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研博板块  关键语法Key Grammar  当今社会,互联网与计算机作为构建世界价值的基础界面,“键入”成为个体与社会关联,相互传达指令的重要方式,这也成为艺术家理解社会现实,反应社会状态,创造艺术造诣的重要行动。如同计算机输入方式与代码一样,任何艺术“键入”都有自己的一套语法系统,在这里,逻辑、观念、形式通过艺术家个人经验与思考完成语言的完整与风格。他们的“键入”走向对“式”的结构性搭建,形成艺术创造力的稳定性、有效性。而对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的博士研究生们,正是在多年来对艺术理念的学习,创作实践的感受,逐步完善着关于自己的“关键语法”。这对于学院艺术生产来说,将是形成某种阶段性成果的一次整体呈现。在他们的作品中,“键入的语法”往往来自对社会介入式的实践、对技术与科技的实验、对个人情感诗性的凝聚、对哲思世界观的阐述,他们不仅是将艺术的可能性推向某种口令动机的编写上,而且更有效的是在动机背后完成艺术语言的关键生产。作为当下社会现实反馈的积极参与者,他们为后继不断深入学习艺术创作的同学提供了先锋性的语法参照,在“键入式”时代面前,给予最前沿的语法模型。在他们身上,“键入”的状态就是,“关键”时刻的艺术形状,是对自己,也是对当代艺术时刻性的精彩表达。 —— 作品介绍 作者:石玩玩 作品名称:《广场》 作品类型:装置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将世界上爆发过革命的七个广场上的小石子收集过来,放大成石头并在展厅围成一个“独立广场”。七个显示器里飘扬着七种颜色的旗帜,耳机里播放各种语言对广场的描述。 作者:谭彬  作品名称:《洞中别有日月天》 作品类型:装置 作品尺寸:150×80×27cm(移动轨迹310cm),120×60×35cm 作品以中国传统空间中的“洞天”观念为原型,关注微缩空间内部与真实空间尺度之间在时间感知上的差异性。主体为一块在展厅两面墙之间中匀速位移的太湖石,太湖石的两侧各有一个聚光光点,发光点为一张135胶片,分别是一张银河系的图像,一张是一个细胞的显微图像。太湖石的两个孔洞中各嵌有一块双透镜,太湖石靠近右侧墙面时,右侧光点的银河系图像会被放大投射至左侧的墙面,靠近左侧光点时,细胞的显微图像则被放大投射至右侧的墙面。两个聚光点随着太湖石的移动交替开启。展厅另有一块太湖石,其中一个孔洞内有一个微型日晷,洞的顶部有一圈灯光,依次循环点亮,模拟日晷时间的快速流逝。 作者:林峰 作品名称:《词和肉,都留在这里》 作品类型:装置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 声音(2 分钟循环播放) 弹幕是网络视频的产物,是一道文字景观,它不仅是观者权力和情绪的宣泄,也是语言暴力和信息过剩的体现,当弹幕被动物们凝视的那一刻,新时代下的寓言就此产生。 作者:赵莉 作品名称:《大海是我柔软的血液》 作品类型:影像装置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大海的潮汐呼应着生命的气息,身体中的能量汲取于宇宙自然,并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原动力。“春暖花开”是时常在我们心中盛开的暖意,充满着对时间和无常的感怀、生命的美好愿景。将文字在海浪声的震动下粉粹,逐渐成为细胞的微观形态,进而化作宇宙星空的意象,影像也使大海的声音化为视觉的形态。床垫上的感光文字分别呈现12个人类对于时间、愿望、情感和世界观的成语,它们随着海浪声此起彼伏,并在UV光的控制下留影和消逝。在沉浸式的氛围中,随着声控盆骨翅膀的运动和盆骨内感光叶脉的呼吸,我们捕获唯一的大海拍打着唯一身体的感知,每一个生命体内在的生命意志,将化为一朵朵闪烁的浪花,那是来自远古的记忆。 作者:杨子敏  作品名称:物流考古计划 作品类型:铁锹、瓜子、腊肉、漆画、声音影像装置、快递现成品、文献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该作品群是杨子敏长期创作项目“物流考古计划”的第一阶段呈现。本作以杭州馒头山社区为据点,面向当下中国高速发展的技术网络中被异化的生活状态、社区结构和空间感知发起研究性创作。长期的田野调查是本作品的创作基点,杨子敏对馒头山社区以物流为代表的在地技术网络进行考察,以“附近——消失——便利”为线索展开工作。他使用文本、声音、影像等媒介手段为一个快速变革中的社区重新建立多媒介档案,并用多媒介概念装置的方式,以艺术感受性为导引,向观者抛出项目内在的研究线索和问题意识。 作者:王子安  作品名称:《长廊之外》 作品类型:观光类游戏  《长廊之外》 是一个参观类伪游戏,它是对东方主义以及西方主义的尖锐戏谑。艺术家根据萨伊德的东方主义的定义,将存在于“东方”、“西方”的扭曲叙事中的各种刻板印象、事件、现象、行为等,通过降低冲突的缓和化处理方式,在作品中以房间为单位荒诞地呈现出来。 作者:段官来 作品名称:《下水道带走了一切》 作品类型:装置 作品尺寸:长2.5mx宽1.2mx高2.4m 《悲惨世界》中有一章节“阴沟是一个厚颜无耻者,它吐露一切…”讲到当时巴黎街头的下水道为无家可归的人提供了临时的庇护,披露了社会黑暗的一面。我的作品意图引用原文借以观看不同时代背后诸多不为人知的一面,众所周知下水道吸纳生活污物同时也包容一切,但是谁都不知道一场大雨过后,它究竟带走了什么,就好比很多不为人知的一面都藏匿其中。这件作品主体是一座十字交错的屋子,远端屋子里流出废旧机油,穿过屋子中心流淌到底部的器皿当中,在桥中段有一枚公章,在虚掩的监控灯光照耀下往复运动,移动的同时刮开表面机油,“阴渠,就是城市的良心,一切都在那儿集中,对质。”字样显露出来。 作者:郑亮 作品名称:《女人心事》 作品类型:影像 作品时长:20分50秒 出国学习小提琴的秦予君毕业回国,带来的却是与英国丈夫离婚的消息。母亲埋怨她不顾学业,把婚姻当儿戏。秦予君却不以为然,同住的日子里总是争吵不断。不久,父亲的前妻患病离世,使得还在读高中的儿子小杰不得不走进这个家庭。 作者:张书豪  作品名称:《环形废墟》 作品材料:铅皮,霓虹灯,不锈钢,降落伞,铜管, 压缩机组。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一面墙代表着确定性和秩序,相对的墙代表不确定性。文字内容来自辛波斯卡的诗歌《可能》 作者:张迪 作品名称:《幕间》 作品类型:黑白影像 作品时长:13分16秒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每个当下都是过去与未来的幕间时刻,而幕间时刻又构成了过去与未来。如是我闻,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作者:詹洁 作品名称:《记忆贩卖员》 游戏 作品类型:叙述交互类游戏 《记忆贩卖员》以游戏的形式讨论技术社会对人类记忆以及意识的改造。 在作品中,得益于人脑芯片技术的发展,未来人兴起一种时髦的职业——记忆贩卖员。他们不仅要去各种地点,和各种不同角色的人做不同的事情,而且需要对采集的记忆进行“编辑”,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新兴行业从对未来的社会结构的稳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它将人们对于社会的不满足与焦虑,消解在了一波又一波暂时性的幻想与反馈之中。 作者:尹伊伊  作品名称:《菩提迦葉》 作品类型:单屏影像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如果记忆可以贮藏,那它是什么样的?