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DATES

新闻 / 01.07.2023

前言 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区块链、元宇宙、AIGC等热点更新选代,崭新的技术事实不断冲击着我们的现实生活,现象的矛盾话语阻碍着我们与新异世界的相遇。社会与自然、现实与想象、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性的边界在反复冲刷中日益模糊,创造力被逐至数字盛墟的边境,淹没于喧嚣激荡之海。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echnology, new hotspots such as blockchain, metaverse and AIGC are constantly upgrading and replaced. These brand-new technical facts are continually impacting on our real life. However, the contradictory discourse of these phenomena impedes us from embracing the changing world. The boundaries delimiting society from nature, reality from fic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rom human intelligence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blurred. Such has happened over and...

新闻 / 21.06.2023

2023年,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以“过河入林-从客厅到荒原”为主题。基于叙事工程,以毕业展作为教研平台、空间作为第一媒介、展演映作为领域、媒介史作为题材、纪念日作为路径、古希腊肃剧作为方法、人类图景作为目标。以三部曲为结构,序曲和展演映三部分互为支撑,拱卫主题。通过场景、情景和图景,呈现壮观和壮举。 展览结构 序曲/场景: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 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 第一部曲/展:涉过忘川 Passed over LETHE 第二部曲/演:欧米伽点 Point Omega 第三部曲/映:时间弯曲 Bend of Times 组织结构 策划_MSG团队 总监制/总叙事/总导演_牟森 指导老师_牟森 信阁 马原驰 策展人_信阁 叙事设计_MSG团队 空间设计_潘婕 总制作_赵炟 总统筹_陈思帆 总协调_梅悦子 叙事工作坊_牟森主持 作曲工作坊_李京键主持 动作工作坊_李奎主持 合唱工作坊_李启浩主持 主办单位_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承办单位_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 叙事工程研究所 技术支持_爱普生光影研究院 意相生活团队 搭建团队_乘岭装饰 特别鸣谢_西藏介观艺术中心 主题 过河入林-从客厅到荒原 Across the River and Into the Trees From Drawing Room to the Waste Land 过河入林 借自欧纳斯特·海明威长篇小说的书名,典出自美国内战。南军将领托马斯·杰克逊被流弹击中身亡,临终前他先是命令队伍继续进攻,然后又说:“不,不,让我们蹚水过河,到树荫下休息。”    从客厅到荒原 客厅指十九世纪的客厅戏剧,爱德华·邦德说过:“客厅即世界”。荒原则是托马斯·艾略特的名篇,意指二十世纪,是都市也是工业。 序曲/场景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 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 1953年,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逝世70周年。题目借自尤金·奥尼尔的剧作《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通过场景,向客厅戏剧致敬。 视觉场景设定是媒介展演系课程的项目实践,集展演映教学于一体。 场景设计_潘婕2020级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空间设计与叙事工程研究方向硕士毕业生场景制作_潘婕 陈思帆道具助理_欧阳铭珺 蓝小语表演统筹_崔乐吟 第一部曲/展 涉过忘川 Passed over LETHE 出自埃兹拉·庞德《诗章》第七十四章最后一句,忘川是古希腊神话中的遗忘之河。 展览部分由2023届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19位本科生和5位硕士毕业生的毕业创作组成。 指导老师_牟森 信阁 马原驰荒原场景装置设计_潘婕 信阁 陈思帆荒原场景装置制作助理_李怡弦灯光设计_潘婕 信阁展览艺术家本科毕业生2019级 跨媒体艺术学院 媒介展演系柏心如 陈梦霏 陈水滴 陈心尧 韩佳玥 蒋欣怡 金怡然 李迈李怡弦 马凌峰 倪子易 孙梓怡 唐校 袁梦 张书燕 张雅林周律吕 周思扬 周逸伦全日制硕士毕业生2020级 跨媒体艺术学院 影像与空间叙事理论创作研究方向常远 李琰 张立国2020级 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新闻 / 21.06.2023

世界巨灵 Cosmocolosse 学术主持 高世名 曹晓阳 展览总监 李凯生 徐元 策展团队 闵罕 管怀宾 姚大钧 牟森 高世强 卢杰 张辽源 策展执行 蔡宇潇 信阁 吴穹 刘畑 宋戈文 林灿文 陈文华 李育婵 展览统筹 孙晓宇 张佳乐 朱沈钰 张晨 杜润凡 湘湖博览馆(世界旅游博览馆)B1层 7/8/9号厅  2023.6.1—6.18  “艺术家好比一只巨眼,好奇而耐心地打量着作为人的自己。”在布鲁诺·拉图尔同名的广播剧“世界巨灵”(Cosmocolosse)中,世界如同半是飓风、半是利维坦的怪物,也在好奇地打量着人类。“大脑花园”与“世界巨灵”,作为互相呼应关照的概念,展示了我们与世界的关系所发生的深远变化,亦启发青年创作者延展心智,对自我灵魂和外在世界展开奇思冥想。 今日世界这个巨灵,其形态如何?又蕴生何物,其创造性的涌流什么?如何面对众语喧哗?“观看—思想—知识—艺术”的模式是什么?新气候体制下的情境将如何变化?爆发式发展的人工智能将会如何改变艺术的未来? 现代世界的垮塌和重生,“浮沉之路同一”。如同《春之祭》“将大草原的节律化为汽车尖厉的鸣笛、机器的轰鸣、轮胎的摩擦、钢铁之相击、地铁的呼啸,以及其他现代生活中的野蛮噪音”。像《尤利西斯》和《金枝》一样,斯特拉文斯基展露的是一类早已绝迹的人类心灵,现代心灵不过是它的延伸。艾略特说,悲凉的大草原上的原始人,嘈杂的城市中的现代人,其中总有一种不变的困境。本次的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毕业展以“世界巨灵”为主题,分为“涌流之寂”“人工艺能”“过河入林”“造物大陆”“动机”“入声”等展览板块。展览将跨越现场表演、影像装置、动力装置、微缩模型、纪念碑装置等不同媒介品类,囊括AI人工智能艺术、中华未来主义、虚拟化身、模拟地景等多元主题,展现跨媒体艺术各种表现手法的有力集合。 实验艺术系 涌流之寂 FLOWING CURRENT & WASTE LAND 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区块链、元宇宙、AIGC等热点更新选代,崭新的技术事实不断冲击着我们的现实生活,现象的矛盾话语阻碍着我们与新异世界的相遇。社会与自然、现实与想象、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性的边界在反复冲刷中日益模糊,创造力被逐至数字盛墟的边境,淹没于喧嚣激荡之海。 本次展览以“涌流之寂”为题,展区由四座既是浮岛亦是浪潮的团块构成,对应展览架构中的“殊域”“盛墟”“折射”“寓言”四个章节。新兴的涌流在只增不减的枯燥冗长中使得认知变成屈从于内心的思考机器,机器的声音传至地心,从此成为一个古老的概念,否弃浮夸与矫饰,不假的简洁与诚实,等待欢呼着与新世纪的相遇,如同它会为回到纯粹而高歌一般。 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的23位创作者将以影像、装置、行为、动画等多种媒介,相互交织映照,试图在模拟景致中建构一个有机复杂的系统,在流动中达成生命之关联,使寂然的真识涌现。 开放媒体系 人工艺能:ART.I.FICIAL “1比1是新的16比9,飞越恐怖谷理论,美学痉挛,加速主义的终极信差,下世代的集体无意识...

