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2月17日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全面开展线上教学。学院实行每周开展教学总结,领导班子及时掌握教学情况,动态调整线上教学方案;学院根据专业特色,结合双线互动,创新教学模式,挖掘网络课程优势,积极开展跨媒体艺术学院新的艺术教育改革。现分享本学院的网络金课推荐。 课程名称:空间影像创作(二) 任课老师:高世强、孙晓宇 系所:实验艺术系 面对年级:本科三年级 学生数:24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空间影像创作教学培养学生对多屏影像叙事的创作能力,结合理论课程和对艺术家案例分析,使学生逐渐形成完整的创作方案,熟练掌握基本影像制作流程,并最终落实到实践成果中,进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形成个人创作方法论。 教学内容及安排 第一周  通过影像创作方法论的理论课程,要求学生结合课题进行艺术家个案研究,并通过线上进行ppt汇报和讨论; 第二周  结合假期作业,通过阅读和对电影的批判性解读,提出对“近未来”主题的思考,引入到空间影像创作中; 第三周  深入推进空间影像创作方案,完成详细的创作方案ppt,并通过不断深化的过程加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四周  在方案敲定后落实到拍摄中,并独立制作完成一部多屏影像装置作品,在实践中逐渐探索个人创作方法论; 第五周  作品完成后通过线上展示作品成果,提高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和投入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以空间影像叙事逻辑来引导实践创作。 1、 提高学生对影像语言的解读能力; 2、 掌握空间影像创作的内在逻辑关系; 3、 提高学生对多屏影像叙事的表达能力; 4、 协调好线上教学与线下创作的可操作性。 通过直播平台教学具有一定局限性,学生从单屏影像的常规思路到理解多屏空间影像创作的思维转变中存在一定难度,需通过理论加实践来解决。 直播方案课时汇总 第一周 第一阶段:通过学校直播平台与学生进行“空间影像创作方法论——影像的语言和诗的逻辑”线上课程教学,学生与老师在线互动并及时沟通探讨。 第二阶段:每位同学对“空间影像创作”的理解基础上,以影像艺术家、当代艺术展览或商业展厅为案例进行深度解析,以ppt的形式通过网络直播平台逐一汇报,与老师同学在线讨论。 同学20分钟的在线一对一汇报 第二周 教学课件《跳脱出立方体盒子的影像——多屏影像空间叙事》孙晓宇 第一阶段:1、针对寒假作业的要求,每位同学以ppt形式(图文并茂)在线展示和汇报其假期作业成果。2、“近未来”不但为我们主动地塑造未来提供了勇气,也为主动地塑造现在和过去打开了可能。它是一个积极的现实主义观念。要求学生提出对“近未来”的思考,与老师在线深化讨论。 第二阶段:空间影像叙事的创作逻辑课程。 作业:1、读完一本科幻小说;2、对电影列单提出批判性解读;3、在阅读及观影基础上以“近未来”为主题创作方案。 第三周 以“近未来”为主题,要求学生在三屏影像装置的基础上,制定详细作品方案ppt,要求图文并茂(示意图、分镜或建模等),并逐一在线汇报。结合三屏及多屏空间影像创作方法论教学,帮助学生深化创作方案,加强其对空间影像创作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创作能力。 第四周 模拟以“近未来”为主题的线上展览,在学生中形成云策展小组,采用线上工作方式,学生足不出户的前提下进行创作(网络、手机、电脑建模等多元创作方式),最终完成个人创作。 部分学生方案细化的分镜头 第五周 完成以“近未来”为主题的线上展览,并在线上进行展览宣传和开幕,借助线上平台(如微信朋友圈、哔哩哔哩直播、云盘、公众号等),实现足不出户看展览的虚拟展览的构想,让学生的作品在线上展示。 学生课程作品 陈勤 死而复生 万梦圆 月光 徐建 像素的黄昏 张听 2021 袁新雨 苹果熟了 朱思妍  half hunman 欧阳菁 眠frozen sleep 范俊含   When shall we leave 王勇锴   PIGS 范安心 零 李霖  what can i do now 范献鑫   echo time 王雪莼  the wall of the transparent 刘亚涵  被加速Being accelerated 学生网课感想 这段时间由于疫情的影响,本来应该在学校开展的课程被放到了线上,老师也成为了我们的主播,每天早上八点半定时开播讲课。网课虽然不能达到教室中上课的那种身临其境,但仍然给了我们一个讨论和学习的空间,让每天被困在家中的我重新获得了一种参与感。疫情的冲击和漫长的隔离有时会让人失去生活的重心,但网课的慢慢展开也在某种程度上让大家在重新找回了生活的秩序。网课的意义不仅仅是线上的学习,也是一种新的重聚,让大家在互联网上以另一种方式重聚。 —— 徐健 疫情期间最大的难处就是不能自由外出,宁波这边虽然没有限制出行,但是自己心理上的介意感是很强的,不愿出去,但又在家里躁动不安,所以做不好事情,挺郁闷的。这段期间的交流都在网络上进行,包括网课,购物,关注网络上新闻的时间也变多了。人和网络的联系似乎变得有趣了。 网课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依然还在学习,我的思维还是在运作,我还是处在一个学习的状态中,这点让我不再那么消极,反而是一种愉悦。但是时间一长避短就会出现,人确实无法一直处在一个环境里,或者说,我确实无法一直处在一个环境里,逐渐会有各个方面的排斥。 这段时间的创作限制在一个房间里面,网络的作用十分凸显,后续我可能会再思考这个问题。 ——张听 在这段足不出户的日子里,得益于有这样的网上课程,使我即使过着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也得以维持生活的尊严和动力。从一开始焦虑的疯狂刷手机到慢慢安静下来看几段文字、几本书。虽说是网络在线学习,却感觉和以前的学习效率差不多,甚至可以说更高。学会利用手上有的所有资源体面的学习和生活是一种艺术。在哪里看到这样一句话:“为这刻快乐,这刻是你的生命。”也提示我们在生命的每一刻,都应该积极的面对和继续前行。 ——李霖 疫情期间,高世强老师和孙晓宇老师二位与我们二十四位同学一起通过五周网络授课的方式,建立了介于师生与网友之间的深厚线上感情,完成了此次精彩的多屏空间影像课程。早在过年放假期间,高世强老师要求我们观看和阅读的一些近未来题材的影片与小说开始便可算是此次课程的开端了,延续到开始上课前两周,我们每个人都花时间整理了一下假期观看阅读后各自的看法与观点,以及交流一些自己感兴趣空间影像作品,在准备这些PPT汇报的时候不得不进行更深入的调研,过程中会慢慢发现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点,也慢慢把我从放假的状态拉到创作上来。二位老师全程非常认真耐心地对每位同学点评并给出建议,收获颇多,感谢。 课程前期主要是在高世强老师的引导下对于创作思想内容上的讨论,后期晓宇老师与我们分享的关于多屏影像创作方法论,基于她以往的创作经验,这让我们可以更快地感受一个创作媒介,并比较顺畅地用于接下来的作品里。在讨论作品方案的阶段,我们也是与老师连线一轮一轮方案交流推进修改,只能在家拍摄确实非常困难,虽然器材演员等的限制但相比以往在学校拍摄又多了一点新鲜感,最终还是在家人与朋友的帮助下完成作品拍摄。整个过程都在帮助我们更系统地去构建以往所学的知识,并尝试在当下的语境用我们自己的语言去塑造对未来走向,以及多屏影像作为一种形式探索它的可能性。 ——陈勤 ...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网络社会研究所 疫期精修课程 十二周课程,每周一堂,每堂三小时(以内),线上进行(讲授与课堂讨论)主讲人:顾紫翚助教:叶V 张晋辉 房梓参与课程,请发送邮件至  inetworksociety@gmail.com ,请注明“参与INS线上课程报名”,收取课程群二维码以及课程资料。 主讲人及课程介绍: 顾紫翚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环境科学硕士,法学博士,信息学博士(跑了);学过生物学,金融学,经济学,生物工程,核工程,和人权法,自认为是空有一身屠龙术的无业游民。论文方向主要为科技法和创业法,曾有多篇论文发表于Hong Kong Law Review,the China Review等知名SSCI期刊。目前担任信息科技初创公司Dimension的合规负责人以及台湾尚澄律师事务所的顾问,并因作为996开源协议的起草人接受了CCTV,经济观察报,南华早报,连线,路透社等国内外多家知名媒体的采访。 世界上第一个包交换网络阿帕网(APPANET)1972年的地图©UCLA Library Digital Collections, CC-BY-4.0 就像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一样,互联网的出现不仅彻底改变了人类信息传递的方式,也从更深层次、更广领域促进了群体组织结构和意识形态的的变革。但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互联网并非一蹴而就:从用于军事目的的阿帕网的诞生,到万维网的出现和普及,再到大规模的产业互联网的落地,除了技术人员之外,学术、商业、工业、政治等各行各业的人都在其中大显身手,共同塑造了当今的互联网。其中,立法者和法律工作者也在推动和引导互联网的发展方面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如主张代码应等同于言论,因为受到宪法修正案保护,以及要求使用者将修改后的衍生作品以同等的授权方式释出以回馈社会的著佐权等等,无不彰显了法律工作者的创新与智慧。 意大利著名历史学家和哲学家贝内德托·克罗齐曾说过,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通过系统的回顾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其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立法与司法上的演进,有助于我们认识文化与社会变迁的规律,总结提炼其中的经验与教训,无论是对我们应对当下的时代挑战,还是化解未来可能面临的困境,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程要求 一、阅读指定文本,上课前认领文本的同学必须准备好需报告文本。报告文本需包含必读文本的重点,自己的观点与问题。二、全程参与,深入讨论。 第一周 美国法律体系:联邦制与三权分立(4月16日晚7点) Required: PBS(2017),最高法院 Recommended: 任东来(2004),《美国宪政历程》 Sidney Lument(1957), 12 Angry Man(十二怒汉) Billy Wilder(1957),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控方证人) Bruce Cannon Gibney(2019),The Nonsense Factory 第二周 互联网事:全球互联网50年(4月23日晚7点) Required: 方兴东、钟祥铭、彭筱军(2019),全球互联网50年:发展阶段与演进逻辑国家地理(2019),网络五十年/互联网内幕 Recommended: Adam Curtis(2016),HypernormalizationDan Geller,Dayna Goldfine(2011),Something VenturedDominic White(2013),DSKNECTDWerner Herzog(2016),Lo and Behold,Reveries of the Connected World吴军(2011),《浪潮之巅》 第三周 第一修正案:代码和言论自由(4月30日晚7点) Required: 橙皮书(2018),加密无政府主义往事:枪支、代码与言论自由橙皮书(2018),枪支如何成为新的言论自由Bernstein v.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1996) Recommended: Anthony Lewis(2007),Freedom for the Thought That...