它是否直指一个人的灵魂?这是一个关于生死的未来故事。AI软件采样工程师吴桐自己AI“母亲”生活在一起。接手了一个棘手的采样任务,她来到一个偏远乡村用机器搜寻许多年前的一位神秘女人。AI采集器在乡村离奇的失效,吴桐不得不在当地人也是老同学的罗杰协助下使用原始的采访形式调查。在一步步褪去科技手段而深入这个原始的村落的过程中,吴桐不断梦到死去的母亲来看她,揭开了与吴桐认知中完全不相同的母女记忆。 此片灵感来源于褪下王子衣钵的悉达多。 作者:杨润光 作品名称:《保鲜》 作品类型:影像 作品尺寸:20分30秒 疫情扩散的时候,丈夫“余阳”被辞退,妻子“叶枫”一直鼓舞着余阳,期待以后美好的生活,但随着余阳在家中待着的时间越来越长…… 作者:徐林 作品名称:《光环遮蔽》 作品类型:影像 作品时长:2:30 本作品是艺术家“东方废墟”中国科幻创作系列的第三部。 在作品中,21世纪中期CPS系统成功成功推动了第四次技术革命,也加速了元宇宙的成长,但太空旅行和移居泰坦星的计划流产,因生存环境不断恶化,人们被迫开始移居云上(Cloud City)作为人类的第二家园,地面的残留的城区因中心上移被迫沦为废墟。 作者:彭炜杰 作品名称:《踮》 作品类型:装置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意指一种尝试的状态,这种状态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独立不同的,在其过程中不同个体会于某一刻趋于相同,反复交替。 作者:卢婕 作品名称:《水至清则无鱼》 作品类型:影像装置 作品尺寸:315cm*156cm*180cm 偷窥作为社会禁忌的一种常 常伴随着一种观看与被观看 之间形成的权利失衡相关。隐蔽心理机制决定着偷窥禁 忌的结构:“禁止偷窥”是 隐蔽自己,确保安全;“偷 窥”是破坏隐蔽,是对安全 的威胁;“惩罚”则是对破 坏隐蔽所作出的反应。偷窥实际上触发着人本身的 一种“窥阴癖”的欲望源头 。偷窥成立的必然要素就是 建立“禁止”,否则偷窥无 法成立。隐蔽机制是偷窥形 成的必然条件。《水至清则 无鱼》中隐蔽机制的消失则 直接导致了“无鱼”的结果 。作品意图还原偷窥的过程 ,小孔引诱观众触发偷窥欲...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EXHIBITION 2021, CAA  MEDIA SCENOGRAPHY DEPARTMENT  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展·媒介展演系板块 INTERMEDIA MEGASTRUCTURE跨媒介巨构 | 拼溶 PASSAGE 学术支持  管怀宾 指导老师  牟森  马原驰 策展组  李琰  张立国  赵炟 统筹  李琰 景观设计  李康旭 灯光设计  刘奕希 音乐设计  李京键 平面设计  张立国 参展艺术家 2021届媒介展演本科毕业生 蔡景辉  曹近桐  陈宥权  付筱凡  冀宇凡  李佳宁   李   敏  李夏荫  汤紫娟  陶霭云  吴夏薇  鲜于允   曾雯洁  张   玲  张朔萌  钟汶娟  周孝歌 2021届媒介展演系共十七位毕业生。本次毕业创作共有四种媒介品类:场景模型、装置模型、图片摄影和影片。我们用塞尚的拼溶(Passage)概念作为主题和线索,来呼应跨媒体艺术学院的主题“键入式”。把物体和空间整合在一起,将整体和局部融合在一起。用跨媒介巨构的方式,将这些不同形态的媒介类别互相“键入”,将十七件不同品类和形态的作品交织为一件作品,整体呈现“正在键入”的途径和图景。 拼溶PASSAGE的叙事结构由“造形-异形-构型”三个并列层级构成。依托浙江美术馆一层西侧的具体空间,保留走廊的建筑语言,来呼应passage的另一个中文释义:通道。在这个通道中,作品的位置(高度/深度)以叙事结构为逻辑进行确定,并以景观、灯光、音乐(卢奇亚诺·贝利奥《交响曲》(为八位独唱与乐队而作)Luciano Berio Sinfonia for 8 Voices and Orchestra)三重手段涂抹作品与层级之间。以此来回应作为拼溶的passage。 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于2015年秋季成立。对应展览、演出和放映三个领域。通过体验式空间、叙事性环境和表演性媒介,建构跨媒介展演的公共平台,打造跨媒体艺术学院的“超艺术”前沿。媒介展演系对应空间和时间,通过展示和演出,呈现展开和演化,建构媒介透视。主要的媒介创作品类为巨构和剧集。媒介展演系以培养具有跨界整合能力的“媒介构作者”为教学目标,注重媒介史和工程意识的训练,强调整体创作能力和整体制作能力的整合。 系主任  牟森 教师  牟森  崔鲁海  马原驰 特聘教学团队   李京键  朱朝晖  信阁  吴冰  梅悦子  周洁  赵炟 何异艺 等 媒介形态:场景装置 作品尺寸:240cm×350cm×350cm 作者:李佳宁 《DKN骨骼重塑手术室》是我试图构建出的一场骨骼整形手术表演场景,展现女性因病态追求美丽而进行身体重塑的过程。作品希望呈现因身材焦虑、美的标准化趋使而采取极端手段进行自我囚禁的女性,缺失的肋骨展现人们病态追求美丽的状态,金属紧身束腰既是铠甲也是女性在解放天性前的某种自我约束。就像亚历山大·麦昆所说:“美丽就像在经历了死亡和痛苦之后重生一样。”观众作为“偷窥者”置身于手术室中,也是构成了这个场景的重要因素。 媒介形态:微缩模型 作品尺寸:42cm×33.5cm×37.5cm、33cm×40cm×19cm、42cm×33cm×21.5cm 作者:陶霭云 三个微缩模型展示了一群宠物小白鼠出现在美国著名连环杀手爱德华·西奥多·盖因(Edward Theodore Gein)经典的两次犯罪现场:美国威斯康星州,普兰菲尔德小镇上的酒馆、杂货铺和加工人皮工作室的画面。剥制标本是一种作为动物实体存在的一个证据,它将动物皮张还原成生活姿态加以展示,希望可以通过微缩模型结合动物剥制标本的表现形式,用一种新的视觉感受诠释特摄片中的“巨人形象”,营造出一种荒诞,又充满想象空间的画面。 媒介形态:数字影像 作品尺寸:8分钟 作者:蔡景辉 通过一套监控设备,你将目睹同一场凶杀案一遍遍发生。这是00年代发生在深圳华强北的故事,改编自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小径分岔的花园》。一个年轻的新移民水货客命中注定要杀死一个毫不相干的人。24个场景通过监控画面同时并列在观众面前,编织成一座“时间的迷宫”。形色的人物将在华强北产业链构筑的景观中轮回。 媒介形态:摄影 作品尺寸:240cm×160cm×1个,39cm×32cm×18个 作者:李敏 本作品以沪苏交界的安亭镇为拍摄对象,通过纪实摄影的呈现方式,记录上海城市边缘地区的生存状态。现代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快速改变,许多事物还没有来得及被记录就已经消逝了。城市边缘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双重复杂性,如何把握各方面因素的平衡,是建设中的难题。在2020年到2021年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段,整个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这组摄影作品聚焦于这段时间内上海边缘跨省界地区在空间、道路、生活等方面的现状,希望留下一些记录和反思。 媒介形态:微缩模型 作品尺寸:35cm×35cm×40cm×3个 作者:李夏荫 死去的人通常被埋葬在六英尺的深度,地下六英尺意味着死亡和埋葬。灵感来源于三部小说,分别是肯·克西的《飞越疯人院》(One Flew Over...

