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2019年11月11日-11月20日,由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ICAST)发起、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承办、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协办的“Inter-World-View”项目,完成了高强度与高能的十天。 来自全世界不同地域和领域的15个小组,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共同生活了10天,并在这个过程中,生成了美术馆空间中的静态展示现场(展期:11月21日-11月24日)。更为重要的是,这一非常规的组织方式,不断生长的叠加、交错、化合,颠覆了通常作为活动结束的“最后一天”,使之成为了开启更长远工作的“第一天”。 第十日,参加Elia峰会的近百位世界各地美术学院的院长来访Inter-World-View的现场 Inter-World-View,顾名思义,它是“Worldviews”之间的“Inter”——世界观的交互,也是对“World”的“Interview”——对世界的访问。 可是,不同的世界观如何可能交互?世界又如何可能被访问? IWV尝试的方式,是通过“人”。但不是通过个人,而是群体。因为,每个独特的群体的存在,或许都意味着一种世界观,开始了它的普遍化的进程。 IWV于美术馆地下实验空间10天生长后的现场 IWV通过公开征集与邀请的群体,包含了建筑师、科学家、设计师、音乐家、精神分析师、导演、舞者、厨师、农 民……大部分都不是标准的“艺术家”。这个迂回,试图为广义的“艺术”的扩展,探索更具纵深的回路。 这些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文化背景与世界观的人们,汇集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地下一层的实验空间。白天,人们畅谈与聆听彼此的世界;夜晚,人们席地而坐绘制“异世界蓝图”,并以文字、图像与音乐等方式写作各自的“地下室手记”。 第一日,“蓝图奠基”仪式 十天内,不同的团体报告、展示、演绎自己的“工作”,而其余的群体,在这一刻成为听众、发问者、评论员或者诘难者,在下一刻成为主讲人。这是一个漩涡,但没有固定的中心。最终——成为一个形状复杂的共通体。 每一天的早上,都由一场“晨读会”开启一天的日程,晨读的主题是“翻译”——而翻译,正是“Inter-World-View”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动作。而一场“无言”的音乐演出,则是在每天的结束时刻,作为一天的海量言谈和讨论的尾声,一种不需要语词的“总结”和反馈(feedback)。 IWV尝试了一种全新的做法:所有的参与前来的报告团体,也同时作为IWV项目的工作团队,以自己的专长,加入到一种更大的联合工作之中。以劳动来再次深入Inter-World-View的主题,这些团体分别担纲了展览策划、空间设计、海报视觉、展览搭建、影像记录、现场翻译,乃至于以作品的方式提供工作晚餐等任务。 第一日与第十日  熟道展场对比 “脚手架”则作为视觉母题元素贯穿全场,暗示了一种不同于“完成时”展览的“建造中”(under construction)与生成(becoming)现场。从开始时几乎空旷的现场,到最后几乎满溢的空间,在时空的延异(différance)中,在这片不断地被拆除与建筑的“工地”上,15组群体每一天都留下了新的行动痕迹,作为实验空间的美术馆地下室,保持在一种不断增殖与繁衍的临时状态。 就此意义而言,IWV始终不是一个标准的展览、研讨会、工作坊、分享会或演出,尽管一定程度上都包含了这些成分。正如IWV并不设置开幕式,而仅仅是以“铺设蓝图”作为一个“Opening”的仪式,它与一楼大厅的“异世界”、“核心现场”与“世纪”装置,共同形成了一系列象征性的行为。 这个充斥着标准化操作“模式”的时代,我们所见到更多的是:这些模式日益成为了真正交流的阻碍,并切断了人们的联合,消耗了“作品”之凝聚所需要的能量。Inter-World-View所坚信的是:首先要实验新的“格式”(format),才有可能发明新的“形式”(form)。  每一日:思索讲坛  转译晨读会“巴别塔重建计划”  “我们吃掉神圣的原文,这样,我们才是神圣的。”每个人都是译者,是“偿还债务的人”。翻译让原文获得了“来世”生命,朗读让文本成为咒语。 如同阳光或者早餐,Inter-World-View的每一天都在“思索讲坛”的晨读中开启。 借助一系列的经典文本,这个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多语种团队,通过晨读会探讨了与翻译相关的众多议题:语言的变乱与命名的诞生(《巴别塔》),方言与官方语言,文本的来世与纯语言(本雅明),翻译的双重债务(德里达),多种语言的身体感知差异(不同语种诵读《神曲》),“咒语”的可译与不可译(《心经》),“食人式”翻译与后殖民(《食人宣言》),债务与礼物(《末日松茸》),“世界”与“观”的辩证(《加利美亚人的身体仪式》)…… 这一系列晨读会被命名为“巴别塔重建计划”。这种状况是如此契合我们当前的时代状况:在原子化的状态下,我们如何重新获得联结?或者,要通过怎样的尝试,去重新获得“Common Speech”?这是巴别塔中隐喻的历史问题,也是IWV期待完成的回应。 思索讲坛的成员也在整个IWV期间完成了大量的资料笔译与现场口译的工作,既以一种主动的“Inter”机制嵌入到了实际交流过程之中,也以这一翻译机制回应了主题本身。  第一日:九樟   “万物需有寄托之地”  九樟此次以空间设计团队+报告团队参与IWV,在其余群体抵达之前,已预制了整体的空间与动线设计。并在思考IWV的过程中,总结了“万物需有寄托之地”为自己工作的“世界观设定”。 在第一天的活动中,九樟首先为众人导览地下室空间,最后到达九樟自己的区域。作为一个“学社”的发起与组织者,以及一个专业的建筑工作室,九樟此次避开了常规的业务工作,而是展现了2017-2019年开展的4项“社会空间实践(social-spacial practices)”: “归乡小记”、“家庙设计”、“食物的家”、“城·店口”。 在工作报告环节,九樟首先抛出一个问题:你何时开始认识到“故乡”这个概念?邀请观众回忆自己对故乡的认知,重新思考自身在故乡的位置。进而以一个小镇店口为例,展开地方与时代大叙事的关联。并让参与者通过彼此互“嗅”对方手中食物的气味,从极大的日、风、气、地理,到极小的菌群、微环境,探讨食物与其所发明的具体地方的一切因素(综合为“空间”)的关联,从建筑专业角度切入“为食物所造的建筑”的研究。“寄托之地”在这些关联中浮现而出。 九樟绘制的异世界蓝图 手稿到设计图之衍变  第二日:重庆工作研究所   “山城防御体系”  “重庆工作研究所”(重工所)呈现了一场“表演讲座”:《山城防御体系》。话题复杂,纵横蒙古、民国与今天,山石、江水、工事、技术,乃至北碚及卢作孚。与“方言”相应,全球化中的“地方”之议题不断闪现,在这里,重庆不再只是一种地域所指,还构建起一个研究剧场。 但是,一个“地方”如何超越“对象”而成为“方法”?这是我们的共同难题。“地方”的变奏再次包含了多重反转、多次断裂,这一切迫切需要我们重回现场,重回田野,对当今由全球化主导的文化,进行反思和具主体性的文化构建。对于现实,“从何说起”始终是最大的难题。 重庆工作研究所与Blueprintplug小组合作的异世界蓝图 第三日:家园计划   “Invisible revolution”  当日下午的互动现场,“家园计划”打造了一个聚会的场所,一个由黑幕包围的探索身体感知的区域。进入这个“酒馆”的每一个人都被限制了一个感官,而去感受一场演出。聚会具有原发性,交流的渴求与其行动价值是聚会的基石。