新闻 / 21.06.2023

主办  杭州万科·玉鸟集中国美术学院 跨媒体艺术学院协办  大屋顶文化 出品  中国美术学院 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 展期  即日起长期 公共展览 地点  余杭区良渚文化村玉鸟集 背景故事 此次展览主题“良玉生烟 Jade and Bird”最初出自于南北朝干宝所著小说《搜神记》,在今用于形容可望不可及的诗意美景。良玉,一言美玉,又可言良渚美玉。玉器之美蕴含中国含蓄又温和的审美标准,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对精神食粮的追求。 烟这一缥缈轻盈的意象,即为江南水乡的代名词。宋代仿古之风盛行,良渚玉器中透露出来良渚人民早期对抽象美的初步理解,质朴大方,为后宋人掀起的仿古风提供审美来源,其中良渚玉琮的造型频繁出现在当时的瓷器玉器制作中。以此为切入点,可借良玉生烟一主题,再现宋韵源流之一——良渚玉文化的繁荣之景,将诗意美实体化,以当代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最大程度实现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追溯,构建五千年前可望不可及的神秘良渚。 驮日之玉鸟翩飞,“玉鸟”,作为良渚文化的重要文物形象之一,是良渚崇拜里神明的载体,喻含自由之意,在星移物换中贯穿古今。 艺术家手稿——将“玉鸟”拆分解构为“玉”、“鸟”两物像,人工与自然二分,以未来感程式体现历史叙事,使思想打破时空,贯穿过去,当下与未来。 冷冽的钢筋铁柱,霓虹斑斓,过度干预的自然,背后映射着人类已经成为影响全球地形和地球进化的地质力量,我们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成为又一场地球灾难的制造者,继寒武纪、侏罗纪、白垩纪后,进入了人类世...