浪子回头 刘大鸿艺术/教育实践座谈会 主讲:刘大鸿 时间 2021年6月3日 19:00-21:00  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 跨媒体艺术学院4-405教室 主办 跨媒体艺术学院(SIMA) 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ICAST) 1985年刘大鸿在浙江美院怒吼 刘大鸿是1985年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本科毕业生。他的毕业作品《满园春色关不住》呈现了几个调皮捣蛋的年青学生的形象,画面偏爱平面的、轮廓的、拼贴的、粗糙的画质。他与同学们的毕业创作在毕业答辩时引起了全校师生的一场论争,学校甚至专门召开了一场为期三天的学术、学位委员会会议来进行辩论,后来这场论争又因《美术》杂志所做专题报道而变得全国闻名。后来,刘大鸿和他的同学们成为所谓“八五美术新潮”的代表人物和核心主力。毕业后,刘大鸿在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任教,1992年创立“双百工作室”,持续至今。 《满园春色关不住》,油彩丙烯布,160×120cm,1985 刘大鸿的作品多有关于中国革命历史中的人物和故事,不过不是以常见的正面的主题绘画的方式呈现,而是与某些带有寓意的西方古典绘画进行嫁接。他的作品在展出时常常遇到审查事件。作为一个老“八五”,刘大鸿却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自己在1985年毕业前夕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几十年党龄的老党员。 今年双百工作室的毕业展是一个被命名为“浪子回头”的主题作品展。以命题创作作为毕业展,这在今天全国各美术院校都难见到。通常今天美院的毕业展都是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自由创作,因为把艺术当作一个独立个体的自由创作,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共识。在这种情况下,“浪子回头”的主题毕业作品展显得特别突兀,名为“无形监育”的展览地点幽默地提醒我们,也许所谓的“自由”创作未必是真的通向自由。 双百工作室的“双百”指向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这是毛泽东于1957年发表在《人民日报》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的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刘大鸿在他起草的《双百教学纲要》(引自“长征计划”印制的内部资料《延安艺术教育座谈会》,2006年)中列出了四项“双百原则”: 要社会,不要人体 要命题,不要自由 要共性,不要个性 要集体,不要个人 这四项原则紧扣中国社会主义文艺要求,坚定、明确,又显得极端,与今天当代艺术界的“常识”相较,显得格格不入。刘大鸿并不是在“调皮捣蛋”,而是当真在按照这些原则做艺术教育。他曾说,他在学院里做艺术教育就是想“治病”,因为今天高校学生心理或精神疾病的患病比例太高。 2008年《祭坛》在香港艺术中心展览现场 《代代红-毛公山》,2017 2021年《浪子回头》主题作品展现场,上海师范大学无形画廊 1985已经过去了将近40年,我们的社会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此次新冠疫情发生之后,许多问题都需要重新反思。趁着毕业季,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邀请刘大鸿回到他的母校中国美术学院,举办这次关于他的艺术和教育的座谈会,想请他向我们交代一下他现在的做法和想法。 以下为不太完整的履历 刘大鸿 1962 生于山东青岛 1981 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赵无极绘画讲习班 1985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任教 1992 首次个展《刘大鸿作品1985-1992》,香港中国会,出版同名双语画册。 创立“双百工作室”,至今先后举办十余次工作室展览 第九次是《我的大学1990-2010—刘大鸿与双百工作室》,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 最近的一次是2021年5月22日开幕的“浪子回头”,上师大无形画廊 1993 《四季》参加“后89中国现代艺术展” 《腊月童话》苏富比展位,首届香港国际艺术博览会 1994  “中国油画——从现实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比利时布鲁塞尔 1995 《蝶恋花》参加首届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 《中环演艺》参加“CHINA”德国波恩现代美术馆 1996 《南浦大桥》参加“追昔——中国当代绘画展”爱丁堡艺术节 2000 出版千禧年挂历,第二次个人展览“祭坛”上师大无形画廊 2001 《祭坛》参加巴西国际艺术双年展MERCOSUL 2002 《圈点上海百多图》参加上海美术馆“都市营造——上海国际双年展” 2004 《马王堆2001》参加“上海摩登”德国博物馆巡回展 2005 《刘大鸿图画课本》编写完毕 2006 “红历——二十四节气”,香港汉雅轩,出版《红历》 2007  “Bienal del Fin del Mundo”首次南极艺术展 “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 2008 “元旦献辞”,香港艺术中心 “与后殖民说再见——2008第三届广州三年展”,广东美术馆 “鸿五月1988-2008”,北京都亚特画廊 2009 “上海1860至今”,亚洲艺术博物馆,美国旧金山 “鸿绣全”个展,香港汉雅轩 2010 “从西天到中土——时地戏:中印当代艺术展”,上海双年展,上海外滩源 2011 “走南闯北”,新加坡首届艺术博览会   “刘大鸿和他的朋友们”个展,玛吉画廊,西班牙马德里 2013 “童年”个展,汉雅轩,香港;Rossi Rossi画廊,伦敦 演讲,在考陶尔德艺术学院(The Courtauld lnstitute of Art) “青未了”个展,青岛当代艺术文献中心 2014 “豆腐会”单件作品个展,青岛当代艺术文献中心 《祭坛》参加“偏好:汉雅一百”,香港艺术中心 2016 “代代红——共和十二月”个展,汉雅轩香港毕打街首展 在哈佛大学中国论坛演讲,《双城记》等版画作品现场展示 2018 国立台湾中正大学驻校艺术家 讲座四场(一场在历史系)和个展,放映《第九套广播体操》等影像作品 2019 英国剑桥大学驻校艺术家 耶稣学院、李约瑟图书馆、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讲座,在耶稣学院展示《八国联军》 “红仙”个展,汉雅轩,香港 教学研究 1985 毕业后在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任教至今,现为教授、研究生导师、双百工作室主持。 1992 在教学研究方面,推出《新上海百多图》引起社会关注。上海师大校报用一整版介绍,《新民晚报》派记者专访,之后因人为原因中断,1999年再度被校选定为青年科研基金项目。 1993 确立米格素描教学法。 1999 以“新生代的集体创作”为教研课题,上公开课。 2000 第二次“新上海百多图”学生命题毕业创作展览,并出版画册。 2001 第三次“新上海百多图”系列展览,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中英文双语版同名画册,此展览在上海本校无形画廊,香港大会堂、汉雅轩画廊、九龙艺术公社巡回展出。 “新上海百多图”教研课题获校青年科研成果基金并通过校评审申报市社科基金。 2000 北京SOHO现代城举办《刘大鸿和他的工作室》刘大鸿创作和教学成果展览。 第四次双百展览,此次探讨尝试全面综合的美术教育方式,主编并自费出版了《美教到家、美教方式》画册。 2005  12/11-12/31 第五次“新上海百多图”系列展览,在上海高尚地块新天地一号举办《新天地百多图》展览。五十位研究生、本科生和导师参加。同时限量发行十件一套的“刘大鸿圈点新上海百多图”磁盘。 2006  04/26 第六次“新上海百多图”系列展览,联合上海东方电台和卢湾图书馆,举办题为“上海细节”的百多图沙龙,著名作家陈村等“看图说话”。同时推出国内首版《刘大鸿——今日艺术家》画册。 05/18 “新上海百多图”系列第七次展览,联合莫干山艺术区之“东廊”画廊共同举办“镜画缘——新文革百多图”展览.此次展览以双百工作室为主体并有其他艺术爱好者参加。结果被取消。 2007  06/29 第八次双百展览,“新点石斋画报——双百工作室命题图画15年”展览在徐汇艺术馆展出,《新点石斋画报》出版发行同时举行学术研讨会。 2009  05/04 第九次双百展览《新良友》(“淡”)在上师大美院无形画廊举行。这是双百第六个(甜酸苦辣咸淡)重要命题创作之一。同样师生齐上阵,刘为此专门画了十几个良友,相关纪录片也同步进行。该展后移师五角场国顺东路800号德加艺术中心展出一个月。 2010  06/20 第九次双百展览。北京伊比利亚中心《我的大学1990-2010——刘大鸿和双百工作室20年》 重要作品被国家级美术馆、重要画廊、会所机构和收藏家收藏。 作品收入重要美术史类图书,例如: 《Chinese Art and Culture》(Robert L Thorp, Richard Ellis Vinograd) 《ART TOMORROW》(Edward Lucie-Smith)  《中国大陆中青年美术家百人传——油画篇/现代艺术篇(上册)1992》(廖雯) 《Chinese Art at the End of Millennium1999》(John Clark) 《中国油画史》 《上海——一座伟大城市的肖像》(刘香成、凯伦·史密斯等,专为上海世博会编纂) 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 & Social Thoughts (ICAST)...

