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跨媒体艺术学院四位研究生获第二届“澜景·未来媒体学院奖”奖项

喜报|跨媒体艺术学院四位研究生获第二届“澜景·未来媒体学院奖”奖项

第二届“澜景·未来媒体学院奖”获奖作品展于2023年6月9日—6月21日在江苏省美术馆展出,在6月9日举行的开幕式暨颁奖典礼上已揭晓最终获奖名次。

2022年,第二届学院奖共收到来自全世界各高校研究生提交的近150件作品。经评委会评选,最终确定了16件获奖作品。

来自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的研究生陈欣张倍瑜汪嘉欣张砚墨分别获得了本届“澜景·未来媒体学院奖”的学院奖、创新奖、新星奖、新星奖。

【未·来·现·实】

 Future Reality 

本届学院奖以“未来现实 Future Reality”为主题。“FR”不拘泥基于软件特性的创作方式,倡导多向度寻求创作语言和呈现介质的扩展与融合,并持续对艺术本体及社会进行反思的艺术图景。实现多元语境的构建,以助力青年创作者观念性与学术思考力、艺术语言创新力、创新媒体驾驭力、创新型产业引导力的夯实。
以下为来自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获奖的四件参赛作品:

学院奖澜景·未来媒体学院奖

《移公愚山》

陈  欣

数据感知与媒体艺术研究方向硕士

1997年出生于浙江宁波,媒体艺术及计算机图形工作者,UFO媒体实验室成员,现工作生活于杭州。作品主要关注泛计算论语境下的机器智能与万物有灵论,控制论影响下的自治系统的递归生长与偶发变异,以及基于元胞自动机、黏菌模拟、鸟群算法等电子生物模型延展开来的有机且自主反馈的计算机视觉体验。

数字革命和卫星技术催生的GPS等强大的导航系统让以身体为参考系的土地测量变得有些过时。同时,它让身体测量可能导致的领土几何学混乱变得更加多维。新的用户群落(传感器、智能汽车、无人机、扫地机器人、云计算等)集合成了新的一个自下而上的整体地理拓扑组织,从而满足整体的机械的生产目的,而这里面唯独缺少肉身。作品希望用身体去完成一座山的拓扑建模,制作一只可以记录海拔、经纬度、时间信息的义足,穿上这只义足不断地爬一座山,根据自己对这座山的好奇去探索任何一个可以被踩到的区域,使用计算机图形方法再现这座山的“拓印”过程。

《移公愚山》截图

创新奖澜景·未来媒体学院奖

《旅行者》

张倍瑜

空间多媒体理论研究与艺术创作方向硕士

1995年出生于浙江宁波,目前工作生活于广州、杭州。
作品涉及装置、影像、绘画、摄影等领域。并长期关注事物不同方面的特质以及由此延伸出对生命力、认同感、自我认知等一系列的感受。同时,探索光媒介在空间艺术中的使用,试图利用光媒介的特殊性建立起与观众更多的内在联系。

铁、不锈钢、凸透镜、轨道磁铁、水、灯
2 × 4.5m,尺寸可变
2022

远处那艘船在海上航行,在雨天或者在夜里,从来没有停止过。听陆地上的人们说,旅行者 计划明日将会到达一座岛上。

当光消解了空间,时间就成了永恒。我试图围绕“漂浮”、“行驶”、“曝光”等状态,塑 造一个永恒的旅行者,在无限的时空里寻找另一个自我。

《旅行者》截图

新星奖澜景·未来媒体学院奖

《迷  彩》

汪嘉欣

影像与空间叙事理论创作研究方向硕士

1995年出生于湖南益阳,现工作生活于杭州。创作形式以录像、实验影像、影像装置为主,创作表达常借由个体经验与集体经验中模糊的图像延伸至活动影像表达,审视内部情感与日常生活的隐喻,以影像创作的方式勾连起个体对事件的重写。

作品关于隐蔽与识别。在日常生活中,人的感官获取的往往是碎片化的信息输入,这些信息依赖日常经验对其进行判断,以至于在观看的过程中会忽略许多其他的信息。作者在作品里虚构了那些隐藏和散落在生活场景中的不可见之物,需要观众寻找那些散落在画面中的信息,一旦找到不可见之物,目光就会被吸引——以此描述了不可见事物在例外状态下对生活产生的细微控制。

《迷彩》截图

新星奖澜景·未来媒体学院奖

《BOOM》

张砚墨

媒体艺术创作中的个人态度与方法研究方向硕士

2022年2月还是3月的某一天,疫情好像还在,世界上一大笔钱一夜蒸发。突然间,杰夫·昆斯的狗炸了。

One day in February or March 2022, it seems that the epidemic is there, a large amount of money in the world evaporates overnight.Suddenly, Jeff Koons’ dog explodes.

《BOOM》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