2019年12月7日至8日,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主办的“2019感受力论坛:以创作集体为方法”圆满举行。论坛邀请了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台北艺术大学、鲁迅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上海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国内的艺术教育界同仁,以及活跃在博物馆、画廊等艺术机构的艺术家、策展人和馆长,聚焦于感受力的蒙养与创造力的激发,共同分享实践与研究所得,探讨如何以艺术做教育,以教育做艺术,如何组成创作集体等多方面问题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此次论坛的部分主题讲演将在《画刊》与《艺术当代》杂志分别以系列专题文章形式陆续刊出,敬请关注。本次推送分享的两篇文章原刊登于《画刊》杂志2020年第1期。 重温感受力:以创作集体作为策略与路径的探索 Revisiting Sensitivity:The Exploration of Strategies and Paths with Creative Collectives 管怀宾 面对互联网、大数据和云端技术的日常应用,人工智能的AR技术与新艺科融合的诉求似乎成为某种趋向和圈内外的借词,并渗透到当代艺术的前沿现场和艺术教育的多重学科之中。互联网技术与信息传播的迅捷,正在分离传统知识系统的版图;同时也在进一步取代个体的判断和滤化的潜能。为此,有关感受力式微、创造力泛化的话题已成为某种新的时代征候与忧患。尽管感受力与创造力的问题在学院与艺术江湖之间有着全然不同的折射,但这个话题还是涉及到学院的意义与作为,涉及到当代艺术泡沫现象下的基层景观以及创造的本质。 事实上,在今天,艺术教育已经不只是一个单纯专业领域内部知识传递的问题,它与社会整体的意识形态、美学支撑及价值取向的发展相关联。当代艺术的前沿现场也不只是艺术家、作品和展示场所之间的思想和物理界面的碰撞,它同样派生出许多新的内容与鲜活的问题。在这里,感受力无论作为个体的经验与记忆的转呈反应,还是社会景观、文化现实的第一触感,依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这也是今天艺术教育和艺术发生现场必须面对的问题。针对艺术版图与教育现场一系列难以绕行的问题和现状,2012年,跨媒体艺术学院发起了首届“感受力——2012·中国艺术教育论坛”,试图重新梳理感受力与艺术教育、创作之间的关联,探讨作为教育的艺术与作为艺术的教育的崭新视角。诚如时任院长高世明在开幕致辞中所言,旨在“重新来建设、重新来唤起、重新来开启我们现在正在消失的感受力”。这里所聚焦的“感受力”,显然不只是一个视觉艺术的表象问题,而涉及到对身体与外部世界、个体与社会、历史与当下种种层面的研究与探讨。 自首届论坛开启这场讨论以来,相继于2016年、2019年举办了前后三届“感受力论坛”。论坛云集了多方学者与专家,既有海内外当代艺术教育的一线师生代表,也有当代艺术创作前沿的重要艺术家,包括跨媒介领域、跨文化研究的资深学者。论坛聚合多样的学术倾向与价值判断,交叉着复杂的艺术现场和教学案例的分析,希望感受力的重新蒙启创造的原点。今天看来,无论交叉的话题还是各自的立场与视角,都在一定程度上延展了对话的时空和问题的实质性深化。 知识系统的流变性 关于感受力的蒙养和个体心性的觉悟,包括知识系统的认知与建构,这是我们在教育现场由来已久的论争话题。就今天的艺术教育总体来看,无论是传统学科还是当代艺术教育的新学科,都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视觉文化转型。它涉及到图像与媒介系统的更新问题,涉及到新的视觉生产问题。当代艺术其思维定律和它的观念创造、艺术生产始终处于一个流变与推陈出新的格局之中。无论就观念更新而言,还是新的形式语言与技术媒介的研发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流变性,它的问题、途径与对应方式是多样复杂的。学院教育可能成为一批批年轻创造者的平台,但它难以定格丰富多样的感受力,更无法完全预测未来。 就感受力、创造力而言,它涉及到对当代艺术系统内外认知的问题,涉及到当代艺术教育新的知识系统建构的问题,涉及到教与学的主体性建构的问题。跨媒体艺术学院作为一个新型实验教学平台,其知识系统的建构,依旧关乎到我们对于知识体系的论争以及主体性的定位。我们将如何处理艺术教育的本体与社会性外延的问题,一方面我们需要面对:知识系统中技术层面的问题,也就是知识基础的普适性问题。跨媒体艺术中的媒介与技术总是在不断更新,它需要伴随明晰的观念意识的推进,成为一种动力能源;需要不断补充新的知识给养,深化媒介的表现力,以获得真正意义上创造性意识的建立。另一方面的问题是:如何将这种知识与技术传播的施教方式分配在阶段性的教学单元之中,使实验艺术的智性模式成为创造的动力,而不仅仅停留在方法论上的纠缠;这也是我们所要建构的具有普适性意义的学理和技术要求。除了通过技术的传授与施教探讨创造的意义,同时还将面临文化创造中的社会性关怀,包括本土人文关怀等问题。 我们的教育能在多大程度上面对这个问题,学院如何教授经得起质疑的教学内容,并在具体的课程设置系统中消化这些问题,既有适时性的应对,同时也保持恒定的知识结构所必须配备的内容,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悖论关系。无疑,新的知识系统的建构与孵化是当代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的心智源与动力源。一方面,我们相信经验中的知识支撑,同时也意识到经验容易导致方法论与标准化的结局。当经验成为方法论,也就是说方法成为可以被推演的知识,必将忽略它在艺术本质上的暂时性和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跨媒体艺术教育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侧重于对经验的分享和实验性,而不是简单地炮制成功学的范本。 教与学的主体建构 感受力的蒙启是为了寻找可能的起点,进而确立教与学以及创造的主体。我们注重对经典案例的阅读与评判,也研究前辈艺术中闪光的内容,并不等于我们拥有了法则与标准;无论是媒体实验课程设置还是当代艺术史相关的分析性阅读,我们通过艺术史重要案例的形式生成与思想动因的分析,旨在清理其文脉,凝练出核心的价值,进而获得它恒久的启示性意义。它涉及到一个消化系统的建构问题,所以,重要的是建立在个人意义上的艺术史解读。它需要学生对发现与创造意义的追问成为某种自觉的行为和主动意识,师生共同分享经验的非逻辑性创造,以抵制来自外部或艺术界庸俗的价值取向与表象模式。其实,创造的意义在于我们对经验、经典质疑基础上的独创性,在于明确当下的现状与艺术家的个体立场。 今天,当代艺术教育的主体性何在,我们如何建立新的教与学的关系,这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教育的现场总是会有一代不如一代的忧虑,或者埋怨体制与价值观的飘浮。的确,今天的社会现实正面临着一个总体价值观不断被消费、被娱乐化的问题;教育也在不断地迎合市场化、大众化的需求。而学生的知识与品格以及主体意识的养成,需要一定的自由思考和选择的空间。我们既要培养对当代艺术共同的关切,又要在教学的互动环节中点拨经验与知识的可能性;这里的自由不但应该体现在具有个性的思想和意识,同时也应包含着对专业学理的感受力和判断性。无论教育的现场存在多少可变的因素,如果说学院是一个大的平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则始终应当在处于某种动态之中,师生共同形成新的教与学的创作集体,以创作驱动教学。我始终相信教与学主体应当是具有独立思考与学习能力的学生,教师的意义是在这个交流过程中,有意连接并提示一些问题点;可能以他一方的经验和知识触发学生十倍的想象。师生们在不断的互动交流和终极追问的过程中获得实验艺术的切实意义,以形成当代媒体研发、个性创造的活性平台和教育格局。 其实,无论教与学还是当代艺术创作,其有意义的工作,就是不断挑战那些既成的经验与固化的模式,包括挑战自我的思考经验和知识储备。显然,推动当代艺术教育与创造性实践的动力,不只是经验,而是一种思想,是建立在思想深度上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媒体的实验性也是基于这种追问的前提下形成有效的技术开发和创造,重要的是强调当代艺术思想与实验的突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无论个体感受力的锐化,还是当代艺术教育其内部普适性系统的建构,都是在短暂的、不确定性的前提下,建构有效的问题点,追问艺术的意义和形式创造的实验性氛围与情境。 以创作集体作为策略与路径 2019·“感受力论坛”“以创作集体作为方法”为议题,也是希望借由跨媒体艺术学院这些年“以创作集体作为策略与路径的探索”案例,与大家再一次聚焦感受力的本质,探讨教学与创作机制中的种种可能。这里所谓的“创作集体”并非过往历史中的那种宏大叙事般的“集体创作”, 也非集体意识形态统合的惯性所为。尽管“集体”在我们这个年代,无论就哪方面而言,都可能是一个值得慎用的名词。但这里的集体可以说是某种动态的学术共同体,无论就其知识的构成,师生的站位、立场而言,还是我们取用媒介技术的态度以及观念与创作生成的环节。这种短暂、流动的,怀同样心愿,具有共同体意味的创作集体,既构成了今天跨媒体艺术教学创作的现状,事实上也成为某种学术策略和路径。  其实,“跨媒体”本身的定位,不但体现了观念之于媒介的角度,以及技术与思想在学院内外的交互延伸;同时也是希望全面优化当代艺术教育的教学模式。我们一开始便强调作为“运动中的媒体与实践中的媒体”,希望从媒体与技术、媒体与社会的双向,推动当代艺术实验性和跨媒介研究、跨领域实践的发展。我们清楚地看到:在自身学科深化发展的同时,其实媒介技术的界面也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国内外当代艺术原先的生态、板块都在发生新的位移,甚至发生质的变化。所以,无论跨媒体还是实验艺术教育,作为今天艺术教育的一个侧面、一块试验田,我们既不能固化我们的技术指标,也不能完全游离教育的内涵建设。毕竟,任何新生事物都有老化、固化的可能。它需要我们在有效的距离中,不断自我修正、内外优化调整,包括学科构架与人才培养目标。我们侧重于跨文化的挖掘研究和新兴媒体的转型拓展,强调它的社会性介入与当代艺术界域的延展。以开放心态和革新意识拓展跨学科的技术交叉与媒介研发,紧扣当代媒体文化和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向;以培养兼具跨界整合能力和媒体创意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要旨,持续拓宽教育视野,设立具有高度社会行动能力的育人目标。  这些年,以“未来媒体/艺术宣言展”为牵引,凝聚“跨媒体艺术进程”项目群,形成互为支撑、互相链接、互相配合、互动延展的前沿研究模块。形成一个跨越社会思想、媒体实验和艺术展演的教研课题集群,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创作集体。我们围绕“深度社会化、充分国际化”的发展目标,努力在机制上建构“多层联动、内外打通”的学术系统,坚持“以思想为先”,用思想打开视知觉形态的包袱;“以实验为重”,推进媒体实验的状态和问题意识;“以课题为引”,介入社会现实需求和问题;“以创作为本”,在艺术与科技互通、文化研究与艺术创作并举的宏观视野下,以学科交叉的形态,融通多个专业领域。这个创作集体可能穿梭 “迷因城市、骇进现实”,有着重游“山水”世界、溯望“世纪”的情怀;也可能在“存在巨链”中演绎寓言一般的“行星三部曲”;或者以“全息书写”的方式虚构未来的科幻写作;再经由“呼喊与细雨”后重温“演化论”的内涵。这个创作集体持续探讨“作为媒体的艺术”和“作为艺术的媒体”,进一步解决技术语言与人文关怀的关系,建构理论研究、实践创造新的先锋性,创造适合彰显个性的媒体实验平台和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学氛围,重新聚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学术内涵。以它广袤的学术视野和犀利的专业界质,重塑建院的理念以及技术与人文交替共建的可能;以“无墙的学院”重构它在国际艺术界的新视野和新格局,探索和呈现媒体/艺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在这个创作集体中,我们强调媒介技术的凝练与心性智识的滋养,希望既要有稳定的系统结构,又要保持它动态的鲜活性,防止固化,甚至经验化地去消费课程。我们强调思维建构中的判断性和有效的问题意识以及精准到位的表现方式;强调媒介技术的拓展,培养艺术生产与思想生产的共同关切。同时关注建立在本土文化语境基础上的相关知识渊源的梳理与建构,关注社会性参与中的活性应用,注重建立在人文关怀基础上的创作实践和实验语言的研发,维护个体意志的发声。我们相信,唯有深度的追问和前沿的思想才能推进课程中的实验;才能实现所谓技术媒介与思想锋芒相交叉的实验艺术意义;才有可能在一种开放的语境中,遭遇对置各种纷杂的艺术事象和现实问题;才能对现有教学系统的设置进行必要的学术判断和有效的链接补充。所以说,独立感受和视角以及独特的语言方式,不但是实验艺术精神所不可缺失的,同时也是今天跨媒体艺术教育所必备的前提。无论作为一个艺术家还是媒体人,你的问题意识、终极诉求和批判的姿态需要有效地通过媒介载体的通道介入到现实。 “尽管今天能够让我们聚焦的东西变得越来越少,但还是希望在短暂的不确定的前提下、在有限的条件下,创作出某种能让我们内心激荡的东西,无论是创作还是教学,都需要某种激荡内心的时刻。”这是我在本次论坛最后的一段发言,也是重温感受力与创作集体的感怀。 ...

