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Mar 第七届网络社会年会|香港论坛:徐徐入底流:围绕P2P的微型自治艺术实践与询问
INSTELLING AN UNDERTOW: MICRO-AUTONOMOUS ART PRACTICES AND INQUIRIES AROUND P2P 论坛嘉宾 黎肖娴,孙咏怡,展销场,杨静,Kwan Q Li 论坛召集人 张子木 论坛助理 刘磊 主办 中国美术学院 跨媒体艺术学院 网络社会研究所 时间(GMT+8:00) 2022年11月28日 19:00-22:00 ZOOM参会(原声道,设有中英文同声传译) 850 6792 3634 👇 B站直播 (中文声道) https://live.bilibili.com/1802589 👇 Youtube直播(英文声道) https://www.youtube.com/@inetworksociety 👇Slido提问 本次活动将同时在线上和线下举行,与会观众可通过扫描以上二维码或访问以下链接参会提问。 https://app.sli.do/event/vnGk5gZTiBAD8GK8umNPZM 引言 2020年香港政府的施政报告提出Art Tech这个关键词,在后社运与疫情中的城市孤岛迷雾中,明确掷出了政策与资本的探路石,一时间新的投资风口、新的高校院系专业,新的艺术节展等蜂拥而至。在这般未来导向的浪潮中,香港被视作“没有历史包袱”,人才融会,中西贯通的艺术科技展演之地。一种更闪光更安全的赛博朋克景象。但热潮之下,是无法被规划的底流(不断衍生的历史遗留问题,民众的情感汇集,创造力与破坏力兼具的草根技术……)如果说P2P的网络技术本质是多元化我们基于信息分享的社会关系与可连结性,但也可能制造出技术区隔、同温层气泡与安全隐患,在香港的后殖民社会与新兴大湾区的政治经济环境中,P2P的精神延伸更触及到最底层单位的自治实践。在超级时空压缩的城市景观与高度数字网络化的日常生活中,我所观察到与欣赏的本地艺术实践者们也在寻找技术话语之中的裂缝,缝补周遭系统中的空洞,从自身经验出发的地方性之中开展微型艺术自治,尽管困难重重。本次香港城市论坛,围绕几位讲者的艺术实践,我也提出几个串连此次论坛的线索,从P2P中的P出发,结合香港的城市语境进行发思,包括银包(Pocket),平台(Platform),激发(Provocation)。 银包(Pocket):在香港这个极端新自由主义的都市,非商业性的艺术项目永续性与艺术工作者的经济来源一直是首当其冲的棘手现实问题。即使艺术媒介再虚拟化,艺术家仍需要在寸土寸金的物理空间与物质消耗中立身,特别当艺术实践希望朝向开放性,面向更灵活的组织形式以及社群构建,如何自我存活与可持续运作,是一个根本性的经济前提。在当下由政府-企业主导引领的向科技艺术的进军中,也更是一个政治经济问题。 平台(Platform):如何搭建一个更开放,去中心化却又具有信任感与互助友情的平台?如何让平台更像是一种超越血缘的亲缘关系(kinship)而不是技术服务与美学商品?此次论坛的讲者都有很多合作性和社群性的实践,她们也在积极搭建不一样的平台,邀请不同的个体与物进入非商品性、非工具性以及更有趣的相遇合作。这一平台或许是酷儿化的NFT代币(孙咏怡联合发起的“岔经济”项目),一种另类物流服务(展销场的后勤人肉慢递P2P物流网络),流动的艺术社群(黎肖娴发起的“文字机器创作集”小组和“据点。句点”社群),弥合虚拟与线下的城市游戏空间(杨静的电子游戏设计与面向社群建设的游戏聚会),人类间以至跨物种的协作(Kwan Q Li有关野草、藻和注释的作品)。 激发(Provocation):此次论坛的讲者均为女性主义者,这并不是一个意外惊喜,而是蓄意为之,是我作为召集人对于这个话题的provocation,我翻译为激发。技术艺术或者艺术技术(香港目前官方的宣传词是Art Tech)的官方想象总接近一种宏大的去性别化的科学主义面貌,在技术艺术的范畴之下,女性主义、酷儿理论以及批判性思考如何可以将现有的技术批评注入多元交织性?在一个已经没有外部的数字技术系统之中,我们如何去看待、挑战自己在一个个不同交叠系统之中的角色(艺术系统,学术系统,形形色色的机构……)。身为个体与群体性的城市生物,在时空超级压缩却也是文化多元、物种生态丰富的香港,艺术家们又如何富有关怀与幽默感地与不同人群与非人类物种协作共谋,将同伴“peers”的内涵拓宽扩大? 同样重要的是,本次论坛意在质询,不止于展示,关于P2P等技术话语的日常实践,相比答案,我们仍有更多问题,也面临很多或许无法被消弭的困境,我们也将这次论坛视作为一种互相倾诉与倾听。 (文:张子木) 与会嘉宾 黎肖娴 黎肖娴,跨领域艺术家、学者、当代媒体艺术策展人。其实验性录像作品着眼香港的城市生活与历史叙事实验,并基于女性主义的感知性,将历史、理论与实践的整合视为艺术创新的核心。黎氏的影像作品曾参展德国奥柏豪辛国际短片节、巴黎/柏林相遇国际录像艺术节及台湾国际女性影展等实验电影/录像节。她将艺术、人文学科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志向始于与她2004年创办的新媒体小组“文字机器创作集”,持续地进行策展实验来定义跨学科思考的批判性。同时,作为艺术家项目“据点。句点”的创办人,她与年轻毕业生一起探索更具体的生存与可持续的创作路径,也关注新技术的使用与新社群的建立。据点发起的线上视频杂志“平地数码”项目,获得了林茨电子艺术节“State of the ART(ist) 2022”奖项。 黎肖娴🔗 http://sweb.cityu.edu.hk/smllai/index.html“文字机器创作集”🔗 https://www.writingmachine-collective.net/“据点。