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力论坛 2023|作为教育的艺术&作为艺术的教育

感受力论坛 2023|作为教育的艺术&作为艺术的教育

作为教育的艺术 & 作为艺术的教育

Art as Education & Education as Art

时间

2023 年 4 月 15—16 日

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

南苑会议室

主办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总策划

闵  罕

组织委员会

闵  罕、姚大钧、高世强、牟  森、卢  杰、黄孙权

主会场Bilibili线上直播入口
分会场直播入口
元宇宙会场入口

在“以创作集体为方法——2019感受力论坛”成功举办之后不久,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爆发了,我们所有人的工作与生活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复兴,信息技术革命和生物技术革命不断勾画出新的未来图景。我们身处由信息技术衍生出的控制社会,在资本与大数据的合力围攻下,我们的偏好或偏见在某种程度上被强化,亦时常被战争、疫情等等分裂在不同阵营,甚至难以开展对话。我们的思辨能力、历史视野,我们进行知识生产、思想生产的能力都受到极大的挑战。感受力的式微、想象力的匮乏,创造力的亏空,成为我们日益切身感受到的危机。

有鉴于此,我们诚挚邀请国内外艺术创作、教育与研究领域的同仁前来杭州,在当前的技术、文化情境中,共同聚焦于“作为教育的艺术&作为艺术的教育”,从原理性的角度出发,对艺术/教育进行深度的“元思考”,探讨如何以艺术做教育,以教育做艺术,以催促感受力的蒙养与创造力的激发,激励感-受、感-知、感-觉、感-动的发生。希望各位同仁与我们一起,梳理历史脉络,反思实践过程,厘清现实情境,从而争取更开放的思考空间,更广阔的工作路径。

为进一步展开讨论,我们设置了两个分论坛:

一、重启跨媒体艺术的先锋性。探讨如何克服艺术被媒介化的危机,克服当代文化艺术追求新、异、变的现代性病症,重新找回我们的认知力与生活力,找回一种历史主动精神。 

二、科技艺术的文化语境。新媒体艺术长期缺乏文化语境的宏观探讨,另外新增,艺术界该如何应对人工智能(AI)带来的颠覆性革命?倡议大家思考的子议题包括:人工智能艺术系统中的视觉观看改造,如何跨越恐怖谷理论,三维游戏艺术与情绪,媒体艺术中的未来学等。

希望我们共同面对艺术/教育的新场域,通过具体的艺术创作与教学案例,交流媒体技术发展的前沿状况,探讨工作过程中的新问题与新方法。

会议议程

时间:4月15日 9:00—12:30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南苑大会议室

9:00

开幕致辞(15分钟)╱

闵   罕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

 主题演讲

主持(10分钟)

管怀宾  中国美术学院资深教授

主题讲演(20分钟/人)

沈   林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艺术改造我们的学习》

陈   侗  艺术家《回归或开拓:中国画创作教学中的当代观念与实践》

胡介鸣  艺术家《艺术教育是自我观照的现场》

黄孙权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网络社会研究所所长《跨媒体的终结?自然语言的阈限》

杨北辰  研究者与策展人
《与“非人”共同工作:如何在研究与展览中超越人类中心主义》

邱信贤  哈尔滨工业大学数字创新设计中心主任

《人工智能语境下之新媒体设计创作》

与谈(45分钟)╱

李   川  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

孟   尧  《画刊》杂志主编

盛   瑨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副院长

王   帅  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副院长

武小川  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

肖   戈  “凤凰艺术”联合创始人、全媒体总编辑

徐   可  上海书画出版社副总编辑

郑   达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

詹   蕤  湖北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副院长

分论坛一:重启跨媒体艺术的先锋性

时间:4月15日 14:00—17:40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南苑大会议室

14:00—14:40  议题一

没有实验室的实验艺术

主持(10分钟)

高世强  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主任

主讲(10分钟)

吴   穹  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教师

《从图像到时间——基于造型的实验影像教学实践》

与谈(5分钟/人)

刘   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赵   莉  中国美院电影学院摄影系副教授

曹   澍  中国美院基础教学部教师 

14:40-15:20  议题二

给瓦格纳一个当代舞台

主持(10分钟)

牟   森  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主任

主讲(10分钟)

朱朝晖  读库执行主编,跨媒体艺术学院“列岛·影像志”纪实摄影项目特邀教师

《无限的清单——摄影诗史编辑模型》

与谈(5分钟/人)

张   丹  鲁迅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主任

李京键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教师

刘佳婧  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副教授  (线上)

马   驰  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动画教研室主任

15:20-16:00  议题三

╱策思想的展

主持(10分钟)

卢   杰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ICAST)所长

主讲(10分钟)

刘   畑  中国美术学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前沿与前卫》

与谈(5分钟/人)

李   镇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许潇笑  杭州博物馆副馆长

林书传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张春艳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副馆长

