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2021

老教授王冬龄为哲匠奖管怀宾教授颁奖 1月16日,中国美术学院举办第五届哲匠奖颁奖典礼,以“哲匠”之名,树旗帜,立标杆,隆重表彰哲匠金奖、哲匠奖、青年哲匠奖获奖的六位教师。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管怀宾教授获得“哲匠奖“。 “哲匠奖”是中国美术学院为高擎民族精神火炬、礼赞致敬传统文化而创设的代表全校最高教学研创水平和师德师风标杆的奖项,统领国美人才荣誉体系,以“同道交心”凝聚国美学术共同体的精神力量,开艺术教育界先河。 |评委会颁奖词| 他是中国当代艺术学院教育的第一代开拓者,参与创办中国美院综合艺术系与跨媒体艺术学院。他是一位艺术家型的教师,在其创设的“空间多媒体”方向上,他坚持以创作驱动教学,与学生共同劳作,以其言传身教滋养了一批批青年才俊。 他是中国艺术界最为执着的装置艺术家,装置之于他,是空间营构和叙事策略,更是想象世界和安置现实的技术。他从园林中“断章取义”,把所有物与象带入险峻的紧张状态,光与暗、水与火、风与尘、破碎与割裂、消逝与坍塌,不断地弥散、交织,形成彼此映射的隐喻之链;符码与叙事、影射与征兆、意象与意念,反复地聚合、变乱,造就寓言般的诗性现场。他有一份心愿——“在中国园林的空间美学与物象诗学中开启新的装置形态”;他有一个梦想——“以东方人特有的场所精神改写二十世纪以来的作品观念”。 管怀宾教授发表获奖感言 |获奖感言| 首先感谢学院领导,感谢1985年我刚入中国美院,原先浙江美术学院时老一辈的先生,包括顾生岳等一大批的老师和先生。应该讲我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也是85艺术新潮和美院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时段。也感谢刚才给我颁奖的王冬龄教授,他是我的老乡,我61年出生,他已经在南师大在书坛耕耘,多少年来一直是我前方的楷模。获得哲匠奖,也要感谢我回国后,在综合艺术系和跨媒体艺术学院的各位领导和同事,一路走来,很多的场合还是靠大家的协力,实际上这个奖杯是沉甸甸的。 我是04年春天,应该讲是我在东京艺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第三天回到杭州,一周后开始在综合艺术系给本科生上装置课,这一算已经17个年头。在日本的十年,虽然完成了硕士与博士课程的学习,但实际上日常更多的还是一个自我管理的状态,相对比较单纯和职业的独立艺术家状态,我在那里度过了十年。 回国后的这些年,特别是后期的10多年,对我来说,一直复合着以前作为艺术家的创作惯性和作为教师的身份以及后来的教学管理者三种不同的角色。在这里,我想纯粹从个人的角度就这三重身份与大家交流几点感受。 首先,艺术虽然体现了个人对外部世界的某种触感,是艺术家有关现实认知和社会敏感后的一种语言与表现上的回馈。于我而言,可能更多的还是某种自我命题与实践,是一项需要不断自我激活,日久弥新的独立工作。这一点应该讲是85艺术新潮时期给我的启悟,我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持续保持这种独立的工作状态。我做创作或者我写作,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种自我命题、自我修为道程,也是在完成阶段性的作业。艺术的创造或许需要这种不断地重启与再命题,我相信艺术只有先打动自己,才可能触感他人,这是艺术的重点。 另外,就是作为教师,这是我回国后的主业,大家都说“教学相长”,这一点我其实是个获益者。我们这波人,从当代艺术现场回到学院体系的这波老师,虽然每个人都有着各自丰富的经验,但其实也存在多方面的缺陷,无论知识结构还是成长背景有它的特殊性。在我看来,经验不能简单地成为方法论而进入艺术教育的建构,课程与知识系统的建构需要符合学理逻辑。这些年我其实一直将自己作为学生的同行者,在教学的现场共同探讨艺术与媒介的关系,有时给学生的寄语,事实上也是一面自省的镜子。无论教师还是学生,我还是主张建构自己心中的艺术史版图与坐标,怀揣几个让你激动或者觉悟的的时刻与人物,在过往中寻找各自可能的起点与立场。其实,我的有些研究生已经做得比我好,呈现出新一代艺术家的创作面貌,这是值得庆幸的事。 最后一点是作为教学管理者,这是一份带有责任的服务性工作。我用三个通来理解这个工作,也就是:会通、沟通,疏通三个层面。“会通”来自校训的内容,这里需要一种对于学院的文脉、学院精神、国家战略多方面的了然和融通,同时包含着对国际前沿、学科方向个人的学术判断,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另外一点则是“沟通”,就是你要善于与你的同事共同酝酿、会集一些最重要的有建设性意义的方案,并且探讨这个方案的可持续性以及它的操作和落地。再一个是“疏通”,其实就是在教学的现场不断畅通迂积的障碍,我们总是面对很多的问题,面临不断的忧患,但总不至于将问题迂积在自己手上、迂积在当下,而需要疏通的教学现场的末梢经脉。我幸运的是在跨媒体艺术学院,大家有着更多的共同关切,很多的事靠大家协力而成! 最后再次感谢这么多年来在美院的同事与同仁,在这个学院里还是非常开心的事,这个奖杯将成为我一面新的镜子。 谢谢大家!谢谢学术委员会! ...

