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Nov 展览 | “涌地云” 开幕现场
“ 涌 地 云 ”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社会实践艺术延展实验课程汇报展
自由艺术工作室混合现实课程汇报展
展览时间
2021年11月22日—2021年11月28日
展览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
4号楼2楼展厅
学术主持
吴美纯 高芙雁 范厉
策展小组
黄瀚哲 徐旻乐 叶菲 诸诗荟
参展成员
跨媒体艺术学院艺术生活延展实验组
李炳磊 王嘉琪 周玟 徐如雪 王若涵 邝嘉兴 王子昕 郭子涵 黄曦嘉 陈婉怡 张诗涵 潘紫玥 冯宇星 张莹梓 姬然 滕丽竹 张元贞 张驰 王漪琪 段思辰 蒋一凡 练裕华 庄舜博 江俊霖 白妍钰 朱安可
跨媒体艺术学院自由艺术工作室混合现实组
杨静蕾 伍嘉怡 谷秋波 朱劲婷 周敏 马向原 沈业蕾 段苏芹 赖婉馨 郑汝怡 崔晓雯 谢相映 鲁奕戈
——
课程内容
社会实践艺术延展实验课程
【教学目标】
绘录的力量&创作的初心——对观察与创作的原初性研究
艺术的生命&生命的艺术——对艺术社会性的创造性实践与创作主体的分析
【教学大纲】
艺术社区实验课程是逐步完善的长期性、区域性的教学实践实验课程。它关注艺术与生活、社会之间的延展与互滲,以及它所展开的思维厚度。面对他者——无论是人,物,事件,疑难与惯性等等,我们所拥有的是一些路径和经验,它自我传达,自我阐述,自我纠正,并延续自己与他者的对话。在跨媒体艺术实践教学中,我们期待以艺术的视角采集生活的维度,集中地、针对性地启发学生的观察、感知、思考与创作能力,提升学生在时空理解、主客理解、艺术与生活互渗层面的认知能力与表述能力。
【教学内容】
本次课程考察地集中在杭州南山路往南的南宋临安城区与以北的西湖区域,即以南山路为界南北方向的江湖山城。于古宋临安城区,关注古城区的历史脉络传承与隐秘通达的念念生活;于西湖,感知江南超时空的物质形态遗存和人文样态。我们期望通过不同点的行走探访,体悟杭州两个不同区域构造内历史的沉淀与时间的痕,感知杭州的古和活着的城。在艺术创作与区域生活之间寻绎出一些重要的关联,探讨艺术生发的各种可能性,在古今江南现场呈现“实验”的氛围,尝试多媒介手段的创造性运用与融合。
【教学方式】
教学上采用“连线方式”:根据本课程教学目标与实践方式,选择必选与自选的“点”,以对话与讲座、实地考察、创作指导、展示教学为主要形式;学生各自在完成任务和作业的前提下,可内部自行“连线”自选或筛选成组,组与组间可互相交叉、包含、融合等,自主链接,可逆、可重复、可多点联动等。
自由艺术工作室混合现实课程
【教学目标】
区域的人世化&区域的知觉力——如何在不移动前提下构建新的生活层级
意象的时间流&冲突与绵延——如何在现实情境中塑造特定时空感
【教学大纲】
当代艺术创作上的差异更多取决于创作者自身对当代文化艺术语境的独特体验和感受的表述。区域性是文化艺术多样性的根基。学习打破已有的对区域构造的固化认知,了解可感区域在实存、 认知和想象空间层面更为丰富的构造性是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发觉区域文化生活在形成与演化过程中面对限制的延续与突破问题。其次关注网络时代语境之下,虚拟世界与实存空间的感知体验与交互渗透, 理解跨媒体艺术在感知系统中的能量和地方发展中的文化格局意识,力求建构一种开放的艺术体系与本土表达系统。
【教学内容】
此次教学现场行走在杭州南宋古城和西湖之间,流动在真实的历史与当下生活之中。 当我们把杭州南宋古城与西湖这两个区域视为整体,其时空上的多元叠秩,在个体的经验与感知中,在艺术创作与区域生活之间寻绎出⼀些重要的关联。古城生活的自然面貌、文化生存的原生性、微观现实的物质想象,以多情绪、多节奏的独立集合方式,发生在此刻艺术现场。我们强调以“生长性”为核心的艺术链接与融合,无论是哪个层面都不是简单的合并和利用,而是化学反应。二则在于自我修正所需的生化性土壤的自我更新。
【教学方式】
多重路线的走访考察、跨媒体艺术的深入探讨、多形式的针对性对话,以艺术自治模式和多变的区域停驻点方式,面对当下的区域现场进行创作和实践。艺术创作通过多点链接、多重转换,同时间、异空间的展示方式,流动于区域场景与生活情景之中,区域时间性与艺术事件性共构混合现实的时间剧场。
——
展览现场
部分作品
——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研究中心
跨媒体艺术学院自由艺术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