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Mar 天人之境v3.0——第七届国际跨媒体艺术节国际艺术邀请展
天人之境 v3.0
The Interface Between Humanity and the Universe v3.0
天人之境是自然、科技与人的融会之境。追本溯源(好奇心),钜细靡遗(观察力),无所顾忌(想象力)——来自全球各地的12位(组)艺术家及作品让我们从飘忽不定的生存晕眩中得享科技与人文之境——道德、伦理、反思、敬畏、躁动、渴望以及生命中那些不能承受之轻或者不能承受之重,观众也将通过虚拟现实和多通道实时模拟,走进人类和机器的交叉领域,链接更广泛的沟通视角,共创未来世界并以此致敬“天人之境”的初始版本——达·芬奇和他的维特鲁威人、莱斯特手稿以及最后的晚餐。
艺术家:苏珊·安克 Suzanne Anker / 杰瑞米·贝利 Jeremy Bailey / 安德鲁·德米尔吉安 Andrew Demirjian / Keiken /金劳 Kinlaw / 刘昕 Liu Xin / 耶伦·范·洛恩 Jeroen van Loon / 乔纳森·莫纳汉 Jonathan Monaghan / 马克·拉莫斯 + 武子杨 Mark Ramos + Wu Ziyang / 莎拉·罗斯伯格 Sarah Rothberg / 雅各布·库茨克·斯廷森 Jakob Kudsk Steensen / zzyw
策展人:武子杨
策展助理:袁孟如、张诺馨
2023.10.28-2023.11.13 9:00-17:30
张江科学会堂
上海市浦东新区海科路1393号
展览板块
A: 维特鲁威人
维特鲁威人是一个故事,一个人,一幅描绘一个方形和一个圆形之中的人的画作。
古代哲学家、数学家、神秘主义者长久以来一直认为,方和圆这两种形状具有一种神秘的象征力量——圆形代表宇宙和神性,方形代表尘世和世俗性。维特鲁威人回应了古老的形而上学理论:人就是整个宇宙的缩影。这个赤裸的身体常被用来传递各种讯息:人类健康的本质、几何和数学的力量、文艺复兴的理念、艺术与技术之美、人的潜能和人类精神的普遍性等。
托比·莱斯特[1]的《维特鲁威人》包含两个故事:一个是个人的,一个是集体的。个人的故事属于列奥纳多,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神秘超人,像个预言家或者魔法师,完全超越了自己所处的时代。第二个故事涉及范围更广,漫长而又宏大,跨越世纪、跨越大陆,也跨越学科领域,各色人物、事件、观念、思想和实验在这其中进进出出。
版块一呈现艺术家对维特鲁威人的追问。我们如何用当代人的心智探索那些“永恒的问题”?我们如何栖居于宇宙的宏大秩序之中?艺术家的探索、好奇、敬畏以及他(她)们以视觉方式呈现的世界的堆栈和幻想。
[1] 托比·莱斯特(Toby Lester),《大西洋月刊》的特约编辑、资深作者。作品《世界的第四部分》、《达·芬奇幽灵》等。
泡泡理论
由Keiken与Clifford Sage和wavesovspace合作制作
Keiken的《泡泡理论》是一部7分钟的电脑生成图像(CGI)影片,探索了一种虚构的技术,该技术允许主角母亲(Mother)与Uber 3000玩耍,Uber 3000是一种会说话的、内置疗法的自动驾驶汽车。这项技术使母亲的衍生品(他们生命中不同时期的自我版本)能够相遇并相互理解。它直观地将母亲衍生物的意识展现为泡泡,鼓励母亲反思他们过去复杂和渐进的时刻。
白石
当火箭升空,她的躯体亦陨落。这个故事里,“白石”是火箭的坠体。将目光从天空转移回地面,我们回望技术物件的生命历程:一个地外物体的地面死亡。“白石”围绕火箭碎片遗弃和回收,虚构一段“寻找”火箭残骸的未来历史。她(主人公)穿过山谷,沙漠,在中国西部寻找自1990年代以来坠落的火箭残骸。她可能会找到,也可能永远找不到。从发射升空的基地到偏远的遗弃场,火箭的物理材料,社会经济,私人公用等诸多属性在最后落地冲击的一刻转变。
桃源
“Other Spring (OS)”是一个深度理论的虚构世界创作项目。这个多元化的项目包括一篇研究论文、一个虚拟世界和一段短片,运用世界构建(World-building)这种独特的创作手段,批判性地剖析计算媒介(computational media)、自动化以及人工智能对社会和文化的深远影响。该项目深受中国古代寓言《桃花源记》的启发,探讨了“异端计算”(”heretic computing”,引用媒体理论家亚历山大·R·加洛韦的观点)的可能性,从而挑战我们现今社会对“计算”既定的理解,即追求效率、便利和数据交换。OS设定在一个不太遥远的未来,其中,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全能网络UNO(Universal-Network Watch)主宰着世界,反映出在我们日益互联的社会中对隐私、自由(代理性)和个体性保护的紧迫性。