课程时间 2020年12月17日-2020年12月19日 课程主持 牟森 教学团队 马原驰 赵炟 李琰 王若兰 课程说明 2018级媒介展演系三上学期,因为第六届跨媒体艺术节“Disegno”板块和“家庭编年史”党建思政课程展览的缘故,留给原定教学计划中的“场面调度”课程只有三天。与教学团队和二十位同学沟通后,我们决定不留遗憾。三天时间,每位同学要完成导演、表演、摄影、录音、化妆、配乐、剪辑等各个岗位流程的学习和体验。场面调度课程的核心是表演。镜头前的表演。所有这些,同学们都是第一次接触。感谢教学团队和每位同学的顽强,我们完成了教学计划。视频是本次场面调度课程作业的完整展示。 >>> 课程作业展示 ...

例外状态 THE NEW NORMAL 23人群展 —— 展览时间 2021.01.12 - 01.28 11:30-18:00,周六、周日闭馆 开幕时间 01.12 17:30(当天展览顺延至8:30) *开幕赠送限量「例外状态」口罩* 展览地点 Bé space 杭州市滨江区 博凯创业园 2楼 207 —— 前言 镜子是用什么做的? 这个字为什么要第二声? 蓝色想表达什么?  …… 无数的为什么,不停地提出问题,试图寻找答案,用精简的文字去表达,解释阐述。 我们落在文字的迷宫里,在实词与虚词之间,排列组合,建构意义,建构世界观,最终遗失至此。我们渴望更多地大声表达,也拥有了不同媒介,同时也制造着迷障。 日常寻找意义,意义似乎能让一切事物在世界里站得住脚,我们终成为了“意义怪”。如果一切都赋之以意义,下定义;试图将其归纳、分类以符合标准化,呈现的只是苍白。何不回归生活本身,在日常中触碰例外,在异常中深刻体验日常。 试着去意义化,探索创作本身,这一过程性。在习以为常的现实中突破想象的界限,我们游走在自我预设与例外之间,让作品回归于一种透明状态。从感受力出发,去创作,观看,洞察世界之例外。作品在人际间的情感共鸣中充当着媒介,由此碰撞出异常态化的见解,同时在被观看中,扩展了作品的边界。“异见”不必统一,例外状态也无需常态化。例外让世界多变,让过程得以丰富。我们的存在何尝不是这浮世中的一种例外状态?我们与之共生。 我们将与世界共同永不完成,然而永远在完成的途中,我们互相构造。 To bé continued —— 出品人 管怀宾  学术总监 高世强 发起人 高芙雁 Ultraman 主办 跨媒体艺术学院 承办 FALLAB 下坠实验室 策展 FALLAB 策展团队 —— 参展艺术家 陈勤 Chen Qin 陈艺真 Chen Yizhen 范安心 Fan Anxin 范俊含 Fan Junhan 范献鑫 Fan Xianxin 贺中晛 He Zhongxian 胡境烁 Hu Jingshuo 黄艺妍 Huang Yiyan 康凯雯 Kang Kaiwen 刘亚涵 Liu Yahan 罗诗琪 Luo Shiqi 彭艺伟 Peng Yiwei 田一方琪 Tian Yifangqi 万梦圆 Wan Mengyuan 王雪莼 Wang...