2019年12月30日 ,“铸金炼课 ”中国美术学院本科金课展开幕。展览展出了入围的三十二门本科年度金课,其中跨媒体艺术学院两门本科课程入选。分别为:动态视觉与声音现场(负责人:姚大钧)、叙事工程(负责人:牟森)。2019年1月9日,中国美术学院举办第四届哲匠奖颁奖典礼,隆重表彰在研究创作中取得突出成就的五位教师和获得[哲匠金课奖]的九门本科核心课程。 跨媒体艺术学院《叙事工程》本科课程荣获中国美术学院2019年度“哲匠金课奖” 课程负责人:牟森 课程成员:马原驰、朱朝晖、李京键、梅悦子、信阁、吴冰、周洁、赵炟 跨媒体艺术学院 叙事工程课程 空间面向—跨媒介巨构 金课展览现场 叙事工程-金课展览布展过程 摄影:赵炟 牟森老师作为哲匠金课获奖代表发言: 成就自己和成为自己 文/牟森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感谢学院,感谢评审委员会。(我)获得哲匠金课奖,感到非常光荣。同时祝贺其他哲匠金课奖的获得者。我看了金课展里的所有课程,收获非常大。感受到了学院的力量。为中国美术学院骄傲。感谢跨媒体艺术学院的领导、同事和办公室,感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的领导、同事和办公室,没有你们的支持,课程的建设是不可想象的。感谢教学团队,感谢马原驰。感谢参加课程的跨媒体艺术学院的研究生和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生,尤其感谢2017级本科生,2019年(二年级下学期到三年级上学期),他们参加了《呼喊与细语》和《李尔王》两个巨构课程项目,无日无夜,作战英勇,作风顽强。为他们感到骄傲。 本科课程是教学的前沿阵地,课程建设的目的是“有用”和“有效”。对社会有用,对同学有效。要培养有用的人,更重要的是,培养出来的人觉得自己是有用的。 在建设金课课程的同时,我们也注重伦理课程的建设。除了不迟到,尊重公共卫生秩序这些基本价值观要求,我最近又开设了《成就学》课程。“Achievement(成就)”,这个词的词源是“完成某物”或“完成某事”。同学们要体会“完成”,学会“完成”。《成就学》作为伦理课程,源自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亚里士多德原理,人生的目的是要获得幸福感。成就自己是重要的手段,而且值得持续终生。 不管是同学,还是教师,都要学会“完成”,都要不断“成就”自己,目的是“成为自己”。“成为自己”是塞缪尔·贝克特终其一生的主题。2015年春季,我和德国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的约翰内斯·舒茨教授带领中国美术学院的同学和德国同学一起,举办了贝克特短剧工作坊,我们对贝克特的生平和作品都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1923年,贝克特不到17岁,入读三一学院,和我们今天本科同学们的年龄一样。他的导师布朗教授的一段话深刻影响了他,“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毫无畏惧地去争取成为自己。” 成就自己是手段,成为自己是目的。愿以布朗教授这句话,与大家共勉。祝大家新年好,谢谢。 课程简述 叙事工程[Method Scenography]是牟森在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开设的核心课程。它是一种认知系统,也是一套呈现框架;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概念,也是路径和步骤;是公式,也是源流和案例;是观看制式,也是呈现方式。 作为课程体系,叙事工程有两个互为关联的面向:空间和时间。空间方向的课程线索为存在志-巨构,时间方向的课程线索为编年史-剧集,可称之为:展开和演化。空间方向和时间方向的共同理念和方法论是我们系的英文系名:Scenography。Media Scenography,媒介透视。 具体到空间课程方向,有三个层面:透视、存在志和巨构。 透视[Scenography]作为基本概念。这涉及看和呈现,包括如何看,看到什么;呈现什么,如何呈现。 存在志[Topologies]作为方法论。这是用地质学的概念去解析空间因素,用拓扑学的方式处理空间诸元素与媒介之间的关系。 巨构[Megastructure]作为创作品类。新陈代谢派成员槙文彦在《集合形象调查》中最早提出“巨构”的定义,他认为城市有三种原型:层级形式、巨构与集团形式。其中巨构型的城市指:“一个大型的架构,其中容纳了所有或者部分的城市功能。”他同时强调:“巨构的建造依赖于目前可行的技术。” 跨媒介巨构[Intermedia Megastructure]作为实践-教学-实践的范式,特点为:特定空间、特定主题、特定规模、特定时间段、多学科、跨媒介、超链接、主题式、多种叙事模式、多个艺术家、互为第一媒介——用策展的方式做演出,用演出的方式做展示设计。 展开[Details]-透视[Scenography]-拓扑[Topologies]-跨媒[Intermedia]-巨构[Megastructure]。如同沃纳·卡尔·海森堡所说:“因此世界表现为事件的复杂的交织物,其中不同的连接或者相互交替,或者相互覆盖,或者组合在一起,从而决定了整体的结构。” 跨媒介巨构教学 跨媒介巨构作为教学课程,培养目标是:整体构作能力的总叙事、整体媒介能力的总创作、整体运作能力的总制作。重要的不是媒介技术,而是媒介技术的用途。 跨媒介巨构项目,不管整合多少种类的媒介形态,空间本身都是第一媒介。一切都源自给定的特定空间,一切围绕特定空间条件展开,而不是通用的展示内容和形态适应于任何空间。这是跨媒介巨构区别于常规展示形态的最重要之处。 叙事工程,不管是空间面向的巨构,还是时间面向的剧集,有一些共同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传递信息 赋予意义 激发情感 命名即主题 主题即结构 结构即意义 叙事意味着命名。命名意味着用明确的主题概括复杂的构造。命名就是赋予意义,是重中之重。 工程意味着各种连接技术。这些都是叙事工程的课程主体,每一项都由无数具体技术组成。 如果说叙事工程是整个架构或者说是构造,课程由结构和节奏两部分组成。通过分类、分列和分别,建立数列、序列和层级。场景、场面和场次,对应着场景、情景和图景。 教学的方式是: 概念-源流-案例-方法-技术-路径-步骤 目录-题目 分解-组合 部分-整体 整体-部分 叙事是透视,如何看?怎么看?工程则是呈现,如何构造?怎么构造?跨媒介巨构是将一系列不同的复杂媒介形态彼此组织在一起。巨构的每一个部分——从方案中最抽象的感觉到表现在不同媒介形态中的最小的实体细节,以及所有形态间的相互关系,完成一个规模与复杂性上的完美衔接。从工程角度,有五个公式: 数列 几何 比例 层级 方向 数列,关于数和量;几何,关于形和体; 比例,关于各部分的关系; 层级,关于序列;方向,关于意义。 如果将跨媒介巨构比喻为“世界”这个概念,那么,“世”:存在,时间、空间和超时空,时世,世纪;“界”:界面、界限、边界、界定,其实是媒介。比如皮肤作为界面,除了界面,它还同时是一种组织和系统,令人联想到复杂的连接性,生与死,局部坏死与整体存活,内和外之边界,内系统和外世界之界限,新陈代谢……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教学成果 在叙事工程课程体系下,媒介展演系的本科生已经完成了多次大规模的跨媒介巨构转换。 2018年,在北京时代美术馆展出的跨媒介巨构《第二十二条军规:一种连接》,是“全息书写:2018跨媒体国际艺术节”展览中的“出逃”板块。由媒介展演系同学基于叙事工程课程,历时141天打造,其创作团队由16位本科生和研究生共同完成。《第二十二条军规:一种连接》是以文学名著《第二十二条军规》为本的跨媒介巨构作品。它是由叙事主导的,是基于具体空间的,是非单一媒介的。它试图使不同的媒介最终“拼溶”(passage)在一起,形成一个叙事场,共同构建成一个表演性装置。 2019年,第五届跨媒体艺术节“演化论”在象山艺术公社举行。媒介展演系板块以“呼喊与细语”为名,以尤金·奥尼尔的名剧《大神布朗》为基础文本。主题是青春的选择和青春选择的结果。我们整合全系三个年级本科生与视觉中国研究院研究生共50人,在象山艺术公社的剧场空间,选取了自文艺复兴以来人类历史的多个瞬间,展开了一场排演。这场排演将以跨媒介巨构的形式,对近两百年来人类“青年时期”的历史展开回望。 《失控:最后一局》是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与叙事工程研究所出品的跨媒介巨构作品,也是媒介展演系与MSG团队(Media Scenography Group)在2019年的第二个跨媒介巨构项目。此次展览,基于媒介展演系的核心课程——叙事工程,以2017级17位三年级本科生为创作主体,结合西湖计划具体空间,对莎士比亚的《李尔王》进行了重新结构与二次排演。 《失控:最后一局》的叙事结构借鉴小说文体的“部-章-节”三个层级,将《李尔王》的五幕对应为五部,二十五场对应为二十五章,并有音乐IRREVERSIBLE、灯光INSIDE、景观RIPENESS IS ALL番外三章的数列结构。 五部对应五大空间,二十五章对应原始文本中的二十五个具体动作。在此之下,每章又各自分有一至四个不等的小节,每节对应一件本科及研究生具体创作,品类涵盖装置、摄影、雕塑、影像、声音、场景模型等具体媒介。加音乐四节、灯光五节、景观五节,《失控:最后一局》最终包含作品四十八节,由此,将《李尔王》切割成为四十八个瞬间,并在一个展览之中同时释放。 此次跨媒介巨构项目于2020年1月3日在西湖计划空间展开。 教学过程 ...

基于进一步推进跨媒体艺术专业学科建设以及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的需求,跨媒体艺术学院在目前三个系(实验艺术系、开放媒体系、媒介展演系)的基础上,正式新辟自由艺术专业方向,增设自由艺术工作室,自2020年起,全面展开本科教学。工作室教师由活跃于当下艺术生态中的艺术家、策展人、学者共同组成。 自由艺术工作室 简介 自由艺术工作室,关注行进中的艺术现象和行业前沿规则,积极参与社会性的艺术对话。我们以自由艺术为前提,激发感受力与创造力,在无限表达方式与技术媒介成为可能的今天,珍视自由给予个体的有限选择和态度;在教学中我们强调,以个体在艺术实践中的切身局限为中介,开放艺术观点,尊重个体差异,引导自由选择,以真实的艺术态度和自由的感知出入艺术与媒体的边界。 育人目标 自由艺术工作室强调想象力的先行,培养个体独立的判断与态度以及语言系统的建立;鼓励个体或团体及时走入当下艺术现场,把握艺术在质疑与答案之间,现实与想象之间,生活与理想之间的呈现,成为在当下艺术领域获得持续发声的自主个体。 专业特色 鉴于艺术日趋专业化,教育过于成果化的导向,自由艺术工作室的课程设计强调学生主体意识的建构,问题意识和试错精神的培养;我们的教学以创作为核心,以有限为前提,以媒介为发端,以问题为导向,以展览为呈现等“游戏”规则的建构,贯穿始终,并期待融超艺术规则的意外和创造。 教研团队 主任:张辽源 副主任:蒋竹韵 教师:吴美纯、吴珏辉 张辽源 1980年出生, 工作生活于杭州。 张辽源2009开始将工作方向集中于视觉现象本身,开始了关于光线、成像、观看方式等与此相关媒介的“反向式”研究和创作,让媒介的结构成为观看的对象,探讨视觉经验如何影响我们的认知。 2016开始了新的影像项目,关注影像数字媒介的技术逻辑,利用这个系统的自身结构进行创作,展开想象。近几年,张辽源开始以“观看”为切入点,察考当下艺术系统内的语言现象和媒介机制 ,重新看待形式对观念世界的输入作用,以及由它所引发的我们在现实和精神世界中的种种状态,在创作上更直接的通过对形式拆解式的再使用来浮现它与我们观念活动的密切关系。 主要个展:2018  《放映》 博而励画廊  北京、《取景》  箭厂空间   北京2017  《半发酵》茶部×张辽源  想象力学实验室 杭州2016    文化馆项目42期:《升级》 2008   《一个展览》 比翼艺术中心,上海 主要群展:2019  深港建筑双年展2019  盐田分展 深圳 、北京当代艺术展2019 全国农业展览馆 博而励画廊、《可善的陌生》UNArt艺术中心  上海、《释放全景》深圳坪山新媒体艺术节 深圳2018 《在场》 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中国美术学院 杭州、《花鸟集》 想象力学实验室 杭州2017 《复相 叠影》广州影像三年展 广东美术馆、《掩体-对白》  掩体空间 北京2016 《南方-引力》深圳新媒体艺术节 深圳、《事件的地貌》 深圳OCAT艺术中心、《 运动花园》东京惠比寿国际影像艺术祭 东京写真美术馆2015 《大概》上海仁庐空间 上海2013 《ON | OFF》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 尤伦斯艺术中心 北京2012 《明室》泰康空间  北京 2011 《 超有机/一个独特研究视角和实验》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北京、《中国影像艺术1988-2011》民生现代美术馆  上海、《 小运动:当代艺术中的自我实践 》...

世界戏剧 | 产学研·产业链计划 跨媒介巨构 失控:最后一局 Out of Control: Endgame 文本 | 威廉·莎士比亚《李尔王》 开幕现场 摄影 | 朱朝晖 展览《失控:最后一局》是由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与叙事工程研究所出品的跨媒介巨构作品。此次媒介展演系以2017级三年级本科生为创作主体,结合西湖计划具体空间,对莎士比亚的《李尔王》进行了重新结构与二次排演。 2020年新年伊始,我们在西湖计划空间举行了展览开幕式。由西湖计划联合合伙人高雯瑛女士主持开幕,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 高士明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 管怀宾教授、中国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兼书记 杨振宇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 文涛老师、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 姚大钧教授、井上文化 周开井先生等多位嘉宾莅临展览开幕式现场。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士明教授在看完展览后评价: 这个展览的呈现方式解决了一个问题:这些形式从哪里来?从一个文本出发。不管你感兴趣还是不感兴趣,从它开始。先认命,然后你会发现每一个人,他最后所有的创造性,所有的理解,都是指向那个东西的。他理解的可能会有偏差,甚至会有一些误读,但是没有问题。他开始拥有了一个开始的理由。其实所有艺术界的人,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开始的理由。所以我觉得森老的课解决了这个问题。就是认命。认命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最后我建议大家自己每个人单独的走一遍,你可能根本没有读过李尔王也没问题。但是在这里面他们形成的叙事,和所有呈现的信息,将由你们自己来重新构造。 在展览开幕仪式结束以后,高院长又独自一人深入展厅内部,展开他自己的叙事构造。 摄影 | 谌文君 “这帮年轻人的影响力将远远超过展览本身,这对个人或学科而言,影响深远。"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管怀宾指出,过程中展现的鲜活探索和协同作战精神最值得盛赞。“(牟森)不断在给我惊喜。这次叙事工程获得金课之名是实至名归。”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文涛认为牟森的作战部队非常有战斗力,而他走过现场那段通道时想到了一句话:教育就是从“做”中学。 摄影 | 谌文君 展览总叙事—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系主任牟森在展览前言中提到: 如果只允许用一个字描述《李尔王》,我选孽。《李尔王》的主题是孽,不是罪。自作孽,不可救。连救赎的可能都没有,这也是《李尔王》的主题。我还写过:文本解释的可能性无穷。比如,用‘惊’和‘精’的各两组词来解《李尔王》:惊慌失措、惊心动魄和精疲力竭、精尽人亡。《李尔王》是结构精美和主题多义的典范。比如,它是一个自由选择和自我承担的故事。这一次,我们以《李尔王》为文本出发点,在展场呈现“长篇小说”。《李尔王》第五幕第2场,埃德加对要自寻短见的父亲说:“ Ripeness is all。”卞之琳译为:“成熟就是一切。”朱生豪译为:“你应该耐心忍受天命的安排。”我更喜欢另外一种译法:“丰饶即一切。” 摄影 | 徐弋洲 特别值得感谢的是,在展览开展第一日,中国美术学院许江院长就莅临展览现场,他也是失控:最后一局开展当日的第一位观众。他在现场说: 美院是培养诗人的地方。我喜欢这种荒原的调性。在西湖的地下,有一片荒原。 展览现场图集 摄影师 | 朱朝晖 谌文君 人青 王若兰 徐弋洲 马原驰 展览介绍 《失控:最后一局》是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2019年的第二个跨媒介巨构项目。此次媒介展演系以2017级三年级本科生为创作主体,结合西湖计划具体空间,对莎士比亚的《李尔王》进行了重新结构与二次排演。 《失控:最后一局》的叙事结构借鉴小说文体的“部-章-节”三个层级,将《李尔王》的五幕对应为五部,二十五场对应为二十五章,并有音乐IRREVERSIBLE、灯光INSIDE、景观RIPENESS IS ALL番外三章的数列结构。五大部各借文本中一名死者之口,以一句台词为题,提示此部内容。 从第一部至第五部标题依次为:  一、在多佛的悬崖。葛罗斯特:“疯子领着瞎子走路,正是这时代的病态。”  二、在城堡中厅堂。埃德蒙:“本性,你是我的女神。”  三、在农舍一室。仆人甲:“你还剩一只眼睛,能看到他们的报应。”  四、在荒原。李尔:“我们为来到这个满是傻瓜的大舞台而哭。”  五、在英军营地。科迪利娅:“没有,我的父亲。” 五部对应五大空间,二十五章对应原始文本中的二十五个具体动作。在此之下,每章又各自分有一至四个不等的小节,每节对应一件本科及研究生具体创作,品类涵盖装置、摄影、雕塑、影像、声音、场景模型等具体媒介。加音乐四节、灯光五节、景观五节,《失控:最后一局》最终包含作品四十八节,由此,将《李尔王》切割成为四十八个瞬间,并在一个展览之中同时释放。 展览信息 展期  | 2020年1月3日—2月29日 11am—7pm 周一周二闭馆,春节假期1月20日—2月4日闭馆 地点  | 西湖计划杭州市上城区西湖大道220号西湖创意谷6号楼地下二层 / 地铁1号线定安路站B出口 出品  |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 叙事工程研究所 主办  |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西湖计划 Open Hours: Jan. 3 to Feb....