“键入”是今天计算机与互联网领域普遍皆知的动词,当然,这里的“键入式”,显然不只是局限于计算机键盘上的发令与输入,而泛意着与此平行的一种态势与行动上的进行时;它体现了立足当下文化现状的临场境遇,也言指着某种观念与技术、心灵与行动同步可触的抵达时刻。 “键入式”作为今年跨媒体艺术学院毕业展的主题,是因为此刻“键入”无疑已成为新一代跨媒体艺术学子们感知社会、滋养知识、交互信息包括艺术创作的重要途径,并由此引发有关“键入式”的内外动因和前沿思考。一方面,它呈现着学院与技术世界、社会现实不断交会碰撞的界面;另一方面,也是新一代跨媒体艺术家、媒介构作者日常生活的态势和语言表达方式。他们立足媒体与社会的双重现场,以不同的视角和个体的感知方式,不断叩击当代文化现实与媒体创意的关系,追问“作为媒体的艺术”和“作为艺术的媒体”的种种学理构架,并探索多方面的实验性可能。 以“键入式”归纳2021跨媒体艺术学院毕业展的展题,既回应着本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的主题“现在史”,也是跨媒体艺术学院教学理念的某种呈现,全体毕业生的作品既保持着一种“现在进行时”的当下书写,也在迎对一场来自学院内外的社会性检阅。此刻的键入,事实上已在开启未来艺术与生活的新征程。 2021年4月 管怀宾 2021届实验艺术系毕业展  复调现实 Polyphonic Realities  “复调”是与主调对应的音乐术语。复调音乐中,主体旋律不复存在,诸多声部彼此独立却又交织出新的和谐整体。       我们被裹挟于持续生成的现实洪流,浸伫在反复冲刷出的现在与历史边界,统一的论述与视角已无法满足我们认知当下客观世界的需求。我们希望借用“复调思维”中的矛盾性、对话性、开放性和未完成性,来应和客体世界多元、暧昧、边界模糊的状态,借助复调思维将复杂与丰富还原于现实,以复调现实参与现在史之书写。       复调现实作为同一空间下的混合现实,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多重外缘,异质的现实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在彼此间的折射推动作用下发出和谐旋律,形成多重时空的合奏。实验艺术系的26位创作者以影像、装置、行为、动画等媒介形态投射各自关切的现实,在艺术现场内交错发声,织造出“多声部”的现实图景,以进行回应现在,以现在映射未来。 展览时间 2021.6.1-6.16 展览地点 浙江美术馆一层 1号厅 《别话 Parting words》 朱思妍 双屏影像,8'30" 指导老师:高世强、高芙雁 一个徘徊在废弃游乐场和海岛少年的救赎之旅。流逝的感情下,美才是唯一的真实,感受真实的主体应该被宽容地建构,而不是在现代性社会中麻木地接受异化。青春背景下的怀旧回忆必然是美的,少年就是正处于青春里的个体,别话也是对美好过去的自说自话。 《飞行的隐喻 The metaphor of flight》 徐健 双屏影像,10′50″ 指导老师:高世强、吴穹 航班不仅仅是一架有着固定航线的飞机,也并不仅仅是从此处到彼处。关于航班这个词语,将它展开,它可以是人们对飞行的向往,可以是宗教和政治冲突的牺牲品(911事件),可以是永远消失于南印度洋的秘密(马航MH370),也可以是战争...

转载自雅昌网 栀子花开,毕业袭来。 自2010年开始,中国美术学院以“毕业展示周”的全新形式全面展示教学创作成果,开艺术学院之先河。2019年,这场全球最大规模的毕业展狂欢冲破了围墙,凝结起更大的力量—将常规的毕业季展览升级成为艺术周。 2021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现在史”暨中国美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毕业展将于6月1日晚在浙江美术馆开幕,6月2日正式对公众开放。 本届青艺周主题“现在史”是对上一届主题“共同生活”的再次思考。今年是满城开花,共十个展馆:浙江美术馆、浙江展览馆、西湖美术馆、西湖博物馆、西湖博览会博物馆、杭州国画院美术馆、艺创小镇象山艺术公社、凤凰创意大厦展厅、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20号楼体育馆、浙江音乐学院。这是一件遍布全市、广泛跨界、青春洋溢的六一礼物,也是以城市节日方式进行的一场全民社会美育。 盛宴将启,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向大家发出诚挚邀约:欢迎来杭州过六一! 以下源自高院长的讲述,起于毕业,落在教育。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 青艺周 国美的毕业季一直在自我迭代。 把本硕博毕业生放在一起,在同一个时间段来做毕业季,是十几年前许江院长的倡议,我们学校是全国首创,至今已经延续了12年。2019年开始,我们以国美和浙江音乐学院两校的毕业季为主体创办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将毕业季拓展为开放的、充满创新能量的青年人的节日。第一届主题是“青春·观·世界”(Veni, Vidi, We Young),以象山艺术公社为核心燃点,呈现了一种开放性和多元性。第二届主题是“共同生活”,在疫情时代有意义特殊,线上展的曝光量达到了1.99亿,主题词中说“万物互联,众生孤独”,这句话也打动了很多人。 第三届主题是“现在史”。为什么用这个概念来做毕业季?简单地说是为了以一个“高概念”来提升同学们的心气。我们希望每位同学都真正地把自己当成一个艺术家、设计师、建筑师或导演。毕业创作是一生中很重要的事情,我们也希望藉此和两千多名青年艺术家对话。他们是否接收得到现在还未知,但校方要有这样的愿望和诚意。 今年疫情尚未过去,校园有限开放,反而促成了现在十个展馆、满城开花的格局。之江、西湖、运河三大版块串联,真正进入到城市现场。这对我们也提出了要求:一方面,市民参与度会更高;另一方面,很多展场都是正规场馆,对学生毕业作品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其实,三届青艺周的主题之间有种奇妙的关系。我想起多年前的一次聚会上,有朋友提议,在场每个人都说一句“豪言壮语”,最后有三句话得到大家认同。一句是“万事都与我相关”,这就让我们想到去年“共同生活”所引用的鲁迅先生那句“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一句是“时间从现在开始”,或许可以联系到今年的“现在史”;还有一句是“这里是世界中心”。三句话似乎都很荒诞疯狂,绝对的自我中心,简直是痴人妄语,但在我脑海中却始终挥之不去。我从2010年起就一直抱持一个观点:没有艺术家,只有艺术时刻。无论你是工人、农民、公务员、教师或快递员,生命中都可能有一些超越性的时刻,这就是你的具有开端性的“艺术时刻”。所以艺术不是职业,不是特殊的技能,而是一种“人的状态”;所以,我一直推崇“解放的艺术”而不是“自由的艺术”,我们是要通过解放而自由,在艺术中获得自由,而不是反过来。 与前两届一样,今年我们也会有科幻论坛和游戏论坛,我十年前就私下里把科幻和游戏当作艺术教育的两只翅膀,直到三年前才正式开始做。这次科幻论坛的题目是“可能世界档案”,这个档案中,所有提供了可能世界线索的事物都在被收藏之列:一个小朋友做了一个梦,她写下来或画下来可以被收藏;一个数学家的公式可以被收藏;一个乌托邦建筑师的疯狂的草稿或模型可以被收藏;一个艺术短片、一幅插画都可以被收藏……只要具有可能世界的线索的事物,我们都希望收藏。第一届青艺周有个单元叫“异世界中心”,人类文明史上始终有各种人在追问——另一个世界是不是可能?这次的“可能世界档案”就是希望回应这个问题。    现在史 今年3月6日,我无意中注意到三则新闻:知乎在美国上市;央行发行数字人民币;第一个数字人类在云端永生。在那个很平常的早晨,我很郑重地把这三件事记了下来。其实,每一天都在发生许多未来可能影响深远的事情,就是现在、此刻,在地球的某个角落,或许正发生一个微小的事件,在将来会改变整个人类的历史进程,只不过“现在”的我们并不知道。 