16:20—17:00  议题四

╱媒体行动与艺术时刻

主持

管怀宾 中国美术学院资深教授

主讲(10分钟)

唐克扬  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建筑学院、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

《论跨媒体艺术如何当然、必要和可能》

与谈(5分钟/人)

刘姝铭  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移动媒体艺术系主任

黄小捷  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教授

胡佳艺  四川美术学院教师

17:00—17:40

╱圆桌讨论

主持:管怀宾、闵   罕

与谈:全体与会者

分论坛二:科技艺术的文化语境

时间:4月15日 下午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南苑小会议室

13:30—17:00

╱第一场

13:30—15:00

主持

姚大钧  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开放媒体系主任

主讲及圆桌讨论(30分钟/人)

姚大钧  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开放媒体系主任《AI的艺术革命:从森政弘、鲍德里亚与缪思切入》

武子杨  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教师《算法控制,实时模拟与集体创世》

东京电通实验室(Dentsu Lab Tokyo)  艺术家团体,日本

《无标签(Unlabeled):反机器辨识》 (线上)

15:15—17:00

许家维  艺术家,中国台湾《以考古学作为参照的当代艺术跨领域工作方法》 (线上)

傅冬霆  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开放媒体系外聘教师、博士生

《人工智能类阿赖耶识的文化返身重构》与谈邱信贤 哈尔滨工业大学数字创新设计中心主任马 楠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研究策划与国际交流部主任

时间:4月16日 上午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南苑小会议室

9:00—12:30  

第二场

9:00—10:30主持

温辰旻  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开放媒体系外聘教师、博士生

主讲及圆桌讨论(30分钟/人)

王连晟  台北艺术大学新媒体艺术学系专任讲师,中国台湾《人工智慧的内卷:以艺术实验为研究方法》

邵立昊  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开放媒体系研究生《文化传播媒介的智能生成式震荡》

施懿珊  艺术家,空中自体动力宣言创始人,中国台湾

《技术碎片化的时代:人类行为的测量技术如何作为艺术行动的基础》

10:45—12:00

温辰旻  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开放媒体系外聘教师、博士生《艺术实践中的文化潜在空间与异质经验》

姜   俊  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后

《从孔波斯托(composto)到数码崇高》

时间:4月16日 下午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南苑小会议室

13:30—17:00 

╱第三场

13:30—15:00

主持

蔡宇潇  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开放媒体系教师

主讲及圆桌讨论(30分钟/人)

张海超  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副系主任,科技艺术工作室主任《重庆全息碎片——西南元宇宙实验1.0》

蔡宇潇  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开放媒体系教师《媒介错误与文化错位》

林   华  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哲学系博士候选人,德国

《聊天与对话:信任AI》(线上)

15:15—17:00

刘广隶  艺术家、导演,法国《互动与在地性:如何看待不同文化语境下的技术性实践》 (线上)

乐   毅  艺术家,挪威

《科技正在模糊虚拟和现实的界限,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线上)

与会者简介

蔡宇潇

艺术家、实验游戏开发者,1995年生于宁德,现居中国杭州并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开放媒体系。他以广泛的作品形态(包括实验游戏、虚拟现实、电脑动画、声音)来表达他对当下媒体社会的批判性反思,挖掘活在多重历史叙事之下的文化他者。他的作品曾入围IGF美国独立游戏节(2023),参与米兰引擎电影节、比利时科特赖克设计周、中国美院国际跨媒体艺术节等艺术节与展览。

曹  澍

1987年出生于山东济宁,现工作生活于杭州。创作线索以3D数字模拟影像、电子游戏、场域装置为主,构造暗藏众多分支的叙事,形成不同媒介关联的意义网络。其工作往往基于某个特定地点或空间展开,涉及历史事件或个人记忆,试图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导向。近年于想象力学实验室、浙江美术馆、上海科技大学展览厅、日本横滨太平庄等地举办个展或个人项目;并参与过巴塞尔乡村州美术馆、澳门艺术博物馆、UCCA沙丘美术馆、亚洲协会香港中心、北京民生美术馆、798艺术中心、OCAT上海馆、OCAT深圳馆等机构和美术馆的群展;曾作为巴塞尔Atelier Mondial (2017)、横滨黄金町艺术节(2019),以及歌德学院(2020)驻地艺术家。曾获OCAT × KADIST 2022年青年媒体艺术家奖、2021年上海影像博览会Exposure Award、2017年BISFF艺术探索奖等。除此之外,曹澍的作品也在世界各地的影展主竞赛单元展出,包括莱比锡纪录片与动画电影节、米兰电影节、昂西国际动画节、渥太华国际动画节、汉诺威国际短片节等。作品收藏于卡蒂斯特艺术基金会、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以色列尧山当代艺术基金会、浙江美术馆等。现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