2019年12月,经全国各高校网上申报、高校主管部门审核,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评议、投票,教育部认定了405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2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跨媒体艺术专业 专业定位 中国美术学院经新媒体系和综合艺术系近10年的实验性教学探索,2010年,于国内率先创立跨媒体艺术学院。跨媒体艺术专业经5年建设发展成熟,申报教育部目录外新增专业成功(专业代码:130408TK)。这是国内第一所直面媒介技术变革与文化变迁的"当代艺术学院",被美国《亚太艺术杂志》评为“亚洲最值得期待的艺术教育机构”。作为跨媒体艺术教育的先驱,本专业坚持学校“三美”育人理想和“四通”人才培养要求,以内外打通、跨界互动为基本思路,以媒体中发掘创意,技术中发显人文为教育宗旨,通过建立新艺科“想象+创造双螺旋”式教学机制,互通共生的国际“超学院”结构形成“媒体创意、艺术创作、文化研究、策展实践”的教育格局,在国际平台推动当代艺术的跨学科研究和跨领域实践。 人才培养 致力于培养掌握媒体技术、具有实验精神和深厚造型基础的当代艺术与新兴媒体产业的创作型人才,同时培养学生树立个人鲜明的文化评判力,掌握具有想象力的艺术语言,呈现对社会和生活独特而理性的反思。 专业特色 实验艺术系强化学术研究与创作实践的实验性及前瞻性。注重从技术和观念的角度,以实验精神探索跨媒介表现的叙事潜能。在教学中,强调对接当代艺术现场和跨媒体语境下的社会需求,以课题式教学、研究式教学为主体,重视培养学生的执行力和落地能力,并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内化于教学过程中。 开放媒体系 在国际化的高科技创作中,强调面对并反思当下中国独特的网络社会生态。当前的训练与研发重点在于: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手机艺术、未来书写、未来山水、实时动态影音现场、社交媒体艺术、声音艺术、程序艺术、科幻影剧等方向。并且,推行媒体研发、创作实验、项目实践同步开展的实验教学机制,与中国美术学院virREAL艺术科技实验中心等研发机构紧密结合,同时培养、训练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与技术开发能力。 媒介展演系 强调媒介融合与叙事建构。面向当代社会的整体艺术环境,聚焦媒体/创意产业发展需求,推动多种媒介手段的创造性综合运用与跨界融合;推行以“真题真做”为特征的“项目制”教学,促进学生的视眼界提升、能力训练与观念塑形;并以多元化、前沿性的教学实践和创作研究,推动兼具国际视野和本土关怀、开放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实践型人才培养。 自由艺术工作室 鉴于艺术日趋专业化,教育过于成果化的导向,自由艺术工作室的课程设计强调学生主体意识的建构,问题意识和试错精神的培养;我们的教学以创作为核心,以有限为前提,以媒介为发端,以问题为导向,以展览为呈现等“游戏”规则的建构,贯穿始终,并期待融超艺术规则的意外和创造。 师资队伍 跨媒体艺术专业拥有由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先行者与领军者,国内最著名的策展人与艺术理论家,当代艺术界的学术权威和明星人物以及诸多深谙媒体艺术的知名艺术家组成的具有国际水平的教研团队。本科教学中聘请国际知名学者来校为本科生授课,全面导入客座教授方式,聘请专业领域内有影响力的国内外专家、教授和艺术家,以工作坊形式充实日常的教学和科研。 学院院长:管怀宾 教授 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文涛 副研究员 学院副院长:姚大钧 教授 实验艺术系 高世强(系主任)、管怀宾、朱玺、汤南南、高芙雁 开放媒体系 姚大钧(系主任)、真锅大度 Daito Manabe(外聘)、Christian von Borries(外聘)、Alessandro Ludovico(外聘) 媒介展演系 牟森( 系主任)、崔鲁海、马原驰 自由艺术工作室 张辽源(系主任)、蒋竹韵(副主任)、吴美纯、吴珏辉 校内研究所 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 高世名(所长)、张颂仁、卢杰、陆兴华、陈光兴、皮力、姜珺、陈界仁、王智明、Raqs Media Collective、高初、唐晓林、刘畑 基本视觉研究所 范厉(代所长)、张辽源 总体艺术研究所 邱志杰(所长)、杨劲松、汤南南、宋振、谭斌 空间影像研究所 高世强(所长)、乌苏拉•潘汉斯-比勒、杜庆春、牟森、董冰峰、范厉、颜俊杰、刘恪、陈雨、缪晓辉、卢意 网络社会研究所 黄孙权(所长)、许煜、范凌、李振华 影像档案与研究中心 高世强(主任)、董冰峰、吴穹 客座教授及研究员 贝尔纳•斯蒂格勒、乌苏拉•潘汉斯-比勒、约翰•哈托、大卫•乔斯利特、董冰峰、陈界仁、汪建伟、张颂仁、陆兴华、刘韡、真锅大度等 专业资源 专业现拥有由3个专业系科、1个专业工作室、5个校内研究所、多个校外研究所,以及由8个实验室组成的实验室集群;建成了两个省级以上的实验教学中心,包括浙江省“十二五”示范实验教学中心——跨媒体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跨媒体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形成了“专业系科+校内研究所/中心+校外研究所”的组织架构。 拥有专业藏书及影音资料近3千册,价值1000多万元的实验与研创设备,其中包括共享式网络高性能计算平台,3D立体环幕系统,影音展演集成控制灯系统,高清专业级演播系统等形成了一个多层次、跨学科的当代艺术教学系统和一个当代艺术、视觉文化互动共生的教研平台。 教研成果 2015年跨媒体艺术专业发展成熟,成为教育部目录外新增专业,2017年获浙江省高校十三五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跨媒体艺术专业所在学科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艺术学门类评估中,一级学科排名第一,为A+学科,排名1/93,进入前1%。 近年来,本专业屡获国家级、省级科研奖项。2016年由本专业教师团队参与的《基于“内外打通、跨界互动”的跨媒体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获得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8年项目《媒体创意与策划高层次文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构》获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二等奖,《媒体创意策划人才培养项目》及《中德实验影像展》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支持。 毕业生培养 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或任职于国内多家重要艺术机构以及主流媒体或阿里巴巴及网易等大型网络公司;或创办媒体策划和文化创意公司;并且,还有诸多已毕业的学生作为自由艺术家活跃于上海双年展、广州三年展等国内外重要当代艺术大展,受到了当代艺术界的关注。另一方面,已毕业的学生创作成果丰硕,曾获得包括“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奖”、“全球华语大学生影视奖”、“TASML/DSL驻留艺术家大奖”、“ACC年度青年艺术家奖”、“OCAT皮埃尔•于贝尔奖”等各类专业奖项。 代表事件 2019跨媒体艺术节 2018国际跨媒体艺术节 2017国际跨媒体艺术节暨未来媒体/艺术宣言展 2016跨媒体艺术节 2015国际跨媒体艺术节 今后,我们将持续推进“跨媒体艺术”专业建设,深化专业课程体系,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的跨学科、跨领域当代艺术人才而努力。 ...

世界戏剧 | 产学研·产业链计划 跨媒介巨构 失控:最后一局 Out of Control: Endgame 文本 | 威廉·莎士比亚《李尔王》  开幕  | 2020年1月3日 4pm  展期  | 2020年1月3日—2月29日 11am—7pm 周一周二闭馆,春节假期1月20日—2月4日闭馆  地点  | 西湖计划 杭州市上城区西湖大道220号西湖创意谷6号楼地下二层 / 地铁1号线定安路站B出口  出品  |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  叙事工程研究所  主办  |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西湖计划 World Drama | Industry-University-Institute · Industrial Chain Project Intermedia Megastructure Out of Control: Endgame Based on the script of King Lear by William Shakespeare Opening: Jan. 3, 2020.4pm Open Hours: Jan. 3 to Feb. 29, 2020. 11am—7pm Closed on Monday, Tuesday, and public holidays...

  上图为2019感受力论坛与会人员在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中央草坪   文稿整理: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研究生:常兰(统稿)、黄利红、蒋斐然、冯均桥、徐子羿、梅嘉程校订:张晨、唐晓林 2019年12月7日至8日,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主办的“2019感受力论坛:以创作集体为方法”圆满举行。本次论坛包括了四场主题讲演和一场圆桌讨论,邀请了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台北艺术大学、鲁迅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上海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国内的艺术教育界同仁,以及活跃在博物馆、画廊等艺术机构的艺术家、策展人和馆长,聚焦于感受力的蒙养与创造力的激发,共同分享实践与研究所得,探讨如何以艺术做教育,以教育做艺术,如何组成创作集体等多方面问题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管怀宾、副院长姚大钧、实验艺术系主任高世强、媒介展演系主任牟森分别主持了四场主题讲演,并联合主持了讨论环节。   2019感受力论坛:以创作集体为方法  时间 2019年12月7、8日 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 组织委员会 管怀宾、文涛、姚大钧、高世强、牟森 主办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2019感受力论坛海报 2019感受力论坛现场,12月7日 讲演节选 王俊杰/跨领域艺术的当代思考与合作生产 数位时代下, 从事艺术教育的工作者和艺术家该如何思考艺术的当代性?亚洲的知识系统是沿用西方的知识系统,从唯心主义到科学论,并制定了分类学。如何在这个分类学的系统之下重新思考跨领域的艺术?谈跨领域常常会谈到瓦格纳的总体艺术。瓦格纳是用舞台去做案例,其中就涉及到去舞台疆域的问题。但我们到底如何定义当代剧场,有没有可能产生不同于瓦格纳时代的新的可能性?这些年我们(学院)进行了一系列的创作实践,思考美术馆和无人剧场,用实验室(lab)去重新定义美术馆空间。不同于工程领域的实验室概念,这是一个跨领域研发的概念。即,当代的创作如何通过一个共同发酵,在白盒子美术馆里提供给观众一个新的体验,如何可能进行一些不一样的实验,以重新思考场域和空间的关系,思考空间的历史性。 姚大钧/与未来对峙:科幻作为方法 国内近年兴起一股科技艺术的热潮,不妨探讨下“科幻”。早期对未来科幻的乌托邦式想象随千禧年这一节点的到来而落空。人们经历了一种与未来对视的紧迫感:时间不断逼近,未来并没有发生,一切科幻想象都没有兑现。于是,人们将目光转向科技。社会的变革是缓慢的,只有科技迅猛。科技的更新变成了我们对当下唯一可以期盼的东西,用以补救我们对未来想象的彻底的空白。这就导致我们在做未来学时,科技不幸地变成了对未来思考的唯一的手段。但我们要思考的正是:如果没有科技,如何思考未来?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开放媒体系聚焦科幻及未来研发,以科幻作为学习研发的方法。中国仍然没有诞生自己的科幻,科幻大局仍是美国和日本在主动。我们要做科幻必须从自己本根的东西做起。创想未来必须对当下有很深的体验,考察下乡就变得很重要。甚至可以极端地说,没有未来这件事情,所有的未来想象必须回到当下的基点。同时,跨媒体艺术学院强调以跨媒介作为方法。“今天最好的创作多半是位于媒介之间的。” “跨媒体”如何翻译?“Transmedia” 还是“Intermedia”? 必须是“Intermedia”。