聚会漫步在间隙、停留、突然与广场中,具有大众意识,在劳作后的休憩与寻求认同中漫延。  第四日: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AP)   “从混沌的现实到模拟的秩序”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AP)的团队,在严谨和细心中展现了他们的工作,又在漫不经心中展现了不自觉的诗意,正如他们的展区一侧是“混沌的现实”,另一侧是“模拟的秩序”。 他们以静态图像、视频和在线人机交互预测平台的形式展出团队的观测和研究成果,以及归纳推理(Inductive)、演绎推理(Deductive)、溯因推理(Abductive)的核心方法。IAP在与众人的交流过程中说道:这个时代,自然科学研究的瓶颈已经到来,而我们都是freshman。 IAP的科学家们在思考的是: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方法是否存在外推极限?自然科学的符号逻辑是否存在根本性的谬误?如果将来计算机能完全内化吸收科学理论和模型,自动运转,甚至自己创造理论,那么自然科学家该往何处去?人工智能的发展在多少程度上能够影响预测和决策的发展?而艺术和感知是否能够填补那道不可见的缝隙? 他们通过地质反推天空:从地层中的硫酸盐反推气溶胶的厚度,并通过西方绘画(中国绘画都是单色的)中天空的红/绿比,推导那个时代的大气情况。 科学家们说:我们很少听到有人说“我感觉”,而他们的言辞中,充满着“可能的诗”以及“世界观”意义上的启发性现象——海洋和大气分享同一个公式。云的寿命有多长?如何模拟:通过一个输入了人类所有已知物理化学公式的一万八千页代码的程序。南极的风很大:把海水直接撕裂为海盐颗粒,类似pm2.5的几微米气溶胶,从卫星上俯视中可以看到一个大陆在飘着轻烟…… 所以,最后我们问:一首新的诗不重要吗?  IAP邀请所有人共同标注等压线,预测一场台风  第五日:BluePrintPlug+Fleshy School  “蓝图分享会”“黑格尔舞者”  BluePrintPlug由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本科二年级同学组成的,是此次Inter-World-View的工作团队,担任视觉设计。  第五日上午,BluePrintPlug组织了“蓝图设计谈”,他们以“以制图会通世界”作为自己的世界观,远溯内容与图解的总谱,将“图解”作为信息转化和知识梳理的生产实践方式,从总体知识结构的纲举目张,结合个体关切展开差异化的叙事与分析,以系统化和系列化的线索提取、跨时空比较为基本方法,深入社会结构,浅出日常世界,最终转为蓝图的搭建设计。 第五日下午,来自哥伦比亚的Fleshy School为我们带来了以“黑格尔舞者”为主题的身体练习与讲演。Erika向我们阐明,这一主题名称来源于黑格尔提出的二元对立的正反合系统。舞蹈是一个证明两种相反的力相互作用的复杂形式。舞蹈所产生的并不是两种力量之一的消除,而是一种“对立”的共存。正是这种对立产生了节奏,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伦理隐喻。 接着,Andrea向我们展示了用身体所创造的曲线来挑战二元性:曲线的身体容许左右、前后同时存在。身体和曲线也为动作带来复杂性,允许反对面的共存。她更划出了一个笛卡尔坐标——站在笛卡尔坐标上的扭动的身体,同时穿越不同象限。舞蹈塑造了“另一具身体”和新的认识论。 Jose以卡泼卫勒舞(Capoeira)为例,说明了一种“无限游戏”或“螺旋”练习,即对抗某人但不杀死他/她。这个游戏是建立在两个玩家的对立关系及两个世界的相遇之上的,对立的共存不消除某一方而是“创造运动”。 最后的UBUNTU(非洲舞步,意为:我和你是一样的)练习让参与者更好的认识到自己与他者的联系、我与群体的关系,及小群体与大群体的关系:大圈小圈互相交错,瞬间失措同时立即开始复位。这个过程的演进,渐渐于群体间,形成了某种接近仪式/巫术的共同姿势,而潜在的感应,也打开了“通过身体思考”的全新路径。  第六日:PeARL  “用科学再现艺术”  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理工学院的PeARL聚焦于“Schema”(图式)的研究。PeARL的名称缩写即暗藏着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大写A意味着“Art(艺术)”,大写R意味着“Research(研究)”。团队成员通过用数据再现对表演艺术的研究,从广泛的跨学科角度出发寻求科艺融合的突破,用科学再现(re-presents)艺术,用科学和艺术的结合研究显现(presents)人性。 在地下室中厅的狭长边缘,PeARL试图用无国界的视听语言和数据逻辑营造一个强互动的思考空间,“和谐旋律的再现网络”选取1958-1991年的100首流行金曲,以图谱网络揭示音乐工业的制造流水线。“沉默的迪斯科”鼓励一群观众同时戴上耳机随乐而舞,用音乐诱发下意识的肢体反应,从而在现场叠加一层平行空间。将空间切割成几部分的金色帘幕也是作品“金属性&电子性”的一部分,帘幕后的人模糊了面孔和身份,用箭头形状的便签书写和传递消息,模拟存在于赛博空间的不确定性与随机性。 区别于“用研究做作品”和“艺术化研究”(artistic research),PeARL所谈及的“通过创作作品而做研究”是此类工作的真正核心。  第七日:热带病艺术研究所   “症状在反复敲打桌面”  第七日,热带病艺术研究所在现场向大家展示了《一个人的社会》项目,试图将精神分析的方法置入艺术实践,在互相看见的个体身上重新发现真相,理解个人作为社会实体时,社会秩序在主体内部的运作。  他们营造了一个“精神分析师”式的舒适的空间,在让人放松的同时将主体的另一面显现。但精神分析师不承诺治愈。他们通过橡皮泥游戏与分享,与众人展开了讨论:精神分析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训练、一种产出;这是一种生产的工作,而不是分析的工作——让独一无二的没有办法溯源的症状(“圣状”),成为创造性的生产。 分析师并非带着知识去工作,而是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凭借对自己的主体的理解,抓取相遇的时刻,制造新的运转形式。如果医生自己没有改变,治疗其实是不可能发生的,都是在互相影响之中将主体投入进去。这是一种基于主体间性的工作方法,而非以谁为主。主体之间的相遇,词把他们连在一起,这个关系同时改变了两者。 “症状在反复敲打桌面”的同时要对自我和他人反复说:“不要理解得太快”  第八日:北国+人民比特(RMbit)   “业余时间就建了个...