陈  侗

1962年生于湖南,198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86年至今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主要从事基础教学,2019年底任中国画学院副院长,2022年十月退休。教学工作之余,从事多种当代文化实践,包括书店、出版、艺术机构和乡村文化培育,创建了“博尔赫斯书店”“实验艺术丛书”“午夜文丛”“录像局”等多个项目和实体。2010年获法国文化部颁发“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东京电通实验室(Dentsu Lab Tokyo)

成立于2014年,东京电通实验室是日本领先广告公司电通的研发创意团队。该团队通过技术和创意解决社会问题。参会成员包括:田中直基(Naoki Tanaka)、小柳祐介(Yuske Koyanagi)、真贝维摩(Yuma Shingai)。

田中直基(Naoki Tanaka)

在大学和研究生阶段,主攻材料工程。现在是东京电通实验室创意总监,将复印、影像、设计、技术和内容开发等适合问题的手段组合,以中立的方式进行策划和解决问题。主要工作包括:东京2020残奥会开幕式创意策划师、AI识别难以追踪的伪装技术“无标签”(UNLABELED)、以及类人机器人名人“松子机器人”等。

真贝维摩(Yuma Shingai)

东京电通实验室沟通设计师/创意技术专家,从事整合营销活动和沿着技术趋势的企划实施以及研发工作,擅长品牌目标的定义和体验设计。在上海出差后,看到了海外数字/技术创意的潜力,并推动DLT公司的海外拓展。主要工作包括:AI识别难以追踪的伪装技术“无标签”(UNLABELED)、东京2020残奥会开幕式技术内容、乐天“Mr. Sniff”等。

小柳祐介(Yuske Koyanagi)

在大学和研究生阶段,学习了八年的定格动画和动画制作,然后开始担任广播编剧。他目前参与基于技术的新表现形式的开发工作,从传统媒体广告开发到数字方法、空间设计和品牌塑造。主要作品包括东京2020残奥会开幕式技术内容、用于躲避AI标签的伪装技术“无标签”(UNLABELED)、三得利的《让我们聊天》以及关西狮子队的《让我们打职业棒球》。

傅冬霆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开放媒体系,后于视觉中国获得硕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开放媒体系。West Lakers成员,未来书写研究小组成员。多以实时交互程序,audiovisual演出,三维影像装置,计算机生成视觉等形式进行艺术创作。热衷于打破固有规则,尤其是虚拟与现实世界的边界。

高世强

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近年来致力于空间影像叙事研究和创作。

管怀宾

1989年浙江美术学院毕业(现中国美术学院),2004年东京艺术大学大学院博士后期课程毕业(博士学位)。现居中国杭州市,中国美术学院资深教授/博导。在中国当代装置艺术中,管怀宾善于将传统文化元素和感知方式解构并溶入到自身的语言系统和作品构架之中;将中国古典造园美学融入其空间装置形态,他的作品总是洋溢着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另类气质,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在空间营造的过程中所显现浓郁的人文情怀与意境旨向;使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艺术语境中获得广泛的延伸与拓展。他多次参加越后妻有三年展、神户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上海双年展等重要国际展事。

胡佳艺

生于新疆吐鲁番,现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胡佳艺的作品曾在美国、欧洲和亚洲等各地展出,她的近期展览包括:“Living in the New Century:1989年以来的中国媒体艺术”(Ulsan美术馆,蔚山,韩国,2022)、“美好生活”(上海外滩美术馆,上海,中国,2022)、“未名河”(三影堂艺术中心,北京,中国,2022)、“水体-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中国,2021)、“开放的身体媒介”(牛房仓库,澳门,2021)、“亲密”(威尼斯利奥凡提电影节,意大利,2020)、“本色出演”(奕来画廊,美国,2019)。胡佳艺曾获2015年、2018年两届罗中立奖学金;第七届新星星艺术节新星星奖,新星星十周年青年艺术奖;SAYA菁英国际青年艺术家计划2016年度成都当代美术馆特别奖;2018年约翰摩尔绘画奖入围;2021年华宇青年奖入围。胡佳艺于2015年受邀参加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与韩国光州市立美术馆主办的驻留项目,在韩国驻地创作;2017年参加501序空间与英国曼彻斯特华人艺术中心主办的驻留项目,并于英国举办展览。2023年受邀参加澳门牛房仓库的驻留项目。