媒介这个概念已经被反复讨论,更需要谈的是跨母题(motif):每一个媒介和母题之间都可以产生重叠,从而在媒介之间进行一种高度动态的研究型创作。 牟森/存在巨链:跨媒介创作的产学研可能 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这些年一直在教学和实践的关系中摸索。基本的出发点和思路很明确,那就是:产学研和产业链。以叙事工程为主体课程,有两个主要面向:空间和时间,对应两个媒介品类:巨构和剧集。从源流到案例,从概念到方法,希望学生在二下学期熟悉元媒介品类,在整个(本科)三年级,打通这些技能知识,以跨媒介的项目方式整合这些内容。 展演 空间-时间 展开-演化 透视-拓扑 变迁-进程 世界-界世 巨构-剧集 2020年,开启“世界戏剧”计划,实践产学研和产业链。通过剧,在展、演、映三种应用领域,呈现人类行为、人类紧急状况、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成的人类景象。 剧集式的巨构,巨构式的剧集。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领域,教学项目化,项目成果化。 朱朝晖/手机时代摄影的进退和取舍 手机是现代人手中的新石器。从单反到专微,从相机到手机。人人摄影的现实,手机成为了现代的万能工具。拍摄工具的更替造成仪式感丧失。作为现代人的工具-手机为什么是一个小方块?如果是一只眼睛呢,只需要眨一眨眼睛就可以按下快门。十年之后,有可能我们的相机就已经不是拿在手上,而是戴在头上。无论如何,未来已来。 胡介鸣/反刍的图景:第三只眼睛 反刍的图景属于什么性质?是他者的图景还是自我主体的图景? 第三只眼睛作为物理的身体器官是不存在的,作为感知系统的触点则是存在的,并且值得信赖。第三只眼睛并非神秘主义的指称,而更多的是在人的潜能方面显现它的存在。它更像是在感受合力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心象层面体悟的非物理性器官。 所谓反刍的图景有一个基本观看前提:看与思并存的观看方式。 这种观看方式并不完全是“点对点”的看与思,而是通过一点对多点,由点及面与及体的联想辐射式观与思,产生连续的图景。这个连续的图景存在于不确定的时空,它的时间线是多轴多向的,来回穿梭的。它的空间关系是多维度的,不受物理条件限制。连续图景的产生与观看者个人经验有关,也可以说反刍的图景是带着明显的个人经验烙印的图景,是有思想意识的图景。 李京键/其大无外,其小无内:音乐与多种艺术的界限和融合 二十世纪以来的音乐创作思想呈现出多种融合形式 第一:与数学的高度结合是二十世纪音乐发展的主要特征。 第二:音乐与戏剧的结合,如乔治·阿佩伊斯(Georges Aperghis)的创作。 第三:是音乐与建筑的结合,如伊阿尼斯·泽纳基斯(Ιάννης Ξενάκης)的作品。 因此,整合的运用历史中所出现过的技术现象是跨学科融合在当下的基本方式。 同时,就音乐学院的教育而言,作曲不可教,可教的应当是历史中所出现过的技术现象。 孙承健/虚拟制作时代的电影视觉观念与创作方法 提问:如果工具与思维速度相匹配,你会拍哪种类型的电影? 电影虚拟化制作,不断僭越着照相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 数字技术与电影文化的全面融合,不断构造着人们有关自我与他者的观念,形塑着人们的情感、价值和对世界的理解。 为何要关注虚拟制作?对未来电影工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从两个方面谈: 1.颠覆传统电影制作观念的虚拟制作。 电影虚拟化制作指的是:一种协作和交互的电影制作过程,适于虚拟设计和数字资产的开发。其特点为交互性和非线性。 电影虚拟化制作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而是改变了电影创作基本模式。 传统电影制作流程;故事创意编剧--设计--拍摄--视效等线性的时间模式。 虚拟电影制作流程:并置,网状,同时展开。这种模式显然更加灵活,更加宽容。更能集中于意图表达。 2.视觉化,实时性和数字资产 电影虚拟化制作颠覆了基于再现现实的创作观念。围绕视觉化,要求每一个环节都要表达和呈现。 李振华/一个人在荒岛:诗歌、短句和朋友圈 讲到感受力,讲到集体,我们今天的朋友圈都与此有着莫名其妙的联系。我想讲讲我的项目《一个人在荒岛》。它的潜在来源是2008年我邀请阿巴斯来中国展览,研讨会上阿巴斯的回答很打动我,他说他有钱的时候就拍电影,没钱的时候就拍摄影,但是呢这个都是靠外在的一些技术手段或者要与别人合作,而有一些创造力需要随时抓住,那么他的动力源就是写诗。在没有外在的技术手段的情况下,写诗是最好的实现创造力的手段。有观众回应:“一切随风而逝,只留下樱桃的滋味。”这样的唱和鼓励我在朋友圈上开始写诗。 董冰峰/如何共同生活?——艺术与“共同体” 当代美术馆是要指向一种公共性、一种公共可能。美术馆不仅是一个属于美术史、艺术史、视觉艺术展示的空间,更多在今天扮演一种公共声音,有更多公共议题展开的空间。田原史起在分析亚洲,特别是中国、日本时,讨论“公“、“共”、“私”,特别讨论“共”这个关键词。 从很多艺术家身上我们发现越来越多对集体、社群、共同生活概念的相似性,通过很多艺术家的工作来讨论这样一个主题会比较恰当。 毛晨雨的创作多横跨纪录片、影像艺术、写作、剧场以及当代美术馆邀约的展览项目:这在一方面极大扩展了“稻电影”与当下社会文化和艺术政治话语的交流空间,而在另⼀方面无疑又继续凸显出其实践意图中关于“乡土”(农民)与“现代”(工业)、“个体”(人)与“社会”(自然)、“话语”(知识)与“制度”(权力)等议题,既处于看似紧张对抗又必需和谐共存的一种现实处境。  陈界仁1996年重新恢复创作后,开始和在地人民、失业劳工、临时工、移工、外籍配偶、无业青年、社会运动者进行合作,并藉由与被排除者、社会运动者和电影⼯作者,结合成相互学习的拍摄团队与临时社群,以及通过占据资⽅厂房、潜⼊法律禁区、运用废弃物搭建虚构场景等行动,对已被新自由主义层层遮蔽的人民历史与当代现实,提出另一种“再-想象”、“再-叙事”、“再-书写”与“再-连结”的拍摄计划。 田中功起以令人不安的简洁的实验证明或许共同协作会构成一个巨⼤的挑战:我们如何对待彼此,我们如何看待事物?实验性的协作精神也反映福岛的灾难,它迫使人们团结并形成社群。个人节奏群体是可能的吗?可能会有一个既没有目的又没有原因的共同体吗? 陈界仁/创作集体或悖论体(唐晓林代读) 人类社会为了生存,从来就是以集体的形式存在,也一直以各种理由形成、创造新的共同体。 当我们说“跨媒体”时,这里所指的“跨”,究竟是只指“跨媒体”?还是包含“跨向新社会形式的实验”?如果是后者,那么:我们所欲实验的“新社会形式”的想象为何?有多少种目前可实验与实践的“新社会形式”?其中包不包含与“异议者的联合”? 如果包含,那么不同异议者之间,如何“合”?又如何在“非合”的状态下形成“集体”? 如果所有艺术领域的异议者,不面对我们欲望构造中深埋的西方中心主义,那么无论怎么“跨”,都只能在被划定的范围内,做所谓的“跨媒体”艺术,但如此之“跨”,等于未“跨”。 只有全面开展“另类全球化”想像(虽然这是一个毫不新鲜的词汇),但唯有如此,西方才不再只是西方,中国也不再只是中国,各国也不只是各国,寰宇四方才能皆为“非域之域”——一个能让各种异议自由进入与共存之所,如此,感受力才可能因异议的存在,而被真正的打开,山水才能成为“集体”的山水,VR才能成为“集体视域”的全视域,剧场才能不只是剧场,而是社会生活与社会空间的“集体”实验场。 黄孙权/批判的衰落:跨媒体的中年危机 社会性艺术不是一个规范性的、定义性的概念,社会性艺术是一个行动的角度能够改变、穿透、干预社会关系的方法,所以它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不是一个定义的问题,不是可以泛化的。艺术家如果可以跟艺术的对象进行交换、学习,而能够互相解决彼此的问题的话,这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它是社会性艺术。 为此我提出四个观点,也可以说是行动方案: 1.多孔性战斗; 2.离开所有权的“快感”实践; 3.识异的政治; 4.与现实交往。 如果我们把社会性艺术当做一个创作集体的话,它能够让我们在使用技术的时候可以避免成为技术的伺服系统。 适应和使用科技大部分时候使我们更麻木而不是带动创新,因为创新跟平台有关。 感知力的变化首先发生在新奇感上,所有媒体技术的发展都是一种摒弃,口语被印刷术取代;电子媒介出现,广播取代了电话、电影取代了广播、电视取代广播、AR、VR又取代了电视;社交媒体取代了社会,每一种媒介的取代过程都抛弃了一部分人。 所有的新媒体都有储存和转换经验的能力,问题是我们把这种能力置于何种地步。 我们不要太快地适应、使用新技术制造冲击感,当冲击变得好用,大家习惯了、麻木了,那对抗的部分就消失了,新媒体就变成了为技术服务的伺服系统。 武小川/作为塑造的艺术 具体的、细节的,才是有感受力的。 作为集体的创作方式,过去一般说创作带动教学,现在我们也讲项目型课程,或者课题带动课程,其实就是将单向式的教学教授、双向式的讨论与实践,转为多向型的互构共进,成为多主体发展的方式。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塑造”。成为一种专业,成为一种领域,成为一 种志业吸引。   高世强/探索一条新道路:一场“山水精神”和“近未来”之间的教学研实验 在当前的国际政治实践和社会体制运行困境中,“山水精神”所代表的这一世界观、人生观和创作观资源,似乎可以提供一种新的可能,为构筑未来我们的可能生活,亟需重新将之激活。 站在当下的时间节点,向前看(近未来)和向后看(历史理解)其实都是充满想象力的一种建构,是一种主动的行动。 目前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同一批参与者和研究者从“山水”和“近未来”两端先分别做起,各做各的,并不急于在议题上交叠或连接,希望通过长时间的实践,使得两部分在每位参与者心中和脑中自然融合生发,期待产生非常不同而多元的结果。以参与具体研创项目的方式,在实践中帮助同学们锻造/形成各自的方法论系统;以规模的庞大和时间跨度的悠长,在同学们心中凝炼知行的“舍利”,助力他们形成“艺术/自我/外在世界”三者间恒定而独特的观念。 管怀宾/融超经验:消化观念、技术的流变与普适性专业建构的矛盾 在当代,艺术教育已经不只是一个单纯专业领域内部知识传递的问题,它与社会整体的意识形态、美学支撑及价值观念的发展相关联。 新知识系统的建构与孵化是当代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的心智源与动力源。当代艺术教育其内部普适性系统的建构,是在短暂的、不确定性的前提下,建构有效的问题点,追问艺术的意义和形式创造的实验性氛围与情境。 我们今天了解的艺术史或者装置艺术史都是某种过去式,如同历史与传统有挖掘的意义,但需要有新的诠释和建构,它可以被理解但不可以成为规则。无论是绘画还是装置艺术,我们从刚刚逝去不久的过去中挖掘不同的表达方式,不是为了向经典致敬,而是为了寻找可能的起点。 2019感受力论坛现场,12月7日 与谈:刘恪、郑闻、黄小捷、王旖旎 与谈:王子耕、陶显、谭彬、吴佳芮 与谈:张杨、蒋竹韵、刘益红、赵德利 与谈:闵罕、朱玺、郑达、陈问村 与谈与讨论节选 2019年12月8日感受力论坛圆桌讨论现场,管怀宾、姚大钧、高世强、牟森共同主持,与会者:敖日力格、车建全、陈问村、董冰峰、胡介鸣、胡晓阳、黄孙权、黄小捷、李川、李京键、李振华、刘恪、刘立宏、闵罕、孙承健、谭彬、唐晓林、陶显、王俊杰、王旖旎、王子耕、吴佳芮、武小川、张锰、张杨、赵德利、郑达、朱朝晖等。 敖日力格 北京电影学院的新媒体系实际上也是依附在电影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主要以影像为主体,也是发挥我们学校自身的优势吧。我们先是从研究生培养开始倒推到本科生培养。一开始实行项目制教学,反常规的教学模式。但是发展了这么多年,目前又貌似走到了瓶颈,被自己设定的规则束手束脚。这两年非常吃力的筹备了一些专业,如新媒体艺术,实验艺术,跨媒体艺术,又新申请了虚拟艺术的专业代码。我们的新媒体艺术系虽然历史比较短,但十年办了4次国际的新媒体艺术大展,借着项目,让我们的学科成长起来。我感兴趣的是构建一个实践体系的未来,这跟我们学校强调实践的特性有关系。一个学院是不可能培养出艺术家的,只是给学生一个方式,让他的体系变得完整。我们学院大一不分专业,基本上所有的电影专业和美术专业全部打通,希望形成一种交叉的技术,让学生有交叉的知识结构,在跨专业时找到相应的思考方式。教学设计中的基础课会一直延伸到毕业环节,一以贯之的结构。如果要强调实践教学,基础课的时间和社会实践艺术调查的时间比例应该怎么分配,和最后的专业课的比例又是什么关系?我们展开教学改革后,从一年级的造型基础课就逐渐结构特别紧密化,产生一个连贯性的结构关系,持续发展研究问题的能力。 李川 不管是从创作还是教学上来说,不仅仅是创作集体的问题,也是如何建设学科发展的问题。新增专业前瞻性非常强,但是怎么去梳理这些新的专业?20年来,中国的艺术教育出现了很多新的面貌,在这个新的面貌背后很重要的推动力量来自它整个艺术的形态,还有所处的全球化时代。我们(四川美院)将新媒体系整合成二级学院,也是意在整合一些相关的资源,让它们有更多的空间。我们现在讨论创作集体的问题,其实也涉及到我们的专业教育基础该如何设计的问题。我们的教学是否应该反向考虑,去更加的围绕创作展开?在创作中需要的技术和能力是什么?这个时代,已经远远不是个学习技能就足够的时代,在课程设置中,到底应该梳理出怎样的知识体系?我们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吗?前年大家其实就实验艺术都在做一些尝试,发明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创作方法。