简单而言,“现在史”不限于历史循环论,它希望凝聚出的是一种开端意识。最近十几年,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一方面,技术的迭代让人类社会再一次加速;另一方面,似乎历史正进入一种新的凝固状态。从技术角度来说充满想象和可能性,但从人类社会和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却是一种新型的凝固。这个星球没有了未知,无限算力并未带来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智能化和自动化反而带来了感性的贫困化和自身性的空洞化……。这种全人类尺度的凝固状态和技术所带来的加速状态之间形成了一种非常奇特的张力:至少现在看来,还是很难捕捉的东西。我有本书叫“至关重大者皆难以言说”,或许通过我们称之为“艺术”的行为可以有所触及、有所显示。 现在,地球上某个角落正在发生一件影响未来人类历史进程的事情,我们却茫然不知。正如两千年前,同一片星空下生存、发展的人们,在同一个大地上旅行、生灭,彼此却漠不相知。因为我们都在这时间迁流之中。 二十世纪,量子理论让“多重世界”的假说有了更为科学的依据,现在潜伏着无数种可能,因此未来向着无限的开端开放。二十一世纪的头二十年,互联网和数字科技的发展又给多重世界、平行世界的“开元”提供了技术的路径。这些年我反复呼吁,要开展一种“数字主体”而非“数码物件”的研究和创作。技术现实的发展远比人文和社会理论的进展快得多,数字经济的商业伦理、数字时代的价值理性和社会文明……,很多东西都在发生,却没有被认真地理解和梳理。既然我们已经处在数字化社会、赛博社会的门口,就要积极开始一种即将到来、正在到来的新世界、新主体的研究。 “现在史”这个题目是我们一位学生刘呗宁提出的,但这个题目的背后是我一直抱持的历史观。历史不是线性的,它是一片汪洋,所谓当代只是变动不居的海面,而海面是不实存的,存在的只是海水,而且每时每刻都在运动和改变。我们认为的“历史”,实际上是“现在”这片汪洋所构造出的幻象,我们应该做的,是在时间的汪洋中畅游,载沉载浮,或许也可以打捞起古今中外所有的文明碎片。然而现实却是,在当下海量的记录和书写中我们失去了现在,无穷算力推动着实时和同步,算力越来越强大,突破了摩尔定律,但在一个“去中介化”(immediate)的时代里,也丧失掉了我们的现在。在社交媒体的狂欢里,我们无法辨认彼此,众声喧哗中听不到存在的回声,这是我们今天的一种处境。这次新冠疫情逼迫全人类在数字化存在和自动化社会的方向上往前迈进了一大步,后疫情时代再也退不回去了,下一步会怎么样? 毕业 我常常在想,今天究竟有多少大学校长真正关心学生学了些什么、学到了多少?虽然大家都非常辛苦,我们每个当老师的都要问问自己:有没有误人子弟?包括我自己。每年毕业典礼时,我都心情复杂。一方面为毕业生们高兴,但更关心他们学到了多少?在这个学校里有没有学到足够的东西让他们很好地上路? 这种复杂、不安的心理,主要源自学生数量的压力。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美术学院,中国美院九十三年来培养的艺术人才大致有五万,跟其他大学比,这简直太少了。但对于一所一流的美院来说,这个量有点大。我们已经不能象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样教学,学生们的素质、眼界和动力不一样了,学院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也不一样了。如何在今天万人大学的基础上建立新时代超越性人才的培养体系?这是我一年来反复思考的问题。话说回来,这个社会又能够容纳多少独立的职业艺术家?社会需要的更多是能够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更有范儿的艺术工作者,或者是能够直接参与经济社会的泛创意人才;但作为业内人士,我们又期待着艺术家们特立独行的个体和闪亮的自我,期待着他们能够揭示出人性的隐微,开发出崭新的感性。这就有些矛盾。 去年开学典礼上,我说希望美院学生们能够“更现实一些,更浪漫一些”。学艺术的人一方面要更现实一些,脚踏实地,能够承受生活的琐碎和现实的坚硬。同时又要更浪漫一些,这个浪漫是大浪漫,就是在生命中的“艺术时刻”,决然地改变,自我塑造,自我改变,要有改变世界的雄心。我也跟学生们说:建立你独立的精神生活。因为艺术归根到底不是一个职业,艺术是用想象力和创造力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经过美院的学习后,我希望这些同学们无论从事何种工作,哪怕宅在家里开网店,都不要忘了用想象力去生活。只要建立起独立的精神生活,只要学会用想象力去创造,生活就永远不会山穷水尽。 艺术要激发的就是这种生命的内驱力,这是最根本的东西。所谓世界一流大学有很多指标,但真正的一流是指,这里培养的青年应该有大胸襟、大抱负,要关心他者、远方和未来。我希望中国美术学院的学生能够有比较深远的视野,不能只限于一己悲欢,不能沉溺于小情小调、小富即安。作为一个青年学子,你未来有大半辈子去接地气,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就应该让子弹飞一会儿,就应该有大浪漫、大关怀。 艺术教育 美育现在受到空前的重视,这是全社会的大好事。但这绝对不是说要形成新的考级体系,让学生多几个证书和多上几个培训班。美育绝不能成为孩子们的新的苦难。 美育不仅是美,它是感性之学,人要善感而不多愁,其实就是要开发新的感性,促生更敏锐的感受力、更鲜活的生命力。我们一般讲的美育是一种美学的教养,教养和品位是一种文化。 艺术教育和美育不同。美育是从对自然、世界的观照中获得审美经验,建立起感性之学,从而涵养人心,其要旨在于人格之养成。而艺术教育则是引导人们通过诗性的制作完成艺术家之自我,强调生命经验的创造性转化。艺术教育更重要的是原始创新能力和精神内驱力的激发。这也是今天和蔡元培先生那个时代的差异,蔡元培先生开创我们学校是“以爱美的心唤醒人心,借以真正地完成人们的生活”;但今天的高等艺术学院要面对的不止于此,更要去探寻从0到1的可能路径。我做院长前创办了三个机构:在美术领域创办了跨媒体艺术学院,在设计学科创办了创新设计学院,还有一个是视觉中国研究院,这三个机构都是跨学科、跨领域的。这几年,我们开始跟欧洲核子中心、之江实验室、西湖大学这些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就是希望去推进艺术和科技之间的相互启蒙,就是为了共同去构造那个“从0到1”的开端。 当神学退场后,谁来填补心灵的空缺?是艺术。这是蔡元培先生“以美育代宗教”的真正意味,也是尼采在1870年代的手稿中反复提及的“艺术形而上学”。林风眠先生对这个学校的期待是为艺术运动聚集和培养人才,创造时代艺术,以新艺术去创造新社会。他们一个是教育家,一个是艺术家,教育家谈的是美育,艺术家谈的是艺术创造。我们学校在1928年的章程里明确了三个使命:培养专门艺术人才,倡导艺术运动,推行社会美育。蔡先生和林先生各持一端,对我而言,这是同一个使命,殊途而同归。 艺术和教育同根同源,中国古老的“艺”(藝)字就是一个人在种植培育,这不就是教育吗?今天数字化、智能化科技加速迭代,人之为人的感受力、能动性、自主性何以保存?这两年我不断强调——人的保存、人的发展才是艺术和教育的本质任务。艺术教育要激发源始创新能力,要转化出社会能量,要成为新时代的“有为之学”,这就是我所理解的中国美院和艺术教育的使命。 开幕式 时间:2021年6月1日(周二)晚19:28 地点:浙江美术馆中央大厅(南山路138号) 场馆分布 浙江美术馆 绘画艺术学院-绘画进行时 Painting On The March 油画/版画/壁画/综合绘画 设计艺术学院-啟 Qi 更生/视域/思维而在/原动力/理解现在 视觉传达/染织与服装/综合设计/工业设计 跨媒体艺术学院-键入式 Inputting 媒介展演系,拼溶Passage/开放媒体系,黑镜第十季:后人类状况Black Mirror Season 10: The Post-Human Condition/实验艺术系,复调现实...