青山行不尽 · 唐诗之路艺术展  唐诗作为现实主义板块  -展览时间-  2020年12月27日- 2021年02月26日 9:00-16:30   -展览地点-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浙江展览馆  -指导单位-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 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中国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 浙江省美术家协会/浙江展览馆/中国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研究院  -协办单位-  中共杭州市下城区委宣传部/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  -策展团队-  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  唐诗作为现实主义|策展人  牟森  唐诗作为现实主义|策展团队 梅悦子  谌文君  人青  欧阳浩铭   唐诗作为现实主义|展览统筹  常远   唐诗作为现实主义|平面设计  欧阳浩铭  人青   唐诗作为现实主义|特别支持   李京健 前言 牟森 中国美术学院将于今年底,在浙江展览馆举办浙江“唐诗之路”大型展览,全校多路队伍,通过下乡社会实践,全面开始准备。我们作为其中一支队伍,以“唐诗作为现实主义”为题目,参与展览。 第一次参加“唐诗之路”展览动员会时,高世名院长说到:“唐诗是中国人诗性经验的发生现场。唐诗不仅是历史,更是现实,而且是增强现实。” 我为这句话所打动。当问到我们部分的题目时,我脱口而出:“唐诗作为现实主义”。 从一开始就很明确,要将这次展览作为课题。首先是问题:唐诗是什么?对于图像创作和教学,我们从唐诗中转换什么?怎么转换?然后是课题:这次展览要为教学服务。展览的内容要转换到教学过程中。 接着是做什么?以及怎么做?首先从不能做什么开始:不能直白地图解唐诗。不能简单地模仿唐诗。 对于图像创作,唐诗是什么?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不同的东西,摆放在一起,产生新的东西。这是禅宗,也是二十世纪艺术史中图像创作的通用方法。拼贴、装置、蒙太奇,莫不是。 场景、情景、图景。最重要的是寄予其中的心情。千愁无绪,千回百转。作为中国人的“诗性经验”,无时不刻,无处不在。无论唐朝,无论今朝。 唐诗作为现实主义板块,以图像为范畴,以路径和方法为课题。通过历史梳理和现实创作,将唐诗转换为图像创作方法和影像课程路径。 唐诗作为现实主义共有三卷。第一卷:并非冷漠的大自然-世界电影中的唐诗之路;第二卷:碧海青天夜夜心-唐诗作为现实主义;第三卷:天荒地老无人识-唐诗之路尽头。 作为路径和方法,三卷分别是:音乐性风景、移动性长卷和人与山河的肖像。 第一卷和第二卷的创作者是研究生:谌文君、欧阳浩铭和人青。通过对谢尔盖·爱森斯坦理论和实践,以及世界电影史和中国电影史中“唐诗之路”的理论实践梳理,将理论梳理直接用于实践拍摄。这两部分的目的和任务从一开始就非常明确,将理论梳理和实践梳理转换为路径和方法,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 第三卷的创作者是朝晖和他的学生们。这一部分直接来自教学。朱朝晖是我们下乡社会实践长期项目列岛影像志的特聘导师,今年已经是第二次。列岛影像志项目去年所在地宁波石浦和今年所在地舟山嵊泗列岛,都是浙江唐诗之路的最东端。 唐诗是我们的过去。是我们的文明遗产。唐诗更是我们的现实。是我们的诗性指南。 音乐性风景 欧阳浩铭 “并非冷漠的大自然”是爱森斯坦对普希金的一首诗《每当我在喧哗的街漫步》的回应。“但愿有年幼的生命嬉戏,欢笑在我的墓门之前,但愿冷漠的自然在那里,以永远的美色向人示艳。”大自然当然是冷漠的。“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也曾发出同样的感慨。 由各个细节精雕细琢而成的大自然,经得起从“霜草苍苍虫切切”到“瀚海阑干百丈冰”的全方位视察。面对同一“无言”的大自然,因为各种观看而产生了数不尽的“有情”风景。电影工作者们正是从观察开始,将人物置于无尽的环境中,建构了一首又一首的视觉诗。风景决不是树木、湖泊和山峰的图表。风景是对情绪进行造型阐释的种种可能性的复杂载体。 这正是爱森斯坦所说的“音乐性风景”。在言词穷尽的时候便有了音乐,音乐能够说出那种 无法说出的东西,它促使我们在自己内心中去寻找前所未知的深处;它能表达任何言语都无法表达的情绪。“发出音响’’的使命往往落在风景头上。因为风景是影片中最自由的因素,最少承担实在的叙事任务,最能灵活地表达情绪、感情状态、内心体验。这样的音乐性出现在李思训的金碧山水中,也在王维婉转清丽的雪景中,更是在李白杜甫的山水诗篇中。唐诗以其最凝练的文字,赋予了自然风景独立的审美价值与最浓厚的情感。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诗人通过“赋、比、兴”抒发情志,实现物像到意象的转换。“比兴”即以此例比,见物起兴。