我们要向传统学科去学习如何把教学方法做的更“经典”的同时,也要想想是不是一定要按传统方式去设置教学模式?我们要找到的一种共同的东西是什么?比如说研究生的考试应该考什么?跨媒体艺术体系的基础是什么?这些从学术高度上来说,还不是由高校能完全独立承担的,因为社会现场、艺术现场非常丰富。社会现场中,成熟艺术家都有自己的方法,但是是否可以找到共同的方法,寻找集体创作方法的土壤/形式。以前的共同创作都是偏主题性,针对一件作品或者是一个系列的作品 。这次跨媒体艺术学院组织的论坛对于我、对于教学组织来说也是一个机会,是不是能够集中更多的艺术家的案例或者艺术家的工作方法在教学中形成一种能给予学生的比较经典的训练方式? 谭彬 大学教育是个集体活动,但是抵达个体的心灵。集体创作的方法就教学方法来说,是八个字:盲人摸象,触类旁通。这学期我要上100个学生的设计实践课,只能以集体写作的方式来展开与创作。我觉得这里面不仅是个体和集体的简单关系,而是个人轨迹和整体地图的关系。像高世强老师和牟森老师的作品中,实际上是每个人的东西共同架构起来的作品。可能是让学生能够意识到怎么去和其他人建立关系。我们需要跳出个人小的趣味。个人在寻找个人趣味过程中,去寻找和建立他跟别人之间关系的过程中,跳出个人,形成了更宏观的集体。很多东西,实践的深度和程度通过本科生个人是实现不了的。通过盲人摸象,每个人摸一部分,把集体给摸出来。让学生去明白自己抵达到了哪里,这是最关键的一点。 刘益红 跨媒体艺术学院的三个专业的教学在最近几年展现出了一种很清晰的“集体面貌”,这种“集体面貌”与美院内部的其它平行教学单位区别开来,也与美院外部的教学非常显著地区别开来。这种面貌亦是针对当代艺术创作环境中普遍弥漫的个人化和自恋化症状的一种集团性打击,体现出了一种非常鼓舞人心的集体壮志,一种通常意义上的集体高于个人的规划和计划,确实赋予给我们一种在寻找创作意义上的荣誉和召唤。我多次在各种场合将“创作集体”误说成“集体创作”都被各位老师严肃纠正,这种提醒正说明了,“集体创作”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创作集体”所要反对,所要警醒,所要区别的。 对于集体的思考我想将话题拉到2013年的项目“诸众之貌”。这个项目一直在困难险阻和困惑中进行,以至于后来我的博士论文也由此进入到一个非常现实的社会性题目“众筹”。众筹的“众”去拷问“诸众”的“众”。斯宾诺莎的“诸众”代表了无法化约为“一”的复数性,维尔诺《诸众的语法》把“诸众”视作反思一切关于当代公共领域的关键性工具。在奈格里和哈特的论述中,“诸众”是卷入当下非物质劳动关于生命政治的肉搏式创造。我在论文里的核心问题意识:当集体作为艺术教育的新感受力组织形式,集体的创造力如何避免被快速转化为创造力流水线?教学平台的生态构造(Architecture)、教学环节的设计哲学与流程控制,应该如何驱动“创作集体”的知识实践和自我学习,应该如何激发“创作集体”动员力和持续力的自主与连结? 张杨 回顾20世纪30年代左翼时期的“集体创作”,比较分析延安时期以“新洋片”为代表的集体创作焕发出的新能量:作为艺术革命形式和社会组织力量,在促进艺术革命的同时,又超出艺术经验,成为社会变革与主体改造的新技术。在这个意义上,解放区1940年代的“集体创作”具有异乎寻常的意义。它不仅仅促进艺术作品的生产,还直接介入社会组织、群众动员,推进群众文化教育,导致解放区群众美术运动的迅速展开。其创作经验已经超越了1930年代学习“苏联经验”和建立“国防文学”的阶段,这时的“集体创作”已经不再是文学创作或艺术生产的方式,它还是建立在解放区崭新的社会生产关系上的一种新的生产技术。它直接对解放区的艺术革命、社会思想改造,以及新的社会主体生成产生深刻影响。而这种特定区域、特殊时期的技术经验如何适用1949年之后的新中国,它如何处理更大规模的社会结构和更加复杂的社会问题,这是新中国时期乃至今天再次使用集体创作技术时仍然必须思考的问题。 牟森 我昨天碰到个词“紧急状况”。其实我在国美的五年就碰到五年的紧急状况。刚才敖兄谈到了入口,李川也谈到限定性,其实教学这件事首先面对着不变量和变量。不变量,是一年级的学生。入口,我们没法控制,没有选择的余地,但我们要对出口负责任。尤其是本科二年级下学期才进入到有方向性的时间段。大量的公共课,加上社会实践、毕业创作,留给专业教学的时间极其有限。这就是前提和不变量。我前天去基础部上了一门课:“什么是一年级?”。我的感受是有一个巨大的变量。大家当以艺术院校为语境、为全体讨论创作的时候,没有意识到的一个巨大的变化,即今天考美术学院的学生和多少年前考浙美的考生不一样了。那天佟飚讲那时一个人考版画系,会连考六年,他连学校、专业都不会改,一直到考上。这样的情况在今天没有了,不会有学生连考六年,同学甚至可能不知道为什么要考美术学院,这是一个最大的变量。在这情况下,讨论为什么要创作的问题有点远。另外一个重要的变量是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周期跟时间以及获取技能的能力周期跟时间的变化。知识和获取知识的付出获得是不对等的。国美有大量的实验室,获取技能/软件/手工实践变得很容易。其实尤其是本科生,让大家形成某种创作意愿已经很不容易了。 李京键 在我这里,集体创作和创作集体的区分很简单。集体创作就是同一工种在一起。创作集体就是不同技术工种一起合作,美术、音乐、视觉一起合作。只认为一个技术工种重要是不可以的。集体创作还是创作集体手中都要有技术。这些技术都来自我们之前的历史状况。所有的技术创新都是建立在我们之前的历史技术基础之上,踩着大师肩膀上有一个观点特别灵光一现才可以。目前来看,我们现在几乎不可能发生什么创新。所以在这个情况下,我们不去和什么体制,也不去和这个大趋势较劲。刚有位老师说的很好,学院内部不培养艺术家,我们入口管不住,还要对出口负责。国外没有这个现象,因为国外都是通识教育基础打好了,才进来。进来后,教授认为你的基础已经打好了,进来以后不要再搞传统的东西,你可以自己发挥个性。但我们不一样,我们本科和研究生都在打基础。把基础打好了,然后通过具体的项目去实践,才可以去创新,哪怕一丁点。 姚大钧 当时古典音乐学派的教学方式是完全控制的,从表面来看完全没法反抗。人们的创作是在高度的控制、限制下工作。压力越大,个人发挥的创作力更强。我们真正在一线教学的时候,如果给学生完全的自由,不规定任何媒介,同学们反而会感到恐慌,到毕业的时候说:“我不知道做什么”。我们现在定一个主题来做,就是让同学们有个任务。在任务下,有高度的自由表达。不同尺度镜头的焦距是不一样的。不管是蚁群还是星丛都是一样的。个人创作之集体才能说清楚事情。我们现在要处理很多新的平台、媒介、主题之间的交错。过去做音乐的人,能够在一个唱片公司签约,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转折点。为什么要靠唱片公司发行唱片?因为在虾米(网络应用平台)上没有人看你。有人说艺术唱片公司是压榨,其实这不是一个单向的压迫、压榨或者剥削的关系。艺术创造的生态中各种互相的关心,从创作者、宣传者、策展人、背后的收藏者,这中间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机制。这是个控制论的生态,这个生态圈是不断在高度灵活变化的。 张锰 感受力是我们这行最核心的东西。感受力之后还需要方法和决策手段来完善。在某种程度上,所谓的跨媒介、跨媒体,就是媒体自由,材料自由。观念艺术是工业革命末期出现的,那时候,大家发现材料不够用了,才产生的这种观念艺术,后来进入虚拟网络时代把这种媒介放到了无限。我觉得这是现在时代里最重要的一个信息,也是我们这么多美术学院里边出现大量以媒体艺术为基础的创作渊源。2019年提到跨媒体艺术,我觉得这不是简单的专业概念,还是无限材料的概念。 我强调感受力有一个非显性的特征,中世纪文艺复兴用绘画和雕刻为当时的思想服务。工业时代的工具成为人类手脚的延展,如蒸汽机。跨媒体技术的时代有了中枢神经的延展,我们是基于此,在此时此刻才来讨论这个话题,因为感受力提供了无限的媒介自由。现在的电影、多媒体艺术作品、动画等都需要协作。 怎么才能让中国人以集体创造这种具体的方式作为方法呢?这无限难。在我们影像艺术系,分组作业中是问题百出。我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以创作集体作为方法。所以这在学院里是一个特别实际的问题。恰恰也特别适合在美术学院里的新媒体专业讨论。随着数字化时代忽然到来,DV这种民主化的东西让所有人都可以成为导演。导演以前是有特权的。到现在谈论创作集体为方法的时候,我有点担心它又变成了一个特权,又变成了一个有财力、门槛的东西。以前拍东西得要大导演有资源,拿到批复才可以拍,DV时代则是全民都可以拍。今天讨论新媒体创作,我在想这个可能又是一种特权的东西,新媒体没有庞大的资金和资源就没法进行。回到以创作集体为方法,我产生了一种矛盾观点:以创作集体为方法,究竟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必行,还是一种对自由的封闭? 高世强 张锰兄提出了一个坦率的问题。我们每学期后面有5周的联合创作,3个专业在一起。一开始我就让同学认识到这个问题:要成为一个团队,你们必须接受团队里面有人是不干活的。那一两个有特别强企图心的人一定会把事情做掉,而且做得还不错。我们追求的是什么的问题?我们追求的不是那种基于自我的东西。其实我的山水观,意义上是一种追求所谓中国式的存在观,一种反自我的/反思的观点。还有一个则是关于创作集体和集体创作。以前那种抱团,不只是一起做一件事情,而是一起创作。苏联初期的现代主义者们正是一群充满激情的人,在一个新的国家建立初期,理想主义的每个人的主体性被大大激发的状态。这里面不只是雇佣或者管理关系。 姚大钧 张锰的问题特别尖锐深刻,对提出“创作集体”的概念其实是质疑的。刚刚(高)世强提到的创作集体其实是反自我的创作观,这个可能是整个会议的核心,而不是在讨论所应用的媒介是不是新的。 把视角往后拉,更宏观的来看,当代艺术非常崇尚个人表达,每个艺术家都是独立的。但其实当代艺本身是个集体,不只是创作集体,包括运作和宣传等。它是个生态集体,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从不同尺度上看是不一样的关系。我们一直认为艺术家是一个个人的创作,这个观念在当下需要被重新审视。尤其当下是社交媒体时代,更不用说手机有录音、录像、拍摄的功能,用手机都能拍电影。在这个时代,个人创作和艺术家创作的关系更需要讨论。INS上有很多的个人创作,这些照片都非常好,但是人们会不会去关注它呢?其实不会。创作力是很好,但要从整体去看,其实平台才最具创造力。我们看到的不是个人的作品,更是平台/集体。 我们长时间在一线教学的人都有这个体会:我们培养的艺术家都希望他们有自己很强的风格,但是有自己很强的风格,不见得是好的。因为就算是好的东西,也会没人看,因为你没有展示的机会。这个时代个人作品/风格是不是唯一追求的目标?我们必须找到创作和自我的关联。我跟学生讲,如果说你做的东西跟你的自我没有关联,不管是技术或者主题,那么你就不要做,我希望你不要去做你没有感觉的东西。你必须要找到跟个人自我关联的东西。但是做事情必须要看到结果,这个结果必须要大家结合起来,创作集体可能用另外一种方法来说,就是创作之集体,它是各种创作的个人和个人的创作的结合。集合起来做一个主题其实会比单个人做的东西给人更为印象深刻,而且其中个人也得到充分的表达。不是说我们反对个人表达,只是想要让(结果)更有力量。不管是教学上、展示上、艺术上的成果,这其实只是一个方向上的调整。社交媒体时代的创作跟艺术跟集体的概念问题,要放在更远的宏观视野来看,会比较清楚。 王俊杰 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有很高的理想性,但不得不面对现实资源的有限性。到底我们应该怎样去实现自我的理想,并付诸于教学和实践? 内地将每个领域都分开,分美术、戏剧、电影,但中国台湾不分科,没有这样所谓独立的学院,大家谈在一个独立的学院中如何去跨领域。可是,中国台湾所有的系都集中于一个大学里,但每个系都是独立的,反而保守。因为谁都不想把资源给别的系。所以,这时候当你要去谈跨领域时,有时很难超越平台的概念。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再重新来谈艺术跟教育的未来可能性,好像就变得很重要。 回应到这次论坛的主题,到底是集体创作还是创作集体?跨领域艺术这个词变得很火热,但这个词会有误解成不同领域的人凑在一块一起做一件事情,就叫跨领域。不同人凑一起做一件事,互相之间其实并没有理解,甚至于它是排斥的,因为每个人只想表现自己。大家不从艺术的本质去思考最后我们想创作一个什么。艺术的未来到底是什么?显然是一个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才称之为未来。这里面当然充满了各种不同的实验。台湾对实验这件事还很保守,如果你不容许失败,那么这件事就不叫实验。因为实验通常可以容许失败。有了大资源,就想做大制作,但有大制作,很少人就想拿大制作去做实验,因为会失败。但在学院里这其实是一个好机会。因为容许失败。可以让老师和同学通过这个机会学会如何做一个大的实验。如果没有把握这样的机会去做该有的实验,那么之后可能永远没有机会了。艺术大学常常面临一个问题:学生毕业的就业率。我们很难统计就业率,所以常被评为不合格,我们应该争取有不同的评鉴制度。 王子耕 我们去年在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做的事情可能跟这个主题有点相关,当时我们制定了一个框架,大家共同完成一个作品。因为不想聚焦在多媒体领域或建筑领域,找了各路人才来做剧本、空间、媒体、展陈、平面等。最后做了一个空间装置,基本上是跟1980年代中国的集体生活类似的集体装置。这个工作同样是一个有中心化的东西,权力关系非常清楚。但总体上说还是集合了集体智慧的共同创作成果。这是创作层面的例子。一旦事情建立了权力机制以后,就很清楚它的框架和工作流程应该是什么样子。 