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故事|访“艺启乡里:浙江省美术家驻村成果展”策展团队成员谢本颢、陈南汐、刘语桐、谢雨欣

策展故事|访“艺启乡里:浙江省美术家驻村成果展”策展团队成员谢本颢、陈南汐、刘语桐、谢雨欣

 展览介绍

2023年5月,正值浙江省发布《关于开展“艺术乡建”助力共同富裕的指导意见》一周年之际,浙江展览馆与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在浙江省文化艺术发展基金的资助下,以“美术家驻村”为主题,举办“艺启乡里:浙江省美术家驻村成果展”。展览由跨媒体艺术学院的四位研究生谢本颢、陈南汐、刘语桐、谢雨欣策展,以美术家驻村作为切入口,通过调研走访、持续追踪浙江省艺术乡建发展动态,梳理了浙江省美术家驻村的历史脉络、浙江省艺术乡建的发展历程,再次发掘了劳作与创作的共同源头,连接了乡村与艺术的共同道路,是目前浙江省内第一个艺术乡建成果集合的展览。

展览现场图

浙江省的美术家驻村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尤其在中国美术学院迁至桐庐分水镇后,众多美术家融入乡村,成为乡村的一股重要建设力量。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美术家们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使得美术与村庄的关系变为一种复杂且有机的共生关系。成为村民的艺术家,不仅为村民带来了新的视觉体验,更是通过日常生活与村民形成意识上的互动,他们发现乡村创造、寻找乡村出路,并为乡村注入日益丰厚的文化基因。

“艺启乡里”展览项目前期调研历时两年,策展团队水陆并济,行程八千里,覆盖浙江省内十二个地级市与近二十个村落,深入艺术乡建前线,持续追踪驻村美术家和村庄的现状和发展动态。

策展组成员调研(摄影:王韵鸥)

基于在乡村的实地考察,以及和众多驻村美术家、村民和村干部等参与乡村建设人员的深入交流,本次展览最终共汇集得到十四个浙江省美术家驻村的特色案例,并分为四个板块在展览中呈现:一、艺创先锋:美术家们将艺术视作融入乡村、建设乡村、革新乡村的方法,并开创独具特色的乡建新模式;二、古村新辉:美术家对村庄历史风貌的保留和重新“发现”,打破乡村城镇化与千村一面的困境;三、美满乡里:在美术家的带领下,农民画、渔民画等乡村土生土长的艺术形式生根发芽,并向着“乡村美术”的未来之路上发展;四、又见春风:美术家自发组织团队扎根乡村,数年如一日地践行乡村美育,以文化力量带动精神共富。

展览现场图

展览呈现了“美术家驻村”的大量一手资料,试图在“驻村美术家-村庄”的多样化关系中寻找艺术乡建的线索和脉络,并对艺术乡建未来的发展进行探析和展望。本周末展厅内将进行各村庄艺术乡建文创产品的展售活动,意将让更多观众了解各村的艺术乡建特色,支持出自驻村美术家与村民之手的文创产品。

 对话策展团队

Q1:谈谈你们这个项目印象最深刻的事,收获了什么?

谢本颢

这个项目其实早在2021年就申报成功了,但因为疫情,下乡调研的进展无法像预期那样顺利,展览落地的时间也因此延后了好几次,这样漫长又看不到尽头的过程其实是十分煎熬的。但也因祸得福,正是因为较长的时间跨度,我们才能成为这些乡村发展的见证者。我们见证了许多村庄从艺术乡建的初步阶段走向成熟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往往缓慢),也为一些驻村艺术家因为不可抗力放弃驻村感到遗憾。直到将去过的地方标记到地图上时,才发现我们已经走遍了全浙江的每个地级市。

展览现场·浙江省美术家驻村点位图

刘语桐

与其说最印象深刻的事,不如说最难以忘记的感受。2022年6月下乡调研前,我因崴脚已在家中修养近两个月未出门。出发前还是会有些担心自己是否会因为脚伤而拖累调研进度。印象最深刻的几处分别是新昌县石门坑村溪边美丽的自然风光,德清县五四村超级现代化的村庄管理模式,以及用凌晨五点抢到的船票通往庙子湖岛的蔚蓝大海。在这样的风景面前,很像哆啦A梦打开任意门的瞬间。

