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珠 |亚里士多德《诗术》讲读

陈明珠 |亚里士多德《诗术》讲读

亚里士多德《诗术》讲读

主讲人:陈明珠

时间

2020年秋季学期

每周三 9:30 – 11:30

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

跨媒体艺术学院4-405教室

主办

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研究院(NIAE)

跨媒体艺术学院(SIMA)

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ICAST)

主讲人:

陈明珠,北京大学文学硕士,中山大学哲学博士,法国马赛一大古典研究中心中法博士生院联合培养。现为浙江省社科院文化所研究员。主要从事中西古典诗学研究,特别专注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术》和中国《诗经》经学。发表二十多篇中西古典诗学方面的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课题“亚里士多德《诗学》疏证研究”,成果结项优秀。著有《<诗术>译笺与通绎》(2020),出版译著《哲学之诗》(2012)等。

附:

《诗术》讲读 导论(一)

亚里士多德像

亚里士多德生平简介

亚里士多德(前 384/5— 322)出生在爱琴海北部的卡尔基迪克(Chalcidice)半岛东岸的斯塔吉拉(Stagira)镇。他的父亲(名叫 Nicomachus)是马其顿国王的宫廷御医。17 岁那年(公元前 367),亚里士多德到雅典留学,进了柏拉图学园,有“小驹”之称。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学园一待二十年,柏拉图去世后,亚里士多德在自己37 岁时(公元前 347)离开雅典。大约 40 岁时(公元前343),亚里士多德应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之邀,成为时年13 岁的太子亚历山大的老师。马其顿在腓力二世领导下迅速崛起。公元前 336 年,腓力二世被刺身亡,年仅 20 岁的亚历山大继位。次年,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创办吕凯昂学园,从事教学直到亚历山大去世,历时十一年(第二次留居雅典时期)。公元前 323 年,亚历山大远征印度归来不久,暴病而卒。雅典城反马其顿情绪高涨,试图脱离马其顿主导的泛希腊同盟,亚里士多德被控渎神罪,只是因其祖籍是马其顿。亚里士多德为躲避审判,出走他母亲的家乡欧博厄阿岛(Euboea),不到一年,即病逝于此。

哲人

亚里士多德以学问广博、著述浩繁见称,可说集哲人、学者及著述家于一身。作为哲人,其追求对“整全”的理解和认识;作为古代世界最博学的著述家,其涉猎可谓包罗万象。对“诗”的探究隶属于这种整全探究。

此外,亚里士多德乃一代学术思想之集大成者,以擅能“驾驭”学问著称。亚里士多德对于经验、对于人们惯常接受的普通意见及权威意见的重视都是毋庸置疑的,在其众多学科的研究中,亚里士多德总是从丰富广博的经验或者意见资料向“真知”攀升,所谓一代学术的“集大成者”正是由此造就。对于《诗术》一书,其中大量的“经验”和“意见”资料的确可以搭建出文学史、文化史和学术史的框架,但作为哲人,亚氏本人的意图则是对诗之技艺本身的探究。

就《诗术》现代研究的主流范式而言,以布切(S. H. Butcher)为代表的审美主义解释将“美的艺术”(fine art)这一现代观念追溯到《诗术》,认为其打断了古代传统,乃现代诗之“自治”运动的始作俑者:诗的制作和欣赏属于审美经验独特和自主领域,与宗教、政治和伦理无涉;以拜瓦特(Ingram Bywater)为代表的历史—社会文化研究认为亚氏视悲剧为民主政体公民教育手段,具有道德和政治方面益处;但其理性化、技术化分析处理将悲剧的深奥玄妙还原成乏味公式,导致悲剧独特张力和神秘韵味失落;以韦尔南(Jean-Pierre Vernant)为代表的构造-解构主义将悲剧看作是独特历史时刻的产物,暗示亚氏没有重视且不再能理解悲剧情景的本质性含混,对悲剧核心意识缺乏敏感。这几种主流研究方式成为现代《诗术》研究中普遍共享的解释性预设。在观念先行的研究方式中,《诗术》本身的关键问题经常沦为各种现代观念的背景资料。中国《诗术》研究基本跟从西方主流,转述主流论述;主要是文学理论性质的研究,偏重悲剧理论;亦常用于分析中国戏剧创作或与中国文学或戏剧理论做比。在台湾还较多与戏剧实践结合。

需要铭记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哲人身份和《诗术》乃是一部哲人之作。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其一,他对“诗术”的认识是对整全世界之认识的一个部分;(现代将“艺术自律”标签贴到亚氏《诗术》上的做法显得颇为幼稚,亚氏对于诗艺的探讨显然有更大更整全的视野。)其二,他对于诗的探究是对“诗术”这种事物的本质性探究。(历史—文化的视野也颇为可疑。正如亚氏恰恰在《诗术》中提示我们的,历史性的东西,是个别而非普遍的东西。而作为一种“技艺”的“诗术”,是脱离于“经验”的“特殊”而知道“普遍”,那么,亚氏在“诗术”中所要论的“术”,是具有普遍性的东西,是“非历史性”的。是历史主义的研究无视和误解亚氏的意图和方法,还是亚里士多德真的没能达到这种普遍性呢?!)