在这个项目的构建中,世界被划分为两个完全不同的部分:UNO,这是一个全视全能的自动化社会,由高级人工智能驱动;以及“Other Spring”(桃源),这是一个受到H.A.Z.E(迷雾)保护的网络。迷雾代表着一个庞大的底层技术结构,由中间件和独特协议构成,体现了一种非传统的算法设计理念。在UNO的世界中,迷雾赋予OS保持隐形的能力,使得居民可以保持个体性,异质和文化得以存在,并且可以和谐共存。通过结合媒体理论、加密和网络技术,以及与建筑师的合作,该项目成功地将现实和思辨虚构结合起来,对我们对信息社会及其所带来的权力动态的理解进行了挑战。计算(算法)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掌控力度也越来越强,加上数字时代对隐私和个体能动性(agency)的侵蚀,使得这个主题的紧迫性变得明显。OS提出了一种独特的方法,将理论、创造性和雾和“留白”概念融合在一起,尝试去展现异端计算和替代算法的巨大潜力。该项目强调了不透明、亲密和内在价值在计算设计中的重要性,邀请媒体理论家、艺术家、设计师和视频游戏开发人员一同进行更深入的对话,以促进与技术建立更全面、更人性化的关系。
创作团队
导演和编剧:zzyw(漆贞贞和汪洋)
制作:
创意制作人:Matthew Doyle
建筑师(研究):Junling Zhuang
建筑师(世界建筑):Mehrdad Ranjbar
UE5技术美术:Cecil Boey
平面设计/影片剪辑:Qinru Zhang
作曲:Maxwell Sterling
顾问:
Qifan Pu,博士(密码学顾问)
Kevin Chen,博士(密码学顾问)
张翰文(客座评论家)
何卉绮(摄影顾问)
Yuehao Jiang(客座评论家)
B: 莱斯特手稿
《莱斯特手稿》[2]收录了达·芬奇关于自然学科的研究。水、土、太阳和月亮、笔迹、草图、素描、托斯卡纳语、水力学、天文学、建筑学、岩石和化石、实验和物理。科学和艺术在手稿里交汇,其呈现的神秘力量被称为“创造力密码”。
有人说:如果你要探秘世界,那么最好从莱彻斯特手稿入手。
有人说:如果你要构建世界,那么最好从莱彻斯特手稿开始。
版块二以新美术馆旗下孵化器NEW INC、Rhizome和诺基亚贝尔实验室[3]的联创艺术项目为主体,呈现贝尔实验室的工程师和艺术家的广泛合作及其“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艺术作品。包括对人类和机器交叉领域的探索,人机共同努力改善世界的愿景,生态系统的实时模拟与互动,以及其他更广泛的人机沟通和连接视角。
[2] 《莱斯特手稿》,达·芬奇1504到1508年间的手稿,A4大小,298×223mm,18个双开页共72页,用粉红色墨水,镜像写字,神秘吊诡,如迷语,如密码。
[3] 贝尔实验室是20世纪最伟大的实验室之一。从晶体管到激光,从数字通信到蜂窝电话,人类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贝尔实验室的影响。这里走出过1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7位图灵奖获得者以及其他各种奖项得主。贝尔实验室的工程师也和艺术家进行广泛的合作,推出过有影响力的展览以及“技术和艺术”结合的艺术作品。
重新校准
由NEW INC, Rhizome与贝尔实验室共同委托
一架紧急响应的无人机在未来世界地景中搜索人类生命。来自无人机扬声器的通告在地表上回荡,无人机的机载人工智能系统所面对的世界是它的设计程序员无法想象的。由于无法完成对目标的编码,无人机尝试使用替代方法来实现这一目的。借助对机器学习新研究的推断,这部具有推想性质的虚构作品通过非人类意识、沟通语言和界面诗学的视角探讨了人工好奇心和机器自我实现的概念。
来自诺基亚贝尔实验室
在贝尔实验室,我们对探索人类和机器的交融充满兴趣。我们的研究与其说是专注并放大这两个看似不同的实体之间的斗争,不如说是关注展示人类和机器如何共同改善世界。我们不关注如何创造模仿我们体验世界方式的机器,而是设想我们的智能、能力和人性能够如何被这些机器增强。我们关涉机器好奇、机器学习和机器智能等多个领域,以确定如何最好地与机器合作,共建更美好的世界。
吾手之叹
由NEW INC, Rhizome与贝尔实验室共同委托
这部精美的视频拍摄于贝尔实验室内的消声室,这个历史悠久的空间曾被誉为世界上最安静的房间之一。金劳的作品《吾手之叹》是在现场进行了一年的心理声学研究后完成的。在他们的驻地期间,艺术家长时间独自呆在这个房间里,注意到了身体和心理对极度安静环境的反应。金劳创作了《吾手之叹》,这是一部原创音频作品和表演视频,这是一场与“艺术与技术实验”项目悠久历史的对话,也是艺术家的身体对静默环境的抵抗回应。