胡介鸣

胡介鸣生活工作在上海。从事新媒体、影像装置、摄影艺术作品的创作并参与展览,如:010101:技术时代的艺术(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 旧金山 美国2001);生活在此时(汉堡火车站美术馆 柏林 德国2001);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 1990-2000(广东美术馆 广州 中国2002);交互媒体艺术个展《与你有关》(比翼艺术中心 上海 中国2003);在过去和将来之间:中国新摄影和录像(国际摄影中心 纽约 美国2004);“影像生存”第五届上海双年展(上海美术馆 上海 中国2004);《聚焦》中国当代摄影与录像展(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2005);《13:中国当代录像》(P.S.1当代艺术中心 纽约 美国 2006);《中国当代》(波伊曼·凡·布宁根博物馆 鹿特丹 荷兰2006);DEAF07荷兰电子艺术展(V 2  鹿特丹 荷兰2007);“我们的未来”尤伦斯基金会收藏展(尤伦斯基金会 北京 中国2008);“延时”(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2009|巡展至帕斯卡艺术中心,比尔 瑞士2010 );速度与混沌,亚洲艺术的未来(BRYCE-WOLKOWITZ 画廊 纽约 美国 2010);收藏家的舞台:来自私人藏家的亚洲当代艺术(新加坡美术馆 新加坡2011);“重新发电”第九届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上海 中国2012);时代肖像, 当代艺术30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上海 中国 2013);“齐物等观”——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2014);“天人之际2:上海星空”(余德耀美术馆 上海 中国2015);釜山双年展2016:混血的地球-多众知性公论场(KISWIRE FACTORY, 釜山 韩国 2016);第七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南头古城 深圳 中国2017);移动中的艺术:100件媒体艺术名作(ZKM媒体艺术博物馆 卡尔斯鲁厄 德国2018);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8(北京民生美术馆 北京 中国2019);“客人的到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藏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上海 中国2019);“和动力”——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山东美术馆 济南 中国2020);“生生——自然、人和技术的生产”——第五届美术文献展(湖北美术馆 武汉中国2020);个展“14天”(外交公寓12号北京 中国2020);“激浪之城——世纪之交的艺术与上海”(UCCA Edge 上海 中国 2021);“飞去来器”——OCAT双年展(OCAT深圳馆 深圳 中国2021);“化作变通”第七届广州三年展(广东美术馆 广州 中国2022)等等。

黄孙权

学者、策展人、艺术家、工学博士。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跨媒体艺术学院网络社会研究所所长,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乡土实践与空间生产研究方向导师。在中国美术学院网络社会研究所的所长职位上,已经举办过七届国际网络社会年会,建立了70位国际知名学者与百位青年学者的研究型网络,包含了以太创访人Vitalik、微软社会策略发展的CTO以及《基进市场》作者之一的Glen、以及英、美、日、欧等重要机构的领导者。举办多场文艺黑客松(art hackatton),参与者超过400位艺术家、策展人、设计师、程序员。建立分布式网络平台的社交媒体平台实践(social.caa-ins.org),并与metaDao共同在Decentralland上打造了1940年代北碚城市的模型,将100年来的中国乡建思想搬到元宇宙上。逐渐打造出中国独特的文化—技术的新生力量网络。

黄小捷

1978年生,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具有美术学、设计学、医学、计算机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学习背景,擅长综合运用当代科技与新媒介在数码影像、3D CG、影视后期特效、虚拟现实与浸没式体验、互动装置、生成艺术、医学视觉文化、体像心理学等专业领域进行创作实践,长期从事跨媒体艺术、实验艺术、科技艺术教学与理论研究。 

姜  俊

艺术史研究者、策展人、艺术评论家,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后,凤凰艺术专栏作家。2023应邀担任第七届广州艺术三年展及成都双年展策展人之一。

乐  毅

1989年出生于上海,新媒体艺术家,电影制作人、导演,中国电影美术学会CG委员会委员。目前生活工作于挪威奥斯陆。乐毅的艺术创作媒介涵盖了3D艺术,CG电影,AI艺术,VR和电子游戏,他的作品多次在世界各地美术馆进行展出。乐毅的作品尝试探讨自然与技术、社会和个体、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关系。

李  川

教授,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致力于版画、装置、影像艺术等多种形式的艺术创作探索,并广泛致力于艺术的公共性领域及创新学科方向的实验,同时参与策划了多项展览活动。作品参加第12届全国美展、“流动的时光–来自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展”(意大利罗马)、“超媒体时代的影像”第二届丽水国际摄影节、2015在路上中国青年艺术家提名展,“从西南出发(1977年-2007年)”(广东美术馆) , 上海多伦第二届青年美术大展,法国蒙彼利埃中国当代艺术双年展(法国蒙彼利埃),第二届中国艺术三年展-未来考古学(南京博物院),“长征——一个行走中的视觉展示”、“第10、11届中国艺术节” ,第13、19、20、21届全国版画作品展”等国家级、省级重要展览。组织策划:“印痕与编码国际版画邀请展”“西南印记——西南版画邀请展”“手作匠心——首届西南青年版画推动计划” “流动的时光——来自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展”(2017年,意大利罗马);“时间之镜——首届重庆实验影像双年展”等展览活动。