那种将《诗术》看作是一部粗糙的早期技艺手册的解读,等于是将亚里士多德看作一个“艺匠”,而且还是一个有些蹩脚的艺匠;而将《诗术》看作是艺术自律、审美自律的宣言,则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美学家”,而且显得颇为“超前”;将《诗术》看作特定历史文化时期对特定艺类(悲剧)的研究,则亚里士多德又过时了,只是一位“悲剧批评家”,视野有限、观念局促。不论哪一种情况,亚氏“哲人”身份都被遗忘了。《诗术》乃是一部哲人之作,这并非只有无关紧要的传记学意味,毋宁说其恰恰关乎《诗术》的实质。

柏拉图像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关系。德国古典学家Jaeger说,“(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身边生活了二十年)这一不争的事实,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惊叹。一个具有如此深刻的原发天赋的人在如此长的一个时期处于一个完全不同种类的、杰出的天才的影响之下,并完全在他的阴影下成长,这是在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两位几乎都足以称之为西方哲学和思想之王的人,曾经是二十年朝夕相处的师生。他们思想和哲学间的契合、回应、差异和争执,无不值得加倍重视。

通常,人们会同意,柏拉图对诗那种强硬的抨击态度,引来了他最好学生亚里士多德对诗的辩护。在《理想国》行将终篇之际,柏拉图说道:

“我们当然还会允许她的那些保护人——这些人并非诗人,而是诗的爱好者——为她说上一番不带音韵的理辞喽,说对各种政治制度和单个人的生活而言,她都不仅令人快乐,而且富有教益。我们还会慷慨大度地洗耳恭听。因为,倘若她得以表明不仅令人快乐、而且富有教益,那么,我们当然就会得到好处啰”。[1](《理想国》607D-E)

这段话表明柏拉图的预期,而亚里士多德也真的作出了回应。粗略看来,在诗学观念上,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似乎经常反其道而行之,于是,这种看法很快就流于僵化,变成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间非此即彼的一种对立。最著名的,当然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于作为“摹仿”的诗那一史上最严苛、最偏执的抨击,而亚里士多德在《诗术》中则极力为摹仿正名,为诗的技艺本身,以及诗的哲学、政治功用辩护。那些在《诗术》中抓住一句“诗术和政治秉持的并非同样的正确,其他技艺和诗术秉持的也非同样的正确”的人,认定亚里士多德以此作为“诗”脱离政治、伦理、道德自立的宣言,看不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间是全面的呼应而非简单抗辩,这既是对亚里士多德的简单化,也是对柏拉图的简单化。

就我理解所及,没有人比亚里士多德更懂得柏拉图的意图。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呼应可能远比我们想象地全面、细密,两者在很多问题上的看法也远非简单对立。在回应柏拉图时,亚里士多德好像总能将柏拉图有意混淆的东西细分开来,将柏拉图巧妙隐蔽起来的东西暴露出来。柏拉图在“结”,亚里士多德则“解”。这涉及到二者的作品形式,柏拉图的作品是“诗”“戏剧”,亚里士多德是论说体;所谓柏拉图的观点,很多时候是柏拉图作品中某个人物的观点,柏拉图最善于制造的,是各种观点的交锋,各种意见的论辩。由此,一方面,我们会意识到,柏拉图作品中存在的混淆、矛盾恐怕是有意为之,其特定作品中特定内容的缺席未必不是精心安排、意味深长,其作品中“隐”者与“显”者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另一方面,恐怕得承认,亚里士多德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不懂”他的老师,他深知柏拉图写作的意图和安排,面对他的老师——这位最天才最伟大的哲学诗人,他没有陷入“迷狂”,而是能“凭借技艺和知识解说”其作品,进而“凭借技艺和知识赞美”柏拉图。

《雅典学院》拉斐尔

学园

柏拉图的讲课和讨论不公开对外,其学园阿卡德米亚(Ἀκαδήμεια,academy)相当排外。而亚里士多德的吕凯昂(Λύκειον,lyceum)则一定程度上对外。据说亚里士多德早上给自己挑出来的学生讲课,晚上对一般的爱好者公开讲课。

从现存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作品来看,两者的文体形式差异巨大。克鲁伯(Grube,1899-1982)说得有趣:“《诗术》了无诗意!”对诗歌声色俱厉的柏拉图,就连愤恨他的诗人和批评家也不得不承认其乃绝佳诗人;而对诗歌态度友善、心平气和的亚里士多德,就其现存作品看来,多为论述文体,真是毫无诗意。这似乎由于一个文献学上的巨大偶然,因为柏拉图留下来的作品,除了书信外,全是对话,对话作品都是外传文本。而亚里士多德所有的对话作品都没有流传下来,我们今天看到的亚里士多德作品,除了《雅典政制》外,全都是内传文本。

所谓“内传”“秘传”“隐微”,在古典时代不像我们今天听起来这么玄虚,简单说,这些作品全为学园内修习授受之用(ἀκροαματικός:念给人听的文稿,学生听老师讲授的文稿,口传的),并不对学园外公众发布(ἐσωτερικός,esoteric,内传的、秘传的、隐微的)。与之相对的,就是对学园外部公众发布的作品(ἐξωτερικός,exoteric,外传的、公开的、显白的)。“内传”和“隐微”的原因在于内容的哲学性、理论性,目的是引导性、启发性、思考性的哲学教导。与提供给学园外部的,宣教性质的,形式和内容通俗易懂,相当程度贴合大众意见和接受程度的“外传(即公开发表的)”的“显白”作品相对,“内传”和“隐微”著作仅限于学园内部,是给已经有相当程度学理和思考准备者的口传讲义。由于内容和风格上的难度,《诗术》内传文本这一性质,对其流传和研究的影响是实质性的。

[1]此处采用张文涛博士论文《哲学之诗》中的《理想国》卷十译文,讲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