新闻 / 21.06.2023

 展览介绍 2023年5月,正值浙江省发布《关于开展“艺术乡建”助力共同富裕的指导意见》一周年之际,浙江展览馆与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在浙江省文化艺术发展基金的资助下,以“美术家驻村”为主题,举办“艺启乡里:浙江省美术家驻村成果展”。展览由跨媒体艺术学院的四位研究生谢本颢、陈南汐、刘语桐、谢雨欣策展,以美术家驻村作为切入口,通过调研走访、持续追踪浙江省艺术乡建发展动态,梳理了浙江省美术家驻村的历史脉络、浙江省艺术乡建的发展历程,再次发掘了劳作与创作的共同源头,连接了乡村与艺术的共同道路,是目前浙江省内第一个艺术乡建成果集合的展览。 展览现场图 浙江省的美术家驻村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尤其在中国美术学院迁至桐庐分水镇后,众多美术家融入乡村,成为乡村的一股重要建设力量。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美术家们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使得美术与村庄的关系变为一种复杂且有机的共生关系。成为村民的艺术家,不仅为村民带来了新的视觉体验,更是通过日常生活与村民形成意识上的互动,他们发现乡村创造、寻找乡村出路,并为乡村注入日益丰厚的文化基因。 “艺启乡里”展览项目前期调研历时两年,策展团队水陆并济,行程八千里,覆盖浙江省内十二个地级市与近二十个村落,深入艺术乡建前线,持续追踪驻村美术家和村庄的现状和发展动态。 策展组成员调研(摄影:王韵鸥) 基于在乡村的实地考察,以及和众多驻村美术家、村民和村干部等参与乡村建设人员的深入交流,本次展览最终共汇集得到十四个浙江省美术家驻村的特色案例,并分为四个板块在展览中呈现:一、艺创先锋:美术家们将艺术视作融入乡村、建设乡村、革新乡村的方法,并开创独具特色的乡建新模式;二、古村新辉:美术家对村庄历史风貌的保留和重新“发现”,打破乡村城镇化与千村一面的困境;三、美满乡里:在美术家的带领下,农民画、渔民画等乡村土生土长的艺术形式生根发芽,并向着“乡村美术”的未来之路上发展;四、又见春风:美术家自发组织团队扎根乡村,数年如一日地践行乡村美育,以文化力量带动精神共富。 展览现场图 展览呈现了“美术家驻村”的大量一手资料,试图在“驻村美术家-村庄”的多样化关系中寻找艺术乡建的线索和脉络,并对艺术乡建未来的发展进行探析和展望。本周末展厅内将进行各村庄艺术乡建文创产品的展售活动,意将让更多观众了解各村的艺术乡建特色,支持出自驻村美术家与村民之手的文创产品。  对话策展团队 Q1:谈谈你们这个项目印象最深刻的事,收获了什么? 谢本颢: 这个项目其实早在2021年就申报成功了,但因为疫情,下乡调研的进展无法像预期那样顺利,展览落地的时间也因此延后了好几次,这样漫长又看不到尽头的过程其实是十分煎熬的。但也因祸得福,正是因为较长的时间跨度,我们才能成为这些乡村发展的见证者。我们见证了许多村庄从艺术乡建的初步阶段走向成熟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往往缓慢),也为一些驻村艺术家因为不可抗力放弃驻村感到遗憾。直到将去过的地方标记到地图上时,才发现我们已经走遍了全浙江的每个地级市。 展览现场·浙江省美术家驻村点位图 刘语桐: 与其说最印象深刻的事,不如说最难以忘记的感受。2022年6月下乡调研前,我因崴脚已在家中修养近两个月未出门。出发前还是会有些担心自己是否会因为脚伤而拖累调研进度。印象最深刻的几处分别是新昌县石门坑村溪边美丽的自然风光,德清县五四村超级现代化的村庄管理模式,以及用凌晨五点抢到的船票通往庙子湖岛的蔚蓝大海。在这样的风景面前,很像哆啦A梦打开任意门的瞬间。 长期居家休养和快速行走移动的切换,放大了我的环境感受,会思考自己与乡村之间的距离。休养在家中的日子,对外卖一类的同城物流特别依赖,似乎已经成为离开智能手机-网路物流便无法生存,更无法生活的人。但风景、风光、风俗的真切又迅速将这种感觉消除。乡村与城市都不应被预设、被想象。那些积极投身于乡村的工作者、艺术家与企业,他们都是踏踏实实、真真切切的生活于其中的。我也明白了,很多时候那些不太恰当的乡建方式,往往是没有在“人”这一根因上去理解城市与乡村。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精神文化共构了我们的日常。乡村与土地,是中华文化的根,其实是城市离不开乡村。 五四村 陈南汐: 这个项目让我们能够多看多听。现在艺术乡建在各地发生,很多人都有强烈的意愿投身乡村建设。许多时候艺术介入乡村的无效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艺术和乡村之间的关系并不真实,这里面哪怕有一方很认真,价值都会相应产生。前面之所以说项目提供了“多看多听”的机会,并不是因为案例提供了好的乡建方法论,而是项目让我们接触并且理解了很多陌生的逻辑。我们遇见的每一个美术家都和乡村产生了具体的关联,这其中哪怕出现了很浮夸的东西都不是所谓的“景观”。如果展览不是在呈现一场景观,是不是文献、研究都不重要了,展览本身就是有内容的。 谢雨欣: 沟通,这两个字贯穿了整个项目的始终。一年多来我们去听各方的声音、去问不同视角的问题、去看从前没有留心的事物,在与不同的乡建参与者与村民们沟通的过程中,我们慢慢加深着对艺术乡建之希望与困境的理解。非常希望能够让观众通过展览看到乡村建设背后的人的状况,本地人曾在这个地方如何生活?外来居民对这个地方产生着什么影响?谁能让这个美术馆可持续地运营下去?会有更多年轻人来这里生活吗……身处其中再去想,每个问题都能带来启发,这个项目让我收获了与这些问题展开对话的能力,不再停留于碎片化的想象,太多的人给予我们真诚的沟通,再次感恩。 石舍村 Q2:两年时间内,其中印象最深的艺术乡建例子是? 陈南汐: 说两个点,提供不同的视角去看“艺术乡建”这件事。 在展览里的“调研访谈重点摘录”有提到:从2010年左右开始,因为各种机缘巧合,外桐坞的很多住户开放了家里的一二层楼给艺术家作工作室并且形成了村民和艺术家的互惠关系,但是发展到今天,外桐坞村每家每户都住着艺术家,村书记在担心的问题是:下一步该怎么办?没有多的房子,住不进更多艺术家了,村庄该如何发展? 比如余东村、庙子湖村都是以渔民画、农民画为主要艺术形式,农民画是一种很特殊的画种,在浙江有一段农民画发展的历史: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左右开始浙江地方的美协对一些村子进行了集中的美术培训,农民画后来发展出特有的审美风格,不是对眼见事物的摹写,而是将熟悉事、物凭借记忆用线条和块面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对所要画的内容非常熟悉,往往也体现为它可靠的时代性。 余东村 庙子湖岛 谢雨欣: 在调研走访的时候每一个村子都有触动甚至震慑我们的地方,如果去看我们的调研录像,应该时不时就会看到我们几个处于震惊、钦佩等各种激动状态的表情,很难说哪一个是印象最深的。 记得去年夏天最热的时候我们到访宁波市宁海县的葛家村,这个村子外表看起来是一个寻常的质朴村落,但随着走入一户户村民家中,村民们自然、蓬勃的创造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村的艺术乡建工作开始得并不算早,自2019年起葛家村邀请中国人民大学的丛志强教授加入到艺术振兴乡村的工作中。与常见的”从面到点“的工作方式不同,丛教授深入每家每户进行调研和沟通,发掘并营造村民的家庭文化。短短几年来已塑造了40多个以村民为主体的艺术空间。在葛家村调研的过程中,能非常深切地感受到村民质朴而强烈的创造力,不论是老宅里的美术馆、院子里的贝壳水泥雕塑、还是老木屋里的音乐酒吧...

新闻 / 21.06.2023

绘画的时间结构与叙事剧场 主讲人 韦羲 第一讲主持人 高世强 第二讲主持人 孙晓宇 第三讲主持人 吴  穹 时间 第一讲:2023年5月6日18:30—20:30 第二讲:2023年5月8日18:30—20:30 第三讲:2023年5月9日18:30—20:30 地点 南山路210号 南山书屋二楼 直播预约请扫码 主办 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空间影像研究所 讲座简介 第一讲 《山水、巴赫、埃舍尔以及无限循环的时空》。山水画,我们惯于以心性观照之,却忽略其智性的一面,而高远式全景山水图式模型则是一个具有宇宙学意味的结构。 第二讲 《蜂巢空间:世界绘画的时间性与叙事剧场》。时间是人类的迷思,长卷在时间中展开,然而长卷却并非中国艺术独有,那么中国艺术对长卷时空结构的贡献何在?除了长卷,蜂巢式时空也在中国成熟起来,甚或,诞生于中国。 第三讲 《拔示巴三次出现在楼梯上:文艺复兴时期焦点透视的叙事空间》。焦点透视意味绘画剧场静止单一,如此,欧洲绘画如何解决叙事的时间。 主讲人 韦羲 画家,写作者,艺术史学者。出版有艺术史论集《照夜白》。有声著作《画说:二十幅名画里的中国》《中国艺术2000年》《两种自然里的艺术史:象征主义与现代主义的生发,象征与中国花鸟画史》。 主持人 高世强 1971年生于山东潍坊。现为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媒体城市研发中心主任。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情境雕塑、装置及实验影像创作和研究。本世纪初,研创及教学方向逐渐聚焦于活动影像领域,近年来致力于空间影像叙事研究和创作。 孙晓宇 201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并获得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空间影像叙事”,现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作品多以影像作为主要创作媒介,擅长多频影像叙事,探索影像叙事对于现实和未来时空的感知与内在逻辑。 吴穹 1992年出生。2017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现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中国美术学院影像档案与研究中心研究员,专注于空间影像叙事研究及实践。 ...