感谢王唯山为海报书写课程标题 试论诗神主讲:王炜 时间2019年11月25日—2020年3月每周一 13:30—15:30每周四 18:30—20:30地点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跨媒体艺术学院4-309教室 主办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承办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 主讲简介 王炜,诗人,批评家,作品有《诗剧三种》、《灭点时代的诗》、系列文论“近代作者”等。除写诗和诗学研究外,也持续撰写文学与政治哲学、历史哲学的交叉主题的文论,以及一些话剧文本。 课程纲要 本课程试图以六个主题,十九个分主题,构成一次现代诗学研习的历程,既对现代诗诸多核心意念的“建基”时期与创作实践,进行回顾和再认识,也探讨现代诗的实践与当今不同领域思想、艺术创造活动的内在关系。每一讲由3到4节课组成,包括导论、文本分析与课堂讨论。 第一讲诗神诸相 2019年11月25日 周一 13:30--15:30第一节课   “一个熟识而复合的灵魂的眼睛,既亲近又不可辨认”1、为什么“诗神”是一个问题?如今,谈论“诗神”意味着什么?诗学的第一开端与另一开端的张力关系。“诗神”是第一开端和另一开端之间的引渡者吗?为什么,对“诗神”的理解不是经学的、语文学的和观念史的,而是实践性的?为什么,实践性首先即意味着,我们必须直接去阅读诗和诗人,不是目的性地绕到理论家、批评家那里,在他们的转述中阅读,而是仅仅作为一个读者而非事先评判者(理论生产和巩固了这种事先评判)去直接地读那些不仅是不可替代的美学事实、也是精神事件的诗作?2、言语与谎言的关系,以及“诗与真”的问题。“技艺”问题。“诗神”是直视者还是镜像?为什么“诗神”的话语不允许转述?为什么“诗神”要求人独立前往,独立解决问题?3、为什么关于“诗神”的“知识”不仅仅是“知识”,甚至是一种非知识,是一种实践?为什么在这件事中,形而上学和传统美学的认识是不够的,因为不是精神性的而是“世界观”的?为什么对“诗神”的认识不是知识?面对知识,我们该采取何种态度?——以哈姆雷特为例。哈姆雷特是一次失败,因为弃绝知识而走向一个血气世界的自杀性的政治行动,他的弃绝知识的时刻发生在何时?他果然弃绝了知识吗?“诗神”所指出的那个非理论性的精神生命的实践为何?为什么不同于神学和宗教?“联觉”的失败性与本真性。4、九位缪斯——阿波罗——狄俄尼索斯,三者的区别。三者与“新天使”的关系。对克洛岱尔《五大颂歌》第一篇《缪斯》的研读。5、尼采的狄俄尼索斯是“诗神”吗?6、我们为什么要继续写诗和读诗,诗的价值是什么?7、一份必读诗人的精神地图,以及为什么要读他们。 11月28日周四 18:30--20:30第二节课  荷尔德林问题荷尔德林与“诗的灵”。海德格尔式的阐释与反海德格尔式的阐释。对荷尔德林三篇诗学文论的研读。 12月2日周一 13:30--15:30第三节课  如今在中文里,谈论“诗神”时我们是在说什么?1、重思鲁迅的“摩罗诗学”。2、理解非汉语民族的精神生命。3、“移动的、绝妙的、可怕的大地”。 第二讲诗的实践 12月5日周四 18:30--20:30第一节课  再论“体验与诗”1、何为“体验”?狄尔泰的理解在今天还有意义吗?为什么,与其说“体验与诗”的命题是一个前现代命题,不如说是一个前实践命题?为什么作为“体验”的实践可能是颓废的?我们已有的“实践”其本质为何?2、海德格尔对“体验”的批判。“体验”的滞后性。要求“体验”,以及每个人都要求得到“不同的体验”,这是资本主义中潜在的、教会式的共同保存体系的表现吗?为什么这些对“体验”的追求抹平了“体验”?3、关于“联觉”、感知论与“诗性革命”。对克里斯蒂瓦的一个段落的研读。 12月9日周一13:30--15:30第二节课  多重声道、复调与戏剧诗的实践1、莎士比亚的持久重要性。2、现代诗剧概述。3、对《人类学诗学》中的《叙事诗的多重声道》一文的研读。 12月12日周四 18:30--20:30第三节课  “平行主题”今昔1、普希金的方式。对《青铜骑士》的研读。2、艾略特的方式。对《荒原》的研读。 12月16日周一 13:30--15:30第四节课  以我的诗剧《毛泽东》为例。1、朗读与讲解。2、讨论。 第三讲在历史的美学与未来美学之间 12月19日周四 18:30--20:30第一节课  风格问题1、“语感”问题。2、文体。3、无韵体诗。 12月23日周一 13:30--15:30第二节课  陌生化、转变与跳跃1、陌生化的三个面相:经验的陌生化,语言构造的陌生化,何为“异质性”。2、从废墟深处逆转。对凯尔泰兹·伊姆莱的一个段落的研读。3、贫穷、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死者。对里尔克《贫穷与死亡的诗》的研读。4、次要的、颓废的形式:未来主义者与间接官方化的意识形态文学。5、一次转变的尝试。勃洛克的《十二个》。他的基督。6、一个跳跃者。哈特·克兰的尝试。他的理想。 12月26日周四 18:30--20:30第三节课  诗艺概述1、哈罗德·布鲁姆和希尼的诗学论说文。2、存在着一种“安那其诗学”吗? 第四讲记住我们身上的20世纪 12月30日周一 13:30--15:30第一节课  对20世纪诗与诗人的一种回顾1、历史的三种概括方式:现代主义诗学概括者帕斯的方式,克纳默德的“愉悦与变革”的方式,我们的一种疑似剩余物的方式。记忆诗学——现时的诗学——未来诗学。2、20世纪自毁者的生活史。以几位诗人为例。3、人——“大可破坏的最后的东西”(大江健三郎)。对奥登《诗解释》的研读。 2020年1月2日周四 18:30--20:30第二节课  每个人的20世纪是什么?1、怎样尝试叙述我们彼此身上的20世纪经验?它与我们的记忆、与生活现实的关系为何?它曾经是和可能是什么?2、对米沃什《诗论》的研读。3、对尼布尔《光明之子与黑暗之子》的研读。 2020年1月6日周一 13:30--15:30第三节课  弥赛亚问题与自然状态以R·S·托马斯的几篇诗作为例。 第五讲试论“解放”的诗学 2020年3月第一节课  “解放者”的诗学1、整个由“希望”、“抵抗”、“光明”和“解放”这些词语标识的一种积极意义系统,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这一积极意义系统是最容易被放弃、在存续方面最困难的遗产?2、几种“解放者”诗学的概述——雪莱,何塞马蒂,惠特曼。第二节课  对雨果《惩罚集》中几篇主要诗作的研读。第三节课  对帕索里尼长诗《胜利》的研读。 第六讲“使命”是可能的吗? 2020年3月第一节课  从浪漫派到里尔克。1、以里尔克为例。2、别尔嘉耶夫。人格主义与末世论形而上学。3、 “使命”与处境。 第二节课  “使命”的丧失与伪造一、纳粹时代的文学。1、 以卡内蒂《迷惘》为例。2、 对穆齐尔论“糊涂”的一个段落的研读。3、 对E·沃格林《自传性反思》中的一个章节的研读。二、关于“新人”。以马雅可夫斯基为例。 第三节课  在分界线上1、为什么查海生与骆一禾是我们与过去的分界线?为什么查海生说要“处罚东方”?2、为什么“实践”是一个次要的概念?我们通过实践是要去做什么?题材的猎人,“体验”,数据,还是田园牧歌?从社会学和人类学可得到与不可得到的是什么?如今,实践的“自然条件”为何?“田野”涌现于何时、何处?何为我们的“田野”?证据意识的局限。诗的实践,意味着什么?“荷马的重返”意味着什么?3、圣者薇依与“主的实践”。4、为什么人可以“实践”是因为:每个人都是全部,都意味着“联觉”的苏醒可能?是因为每个人必须单独走过神话时代、启蒙时代、混乱时代、末人时代和走向“未来的基督”吗?为什么,那些具体的“实践方式”重要而又不重要?5、对赫胥黎《美丽新世界》中的一个关于“新人”和“野蛮人”的段落的研读。结语:对艾略特《小吉丁》的一段诗节的研读。 *希望所有参与听课的同学们能坚持上完课程周期,并按老师要求完成相应的学习报告/作业。 ...

The Fourth Annual Conference of Network Society: Netizen 21第四届网络社会年会:网民21 时间2019年11月22日-24日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学术报告厅会议总召黄孙权 主办中国美术学院文化创新与视觉传播研究院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承办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网络社会研究所年会学术委员高士明教授 管怀宾教授 姚大钧教授 陆兴华教授 黄孙权教授 议程 参会贴士1、会议对公众开放,不收取会议费,食宿自理。2、茶歇不提供一次性杯子,请自带水杯。3、会议设同声传译,务必自备证件(身份证、学生证等)作为免费租赁抵押物。除已报名参会者外,公开租赁设备数量有限,请按需提早前往会场。4、会议地点-学术报告厅路径如下: a,沿大门台阶上行至平台 b,朝平台两侧斜坡下行 c,平台侧边斜坡近景,下行 d,学术报告厅即为本次网络社会年会举办地点 扫描二维码获取年会电子手册 ...