创作团队:
音频作曲、编舞、概念:Kinlaw
表演者:Kellian Delice 和 Kinlaw
视频导演:Kathleen Dyciaco
执行制片人:Hannah Kinlaw
摄影总监:Maddy Talias
灯光:Taryn Blake Miller
编辑:Jon Ryan
音频混音工程师:James Hinton
色彩分级:Ben Federman
创意技术专家:来自贝尔实验室技术实验的Danielle Mcphatter和Ethan Edwards
来自诺基亚贝尔实验室
在贝尔实验室,我们一直在寻求人类更好的沟通方式。我们的通信实验通常以0和1的形式呈现,并且以对面孔的数字化表达语言的方式来沟通呈现。然而,我们知道,70%的人类情感沟通是非语言的,而且我们身体微妙和潜意识的语言,超越了面部表情,对于我们如何相互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金劳的实践关注身体运动和表演所发展的共情潜力和代理能力。我们在这次合作中一直在探索的正是这个更广泛的人际沟通和连接视角。
实时存在(或:像机器一样观看/像我一样观看的机器)
由NEW INC, Rhizome与贝尔实验室共同委托
这是一个虚拟讲座的表演视频,记录了关于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以及贝尔实验室制作的名为“眼苞”的特制设备的工作进度报告。
鸣谢:获得了贝尔实验室以及技术专家Ethan Edwards和Danielle McPhatter的支持。
来自诺基亚贝尔实验室
随着智能可穿戴设备变得越来越普遍,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与周围世界互动的新时代。在接下来的十年左右,我们可能会目睹智能手机时代的结束,因为可穿戴设备变得越来越普及。随着这一领域的技术发展,这些设备将变得更加具体,提供增强的功能。与莎拉合作以及使用这种新的可穿戴设备是一种开创性的体验:艺术家可以重新构想这种似乎是为特定工业用途而构建的设备的潜力,以人为中心的方式重新构想它的潜力。正是通过这些合作,我们得以更好地开发改善人类状况的技术。
互联生态系统
由NEW INC, Rhizome与贝尔实验室共同委托
《互联生态系统》是一个基于一系列数字感官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实时模拟项目。由纽约新美术馆的孵化器NEW INC,根茎和贝尔实验室委托,《互联生态系统》将贝尔实验室的实验性机器人和传感器收集到的机器人视觉和传感数据,重新定位以驱动三维模拟环境。
在《互联生态系统》中,自然现象被数字和人工智能系统取代,成为推动发展的力量:电力=维持,WIFI信号=能量,Lidar数据=火/热能,等。“生命形态”将以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形式填充这个数字生态系统。在这个网络景观中的参与者开发了新的数字感官,以体验随着环境变化而产生的数据,并在不断变化的在线环境中与模拟的世界彼此互动。
来自诺基亚贝尔实验室
在贝尔实验室,我们正在开发创造智能企业的解决方案。研究中最有趣的领域之一是如何以一种使用户理解并能够轻松采取行动的方式来表示复杂的多模态数据生态系统。数据可视化通常依赖静态的二维条形图和饼图来表示动态环境,这些方法完全不符合我们人类体验周围世界的固有方式。我们很高兴呈现由马克和子杨开发的3D世界《互联生态系统》,它与数据共存、并与之一同增长和变化,可以实现更人类中心的探索模式。
C: 最后的晚餐——达·芬奇密码
2003年3月18日,丹·布朗[4]出版《达·芬奇密码》。该书显示了油画《最后的晚餐》中耶稣背后半月形的窗户上隐藏的一个关于“占星术和数学”的密码,该密码预测地球在面临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后将会有一个崭新的开始。
“我们现在的世界存在很多困惑,包括全球变暖、食品安全、水质污染、传染病肆虐、环境破坏以及收入不平等各种问题。”[5]我们需要关心人类在技术时代的命运,“为了变革而作为”[6]。
本版块是以艺术的名义对当下时间和空间节点实施的“占星密码”。在世纪转换、毁灭与重生的交叉点上,艺术家的作品以不同的方式直面与解锁人类的当下与未来,并力图在批判的框架下塑造新的社会关系与文化想象。
[4] 丹·布朗(Dan Brown),1964年生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达·芬奇密码》《天使与魔鬼》《数字堡垒》等。
