坛的线索,从P2P中的P出发,结合香港的城市语境进行发思,包括银包(Pocket),平台(Platform),激发(Provocation)。 银包(Pocket):在香港这个极端新自由主义的都市,非商业性的艺术项目永续性与艺术工作者的经济来源一直是首当其冲的棘手现实问题。即使艺术媒介再虚拟化,艺术家仍需要在寸土寸金的物理空间与物质消耗中立身,特别当艺术实践希望朝向开放性,面向更灵活的组织形式以及社群构建,如何自我存活与可持续运作,是一个根本性的经济前提。在当下由政府-企业主导引领的向科技艺术的进军中,也更是一个政治经济问题。 平台(Platform):如何搭建一个更开放,去中心化却又具有信任感与互助友情的平台?如何让平台更像是一种超越血缘的亲缘关系(kinship)而不是技术服务与美学商品?此次论坛的讲者都有很多合作性和社群性的实践,她们也在积极搭建不一样的平台,邀请不同的个体与物进入非商品性、非工具性以及更有趣的相遇合作。这一平台或许是酷儿化的NFT代币(孙咏怡联合发起的“岔经济”项目),一种另类物流服务(展销场的后勤人肉慢递P2P物流网络),流动的艺术社群(黎肖娴发起的“文字机器创作集”小组和“据点。句点”社群),弥合虚拟与线下的城市游戏空间(杨静的电子游戏设计与面向社群建设的游戏聚会),人类间以至跨物种的协作(Kwan Q Li有关野草、藻和注释的作品)。 激发(Provocation):此次论坛的讲者均为女性主义者,这并不是一个意外惊喜,而是蓄意为之,是我作为召集人对于这个话题的provocation,我翻译为激发。技术艺术或者艺术技术(香港目前官方的宣传词是Art Tech)的官方想象总接近一种宏大的去性别化的科学主义面貌,在技术艺术的范畴之下,女性主义、酷儿理论以及批判性思考如何可以将现有的技术批评注入多元交织性?在一个已经没有外部的数字技术系统之中,我们如何去看待、挑战自己在一个个不同交叠系统之中的角色(艺术系统,学术系统,形形色色的机构……)。身为个体与群体性的城市生物,在时空超级压缩却也是文化多元、物种生态丰富的香港,艺术家们又如何富有关怀与幽默感地与不同人群与非人类物种协作共谋,将同伴“peers”的内涵拓宽扩大? 同样重要的是,本次论坛意在质询,不止于展示,关于P2P等技术话语的日常实践,相比答案,我们仍有更多问题,也面临很多或许无法被消弭的困境,我们也将这次论坛视作为一种互相倾诉与倾听。 (文:张子木) 与会嘉宾  黎肖娴 黎肖娴,跨领域艺术家、学者、当代媒体艺术策展人。其实验性录像作品着眼香港的城市生活与历史叙事实验,并基于女性主义的感知性,将历史、理论与实践的整合视为艺术创新的核心。黎氏的影像作品曾参展德国奥柏豪辛国际短片节、巴黎/柏林相遇国际录像艺术节及台湾国际女性影展等实验电影/录像节。她将艺术、人文学科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志向始于与她2004年创办的新媒体小组“文字机器创作集”,持续地进行策展实验来定义跨学科思考的批判性。同时,作为艺术家项目“据点。句点”的创办人,她与年轻毕业生一起探索更具体的生存与可持续的创作路径,也关注新技术的使用与新社群的建立。据点发起的线上视频杂志“平地数码”项目,获得了林茨电子艺术节“State of the ART(ist) 2022”奖项。 黎肖娴🔗 http://sweb.cityu.edu.hk/smllai/index.html“文字机器创作集”🔗 https://www.writingmachine-collective.net/“据点。句点” 🔗 https://floatingprojectscollective.net/“平地数码” 🔗  http://d-normal-v-essay.floatingprojectscollective.net/城大创意媒体学院🔗 https://www.scm.cityu.edu.hk/people/lai-chiu-han-linda 孙咏怡 孙咏怡生长于香港,是一位艺术程式员、艺术家及学者。其作品涉及自由和开源文化、不同形式的编码程式设计、艺术/技术手册指南、公民科技和微小科技等主题去探究其科技的政治性。自2022年以来,孙氏是软件研究丛书(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的联合主编。孙氏在博物馆、画廊、艺术/科学节、图书馆、学院和分布式网络上作主题演讲、公开演讲、研讨会,并在国际上发表和展示她的作品。她获得了斯图加特电影冬季网络文化扩展媒体奖、WRO 2019媒体艺术双年展奖、入围电子文学公共图书馆奖、并分别在第26届和第17届ifva独立短片及影像媒体节中获得特别表扬及银奖。