列岛·影像志IMAGE:A GRAIN OF THE ISLANDS初章 | 石浦2019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社会实践课程纪实摄影汇报展 展览现场 2019年11月11日,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共有5个展览同时开展。列岛·影像志—跨媒体艺术学院社会实践课程汇报展作为其中之一,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教务处处长曹晓阳教授、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管怀宾教授、跨媒体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文涛老师、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姚大钧教授、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系主任高世强教授、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摄影文献研究所所长高初老师、跨媒体艺术学院网络社会研究所所长黄孙权老师、跨媒体艺术学院唐晓林老师,以及此次社会实践课程的带队老师——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系主任牟森老师、马原驰老师和特邀纪实摄影师朱朝晖到场参与展览开幕式。 本次展览还得到跨媒体艺术学院分管领导的充分认可,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士明老师在展览开幕前日特意莅临展览现场,与牟森老师、策展人朱朝晖老师进行交流讨论。 高士明老师莅临展览现场 摄影|梅悦子 高士明老师: “课程介绍中森老说的‘对象世界是梦幻之地’是特别重要的。以及‘距离与温度’、‘想法与办法’、‘认知与感知’这三组概念也很准确。对于同学来说,这是一个基本训练,接下去就可以从每一张作品开始解析叙事,正是西岸2013影像特展的主题:解像力。摄影对于绘画最大的改变,是视觉的序列感。所有摄影作品极少数可以像古典油画那样,一件就是一个世界的,大多数,必须要在一个系列中,它才能成立,现在绘画也是要有一个系列才能成立。” 摄影对于绘画最大的改变,是视觉的序列感。所有摄影作品极少数可以像古典油画那样,一件就是一个世界的,大多数,必须要在一个系列中,它才能成立,现在绘画也是要有一个系列才能成立。” 展览开幕现场 摄影|王若兰 牟森老师 : “感谢各位到场的老师,这是跨媒体艺术学院今年三组下乡课程之一,也是我和马原驰第一次带下乡课程。下乡成员有跨媒体艺术学院大二、大三、大四本科生和研究生,一共55人。我要特别说明一下,我前言里写到的‘对象世界’,是从曹晓阳老师这边听到的。我要特别感谢曹老师,还有我们的特聘导师朱朝晖老师、以及高初老师也给我们同学做了一个开场讲座,包括我们的教学团队马原驰、梅悦子等,最重要的是向文涛老师报告,我们全员安全。” 管怀宾老师发言现场 摄影|谌文君 管怀宾老师 : “这堂森老带队,作为跨媒体艺术学院的社会实践课程,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启示。美院的社会实践课程是在过去的下乡课程基础上延续过来的。跨媒体艺术学院从建院以来,一直将社会实践课程作为我们教学的关注重点,也是我们借由媒体艺术通向社会、进入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艺术是你对社会、对外部世界的一种认知,再回馈到自身,如何认识如何感受,正是跨媒体艺术学院对社会实践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方向的认识。 实际上,艺术家对社会的反应就决定你能不能形成一种敏感的个人语言。我们拿着相机去记录社会,不只是记录一个外在世界,或者说拍点什么,而是拿着武器表达自身的态度、修养和立场。 在这次下乡之前,森老已经有了很好的课程编排,包括高初老师的开场讲座以及朱朝晖老师深度的介入。其中关于展览的方式:每个同学选出一张照片作为展示,我认为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因为当你在上千张照片中选出一张的时候,这张作品能不能代表你,这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实践课程其实是一个通道,一面是去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另一面是最终回归到自己的消化系统。 最后谢谢大家,恭喜所有参加课程的同学收获满满,感谢森老团队,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的展览。” 曹晓阳老师发言现场 摄影|人青 曹晓阳老师 : “前两天我看到森老转发的这个课程推送,因为我们很少去转发各个学院的下乡链接,这个课程,我一看就转发了,为什么?虽然我对跨媒体艺术不了解,但是作为一个视觉工作者,看了这一幅幅的图像,从这个图像上我就能感受到这门课一定成功了。所以我毫不犹豫的转发了。 我在后来多年的教学中逐步体会到一个问题,每个人都在讲我们有一个世界,但是实际上下乡给我们提供了另外的一个机会,就是把我们习以为常的世界给丢掉。我们到了另一个地方,这个地方的人、这个地方的事、这个地方的空间形态和他们种种的生活方式,当你走进它的时候,才能让你重新构建一个社会模型。这个时候社会变得具体了,而不是抽象的。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所以也就是我们艺术学院为什么对下乡那么执着,那么迷恋,这绝不是简单的风景问题。这个风景里包含的内容是非常深的,也是非常接地的。我觉得对于跨媒体而言,这一次影像志,是每一个同学的影像志,在二年级阶段,我看了森老的前言:“距离与温度”、“想法与办法”、“认知与感知”,这三点非常的准确。下乡实际上是一个课程的模式,它形成这样一套教学方法,要持之以恒的磨练一段时间,一点点积累,那就不得了,感谢同学们。” 文涛老师发言现场 摄影|人青 文涛老师:  “这一次是我看到的一个全新的下乡课程。这次展览体现了三个高度,一个就是思想的高度,另外就是专业的高度,还有一个就是工作的高度。从森老自己的规划,到他精心呈现出来的结果,体现了媒介展演系这个专业确实是非常有高度的。他们这个下乡展虽然是个非常基本的单元,但是把这个东西做好了,基础就打好了,那么他的高度自然就有了。” 现场图集 展览开幕现场 摄影|王若兰 谌文君 梅悦子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 2019年11月11日—11月24日8:30—17:00 展览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4号楼2楼展厅 学术主持 高士明  管怀宾 策展人 朱朝晖 教学团队 牟森  朱朝晖  马原驰  梅悦子 策展团队 朱朝晖  梅悦子  李琰  常远  周洁谌文君  人青  王若兰  徐弋洲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视觉中国研究院 承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 协办单位 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人民政府浙江神洲船业有限公司杭州迷墙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只照画不照墙”老林专业展览灯 展览介绍链接请点击上图 ...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2018级艺术生活延展课程汇报展  开幕时间 2019年11月11日14:00 展览时间 2019年11月11日—11月17日8:30—17:00 展览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3号楼2楼展厅 指导老师 吴美纯 唐晓林 策展团队 钱依琳 尉浩 卫轶凡 课程时间 | 2019年10月8日至11月1日指导老师 |吴美纯 唐晓林  跨媒体艺术学院 2018级二年级本科生 23人尉浩 钱依琳 周茉 卫轶凡 孟圆 苏思予 陈思帆 吕尚一 王雪妍 马舒宁 陈子彦 邬京 陈旻玮 唐欣然 李育婵 方紫萱 龚夏霖 钱俐颖 孙家宜 张炜 陈诗茹 欧杨心怡 李云欣 教学目标 写生的力量&创作的初心——对观察与创作的原初性研究艺术的生命&生命的艺术——对艺术社会性的创造性实践与创作主体的分析历史文化的差异&文化再生的共通——对本土文化保护与再生的新模式研究 教学大纲 面对他者——无论是人,物,事件,疑难与惯性等等,我们所拥有的是一些路径和经验,它自我传达,自我阐述,自我纠正,并延续自己与他者的对话。在跨媒体艺术实践教学中,我们期待以艺术的视角采集生活的维度,集中地,针对性地启发学生的观察,感知,思考与创作能力,提升学生在时空理解,主客理解,艺术与生活互渗层面的认知能力与表述能力。 教学内容 泉州古城有“温陵”、“刺桐城” 、“鲤城”和“泉南佛国”之称,各有其隐喻。泉州的古和活着的城,构成泉州的物质想象与古城时间。课程重点在于通过在地人文记录调研采集创作等方式,体悟古城不同区域内历史的沉淀和时间的痕迹,感受汇合到此的各种异城文化和发自本土的生命力的汉人民间文化的物质遗存和生活样态,体验市井生活的日常时空与叙事,探索艺术与文化、生活之间的延展性界限。 教学方式 教学上采用“连线方式”:根据本期教学目标与实践方式,选择必选与自选的“点”,以对话与讲座、WORKSHOP、实地考察、创作指导、展示教学为主要形式;遗存组,社区组和家庭组,可内部自行“连线”,三组可互相交叉、包含、融合等,自主链接,可逆、可重复、可多点联动等。 教学设置  第一阶段:《泉州想象》:出行前的文本资料调研及绘本创作。第二阶段:《泉州感知》:在地生活体验及创作采集。1.初步感知,自由行走观察,绘制行走地图,积累素材,培养观察力。2.切近感知,深入调研与采集,培养对田野调查方法的应用能力。