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Nov 展览|多棱·互观-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
多棱·互观
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
开幕时间
2021年11⽉19⽇(周五)
展览时间
2021年11月20日至2022年2⽉6⽇
展览地点
澳⻔特别行政区⼤堂区新口岸冼星海⼤⻢路澳⻔⽂化中心
澳门艺术博物馆
策展人
管怀宾、吴方洲
统筹
梁惠萍、宋振熙
策展助理
陈南汐、温梦晗
——
重新发明日常
高世名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写作决不是文学本身的事情,而是表述行为与欲望连成了一个超越法律、国家和社会制度的整体。然而,表述行为本身又是历史的、政治的和社会的。
—吉尔‧德勒兹
2006年,中国美术学院与澳门艺术博物馆合作策划的第一个展览,题为“显微境‧观”。那个展览试图唤起一种对个体意识形态建构的批判,一种与表象政治、身份政治全然不同的微观政治学,一种总体叙事幻灭后的微小乌托邦(minimal-utopia)。
十六年过去了,我们经历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经历了形形色色的佔领与社会运动,经历了数字经济与科技金融的大爆发,经历了从社交媒体到元宇宙的迭代,更经历了一场人类史上史无前例的全球性疫症。这一切,不但改变了我们对人际交往、社会伦理以及公平正义的看法,改变了人们对生产和消费的理解,更改变了我们对物质与精神的理解、对生与死的体认以及对未来的想像。我们意识到,这些改变很可能是一场持久而深刻的变革的开始。不远的未来,似乎已初露端倪。如果说在文化创造的意义上,“二十世纪”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那个时刻,那么“二十一世纪”的精神奠基,可能就始于这次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
十六年过去了,现实加速迭代,历史激进前行,艺术的发展却瞠乎其后。今日的蔚为大观或名存实亡,全球艺术界的巨大惯性和乏善可陈,创造与行动的利比多经济已是勉为其难,而我们对于艺术的信念已然改变。跳出“狭隘”的艺术世界,通过姑且名之为“艺术”的实践,我们是否可以开展出一种文化斗争与精神生产的新方式?
或许,我们的艺术家们可以不再纠缠于画廊、美术馆、双年展、博览会的老游戏,不必在乎那一场场“茶壶裡的风暴”,转而更加直接地抵抗消费主义对日常生活的全面渗透,更加清醒地拆解数字资本主义琐碎却抽象的宰制,更加勇敢地面对“技术-信息-资本-权力”的总体治理。这就需要我们去重新连接、重新凝聚、重新创造出我们的共同性(the common)而非公共性(the public)。这要求我们重新发明日常——在今天,日常生活就是最前线。
重新发明日常,不只需要勇气与精神动力——如同六十多年前列斐伏尔在其《革命浪漫主义》中谈到的那种浪漫的游击精神,更需要创造力,需要我们在这个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增强现实重新构架的日常生活现场,发明出新的技术、新的方法、新的路径,藉以开啓一种朝向未知和无名的一往无前的探索。这种探索可以把日常创造为节日。那将是一种创造性的差异化力量,一种使文化价值反转、使感受力蔓生的潜在能量。这种潜在的能量将自下而上地改变日常生活的内部结构。
艺术的彼岸是真正的、不可企及的生活,而它的此岸则是日常。在心灵和形式的艺术的结合中,实现著日常与真正“生活”(Vita Activa)之间的瞬息即逝的统一。而我们无一例外,都是被生产和消费掏空耗尽的、被琐碎的日常生活磨平击败了的个人。在由数字科技、金融资本护卫著的“消费主义日常”中,为了Vita Activa,我们必须成为生产者,必须有所创造;正如在“社交媒体/自媒体”的深渊中,只有先成为艺术家才能够成为个人。
在“消费主义日常”的福尔马林中,我们必须对自己的感情与智性重新编码,发掘出感受-理解-团结-行动的能量,创建出新的主体性,继而重新找回改变的慾望、创造历史的激情。这慾望和激情促使我们从无数个体的自由实践中,凝聚出一种公的创造力,一种社会性的精神生产。这激情和慾望促使我们去尝试着发明一种新的生命政治,一种新的行动哲学,一种新的艺术之未来。
穆欣欣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局长
2006年,澳门艺术博物馆与中国美术学院联手,在澳门举办“显微境.观——中国当代艺术展”,邀请内地及港澳台地区26位艺术家参加;15年后,两间机构再度携手,举办“多棱‧互观——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以作为跨时空的学术性回应。这样的策展安排,肯定会成为澳门当代艺术史上的佳话;而参展艺术家由26位增至32位/组,区域由中国扩大至国际,则彷彿是澳门这十多年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隐喻,以及澳门艺术博物馆所具有的国际视野与网络的见证。
本次展览以“多棱‧互观”为主题,棱镜既是高密度资讯与图像的能量聚集,也是各种社会现实与个体价值、文化基因不断交织碰撞的能量场。展览希望直面当下去中心化的现实格局,不断以行动“折射”艺术家的个体立场,叩击艺术与社会的本质问题,在棱镜的多重介面上折射出各自多元的价值取向与艺术认同。在澳门的历史语境下,“棱镜”是个非常有意义的意象,让人联想到屹立于澳门半岛最高峰东望洋山上的灯塔,其上面射灯的光学棱镜,至今已在珠江口海面夜空照耀了一个多世纪,象徵著澳门这个文化港口在中西艺术交流舞台上依然发光发热,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正热火朝天地建设之际。
预祝展览圆满成功!