[5] 语出罗格·安慕斯(Roger T.Ames),中文名安乐哲,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博古睿学者。可查阅:http://wenhui.whb.cn/zhuzhan/24wsjzxjxlft/20180821/209081.html (访问日期:2023年9月8日)
[6] 玛斯素美(2010). 概念何为: 《千高原》中文代序. 《德勒兹研究》,4(1), 7. 可查阅: https://www.jstor.org/stable/45331396
虚空画(在培养皿中)
随着新的遗传技术提供的“剪切和粘贴”方法交叉了有机和合成,生物学迎来了黄金时代。以前从未有过如此广泛的物质组合被操控,创造了动物、植物和化学世界中独特的实体。在《虚空画(在培养皿中)》中,艺术家精心编排了从自然界中提取的物品,以工业生产的形式,将它们放置在培养皿中。培养皿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不仅具有科学价值,还代表着隐藏事物的出现地点。它是一个重要的隐喻,涵盖了环境研究、政治行动和文化信仰。在这组装置中,25幅照片以方格的形式展出,参考了17世纪荷兰静物画,强调物质的渺小、生命的短暂以及对不可避免的死亡(自然死亡)的提醒。在荷兰的黄金时代,奢侈品作为市场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产物被引入并受到追捧。虚空画将神圣与俗世之间的冲突凸显出来。作为对生命超越物质主义的提醒,荷兰画家们描绘了枯萎的花朵、骨骼、腐烂的物质等。如今,基因、细胞和器官具有相当可观的价值。我的作品模拟了在实验室环境中发生的物质重组,观众所见到的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形式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
遥感
《遥感》是一系列以微型景观呈现的快速成型雕塑,这些雕塑由3D打印机使用着色石膏和树脂制成,作品的灵感来自毒性和致命冲突所带来的灾难性影响。项目的标题《遥感》来源于计算机生成的卫星数据,这种数据用于评估对人类干预来说太棘手或危险的地理区域。作品的制作始于对《虚空画(在培养皿中)》系列静物的拍摄。这些高分辨率图像经由计算机软件程序的重新处理,将照片的颜色阵列转换成3D凸起,这种技术称为位移映射。机器逐层建造物体,就像沉积岩层的构造,同时应用颜色调色板。产生色彩感知的方式与观众体验绘画的方式类似。例如,深色会隐退,而较浅的色彩会突出。机器通过“读取”颜色作为数据集来决定色彩的应用。这些结果是无法预料而且是迥异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颜色会褪去,因为颜料不是档案保存级别。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每件《遥感》雕塑都会使用丙烯颜料和墨水手工涂抹来做必要的保护。最终成品更像是静物,继而被转化为一幅微缩的风景画,讽刺的是,这是艺术史中的另一个类型。因此,随着全球社会进入到机器学习的时代,这些模拟提供了扩展科学和艺术中的图像构造的重要工具。
美甲博物馆
在《美甲博物馆》(2014)中,贝利开发了一种新的增强现实软件,只需点击一个虚拟按钮,他就能在指甲上策划和举办展览——从文艺复兴到当代艺术。他的作品引发了一个切实的问题,即他的表演是喜剧小品还是我们未来的现实。
有可用的更新–版本2.1
《有可用的更新–版本2.1》是一个虚拟现实装置,您将在一个元宇宙的虚拟现实网络中参加一个老年人计算机课程。您所听到的对话是真实计算机课程的音频片段(记录于2018-2019年),为体验增添了可识别、有趣且最重要的人性维度。通过这些对话,您可以体验每个参与者如何应对其生活中的数字化问题。
这个虚拟现实装置表现为计算机课程的实体副本。通过布置真实的办公家具和笔记本电脑,这个单人虚拟现实体验可以让你参加一节计算机课程,人们以登录的方式加入并在最后结束时退出,因此叙事结构更多地是记录这个社群中的团队进展和张力关系,故事的语境设定在遥远的未来。
装置中的九台笔记本电脑与主叙事的虚拟现实体验同步,显示其他虚拟参与者的活动。由此作品提供了两条叙事线:一个是主要的虚拟现实叙事;另一个是通过笔记本电脑呈现的九个较小的个体叙事,这些可以被那些不戴虚拟现实头显的人看到。
《有可用的更新–版本2.1》质疑了我们是否需要更好、更智能、更高科技的技术来消除数字文盲,亦或是,即使在虚拟现实中,这些计算机课程仍然是必需的?
