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ST Reflects|黄淞浩:需要怎样的机构实践?

ICAST Reflects|黄淞浩:需要怎样的机构实践?


ICAST Reflects|策展工作坊系列

需要怎样的机构实践?

主办

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

主讲人

黄淞浩

回应人

王志鹏

主持人

刘畑

时间

2022年12月3日(周六)18:30

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 南山书屋(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南山路210号)

线上收看方式

腾讯会议:670-956-522

线下参与防疫要求

限定人数20人,入场请扫码登记并规范佩戴口罩 

讲座简介

“创作之前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我不确定艺术家是否需要思考这个问题,但或许是这种不安,使我长期以来的实践总伴随着组织工作。“我们真实的社会与文化生产的语境是怎样的?”我纠结于这个问题,所以一直未能安身于工作室状态,希望借此找到艺术与现实之间的角力。“如何在实践中发明新方法?”我相信研究与理论需要在具体的遭遇中推进和验证。种种问题,勾兑出了一种机构实践的目标与方向。

讲座将围绕着以上问题而展开,并结合“雷电所”眼下的实践路径与经验,梳理我就艺术与产业技术、美术馆与规划馆、“学术游乐场”等话题的一些想法。

主讲人

黄淞浩,艺术家、策展人。1990年出生于河南郑州,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现生活工作于上海。2019年筹备“雷电所”并担任主理人,关注当代技术对艺术生产的影响,以机构实践面对现实语境。曾联合创办“激烈空间”,参与策划“展览的噩梦(上)”、“截获电台”等项目。在个人创作中,常通过对参与者身体经验的调动和游戏机制的设置,揭示个体与集体的处境。作品曾展出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明当代美术馆、chi K11美术馆、歌德开放空间、长征空间、北京公社等。

回应人

王志鹏,数字媒介创作人,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创作方向涉及音画互动,算法生成图像,虚拟现实等。作品曾在林茨未来媒体实验室、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英国萨奇美术馆、北京今日美术馆等空间展出。目前工作于杭州。

关于“雷电所”

雷电所(Raiden INST)成立于2020年。取名为“雷电”,是取其物理原理的象征性意义——雷电是云内(艺术界内部)、云与云(跨学科)或云与大地(艺术与大众文化)之间的放电现象,意指了交流、协作与能量的传递。作为非营利的艺术机构,它通过跨学科的合作,探索艺术、科技、自然的边界,以及技术与人类认识和感官的内在联系;同时,致力于实践白盒子之外的展示可能性,以策展人、艺术家等身份存在,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合作性。

雷电所寄希望于通过对现实与社会语境的关注,为青年艺术家的实践,提供孵化、展示和传播的平台。所以,其联合各方资源,筹备了“青年科技艺术扶持计划”,并策划了科技艺术展览“不准停电”(明当代美术馆,2021)。根植于当代艺术生态的变化,它将持续优化自身机制,联动国内外机构,以推出新的项目与展览。近期展览包括,“与钱无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2022)、“灵境”(上生·新所,2022),及位于Cryptovoxels平台的数字策展项目“云雲云”。


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 & Social Thoughts (ICAST) 

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致力于建构社会思想、媒体实验、当代艺术与策展实践的互动知识体系;探讨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思想形式,对当代知识生产与感性生产的意义。

研究所联合国内外著名策展人、艺术家与学者,以文化研究、策展实践、媒体实验、艺术创作四维互动的教育框架,培养具有现实感受力与独立实践能力的策展人和批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