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Nov 【展览|即将开幕】“山灵”——2021年杭州山中问答文化研究与社会调查汇报展
“ 山 灵 ”
杭州文化研究与社会调查汇报展
展览时间:
2021.11.22——2021.11.28
开幕时间:
2021.11.22 13:00
展览地址: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三号楼二楼展厅
指导教师:
宋振、汤南南
策 展 人:
林千堡、钱欣怡、郁梓汝
参展艺术家:
跨媒体艺术学院2020级本科二年级山中问答小组
展览统筹:
徐诺、马星雨
——
课程内容
一、课程大纲:引入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方法,建立学生的社会和历史意识,引导学生从视觉文化生产的角度理解视觉艺术,而不是停留在个性、创造力、形式与内容这类传统美学争论。要求学生在该过程中跨越学科的限制, 熟悉社会调查的理论和方法。使他们对于任何对象能够深入分析其背景和理论意义,在广阔的文化框架中定位研究和表现对象。培养搜集、处理和组织材料以形成文化产品的能力。培养筹划和管理,实施和操作一个完整项目的良好的工作习惯。
二、考察重点:2021 年度文化研究与社会调查课程,我们试图带着学生们回到杭州的山水之间,引领同学们重新展开杭州传统与现代社会发展变迁的那一瞬间。因此本次下乡的师生群体将细致地察访杭州的名山洞府。我们会将杭州著名与非著名的山洞作为山、水、诗意的考察中心,同时也会将山洞中的人文景观与地理奇观作为学生观察力、文化批判力及反思能力的训练现场,我们将对杭州南、北高峰沿线的山洞进行系统地实地考察和符号学分析,明确其视觉文化意义上的时空结构,挖掘山洞的设置背后的意识形态假设,探讨山洞从文人的世界观到当代旅游、休闲文化需求之间的渐进发展。并在返回跨媒体艺术学院后完成一个实验性的主题展览。
三、考察范围:杭州名山洞府中的摩崖及造像。文化史中的洞穴隐喻。地理坐标中的山洞奇观。

——
前言
《山灵》
本次展览主题为山灵,意为山石灵韵的重新发现与再造。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将观者的目光投向古老的山洞,带着观者探寻古老神秘的壁画和庄严肃穆的摩崖,体会自然的倾诉,并重塑人对天地的敬畏。
在我们实地考察的杭州四大洞穴区中,我们研究了山洞的成因、造型、造像和传奇,我们在各类山洞中时而匍匐、时而攀爬,行进至山洞深处时,我们体悟到现代社会鲜有的纯粹的黑暗和静谧,在这些山洞的神话传说中,我们似乎可以接收到古人传递出的关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死亡的讯息,于是我们开始重新思考人与山与洞之间的过去和未来,这更促使我们为此创想未来山洞的形态,思考山洞对于人类的意义。基于此,我们26位创作者将各自的思考与现实的山洞相结合,创作出了26套装置作品和图片,并希望以此分享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创。
策展人/钱欣怡






《洞见》
本次下乡我们围绕杭州西湖的名山山洞展开调研。西湖周边大大小小的山峰中有近40多个天然山洞,在历时三周的社会调查中,我们随山而行,洞幽察微,我们从各个感官维度体会山之灵韵,俯察洞中万物。我们仔细地研究山洞中遗留下的各个朝代的造像,壁画,文字,同时也充分地感知着每一粒矿物的变迁,每一滴水的流向,或是每一个小生命的生灭,这一切都通过鲜活的感观传导至我们每一个人的末梢神经,由此我们萌生出了以山灵作为创作主题的想法。
千百年前人们从大山中走出来,开创出今天的盛世繁华,今天我们重新回到深山,探索山洞的奥秘,同时领悟山灵的智慧,我们试图将这种现实的经验转化为艺术创作的资源,我们以现实山洞为原型,来创作一种未来的山洞,在我们的洞内将会给观者呈现一个别开生面的世界。
策展人/郁梓汝








《洞穴艺术》
本次下乡以”山中问答”为主题,我们将文化考察的视角聚焦于杭州西湖周边的山洞,我们以调查者、设计师、工匠、艺术家的工作方式,深入考察山洞中的造像、壁画和摩崖,并以3D软件模拟每个山洞的洞窟,同时也进行了切片观察和文化研究,我们还将每个洞穴的在地文化记录与西湖的历史、艺术、文化进行比对,在其中发现了非常有价值的历史故事和地理坐标,围绕着这次山洞的调查和发现,我们尝试着以未来的一名工匠、信徒、科学家、艺术家等多种角色,制作出了每个角色心目中的理想山洞。于是,我们便形成了这个《山灵》的展览。
策展人/林千堡



参展艺术家
蔡曼婷、邓小萌、江懿轩、李想、林千堡、马星雨、秦晨茹、钱欣怡、苏睿、唐舒杨、翁喆颍 、吴沉染、薛紫薇、徐诺、徐良康、叶御风、郁梓汝、杨书妤、朱润、曾吴秋子、郑伊洁、张怡雯、张诗雯、王喆凯 、梁景荃、王磊
指导教师:宋振、汤南南
展览统筹:徐诺、马星雨
视觉设计:翁喆颍 、苏睿
展厅导览:张怡雯、张诗雯、王喆凯 、梁景荃
展览搭建:王磊、江懿轩
媒体:叶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