3.艺术延展,创作素材采集,逐步形成创作构想,培养艺术构建与感知转化的表述能力。第三阶段:《泉州时间》:梳理问题,完成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及创作制作。 感知泉州 摄影作品来源:尉浩 卫轶凡 孟圆 陈思帆 钱依琳 孙家宜等 部分创作作品 《洄溯》影像 截帧卫轶凡 孟圆 《寻蟳》影像 截帧钱俐颖 张炜 《流淌'A》 影像 截帧尉浩 《现在时》 黑白漫画 部分节选210mm*297mm陈旻玮 《嘉礼》部分作品摄影 370mm*250mm钱依琳 周茉  下乡过程  同学们做阶段性报告 同学们搬凳子去台魁巷 艺术是个动词  “泉州:艺术生活延展”下乡社会考察课程报告  唐晓林 吴美纯  去泉州下乡之前,我们就和同学们讨论过,下乡的目的是让大家离开自己惯常生活的环境,去到相对陌生的地方,了解和认识多样的世界,进而反过来观察自己,理解自己,建构自己。所以,下乡的过程尤其重要,我们不要仅仅把下乡地点作为对象,带着既定的观念去采集素材,把完成一件所谓的艺术作品作为终点,而是要暂时放下原来的“我的”眼光,充分张开各种感官,去感知,去体会,去学习,去分辨。下乡过程中,老师是组织者,同学们是学习的主体,大家一同学习,互相学习,教学相长。下乡,最重要的就是想让同学们理解,艺术是个动词。 想象多样 今年去泉州下乡的所有二十三位同学之前都没有去过泉州。出发之前,我们要求同学们查阅泉州的基本信息,并且要以“泉州想象”为题画一张小画,在泉州第一次聚会时每个人要给大家做简短报告,并展示自己的“泉州想象”。 不出所料,第一次聚会报告时,不少同学的报告高度同质,多是概要说明的形式,“泉州想象”便也多为泉州的地图、概貌,或者对东西双塔、钟楼、老君岩、清净寺等最出名的几个旅游景点的描摹与拼贴。我们理解,因为通常情况下,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时,大家普遍会“百度”当地的基本简介或者旅游攻略——看似繁多的网络信息,其实很容易让大家对一个对象形成均质的刻板印象。但是,也有同学给大家带来了惊喜:有同学查阅了《马可·波罗游记》,找到对古代泉州的记述:“刺桐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于此,货物堆积如山,买卖的盛况令人难以想像。”于是,他所想象的泉州便是一座深夜里仍然灯火荧荧交通繁忙的港湾城市的意象。也有同学查阅了泉州的几个古称的来由后,对刺桐这个植物多有留意,所以想象的泉州就是一枝艳丽的刺桐花的样子。还有同学对浔埔村的女人们鲜花满头的样子感兴趣,所以想象的泉州就是把当地各样著名风物当作头饰的一颗发髻……同学们开始了解到,为了画这幅“泉州想象”,就需要观察,需要阅读,需要筛选,需要在脑中想象,在手上加工,每个人都要自我发动,才能避免与他人的雷同与重复,寻找自己的面貌。 卫轶凡《泉州想象》 活的知识 泉州被称为古代海上丝路的起点,可谓地灵人杰,城里不仅古迹众多,而且历史上出现过非常多重要的文化名人,所以对自身历史的认识、梳理与讲述常常是许多泉州人引以为傲的兴趣爱好。历史人类学家王铭铭的著作《刺桐城》是方家研究泉州的重要参考书目,而我们在泉州也遇到许多不是“专家”的泉州专家。集有城市信用社的魏老颇有讲古人的风度,他会一边泡茶一边给慕名拜访的客人们讲述城南大大小小的历史古迹的故事。年轻的工会主席吴湘霖把研究与考证泉州的各种古迹、古物当作业余爱好,而且很乐意去不同场合面对不同的人作讲解。我们偶然邀请到他给同学们做了个讲座,他就讲了泉州一些地名因为语音误读而造成的颇有意味的变化与变迁。他举例讲蜂尾埔的名称,因为这里地形其实与蜜蜂体态并无关系,但这里离梅石书院的旧址不远,冬天很可能刚好能闻到书院里梅花盛放时香味的一丝余韵,而客家话里,“尾”与“香”非常接近,所以,这里的地名很可能是“香尾埔”。泉州人灵活地理解自己的历史,而不是顽固地抱持拟古、崇古的观念,这对我们师生一行留下深刻的印象,启发我们不要对泉州,同时不要对我们自己,抱有固定的成见。 到了泉州后,同学们有三天时间去游走并初步了解古城,然后为大家报告自己的“泉州感知”。有的同学会提前规划好一天的行走路线,查阅沿途风物的介绍,带着基本信息去行走。可能这是今天许多人出门旅行的常态。我们肯定这样做的同学态度的认真,但也提醒大家,社会考察并非是走去一个地方对既有信息进行核实,而应该尝试更多地感觉、体会、认识鲜活的社会生活现场。有的同学就分享了自己坐在承天寺回廊下休息,受着高大的榕树荫蔽,看着人们进香许愿,耳朵里却听见隔壁中学飘来朗朗的读书声,甚至还有钢琴弹奏的《欢乐颂》,有趣的是,这似乎互不相关的事物叠合在同一时空里,竟毫不违和,反而令人心怀喜悦。同学们开始体会到泉州人所乐于倡导的所谓多元、包容的意义。我们鼓励同学们把这些零碎的片段的感受和理解都记录下来,可以用图画,可以用文字,放入他们的“一生一本”。 人欲才是天理 有的同学觉得泉州西街的商业意味太浓,白天各大著名寺庙景点游客太多,于是在规划感知阶段的行走路线时故意把它们放到后面,而选择从菜市场出发,一路往南走,进入小街小巷,体会当地人的生活环境与场景。有的同学想观察寺庙环境和庙口,为了避免白天人多嘈杂的单一印象,在一天里分早、中、晚不同时段去蹲点。有的同学白天在中山路由北向南走了一趟,觉得越往南走城市面貌越显老旧,人流量越发减少。有一天,他们一大早日出之前就出门,结果巧遇中山南路上的早市,微茫的天色下人声鼎沸,蔬菜水产交易活跃,生活的动能满满地从中山南路往北涌动。不多一会儿,晨曦初露,早市渐散,又有上学、上班的人们涌上街道,白昼如常到来,一天的时光就此开始。同学感叹说,原来白天里人流稀少的中山南路竟是这城市中最早甦醒的部分,正是这里在一天中聚集起最早的生意,呼吸着最早的氧气,从而鼓动起整个泉州城生命的脉搏。有意思的是,大家后来知道,古时候的泉州,由于渔业与船舶业的发达,的确是城南比城北先为繁荣。同学们开始通过泉州的时间感觉逐渐去摸索与体会泉州的历史感觉,相信他们在感叹“这是一个正在生活着的古城”之后,还有机会去探寻历史维度里泉州的不同面向,探寻泉州人追寻“生生而有条理”的理想社会形态的诸般努力。 虽然泉州城里到处布满宗教空间,但对生活的热情与热爱才是泉州人真正的生活态度,且看那满城的美食、街巷里的南音,还有戏台上的提线木偶,泉州人用自己的生活为“和光同尘”一词做了很好的注解。泉州人认同他们的同乡、明代先贤李卓吾对当时社会思想之“存天理灭人欲”的批判,认为人欲才是天理。我们的同学当中就有人分享说,自己曾被寺庙里煮斋饭的香味吸引,于是驻足观察庙里帮厨的阿姨们静心和乐的劳作形象;也有人分享过早上炸油条的香味和声音混合飘荡在巷子里的印象。不过同学们也讨论,这“人欲”并不停留在日常的饮食男女层面,借鉴孙歌、薛毅等学者对李卓吾的理解,即人间的内在秩序并不寄托于高高在上的圣人之言,也不可通过奢谈良知建立起来,而是需要以人伦物理为基点去加以开拓,李卓吾正是抓住了对人伦物理缺乏时的饥饿感,保持自我的空洞状态,才能将欲望问题,也就是百姓的生活世界带入到思想层面,并质疑宋代以来建立甚至固化的儒家秩序,求证思想层面的真理性。 泉州政委吴湘霖给同学们做讲座 离开泉州前的欢笑 我们带了许多的问题回来 感知阶段结束之后,同学们开始找到自己对泉州的兴趣点,有人喜欢宗教环境里虔诚的氛围,有人着迷于观察人们把寺庙当成日常生活空间的延续;有人很欣赏南音、提线木偶、刺绣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人被努力学习、传承这些手艺的一代代人所打动;有人对中山路的业态做了详细统计,有人对西街五花八门的网红经济进行反思……我们鼓励同学们集中聚焦在这些兴趣点上,利用一些基本的社会调查方法,作近距离的观察,也主动与人打交道,或者进行口头采访,或者动手参与,加深感受和理解,同时把那些打动自己、困惑自己的人、事、物作为资料和素材收集起来,然后不断回炉,始终问题化地、批判性地面对和处理这些材料,同时寻找相应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这些认识和困惑,我们同意同学们不受限于媒材和形式,不论绘画、摄影、影像还是文字都可以。在这过程中,同学们逐渐感到自己的记录、描述和表达手段的欠缺,于是寻找参照,进行摹仿、训练。这时他们发现,寻求表达的过程就是创作的过程,也是一个追问和理解的过程。这时候,可能之前有些问题已不再是问题,之前既有的看法或认识也会需要调整。由此,同学们逐渐显露出理解泉州的关键角度——时间,于是这成了我们的课程汇报展览的主题词。我们的汇报展览展出的,可以说并不是同学们的艺术作品,而是去泉州下乡过程的痕迹,更重要的,是我们从泉州带回来的许多问题: 这其中,有的是对古老的泉州作为海湾的地理空间的感受和回味,进而追问,应该如何安顿人伦物理,进而安顿自己青春的生命? 有的是对泉州古城干道的观察与描绘,进而追问,空间中生机的位移折射出怎样的历史变迁? 有的贴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探问传承的意义和方法,继而询问,与今天这个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越来越深入日常的时代相较,其间距离如何?关联如何? 有的借由泉州西街流行文化变迁的考察,想象几年之后的泉州,进而追问,旅游景观的强化对古城的利好如何?弊端到底又如何? 有的呈现泉州“半城烟火半城仙”的现象,询问应该如何看待这众多的宗教信仰?它们是文化形态?生活方式?精神寄托?历史遗存? 应该如何看待传统?它们是固定的、稳定的?还是流动的、变迁的? 提线木偶戏为什么都是小孩在看?南音的唱词为什么大多都是男欢女爱? 年龄的长幼与思想的新旧和生活方式的优劣具有直接关联吗? 当以往的生产生活方式失去了实用价值,仅剩下形式外壳的时候,到底应该如何面对?仅仅作为旅游景观?还是能活化成为今天生产生活的资源?如何活化?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如何关联?可否取舍? …… 是的,我们去泉州,艺术而生出许多的问题,如此,同学们把泉州放进了自己的记忆,也把泉州长进了自己的身体。他们使用的创作手段还非常生涩,呈现的艺术面貌还有待完善,相信他们由此开始知道了自己的“饥饿”所在、欠缺所在,相信他们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会有的放矢,努力精进。我们期待,每一位同学在今后的学习与创作中始终记得,艺术是个动词。 2019年11月10日 ...