李京键

旅德作曲家,先后就读于中国音乐学院(本科)、德国斯图加特国立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硕士)、上海音乐学院(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后),现为上海大学音乐学院教师、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师、叙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江苏大剧院特聘艺术家。音乐创作涉及室内乐、交响乐、舞剧、舞台剧、多媒体装置艺术、展览、影视音乐、电子音乐等,代表作如:电影《318公路》、舞台剧《一句顶一万句》、舞剧《第十二夜》、非虚构音乐剧《辅德里》、话剧《红高粱家族》、音乐剧《夜半歌声》等。

李  镇

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与数字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研究领域包括数字艺术和新媒体艺术。近期研究以翻译和访谈为中心,关注当代艺术中艺术与科技、艺术与社会等议题,并使之转化为相关的理论和实践。

林书传

1986年出生于湖南,策展人,纪录片制片人。现任职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担任副馆长。2012年开始以展览、文献、纪录片方式关注亚洲年轻艺术家的生活与创作状态。曾策划或执行“复调”——中国艺术生态调查江浙沪站、北京站、珠三角站、云贵川站及东南亚站,2017年发起研究策展本体问题的“策展研究计划”,2018年发起“24小时美术馆“公共艺术项目。并于北京、上海、南京、杭州、长沙、伦敦、巴黎等地策划多个艺术家个人项目与艺术群展。

林  华

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哲学系博士候选人,德国亚历山大·洪堡学者。

刘广隶 

生于湖南冷水江市,现工作、生活于巴黎。毕业于Le Fresnoy法国国立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他的创作通常在描述历史或事件不同方式的狭缝中吸取养分,最后在装置、视频、纪录片和绘画中找到它们自己该有的姿态,它们暗示我们对当下的理解是由信息媒介格式、预先存在的语言和社会规范所塑造的。他曾获得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大奖Golden Nica及Honorary Mention (2021、2022)、卡塞尔纪录片影展最佳短片Golden Key (2021) 等奖项。

刘佳婧

1984 年生于湖南,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学士、硕士;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博士;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副教授。作品以文化研究为基本方法,讨论物质与生命、神话与现实,时间与记忆等多重命题。

刘  恪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刘姝铭

留法新媒体艺术实践者,现任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移动媒体艺术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信息与交 互设计专委会委员。中国数字艺术设计专家委员会委员。天津市青年美协理事。致力于交互艺术、移动互联网艺术研究,着重探索媒体艺术创作的观念驱动与文化链接。作品曾在法国、意大利、中国台湾,以及中国大陆中国美术馆、京师美术馆、陕西美术博物馆、天津美术馆、深圳光明美术馆等地展出。作品入围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北京青年美术双年展等。多次参与国内外教学大会,如清华美院国际艺术与设计教育学术研讨会、第三届中国学院实验艺术教育大会等。

刘  畑

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跨媒体艺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ICAST)博士、研究员。

卢  杰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ICAST)所长,长征计划与长征空间创办人、总策展人(2002—至今)。

马  驰

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动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学系博士生,北京漫画学会理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客座教授,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马  楠

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博士,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研究策划与国际交流部主任,国际现当代美术馆联盟(CIMAM)成员。自2010年始从事当代艺术策划、研究、写作与译介,长期关注媒介现场、文化史研究与未来导向的当代表达。曾任“上海西岸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开幕演出总导演,法国斯特拉斯堡“未来媒体艺术宣言”项目策展人,“书非书:杭州现代书法艺术节”策展人等。

孟  尧

副编审,《画刊》杂志主编,供职于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现居住和工作在南京。长期致力于艺术文化的策划、研究与出版工作,策划有“企业家伦勃朗”“《画刊》封面计划”“‘非学院’艺术讲坛”“公共教育:美术馆与社会公共空间”“一个美术馆的诞生”“中国古代壁画的复制与修复”“尽量不谈艺术”等一系列艺术项目与期刊专题。

闵  罕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策展研究博士。目前的研究和实践面向艺术创作与策展实践,探索图像生产在当代艺术中的可能性,从技术与观念的角度探索媒介的表现方法和感觉机制、图像生产和视觉文化的关系,讨论如何使得启发性的图像生产成为可能。

牟  森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主任、叙事工程研究所负责人。舞台剧作品有《关于〈彼岸〉的汉语语法讨论》《与艾滋有关》《零档案》《红鲱鱼》等。近年来,致力于“重构”中国近代史“进程”和“变迁”的叙事工程,在空间方向和时间方向同时开展新创作品类“巨构”和“剧集”。参与项目有2010年上海世博会深圳案例馆《深圳,中国梦想实验场》(叙事总导演)、2013年上海西岸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开幕演出《上海奥德赛》(总叙事)、2016年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终端站作品《存在巨链-行星三部曲》(总叙事)和九零后家庭编年史剧集项目《天堂所允许的一切》(总叙事)、2018 年舞台剧:《一句顶一万句》(编剧、导演)、2018年跨媒体国际艺术节全息书写-媒介展演板块《第二十二条军规:一种连接》(总监制)、2019年跨媒体艺术节《演化论》(策展人)、2019年跨媒介巨构演出《呼喊与细语》(总监制/总叙事)、2020年世界戏剧计划-李尔王:跨媒介巨构版《失控:最后一局》(总监制/总叙事)、2020年广东战疫演出·文献剧场作品《致勇气》(总导演)、2020年第六届跨媒体艺术节近未来—媒介展演板块跨媒介巨构《DISEGNO》(总监制/总叙事)、2021年非虚构戏剧《辅德里》(总叙事/总导演)、2022年江苏大剧院原创话剧《红高梁家族》(总叙事/编剧/导演)。