创作团队:
虚拟现实/动画/硬件/软件:
Sjoerd Mol
声音设计:
Arno Peters (磁带电视制作公司)
图片:
Gert Jan van Rooij
在以下机构的慷慨支持下制作:
偏移路径艺术节(蓬皮杜中心),2022
荷兰创意产业基金
蒙德里安基金
机械创意公司
有可用的更新
《有可用的更新》是《有可用的更新–版本2.1》虚拟现实装置的视频版本,在该作品中您将参加一次针对老年人举办的计算机课程,该课程在一个虚构的线上虚拟现实网络也就是所谓的“元宇宙”中举办。在这个计算机课程中,您将体验每个参与者如何应对其生活中的数字化问题:从忘记密码到讨论如何应对数字文盲等。
创作团队:
虚拟现实/动画/硬件/软件:
Sjoerd Mol
声音设计:
Arno Peters(磁带电视制作公司)
在以下机构的慷慨支持下制作:
偏移路径艺术节(蓬皮杜中心),2022
荷兰创意产业基金
蒙德里安基金
机械创意公司
随心所欲地移动
由bitforms gallery惠允
《随心所欲地移动》是一个无缝循环播放的大型视频投影,展示了一匹神话中的马在海滩上行走。这个装置将观众带到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古代神话中,马是威严、自由和美丽的象征,与踏板车和电动自行车等城市共享经济设施所代表的高科技文化相碰撞。这件作品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幻想但无人化的世界,历史与数字时代融为一个超现实的梦幻景象,充满了奢华的建筑装饰和今天常见的大规模生产商品。它既花哨又荒凉,描绘了我们今天被技术主导的消费主义文化。
临界地带
由LUMA Arles当代艺术实验中心委托制作
《临界地带》关注于那些很少被探索的空间,这些空间超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须理解和重视的现象。艺术家关注共生共存、微观和宏观的存在尺度以及多时空现实,他聚焦于卡马格的罗纳河三角洲湿地和萨林德吉罗地区。这个地貌在7000年前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盐化,连接了地中海周边古代海洋的能量。从2019年12月到2020年夏天,艺术家记录了人类无法感知的有机特质的视觉和声音:结晶化的景观中生命的独特韵律,覆盖在色彩斑斓的藻类、细菌和生物世界之上的盐化地貌。
策展人
武子杨,生活工作于纽约和杭州,现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前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NEW INC孵化器项目成员。罗德岛设计学院艺术硕士,佛罗伦萨艺术学院艺术学士。他的视频,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模拟和互动视频装置等在国际不同的展览展出,包括费城当代艺术博物馆,纽约新美术馆与旗下根茎,沃克艺术中心,罗切斯特艺术中心,SXSW,迪拜艺术博览会,巴塞尔电子艺术中心,伦敦Annka Kultys画廊,柏林Eigenheim画廊,佛罗伦萨美第奇宫,米兰设计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长征空间,今日美术馆,昊美术馆,成都双年展,K11,松美术馆,明当代美术馆等。他的近期奖项和驻留包括阿尔弗雷德艺术学院The Randall Chair奖;广东时代美术馆媒介实验室”开物者”驻留;AACYF Top 30 under 30青年精英榜;纽约Residency Unlimited驻留;MacDowell麦克道威尔基金;iea电子艺术学院驻留;罗伯特·劳申博格艺术基金会ROCI Road to Peace获选者等。
艺术家简介
Keiken是一个艺术家团体,由Tanya Cruz,Hana Omori和Isabel Ramos于2015年共同创立。他们居住在伦敦和柏林,具有墨西哥/日本/欧洲/犹太人的混合侨民背景。
Keiken的团体名称取自日语中的“経験”(中文:经验)一词,生活经验是他们实践的核心理念。他们正在合作构建和展望想象的未来,从而模拟和试驾新的结构和存在方式。Keiken以经验的概念为纽带,在实践的各个方面探索意识的本质和未来。他们通过电影制片、游戏、装置、扩展现实(XR)、区块链和表演来实现这一点。在此过程中,他们还开发了自己的工具和技术。Keiken目前正致力于不断推进他们的世界构建项目,形态天使。这是一个视频游戏系列,设定在1000年后,一个不断发展的宇宙中,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展开叙事,超越了我们当前的政治、社会、金融和主观现实。Keiken是首届香奈儿卓越大奖的获得者,并且是伦敦萨默塞特宫的驻地艺术家。近期入选展览包括:芬兰赫尔辛基双年展;德国柏林赫伯剧院(2023);德国CO柏林摄影展览馆;英国伦敦惠康收藏;韩国首尔ARKO艺术中心;德国杜塞尔多夫尤莉娅·斯托舍克收藏;希腊雅典奥纳西斯基金会;英国伦敦摄影师画廊(2022);泰国呵叻第二届泰国双年展;瑞士巴塞尔HEK电子艺术中心;奥地利林茨弗朗西斯科卡罗琳艺术博物馆;意大利威尼斯第17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日本东京都写真美术馆(2021);英国利物浦FACT艺术中心;德国法兰克福艺术协会;transmediale媒体艺术节(2020),德国柏林HKW世界文化宫;英国伦敦ICA当代艺术学院;英国伦敦杰伍德艺术(2019)。