学术支持 高世名 曹晓阳 策展团队 管怀宾 程剑光 姚大钧 高世强 牟森 策展执行 宋振熙 展览统筹 高芙雁 吴穹 蔡宇潇 翟羽翔 罗晓楠  李琰 朱沈钰 张佳乐 张晨 杨朵英 开幕式 6月1日上午10点30分 展览时间 2021.6.1-6.16 展览地点 浙江美术馆一层 1、2展厅及公共区域 —— “键入”是今天计算机与互联网领域普遍皆知的动词,当然,这里的“键入式”,显然不只是局限于计算机键盘上的发令与输入,而泛意着与此平行的一种态势与行动上的进行时;它体现了立足当下文化现状的临场境遇,也言指着某种观念与技术、心灵与行动同步可触的抵达时刻。 “键入式”作为今年跨媒体艺术学院毕业展的主题,是因为此刻“键入”无疑已成为新一代跨媒体艺术学子们感知社会、滋养知识、交互信息包括艺术创作的重要途径,并由此引发有关“键入式”的内外动因和前沿思考。一方面,它呈现着学院与技术世界、社会现实不断交会碰撞的界面;另一方面,也是新一代跨媒体艺术家、媒介构作者日常生活的态势和语言表达方式。他们立足媒体与社会的双重现场,以不同的视角和个体的感知方式,不断叩击当代文化现实与媒体创意的关系,追问“作为媒体的艺术”和“作为艺术的媒体”的种种学理构架,并探索多方面的实验性可能。 以“键入式”归纳2021跨媒体艺术学院毕业展的展题,既回应着本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的主题“现在史”,也是跨媒体艺术学院教学理念的某种呈现,全体毕业生的作品既保持着一种“现在进行时”的当下书写,也在迎对一场来自学院内外的社会性检阅。此刻的键入,事实上已在开启未来艺术与生活的新征程。 2021年4月管怀宾 Inputting——the graduation exhibition of the School of Intermedia Art 2021 "Inputting" is a verb commonly known in the field of computers and the Internet today,  meanwhile, under the current context it is no longer confined to the commanding and typing actions...

数字·媒介——技术与城市变迁的视角 时间:2021年6月11-12日 地点:南山校区4-405 —— 版块一 媒介与城市:从文字到二维码 时间:6月11日14:00-17:00 媒介与城市都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创造,两者的关联源远流长。随着传播技术的变化,媒体-城市的形态不断演进,当前数字技术正在创造崭新的城市文明,媒介与城市的深度互嵌持续性地推动人类迈向都市社会。 主讲人 孙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 年起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任教至今,研究方向为媒介技术理论、城市传播、媒介文化研究等。主持国家社科项目、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上海市社科项目等研究课题十余项;论文曾获上海市社科优秀论文二等奖。在媒介技术理论、城市传播方向取得显著成果。多次获得复旦大学研究生好导师提名奖。 潘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博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研究员,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舆情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城市传播、数字传播方法,地理媒介等。曾著(译)《地理媒介》《跳动空间:抖音城市的生成与传播》等书,并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多篇,获NCA 年会优秀论文奖多次,策展上海城市空间双年展《杨浦七梦.教育》部分。 —— 版块二 人体的延伸:理解媒介的一个视角 时间:6月12日9:30-12:30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麦克卢汉打开了透视和理解媒介的一个视野,自此以后,围绕这一焦点,不同的学者做出过不同层面的阐发和拓展。本次讲座将对一些主要的理论做出介绍和评析,从而为思考和理解当下的传播现实及其变革提供启示。 主讲人 黄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七届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主要研究方向:中外新闻与传播思想、大众媒介与社会。主要成果:《新闻传播学》、《媒介是谁:对大众传媒社会定位的探寻》、《也论林则徐的新闻观》、《独立战争前后美国报刊思想之演变》、《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五四前后新闻思想的再认识》等论著三十多篇。 —— 版块三 城市公共艺术研究——媒介与传播的视角 时间:6月12日14:00-17:00 讲座将围绕公共艺术与城市传播的关系,结合典型案例,阐述如何从媒介和传播的角度探讨公共艺术对交往的触发、形塑并被交往所界定和“赋魅”。 主讲人 陈霖,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国影视高等教育学会媒介文化专业委员会理事,苏州大学新媒介与青年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著有《迷族:被神召唤的尘粒》《事实的魔方》《因疏离而贴近》等。主要从事文学艺术与文化批评、媒介与城市传播等方面的研究,开展跨学科探索。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交往理论视阈下的城市公共艺术传播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传播的变迁”等。 —— 招募令 本工作坊主要面向跨媒体艺术学院各专业研究生,此外在全校范围内招募10名研究生共同参与。 要求:1.在校硕博士研究生,专业不限。          2.对本次工作坊的主题及相关内容感兴趣,乐意积极参与。          3.能够保证出勤率。 招募时间:即日起至6月7日(含当天) 招募方法:请将300字以内各人简介发送至邮箱cics@fudan.edu.cn (联系人廖鹏然老师) ,标题请注明“工作坊招募”字样。我们将会与入选同学及时取得联系。 部分参考文献 [1] 雷吉斯・德布雷. 《媒介学引论》.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4.[2] 雷吉斯·德布雷. 《媒介学宣言》.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6.[3] 雷吉斯·德布雷. 《普通媒介学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4] 雷吉斯·德布雷. 《图像的生与死:西方观图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5] 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 三联书店, 1999.[6] 海德格尔. 《技术的追问》(或译作《论技术问题》)[7] 本雅明. 《可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或译作《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8] 本雅明. 《巴黎,十九世纪的首都》(或译作《巴黎,十九世纪的都城》)[9] 鲍德里亚. 《象征交换与死亡》. 译林出版社, 2006.[10] 鲍德里亚. 《物体系》.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11] 鲍德里亚. 《消费社会》.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12] W.J.T.米歇尔. 《图像何求:形象的生命与爱》.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13] W.J.T.米歇尔....