一个由心及物,一个由物及心。塔可夫斯基认为诗是一种对世界的感受,对待现实的特殊方式,艺术家以连贯性的诗意叙述形式给风景注入了微妙与幽深、复杂与真谛。如安东尼奥尼说的“当一行诗变成一个感触时,就不难把它放进电影里。”诗可以滋养电影,电影也可以生成诗。蒙太奇理论发展的初始,爱森斯坦从唐诗汲取灵感。“古寺、冷月、狼嚎”三种意象的组合形成了萧瑟孤寂的“新质”。在《战舰波将金号》中,“雾的组曲”与“悼念瓦库林楚克” 的人群相互回响,纯粹的风景镜头在这里完成了自身“悲剧性”的表演。在影片《林则徐》中,郑君里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为鉴,描绘了林则徐对邓廷桢的依依不舍之情。《枯木逢春》的悲欢离合则建立在“枯树、乌鸦、残垣”和  “山、水、田”的景象对照上。《悲情城市》的剪辑师廖庆松更是以杜甫的“三吏三别”作为剪接基调。在电影的实践里,众多出色的导演以自己最独特的目光,将“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的四候之感寄托在了自己独特的风景片段里,共同构筑了整个世界的壮丽诗篇。 正因一次又一次地怀着 “每于寒尽觉春生”的新期盼,“无言的造物”才变得“有情”。在大自然展开它全部壮丽景色的地方,或是在其细语的时候,我们并非无动于衷,我们体验风景、再现风景,我们将自己所有的情感倾注于冷漠的大自然里。“并非冷漠的大自然”的概念,正是在这里获得了最崇高的祝福和喜悅。 移动性长卷 欧阳浩铭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吃了长生不老药的嫦娥只能在无限的时间里一夜复一夜地面对着无尽的碧海青天。“夜夜心”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心呢?1896年,由卢米埃兄弟拍摄的影片《火车进站》首次放映,眼见为凭的证据前所未有的成为一种无休止的需求。观察者置身于一个可感的世界以供参照,影像的呈现与实体空间特定地址所在的视点相对应,延续了文艺复兴以来的“写实”、 “透视”再现模式。对现实的记录方兴未艾,我们究竟还需要怎样的纪实影像,唐诗或许是一个开口。 诗无疑是具有音乐性的,句中的节奏、节拍、各音节的声调(平仄),以唐诗为中心可以看作一个典型。唐诗格律可总结为音数律(一字一音节)、押韵律(隔句韵、每句韵等)、音调律(二四不同、二六对、粘法、孤平等)三种要素。五言、七言、绝句、律诗等唐诗诸诗型,即便是韵律制约较松的杂言古诗无不由这三种要素的种种组合所形成。 语言——文字——韵律——诗格之紧密联系,在影像语言里则体现在画格——镜头——蒙太奇——声画对位。由音乐解画,爱森斯坦作出了首次尝试。《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中的声画结合在“冰湖大战”达到了最完美的融合。“严阵以待的黎明时分”的12格镜头与12乐句一一对应,在处理手法上严格符合规律——画面与音乐的结构以同一动势为基础。图像随着音乐的运动在影调、线条、空间、分量上进行变奏。 连续的镜头在这里被拆解为眼睛的路径。影片被展开、铺排成为“可望、可行、可居、可游、景随步移”的“移动性长卷”。影像不再是依日常生活逻辑循序展开的一连串情节,而是通过形体、形象、动作、体验的组合所再现的整个现实矛盾运动。如吴道子的《嘉陵江三百里风光图》般“全局在胸”,横向展开的全景不再受限于单一视点。郭熙的《溪山秋霁图》“远望以取其势,近看以取其质” ,以平远之景贯穿同一主题。丘壑、山涧、云烟、江流在明暗、虚实、柔刚、躁静间实现情景交融。对沿岸景物的纪实长卷亦可从音乐上去体会它们的节奏与旋律结构,纵向和横向的山水结构与多声部总谱作对照。重峦叠嶂般的和弦与迷漫在水面的雾的柔和音调呼应,水面远处隐现出ー叶孤帆。危峰突兀的宏亮动机乍现,林泉掩映下的人物活动作为装饰音—— 一首风景交响诗的合奏。 面对“远近浅深,风明雨晦,四时朝暮有所不同”的西湖,我们选择了以德彪西的《牧神午后前奏曲》的第一乐段作为对照。第一主题由长笛独奏出,随后在不同的乐器上变化呈示出现实和梦幻之间的转换。德彪西偏爱的全音音阶,在创作上追求东方调式,营造出不易分辨的色调变化画面。其独特的音乐语言正好对应山湖交映、长堤纵横的西湖朦胧景象。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又是一次黎明破晓,怀着影像再现世界的执念,以唐诗作为现实主义,再次拿起摄像机前行吧。 接下来请将手机顺时针旋转: 人与山河的肖像 朱朝晖 唐诗东渐,至海而止。 诗路之尽头,仍是人与山河。 公元2019年10月与2020年10月,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百名师生,赴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舟山市嵊泗县嵊泗列岛,为沿海诸岛与原住岛民摄影造像。该项目以影像为媒介,以纪实为方法,以人物与场景为对象,每年一志,命名《列岛·影像志》。 此时,已去唐朝壹仟壹佰年。 贞观盛世,如今仅存文字;极乐盛宴,早已曲终人散。 但是,山水变迁,山河常在;容颜易逝,容貌未改。 镜头所记录的人与山河,永远具有无尽诗意。 参展艺术家 第1-2章 朱朝晖(特邀导师)...