长期居家休养和快速行走移动的切换,放大了我的环境感受,会思考自己与乡村之间的距离。休养在家中的日子,对外卖一类的同城物流特别依赖,似乎已经成为离开智能手机-网路物流便无法生存,更无法生活的人。但风景、风光、风俗的真切又迅速将这种感觉消除。乡村与城市都不应被预设、被想象。那些积极投身于乡村的工作者、艺术家与企业,他们都是踏踏实实、真真切切的生活于其中的。我也明白了,很多时候那些不太恰当的乡建方式,往往是没有在“人”这一根因上去理解城市与乡村。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精神文化共构了我们的日常。乡村与土地,是中华文化的根,其实是城市离不开乡村。

五四村

陈南汐

这个项目让我们能够多看多听。现在艺术乡建在各地发生,很多人都有强烈的意愿投身乡村建设。许多时候艺术介入乡村的无效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艺术和乡村之间的关系并不真实,这里面哪怕有一方很认真,价值都会相应产生。前面之所以说项目提供了“多看多听”的机会,并不是因为案例提供了好的乡建方法论,而是项目让我们接触并且理解了很多陌生的逻辑。我们遇见的每一个美术家都和乡村产生了具体的关联,这其中哪怕出现了很浮夸的东西都不是所谓的“景观”。如果展览不是在呈现一场景观,是不是文献、研究都不重要了,展览本身就是有内容的。

谢雨欣

沟通,这两个字贯穿了整个项目的始终。一年多来我们去听各方的声音、去问不同视角的问题、去看从前没有留心的事物,在与不同的乡建参与者与村民们沟通的过程中,我们慢慢加深着对艺术乡建之希望与困境的理解。非常希望能够让观众通过展览看到乡村建设背后的人的状况,本地人曾在这个地方如何生活?外来居民对这个地方产生着什么影响?谁能让这个美术馆可持续地运营下去?会有更多年轻人来这里生活吗……身处其中再去想,每个问题都能带来启发,这个项目让我收获了与这些问题展开对话的能力,不再停留于碎片化的想象,太多的人给予我们真诚的沟通,再次感恩。

石舍村

Q2:两年时间内,其中印象最深的艺术乡建例子是?

陈南汐

说两个点,提供不同的视角去看“艺术乡建”这件事。

在展览里的“调研访谈重点摘录”有提到:从2010年左右开始,因为各种机缘巧合,外桐坞的很多住户开放了家里的一二层楼给艺术家作工作室并且形成了村民和艺术家的互惠关系,但是发展到今天,外桐坞村每家每户都住着艺术家,村书记在担心的问题是:下一步该怎么办?没有多的房子,住不进更多艺术家了,村庄该如何发展?

比如余东村、庙子湖村都是以渔民画、农民画为主要艺术形式,农民画是一种很特殊的画种,在浙江有一段农民画发展的历史: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左右开始浙江地方的美协对一些村子进行了集中的美术培训,农民画后来发展出特有的审美风格,不是对眼见事物的摹写,而是将熟悉事、物凭借记忆用线条和块面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对所要画的内容非常熟悉,往往也体现为它可靠的时代性。

余东村
庙子湖岛

谢雨欣

在调研走访的时候每一个村子都有触动甚至震慑我们的地方,如果去看我们的调研录像,应该时不时就会看到我们几个处于震惊、钦佩等各种激动状态的表情,很难说哪一个是印象最深的。

记得去年夏天最热的时候我们到访宁波市宁海县的葛家村,这个村子外表看起来是一个寻常的质朴村落,但随着走入一户户村民家中,村民们自然、蓬勃的创造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村的艺术乡建工作开始得并不算早,自2019年起葛家村邀请中国人民大学的丛志强教授加入到艺术振兴乡村的工作中。与常见的”从面到点“的工作方式不同,丛教授深入每家每户进行调研和沟通,发掘并营造村民的家庭文化。短短几年来已塑造了40多个以村民为主体的艺术空间。在葛家村调研的过程中,能非常深切地感受到村民质朴而强烈的创造力,不论是老宅里的美术馆、院子里的贝壳水泥雕塑、还是老木屋里的音乐酒吧……每一处风景背后都还有一个笑容灿烂的村民乐意讲述创作背后的故事。

葛家村

Q3:如何看待艺术家在村子里创作的作品和村民在地的艺术作品?谈谈他们作品的相近和差异?