刘昕(1991年生于新疆,中国)是一位艺术家和工程师,目前担任麻省媒体实验室太空探索计划的艺术策划人。在她的实践里,体验亦实验——在后形而上的世界里,测量个体,社会和技术之间的距离和张力。她近期的研究集中在:垂直空间,地外探索和宇宙代谢。她曾受到公共机构委任,其创作作品被永久性收藏于公共收藏及机构,包括香港M+博物馆、卡蒂斯特艺术基金会、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美国艺术机构Rhizome、Media Art Xploration艺术节、奥纳西斯基金会、X美术馆及英国Abandon Normal Devices艺术节。她参加过多个驻留项目,包括皇后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项目、纽约NewINC、水磨坊艺术中心和纽约先锋艺术中心。她是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艺术科技实验室的顾问,也是斯特雷卡学院2020-2021年新研究项目Terraforming的教员。刘昕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获得媒体艺术与科学硕士学位,此前他曾在罗德岛设计学院获得艺术硕士学位,并在北京清华大学获得精密仪器与机械学工程学士学位。她在美国的首个机构个展《幼苗与后代》于2023年7月在纽约先锋艺术中心开幕。此外,她还是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太空探索计划的艺术策展人,新博物馆和纽约奥纳西斯创办的首届ONX工作室计划以及世贸中心Silver Arts Project艺术项目的成员,同时是硅谷SETI学会的驻留艺术家。她曾获得众多奖项、研究奖金和驻留项目,包括保时捷2021年度中国青年艺术家、福布斯亚洲30 under 30、X 美术馆三年奖、艺术与设计博物馆Van Lier 奖金、圣丹斯新前沿故事实验室奖金、欧洲电子艺术协会首届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驻留项目、SXSW互动创新奖、Core 77交互设计奖、Fast Company设计创新奖、华宇青年奖及2020 Creative Capital On Our Radar奖。
zzyw是一个由研究和教育者漆贞贞和设计师&工程师汪洋(黃瓜)组建的艺术和研究团体。该团体生产软件应用程序、实时模拟和写作,用来作为研究计算性在文化和教育方面影响的工具。zzyw曾是纽约新美术馆文化和科技孵化器NEW INC的成员、纽约的新媒体艺术家中心EYEBEAM的驻地艺术家、纽约艺术与科学中心先锋工场的科技驻地艺术家、纽约独立游戏机构Babycastles的驻地艺术家。zzyw也在纽约大学,纽约库博联盟学院和康州大学任教。
安德鲁·德米尔吉安通过构建语言、声音和视觉环境来打破惯性地读、听和看的方式。他的跨学科艺术实践审视形塑意识和感知的结构,质疑维持现状并限制思考的框架。这些作品采用多通道视听装置、生成艺术作品、视频诗、增强现实应用和现场表演的形式,通常在非传统的空间呈现。
安德鲁目前是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和库珀·休伊特设计博物馆的史密森尼艺术家研究员,研究守时、劳动和休闲相关的物质文化。安德鲁的作品曾在动态影像博物馆、新美术馆-初见:在线新艺术、Fridman画廊、Eyebeam、阿拉伯裔美国人国家博物馆、福特基金会画廊、Transformer画廊、纽约书籍艺术中心、纽瓦克博物馆等多个画廊、艺术节和博物馆展出。他的作品获得了MacDowell、MIT开放纪录片实验室、诺基亚贝尔实验室、普芬基金会、Artslink、Harvestworks媒体艺术中心、根茎、Diapason、实验电视中心、贝米斯当代艺术中心、LMCC回旋空间、新泽西州艺术委员会等组织的支持。安德鲁在亨特学院电影与媒体系和综合媒体艺术硕士课程中教授新兴媒体理论和制作。
金劳是一位专注于以表演发展共情潜力和代理的作曲家、编舞家和艺术家。她以单人作品和与多达两百名表演者共同演出而闻名。她研究权力、强记忆、创伤和联系等主题,抵制身体支配和社会政治对我们身体的侵犯。她的作品曾在纽约机构中展出,如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 PS1当代艺术中心、先锋工场、马纳现代艺术博物馆、National Sawdust音乐艺术展演中心和可拆卸艺术中心,也在欧洲各地展出。金劳曾被《纽约时报》《美国艺术》《赫芬顿邮报》《艺术论坛》和《干草叉》等媒体报道。金劳最近在MoMA PS1完成了一个艺术家驻地计划和项目委托,她在那里开发了自己的完整作品《拆解指南针,弯曲轴线》的作曲和编舞。她正在写作自己的首张个人专辑,计划于今年在Bayonet发行。