邱信贤(Hsin-Hsien Chiu)

黑龙江省高层次人才, 引进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策展人,现任互动媒体設计与装备服务创新文旅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黑龙江省虚拟现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学术委员,数字创新设计中心常务副主任,设计学系系主任(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 环境设计+ 工业设计),智能环境与数字创新设计研究所所长,兼任美国身体觉知设计协会新世代联盟设计师、文创设计智造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学术委员、中国建筑学会计算性设计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环境设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数字名城学部委员等学术职务,常年担任国际与全国性设计与建筑类竞赛评审。主要经历: 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UC Berkeley环境设计学院CED高阶讲师,UC Berkeley环境设计学院CED国际建筑交流策展人,美国Autodesk IDEA Studio 特聘研究学者,美国安德森建筑师事务所研究设计总监,设计时尚杂志专栏作家,UC Berkeley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专任研究员,UC Berkeley数字化设计研究团队DDRG主任研究员,Berkeley Center for New Media新媒体中心研究员。曾获数次国际建筑竞赛奖项,以及个人与团队国际竞赛首奖。出版建筑专业理论书籍、国际论文期刊,设计作品刊登于设计与建筑杂志、报纸,并接受媒体与电台专访(央视、新华社、China Daily国际版, News 98等),讲述设计与建筑相关议题。

邵立昊

生于山东青岛,硕士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开放媒体系,未来书写研究小组成员。多以人工智能、网络文化、社交媒体、科技技术的影响为创作主题。

沈  林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曾任戏剧艺术研究所所长,《戏剧》学报社社长、执行主编,专业研究领域为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当代欧洲演剧和跨文化演剧,曾在欧美多所知名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和研究员、举办短期讲学。

盛  瑨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导、博士;武汉理工大学设计学兼职博导;英国普利茅斯大学中方博导;元宇宙艺术与设计研究院院长;数字媒体艺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国家级数字媒体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江苏省级虚拟现实艺术教育实践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虚拟现实艺术、数字博物馆展示研究、数字艺术创作与研究、元宇宙未来艺术研究。

施懿珊

空中自体动力宣言(创办人)。关注:物件化、科技史、材料史、文化批评、文化生态建构、未来人类介面、对话工具开发、(艺术)语言转译。目前以虚构研究者“赖火旺”之名义组织《科技物件与人类幻象研究室》,并长期依托“议题串连”模式推展各种以“科技物”作为命题之研究与讨论。

唐克扬

建筑师,创新研究者。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建筑学院,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2010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

武小川

博士,教授,中国国家画院博士后。现任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199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一画室,同年调入西安美术学院。曾任教于油画系、影视动画系、实验艺术系。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主任,陕西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西安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研究会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绘画、影像、实验艺术、社会性艺术等方面的实践与研究。

武子杨

现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美国阿尔弗雷德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前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NEW INC孵化器项目成员。作品曾展出于费城当代艺术博物馆,纽约新美术馆与旗下根茎,沃克艺术中心,罗切斯特艺术中心,SXSW,迪拜艺术博览会,巴塞尔电子艺术中心,美第奇宫,米兰设计周,UCCA,今日美术馆,K11,成都双年展,松美术馆,明当代美术馆等。近期奖项和驻留包括广东时代美术馆媒介实验室”开物者”驻留;AACYF Top 30 under 30青年精英榜;纽约Residency Unlimited驻留;MacDowell 麦克道威尔基金;罗伯特·劳申博格艺术基金会ROCI Road to Peace获选者等。

温辰旻

现居中国杭州,目前为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SIMA) 博士候选人,并于跨媒体艺术学院任外聘教师,同时为未来书写研究小组成员,及virREAL虚拟现实实验室研究员。他的个人研究方向以文本记忆、空间叙事为切入点,探讨客途回忆议题。日常的他喜欢在视觉、声音、观念艺术等领域做许多积极的实验。同时关注“离散”(Diaspora)现象、华人的文化景观。曾策划发起“哋· 计划”、几处叠合、移情公园等当代艺术项目。