谢本颢

这次展览中的驻村艺术家其实原本都是在城市生活,而后在各村中常驻。调研时,很多艺术家会自豪地和我们说:“我就是这里的村民。”生活环境的变化对人会带来变化,人变了,作品自然也会变。能够创作作品的村民大多是驻村艺术家们的学生,受不同艺术家影响,每个村子的村民作品往往也都是不一样的,很多时候可以看到这些驻村艺术家的影子。

差异上,驻村艺术家往往经历过学院或者相对系统性的艺术教育,作品看起来可能更完整、专业。而村民们因为是艺术突然闯进他们的生活,所以不太会受规矩束缚,许多作品是非常天马行空的,因此有媒体在形容我们展览时用到了“奇特”一词。

实际上,我们还展出了收藏在古堰画乡博兰当代艺术馆中的米罗、夏加尔、塔皮埃斯的真迹,这些大师作品混迹于村民作品之间,很多人在得知这件事前可能不会发现。艺术家作品和这些平民百姓作品的边界或许本身就是模糊的。

Lithographe II(图片源自佳士得官网,版本:Plate V),胡安·米罗,25×30cm,光刻,1984年

陈南汐

在葛家村,艺术家的作品更有全局的意识,从村庄整体的建设规划去考虑如何用艺术更好地解决问题,为村子建立骨架,村民的作品在捕捉村子的灵光、填充村子的血肉。

在外桐坞村,艺术家和村民都在外桐坞打造自己的理想世界,闵庚灿的《笠帽山下采茶忙》和袁进华的《乌外云坞》都画出了坞外之景,黄骏把外桐坞形容为和“城市”、“乡村”都若即若离的地方,艺术家们来到“桃花源”并没有过上鸡犬相闻、往来种作的生活,而是幻想起了另一个“桃花源”。在村民阿牛的作品中看不到外桐坞村的气息,让人穿越到了黄河附近,厉萍很擅长画牡丹,她说一开始学画的时候分不清自己画的是兰花、是秧苗还是葱,老师告诉她是“兰花”。

外桐坞村

刘语桐

驻村艺术家,他们大多都有着十分扎实的艺术基础,很多时候是他们在教村民如何创作艺术作品。村民的艺术作品更具野趣,更生猛,我很喜欢。在采访石舍村驻村艺术家金钰琦时,他谈到,梵高在去阿尔勒后画风大变,金老师认为阿尔勒的风光、风貌对其影响巨大,正是因为所看之景不同了,所以所作之画也改变了。包括目前正在参展中的“丽水巴比松”,最早的巴比松画派也是走出画室,直面自然风光的一批先锋艺术家。“丽水巴比松”的艺术家们便是向他们致敬。

创作与劳作其实是一体的,这是艺术与乡村为什么能链接起来的原因。村民的作品,没有技巧,全是感情。生猛、质朴,那种凝聚在作品中的“气”,让人没有办法拒绝。驻村艺术家的艺术作品更是有情有义的。正是因为创作与劳作的共通,情义才能凝聚在作品中,如同春日中柔柔的水波。

梵高在阿尔勒的卧室(布面油画第一版,1888年),油画,72×90cm,现藏于梵高美术馆(阿姆斯特丹)
展览复刻的石舍梵高卧室

Q4:在你们的展望里,艺术家应该跟村子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艺术家应该在乡建的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

谢雨欣

艺术家和村子之间形成一种共生的关系,这是我们期望,并且在这次展览的调研过程中也已经看到过的理想状态。艺术家去到乡村,参与到乡村发展建设的进程中,并不是以指挥官的角色去将自己的想法空头给乡村,而是先将自己全然地投入到乡村的生活中,在体会、了解和重新发现乡村的历史脉络、地方特点和发展问题之后,凭借自身所长有针对性地施展拳脚。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家往往会自然地融多重角色于一身,设计者、行动者、创作者、协调员、外交人……在乡村的工作中,他们的角色往往是复杂又机动的。

谢本颢

艺术家给了村子一条出路,村子也给了艺术家一条出路。艺术家扮演艺术家就足够了。艺术家本来就是个既复杂又简单的身份。

陈南汐

艺术家应该在乡建的过程中主动争取到新的身份,比如村里的干部、社群的营造者、天外来客(努力和村庄之间建立共通的语言)…

北山村
沿坑岭头村

Q5:国家一直在号召“美丽中国”、“美丽乡村”,你们对美丽乡村的愿景是什么?