非虚构戏剧《辅德里》由中共上海市静安区委宣传部、上海市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出品,上海百乐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仙童国际戏剧文化(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联合制作。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牟森担任总叙事、导演,牟森带领的MSG(Media Scenography Group )担当主创设计团队。《辅德里》是第一部反映中共二大的舞台作品。演出聚焦中国共产党从一大到二大,共同完成党的创建的历史进程,以党章的诞生与守护为脉络,呈现一百年前革命者的命运、出路、使命和爱情,献礼建党百年。同时《辅德里》作为2021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的开幕大戏,于4月23日在上海大宁剧院首演。 MSG团队由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和叙事工程研究所的教师和研究生组成,是一个产学研组织,从编剧、舞美、灯光到影像设计、展览设计等各个专业,成员皆为90后。在决定接受《辅德里》项目后,牟森第一时间就带领团队参与进来,初次参观二大会址时,93年出生的编剧吴冰就发现,一百年前,那些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家,多数也是“90后”,团队的初心由此而发: “90后致敬九零后” 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4月27日 共300天 中国美术学院团队 共8个专业部门 17位主创成员 16位90后 共同献礼建党百年 向100年前的九零后致敬 《辅德里》剧组合照 呈现命运图景 让感动在剧场发生 MSG的核心课程是叙事工程。工程就是要解决问题。主要程序:命名即主题、主题即结构、结构即意义。核心功能:传递信息、赋予意义、激发情感。 命名|辅德里 主题|党章的诞生和守护 结构|围绕着党章的创建者、见证者和守护者 文本结构|采用音乐中的奏鸣曲式,由呈现部、展开部和再现部构成 主导动机|生死相依 生离死别 生命不止 生生不息 视觉主导动机|奋不顾身 排演任务|叙事性内容 歌唱性台词 雕塑性身体 总谱性歌唱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上图)《辅德里》剧照 摄影 朱朝晖(下图) 《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罗瓦(上图)《辅德里》剧照 摄影 朱朝晖(下图) “上海静安区建党百年项目辅德里,对我来说,只有一个词:命运。 我用六个W来阐释。Where:辅德里的命运。从铭德里(1920)到树德里(1921),到辅德里(1922)。从建党(1921)到建国(1949),从石库门到天安门。What:党章的命运。从一大和二大共同完成创建,第一部党章诞生,到第一部党章面世。When:时间的命运。1921到2021,建党一百周年。1922到2022,党章诞生一百周年。How:开天辟地,奋不顾身。Who:党的创建者,一大和二大代表,陈独秀、蔡和森、毛泽东、李达等;一大和二大的见证者,王会悟。1993年,上海规划南北高架建设动迁,辅德里原址得以保留。同年,王会悟九十五岁高龄去世。第一部党章的守护者,张人亚。他失踪后,几代家人寻他半个多世纪,终得音讯。最有命运感的是,2012年,中共二大召开九十周年,海外发现的苏联纪录片,出现了张人亚当年的活动影像。Why:1921年,党的一大,党员五十多人。1922年,党的二大,党员一百九十多人。2021年,建党百年,党员九千多万人。为什么?需要回答。民族命运、国家命运、个人命运。出路、使命和爱情。尽在其中。 对我来说,汉语中戏剧一词是两件事。戏是节目集锦,剧则是命运链条。戏剧性由命运感构成。感谢命运,使这个项目成为一个剧,而不是节目集锦。 非虚构戏剧《辅德里》所要做的:呈现命运图景。让感动在剧场发生。” ——牟森 叙事札记 从编造到编织 从虚构到非虚构 为什么要做“非虚构”戏剧?艺术创作多虚构,历史事件贵在真——以艺术再现党史,如何做到两者兼顾?总叙事、导演牟森表示:“1993年王会悟去世,同一年,上海要建造南北高架,在拆迁的进程中,辅德里得以保留——历史本来就有的命运感、戏剧性,是我们编造不出来的。” 从2020年7月至今,从虚构到非虚构,编剧吴冰和马原驰生产过数不胜数的剧本大纲,“我们一度考虑过虚构,但是在过程中发现,无论我们怎么去创作、去虚构,都不如历史真实来得更为感人。”所以,剧组最终决定做“历史的收集者”。编剧吴冰本科毕业于建筑艺术学院,“做一个剧作需要一个结构,编剧和建筑,其实是相通的。做剧本就像建一座房子,我们把史料用结构搭建起来。比起编造,我们更像是去编织历史中真实发生过命运瞬间。” 编剧/主题曲作词吴冰与主题曲演唱者黄龄 编剧马原驰毕业于跨媒体艺术学院。“这次剧目的创作方式与传统戏剧编排的创作过程不同。导演、编剧、视觉设计都是MSG团队成员,我们是一个创作集体,在整个过程中,各部门是同步展开,互相影响的。” 导演组一直在强调“总谱”的概念。每一重媒介都像交响乐中的一把乐器,有独立的分谱结构,但最终这些分谱要编织在一起形成一份总谱。剧本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一种链接和同步的作用。在排练过程中,剧本一直在跟随表演、音乐、视觉创作的进展,以每天一稿的速度更新,一直持续到合成前。编剧组不仅要生产通常意义上的剧本,还要负责梳理各个“分谱”工作的“任务包”。这是“总谱”理念对工作方法的要求,也是“叙事工程”工程性的体现。 限定性即兴 “很多好的作品都是在一个命名或者一个主题下进行的,限定性可能会激发出更好的创作。”舞美设计信阁。 “舞美设计从开始到现在一共经历了六稿方案,最早的概念是从外太空看辅德里,呈现历史考古现场,到后期开天辟地的概念,加入了一些遮幅元素,但视觉的核心主题:奋不顾身和披荆斩棘,是一直贯穿在六稿舞美方案中的。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天地人,从第一稿到现在的舞美,天象和地面一直贯穿在其中。进排练场后,导演组确定了一个原则:我们整体视觉是为表演而服务,就要更突出演员和表演。” 2020年8月10日制作团队、主创团队与第一稿舞美设计模型合照 如何用光来呈现命运 “非虚构戏剧《辅德里》呈现的是命运图景。人物和党章的命运。转化到灯光设计的角度,就是如何用光来呈现命运。一个是人物的命运,一个是党章的命运。剧本和音乐采用的是奏鸣曲式的结构,这同时也给灯光提供了一个叙事结构。因此,顺序、节奏都化为了光的变化‘总谱’。从灯光设计角度共分为三个层面:照明、照型、照耀。照明是基础,照型是手段,照耀是共情。照明是对故事情节、人物调度、空间环境的基本再现;照型是对象征性场面、雕塑性身体的风格化表现,这些都是针对人物的命运主题。照耀是对主题性的视觉外化和激发情感的视觉刺激,这是针对党章的命运主题。从盗火到星火、从一大到二大、从燎原到照耀、从离别到重逢、从黑暗到光明……我始终感受得到不变的信仰、是历史的选择、是自然的规律;你会发现当你拨开那翻滚的黑云和迷雾后,始终不变的是,太阳依旧照常升起。” ——灯光设计何异艺 《辅德里》剧照摄影 朱朝晖 天象 蒙太奇 平面文字 《辅德里》影像设计由:天象、蒙太奇、平面文字构成。天象部分,在色彩与质感上,借鉴浪漫主义油画作品;在构成上,前景是人、远景是天与地。综合演员、灯光、舞美、影像等效果,展现经典油画场景,呈现戏剧性和命运感;蒙太奇部分,以历史影像为素材,向爱森斯坦致敬,革命是快镜头;文字部分有三个功能:传递信息、赋予意义、激发情感。内容由大事记和历史文件组成,提炼、转化上世纪宣传标语的形式,以最直接的方式,最有力地呈现。 在影像制作过程中,团队通过历史资料搜集、建模渲染、实地拍摄等多种手段生产海量素材。从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铭德里,到中共一大会址树德里,及中共二大会址辅德里,这三个石库门头不仅是文本的贯穿线索,也是影像设计中的视觉线索。影像组为取得这三个石库门群落的俯瞰视角,通过建模渲染及微缩模型制作实拍完成。 石库门群落微缩模型制作组 制作:王若兰、陶霭云、徐弋洲、蔡景辉 拍摄:谌文君、欧阳浩铭、人青、王若兰、常远 建模:赵如鹏、胡海洋、庄子煜 石库门群落渲染效果图 通过场景 情景 图景 呈现戏剧性和命运感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五星计划以非虚构戏剧《辅德里》为核心,涵盖舞台剧、高清戏剧电影、红色文创集市、微缩模型展及出版物共五种艺术形态,破圈层多角度传播中共二大会址及其相关历史。其中率先亮相的《辅德里》微缩模型展,由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党总支、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联合出品。展览未来将在上海大宁剧院、上海大宁音乐广场、上海1920年毛泽东旧居旁(上海市静安区安义路63号)等多处进行巡展。 展览以微缩模型为媒介,呈现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前后16个重要事件的场景瞬间,通过场景、情景和图景,呈现戏剧性和命运感,策展人牟森称之为命运的瞬间。担纲创作的是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2018级全班二十位年轻艺术家,都由九零后及零零后构成,耗时两周完成《辅德里》16个微缩模型制作。通过这16个命运瞬间,呈现命运图景,向一百年前的建党伟人们致敬。 微缩模型艺术家: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媒介展演系2018级本科生 陈书阁、陈思帆、陈雨桐、董雨萱、樊纪雯、高泓烨、顾嘉晨、蒋雨虹、廖伊婷、林红柳、林扬、欧阳可心、欧杨心怡、钱依琳、裘书雨、吴泓华、徐舒展、袁丹、张宇畅、周茉 门头装置艺术家:吴泓华 《辅德里》微缩模型展览开幕仪式 摄影 朱朝晖 《辅德里》微缩模型展览摄影 徐弋洲 屈琬莹 王若兰 《辅德里》门头装置 摄影...