新闻 / 21.06.2023

ICAST Reflects|策展工作坊系列 四民社会论和阶级论的辩证 主办 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 主讲人 贺照田 主持人 唐晓林 时间 2023年4月27日(周四) 18:30—20:30 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 跨媒体艺术学院4号楼405 Tips:本次讲座为校内线下讲座,不设线上会议室,欢迎各院系师生莅临参与。 # 讲座简介 # 在进入现代之前的中国历史上,延续极久的“四民社会”论常常被看作是对中国传统社会的事实性命名,细究其实,它更是对中国社会、文化、人的规范性、教化性理解。 本次讲座便通过强调——现代中国革命是发生在超过两千年的四民社会论所引导、规范、教化下演变至现代中国社会中的——这一核心视点,指出现代中国共产革命最顺遂、成功时,阶级分析、阶级斗争所直接对应的认识与实践固然重要,但常常更重要的是以阶级论为契机,很好地面对了超过两千年的四民社会论所推动出的现代中国社会与人的现实,极好地顺承、转化了四民社会论在中国社会、文化中积聚起的有益能量。 种种迹象表明,超过千年的四民社会论所带给中国人、中国社会的塑造,在今天很多中国人身上还存在着,而这就提醒我们,现代中国革命实际上在面对四民社会论所带给中国人、中国社会的成功经验,对今天中国构想自己的思想、文化、实践意识,仍然很有参考价值。 # 主讲人 # 贺照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当代中国史读书会成员,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兼任研究员,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特邀研究员,《人间思想》(简体字版)主编,并先后在台湾东海大学(2007)、清华大学(2008)、成功大学(2009)、日本东京大学(2013)、台湾交通大学(2018)等校客座任教。主要研究中国十八世纪中叶以降政治史、思想史和中国现当代文学。著有论文集《当代中国的知识感觉与观念感觉(上海、台北,2006)、《当中国开始深入世界》(东京,2013)、《当社会主义遭遇危机》(台北,2016)、《当代中国的思想无意识》(首尔,2018)、《革命-后革命》(新竹,2020);与朋友合著论文集《人文知识思想再出发》(台北,2018)、《人文知识思想再出发是否必要?如何可能?》(台北,2019)、《理想主义重建是否必要?如何可能?》(台北,2022)、《人文知识思想再出发:扎根与远望》(台北,2022);主编的论文集有《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东亚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后发展国家的现代性问题》《作为人间事件的1949》《作为人间事件的新民主主义》《新人 土地 国家》《新与旧 理与时 情与势》《作为人间事件的社会主义改造》《作为方法的五十年代》《作为思想资源的五十年代》等二十余种。 # 主持人 # 唐晓林,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现任教于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从事策展研究与实践。曾在广东美术馆和亚际书院工作。 ...