王连晟

数位艺术创作者,作品跨足于互动装置和声音表演。装置作品常以数量的方式以达到一种特异的身体感知。而声音表演常搭配程式即时生成的影像,与即时运算的声音演出。近年来致力于程式演算影像与声音的契合,现任台北艺术大学专任讲师。曾获得台北美术奖首奖、台北数位艺术节互动装置类首奖、台北数位艺术表演奖首奖、英国流明奖雕塑类首奖,并于奥地利林兹电子艺术节、西班牙现代影音艺术节、法国里昂国立音乐中心、比利时新科技艺术奖等国际知名艺术节展出。   

王  帅

艺术家,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副院长。研究生毕业于法国勒阿弗尔高等美术学院;北京大学图像与视觉文化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巴黎第八大学访问学者。研究实践围绕个体与群体关系展开,涉及静态、动态影像、绘画、空间等多方面。

吴  穹

1992年出生。2017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现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中国美术学院影像档案与研究中心研究员,专注于空间影像叙事研究及实践。

吴雪莲

上海书画出版社编辑,《艺术当代》《公共艺术》杂志编辑。

肖  戈

艺术家、策展人、媒体人。出生于艺术世家,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附中、中央美术学院、艾克斯-普罗旺斯美术学院、法国巴黎国家高等美术学院、巴黎八大等多所院校,硕士。旅法14年, 2009年归国,现生活于北京。肖戈具有以人为本的艺术态度,她将东西方文化观融合,在艺术实践中呈现了一种非二元论的开放式观看方式。她参与策划了上海双年展“中山公园计划”;2013年作为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大运河”策展人,以艺术之举推动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同年,于法国巴黎策划国际艺术城 50 周年纪念展“纤维之缘:万曼&宋怀桂”;2019 年,与乔纳斯·斯坦普(Jonas Stampe)成立策展组合,策划 CHAO 艺术中心年度大展“观看之道”,获《罗博报告》年度策展人奖,入围 ART POWER 100 年度策展人榜。2020 年,策划“从屏幕到观念——50 年的历史”“当速度成为形式——在屏幕里生活”。2014 年加盟凤凰卫视集团,任“凤凰艺术”联合创始人、全媒体总编辑,凤凰卫视领客文化副总裁、艺术总监。她与团队一起将“凤凰艺术”打造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媒体之一,并策划完成多项极具影响力的展览活动。如 “中法艺术之春十周年项目:从时差开始” “中英文化交流年伦敦闭幕艺术庆典”“凤凰卫视20周年台庆巨献大展”“被仪式化的真实:苏新平作品展”“海阔凭澜——中英艺术时尚盛典 ”“美无止境——韩美林的雕塑世界 ”“超越时空的对话——吴为山雕塑作品展”“大脑的秘密”等。

徐  可

上海书画出版社副总编辑,《艺术当代》《公共艺术》主编。

许家维

1983年出生于台湾台中,现生活与工作于台湾台北。2016年毕业于法国国立当代艺术工作室,作为艺术家、导演和策展人,他的作品融合了当代艺术和电影语汇,发掘图像创作过程背后的复杂生产机制。在艺术实践的方式上,特别着力于影像创作背后的行动性,并透过建立镜头以外的事件,连结正规历史描述所未及的人、物质与地方的关系。曾经举办的个展包括台北尊彩艺术中心《在圣堂里的一场演出》(2021)、北师美术馆《铜钟艺术赏:熊猫、鹿、马来貘和东印度公司》(2019)、森美术馆(2018)、台北尊彩艺术中心《台湾总督府工业研究所》(2017)、台北凤甲美术馆《回莫村》(2016)获第15届台新艺术奖-年度大奖、荷兰凡•阿比美术馆《Position 2》(2015)等。参与过的联展包括釜山双年展(2022)、爱知三年展(2022)、亚太三年展(2021)、新加坡双年展(2019)、荷兰国家电影资料馆(2019)、光州、釜山、上海及悉尼双年展(2018)、柏林世界文化之家《2 or 3 Tigers》(2017)等。他身兼策展人角色所策划的展览包括国立台湾美术馆《亚洲艺术双年展》(2019)、台北凤甲美术馆《台湾国际录像艺术展》(2018)、曼谷文化艺术中心《理解的尺度-台泰当代艺术交流展》(2012)等。

许潇笑

杭州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2001-2009,维也纳大学(奥地利)历史学硕士。工作方向:策展与释展,展览策划、陈列空间与视觉设计管理,研究方向:博物馆学,视觉文化史、艺术史。代表策展项目:“女神的装备·博物馆@当代艺术跨界系列展1”(2018);“永远有多远·博物馆@当代艺术跨界系列展2”(2020);“粮道山18号-计划”(2021);“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2022)。