她目前在丹麦奥尔胡斯大学担任副教授,并在伦敦南岸大学网络图像研究中心(CSNI)担任客座研究员。 孙咏怡🔗https://siusoon.net/开源文化🔗https://markcmarino.medium.com/how-to-fork-a-book-the-radical-transformation-of-publishing-3e1f4a39a66c不同形式的编码程式设计🔗https://siusoon.net/projects/vocablecode艺术/技术手册指🔗https://siusoon.net/projects/queermottoapi公民科技🔗https://siusoon.net/projects/forkonomy微小科技🔗https://siusoon.net/projects/ss-manifesto 展銷場 在一系列探究非规范性的物体与人的运动的项目中,由展销场组织的“后勤慢递”运作着一个不断扩大中的服务与读者和自治出版者之间的分发平台和旅行日志。被形容为一种“不及时”的小商户,后勤慢递借用旅人网络于国际物流架构中剩余的携带能力,传递基于东亚和东南亚的纸本印刷的艺术和理论生产之外,同时创造其他形式的相遇以及知识交换。何颖雅被提名为后勤慢递2016年8月的月度慢递员。 展销场🔗https://displaydistribute.com/“后勤慢递”🔗https://hql.displaydistribute.com/何颖雅🔗 https://indexofho.net/indexin.php 杨静 杨静:游戏制作人、策展人和研究者。她的工作涵盖了游戏制作和游戏文化的许多方面。她最近的作品《遗忘工程师》是一款叙事游戏,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多个奖项。她现在从事多个游戏制作项目,从文学游戏到VR平台游戏和动作捕捉游戏剧场。除了游戏制作,她还以长期致力于游戏评论和策展工作。她的叙事作品,如书籍、研究论文和策展,广泛存出现于各种游戏媒体、出版平台和学术书籍上。 杨静🔗https://yangjing.one/《遗忘工程师》🔗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1499990/Forgetter/?fbclid=IwAR2fgPJy-u9NyPHmZ046R5oqJ_6KpEQHESd6ILsn06-7pKnoaJ78c-jtBJU游戏评论🔗https://theinitium.com/channel/gameon/策展工作🔗https://www.goethe.de/ins/hon/en/kul/gam/gam.html?fbclid=IwAR2bU-m2tx8JPqYYtgI61zJv1KsBN0g3Yd34tAGzPhYBtSAvm5THOcpm_5g Kwan Q Li Kwan Q Li的创作涉猎录像、摄影、装置、表演和写作,在跨学科背景下探索建制、科技政治和文化势力的矛昏。毕业于牛津大学纯艺术学士和麻省理工学院艺术、文化和科技硕士。获得奖项包括牛津Stuart Morgan艺术史论文奖、麻省理工学院Enterprise Poets写作奖及Harold and Arlene Schnitzer Prize。作品曾获国际资助和展览,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Thresholds Journal Vol.50(2022)、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香港馆(2021)、艺术仪贰(2021)、Ars Electronica RIXC Garden(2021)、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当代艺术中心和美国New Museum合办的IdeasCity(2020)、香港信言设计大使研究资助(2019)等。她在麻省理工学院获研究生教学奖学金,现于香港大学创意传播文学硕士课程任教。 Kwan Q Li🔗https://kwanq.cargo.site/录像🔗http://d-normal-v-essay.floatingprojectscollective.net/video-zine/issue-1-ocular-oracular?page=8#algae-dream 表演🔗https://kwanq.cargo.site/Victoria-tentatively跨学科🔗 https://nohumans.city/Harold...