郑达 在我们的实验室里面有一些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地方,是我们在做作品的时候,经常会用工科的方式来做。虽然我的教育背景也是美术学院,但是在自己的工作方式上面,完全是按照工科的方式,也就是强化了所谓的迭代或者是圆形的概念。那么工程师或者是我们的开发人员也是参与到这个创作过程中间很重要的一些阶段,这些是在具体的工作里面呈现出来的。当代艺术在中国的语境和生态并不是这么好,我算是个局外人,在武汉属于自我挣扎。媒体艺术和跨媒体的教学或者知识生产也好,都有着珍贵的新的样本性。其实我们今天谈的跨界不管在数字媒体设计还是工业设计里非常正常,在艺术里面谈跨界反而不容易了。我们大学是综合性文科大学,在这个机制里面,一直跟其他的学科频繁互动,比如和社会学、民间文学互动比较多。我们本科阶段强化的是游戏的设计。但是这个游戏设计不完全是针对游戏产业,还在做功能性的游戏或者社会化游戏的交互系统。在研究生层面可能更多的是强调了游戏交互的设计,包括技术问题。但是技术恰恰是在今天的具体教育里面所欠缺的。因为老师们都有很强的创作经验,也有很强的思辨性。但其实我们开设技术课程,要培养学生的不是技法,而是技术思维。 2019感受力论坛现场,12月8日 董冰峰 很多嘉宾的讨论与教学相关,我从事的是比较“务虚”的工作。我觉得今天的艺术创作,无论是经受多少现实的问题,最终还是要回到自己非常简单的出发点,我觉得张锰作为艺术家的感受非常准确,还是以自己的感受出发。昨天的发言也是从我个人的“中年危机”出发,在当下飞快技术的环境中,制度建设非常复杂的一种状况下,我们所面对的学科问题,艺术院校要作出的教学改变。美术馆在今天能扮演什么样的公共角色?这方面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强,这样也会反推每个美术馆要面对的创作问题。中国美院在美术馆策展这个工作网络建立得非常清楚,不仅是一个好的当代艺术学院,和当代艺术现场的关系也非常紧密。教育到学科到美术馆到艺术展览,到开发新的概念、新的研究、新的展览方法,才能去回应这个变化的时代。在我看来,艺术要站在主流价值的对立面,保持距离,永远不会进入一个惯性里,如果我们都在讨论全球化,技术,每个人都在使用技术,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我们同样处在这样的一个现实当中,如何用展览把拥有不同的见解和观点的群众组织起来坐在一起,进行非常有价值的交流?这是非常重要的。学校美术馆的艺术展览和研究都都同样是在这种背景下。 闵罕 2018年,我和晓林一起开启了“野草计划”,这个计划卷入了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版画系的本科生和跨媒体艺术学院策展专业的研究生。我们在一整个学期里陆续邀请了孙歌、江弱水、薛毅、陆兴华等多位学者、研究者连续举办了十场主题为“鲁迅的散文诗《野草》细读”的系列讲座,师生共同进行鲁迅的《野草》的文本细读,他们赤手空拳地闯入鲁迅精神世界的深处。接着,我们邀请了不同世代的人朗读《野草》的段句和篇章,让这些不同身份、年龄、职业、阶层的人们根据个人对文本的理解来朗读,让这些声音相互叠加、混响、回荡,形成一个四维互切,五感发动的声场。我们在教学中挑选出《野草》里的高频词、段落或篇章,让版画系的学生们对应创作。最初我们就非常明确地引导同学们作为创作集体来展开工作,而非做单一的自我表达,需要同学们作为一个集体进行自我组织与自我协调,互相影响和互相带动。 课程和展览的结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作为策展人,成为了这个团队的组织者、教练、制作人、后勤、拉拉队员、代表、派对的主持人、船长。我们既是活动者、鼓动者、积极分子的角色,同时是一个孵化器。展览项目本身像一个车站,是聚集和分散的地方。无论在创作还是观看过程中,讨论已经成为项目构成的重要时刻。 创作集体的概念带有某种乌托邦色彩,有时候会变得像是一种社会矫正工作:我们一起玩、一起说话、一起学习。艺术仍然可以做的一件事情是寻找立场,在一个具体的区域里面,将美学、认知和批判结合在一起。 高世强 对于“创作集体”这个概念,我们跨媒体艺术学院背后是有长期思考的。每个人理解有差异,但有一个共识:在这么多年来的学术圈里的政治正确——个性化的自我的基于自由主义的创作价值是不是正确的?这是一种价值,但出现了非常多的问题和荒唐的结局。现代病已经出现。我以前老是说,苏联解体时,我有莫名的巨大的悲痛感,我觉得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人类理想中的最伟大、无私的理想没落了。虽然说苏联在具体实施操作过程中对于个体的伤害也是巨大的,老一辈会更有体会。正如刘慈欣所说的,上世纪,人类向着宇宙迈出了一小步,而现在,人类又将这一小步缩回来了,回到了智能手机和各种应用上。在人类的文化思想领域也是一样,得算是一个挫折。 在自己的创作或者是教学体系中,一定是有中心制的,但绝不是自私的中心制。创作集体一定是一种有共同意愿的共同体。一个剧组绝不是创作集体,而是集体创作,充其量最好就是集体创作,因为它是一种雇佣关系。但是创作集体应该是同一种意愿的共同体。我强调每个人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发挥才能形成一个共同体,是一个创作集体的概念。恰恰是个人都要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而不是压制它。但个性差异又不能体制化。我怀念前苏联的是人类的共同理想,而不是政治正确的机制性的东西。  唐晓林 我们主要是想在教学的范围内谈创作集体。但是,昨天(陈)界仁谈到的一些核心问题提醒我们,不要把身在学院这件事自外于整个大的社会结构,这个结构是穿透学院的。我们面临着现代性以来所设置的一个似乎政治正确的标准,假设前提是——艺术就是一个独立个体的自由创造。实际上,“独立”、“个体”、“自由”、“创造”这几个词全都需要仔细辨析。 “独立”。事实上我们并不真的是独立的个体,更多可能是被孤立的状况。我们有网络,有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可是在精神的层面上,在心灵的层面上,绝大多数的状况下,我们是被隔断的,仿佛我们心理上的连接跟网络的连接情况是相反的。无论如何,我们的现状是,越来越被今天的媒体状况给肢解,变成破碎的、不完整的个体。 “个体”。我们经常会把“个体”停留到一个“个人”的位置上,但我们这一个个“个人”的思想和精神状况,常常是被割裂的。那么我们每一个个体的更加完整、更加完善的状态,其实是要再去争取的,再去工作的。昨天我们其实也一直在说“主体”这个词。昨天老黄(黄孙权)谈到,我们有批判的能力的时候,有以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事物,类似有“我注六经”的能力的时候,也许就是有“主体性”的那个时刻。所以,所谓的“主体”,常常是指获得一些“主体时刻”,我们没有办法保证我们一直都是一个有完整主体性的那样的个体。 关于个体和集体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是我们谈到“创作集体”的时候,一定会要去面对的问题。界仁说他的工作团队是一个“临时性社群”,然后强哥(高世强)刚刚说其实我们之前在谈“共同体”,我们想要创建一个大家在一定的范围内,达成某一些认知上的、思想方法上的共识,然后我们互相之间形成共鸣,这个我是非常认同的。我们不是要要求这一个集体一定要有唯一的正确的看法或视角,我们其实非常鼓励在这个团体内有不断的异义、异见产生,然后大家可以有不断的、流动的讨论发生,有新的共同关切、共同问题意识生发——这个是我们想要去获得的,一个有流动的、临时性的集体的状态。 我们想形成一个创作集体的教学氛围,它可以给每一个个体形成某一种共鸣,某一种心心相惜的感受,而这个东西,特别是对我们的学生们,可以有很大的支持和鼓励,让大家有信心去面对大众媒体的广告和宣传所规避或者说所空缺掉的部分。比如说,我们面对主流的话语,我们面对经典文本的勇气,可以在这个小范围里面去营造。可能界仁在提他对于“集体”的质疑的时候,所指的是非常宽泛的、抽象化的、整体的那个集体,而我们恰恰是觉得,在今天的实际现实是,这个网络化、全球化的状况,让我们有必要在身边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形成一些另外的、更有生发性和创造性的,对我们每一个个人都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而且我们大家要一起共同地来营造它。在一个相对的范围内来谈集体这件事情,相对于整个大的社会现实,相对于那个我们所批判的、所不满意的社会现实来说,这些创作集体才是那里面的“异类”,我们反而是成为了一些能够产生出新的异见、新的思想的带有批判性的主体,或者说更有生产性的那一个部分。 昨天我们讲到了几种不同的创作集体的探索,前段时间我们学校里有做Inter-World-View这个项目,然后昨天强哥也谈到,我跟他们“山水”团队去拍摄富春山水,这些工作的过程里面,我们其实是企图逐渐走向那个所谓的创造的核心部分。 可能前面我们更多是在面对个体和集体之间的共处问题,这个其实是要有技术的,对吧?大家昨天也谈了,历史上很多艺术团体、流派,或是艺术院校,包括达达、超现实、包豪斯、呼特玛斯等等,他们都是一段时间范围内的创作集体。而我们不能因为他们后来产生了很多的私人恩怨,也可能因为私人恩怨而解散,就否定掉了曾经有过的那些思想与创造的火花。 但我们逃避不了个体与集体之关系这个问题,所以我们要去强调“创作”的意义。创作和工作是不同的,创作集体和工作集体是两件事情。我们要组成创作集体,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创作集体必须是流动的结构。当然,我们一起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要设位置、有分工,然后我们要坚守自己的这个岗位,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我们这个事情才能成。可是如果这个结构与分工长期固定不变的话,这跟一个公司有什么区别?所以朗西埃在他的《劳工之夜》一书里通过对大量档案的挖掘与分析,构想与描绘了在18世纪的一个夜晚,工人们在工作时间之余,在晚上读书写诗的激动人心的场景。晚上按说是资本家给工人休息的时间,是用以恢复体力再继续第二天工作的时间,大家却想尽办法要去读书、讨论、写诗,要去做自我的新的建构和生发。所以,我们是要建构那种工作岗位和结构会变化的流动的集体,它在一个时间段内是一个稳定的状态,下一个时间段进行另外一个创作的时候,它是需要变化的。这样我们每个人的智性才可以在不同的位置上得到新的生发,才可以像斯蒂格勒所说的一个“业余爱好者”那样去创作。这特别是让我们的同学们,在从无到有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有更开阔的眼界,才有可能争取自身的全面发展——其实扩展开来说也是同理,才有可能争取我们每个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得要以创作者的姿态,或者说作为创作者来面对我们的生活,我们才可以共同生活。如果让人只是停留在话语的层面、思想的层面或者劳作的层面,只是停留在某个单一的位置,这就是一个固化的社会结构。而创作呢,它帮助我们改变我们的感性结构。我们说审美即政治,就是这个道理。你的感性结构和你的行为模式,其实是共构的关系。 所以我最后想要说,我们这个创作集体的概念,是“创作之集体”。这中间当然会有很多的问题和困难。我们认为,创作应该要极其重视,问题不单是停留在集体的这个概念,必须得是每一个人都在这个集体里面有创造性,这个集体才成立,也必须得很多人一起合力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工作,而不是浮于表面的“分享”,我们才可以都有智性的介入,都有思想的生产——这样的集体才能滋养我们的创造,我们每一个人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才可以有更好的激发。 最后,我想引用康德的一句话来结尾:“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只有当我们超越理性所建立的自然律的规定和束缚,摆脱肉体本能,能够按照自我立法行事的时候,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管怀宾 非常感谢各位嘉宾昨天一天高密度的讨论。三十位嘉宾高强度发言的论坛也少有。实际上,就跨媒体艺术学院的工作来看,我们的日常工作状态一直在这样一个高强度、高密度的状态当中。 昨天的话题围绕媒体艺术、当代艺术教育、创作集体,各位嘉宾结合各自的背景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过去我们在艺术史群星闪耀的辉煌背景之下,每个人去追寻这个辉煌。在这个时代,值得让我们去追随探究的很多问题都消失了,因为一浪拍过一浪,似乎没办法去聚焦,或者没有值得去持续聚焦的东西,这是一个大的形势 。1985-1989年是我接受大学教育的时期,那时候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集体的艺术浪潮,让后来在日本求学的我很多年都一直思考回忆。在曲折的环境中有所思考,这非常有意思。今天看《兰亭集序》,虽是一人之笔,但确实带出了魏晋一代人的风貌。作为个体来讲,我们仍然追求这个辉煌,希望能够在一个短暂的、不确定的前提下创造这个辉煌。我们希望在有限的条件下,创作出让我们内心激荡的东西,无论是创作还是教学都需要这样。 2019感受力论坛现场,12月8日 ...