新闻 / 21.06.2023

2023感受力论坛 参会嘉宾与工作组合影 2023年4月15日至16日,由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主办的“感受力论坛2023:作为教育的艺术&作为艺术的教育”圆满举行。本次论坛设置了“重启跨媒体艺术的先锋性”与“科技艺术的文化语境”两个分主题,邀请了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的艺术教育界同仁,以及国内外活跃的艺术家、策展人、机构从业者与媒体同仁,共同聚焦“作为教育的艺术&作为艺术的教育”问题,并对艺术/教育进行深度的“元思考”。本次论坛面对艺术/教育的新场域,通过具体的艺术创作与教学案例,交流媒体技术发展的前沿状况,热烈地探讨了工作过程中的新问题与新方法。 2023感受力论坛: 作为教育的艺术&作为艺术的教育 Sensitivity Forum,2023 时间:2023年4月15—16日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 总策划:闵罕 组织委员会:闵罕、姚大钧、高世强、牟森、卢杰、黄孙权 主办: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闵  罕 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闵罕致开幕辞。她谈到,在艺术/教育中,我们想要强调的“创造性主体(创作主体)”,不仅是对知识语言、表达能力、技术反应力和艺术技艺的全面掌握,而是在自由探索下对当下感知力的敏锐捕获。感性知觉深深镶嵌在我们的生存当中,在经验性的过程里,当感官同所接受的信息与其他信息互联之后,通过思考、行动融入艺术实践,由创造性主体谱写成合奏曲。在这里,我们如何用感受力来完善自身实践的结果,丰满对可能世界的另类想象,变得至关重要。 除此之外,创作主体可能需要发明或发现贯穿网络中不同位置和不同历史地域间对话的协议;比如,发明构建和分享资源的协议,在结构中创造结构,在网络中建立网络的协议。他们必须达成一个灵活的机制,以分享一个连续的语义空间。当我们发现那些“协议”时,他们以不同的伦理效力和认知共鸣产生着作用。然后我们可以开始思考在网络互动或对话中作为规则、作为程序、作为元素的艺术实践。许多新的对话将必须打开,流动的方言将摩肩接踵地创造出全新的、网络化的混合语言。 在过去几年的创作与教学中,跨媒体艺术学院组成创作集体,努力赋予每个人以主体性,穿梭“迷因城市、骇进现实”,有着重游“山水”世界、溯望“世纪”的情怀,在“存在巨链”中演绎寓言一般的“行星三部曲”,或者以“全息书写”的方式虚构未来的科幻写作,经由“呼喊与细雨”后重温“演化论”的内涵,还有以对“近未来”的想象介入“可能生活”的塑造。他们揪心于全球化以来的“当代困境”,重访信息技术史上的“P2P”,以“时刻互惠的精神”展现“合作生活的瞬间”,再现东奔西突的“辅德里”浪潮与“红高粱”生命。他们持续探讨“作为媒体的艺术”和“作为艺术的媒体”,深入实践“作为教育的艺术”和“作为艺术的教育”,从无数个体的自由实践中,凝聚出一种互联、共生的创造力与感受力。 管怀宾 中国美术学院资深教授管怀宾主持主旨讲演环节。他谈到,随着信息传播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知识系统正在被割裂,而个体的判断和筛选能力则正在被替代,感受力的减弱和创造力的泛化成为新时代的征兆和担忧。针对这一问题,跨媒体艺术学院于2012、2016、2019年发起了三届“感受力论坛”,旨在重新激发和建设消失的感受力,并探讨其与身体、与外部世界、个体与社会、历史与当下之间的关系。 管怀宾认为,感受力的蒙启是为了寻找可能的起点,进而确立教与学以及创造的主体。我们注重对经典案例的阅读与评判,也研究前辈艺术中闪光的内容,并不等于我们拥有了法则与标准;它涉及到一个消化系统的建构问题,所以,重要的是建立在个人意义上的艺术史解读。这是他常常跟他的同僚还有跟他的学生交流的一个问题,它需要学生对发现与创造意义的追问成为某种自觉的行为和主动意识,师生共同分享经验的非逻辑性创造,以抵制来自外部或艺术界庸俗的价值取向与表象模式。其实,创造的意义在于我们对经验、经典质疑基础上的独创性,在于明确当下的现状与艺术家的个体立场。 推动当代艺术教育与创造性实践的动力,不只是经验,而是一种思想,是建立在思想深度上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媒体的实验性也是基于这种追问的前提下形成有效的技术开发和创造,重要的是强调当代艺术思想与实验的突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无论是个体感受力的锐化,还是当代艺术教育其内部普适性系统的建构,都是在短暂的、不确定性的前提下,建构有效的问题点,追问艺术的意义和形式创造的实验性氛围与情境。 主旨讲演节选 沈  林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沈林以《艺术改造我们的学习》为题发表主旨讲演,分享他对于艺术和教育的看法。他认为,独出机杼的艺术作品和理念,不是哲学观念的传声筒,虽然它们有时触及哲学所关注的问题,或曾对哲学问题发表过独到见解。我们更应该注意,艺术作为独特的认知形式,怎样以不同于经院哲学的方法,帮助我们认识世界。戏剧摩罗诗人对社会的敏锐观察、对历史的具有穿透力的反思、对未来的前瞻和预见,曾深深吸引了极端年代泰坦式的革命英雄、西比尔式的预言者、伏尔泰式的饱学之士。他们眼中这门艺术的旷世奇作在在发启蒙之先声、察衰变之征候,比如托洛斯基看韦德金德、梅林看霍普特曼、卢那察尔斯基看萧伯纳、卢卡契看斯特林堡、阿尔都塞看米兰小剧院、葛兰西看皮兰德娄。当代艺术史上,以创作改造我们的学习,助力社会革命的最好的榜样,当推十月革命初期的艺术家。他们不仅审视批判旧的生产关系、旧的伦理道德,张扬新世界、新人类的理想,而且以自己的艺术创作,参加到了推翻旧世界、创造新天地的奋斗之中。这使我们认识到:设计新的艺术形式有时也就是设计新的“人”,同时也在设计新的“仁”,新的人与人的关系、新的社会、新的“一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今天的艺术创作和艺术设计应该是对人类更好未来的憧憬。种种或骇世惊俗、或振聋发聩、或刻意求新的艺术实践和思考,都从这样或那样的角度,以这种或那种方式,通过改造我们的学习,启发我们对另类未来、另类世界、另类生活的想象和展望。这或许可以作为对开头提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通过艺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说(eudaimonia)的一个响应。 陈  侗 艺术家陈侗以《回归或开拓:中国画创作教学中的当代观念与实践》为题发表主旨讲演,他抛出了三个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中国画应如何应对当代?第二,为什么存在中国画的知识体系?第三,什么是中国画的传统?他认为,中国画不需要过于担心传统教学模式对人才继承传统的影响,而应关注是否能够传递文化的核心和精神。一些中国画家在知识结构、面对的世界和追求的事物方面存在局限性,过于关注书画市场而远离当代社会。中国画应该从跨媒体、抽象水墨、行为艺术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与此相应的是教育制度也需要根据当代社会的复杂状况进行调整,同时更新对于“传统”的理解,去思考中国画在什么条件下对社会发生作用。传统不应该是一个形容词,而应该是一个名词。传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画应该允许创新和变革,不仅仅局限于笔墨和传统技法的革新,而应更加注重精神内涵和时代表现形式的创新。中国画应该在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更灵活地应对这个状况复杂的当代世界。他还例举了一个连环画教学案例,分享教材结构,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用中国画的语言和形式展开当代艺术工作的能力。 胡介鸣 艺术家胡介鸣以《艺术教育是自我观照的现场》为题发表主旨讲演,分享自身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的经验,围绕“自我观照”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总结。他提到“自我观照”是在他的创作实践中一直使用的一种方式,当他在创作中遇到问题时,他会回到自身寻找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三年疫情期间,由于教学变得非常特殊,他开始将自我观照引入到教学中,强调学生和老师都要从自身角度进行学习和教授。教学是一个信息交叉的现场,特别是在数字化时代的语境下,信息量大,交叉强度高,而艺术教学作为技能素养多维度的整合,需要不断循环的信息采集、想象、推演和体验。 黄孙权 跨媒体艺术学院网络社会研究所所长黄孙权以《跨媒体的终结?自然语言的阈限》为题发表主旨讲演,提出后数码技术终结了媒介历史,因为所有一切都可以成为数字,就这个意义来说计算机和电脑终结了一切,终结了历史,也终结了一切媒介的媒介。它同时破坏了三件事。第一,它破坏了整体性的记忆,人是记忆的产品,但在这个技术时代,人类的记忆不完全由人类控制,而是被技术所配置;第二,它破坏涌现无意识的力量;第三,它破坏没有因果的力量。