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Mar 论坛回顾|(去)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当代艺术
2023年12月30日,由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ICAST)与复旦大学艺术研究院(FAI)联合主办的“(去)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当代艺术”学术论坛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顺利举行。
此次论坛是两所教研机构长期致力的“展览史与当代策展实践”研究教学的课堂延展,也是继2022年末举办的“全球化以来的展览实践及其当代困境”论坛之后的又一次学术交流活动。本次论坛旨在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再次回访与重述,直面已渐固化的艺术史叙事,以及这一绵延至今的现场在当下“去全球化”时代所面临的挑战。
在两校的硕博报告之外,论坛也邀请活跃在当代艺术现场的艺术家、策展人和学者们共聚杭州,将历史作为再想象和再创造的起点,探究中国当代艺术的内外发生动力和演变轨迹,发掘其可能失落的历史机会与潜力,探索应对当前艺术困局的可能条件与方法。
(去)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当代艺术
论 坛 回 顾
12月30日 上午
开幕致辞
12月30日论坛的主题为“(去)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当代艺术”,并分为两大子议题:一、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当代艺术史;二、在“去中国化”状况之中:困境及其可能。
开幕致辞环节由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所长卢杰主持。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书记袁新在致辞中表示,在当代艺术面临观念化的境遇下,理论需要与艺术实践相结合,走入到艺术家的创作现场和普通观众审美经验构成当中去,去探讨更实际的理论问题。袁书记同时也对国美和复旦两个系所的合作表示肯定,并希望之后能进行更多学术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闵罕则提出,面对今天全球性的危机和困局,如何将“中国”作为真实而非空泛的“方法”与“问题”,这个背后其实牵扯到非常复杂的知识和感性框架,期待通过此次论坛,能给出更加真切的思考与讨论。
议题一
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当代艺术史
硕博报告 上半场
简短的开幕致辞结束后,硕博报告板块“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当代艺术史”的上半场由中国美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青年研究员蒋斐然主持,共有五位发言者。第一位发言者是来自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的硕士生刘承臻。他报告的题目是《被通约的经验——从1986年到1987年间的“行动”讲起》。他从概念旅行和历史书写的角度回溯了“行为艺术”概念在中国的兴起,以及被其所通约的种种“行动”,展示了后者具有的可能性意涵,并认为此种通约不仅阻碍了我们把握当时的艺术实践和复杂现实,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自我的东方主义,忽略了内部对当代的感知和相关动力。第二位发言者是来自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博士生夏天。他的报告《实践自由:85前后上海艺术展览的三个故事》以1985年的前后三个展览——83年阶段绘画实验展览、快乐伙伴画展、“黑白黑”造型艺术发展会为线索,分析展览群体的创作动机。他提出:上海当代艺术并没有群体,只是因为教育背景相似而聚到一起,这些展览的理由是个人主义的。
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硕士生章毅佳从90年代初中国当代艺术在海外的五个展览作为案例,通过《拒斥还是渴望:对90年代初海外展览的重新反思》提出被西方刻板化的“中国形象”的另一条认识路径,即在策展模式及与西方策展人、机构协商过程中潜藏的迎合姿态。他试图从内部反思的视角重新理解初步与西方对话的场景。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硕士生张辰璐代表其小组(成员:姜怀黎莺、武丹、吕一诺)报告《多种可能性症候的切片——以2000年上海双年展为例》,她考察了由2000年上海双年展牵扯出的影响至今的多种可能性症候,通过站在当下回看2000年,试图寻找破解目前当代艺术生态困境的潜在力量。她从2000年双年展的策展制度、主题选择、与外围展的关联等方面,总结出双年展机制的品牌化、自我定位和本土化表达的模糊、历史评论中对“合法性”等问题的简化等在当下仍未解决的现实问题。