开幕时间  2020年12月24日中午12:40  展览时间  2020年12月24日—2020年1月20日  展览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2楼展厅  主办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党总支  承办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学生党支部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 开幕现场 展览开幕现场 摄影|林扬 2020年12月24日,科艺先锋——2020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家庭编年史课程艺术创作实践展在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开展。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孙旭东、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傅巧玲、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曹晓阳以及组织(人事)统战部、学工部、党院办、离退办相关负责人、跨媒体学院师生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本次展览策展人张佳乐主持。 此外,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在展览开幕前日特意莅临展览现场,开展当日下午,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方培新、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委员、组织人事(统战)部部长兼党委办公室主任徐国强等人也莅临展览现场,与牟森老师、策展人张佳乐老师进行交流讨论。 金一斌书记莅临展览现场 摄影|张佳乐 高世名院长莅临展览现场 摄影|钱依琳 高世名院长寄语 请转告同学们三点: 1. 我们的校友吴山专有句话:“所有的故事都是真的。不在这里发生,就在那里发生”。让我们先来理解身边的故事,因为你们的每一个家庭,只要上溯三代,就是一部中国现代史。 2. 所有创作者的第一件作品都是感动人心的,因为承载了自己所有的生命经验和情感力量。但你是否会真正成为艺术家,要看你能否做出你的第二件感动人心的作品。你们今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为第二件作品做准备。 3. 我个人崇敬的艺术家,都是“世界观的艺术家”,他们都有着巨大的雄心,敢于用一件作品回应全部历史,能够用一己之力承载整个世界。 孙旭东副书记在展览现场参观 摄影|林扬 傅巧玲副院长在展览现场参观 摄影|林扬 曹晓阳副院长在展览现场参观 摄影|林扬 管怀宾教授发言现场 摄影|林扬 管怀宾教授 “尊敬的各位院领导、老师和同学们,非常开心跨媒体艺术学院第三届科艺先锋展览拉开了帷幕。这个展览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同时也结合了我们跨媒体艺术学院的专业特色。 第一届科艺先锋展览是对改革开放的深圳做了一次全面调查,那次展览我们把跨媒体艺术学院的艺术和科技与一个改革开放的中国城市进行了融合;去年第二届科艺先锋展览是对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及其对于新中国以后的文化影响做了一次很好的梳理;今年是决胜小康的重要一年,我们的科艺先锋展览与家庭编年史课程的创作课题进行了并联。实际上,这也是牟森老师坚持5年以上的课程了,我觉得这次课程非常对应当下的巨大变化。无论世界、国家、个人还是每个人的家族,都在过去这些年里经历了很多。在此次展览中,参展的每个学生以教学课程为契机,把自己放到历史和空间情境的路线当中去思考,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程,这种基于个人家庭为出发原点的历史梳理,可能比其他任何一种学习历史的途径和方式都更为重要,因为这实际上是把自己融入到了整个社会当中去观察。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这段时间轴线上能够看到属于我们自己的各个历史节点。无论是作为国家的总体方略,还是我们的个人经历,这其中的每一步都走得很不容易。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到今年,国家的成长和发展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我自己曾经在五十岁的时候,也做过关于自己的编年史,把自己的变化跟社会国家的变化进行了梳理。这种梳理很重要,因为牟森老师这个课程除了跨媒介巨构的空间篇和时间篇外,它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穿透——光的穿透。但这实际上是什么?我觉得,光的穿透是一个媒介的角度,另外也是我们每个人的立场。我们作为艺术的从业者,或者是作为未来的媒体创业人,我想经过这样一种对于空间和时间的穿透,会对我们未来的创作或者学习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对于我们理解新中国以来的发展史,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最后,感谢所有参展的20位学生、感谢所有院领导给予我们长期以来的支持。” 牟森老师发言现场 摄影|林扬 开幕式结束后师生合影留念 摄影|梅悦子 前言 百年追梦,全面小康 跨媒体艺术学院学生党支部张佳乐 2020年注定是要载入史册的一年。一场全球肆虐的新冠疫情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考验,但是党和人民扛住了这次风霜。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一路栉风沐雨、艰苦卓绝,创造了令世界为之震惊的发展速度与蓬勃的创造力。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上,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成就了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发展史诗。