主讲人崔灿灿主持人管怀宾时间2019年11月12日 下午14:00地点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4号楼309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小说和电影,是我创作展览的源泉之一。它们教给我如何思考和感知,又赐予我技巧,让展览的叙述得以实现。文学让我学会了讲述故事的方法,电影告诉我如何用视觉说话,但唯有现实的经验,给我激情和血肉。  展览就是讲述观念,就是将观念可观、可感的手段。好的故事不需要讲述观念,故事本身就是观念。  有趣的故事总能让我们全神贯注,等待接下去的发生。它决不能一目了然,结果总要往返多次。策展是讲述故事,构思情节,等待发生。像是偶然转动的魔方,它有无数变量,交叠变化。于是,展览中的每件作品都变成了一个单独的词汇,等待着被组成不同的句子、段落和篇章。有些时候,它们成了一首诗,可以五字、七言、十四行;有些时候它们又渴望真理,可以是一本传记,一篇宣言,一段历史。  在故事的最后,若是幸运,我们便可以结出意义的果实。 崔灿灿 崔灿灿Cui Cancan 一位活跃在中国的独立策划人,写作者,曾获CCAA中国当代艺术评论青年荣誉奖,《YISHU》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奖,艺术权力榜年度展览奖、《艺术新闻》亚洲艺术贡献奖林肯策展人提名、《当代艺术新闻》年度最佳艺术家个展、北京画廊周最佳展览奖、《艺术银行》年度策展人等。策展的主要展览从2012年开始,共计81场,群展包括夜走黑桥、乡村洗剪吹、FUCKOFF II、不在图像中行动、六环比五环多一环、十夜、万丈高楼平地起、2018过年特别项目、策展课等。曾策划的个展包括艾未未、包晓伟、陈丹青、陈彧凡、陈彧君、冯琳、韩东、何云昌、姜波、厉槟源、刘港顺、李青、李占洋、牧儿、马轲、毛焰、琴嘎、秦琦、隋建国、石节子美术馆、史金淞、沈少民、谭平、王庆松、谢南星、夏小万、夏星、萧昱、许仲敏、徐小国、宗宁、张玥、赵赵等。 ...

经壑PATH 2019 年度文化研究与社会调查课程浙南下乡汇报展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开幕时间curtain time2019年11月11日17:00展览时间exhibition time2019年11月11日—11月17日8:30—17:00展览地点Venue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3号楼2楼展厅指导老师Advisors  宋振 汤南南策展人 Curators祝金坤 赵翔风 吴紫睿 陈鹏策展团队Curatorial team吕艺杰  王诗惠  殷淑蕾  何佳轩 吴泓华 课程介绍  引入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方法,建立学生的社会和历史意识,引导学生从视觉文化生产的角度理解视觉艺术,而不是停留在个性、创造力、形式与内容这类传统美学争论。要求学生 在该过程中跨越学科的限制, 熟悉社会调查的理论和方法。使他们对于任何对象能够深入 分析其背景和理论意义,在广阔的文化框架中定位研究和表现对象。培养搜集、处理和组织 材料以形成文化产品的能力。培养筹划和管理,实施和操作一个完整项目的良好的工作习惯。 课程时间 | 2019年10月8日至11月1日指导老师 Instuctor | 宋振 汤南南助教 Cordinator | 宋戈文 王博 参与成员 | 全体下乡师生共30人跨媒体艺术学院 2018级二年级本科生 26人跨媒体艺术学院 博士生 1人  课程内容 授课教师: 汤南南 宋振授课时间:2019年10月8日至11月1日  一.课程大纲: 引入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方法,建立学生的社会和历史意识,引导学生从视觉文化生产的角度理解视觉艺术,而不是停留在个性、创造力、形式与内容这类传统美学争论。要求学生 在该过程中跨越学科的限制, 熟悉社会调查的理论和方法。使他们对于任何对象能够深入 分析其背景和理论意义,在广阔的文化框架中定位研究和表现对象。培养搜集、处理和组织 材料以形成文化产品的能力。培养筹划和管理,实施和操作一个完整项目的良好的工作习惯。 二.考察重点: 2017年末,“致敬2018”项目总策展人高士明老师在“世纪:一个提案”的演出现场的开场白中曾说:“过去这个迅疾变化的世纪,相对于整个人类纪只是一个片刻,在山水世界中, 在自然史中它更只是短短的一瞬。”2019年度文化研究与社会调查课程试图通过回到山水之间,引领同学们重新展开传统与 现代社会发展变迁的那一瞬间。因此本次下乡的师生群体将细致地察访浙南山水。我们会将 温州作为山、水、诗意的考察中心,亦会将其作为中国书画观察力、现代景观消费文化批判 力的训练现场,我们从文化自然景观和历史变迁的视角入手,对乐清、永嘉、泰顺进行系 统地考察,并在返回跨媒体艺术学院后完成一个实验性的主题展览。 三.考察范围: 雁荡山及周边民居、楠溪江沿岸生态、泰顺廊桥等。 前言 山水边缘 我们不得不承认,数字世界正在到来,不久的以后,人们在虚拟世界的存在,将大于在真实世界的存在。        杭州,这座以古典优雅著称的城市,曾经是江南文化的代表,而江南文化,也曾是中国文化的典型。最近十年,互联网产业带动的电商文化,大规模覆盖整个江南地区的产业结构和人文生态。产品的迭代更新,资本并吞蚕食,职场的高压都让这座城市进入另一种气息,连校园文化和传统的师承关系都在变异。这座山清水秀的城市,隐藏着杀气腾腾的气息。        这次下乡的同学,几乎都是00后。对于新的一代,屏幕替代了田野、山林、大院,意像替代了感知,空间和时间概念开始虚实相生,接受信息的方式复杂多样。传统艺术对应真实世界,每一片田野、每一朵海浪、每一座大院,以及大树、岩石、朵云,都栖息着神灵,都有各自的命运——真实世界有着可以直接感知,随时能触摸的温情。        当这种温情被虚拟世界和互联网文化覆盖以后,我们还能保持和真实世界的紧密连接;当我们在虚拟世界失去平衡或者孤独的时候,我们是否还有能力从真实世界和自然现场获得能量。        古典山水的世界,与其说是创造可居可游的精神家园,不如说是为每一个朝着庙堂努力的人,安放一处在现实失败后,可以休息退隐的桃花源。这次的山水之旅,试图让学生回忆成长过程中,和大地、泥土、花草、风月和神灵的点滴记忆,挖掘他们走进江南山水人文的自然现场的感受,结合山水文化传统中和现实对应的一些点展开讨论的结果。 ...