负现实上行  JUST OVER THE REVERSE REALITY 影像群展 —— 主办 中国美术学院  跨媒体艺术学院 实验艺术系 —— 学术支持| 管怀宾 学术总监|高世强 艺术总监|孙晓宇 策展组|潘祎靓 吕艺杰 吴紫睿 余丛灵 岑景芳 —— 展览时间 2021.04.25-05.25 (11:30-18:00) —— 展览地点 Bé space 杭州市滨江区 博凯创业园2楼207 —— 「前言」 形状驱逐时间,游移的角度打开被地平线关闭的领地。定格重组中,缝隙扭转滑道又散落视线的荒点,上行的无限变得局促,“许许多多”有了现实的角色,这一辽阔的幕布外,可控的方向不再具有时间的价格,众多机位下溶解的鼓点消散正负的密度,逐步捕捉纽带的结点。 滑道内外,纽扣相间,上行下坠不仅是回望与未来的技艺更迭,亦非只管交换有无定义的真伪。当真实与虚幻有了外力的游牧,艺术创作的天平便只受自主的作用,我们在倾斜回荡间感受界线的舞动,科技和自然共同养成全部的现实,每一个身份纷纷跳出你来我往的时空格度,又似乎将会扶向滑道之中。 失重在负现实之行,上行的吸力附着在现实周围,阻力和限制同时成为我们与负向的沟通,行动和现实的每一次交互都在不同界面构成崭新的空间。滑道,纽扣,牧帘,方管,在负现实版图中,十七部三屏影像作品打碎着力点,通过平面影像牵线空间流转,共同承接肯定的假设。 负现实上行,上行之行,正负一面,现实总会在这间。 —— 展览回顾 Bé space杭州市滨江区 至仁街与明德路交叉路口往东约100米博凯创业园2楼207 出行方式1:地铁4号线 浦沿站 A出口  步行600米 2:115路吴家里站(直达西北门) ...

不可否认,我们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从古时农耕到近代工业,再到当下科技,社会劳动的技术发展生动呈现了“天演论”即进化概念这一过程,而艺术也随着不同的文化需求改变着自身,如今,“数字艺术”逐渐成为艺术主体所热衷的媒材之一,取现实之事于虚拟之中,跨越时空、概览古今,而这种覆盖范围广阔的艺术类型也成为中国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目标,国内文化产业结构正发生着微妙变化,艺术活跃地区的后备力量正蓄势待发。 4月23日下午,“数字赋能 共赢未来”e游小镇高质量发展大会与“一带一路”数字文化研究论坛相继举行。本次大会以打造数字内容产业的“中国乌镇”为目标,发布特色小镇2.0版建设框架及云上小镇数字化改革方案,从功能、基金、人才、项目、原创等方面展示小镇产业平台竞争力。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在致辞中对e游小镇的未来文化发展发出了展望,要求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东方美学与中国价值,带动整个行业健康发展,打造向上、向善的文化工作。 在论坛上,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英国瓦尔堡研究院资深学术委员、原国务院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曹意强发来了对于会议的远程祝福。他表示:自古至今,文化艺术一直是各国交流的使者,中国的文字印刷术曾开启了世界信息流通之门,而从十八世纪以来,中国的视觉艺术成为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依靠视觉与美感的艺术是构架“民心相通”、促进不同文明相互了解的天然桥梁。从二十世纪下半叶开始,影视艺术乘着数码时代的东风而取代了先前的艺术媒介,发展成为国际间文化交流的主要手段。他充分期待数字文化研究中心将会对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作出有意义的贡献。 在论坛上,、毕业于跨媒体艺术学院的AME影视计划创始人、北京共享丝路研究院秘书长、CEO曹雨,介绍了北京共享丝路研究院数字文化研究中心系列活动的未来计划,除此之外,该论坛也聚合了产、学、研各方力量,共同探讨如何让中国从电影的“生产大国”转变为电影的“生产强国”,助力中国影视“走出去”,构建丝路影视文化产业生态圈。至此,一个融合高校年轻新鲜血液与成熟的数字影视技术的共同体在e游小镇诞生,我们共同期待这样一个功能多样的宝藏之地成功打造为数字产业的新高地,数字创业的新天堂。 晚上七点,备受期待的“数字山水”雅集通过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三支艺术家团队上演了一场跨越现实时空的山水影像盛宴,他们分别是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大东及其团队的新媒体书法表演《笔墨幽灵》;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教师、UFO媒体实验室创始人吴珏辉及其团队的数字影像互动表演《Chromosome》、《合成握手》和《189D3/Pentium》;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主任、硕士生导师高世强教授及其团队的多媒体影像作品《山水宣言——云山六章》。 山水是中国文明重要的精神线索,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独有的宇宙观和自然哲学。本次“数字山水”雅集,艺术家团队将打造全新的跨文化交流场域,使“影像时空”穿越现实时空,促进文化间流动融合,构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文化桥梁 鲁大东团队的三场表演皆用灵活的身体姿势与舞蹈印证了书写汉字时的行动“幽灵”这一奇妙概念,每一个肢体语言都将传统古法用笔的过程一一化解,这一过程不仅是书写,还是思想、逻辑、抽象概念的展现,《俯仰一世》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从艺术家口中念出、从姿势多样的手势中写出、从数字技术合成的量子世界中拼凑出,虚拟书写与笔墨纸砚暗示着对存在与消失的思考,而表演过程中那空灵缥缈的声音如流觞曲水般缓缓淌来;《吾言一室之内》与《放浪形骸之外》也都根据艺术家的身体操控着屏幕中的虚拟书写,一种无形的力量产生于艺术家内在的情感激荡,在现场,鲁大东同样表示,他的表演正是配合着上虞人民对上虞山水的爱和感情而融化在这场行为表演中。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而上虞风景正需要这样的表达。 而吴珏辉带领的UFO媒体实验室则用数字技术与声音探索生命内部状态,《Chromosome》将生命体的生长、分裂、变异与衰亡生动展现,融合成生命物质的载体。当我们突然直观原本存在于我们身体内的生命变化、听见体内的声音时,我们是否可能重思生命的概念?这一作品有众多版本,并且是一个正在持续的艺术过程,通过舞者专业的身体控制力,在视线模糊、没有方向感的白布之下展示柔性之美,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舞台与戏剧,而是身体、声音与材料的综合,使得生命体内部不可见的非稳定异变状态得以外化,正如吴珏辉所认为的,这种抽象的表达才足以让人扩展想象的空间。 王长存的《合成 握手》则将影像中的颜色作为波形型号,通过合成声音进行着变化,同样,《183D3/pentium》也通过声音合成具象的表现了cpu处理器的内部运行状态。在这一奇妙的赛博时代,公民甚至物品的身体正在经由先进的数字设备与程序驱动,逐步成为我们生活中的电子仪式和梦幻旅程。 最后,《云山六章2.0》这一点题之作压轴在大屏幕放映,这一计划为期十年之久的影像系列作品自2017年以来已经发展出四种版本,集合成一部山水影像之书,本次展示的是2018年的2.0版,当中国传统文化汇总的山水精神进入到了当代艺术实践的语境,将山水作为方法融入了作品中,艺术家们化身山水风景的勘探者,重踏山水画家写生之路,思考笔墨视角与镜头视角之间的奇妙联系。至此,山水精神中天人合一的哲学世界观通过全新的摄影媒介表现,而未来影像创作将山水与当代艺术创作产生新的动能,则是这一富有活力的艺术家团队继续持续思考与领悟的重要目标。 “数字赋能 共赢未来”e游小镇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结束,但如何将数字技术和全新媒体赋能于艺术创作、人才培养、国家文化产业建设等问题则需要持续突破进步,我们期待在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历久弥新的生命力的中国能够在数字丝路迅速发展的未来,于文化艺术领域做出重要而关键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