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终局之年和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中华民族奋斗了千百年的梦想即将成真。小康载初心,小康属人民!全面小康,不仅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更是凝聚着人民对于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和期盼。 历史永会记住:1921年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取得民族解放、开展现代化建设,让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我们也会记得:全面小康社会的内在肌理是每一个平凡人、每一个普通家庭的奋斗故事。无数的中国人组成的无数个中国家庭,都是中国一步步发展至今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此次,由跨媒体艺术学院学生党支部和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师生联合组成的实践团队聚焦“家庭编年史”的课程进行艺术创作和表现。同学们围绕着“家庭、家族、家乡”进行探索,并梳理出了不同地域状态下,不同环境视角下的家乡志。展览从家庭个案的视角,由点及面,平铺出中国不同地域环境下,由北到南,由西到东,从高原到盆地,从沙漠到海岸,不同地域中的人们如何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图景,也表现出新中国成立七十一年来发展的波澜壮阔。二十位同学、二十个档案、跨越三代人,以自我家庭为视角的思考,截取家庭群体个案,深挖“中国家庭”故事,通过家族相册薄、家庭大事记、家庭编年史剧集大纲、家庭场景微缩模型、家乡图景渲染图及家乡城市地图等六种方式,呈现出充满生活感情和奋斗生气的历史记忆。展览整合构建出七十一年来新中国发展的年代脉络,向所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扶贫攻坚付出辛劳努力的前辈们致敬!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蕴含着思政工作的创新之源。此次的家庭编年史课程艺术创作实践展,既是一堂有风景、有筋骨的思政课,也是一堂有深度、有学术思考的专业课。本次展览是跨媒体艺术学院“科艺先锋”党建品牌项目建设的第三期成果。也是跨媒体艺术学院第三次将党建思政工作与跨媒体专业结合的深度实践。2018年以“改革开放”为切入点,先后两次赴深圳考察;2019年以“延安文艺”为时间线,党员师生赴延安大学交流,运用艺术思维,从学术视角聚焦“延安十三年”的文艺发展历程;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媒介展演系《家庭编年史》专业课程开设的第六年。在党建品牌建设的三年中,我们不断接力实践、拓展维度,形成“点—线—面”的党建品牌的建设思路,此次展览是基于前两年的艺术创作实践展经验上的一次全新尝试,旨在打造一个具有跨媒体特色的课程思政“精装样本”。 在媒体实验、艺术创作、社会思想、策展实践等“四维互动”专业优势的支撑下,家庭变迁的深度展开,社会进程的演化,历史图景的透视经由跨媒体艺术语言的诠释转换和当代表达,切实提高了师生党员的参与感和共鸣感。用行健居敬的创作思维和创作态度呈现通达深远的艺术图景,立体诠释中国美院“立德树人”和“实践育人”的丰富内涵。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从城市到乡村,从边疆到南国,今日之中国,追梦步伐铿锵如故!在中国梦的引领下,每一个中国家庭都将有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借由此次跨媒体艺术学院第三期“科艺先锋”党建品牌实践展,跨媒体师生党员和全体创作同学在新年来临之际,表达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顺利完成的无限期许和美满祝愿! 家庭编年史 课程说明 以获得目光为目的 媒介展演系主任牟森 叙事工程是媒介展演系的核心课程,有空间和时间两个面向。空间面向的课程系统为展开-存在志,品类为巨构。时间面向的课程系统为演化-编年史,品类为剧集。 两者相互作用,互为交融。剧集式的巨构和巨构式的剧集。 家庭编年史为时间面向课程系统,以“场/瞬间”为基本教学元素,由场次安排、场景设定和场面调度三方面的课段构成。 场次安排是叙事部分,通过对家庭、家族和家乡的采访和调查,按照命名即主题、主题即结构、结构即意义的叙事工程理念,将采访和调查数列化、序列化,构建有秩序和次序的家庭编年史文本。课程结果为:家族照相簿和家族大事记、十集长度的剧集大纲、标准长度六十分钟的十集大纲和标准长度120分钟的剧本。 场景设定是视觉和空间部分,通过对家庭、家族和家乡的场景设定,构建场景-情景-图景的数列和序列。展开家庭变迁,演化社会进程。课程结果为:家庭场景微缩模型和家乡图景渲染图。 场面调度表演和镜头部分,展开家庭-家族-家乡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呈现爱与乐、苦与痛、希望与荣耀。将家庭-家族-家乡的场景和情景演化为社会图景和历史图景。课程结果为集表演和拍摄为一体的短片。 课程目的:获得目光。通过梳理家庭-家族和家乡,重新看待社会和历史。重新看待世界。 课程阶段:本次展览内容为2018媒介展演系本科生二下和三上两个学期内时间面向的课程作业。春季学期,家庭编年史写作课,2020年2月17日至3月1日,两周。秋季学期,场次安排、场景设定和场面调度课,11月16日到12月19日,五周。 课程结果:感谢张佳乐老师,他作为跨媒体艺术学院党建品牌第三次项目“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家庭编年史课程艺术创作实践展”的策展人,将媒介展演系“家庭编年史”专业课程与党建和思政建设课程结合在一起。本次展览呈现了20位同学的家族照相簿、家族大事记、家庭编年史剧集大纲、家庭场景微缩模型和家乡图景渲染图作品。 教学团队:牟森、朱朝晖、马原驰、梅悦子、李琰、赵炟、蔡景辉。 —— 展览现场 —— 展览作品 女  1997年7月28日生于内蒙古 陈书阁 家乡图景渲染图-景山前街 家庭场景微缩模型-陈氏面馆...