 大师的起点  开幕时间  2022/11/15周二 13:30  展览时间  2022/11/15—2022/11/30 8:30—17:30  展览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 跨媒体艺术学院4号楼2楼圆厅影棚  出品  跨媒体艺术学院  学术主持  高世强  教学团队  宋振 孙晓宇  展览统筹  吕艺杰   策展组  王芃 牛艺源 赵航晨 林兆琦 包平婕  艺术家  鲍春晓 常华屹 陈思怡 陈熠诺 林兆琦 梁家伟 胡如宇 黄潇扬 牛艺源 邱静如 孙叶凡 盛琳芯 使五 吴淑 王芃 温小舟 谢培超 谢瑞持 许雨宸 叶乐天 张寒露 张鑫宇 章佳颖 赵航晨 周雷  (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主办  中国美术学院 跨媒体艺术学院  临海市汇溪镇政府  承办  跨媒体艺术学院 实验艺术系 媒体城市研发中心 城乡研究所   空间影像研究所   视觉设计  旦地冷  总纪录片导演  吕艺杰  行为纪录片剪辑  王芃  鸣谢  孔丘村全体村民   序言   “大师的起点”为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的社会实践课程,面向的是二年级上学期新进入跨媒体艺术学院的同学们。本项目聚焦在百年传统古村落台州临海孔丘村,通过对安哲罗普洛斯的电影处女座《重建》进行影像结构性临摹,将当地的历史文脉和传统古建风貌相结合,重现、再创电影中的片段。通过影像、摄影、装置、行为现场等多元媒介,共产出27件作品,这是实验艺术系将“基础训练、驻地创作、社会调研” 三合一的首次尝试。 安哲罗普洛斯的处女座《重建》作为影像基础训练的临摹范本,熟悉运用电影中的镜头语言和场景调度,站在大师的肩膀上理解影像创作如何与世界建立关系,为今后的个人影像创作提供了经验和方法,亦是希望通过本次实践创作成为同学们迈向大师的一个起点。 “大师的起点”已于孔丘举办了一场艺术节活动,将章氏宗祠古建群落作为主要展览空间,使当代艺术的创造性与百年古村落的历史文脉相融合,发动当地村民协同参与,为孔丘村注入了新的创造力与活力,共同制造出新的集体记忆,开启新的叙事可能,在激活艺术与传统古村美学共建的同时,使得古村风貌被更多人看见,也为当代艺术介入古村落的活化和美学营造提供了新的意义。 丘展览现场回顾 2022/10/26 “大师的起点” 纪录片 导演:吕艺杰 孔丘开幕表演回顾 2022/10/26 孔丘课堂开幕表演纪录片 剪辑:王芃 小组作品 作品预告片 剪辑:王芃 《重建》 导演:石武 摄影:孙叶凡 主演:林兆琦 温小舟 21分15秒,2022 本片基于安哲罗普洛斯处女作《重建》进行结构性临摹,希望不止在形式上和原片靠近,在内容上也能与原片相呼应,于是在孔丘玩得很开心。 《重构》 导演:邱静如 摄影:章佳颖 鲍春晓 后期:邱静如 鲍春晓 章佳颖 盛琳芯 单屏影像,17分26秒,2022 《谰言》 导演:王芃 摄影:王芃 牛艺源 常华屹 编剧:牛艺源 单屏影像 17分14秒 2022 在《谰言》中,我们把安哲的经典镜头和非线性叙事手法带入了一个模仿芥川龙之介的作品《竹林中》的故事,为镜头的临摹赋予了新的内涵。“谰言兼存,琐语必录。”当每个人都基于自己的判断讲诉不同的故事时,故事本身就会呈现出福田恒存写给《竹林中》的书评中所说的状态:事实真相是不能被第三者了解的。 《凝视》 制作组:陈熠诺...