棱观‧镜像
管怀宾
策展人
以“多棱‧互观”概括这次展览的主题,是因为“多棱”这个源自棱镜多面围合、镜体折射的概念,其分光原理使得光色间发生奇妙的聚散效应,进而可以改写著光的逻辑与动态。今天看来,无论是棱镜在物理光学界面多重互映与折射的重要性,还是它在互联网数码设备中的拓展性应用,都可以说浓缩著这个时代的多重徵候。它既消解著主体的存在,又延展图像在空间中的动态,互联网世界日益加密与高速运行的图像资讯以及超荷载的社会景观和传输能量,都可能与棱镜或者棱镜效应相关。它吞存折射著大数据背后全球性政治动向,包括数字金融中新的经济模式的登场和个体社交平台所隐存的各种数据,并刻录著各种迭代进程所引发的突发性事件和那些刻骨铭心的时刻。
应当说,2006年发生在澳门艺术博物馆的那场“显微境‧观”展,充分显示了它在新千年开啓时段特殊的针对性,并成为中国当代艺术进程中重要的一幕,用时任策展人高世名的话来说“试图唤起一种对于个体意识形态建构的批判,一种与表象政治、身份政治全然不同的微观政治学,一种总体叙事幻灭后的微小乌托邦”。本次“多棱‧互观”展,既是某种时间维度上的回应,也希望直面十六年来经由各种意识形态与技术革命暴风骤雨洗礼,在日常现实与艺术领域所凝结的种种馀韵和涟漪,并对当下艺术界面的前沿事象进行现时点上的追问。有趣的是这两个展览都涉及到观/认世界的动作与视角,其实无论“显微”还是“多棱”,这两个源自物理光学领域的概念,不但驱动推进了人类对自然与科学的认知、创造,事实上也在不同时点上开啓著一种新的观看之道。如果说显微作为某种微观镜像的深度聚焦,那么多棱则是一种多边交合、景象叠置的锁焦。16年过去,我们不仅亲历了全球化背景下互联网与科技智能所引发的资本消费与数字技术的更替,也遭遇到全球范围文化的多元与差异间的衝突以及各种社会跌宕所带来的複杂论争。这些“论争性”与“矛盾性”的信息流媒体抽空着井然的社会秩序,也在不断颠覆既存的价值体系。文化与艺术的基因重组不但改变著艺术生产和交互的途径,也使得艺术生态发生著巨大的板块叠压与失衡位移。尤其是眼前这场旷日持久的新冠疫情,再一次衝击我们庸常的生活与艺术机制,那些原本朴朔迷离的价值认同、未来想像变得更加离经叛道,每个人都在经历个体与外部世界的交融和平衡并感知身心间的双重磨砺,艺术家无不例外,凡此种种构成著我们身处其境的遭遇。今天,一方面社会与现实的棱镜正在消隐主体的存在,折射成难以穷尽的景观碎片;另一方面,那些带有反向思考的个体睿智又似乎转化成某种转呈再啓的创造性能量和契机,它隐约更替著日常生活与可能世界、个体意志与资本介入、精英文化与大众需求之间新的互对关係。
“多棱‧互观——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再度以澳门艺术博物馆为平台,展览云集着两岸暨港澳地区32位(组)艺术家(包括部分海外的),这个4+1的方程本身便是一个多元的逻辑起点,客观上已构成了变动不居、多棱交错的格局。既有部分参加过“显微镜‧观”展的资深艺术家,也有当代艺术的前沿新锐,以及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三个由系导师领衔充满实验性的创作集体。儘管艺术家的构成的地缘风貌、政治背景、意识形态、社会感知、价值认同都存有一定的差异性,却同时遭遇著艺术与生活更多的共时性问题,这是现实。无论对于媒介技术的取用在本体创造上的凝炼,还是从观念思考与文化判断大的截面来看,其主体价值体系的建构与社会性介入的方式都呈现著多元的互动性与自觉的差异性,藉此抵御资本对价值观的侵蚀,并回应这个瀰漫危机与疑虑的时代。在这里,艺术不是简单政治的檄文,也非道德伦理偏见的代言,而呈现出更加融超现实的针对性。诚如马塞尔‧杜尚所言:“艺术家的状态比他的艺术更为重要。”其实,作品既为观念的形象化投射与回应,也是某种社会景观在意念上的多棱互射和讨论,它体现著艺术家与技术世界、社会现实不断交会碰撞的态势,也反映了艺术家对日常生活所作出的深度观照,尤其是语言媒介的转呈方式和世界观的建构。所有的当下性与历史观、虚拟与现实的双重世界、微观政治与个体价值、资本消费与艺术生产……的关係,都可能因为多棱折射的镜像而产生形态变化,由此获得思想交锋与前沿的链接分享,并生成创造的契机、兴趣和新艺术的介质,其主体意志也在不断的被隐匿与重塑中获得再构。