谢本颢

艺术乡建其实经常有着操之过急导致过度商业化、千村一面的困境,这个项目的初衷就是想要去寻找一种打破困境的解法,只是艺术家驻村这个解法往往需要一段耐心等待的过程。希望这种相对柔和的介入方式能保留乡村原本的美丽,并将这美丽放大。

陈南汐

美丽乡村应该是让人愿意常驻和久居的。我们去的很多村子都面临整村搬迁的问题,甚至在两年期间目睹了一些村子的消失与改建,人的离开不仅仅是经济落后的问题,而是生态失衡的问题: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等等。

石门坑村

刘语桐

调研期间,有不少被采访的村子谈到,建村美术馆的初衷之一便是,希望以后村里的孩子出去了,能很自豪地说,我们村也是有美术馆的。在这背后,不仅是因为美术馆是个有点“时髦”的东西,更是因为美术馆其实承担了类似“文化礼堂”的角色。乡村的建设需要人,更需要精神文化的支撑。在过去,乡村流失的不仅是人,更是精神文化支撑。所以,美丽乡村是生活在乡村中的人们精神富足之美,乡村生态环境之美,村民生活快乐之美。

新建村
梁家墩

Q6:可以说说四位的策展思路和策展意图吗?最后的成效是否达到了大家的设想呢?

谢本颢

在刚开始调研的时候,我们希望通过展出诸如在美术家驻村后一些经济收益、产业改变、人口增长等具有统计性、理性和事实性的数据来说明美术家驻村对村庄所带来的影响,但在调研之后我们发现,对于驻村艺术家来说,乡建不单是为了经济而做,更是为了对乡村的文化氛围与村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影响。数据当然是有所增长,但它并不能成为衡量艺术乡建成果的唯一标准,更不是最重要的那条标准。

所以展览最终选择用一种更为朴素、感性和亲切的方式叙述每个村庄的发展历程。在展示素材上,我们选择了丰富且有代表性的展品,其中不仅包括驻村艺术家的作品,更是包括了大量村民作品、从艺术作品中衍生出来的村庄文创以及具有意义的村庄信物等。在展呈设计上,我们还原了调研时候看到的一些印象深刻的景象,目的是为了让观众能够透过展览想象到整个村子的面貌、感受到每个村庄不同的气息,并对这些村庄有向往、有感知。

陈南汐

前几天有去看了展览的朋友问:很好奇这个展览留给我们“策展”的余地在哪里。可能因为不管是从主标题还是到板块的名字都起得比较朴素,尽可能去掉了修辞性的东西。在这个展览里我们首要面对的是美术家们数年乃至数十年的驻村工作,这是一个厚重的积累过程,形成了复杂的逻辑和现状,经过满打满算两个月时间的下乡走访,我们结合与不同的人(包括美术家、村委、村民等)的访谈和自身体感的经验把十四个案例归纳到四个板块里,四个板块:艺创先锋、古村新辉、美满乡里、又见春风这四个看起来“有点土”的标题分别从不同的层面剖开了“美术家驻村”的肌理,相对准确地概括了浙江省美术家驻村的“缘起”与“现状”。

海利村

策展团队介绍

谢本颢

本科毕业于罗德岛设计学院平面设计专业,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研究生。关注大众文化与艺术的相互作用。关注日常经验之外的事物,也关注日常经验之内的微小事物。

陈南汐

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视觉文化与视觉管理专业,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研究生,狮子处女,关心理论与实践的不稳定关系和限制条件下的可为之地。

刘语桐

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硕士。关注文化、技术变迁下的视觉文化与社群间关系。在工作、阅读与写作中建构对世界的关注。

谢雨欣

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在读硕士研究生。平日的兴趣在于具有强公共性的事件,尤其热衷于富有地方特色或参与主体多元化的公共空间和公共活动。论文研究对象为日本濑户内国际艺术祭,欢迎关注该案例的同好一起交流。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

2023年5月9日至5月23日

展览地点

浙江展览馆二楼4、5、6展厅

指导单位

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

浙江省文化会堂(浙江展览馆)、浙江省美术家协会

协办单位

杭州市西湖区文联、杭州市临安区文联、杭州市桐庐县文联、宁波市宁海县文联、温州市永嘉县文联、绍兴市新昌县文联、湖州市德清县文联、嘉兴市海宁市文联、衢州市柯城区文联、台州市温岭市文联、丽水市莲都区文联、丽水市松阳县文联、舟山市普陀区文联、舟山市定海区文联

支持单位

杭州市西湖区外桐坞村民委员会、杭州市桐庐县富春江镇石舍村民委员会、宁波市宁海县大佳河镇人民政府、嘉兴海宁市新仓村民委员会、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人民政府、台州市温岭市石塘镇文联、丽水瓯江风情旅游度假区管理中心、丽水市松阳县沿坑岭头村民委员会、舟山市普陀区东极镇人民政府

总统筹

汪健、王敏杰、林应辉

执行统筹

潘嘉晶

策展人

谢本颢

联合策展人

陈南汐、刘语桐、谢雨欣

策展协助

杨璐、张思纯、王韵鸥

统筹协助

李雯珏、林婷婷、姜磊、黄晓燕

展览宣传

朱善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