返景入深林 慎思笃行 林灿文,1995年7月出生于广西南宁。现为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ICAST)博士候选人。博士导师为高世名教授,导师组成员为高世名、许江、张颂仁,研究方向为视觉文化与策展研究。作为策展人、青年学者和艺术家,曾在杭州、北京、澳门、台北、伦敦、厦门等地开展工作。 2022年 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20年 “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 2020年 “中国美术学院优秀毕业生” 2018年 获林风眠奖学金 2018、2019、2020、2021、2022年获浙江省学业奖学金 敏学思辨 厚积薄发 2017年秋,林灿文进入中国美术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并于2020年以优异成绩进入博士阶段。在学期间专业课平均分稳定维持在92分以上,同时担任研究生课程助教。 她的文章曾发表于《新美术》《画刊》《艺术当代》与《LEAP艺术界》等期刊,论文受邀进入多场国际性和国内学术论坛,会议论文均被收录结集。 实践与研究并重 作为多项重要展览策展人及活动发起人,林灿文曾策划展览10余项,主动承担并带领研究生团队参与研究、策展和执行大型项目2项,参与策划举办学术讲座和个人研究分享20余场。 她曾参与「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艺术展」策展从构思到落地完成展览,参与发起并主持系列讲座共计14场,吸引了近80000名听众在线参与。 “对唐诗‘解码’,就是要对唐诗文本深入探索,抵达诗性生发机制的源头。” 她曾赴萨奇美术馆(英国伦敦)开展展览「妄念」的策展工作,这场展览是中国新生代艺术家在欧洲艺术圈的一次重要发声。 2022年4月至今,林灿文参与组建并带领研究生团队积极筹备第七届国际跨媒体艺术节,开展前期资料收集、整理编录、研究写作、提案报告及策划先导讲座等工作,并代表学院对外进行跨界交流与成果发表。 “当我们反身追溯这湍急河水的源头,穿透现当代艺术的层层曲折衍射,会发现在水流的上游,艺术与科学从未分离。” 不骄不躁 源流互质 硕士期间,林灿文投身于当代艺术策展实践,学位论文课题聚焦文化消费现场的最新转向及其底层逻辑的挖掘。 沿着对艺术之时代问题的关切,如今她将目光延伸至更广阔历史背景中的思想巨变。 博士期间,她的研究焦点转为“跨媒体”与激浪派运动背后的“间态史”,专注于艺术创作与媒介研究相关问题及其自1960年代以来的纠缠与共构。 “我的博士研究对象艺术家希金斯首次提出了‘跨媒体’概念,他将自文艺复兴以来的艺术与媒介关系史比喻为一场不可阻挡的洪水。” “由流变的当代现象进入历史的密林探寻本源,很接近‘返景入深林’的意境。对我来说,这是一段从喧嚣行至无人之境,内心丰沛而有使命感的旅程。” 在时空纵深中,林灿文不骄不躁地串联起自我的成长,通过实践与研究接通现实与历史、当代与经典——入世与出世间,方显“源流互质”的珍贵。 学术发表及出版物 2022.10 《跨媒体1965、1966、1981》发表于《画刊》CN 32-1692/J 2022.10 《物的新陈代谢——谈展览“筑梦”》发表于《Leap艺术界》 2022.10《悬而未决,雾中起舞——“舞吧,舞吧!我的玩偶!”展览侧记》发表于《艺术当代》CN31-1918/J 2020.06 《“此刻,我,在这里”——当代“打卡”行为主体问题之敞开》发表于《新美术》CN 33-1068/J 2018.09 《自我的游牧》「妄念」展览双语出版物 2022.10 《“辩证物”的屏幕:激浪派影像中的媒介本体(1958-1969)》第七届北京电影学院艺术学论坛,结集出版 2022.09 《媒介间的辩证法——从麦克卢汉媒介思想与迪克·希金斯的“跨媒体”概念谈起》2022北京大学艺术学国际博士生学术论坛录入大会论文集 2022.05《从打卡机到景观仪式:“打卡”行为的媒介谱系》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媒介文化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录入大会论文集 2022.11 《打孔卡、摄影术、数据库:一个媒介主题的简明史》第七届网络社会年会青年论坛结集出版 策划与讲演 2022.06 发起并主持:第七届国际跨媒体艺术节系列先导讲座 2020.10-2021.02 发起并主持:与浙江省文史馆合作“唐诗之路大讲堂”系列讲座共计14场 2021.09-2022.01 课程助教:研究生基础课「中国当代艺术史」授课教师:皮力教授 2021.06 参与筹办:复旦大学x中国美术学院「数字媒介工作坊」 2018.11 参与筹办:「第三届网络社会年会」 2018.06 参与筹办:「2018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系列讲座」 