2019年11月22日,网络社会研究所国际年会如期而至。延续着过往三届年会的批判力与行动欲望,在中国网民的第21年,INS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与实践者,重新思考“网民”这一未被我们认真对待的用语。互联网的快速变迁中我们迅速遗忘过往,从个人账号兴起到不断涌出的网络群体,从主动、激昂的希望到泛娱乐化的现实…… 处于诸如此类的境况中,此次年会渴望以四个当前社会、社交与组织都逃不过的框架,逼迫真切的对话:“当代网络社会的精神生活”(panel 1),从总体上诊断“信息资本主义社会”的症状;“媒介考古学”(panel 2),拨开甚嚣尘上的当代媒体,在考古的反打镜头中寻找潜在的可能;“媒体政治经济批判” (panel 3) ,对媒体做政治经济学分析和批判;“平台资本主义”(panel 4),面对当下无孔不入的实质吸纳并从中发掘行动的出路。从第一代网民到生长于互联网的一代对议题的切身感受和思考中,年会在与会青年学者、国内外讲者及观众们的热烈讨论甚至争论中持续发酵。 第四届年会集体合影 大会回顾 11月23日上午—— 大会主题报告 第四届网络社会年会总召曁网络社会研究所所长黄孙权开幕致辞 年会总召黄孙权教授以网络造事(network as initialize)起头,介绍了前三届年会“网络化的力量”(第一届)、“与列斐伏尔前行:算法时代的都市论与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届)、“智慧都市网络(IUF)”,到此届“网民21:超越个人账户”的关注点,从一开始,网络社会研究所就朝向一个实践的理论与研究的进程努力,因此研究所不断组织新形式的聚会,并提出有关中国网络社会的研究。从1987年中国第一封书写着“越过长城,走向世界”的邮件发送成功开始,黄孙权教授拉出中国互联网的时间线,几十年来中国基础设施的发展,国外平台的进入与退出,中国平台的兴衰,媒体形式的嬗替演化,到如今的媒体生态,若考察中国网络-技术发展的历史,摊开其中的褶皱,或许另类不在未来而在过往中。 以四个框架提出一系列希望嘉宾及所有人共同探讨的问题后,他道出愿景:“从个人敏感式创作到创作集体,从独角兽公司到劳动者自组平台的案例,思考社会-艺术的编码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意涵,以及为何这将是对抗全球新自由主义化的方法,唯有在星球计算(planetary computing)里形成人们共同的堆栈(stacks),将社会运动造就的‘新人’与数位原生代的‘新人类’统合起来。才让我们想象everthing is for everyone的到来。”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管怀宾院长出席会议 专题一:当代网络社会的精神生活 Bifo回应年会的主题,指出时间是数码网络和物质社会生活分歧的核心,前者压缩了后者。他关心的重点不在殖民了通讯的网络的经济,而是殖民了我们心灵的经济,那种“屎尿风暴”(shit-storm)和白噪音的无意义数码刺激与碎片,对人的心智和集体大脑产生的影响。并指出其中的关键并非真假的问题,真假问题非网络独有或由网络所造,真正的问题是在“屎尿风暴”中分辨真假与善恶能力的衰弱。同时,数据联合人工智能创造出的自动装置加持其中。这是一场噩梦,它阻扰着我们将身体与集体大脑重新连接。Bifo激昂地说道,当今的希望在网络工作者上,正如马克思提倡的,要从生产的角度上看待问题,以无数认知劳工的团结合作来逃脱陷阱,选择保有人类作为一个真实生命、共创大同的可能性的道路。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汪凯演讲《 中文网络中的戏仿文化:一个简史》 汪凯从戏仿的形态带出自己对戏仿的认识及其出现的背景环境,并且分析了90年代后期以来网络戏谑潮流形成的力量、条件与结构,官方初期对于互联网的监管宽松,在当时的全球化氛围中,互联网更多地被视作加入全球科技与商业竞争的新兴产业机会。在走向更开放的社会中,这种幽默感在顽固的旧事物与人们对其内在价值的质疑中萌生勃发。 对于网民而言,这意味着什么呢?它们更多是与抗争政治无关的戏仿,涉及到了深层的审美政治与生活政治,在这些用于交流的笑话中,是基于共享“感觉结构”的网民使戏仿成为可能。汪凯基于观察给出了戏仿游戏核心参与者的特征,在他对戏仿文化简史的梳理中,我们看到从它的兴起到被收编改造失去锋芒的过程中伴随着的条件、力量和形势的转变。 专题一当代网络社会的精神生活综合讨论 11月23日下午—— 专题二:社交媒体政治经济批判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virREAL艺术科技中心主任姚大钧主持专题二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单小曦演讲《 新媒介文艺生产“中国现象”及其批判性考察》 单小曦描绘了新媒介文艺的“中国现象”的具体体现,如网络时代的新类型化写作、开创付费阅读等,也因它的数字性带来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产生了更加去等级、去界限的生产者,他指出了制约着新媒介文艺生产的物质和政治力量方面,与国外的共性和中国的特殊性。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克罗贝尔亚太事务学院政治与社会变革系Cleve V. Arguelles 演讲《青年是否正在虚度青春?东南亚年轻一代数字公民的新兴政治》 “千禧一代在政治上是冷漠的吗?” 无论是菲律宾或是其他地方,当代青年与政治的关系都受到相似的争议,即与政治渐行渐远。Arguelles认为不能从表面上下判断,代际之间塑造政治倾向的社会、经济与政治条件的不同,不能用相同的经验标准来衡量。当代青年有了新的政治参与方式、拓宽了政治参与的范围。Arguelles所做的是揭示这种政治的变化,他描绘了菲律宾几代青年的历史和政治脉络,当代青年在这个经济脆弱、家庭结构变化和政治封闭的时代,对参与主流政治有一种疏离感,产生了一种个人化、流散的政治,尤其是对数字公民身份的热衷,倾向于通过互联网来实现政治主张。 Arguelles以推特在线社区“改变”(Alter)的数字民族志研究,阐述菲律宾千禧一代数字公民实践的兴起,及它如何重新定义了政治和政治参与。 日本批评家和评论员滨野智史演讲《加拉帕戈斯化:日本奇异社交媒体生态》 滨野智史透过“加拉帕戈斯化”(Galapagosization)的现象来评论社交媒体,他介绍了两个日本特别的社交媒体:“2chan”以及“Nico Nico Douga”。2chan是个完全匿名的BBS,在其中,大量的meme被接续着复制黏贴,几乎没有改动地传播,甚至其中的“恶作剧”产生了一种从政治到亚文化的“畸变”;Nico Nico Douga弹幕的伪同步给人一种分享此时此地和交流的幻觉,在屏幕上的同步,相对应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异步。它的伪同步机制刺激了许多用户生产内容,例如“初音未来”,滨野智史认为她是匿名社区的符号,很方便地将每个创造者的独一的作者身份隐匿其下。为什么它们会突然转到另一个语言区里呢(从2chan到美国的4chan,从Nico Nico Douga到中国的bilibili)?世界各处都有御宅族,不同于并不反感暴露出他们脸和生活的facebook和instagram用户。匿名文化回避它,互联网是不同于真实世界的另一天堂,御宅族聚集在此。在对加拉帕戈斯解释后,滨野智史提出问题:它们是对数字资本主义的一种抵抗吗?他提供了两种解答:不,网民并非带有政治意愿的市民,在加拉帕戈斯化平台上的主体只是集体meme的蜂群而非个体的团结;是,作为一种替代的方式,匿名网民分享着公地,认为匿名社区不该被用来赚钱,他们赞扬免费志愿的形式。 荷兰阿尔特兹艺术学院副研究院主席 Nishant Shah演讲《 人性未满:人类的数字未来》 Nishant以远程视频的形式将数字世界如何不够人性化娓娓道来。他以查理二世收集排泄物测量体重的故事引出,我们从古至今都着迷于对“人”的测量。但测量的过程并不是温和的,它是一种权力的政治表达,这种权力渗透在了组织社会性、亲密性、我们生活的形式、死亡条件等等里头。他举了几个例子,对于之前的测量的历史来说,人类身体都是这些测量实践的中心,而在数字技术无所不在后,身体不一定是中心了。 他分析了两种如今在硅谷很流行的关于人类未来的愿景--技术奇点和数字永生,在其中人作为信息、数据,或是被作为基因序列来看待。从前的那种测量人的技术,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技术,现在是打造以机器为中心的矩阵,它不把人看做人。随后,Nishant以1966年Shakey机器人实验的例子,引出人和机器的关系,以及人的因素是怎么从计算的历史中被抹去了,机器学习有许多人为的因素。最后,Nishant道出自己的担忧,把人越来越多地作为信息和数据阅读,人就会越来越少地受到保护,越来越没价值。为了保持不变,人就要等待修复、通过质量测试、不断更新,这从来不够人性化。Nishant Shah呼吁,为了确保一种技术加持人类的未来,我们需要一套新的权力、保护、授权,并捍卫它。 专题二社交媒体政治经济批判综合讨论 11月24日上午—— 专题三:媒体考古学 天津师范大学副教授王行坤主持专题三 威斯敏斯特大学电影、电视和运动图像专业 Michael N. Goddard演讲《 沉浸式媒体、虚拟现实和视听媒体考古》 新事物中的旧的部分是什么,旧的事物中新的部分是什么?许多关于VR的广告和炒作,让人觉得虚拟现实似乎是一种21世纪的新兴现象。但VR其实是在视听运动影像、声音和计算的交织中产生的,这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技术的发展是周期性而非不断前进的。Goddard在演讲中以媒体考古学的路径探讨了如今VR和沉浸式媒体的复兴,它们其实是处于更长的“视听”的非线性历史中的周期性的现象,Goddard播放了几个作品的片段,将虚拟沉浸技术放置在非线性考古中,展开其作为实践美学形式的系谱。用周期性来思考是一种批判“新”的霸权的媒体考古策略,Goddard强调找到如今围绕着VR的话语的陈词滥调,以及它在上世纪90年代投机式的发作之间的某个点的重要性,这样我们才更容易掌握VR中真正潜在的新事物,并且充分认识到它的极限和能力。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吕新雨演讲《 新媒体时代的未来考古》 吕新雨在讲演中,探讨了劳动价值论和人的再无产阶级化的问题,她勾勒了如今中国新媒体的巨头BATJ(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今日头条)兴起的动因、土壤,及扩张发展阶段以使用价值优先来吸纳用户为其劳工的过程,并揭示了其购买民主为自己续命的欲望,例如新浪微博从议题策源地积累大量用户到商业化,最终被阿里收购变成出卖民主的地方。在这些过程中,新媒体巨头不断进行大数据的圈地,人作为一切数据的总和,人的数据化作为其生产资料,人会彻底丧失自主性,异化为虚拟数字的存在,同时,人的“生活世界”也被吸纳,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之间的区别彻底瓦解。 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CISA),大阪市立大学城市研究樱田和也演讲《跨越边界的泛亚草根:一百年》 樱田和也指出新媒体理论,尤其是在70年代后西方主流的学术界中,有这么一种倾向,将其与数字化转型结合,对未来有一种乌托邦的想象,在他们的描述中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社会,但这些新媒体理论在当前非常复杂的现实中错失了它的准确性。为了理解当前的现实,对过往的回溯是必不可缺的,先辈的网络与当今网民的网络有什么不同呢。樱田和也在他的演讲《跨越边界的泛亚草根:一百年》中,介绍了一些无政府主义者,如刘师复、大杉荣等人为草根阶级的自由平等奋斗的实践,并展示了一些战后回忆录。 专题三媒体考古学综合讨论 11月24日下午—— 专题四:平台合作主义 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媒体研究Nathan Schneider演讲《新创公司需要一个新选择:退向社群》 新创公司通常都要在这样一个仓鼠笼里无休止地循环:找别的大公司收购或是上市。是否有一种方式让他们跳脱出这种投资者的仓鼠转轮呢?退向社群,让依赖这个平台的整个社群共同拥有这家公司。这听起来似乎很疯狂激进,但Schneider已经在做这样的E2C(Exit to community)实践,并在经济、法律、组织方式等方面都有了充分的考虑,这让公司并非只是从用户身上攫取利益,用户、员工、参与者等等都可以是共同拥有公司的利益共同体,这种共同所有权的机制可以是共同协作、信托,甚至可以是加密代币。在演讲中,Schneider介绍了E2C的实践及具体机制,我们看到作为替代方式的平台合作主义提供的可能性。 信息设计师、研究者以及Sharelabs 的活跃合作者Olivia Solis演讲《剥削取证》 我们产生的数据,谁可以获取?Share lab是一群对探索、破译并揭露互联网黑箱有极大好奇和热情的创作者,Solis是其中一员,过往他们做了一些有趣但结果令人膛目结舌的研究,如研究人工智能产品是如何获取用户的信息的;如他们发现即使不使用google公司的App,也可以通过网站上的cookie追踪用户,它可以预测用户接下来的行为;通过公司的邮件,可以知道该公司的治理结构,发生公关危机时在哪开会……Solis介绍了来自Share lab的几个研究,他们将其绘成信息量巨大的图表,揭露出我们平时不可见的过程,包括收入的不平等,对人及对地球的剥削等。在一个闪亮的新物件背后的不可见过程的问题,我们往往会忽略,或是假装它不存在。最后她提醒大家,如今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也正加快着那些有权力的人对没有权力的人的支配。 专题四平台合作主义综合讨论 青年学者论坛 年会除了主题演讲外,另筹划了青年圆桌论坛,在22号与24号,20多位浸泡在中国网络环境中,来自艺术、哲学、建筑、电影、信息技术、人类学、传播学等领域的青年学者和实践者,也以年会的四个维度发表了演讲,交流了自己对于美图软件、独立音乐、互联网遗忘权、网络草根、吃播等的观察和批判。 此次年会也试验了使用slido提问及现场肉身提问的方式: 现场slido部分实时问题 现场嘉宾提问、观众提问 年会学术委员: 高士明教授 管怀宾教授 姚大钧教授 陆兴华教授 黄孙权教授 主办:中国美术学院文化创新与视觉传播研究院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承办: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网络社会研究所会议总召:黄孙权教授工作团队:李佳霖 叶V 许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