人类没有像他们想象的那样控制他们的技术对象,相反,我们正在适应技术自身的逻辑与要求。他强调了现代技术和人工智能的爆炸不仅仅是技术和商业系统的问题,也不单单涉及到文化和人文学科,直到机器出现后,我们通过一种非自然的形式语言与机器产生交互,使之对我们的意图产生理解,至此我们意识到自然语言的限制。自然语言的阈限或许会导致跨媒体的终结,但也可能是跨媒体的新生状态。“跨媒体”不是任何一种媒体,亦非一个媒介技术的翻阅者、游荡者、随意的使用者,而是媒介技术的“逃亡者”,人类必须逃亡才可以重生,因而才能在某种程度上超越自然语言的阈限。 杨北辰 研究者与策展人杨北辰以《与“非人”共同工作:如何在研究与展览中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为题作主旨讲演,他提出,世界主义和宇宙政治(cosmopolitics)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强调了共同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将人和非人纳入宇宙政治的范畴,强调了自然和政治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纠缠。他提到三个可能的非人生态问题的方向。第一,媒介/技术物/宇宙技术媒介。他引用了学者许煜的概念,强调了多元本体的技术主义,即不同文化和群体共同体都可以生产出自己的宇宙技术(cosmotechnics),用以抵抗ChatGPT、马斯克等垄断性技术的统治。第二,元素/地质思想/基础设施。他指出这背后涵盖了人类史的思想,并强调媒介技术物和地质层面的深度连接。他认为从地质角度考虑媒介问题非常重要,因为现代媒介物如手机、电视、电脑、摄影机等都依赖于稀有金属,媒介物与地球的深度实践密切相关。第三,物种/生命形式/多物种民族志。他指出人类学在这一领域存在本体论转向的趋势。 邱信贤(Hsin-Hsien Chiu) 哈尔滨工业大学数字创新设计中心主任邱信贤以《人工智能语境下之新媒体设计创作》为题进行主旨讲演,从“数位与演化”“感知与意识”“艺术与本质”“圣域与恐境”四大方向,分享了自己长年关于艺术-科技领域的实践经验,以及当代社会对于人工智能的两种相互矛盾的态度,即“人工智能乌托邦情结”(AI-Topia)与“人工智能恐惧症”(AI-Phobia)。在他看来,艺术跟设计本身应该达成某种多学科之间的融合乃至人机融合,人工智能恰恰可以在艺术与设计中成为重要的参与者或者是合作者,他期待各位业界的实践者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在艺术-设计领域中的可能性。 与谈节选 从左至右:孟尧、盛瑨、徐可、肖戈、武小川、李川、郑达、詹蕤、王帅 《画刊》杂志主编孟尧认为,今天的数字时代存在着一种感受力的拉扯,但感受力应该跳脱出此种虚拟和现实互博,回到肉身,回到真实的交流现场,教育也应如此。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副院长盛瑨也谈到媒介环境下教育如何进行的问题,他强调我们不应该只是把技术作为工具“融”进教育,而应该超越媒介概念,直指思想和人心,这才是最重要的。 上海书画出版社副总编辑徐可提出,即使艺术教育的方法越来越丰富,但核心仍然是感受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训练,这种训练可以存在两个主要面向:面向传统,以及面向科技转化。 “凤凰艺术”联合创始人、全媒体总编辑肖戈从传媒的角度出发,提出传媒作为艺术教育的一种,也应受到重视。除此以外,她强调了以人为本,回到肉身,回到自我观照的艺术教育。 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武小川则强调,教育就是一种艺术,不能把教育作为一种工具和程序,而应把教育作为艺术本身。 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李川集中谈论了数字技术对传统艺术的挑战,提出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如何迎接技术变革,如何进行艺术规划的问题。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郑达将科学性的学科知识视为基础,提出由此来建构艺术的行动主义,反思观者和技术之间的关系。 湖北美术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副院长詹蕤针对今天的艺术教育提出了几个要点:一是反专业化,即不应该局限于某一专业领域;二是反自制,即应致力于与特定的非艺术群体对话;第三,应该超越文化产业,激励对边界的跨越,由此,感受力可以重新焕发。 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副院长王帅对于技术带来的知识焦虑的问题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以及教学成果,以此作为案例,回应个体的想象力如何在科技共生的条件下进行超越的问题。  4月15日下午 分论坛一:重启跨媒体艺术的先锋性 高世强 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主任高世强教授主持该议题。高世强介绍了技术迭代下教育体系所要面对的挑战、普遍存在的焦虑以及教学中生发的反思。他指出,目前在我们中国美院,不只是跨媒体艺术学院,像创新学院、电影学院、设计学院、公共艺术学院等等好几个学院都有青年老师在研究跟科技艺术相关的领域。事实上我们似乎很难再弄出一个科技艺术学院或者科技艺术系来了,科技的变迁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我面对着双重焦虑:一方面是我们对知识更新越来越频繁加速的不适应造成的焦虑。另一方面,反思当代艺术从1980年代到今天走过的这些道路,我们经历了几经疲惫跟再次出发,当代艺术在我们美术学院教育里已经变成无须质疑、无须焦虑的一块存在。但是,我们真正的基础是什么东西,真正的基本功是什么东西,这是我们尤其要重新思考的问题。 吴  穹 跨媒体艺术学院教师吴穹讲演的题目为《从图像到时间——基于造型的实验影像教学实践》。吴穹详细报告了实验艺术系在影像教学中的实践,并提出教学体系总体要回应两个关键的问题:1. 如何让考前班阶段就开始接受造型训练的同学们,从视觉思维或者从图象思维比较自然地过渡到时间艺术思维?2. 同学们的造型素养在学习影像的过程里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或者意味着什么?基于这些思考,实验艺术系整体的课程分为时间影像和空间装置两条线索,最终汇集到空间影像创作。吴穹分别介绍了相关线索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和要求,展示学生的课程成果,以此传递实验艺术系的教学经验。 与谈节选 从左到右:刘恪、赵莉、曹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刘恪表达了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路径串联起艺术和其他专业之间学术壁垒的顾虑。 中国美院电影学院摄影系副教授赵莉认为,在媒介混合的背景之下,摄影或者影像的价值观和当下媒介混合的语境是分不开的,我们要通过实验的方法调用影像和其他学科的对话。 中国美院基础教学部教师曹澍认为美院的社会实践课非常有效,他还提炼出十年教学实践中很有效的一个视角——电子游戏,因为电子游戏的搭建过程包括电影、摄影、建筑,全方位的生产方式整合。 议题二:给瓦格纳一个当代舞台 牟  森 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主任牟森主持该议题,他介绍了议题名称所蕴含的意义,以《第一性原理作为方法》报告为题,引出一种主导动机(leitmotif)的工作方法,以此出发介绍了媒介展演系“叙事工程”的课程内容。课程分为三个领域:展览、演出和影片放映。空间的和时间的两大面向,巨构、剧集的不同品类。教学内容主要有三部分:1. 形式转换,其中尤为重视媒介史课程,在其中转化出学生自己的形式语言。2. 整体和部分,也就是形式和内容如何达到高度统一。3. 人的坚持,洞察,强调对世界的意识上的把握。除此以外,牟森也指出,除了重视同学们的创作能力之外,也要有意培养相关的项目意识、项目管理能力和领导力以及课题能力。 朱朝晖 《读库》执行主编,跨媒体艺术学院“列岛·影像志”纪实摄影项目特邀教师朱朝晖的报告题目是《无限的清单——摄影诗史编辑模型》。朱朝晖首先介绍了尤金·史密斯和罗伯特·弗兰克的摄影创作。他认为可以通过统计数据和标签进行分析,从摄影艺术家的创作内容中抽象出一种共同的规律,最后形成最终的摄影模型。“列岛·影像志”作为该系常设的教学项目,就是这样的工作过程。这种摄影模型不仅是一个工具,也是一份无限的清单,以此对事物进行把握,其肌理自会浮现。 与谈节选 从左至右:张丹、李京键、马驰、刘佳婧(线上) 鲁迅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主任张丹认为,最核心的是教给学生对世界和对自然的感知力,以及认知能力和独立的创造性。这涉及两种模式,认知和创新模式,相当于智能机器输入最简单的编程,而后让它自生长。