杨北辰

研究者与策展人。任教于中央戏剧学院,并兼任美凯龙艺术中心总监,同时亦是普拉达基金会(Fondazione Prada)思想委员会(Thought Council)成员之一。研究兴趣侧重于在当代复杂的技术&生态语境中探讨运动影像的可能性,致力于以激进的媒体考古学模型进行关于另类现代性问题的思辨,并就相关议题先后于《电影艺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及《当代电影》等核心期刊发表十余篇论文。其策展实践与跨学科的学术方向相辅相成,策划过的项目包括“新冶金者”( Julia Stoschek Collection,杜塞尔多夫)、“微纪元”(Kulturforum,柏林)、广州影像三年展2021“交融的激流”(广东美术馆,广州)、“牛皮纸包裹的月亮”(荣宅,上海)等。他曾于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主持了一项为期三年、围绕中国运动影像艺术的学术项目,并为之策划了三个研究性展览:“反投影:中国早期录像艺术中的媒体雕塑”(2019),“具身之镜:中国录像艺术中的行为与表演”(2020)以及“无独有偶:影像及其扩展领域”(2021)。他于美凯龙艺术中心规划了为期三年的研究性展览项目“谁拥有自然?”,第一章“多物种之云”已于近期开幕。曾为多位艺术家撰写过图录文章,包括曹斐、劳拉·普罗沃斯特(Laure Prouvost)、奥玛·法斯特(Omer Fast)、何子彦、王拓等。其个人学术专著《作为档案的电影》即将付梓。

姚大钧

艺术家,策展人。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艺术史研究所。长期致力于未来导向的高科技跨媒介文化实验。现任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开放媒体系主任、艺术媒介混合现实教育部重点培育实验室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艺术与人工智能专委会委员。曾创建新逻辑软体,中国声音小组,前味音乐电台,Post-Concrete,Open Media Lab,GFW 未来书写小组,未来学研究中心 Futurology Center 等前卫文化实验组织与机构。曾策划“2003 北京声纳”科技艺术节、2013 纽约/上海/香港“转速:中国声音艺术大展”、“迷因城市:骇进现实”首届跨媒体艺术节、深圳“声音分裂展”、“脑太空:科幻VR”、“心印宇宙”、“九个明天”、“全息书写”、“黑镜第八季”、“意识圈”、“未来书写”、“黑镜第十季:后人类状况”、“今天不科幻”等国际科技艺术展览和演出。

张春艳

博士,现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副馆长。曾策划“大地之歌:2023美丽中国纪事展”“从呼捷玛斯到未来图景:苏俄设计展”,与德国包豪斯联合会合作的“迁徙的包豪斯展”和“象棚——包豪斯人物空间剧场”,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长期陈列“世界生活:西方现代设计收藏”、以及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作为启蒙的设计展”等项目,并三次荣获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授予的全国优秀项目奖项。曾参加慕尼黑大学和德国艺术史研究中心的“跨国视角下的现当代艺术——基础设施研究”、俄罗斯艺术科学院的“数字时代的建筑与设计”、德国包豪斯博物馆的“收藏包豪斯”等多个学术论坛,并作学术报告。曾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课题,并出版《匿名与版本:包豪斯在中国的传播与转译》《生活的世界:20世纪西方现代设计》《包豪斯:作为启蒙的设计》等著作,以及多篇中英文论文。

张  丹

鲁迅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实验艺术系主任、中国美协会员、辽宁美协理事。主要从事当代艺术创作和教学研究工作。

张海超

新媒体艺术家。1987年生于重庆,2010年本科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2016年硕士毕业于法国贝桑松高等美术学院。现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副系主任兼科技艺术工作室主任。其艺术创作始于对人与非人、物质与非物质、系统与生命对立关系的质疑,关注技术意识背景下中心认知的地缘拓展。探索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使用XR扩展现实探测数字与物理空间亚稳定狭口地带,基于游戏交互框架实现超现实数字空间限定条件解放,以及分布式网络形态为原型的物理空间数据驱动自运行系统研发。

詹  蕤

2004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得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纯艺术系,获得硕士学位;2012年中央美术学院骨干青年教师访问学者;2014年美国国务院国际访问者。湖北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影视动画学院副院长。长期致力于当代艺术的创作和教学工作,创作媒介涉及装置、影像、绘画等。

赵  莉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硕士(摄影与数码媒体方向)、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跨媒体艺术理论与实践方向)。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摄影系副教授。长期从事当代影像的创作、教学与研究工作,注重影像的跨界生产及创作方法论的建构,著有《互织的文本——美术馆中的“亚叙事”影像研究》《数字影像》等,在《新美术》《美术观察》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郑  达

跨媒体艺术家,低科技艺术实验室(Low Tech Art Lab)创立者,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艺术系访问学者和韩国首尔 CPI 研究员。

朱朝晖

出版制作人,非职业摄影师。读库执行主编,跨媒体艺术学院“列岛·影像志”纪实摄影项目特邀教师。

媒体支持

《画刊》

《艺术当代》

《凤凰艺术》

《美术报》

《雅昌艺术网》《ZAKER宙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