上半场最后一位发言同学是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博士生李曼(Da Ros Raimonda),她的发言《30年的移置性:对“游牧(nomadic)”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策展实践的批判——从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和第13届卡塞尔文献展说起》指出了过往针对“中国”议题的策展实践中,标榜开放性的游牧主义根茎策略对文化话语发展的影响:游牧主义作为跨国叙事的一种表现形式,最终促进了一种本质还原的新殖民主义叙事,碎片化的地形反映在艺术家代理空间的缩减上,叙事的支离破碎进一步反映了连贯表述文化地域的不可能。她追问:这究竟是为了像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那样推广跨国话语,还是为了像第13届文献展那样批判逻各斯中心主义?主叙事的去中心化和总策展人的谱系代理权被忽视,反而促成了一种与十九世纪世博会极为相似的文化话语。她最后提出,西方世界的主要机构需要以尊重的态度重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复杂历史,而诠释学的意识以及对艺术作品生产的物质条件进行严格的语言学重建,也许是一个好的起点。在上半场的报告之后,贺婧和苏伟两位老师对同学的发言做出了点评和回应
硕博报告 下半场
硕博板块的下半场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博士生夏天主持,同样有五位同学发言。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郑念修的讲演题目是《第三者——跨越地缘政治的中国艺术家》。他选择了1996年的《Interpol, The art exhibition which divided East and West》展览中,谷文达作为中国艺术家所见证的东西欧的地缘政治与文化碰撞,也将展览和艺术推向探讨人类文化认同、价值观念和冲突的媒介状态。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的硕士生何钦雨在《地产投资美术馆的历史脉络与今日想象:以广东时代美术馆为例》中,以地产对美术馆的投资及其中国的跌宕起伏为两条线索,以时代美术馆为典型,分阶段回溯和重思该机构二十年来的发展脉络。她指出,地产投资美术馆是中国艺术界的一种特殊现象,这一具有强烈时代条件的行为对于建构中国当代艺术的生态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机构的内容生产、区域布局,以及与政府、投资商的个中转圜,交织出一个内部极其复杂、又极度富有张力的“战场”。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硕士生杨启晨报告了《超越实验音乐/声音艺术:泛媒介视角下的中国当代声音实践》,他认为:首先,“声音艺术”在西方面临着如何被定义或分类的概念困境,这反映了当代艺术的焦虑症状;其次,中国当代声音实践始终在边缘爆发,所谓的实验音乐和声音艺术是纠缠和共生的,这给当下理论和实践提出破局可能性;最后,泛媒介视角不仅有助于更新传统媒介观念来超越实验音乐和声音艺术的概念藩篱,而且让我们可以更好立足本土经验来为未来实践持续赋能。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硕士生王佳仪的报告题目是《“虚幻地球村”:论中国当代艺术电子游戏作品在全球化中的表达》,她从游戏作为艺术作品和电子游戏作为当代艺术的对比切入,结合游戏开发技术发展和中国当代艺术处境,将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电子游戏作品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并解读这些作品应对不同程度全球化的叙事策略。她提出,电子游戏是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时兴媒介,而疫情后的全球化语境正处于新的阶段,因此当代艺术中电子游戏的发展还有极大的、值得期待的空间。
硕博报告下半场最后一位发言的同学是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的博士生陈展豪,他汇报的题目是《新自由与新本土:全球化境遇下中国当代艺术的两副面孔》。他借用了《十月》(October)杂志的主编大卫·乔斯利特(David Joselit)的理论框架,从新自由主义和原教旨主义(本土主义)两个层面去解读中国当代艺术的境况。他以姚清妹、韩梦云、杨圆圆、蒲英玮等年轻的中国-国际艺术家为案例,剖析新一代艺术家及其艺术创作在全球化与本土化对峙过程中的张力,并指出中国当代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前卫”与“传统”之间的错位关系。在西方与第三世界或者说社会主义国家相互接洽的过程中,艺术家更多是在扮演一个“信使”的角色。在他看来,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已经没有所谓的“中国”身份与“中国”主义,某种程度上,新自由与新本土就是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在下半场的同学发言之后,翁子健和刘秀仪两位老师对同学的发言做出了回应。
12月30日 下午
议题二
在“去中国化”状况之中:困境及其可能
主题发言 上半场