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教师李京键谈到瓦格纳的例子,认为他是全方位自主创作的一个人,从剧本、音乐、剧场到剧场里的舞台和座椅的角度都由他一个人完成,这种整体艺术可以最大化保证他个人艺术的理念和呈现的一种完美性。 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副教授刘佳婧(线上)介绍了她尝试做的一些在地性课程。她相信这种文化交锋所带来的能量。 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动画教研室主任马驰强调文化想象的重要性,因为跨媒介就是在建立一个文化生产和文化再生产之上的艺术方式。虽然元宇宙是热度话题,但其实人类的文化生活一直存在,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重新建构了时间中的时间,就是一种文化想象的方式,就是元宇宙。 议题三:策思想的展 卢  杰 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所长卢杰主持该议题,他简单介绍了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的历史,它曾经叫展示文化研究中心,2007年开始招生,到今天有16年了,它是全国最早的最完整最大规模的一个策展教学的基地,没有本科,只有硕士和博士生。今天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生活现实巨大转型,让我们很难传达价值观给下一代年轻人。不得不天天面对泛滥的研究型的艺术创作,我们怀疑又诟病。这时候,策展教学跟我们的创作实践教学的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然。他提到,近期浙江省群艺馆正联系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为120个县市文化馆馆长做一个策展工作坊,这是一个非常充满着可能性的社会定件。我们今天有必要来思考,面对这样一个每村每乡都有的文化空间,应该怎么动员我们的创作者、研究者、教育者,重新理解他们的知识与思想有在地生命经验的关系。 刘  畑 中国美术学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刘畑以《前沿与前卫》为题,将视角由“艺”字被湮没的古义“种植”展开。刘畑援引了《孟子》中的“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指出伴随谷物的栽培,百姓得到了双重的“育”(养育、教育),并从西文的culture追溯其拉丁词源的“耕种”意涵,提醒culture也具有强烈的“agriculture”即“农业/种植业”的特性,通过中西历史文化的视野将“艺术”“教育”和“耕种”关联在一起。进而,由“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拔苗助长”等成语,指出其中渗透着的对教育的速度与时间恒定性的理解。他提出,我们或许可以重新思考何谓“时基艺术”(Time-Base Art),并由此分析两种时间及其相应的发展方式。第一种为连续时间、加速时间,与诞生于哲学-科学的发展方式,这一方式被刘畑总结为前沿(cutting-edge),它是一种掘进式的、“削边”式的、连续、递进的表达。它服从于推理和计算的连续统一,其极限就是数学,而所有科学的成立都来自于它是否可以被数学化。第二种则是在时间内部形成一种非时间性的存在、一种分裂和中断的“节奏时间”(rhythm time),其方法是前卫(avant-garde)式的:一种断裂、飞跃、一步到位、事件性的,甚至是奇点式的状态。 与谈节选 从左至右:张春艳、许潇笑、李镇、林书传 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与数字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李镇认为,无论是教育、策展还是媒体艺术的创作和研究,其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语境的提供者。他同时指出学院和江湖的关系是过去二十年中国新艺术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分享了“中国新媒体艺术教育20年”项目的六个原则。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副馆长张春艳认为现在“前沿”这一名词的期限变得越来越短,但是“前卫”的生命力却历久弥新。Avant-Garde有两个翻译,一为先锋派,二为前卫派。她认为“前卫”能够体现出一种防卫性、对抗性的焦虑,但先锋派则是把世界作为一种方法。 杭州博物馆副馆长许潇笑从博物馆的角度切入,认为博物馆作为一种公众文化需要剔除人们过去的刻板印象,并能够和艺术教育以及新媒体发生更有机的对话,她希望博物馆不仅仅停留在狭义教学的教育,甚至跳脱出教育,让更多的公众对历史产生更为鲜活的感受力。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林书传则就理论话语、学院建制等话题分享了一些心得体会。 议题四:媒体行动与艺术时刻 中国美术学院资深教授管怀宾主持此议题。 唐克扬 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的首席研究员唐克扬以《论跨媒体艺术如何当然、必要和可能》为题发表讲演。他认为认知不存在降维的问题,任何认知活动都是跨媒体的,只因人们生活在一个真实的空间里,具有随时随地性;艺术和设计这两件事也越来越难以分辨彼此。人们很多时候把高科技误认为是高智能,人们常常期许的其实是一种高智能的艺术思维,而非高科技思维。而就创造力来说,其实很少有东西是纯粹原创的,须有很多的思考来源汇集起来,才可以产生创造性。随后,他结合自己在设计实践中的一些案例,探讨了跨媒体艺术的当然性、必要性以及可能性。 与谈节选 从左至右:刘姝铭、胡佳艺、黄小捷 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移动媒体艺术系主任刘姝铭结合了自身的教学经验,就面对科技同频,媒体艺术教育何如的问题,她认为可以从艺术的内与外、媒体艺术教育与技术的关系、多元课堂这三个角度去理解媒体艺术的创作。 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教授黄小捷从自身的工作经历出发,对当下的资本、直播、AI等议题进行剖析和解读。 四川美术学院教师胡佳艺则就自身的行动经验、创作时刻和教学体会进行了分享。 圆桌讨论节选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教授、本次论坛的执行策划人唐晓林应主持人管怀宾教授邀请作简短讲演。她将艺术的“先锋性”上溯到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提及达达艺术家以“运动”来定位自己的艺术工作,它不是流派,也不是风格。达达艺术家对当时摄影、电影等新的技术与媒体条件有着非常敏锐的体察,针对宇宙探索、对人机结合等等领域也有非常有意思的创作。他们的艺术一边深受这些新技术、新领域的影响,同时,他们也用艺术塑造着这些技术的开发、媒体的发展、领域的拓展,用艺术制造不同媒体之间的激荡,让他们分别变化新生。达达主义者们并不因循当时的主流文艺倾向,而是在历史交叉时刻,开创出关切时代大命题的新的思想主流、文艺主流,从而深刻影响整个20世纪的艺术史,以及历史。达达艺术家就是最早的跨媒体艺术家,他们就拥有意义饱满的先锋性。 今天,世界格局的变化,科学技术的突变,信息—技术—资本—权力共同构筑的全球治理体系,让我们的境遇变得更加复杂,我们要梳理历史脉络,找到发言位置,辨析问题意识变得更加艰难。要想成为思想的主体、诗性的主体、情义饱满的主体,就更加需要我们奋起争取。达达艺术家勇于接续尼采高呼的“重估一切价值”,今天我们有必要如艺术家陈界仁所说,相信“一切价值都是斗争出来的”。 张春艳则从焦虑讲起,她认为很多焦虑是脱离历史情景的焦虑,这会遮蔽当下急需解决的真问题。她提醒,很多焦虑来自老师的个人焦虑,而忘记了问问学生的感受,这些100年前先锋派曾做过、关心过的事。 曹澍希望能将创作作品时候的放松状态真实地传达给学生,他认为调动学生最开心的创作状态是最为重要的。 杨北辰认为“前卫”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命题,他认为当下很难去想象一个右翼的前卫艺术家,而对于前卫艺术运动的批判往往也来自右翼,他们通常说前卫艺术运动没有记忆,不承认之前的历史,也不承认未来,只注重当下。 刘畑则回应此前张春艳的讨论,关于Avant-Garde的翻译,除了先锋与前卫之外,还可以有两种解释,就是“新潮”以及“时尚”,前者是“弄潮儿”的状态,后者假设了一种连续和循环。 卢杰回应认为,当老师面临的巨大挑战是,跨媒体艺术该如何面对种族主义这类当前的真问题,以及如何调动同学的身心,当真地面对今天文化语境中的真问题。 黄孙权援引了法国美学理论家朗西埃的说法,要做一个无知的教师,认为从学生身上学习,就是一种“无知”的教师精神,这是所有做教育者应该要思考的事情。 沈林认为,人们以为自己现在身处的是一个岁月静好的时代,大家不关心大题目,且过于关注眼前。沈林对此提醒说,要不时思量大家拿在手里的工具,它到底是一个表达的工具,还是阻断了人们的表达。因为一个新的工具不仅可以有所示,也可以有所遮蔽。他提醒我们思考,人们是不是用了新的手段掩盖了自己思想的贫乏和对生活切实的感受? ...