句点” 🔗 https://floatingprojectscollective.net/“平地数码” 🔗 http://d-normal-v-essay.floatingprojectscollective.net/城大创意媒体学院🔗 https://www.scm.cityu.edu.hk/people/lai-chiu-han-linda 孙咏怡 孙咏怡生长于香港,是一位艺术程式员、艺术家及学者。其作品涉及自由和开源文化、不同形式的编码程式设计、艺术/技术手册指南、公民科技和微小科技等主题去探究其科技的政治性。自2022年以来,孙氏是软件研究丛书(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的联合主编。孙氏在博物馆、画廊、艺术/科学节、图书馆、学院和分布式网络上作主题演讲、公开演讲、研讨会,并在国际上发表和展示她的作品。她获得了斯图加特电影冬季网络文化扩展媒体奖、WRO 2019媒体艺术双年展奖、入围电子文学公共图书馆奖、并分别在第26届和第17届ifva独立短片及影像媒体节中获得特别表扬及银奖。她目前在丹麦奥尔胡斯大学担任副教授,并在伦敦南岸大学网络图像研究中心(CSNI)担任客座研究员。 孙咏怡🔗https://siusoon.net/开源文化🔗https://markcmarino.medium.com/how-to-fork-a-book-the-radical-transformation-of-publishing-3e1f4a39a66c不同形式的编码程式设计🔗https://siusoon.net/projects/vocablecode艺术/技术手册指🔗https://siusoon.net/projects/queermottoapi公民科技🔗https://siusoon.net/projects/forkonomy微小科技🔗https://siusoon.net/projects/ss-manifesto 展銷場 在一系列探究非规范性的物体与人的运动的项目中,由展销场组织的“后勤慢递”运作着一个不断扩大中的服务与读者和自治出版者之间的分发平台和旅行日志。被形容为一种“不及时”的小商户,后勤慢递借用旅人网络于国际物流架构中剩余的携带能力,传递基于东亚和东南亚的纸本印刷的艺术和理论生产之外,同时创造其他形式的相遇以及知识交换。何颖雅被提名为后勤慢递2016年8月的月度慢递员。 展销场🔗https://displaydistribute.com/“后勤慢递”🔗https://hql.displaydistribute.com/何颖雅🔗 https://indexofho.net/indexin.php 杨静 杨静:游戏制作人、策展人和研究者。她的工作涵盖了游戏制作和游戏文化的许多方面。她最近的作品《遗忘工程师》是一款叙事游戏,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多个奖项。她现在从事多个游戏制作项目,从文学游戏到VR平台游戏和动作捕捉游戏剧场。除了游戏制作,她还以长期致力于游戏评论和策展工作。她的叙事作品,如书籍、研究论文和策展,广泛存出现于各种游戏媒体、出版平台和学术书籍上。 杨静🔗https://yangjing.one/《遗忘工程师》🔗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1499990/Forgetter/?fbclid=IwAR2fgPJy-u9NyPHmZ046R5oqJ_6KpEQHESd6ILsn06-7pKnoaJ78c-jtBJU游戏评论🔗https://theinitium.com/channel/gameon/策展工作🔗https://www.goethe.de/ins/hon/en/kul/gam/gam.html?fbclid=IwAR2bU-m2tx8JPqYYtgI61zJv1KsBN0g3Yd34tAGzPhYBtSAvm5THOcpm_5g Kwan Q Li Kwan Q Li的创作涉猎录像、摄影、装置、表演和写作,在跨学科背景下探索建制、科技政治和文化势力的矛昏。毕业于牛津大学纯艺术学士和麻省理工学院艺术、文化和科技硕士。获得奖项包括牛津Stuart Morgan艺术史论文奖、麻省理工学院Enterprise Poets写作奖及Harold and Arlene Schnitzer Prize。作品曾获国际资助和展览,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Thresholds Journal Vol.50(2022)、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香港馆(2021)、艺术仪贰(2021)、Ars Electronica RIXC Garden(2021)、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当代艺术中心和美国New Museum合办的IdeasCity(2020)、香港信言设计大使研究资助(2019)等。她在麻省理工学院获研究生教学奖学金,现于香港大学创意传播文学硕士课程任教。 Kwan Q Li🔗https://kwanq.cargo.site/录像🔗http://d-normal-v-essay.floatingprojectscollective.net/video-zine/issue-1-ocular-oracular?page=8#algae-dream 表演🔗https://kwanq.cargo.site/Victoria-tentatively跨学科🔗 https://nohumans.city/Har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