2018.05 参与筹办:「第二次普罗米修斯」读书会 2022.05 主讲人:「达·芬奇的启示:智性的艺术与可经验的科学」 2022年 首届青年科学节成果发布与提案报告分会场,西湖大学 2021.03 主讲人:「打卡逻辑与消费世界」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大路讲堂” 2021.11 主讲人:「“打卡”的人——新消费时代的展示主体」造像艺术节,大屋顶美术馆 2020.10 主讲人:「再解跨媒体」当代艺术与社会研究所个人研究分享会 2020.10 主讲人:中国文联「策展高研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分享会作专题报告 2022.07 与谈人:「列奥纳多·达·芬奇在科技领域的探索」主讲王哲然(清华大学) 2021.05 与谈人:「未知向量」青年艺术家群展 展览论坛 专业实践 2022.04-团队领队:第七届国际跨媒体艺术节及论坛 2019.06 独立策展:「孙晓宇:无日星AO22」牛房仓库,澳门 2018.09 独立策展:「翻越“女”字旁」VanArtSpace,杭州 2020.12 联合策展:「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艺术展」浙江展览馆,杭州 2018.09 联合策展:「女神的装备」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杭州 2018.09 联合策展:「妄念」萨奇美术馆,伦敦 2019.05 联合策展:「演化论:2019跨媒体艺术节之聚·变」象山艺术公社,杭州 2019.05 联合策展:「造物志」大屋顶美学馆,杭州 2019.03 联合策展:「混响时间:第三届纤维艺术新锐展」大屋顶美术馆,杭州 2018.12 联合策展:「卓越之路」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 2018.04 联合策展:「临在折叠」中国美术学院,杭州 2017.05 联合策展:「光·临」华美空间,厦门 2016.05...

ICAST Reflects 07|策展工作坊系列 研究·编辑·翻译·写作——学术门径浅探 主讲人  陈润华 贾勤 主持人  刘畑 时间  2022年11月16日(周三)13:30  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 南山书屋(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南山路210号) 线上收看方式  腾讯会议:835-554-643 讲座简介 研究乃是深度学习的开端。从一开始,我们就应该像“学者”一样去学习,但永远保持“学生”式的开放性,并且忘掉学生的身份。至于编辑、翻译,都是对于所研究文献的实务处理和具体把握,也是深入文献的必由路径。在此基础上,作为一种尝试、互动与集成的写作,才变得可能。此四端四径不可偏废,或可上窥整体之一斑。 主讲人简介 陈润华,1972年出生于贵州赫章县野马川镇。1990–1994年,理学学士,就读于中山大学地质学系。1994–1997年,从中山大学毕业。1997–2000年,法学硕士,就读于上师大法商学院。2001–2004年,文学博士,就读于复旦大学中文系。2004–2006年,讲师,就职于上海理工大学。2006–2008年,古典政治哲学博士后,复旦大学国政系政治哲学博士后流动站, 2008–2017年,博士后出站留校,受聘为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专职研究人员。 贾勤,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研究院研究员,苏州·英国王储基金会传统艺术学院(PSTA)中国中心古文字学导师。1980年生于延安,2000年开始跨文体写作,出版《虎变:辞典的准备》《九疑集》等。主编木铎文库,在中文语境中第一次系统介绍乌力波(Oulipo)潜在文学。 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 & Social Thoughts (ICAST)  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致力于建构社会思想、媒体实验、当代艺术与策展实践的互动知识体系;探讨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思想形式,对当代知识生产与感性生产的意义。 研究所联合国内外著名策展人、艺术家与学者,以文化研究、策展实践、媒体实验、艺术创作四维互动的教育框架,培养具有现实感受力与独立实践能力的策展人和批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