“多棱‧互观”展无疑是一次自我与他者、艺术家与观者间在棱柱前的镜像互观和重塑,它让艺术的要义再度成为社会与媒介表现之上的精神建构和未来想像。
——
部分作品
(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早在2006年,当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蓬勃,不断在西方语境中找寻东方文化身份认同的阶段,澳门艺术博物馆就与中国美术学院合办了“显微境.观——中国当代艺术展”。学院和艺博馆依託澳门作为当代艺术的国际交流平台,在特殊的展览视角中,诠释时代的即时命题,也正是强调了以中华文化为主流之时,将中国与国际当代艺术情境在此不断推衍融合,形成存异互生的当下。这不仅仅是澳门艺术博物馆的开馆目标之一,也是澳门文化的独特发展方向,更是中国当代艺术需要切实独立存在的文化意义。
至此,作为学术前沿之地的中国美术学院,以及国际视野转换碰撞的澳门艺术博物馆之间留下了可以来回呼应,相互链接的文化实验之场,社会美育之域。15年后,作为2006年那次展览在某种意义上的学术性回应,在以“现在史”为考证与排演历史的角度,此次展览将对现实的国内外当代艺术语境再次发问。这些问题正是由部分曾参与前述2006年的展览的艺术家,和特别邀请的国际当代艺术前沿的艺术家、两岸暨港澳地区的媒体艺术家、当代艺术新锐共同组成,他们各自在不同社会与艺术创作中来回提问与验证、实验和演练,以日常的社会感知,来构建“非常”的社会共鸣,从观世界到世界观之间的艺术创造,来直面“近未来”的艺术责任。
所以,本次展览还是以一种观看方式作为出发点,即“多棱.互观”为主题。棱镜既是高密度资讯与图像的能量聚集,也是各种社会现实与个体价值、文化基因不断交织碰撞的能量场。来自海内外32位(组)当代艺术家的参展,凸显出艺术家实验性创作面貌,无论区域、年龄结构还是媒介方式、表现形态,本身就已经形成多棱互观的艺术现场,并通过澳门艺术博物馆的专业平台,以及中国美术学院的学术论述,探讨当代艺术展示与研究的新路径。“观”则是当下艺术情境形成的新世界观,是不同文化语境艺术家之间的互相观看,也是澳门这道对外文化交流、多元文化共生的有“观”之窗。这种“观”来源于多文化在全球视角下的多重组合,它既是技术围控下的博弈,也有对多重文化与历史的不断自我考察的推演;是疫情时代人类生活的重新反思,亦是人们对未来幻想的激情与彷徨。
“多棱.互观”,以艺术家为群体,佐以物理材料的隐喻。以艺术作品语境构筑世界观陈述,让展览的目的正是要以多棱模型,着眼当下去中心化的现实格局,不断以行动“折射”艺术家的个体立场,叩击艺术与社会的本质问题。在棱镜的多重介面上折射出各自多元的价值取向与艺术认同,不断“折射运动”才能让艺术能量持续产生和传递。在展览中,採用绘画、影像、装置、AR/VR等多种媒介手段,展现全媒体时代艺术家跨文化、跨领域的实验性创作。这或许不仅仅是一个展览,它更是一个久违的艺术“事件”。澳门就在这个时刻此境中,将本土生态发展的视角转为与当代艺术语境交融的角色。它像是一面多棱镜,在折射与共生之下,构成了相互观看的角度。作品将在互关的角度裡,在动态与交融的情景下,省视当代艺术在多情境的艺术现实下,形成相互摩擦和激励的艺术态势,建构未来新的艺术生产机制与价值认同,让澳门在“多棱效应”下,相互观摩,相互构建艺术参考系、价值观,成为新中国“向海而生”的多维互动的文化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