    列岛·影像志IMAGE:A GRAIN OF THE ISLANDS初章 | 石浦2019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社会实践课程纪实摄影汇报展  开幕时间 2019年11月11日14:00 展览时间 2019年11月11日—11月24日8:30—17:00 展览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4号楼2楼展厅 学术主持 高士明  管怀宾 策展人 朱朝晖 教学团队 牟森  朱朝晖  马原驰  梅悦子 策展团队 朱朝晖  梅悦子  李琰  常远  周洁谌文君  人青  王若兰  徐弋洲 前言 通往梦幻之地的钥匙文  牟森 下乡社会实践课程是中国美术学院同学在校期间的规定动作。跨媒体艺术学院的下乡社会实践在二年级上学期,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是一个战略性节点。 下乡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对象世界。媒介经验。社会认知。 我们希望下乡社会实践课程项目化、系列化、长期化。 我们选择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为第一次下乡社会实践课程的“对象世界”,作为系列项目“列岛·影像志”的初章。特邀纪实摄影家朱朝晖老师为媒介导师,通过拍摄、编辑、制作,使同学获得全流程的媒介经验。通过“生活或生存、工作或劳动、家庭或种族”的展览结构,使同学的媒介感知经验和社会认知能力得到提高。 “距离与温度”是高初老师开场讲座的题目,“想法与办法”是朱朝晖老师四次课程的题目之一,“认知与感知”是我为此次下乡社会实践课程设置的任务。 “通往梦幻之地的钥匙”引自詹姆斯·乔伊斯的《芬尼根守灵夜》。对象世界是梦幻之地。媒介经验是通往的手段。社会认知是钥匙。希望新同学通过下乡社会实践项目,开启自己个人创造的历程。 列岛·影像志 参展作品视频 | 剪辑 李琰 海报设计:梅悦子海报图片摄影:余丛灵 谌文君 胡海洋 蔡景辉 周孝歌 李晨瑜 人青 徐云帆 F4  课程介绍  列岛·影像志项目为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的社会实践课程之一。此次课程聚焦于宁波象山半岛南部—石浦镇。以不同家庭背景、各种职业和年龄层的市民的真实故事为整体叙事背景,形成列岛群像,以纪实摄影手段呈现,从而展开列岛的家庭变迁图景,演化社会进程。通过拍摄、编辑、制作,全流程参与并合作完成一个综合拍摄项目。 课程时间 | 2019年10月8日至11月1日指导老师 | 牟森  朱朝晖  马原驰  梅悦子参与成员 | 全体下乡师生共55人跨媒体艺术学院 2018级二年级本科生 26人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 2017级三年级本科生 17人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 2016级四年级本科生 2人跨媒体艺术学院 研究生 3人视觉中国研究院 研究生 3人  课程内容 第一阶段 调研-策划-拍摄 第一课—向大师们学习  2019年10月8日,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 课程  向大师们学习 导师 朱朝晖 布列松 Henri Cartier-Bresson — 决定性瞬间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 | 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 — 非决定性瞬间尤金·史密斯W.Eugene...

朱玺:灵魂温热ZhuXi:Soul Warm 展览时间 2019年11月3日——11月17日 主办单位 浙江美术馆 展厅 4号厅 2019年,“南山138”项目将年度主题设定为“宣言”,鼓励青年艺术家在当代语境下探索浙江青年的自我方向,崭新摹写当代艺术的人文叙事,同时努力呈现浙江青年艺术中的精神品格与时代信念。2019年第三季之“朱玺:灵魂温热”展览于11月3日开展。 本次展览朱玺带来13件/组绘画及装置作品,以“灵魂温热”为题,他试图从现实的经验中重组支离破碎的日常物象和视觉符号,以一种诗性语言重新塑造视觉矛盾和逻辑关联,复苏生活的记忆和图像的内涵,进而叩问现实。朱玺通过装置与绘画等媒介的艺术语言,将关于世界观、社会秩序等的思考与自我认知相融合,创作出一系列沉浸在“未来”与“历史”之间的大型装置并建构出独特的个人思考场域与艺术创作阵地,同时绘制出一幅装置艺术的当代图景——在“世界”这个庞然大物前,人类应当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带着有温度的灵魂和躯体,友好地对待世界与他人。  幻象景观·触温世界  管怀宾 “温度”言指了物体存在冷热的程度,也是一个知觉的世界。伴随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于自然万物构造分子运动的认知不断推进。我们知道物有温标、人有体温,温度无所不在。无论自然物质还是人造物象的存在,都是以其运动为前提,同时产生某种“能量场”效应,这也使得任何“物象”都具有运动状态下的温差。 朱玺的个展以“灵魂温热”为题,也引发我们对于“温热”现象的思考。“温热”的概念源自中医学某种症候和状态,既有“渐感为温、速发为热”之说,也有“冬春为温、夏暑为热”之理。朱玺的借题,并非仅仅出于物的认知与媒介的取用,或者在作品的物理构造上引入“温热”的元素。而是借由物与物、物与世界构造的瞬间干涉性和流动性,提示了某种隐存物象背后流动的精神想象。他的近期系列作品,既与他的个人体验和形式语言相关,同时也涉及到艺术家及物的态度,以及社会、政治、时代语境相关的心灵与精神的上下文关系。朱玺的作品敏感于物的存在方式,以及物的视觉表象背后那可触的真实和带有“温热”的情境。更确切地说,他的工作借由物与造物、造景与造境,为我们营造着一个可以感知“温热”的现场和一个可以触击的心灵世界。 差不多八年前,朱玺在澳门推出个展《征服者之歌》,我曾在一段短文中谈到其中的诗性表达以及它“将我们带入某种思考的途径,无论起点还是中途的过程,它让我们游离在一种时间与空间之外的诗性轨迹,并且又总是能让我们找到某种接地现实的线索”。这是诗与装置艺术的魅力和内核,也是一位装置艺术家借由装置艺术的造物语境,阐明其深层的哲思和某种激荡心灵的诗性意志。这些年他在“征服者之歌”的余韵中,穿越“风殇”的道程与“信仰的边界”,多视角地探讨科学与宗教、生存与政治的话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延展着他对生命信仰、个体意志、科学与宗教、现实与幻象的思考与版图迁徙。他的工作跨界于多重的文化领域和媒介截体,但总是能在犀利的思考,特立的语言方式中营构他的幻象与景观世界。那些早年微观叙事的诗性话语与“牵星”般的浪漫想象已经凝炼成一种寓言般的精神哲思和恢弘的视觉景观。 我们知道杜尚以来,艺术家们对于现成品的挪用与置换已成为某种惯性并不鲜见,然而对于物的能指与所指却差异悬殊,多数往往流于表征与符号的借用,极少领悟到物的消隐转而成为象(观念)的截体的真谛。这种现象在中国当代艺术中尤其突出,标本化的图式全然失却艺术作品应有的灵魂和可以触感的温度。朱玺的作品一方面让我们看到他的造物观以及因物因景造境的种种妙趣横生的因缘脉络,无论是现成品还是自造物都有效地转化到一个崭新的语境轨道和叙事情境之中。另一方面这也体现了他对于观念与媒介材料自由交叉的构建方式,既是一种观念态度和美学经验,更是一种区别于大同的策略和实验方式。实际上艺术作品作为外部事象与周遭现实触击艺术家内心世界后滤化和凝炼的产物,其核心的价值在于立场和态度。尤其是语言层面的创造,精准到位的表现总是能让人们看到那种心智一体的语言构架和由此生发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朱玺的近期工作让我们看到那种对于泛常表象与日常经验的重新解构。这批系列装置作品有人的迹象,却无人的行踪和表征的图说,其静象的背后隐存的是艺术家独立的观念锐志和可以感触的精神温度。    2019.10.31于度园 历史公式900cm x 250cm x 500cm金属,标本,软性灯光,书,工业风扇2019 规则的游戏纸本水墨200x110cm2016 梦经书旧书,仿真狐狸,鼓风机,台灯,木桌500cm x 80cm x 150cm2016  灵感花园纸本水墨340cmX275cm2019 灵魂温热——楔子照片 内置喇叭163x100cm2019 THE EYES of PHI铁,铜,软灯管500x600cmx150cm2019 公共光明现成品铁马,警报灯250cmx250cmx250cm  荒野金属,玩具,标本,木,造烟机400cm x 100cm x 150cm2019 one金属,软性灯管,亚克力200cmx200cm2017 信仰的边界 & 光纸本,圆珠笔 & 铜300cmx240cm & 30cm x40cmx53cm2017 & 2019 展览现场 关于艺术家 朱玺1983出生于上海2002毕业于上海工艺美术学校2006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本科)2012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硕士)目前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 个展灵魂温热(浙江美术馆,杭州,中国)2019被枪杀的宇航员(宁波,中国)2017冷韵(北京,中国)2013征服者之歌(牛房仓库,澳门)2011燃冰迹(吾辈空间,杭州,中国)2011主要群展光和作用(霓美术馆,苏州,中国)新艺术史2000-2018中国当代艺术(银川当代美术馆,银川,中国)禹步——第十二届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中国)二十四小时独处计划(二十四小时美术馆,南京,中国)全息书写:2018国际跨媒体艺术节(时代美术馆,北京,中国)日落之后( Galerie Liusa Wang,巴黎,法国)桃花源(观唐美术馆,北京,中国)永生市(滨海美术馆,天津,中国)妄念( Saatchi Gallery,伦敦,英国)不在服务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中国)安仁双年展——今日之往昔(安仁华侨城,成都,中国)叙事曲-动漫美学当代艺术展(澳门艺术博物馆,澳门)半截门(喜玛空间,上海,中国)西部风景(重庆鸿艺九洲国际文化艺术中心,重庆,中国)源(上海大戏院,上海,中国)我们何以成为我们(言午画廊,上海,中国)在日落后发生(MOCA,上海,中国)第七届新星星艺术节(彩虹盒子,郑州,中国)桃花源—迹(上海K11,上海,中国)萧条与供给,第三届南京国际美展主题(南京百家湖艺术中心,南京,中国)极限频率: 2016 AMNUA学院计划(南京美术学院美术馆,南京,中国)浮岛志(汉雅轩,香港,中国)重置已知(MAOSPACE,上海,中国)别日世界(沙门粮库文创园,台州,中国)翻页时间(雅昌艺术馆,深圳,中国)ON AIR(清影艺术空间,杭州,中国) inter-youth国际青年绘画作品展(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中国)过年(人可当代艺术中心,杭州,中国)春天来了(三尚艺术馆,杭州,中国)融·汇(杭州,中国)常青藤计划(中间美术馆,北京,中国)找朋友(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大地备忘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中国)在路上(关山月美术馆,深圳,中国) ...