开幕时间 2020年12月24日中午12:40 展览时间 2020年12月24日—2020年1月20日  展览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2楼展厅 主办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党总支 承办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学生党支部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 前言 百年追梦,全面小康 跨媒体艺术学院学生党支部张佳乐 2020年注定是要载入史册的一年。一场全球肆虐的新冠疫情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考验,但是党和人民扛住了这次风霜。自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一路栉风沐雨、艰苦卓绝,创造了令世界为之震惊的发展速度与蓬勃的创造力。在国家富强、民主振兴、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上,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成就了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发展史诗。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终局之年和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中华民族奋斗了千百年的梦想即将成真。小康载初心,小康属人民!全面小康,不仅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更是凝聚着人民对于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和期盼。 历史永会记住:1921年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取得民族解放、开展现代化建设,让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我们也会记得:全面小康社会的内在肌理是每一个平凡人、每一个普通家庭的奋斗故事。无数的中国人组成的无数个中国家庭,都是中国一步步发展至今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此次,由跨媒体艺术学院学生党支部和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师生联合组成的实践团队聚焦“家庭编年史”的课程进行艺术创作和表现。同学们围绕着“家庭、家族、家乡”进行探索,并梳理出了不同地域状态下,不同环境视角下的家乡志。展览从家庭个案的视角,由点及面,平铺出中国不同地域环境下,由北到南,由西到东,从高原到盆地,从沙漠到海岸,不同地域中的人们如何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图景,也表现出新中国成立七十一年来发展的波澜壮阔。二十位同学、二十个档案、跨越三代人,以自我家庭为视角的思考,截取家庭群体个案,深挖“中国家庭”故事,通过家族相册薄、家庭大事记、家庭编年史剧集大纲、家庭场景微缩模型、家乡图景渲染图及家乡城市地图等六种方式,呈现出充满生活感情和奋斗生气的历史记忆。展览整合构建出七十一年来新中国发展的年代脉络,向所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扶贫攻坚付出辛劳努力的前辈们致敬!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蕴含着思政工作的创新之源。此次的家庭编年史课程艺术创作实践展,既是一堂有风景、有筋骨的思政课,也是一堂有深度、有学术思考的专业课。本次展览是跨媒体艺术学院“科艺先锋”党建品牌项目建设的第三期成果。也是跨媒体艺术学院第三次将党建思政工作与跨媒体专业结合的深度实践。2018年以“改革开放”为切入点,先后两次赴深圳考察;2019年以“延安文艺”为时间线,党员师生赴延安大学交流,运用艺术思维,从学术视角聚焦“延安十三年”的文艺发展历程;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媒介展演系《家庭编年史》专业课程开设的第六年。在党建品牌建设的三年中,我们不断接力实践、拓展维度,形成“点—线—面”的党建品牌的建设思路,此次展览是基于前两年的艺术创作实践展经验上的一次全新尝试,旨在打造一个具有跨媒体特色的课程思政“精装样本”。 在媒体实验、艺术创作、社会思想、策展实践等“四维互动”专业优势的支撑下,家庭变迁的深度展开,社会进程的演化,历史图景的透视经由跨媒体艺术语言的诠释转换和当代表达,切实提高了师生党员的参与感和共鸣感。用行健居敬的创作思维和创作态度呈现通达深远的艺术图景,立体诠释中国美院“立德树人”和“实践育人”的丰富内涵。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从城市到乡村,从边疆到南国,今日之中国,追梦步伐铿锵如故!在中国梦的引领下,每一个中国家庭都将有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借由此次跨媒体艺术学院第三期“科艺先锋”党建品牌实践展,跨媒体师生党员和全体创作同学在新年来临之际,表达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顺利完成的无限期许和美满祝愿! 家庭编年史 课程说明 以获得目光为目的 媒介展演系主任牟森 叙事工程是媒介展演系的核心课程,有空间和时间两个面向。空间面向的课程系统为展开-存在志,品类为巨构。时间面向的课程系统为演化-编年史,品类为剧集。 两者相互作用,互为交融。