莎拉·罗斯伯格创造了富有趣味、诗意和通常有点怪异的体验,邀请您重新考虑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这些体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到装置、表演、视频、写作和工作坊等。
莎拉的作品出现在各种不同的语境中:画廊、博物馆、艺术节、谷歌文档、消费电子博览会、纽约地铁系统的屏幕、世界各地的苹果商店、Zoom电话会议、秘密推特账户或现代艺术博物馆等。主办方包括:bitforms画廊、根茎网站、杜塞尔多夫北威州论坛美术馆、大都会运输署艺术部门、苏富比S2、纽约文化中心和灰色地带艺术基金会。莎拉是纽约大学(互动电讯项目)的教员,是ONX工作室的成员,也是NEW INC的导师和前成员。莎拉是“更多&更多无限艺术”团体的成员,该团体举办了关于改变世界想象的工作坊,还组织了“这个东西在线吗?”,一个由艺术家驱动的关于后Web2.0的直播实验。莎拉是2023年杰尔姆·希尔艺术家研究员。
马克·拉莫斯是一个驻布鲁克林的新媒体艺术家,他以网页/软件编程、物理计算(使用计算机去感知物理世界并对其做出反应)和数字雕塑/制作的方式来实现一种脆弱的后殖民技术,以此来制作能使我们面对自己不确定的数字未来的互动作品。马克深信并践行开源的精神:免费共享信息和数据与创造性地使用技术。
马克曾多次在线上线下展出他的作品并进行演讲,包括纽约新美术馆旗下机构“根茎”的“初见:在线新艺术”、旧金山芳草地艺术中心、北京时代美术馆、成都双年展、伦敦Arebyte画廊,以及维也纳彼得·韦贝尔的数字文化研究所。他在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的美术系硕士课程中教授“互联网之后的艺术”、在普瑞特艺术学院教授“表单和代码”,在纽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网页编程和计算机原理”。
你还可以在布鲁克林的很多乐队中看到他担任鼓手。
苏珊·安克是一位视觉艺术家和理论家,她的创作探讨了艺术和生物科学的交叉。她的实践探讨了21世纪的自然如何被改变。她关注基因、气候变化、物种灭绝和有害物质的降解,呼吁关注生命的美丽和“对自然‘树木交错的河岸’的明智思考的必要性”。她的作品通常使用“预定义和已发现的材料”,如植物标本、医学博物馆的文物、实验室设备、显微图像和地质标本。她的创作涵盖多种媒介,包括数字雕塑和装置、大尺幅摄影以及用LED灯种植的植物。
她的作品曾在国内外的博物馆和画廊展出,包括在中国CUBE美术馆举办的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中国武汉双年展,韩国安养公共艺术项目,美国纽约州锡拉丘兹的伊弗森美术馆,韩国大田双年展,德国卡尔斯鲁厄ZKM艺术与媒体中心,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的沃克艺术中心,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史密森尼学会和菲利普收藏馆,纽约MoMA PS1当代艺术中心,洛杉矶的J·保罗·盖蒂博物馆,德国柏林夏里特医学史博物馆和文化调查中心,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佩拉博物馆,日本京都国立近代美术馆,以及哥伦比亚卡塔赫纳当代艺术国际双年展。苏珊·安克的作品曾受到《纽约时报》《艺术论坛》《美国艺术》《闪光艺术》和《自然》等媒体的评论和报道。她的著作包括与已故社会学家多萝西·内尔金合著的《凝视于分子之间:基因时代的艺术》(由冷泉港实验室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以及由马里兰大学和华盛顿美国国家科学院共同出版的《视觉文化和生物科学》。她的文章也曾在《艺术与美国》《种子》《自然评论:遗传学》《艺术日报》、意大利杂志《绝佳主题》和《意·义》等报刊杂志中刊登。她的作品曾被《纽约时报》《艺术论坛》《美国艺术》《闪光艺术》和《自然》等期刊杂志的评论文章提及。安克曾在WPS1艺术电台主持过20集的“生物启蒙”网络电台节目,该节目是与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合作项目,现已被阿兰娜·海斯的“钟楼”节目收录。苏珊·安克也曾在哈佛大学,伦敦皇家学会,剑桥大学,耶鲁大学,伦敦经济学院,马克斯·普朗克学会,荷兰莱顿大学,德国柏林汉堡火车站博物馆,英国科陶德艺术学院,和班夫艺术中心等机构举办过演讲。自2005年以来,她一直担任SVA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的美术系主任,致力于在该系的新数字提案和SVA生物艺术实验室中推动传统与实验性媒体的融合。
杰瑞米·贝利是一位自称著名的多伦多新媒体艺术家。“自21世纪初以来,贝利在数字通信技术的多样化发展中开辟了一条引人入胜且常常充满幽默感的道路。”(摩根·奎恩坦斯,根茎)他的作品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展示,包括柏林的潘克画廊、伦敦的白教堂画廊、阿姆斯特丹的LIMA以及维也纳的博物馆区等地的个展和群展。他的委托项目合作机构包括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利物浦FACT艺术中心以及纽约新博物馆。