Inter-World-View “世界观”(Worldview)之间的交互(Inter) 对“世界”的“访问”(Interview) Inter-World-View,是由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ICAST)发起、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承办、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协办的年度项目,2019年首次启动。自9月20日发布Open Call以来 ,我们收获了超过100组来自不同国家、地域和专业领域的青年群体的热切问询与报名。在经过近一个月的了解、讨论与沟通后,我们满怀期待地宣布:15组青年群体将受邀前来,共同构造首届Inter-World-View的交流现场。 这些来自全世界范围的群体们,将在10天(2019.11.11-11.20)的时间中,汇集于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每天由不同的团体展示、演绎自己的“工作”,“占领”并布置自己的空间;其余的群体,在这一天作为听众、发问者、评论员,并在另一天成为主讲人。 我们期待,通过共同的布置、展示、演出、论辩、生活,这些有着独特工作环境、问题意识、创作方法与方式、生活状态——拥有独特“世界观”的人们,能够发生足够深入的交流,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导向未来深远合作的工作网络。 IWV将是一个持续进行的长期计划,它希望探索的是完整的生活与工作的世界观,包括“如何共同生活”的技术。它希望联结不限于狭义的艺术领域,而是广泛分布于各界的:哲学家、科学家、写作者、策展人、建筑师、电影人、艺术家、音乐人、舞者,乃至匠人、农民、厨师……那些在日益专精和割裂的世界中,拥有但能够跳脱具体的行业和领域,进入超越性思考、形而上维度,共怀改变世界愿望的人们。 IWV将尝试放弃原有的展示机制中“开幕”的统治地位,探索某种展览、论坛、演出和工作坊的结合——或者什么都不是,而仅仅是“交流”本身,交流的过程即生成现场。 Inter-World-View2019也尝试了一个全新的做法:受邀前来的“报告团队”,同时成为IWV项目的“工作团队”,分别担任展览策划、空间设计、海报视觉、布展搭建、影像记录、现场翻译,乃至以作品与演出的方式制作工作晚餐,用自己的工作专长,加入到一个更大的集合工作之中。 我们期待着,这15组各异的群体在首届Inter-World-View上一同“访问世界”,共同生发出一个世界观的交流现场,一个超越日常的共在时空。 2019,让我们访问这个世界。  IWV2019 参与群体  九樟学社 “万物需有寄托之地” 千寻豫樟干,九万大鹏歇。栋梁庇生民,艅艎济来哲。——元稹樟之盖兮可蔽日,沧浪清兮可濯缨。吾人立社于兹,寄山水人文之境为思,取百姓日用之道为作,汲集志士英才,求索新途,亦图存养之功,修身立命,以启复士人自由独立之精神。九樟长期致力于揭示、建构、联系、整合具有持续性文化价值的社会要素,落实为具体的建筑空间、产品、出版物或研究。九樟相信:人在与事物建立关联的实践中认知并定位自我。这种关联一旦被社会系统所阻断、遮蔽或是中介,人们将失去与事物最真挚的精神联系。在此次IWV的现场,将递进式地展现多项社会空间实践,呈现“寄托谱系”在当下社会处于“离散-聚合”、“遮蔽-揭露”并存的状态。 九樟学社同时是Inter-World-View2019的工作团队,担任现场的空间设计工作,在每个群体抵达之前,为之营造预制“寄托之地”。 IWV现场参与成员:许天心 / 李威 / 沈柯韦 Fleshy School “黑格尔舞蹈家”(Hegelian Dancers) 来自卡利·哥伦比亚(Cali, Colombia)的Fleshy School是一支由视觉艺术、文学与身体实践者所组成的团队。他们对历史、身份认知、宇宙学、艺术等有着共同的兴趣,并最终将身体作为所有思想的渠道。通过对“讲座”形式的解构,通过现场舞蹈和音乐表演等方式,他们提供了一个积极的提问过程——将身体动作作为研究材料进行分析,对我们肉身中所投射的世界观发出质询,探寻在我们的聆听中所体现的生态学,在不同艺术媒介中节奏与韵律的可译性,以及联结个体-集体的那座可能的桥梁。 IWV现场参与成员:Ericka Florez / Andrea Bonilla / Jose Luis Cardona / Hollman Alvarez 重庆工作研究所 “重庆作为方法” 重庆工作研究所(重工所)是一个把重庆作为研究对象的自我组织。不同于工作小组和机构的性质,“重工所”首先是面对城市工作的敞开式平台。重庆不再只是一种地域所指,还构建起一种空间方法和研究剧场。重庆集都市、乡村、山地、航道、工地、废墟于一体,早期这里产生了大量的工业遗迹、防御体系,随后被纳入全球化的生产链条之中,如今又开启了“智慧城市”的序幕,成为内地重要的人工智能试点和机器人基地……这一切吸引了一批创作者的注意力并成立了“重工所”,同时,这并不意味着只将重庆作为一个单一的工作区域,一种局限于地域性的田野,或用一种固化的艺术转换手段来制造某种艺术场域中的“土特产”。这些工作的实质目的,是如何重启对语境的进入式观察,不再自我他者化;如何进入理性的编织工作,对当今由全球化主导的文化,进行反思的、具有某种主体性质的文化构建。这一切迫切需要我们重回现场,重回田野,重回重庆。这里的生动性和复杂性,使得“重庆”既是对象也是方法。 IWV现场参与成员:鲍大宸 / 董勋 / 吴剑平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AP) “从混沌的现实到模拟的秩序” 大气环境塑造了地球生态,对它进行计算机模拟是几百年科技积累的红利。“盗天机,照人间”的大胆尝试,引发了计算流体力学的兴起。它一点点地勾描,把由原子构成的不规则曲面世界,画成了由数学物理公式在比特空间上的矩形投影。但现实总是混沌非线性变化的,圆和方之间总是有空隙的。科学和宗教的差别在于前者承认自己总是错的。倘若不能改变灾害、污染、气候变化的未来,预测本身也失去了意义;倘若原子空间和比特空间能无缝铆接匹配,人脑的存在又如何体现。 本次参与IWV项目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IAP) 团队由三位博士组成,均师从王自发研究员,研究方向是大气环境的计算机模拟和预测。IAP团队希望在艺术中找到科学的灵感,因为这个时代,自然科学研究的瓶颈已经到来。 IWV现场参与成员:尚晶晶 / 冯立民 / 王涛 PeARL “用科学再现艺术” 来自美国德克萨斯理工大学(Texas Tech University)的表演艺术研究实验室(Performing Arts Research Lab),通过用数据再现对表演艺术的研究,从广泛的跨学科角度出发寻求科艺融合的突破,用科学再现(re-presents)艺术,用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显现(presents)人性。PeARL利用一系列跨学科的实验和计算方法来解决音乐、舞蹈以及视觉艺术的创作、表演和接收等问题,在科学探究的方法上强调创造性,同时也使用系统的、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自我的艺术直觉。当数据在听觉和空间中被重新表现和想象时,信息的交换超越了学科界限,从而成为一种艺术体验。 现场参与成员:Michelle Sylvia Weintraub / Hannah Percival / Anne Wharton / Dr. Peter Martens (Lab Director) 远程合作成员:Dr. David R.W. Sears (Lab Direc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