剧集式的巨构和巨构式的剧集。 家庭编年史为时间面向课程系统,以“场/瞬间”为基本教学元素,由场次安排、场景设定和场面调度三方面的课段构成。 场次安排是叙事部分,通过对家庭、家族和家乡的采访和调查,按照命名即主题、主题即结构、结构即意义的叙事工程理念,将采访和调查数列化、序列化,构建有秩序和次序的家庭编年史文本。课程结果为:家族照相簿和家族大事记、十集长度的剧集大纲、标准长度六十分钟的十集大纲和标准长度120分钟的剧本。 场景设定是视觉和空间部分,通过对家庭、家族和家乡的场景设定,构建场景-情景-图景的数列和序列。展开家庭变迁,演化社会进程。课程结果为:家庭场景微缩模型和家乡图景渲染图。 场面调度表演和镜头部分,展开家庭-家族-家乡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呈现爱与乐、苦与痛、希望与荣耀。将家庭-家族-家乡的场景和情景演化为社会图景和历史图景。课程结果为集表演和拍摄为一体的短片。 课程目的:获得目光。通过梳理家庭-家族和家乡,重新看待社会和历史。重新看待世界。 课程阶段:本次展览内容为2018媒介展演系本科生二下和三上两个学期内时间面向的课程作业。春季学期,家庭编年史写作课,2020年2月17日至3月1日,两周。秋季学期,场次安排、场景设定和场面调度课,11月16日到12月19日,五周。 课程结果:感谢张佳乐老师,他作为跨媒体艺术学院党建品牌第三次项目“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家庭编年史课程艺术创作实践展”的策展人,将媒介展演系“家庭编年史”专业课程与党建和思政建设课程结合在一起。本次展览呈现了20位同学的家族照相簿、家族大事记、家庭编年史剧集大纲、家庭场景微缩模型和家乡图景渲染图作品。 教学团队:牟森、朱朝晖、马原驰、梅悦子、李琰、赵炟、蔡景辉。 家庭编年史 课程阐释 展开家庭变迁,演化社会进程 媒介展演系主任牟森 2005年十一期间,我偶然买到埃德加·莱茨《故乡》的影碟。当时,对这个导演和作品一无所知。吸引我的是DVD封套上的话:“这部长达十六小时的宏篇巨制电影《故乡》(Heimat),讲述一个德国传统大家庭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1919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1982年),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编年史诗,分三部曲讲述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德国家庭的光荣与耻辱。” 2006年一月,我又买到了《故乡2》和《故乡3》,凑齐了埃德加·莱茨的《故乡三部曲》。三十部影片,总片长五十多小时。摄制时间长达三十多年。 2006年春夏,应老六和《读库》之邀,做了一件事。将《故乡三部曲》写成导读文字,写了十八万字。又通过我的德国朋友安琪,对埃德加·莱茨做了专访。 2015年,上海电影节期间,我又看了埃德加·莱茨的“故乡前传”《另一个故乡》,讲述的是那个德国村庄十九世纪的故事。副题是“一种渴望的编年史”。 2005年,做这件事,看似无意,却收获匪浅。十年后才注意到,三部曲副题分别为:德国的编年史、一代人的编年史和结束与开始的编年史。 这十年,正是我个人开始深入中国历史的十年。这件看似无意间做的事情事实上给予我自己一个重要的工具:编年史。 埃德加·莱茨用将近四十年时光,摄制的“故乡三部曲”和“前传”,主题只有一个:背井离乡。他的主旨非常清晰:失去农业社会的“窝”的编年史。主线是“奥德赛”式的双向构造:失去“窝”,获得“自己”。这也是中国近代的现实,从1840年至今,是一个不间断的“现实”。一个巨大的现实。所有“历史”皆为“现实”。 埃德加·莱茨的“故乡”系列一共有五部分:三部曲、片断和前传。从叙事工程的角度,我对此做了梳理:第一部曲是创世纪。第二部曲是谱系。第三部曲是罪与罚。片断是诗篇。前传是启示录。 2014年4月28日至6月1日,媒介展演系成立前,我为跨媒体艺术学院大二学生上过五周好莱坞正典叙事课:巨匠、大师和国王。聚焦叙事诉求与作者身份、叙事源头与类型模式、好莱坞正典叙事与美国社会进程以及与中国现实的关系。 那次课程经验,让我强烈意识到,面对二十岁不到的中国孩子,不能再做无效的“编故事”游戏。2015年,媒介展演系成立。我将“编年史”作为工具,引入课程系统,以“事出有因(Motivation)” 为名,开始九零后用家庭编年史,一直到现在的零零后家庭编年史。 家庭、家族、家乡,年轻人都有了开采不尽的“故事”矿藏,每一位,没有人例外。 媒介展演系英文名是Media Scenography。我解释为三个媒介动作:展开、演化和透视。存在志对应展开,编年史对应演化。如果说编年史是时间中的空间记号,存在志就是空间中的时间痕迹。透视,则是穿透时间和空间的光。        展开家庭的“谱系”,演化家庭的“创世纪”,透视家庭的“罪与罚”。此“罪”不是法律层面的,而是词源意义上的,对不准、失误、偏离等。此“罚”指上述选择或行为造成的后果。 叙事工程课程的时间面向编年史(Chronicle)和空间面向存在志(Topologies)。借用拓扑方法,用地质的概念来面对时间和空间演变中的变量,尤其是不变量。 展开家庭变迁,演化社会进程。如同伊塔罗·卡尔维诺对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格医生》的评价:“不是大人物创造历史,也不是小人物。历史运作如植物王国,如春天树木的转变。” 展览组织结构 总策划 | 高世名 管怀宾 姚大钧 策展人 | 张佳乐 执行策展人 | 李琰 胡海烽 课程导师 | 牟森 教学团队 | 牟森 朱朝晖 马原驰 梅悦子 李琰 赵炟 蔡景辉 项目顾问 | 朱朝晖 展览协调 | 梅悦子 展务统筹 | 李琰 常远 技术指导 | 赵炟 李琰 蔡景辉 视觉设计 | 张立国 李琰 常远 肖像摄影 | 徐弋洲 记录摄影 | 徐弋洲 赵炟 林扬 参展艺术家 | 2018级媒介展演系本科生 陈书阁 陈思帆 陈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