下午的论坛主旨围绕“去中国化”状况中的艺术困境及其可能展开。发言也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由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副所长刘畑主持。第一位发言者是艺术家王拓,他的题目为《创作的债与账》。在报告中,王拓播放了自己近年创作的两组作品的片段:《东北四部曲》及《第二次审问》。在《东北四部曲》中,王拓用多层次的叙事构建了由五四运动至近期社会事件串连起的近代中国的百年历史。整个项目并不是一个单纯讨论中国东北的作品,而是通过以东北作为一个历史样本和现实对象,进而讨论现代性进程的波折现状与儒家传统之间的矛盾,他认为这种撕裂性切近的历史脉络是由五四运动的挫折及其后的复杂历史演变所开启的。在创作东北四部曲之三《通古斯》时,王拓认为我们在启蒙运动上的挫折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在整个东亚近代史中所遭遇的集体困境。他由此带出了作品中发生在长春与济州岛被人遗忘的历史事件,提示由这些无法言说的历史伤痕所隐喻的东亚困境的内核。《第二次审问》则通过虚构的人物与情节回溯了89现代艺术大展中的七个行为作品,以此来探讨艺术在社会演进中所起到的批判作用。关于全球化困境,王拓认为其影响了两类看似矛盾的知识生产,一种是以迎合沟通为目的来印证对方的异域想象而没有真正的问题意识,另一种是不自觉成为西方左派理论下线而失去在地的批判立场。王拓认为,现在迫切的是如何面对真实的问题并试图去解决,而不同的区域需要对“块茎”进行更深层的挖掘才可能彼此产生有效的启发。在这次发言的题目上,王拓援引了一个作家写过的一段话:“不再去买时代的账,但时代的债,他还记得还。”在王拓看来,买时代的账是去追逐时代红利;而时代的债则是指每个知识分子本该去背负的东西,这是不应共谋,无法回避的责任。
独立策展人、写作者刘秀仪回应,虽然上午一直在强调本土性,但当看到王拓的《东北四部曲》这一非常“本土”的作品时,却感觉到陌生。它包含了西方对于中国的观看,但西方的双年展体制脱胎于万国博览会,其本身就是殖民产物。王拓的作品指出全球和本土并非对立。虽然艺术史写作会找一个外部的敌人,但矛盾的是,一方面写历史的人需要对议题保持距离,另一方面如果不在这个语境下,则根本无法去进行有力的书写。刘秀仪还提到,“债”通常是一个金融术语,但王拓把它带到了一个更有趣的层面去讲述。中国乃至于整个东亚对于现代性,都在反复地讨论,而这些讨论其实都是现代性的一个延伸。
第二位发言的嘉宾是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陆思培,她发言的题目为《过去三年我介入的社会介入式艺术,我与理论、与他人的关系》。对陆思培来说,她更关注项目或行动本身,而非展览或展览史。因为在她看来,如果从事展览相关的工作,依据她此前所学的博物馆学背景,则必然会推导出一个自身的行动逻辑,即每一次策划或策展都会形成一个特例。她以之前参与过的东南亚展览为例,认为仅仅从地理位置和展览机制出发去思考东南亚问题是不足够的,而在地的交流和经验却可以从中带出更多的东西。对此她分享了一些她参与过的在地性工作项目,包括共同创作、访谈、文献研究和翻译等等,同时也带出了许多她对于集体/小组,策划/参与这些问题的思考。陆思培总结了她过去三年介入的社会介入式艺术工作:一是先抛开展览,从观察者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项目目前需要什么样的工作,再去想展览可以在哪些层面协助到这个工作;二是从展示的角度思考,如何让观众感受到项目过程中的内容。无论何种展示档案都无法展示出项目全貌,因此选择让观众优先感受到什么就变得非常重要,而这个选择也需要明确的开放性,它包含一种观点和角度的传达,而非直接告诉观众一个确切的项目意义。
LEAP《艺术界》杂志主编赖非进行回应,她认为,陆思培的分享是一种相当异质性的表述,从发言题目就可以看出,她对于自己的定位和方法论的建立都是具有极强的自反意识。在赖非看来,陆思培的实践并不是按照既有的框架去执行的,当边界过于敞开的时候,许多问题就不是通过批评,而是通过对话来产生的。现在人们会评说很多语词被通约,被符号化,但其实是我们自己没有打开符号之外的东西。而在陆思培的很多工作中,就有很多贴地的对话和表达,能帮助我们打开思维的惯性,杜绝掉一些过快的理解或者过于懒惰的理解。赖非建议道,今天论坛上谈了很多全球和西方,如果能够把这些概念抛开来看,使自己更加脆弱一点的话,那么这个边界或许就会产生出更多对话的可能。
主题发言 下半场
下半场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青年研究员鲁明军主持。亚洲艺术文献库资深研究员翁子健老师的报告《2008》聚焦于“2008年”这一时间节点。首先,他提出“作为过去的2008年”的观察角度,通过数据、文献和历史考察来了解2008年;其次,他将视角聚焦在“作为现在的2008年?”,即从当前角度去探索2008年,寻找具有实效性的信息源,如报纸、信件、时效性的出版物和网站上的评论;最后,他着眼于“作为未来的2008年???”,考察80年代艺术设想的未来与实际情况的差距,以及当时人的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他认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历史距离概念,即过去何时成为历史。时间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为我们提供了探究历史距离的便利手段。通过这三个角度的研究,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视角审视2008年的事件,可以全面理解这一特殊时刻在中国艺术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哲学博士、策展人、艺术评论人贺婧回应发言,她从回忆自己的2008年说起,将个人所经验到的戏剧性变化引入到讨论之中,同时也提示特定年份作为历史标志是丰富地层的一种入口,将事件置于历史的长时间结构中重新审视,可以避免将大量事件过滤掉,仅将极少部分重要事件标签化的风险,并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特定年份所承载的意义和事件的影响。