新闻 / 21.06.2023

ICAST Reflects|策展工作坊系列 极端年代的家庭相簿:康铎的造型戏剧 主办 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 主讲人 沈  林 主持人 闵  罕 时间 2023年4月17日(周一) 18:30—20:30 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 跨媒体艺术学院4号楼405 Tips:本次讲座为校内线下讲座,不设线上会议室,欢迎各院系师生莅临参与。 # 讲座简介 # 塔杜施·康铎(Tadeusz Kantor,1915—1990)是波兰最重要、最具世界影响力的跨媒体艺术家,其绘画作品曾获得包括“伦勃朗奖”的多项大奖,并参加“卡塞尔文献展”、“悉尼双年展”和“威尼斯双年展”。他是波兰第一位偶发艺术创作者。他以独特的造型手段拓展了戏剧的边界,通过人偶同台表现对战争、生死的思考。他最著名的“死亡戏剧”系列展示了战乱年代的个人记忆。 # 主讲人 # 沈林,中央戏剧学院教授,曾任戏剧艺术研究所所长,《戏剧》学报社社长、执行主编,专业研究领域为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当代欧洲演剧和跨文化演剧,曾在欧美多所知名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和研究员、举办短期讲学。  # 主持人 # 闵罕,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策展研究博士。目前的研究和实践面向艺术创作与策展实践,探索图像生产在当代艺术中的可能性,从技术与观念的角度探索媒介的表现方法和感觉机制、图像生产和视觉文化的关系,讨论如何使得启发性的图像生产成为可能。 ...

新闻 / 21.06.2023

作为教育的艺术 & 作为艺术的教育 Art as Education & Education as Art 时间 2023 年 4 月 15—16 日 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 南苑会议室 主办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总策划 闵  罕 组织委员会 闵  罕、姚大钧、高世强、牟  森、卢  杰、黄孙权 主会场Bilibili线上直播入口 分会场直播入口 元宇宙会场入口 在“以创作集体为方法——2019感受力论坛”成功举办之后不久,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爆发了,我们所有人的工作与生活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复兴,信息技术革命和生物技术革命不断勾画出新的未来图景。我们身处由信息技术衍生出的控制社会,在资本与大数据的合力围攻下,我们的偏好或偏见在某种程度上被强化,亦时常被战争、疫情等等分裂在不同阵营,甚至难以开展对话。我们的思辨能力、历史视野,我们进行知识生产、思想生产的能力都受到极大的挑战。感受力的式微、想象力的匮乏,创造力的亏空,成为我们日益切身感受到的危机。 有鉴于此,我们诚挚邀请国内外艺术创作、教育与研究领域的同仁前来杭州,在当前的技术、文化情境中,共同聚焦于“作为教育的艺术&作为艺术的教育”,从原理性的角度出发,对艺术/教育进行深度的“元思考”,探讨如何以艺术做教育,以教育做艺术,以催促感受力的蒙养与创造力的激发,激励感-受、感-知、感-觉、感-动的发生。希望各位同仁与我们一起,梳理历史脉络,反思实践过程,厘清现实情境,从而争取更开放的思考空间,更广阔的工作路径。 为进一步展开讨论,我们设置了两个分论坛: 一、重启跨媒体艺术的先锋性。探讨如何克服艺术被媒介化的危机,克服当代文化艺术追求新、异、变的现代性病症,重新找回我们的认知力与生活力,找回一种历史主动精神。  二、科技艺术的文化语境。新媒体艺术长期缺乏文化语境的宏观探讨,另外新增,艺术界该如何应对人工智能(AI)带来的颠覆性革命?倡议大家思考的子议题包括:人工智能艺术系统中的视觉观看改造,如何跨越恐怖谷理论,三维游戏艺术与情绪,媒体艺术中的未来学等。 希望我们共同面对艺术/教育的新场域,通过具体的艺术创作与教学案例,交流媒体技术发展的前沿状况,探讨工作过程中的新问题与新方法。 会议议程 时间:4月15日 9:00—12:30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南苑大会议室 9:00 ╱开幕致辞(15分钟)╱ 闵   罕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 ╱ 主题演讲 ╱ 主持(10分钟) 管怀宾  中国美术学院资深教授 主题讲演(20分钟/人) 沈   林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艺术改造我们的学习》 陈   侗  艺术家《回归或开拓:中国画创作教学中的当代观念与实践》 胡介鸣  艺术家《艺术教育是自我观照的现场》 黄孙权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网络社会研究所所长《跨媒体的终结?自然语言的阈限》 杨北辰  研究者与策展人《与“非人”共同工作:如何在研究与展览中超越人类中心主义》 邱信贤  哈尔滨工业大学数字创新设计中心主任 《人工智能语境下之新媒体设计创作》 ╱与谈(45分钟)╱ 李   川  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 孟   尧  《画刊》杂志主编 盛   瑨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副院长 王   帅  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副院长 武小川  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 肖   戈  “凤凰艺术”联合创始人、全媒体总编辑 徐   可  上海书画出版社副总编辑 郑   达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 詹   蕤  湖北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副院长 分论坛一:重启跨媒体艺术的先锋性 时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