耶伦·范·洛恩(1985年出生)是一位荷兰艺术家,他以短暂性与永久性为视角进行研究、并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当下的数字文化现状。他的作品曾在蓬皮杜艺术中心、柏林Transmediale媒体艺术节、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纪录片实验室、卢布尔雅那Aksioma当代艺术机构、乌特勒支的中央博物馆、多特蒙德媒体艺术协会、IMPAKT视听艺术节、荷兰春天表演艺术艺术节、巴黎Nemo国际数位艺术双年展、KIKK艺术节和MU艺术空间等国际机构展出。他曾被提名2022年“新科技艺术奖”(NTAA),并且是美丽新世界演讲机构的参与者。
乔纳森·莫纳汉是一位当代艺术家,他的创作探讨了技术和消费文化对现实认知的变革性影响。他的多学科作品将古代神话、商业建筑和企业标志相结合,创造了一个超现实和神话世界,模糊了自然和人工之间的界限。
凭借他在视频游戏设计方面的背景,莫纳汉的作品利用数字技术创造出视觉奢华且身临其境的体验,从而开展对数字时代的批判性对话。莫纳汉的作品具有讽刺和幽默感,激发观众去审视他们在维持这个被技术和醒目消费主导的社会的共谋作用。乔纳森·莫纳汉的作品在国际上展出,曾在在巴尔的摩的沃尔特斯艺术博物馆、威尼斯的极简空间和格拉斯哥的市场画廊举办个展。他的作品被多家机构收藏,例如阿肯色州本顿维尔的水晶桥美国艺术博物馆和华盛顿特区艺术银行。莫纳汉将参与前沿技术作为他艺术实践的一部分,如使用区块链技术对他的数字作品进行身份验证和3D打印。
雅各布·库茨克·斯廷森(1987年生于丹麦)是一位擅长运用3D动画、声效和沉浸式装置来进行环境叙事的艺术家。他与野外生物学家、作曲家和作家合作,对被忽视的自然现象进行诗意的诠释。他的项目基于广泛的实地考察,主要合作者包括歌手ARCA,菲利普·格拉斯合唱团的作曲家和音乐总监迈克尔·里斯曼,鸟类学家和作者道格拉斯·H·普拉特博士,建筑师大卫·阿贾耶爵士,韩国男子组合防弹少年团,康奈尔鸟类学实验室和柏林自然历史博物馆等。
雅各布最近在柏林的Berghain大厅举办了他的大型个人展览《柏林-沼泽》(由LAS委托),并在LUMA Arles当代艺术实验中心的“前奏”展览中展出了《临界地带》。他曾入围2019年威尼斯双年展的“未来世代艺术奖”。他在2019年获得了蛇形画廊增强建筑的委托,与谷歌艺术与文化合作创作了他的作品《深度倾听者》。他的《重生》获得了多项殊荣,包括2019年Cinequest技术与电影艺术节最佳VR影像大奖,2019年阿尔勒国际摄影节评审团奖,2018年威比人民选择VR奖以及2018年变革游戏节最具创新性奖。
向达·芬奇提案
向达·芬奇提案
上海科技艺术大展暨第七届国际跨媒体艺术节
Proposal to Leonardo da VinciShanghai Science and Art Exhibition & The 7th International Intermedia Art Festival
公众开放时间:2023年10月29日-11月13日 9:00-17:30
活动地点:张江科学会堂二层 张江厅 (上海市浦东新区海科路1393号)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张江科学会堂
总顾问:许江
总策划:高世名
展览总监:李凯生 管怀宾
策展人:闵罕
联合策展:高世强 姚大钧 牟森 武子杨
展览统筹:孙晓宇
展览执行:孙晓宇 蔡宇潇 信阁 梅悦子 林灿文 倪华夏 刘呗宁 袁孟如 张诺馨 陈思帆 胡亦杨
行政统筹:许颖 张佳乐 张晨 韩媛 朱沈珏 杜润凡
宣传推广:邹萍 刘杨
视觉设计:周浙慧 韩润泽 黎俊洋 邓文进 梁景尧
空间设计:罗晓楠
展览支持:陆晓炜 杨辉
跨媒体艺术学院是中国美术学院最新锐的学科集群,也是中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实验艺术学院,聚集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与学者,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国际化教学团队,2010年被美国《亚太艺术》杂志评为“亚洲最值得期待的当代艺术教育机构”。
跨媒体艺术学院的学术宗旨在于:促进媒体技术开发,推动当代艺术实验,从媒体中发掘创意,从技术中发显人文;以媒体实验、艺术创作、社会思想、策展实践四维互动的格局,在国际平合上推动当代艺术的跨学科研究和跨领域实践。学院专业一方面提供最前沿的新媒体艺术创作与媒体设计的训练,另一方面,强调社会思想与艺术策划的智识培养;注重媒体手段与思想方法的综合训练,致力于培养掌握新媒体技术、具有实验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当代艺术与媒体创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