策展人、艺术史研究者苏伟的报告《一份问卷》开始于一个问题:亚洲地区的历史研究是否仍然在主体性范畴内运作,是否仍然处于一种霸权/平权、中心/边缘、主流/替代性的二元逻辑之中?这种研究很少体现在主动与创造力层面,而是往往沉陷于叙述权争夺的泥潭,要么完全成为机构、个人建立职业合法性的工具。他认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研究寄身于差异极大的场域,极易变成某一理论框架或者方法论意识的奴隶,导致实证研究和观念研究变成竞争而非互补的关系。在“中国”这一矛盾场域中,是否有共通介质在历史与当下中幽回婉转,却提供了让我们(或许有限地)溢出给定的文化/政治框架的可能?今天的世界,使得我们被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被不断抽离出更复杂、广义的生活世界,被赋予明确的政治和身份属性。我们通过这种属性被识别,也通过这种属性形成了对各自的偏见。我们在工作中对这种属性蓄意破坏,也在生活中时常无意识地维护着它。
艺术家何岸老师回应,当代艺术无法逃脱对自我和他人的定义等身份问题,这些问题在总的结构之中来回答与过去截然不同的审美关系。他的焦虑并非来自苏伟老师所说的对“中国”的判断,因为如果假设自己到纽约工作,那更重要的是讨论自己在纽约的“在地性”而非“本土性”。对于拥有多重身份的艺术家,他们也未必愿意使用“艺术家”这一身份。另外,对于当代艺术家来说,除了知识考古之外,田野调查的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他的田野研究则是以魔幻现实主义方式嵌入到当代性之中。
圆桌讨论
在最后的圆桌讨论环节,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所长卢杰主持现场的同学和嘉宾展开自由提问和讨论。在会议的尾声,卢杰老师回应了此次论坛的主旨命题。他指出,近年来,全球化的病症不断显形,政治分野与文化冷战日益加剧,在其所催生的“去全球化”进程中,也包含着一个日渐清晰的“去中国化”现实。我们该如何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价值及其在全球语境中的遭遇?卢杰老师认为本次论坛的所有汇报和发言都在不同程度地指向和直面这一矛盾的现实。最后,复旦大学的鲁明军老师感谢了会务工作人员以及前来参会的嘉宾同学,并寄语未来的第三届“展览史与当代策展实践”教学论坛。
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ICAST)隶属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位于中国杭州,是一个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策展教学机构。ICAST致力于建构社会思想、媒体实验、当代艺术与策展实践的互动知识体系,探讨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思想形式对于当代智性和感性知识生产的意义。
ICAST联合国内外著名策展人、艺术家与学者,以文化研究、策展实践、媒体实验、艺术创作等四维互动的教育框架,培养具有现实感受力与独立实践能力的策展人和批评家。
复旦大学艺术研究院
Fudan Art Institute(FAI)
复旦大学艺术研究院(FAI)为实体运行机构,立足复旦的跨学科建设,以“重新阐释和建构中国传统艺术的话语体系”“重新认识和阐释西方现代艺术的文化结构”“推动艺术与前沿科学的创造融合”为三大主题域持续开展研究。
以艺术哲学系为骨干,以复旦大学美术馆为依托,凝聚国内外科研教学力量,形成复旦在世界范围内艺术研究领域的特色和优势。
跨媒体艺术学院是中国美术学院最新锐的学科集群,也是中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实验艺术学院,聚集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与学者,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国际化教学团队,2010年被美国《亚太艺术》杂志评为“亚洲最值得期待的当代艺术教育机构”。
跨媒体艺术学院的学术宗旨在于:促进媒体技术开发,推动当代艺术实验,从媒体中发掘创意,从技术中发显人文;以媒体实验、艺术创作、社会思想、策展实践四维互动的格局,在国际平合上推动当代艺术的跨学科研究和跨领域实践。学院专业一方面提供最前沿的新媒体艺术创作与媒体设计的训练,另一方面,强调社会思想与艺术策划的智识培养;注重媒体手段与思想方法的综合训练,致力于培养掌握新媒体技术、具有实验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当代艺术与媒体创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