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回顾 | 管怀宾《融超经验-消化观念、技术的流变与普适性专业构建的矛盾》

直播回顾 | 管怀宾《融超经验-消化观念、技术的流变与普适性专业构建的矛盾》

ACSEE 2021线上分享会系列

直播详情 

ACSEE中国国际科技艺术季”(简称ACSEE)有感于今年疫情的持续不稳定和不可预测性,ACSEE组委会决定将“重构亲密”这个创作主题延续到今年年底,以AR为技术媒介探讨变动加速的日常生活对人际交往的影响和由此延伸的多重观念的更新,我们邀请全球创作者共同参与。创作者可以根据主题选择3个地标建筑中的其中一个,分别是北京中央电视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和澳门旅游塔来进行创作。同时,ACSEE也将开启的第二轮艺术家评委的线上分享会,从中国美术学院的跨媒体学院经验分享,脑神经科学文化的当代艺术实践,多媒体影像设计的戏剧舞台应用以及新媒体艺术家在创作中在概念与媒介之间的调停等等不同维度展开对于科技艺术领域议题的讨论。

本次直播回顾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管怀宾

管怀宾, 1989年浙江美术学院毕业(现中国美术学院),2004年东京艺术大学博士后期课程毕业(博士学位)。现居中国杭州市,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教授/博导。

管怀宾老师在介绍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的教育成果

“从媒体中发掘创意,从技术中发显人文”是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自整合优化以来所强调的教学理念。本次线上讲座,管怀宾老师与我们分享了国美跨媒体艺术学院作为科技艺术领域的教育先锋之一的实践经验及他作为创作者同时也是艺术教育者的思考。

在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的教学中,学院从当代艺术的生态出发,深度探讨“作为媒体的艺术”和“作为艺术的媒体”这两个看似相悖的议题,并联动海内外学术资源与平台作为补给,据此对教学系统的架构进行设置;在教学现场,教师根据学科创作媒介的迭代更新的特性与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持续对知识体系的内容进行更新。由此延展出来的另一个议题,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理解滤化后,建立主体意识及批判性思维并转化为艺术创作的动力。依托上述的教育体系框架,学院主张学生从实践中得到经验,让学生以创作集体的方式开展一系列艺术实践活动,形成一个可持续探索的命题与路径,无疑将会为未来艺术工作者的孵化提供更多可能。

管怀宾老师在分享会中强调了关于感受力与创造力的观点,探讨艺术家如何在科技智能日益取代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关系大环境中,重新激发对于人、事、物的深度思考以及主体立场的形成,进而在实践中更新对世界新的认知话题。

Q1

提问:了解到,管老师今天分享的内容是否可以从2012年起到2019年间国美发起的三次关于感受力的论坛说起,如您在文章里提及,我们的经验以及创建经验的途径和工具都因为不断更新的技术和社会环境而发生改变,在疫情期间的我们每个人都有更为深刻的体验,关于感受力在中国的艺术教育尤其是当代的艺术教育里,我可以说这是更为东方的感知方式吗?我们今天也常常会谈论到这些新一代的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艺术家,因为艺术教育全球化而催生出来不少较为同质的作品,可能是形式抑或讨论议题的同质,从这个层面上,更新的这些媒介对我们的感知世界的有什么影响?这些更为碎片化的认识对我们固有的概念有什么冲击,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比如关于“亲密”的概念,也是我们这一届ACSEE AR线上大赛想要探讨的,我们在非物理空间的关系构建里是怎样的一种状态?祛除了具身的参与,我们判断关系、认知经验的标准似乎都要重新构建?

管怀宾(以下简称管):首先谈一下关于你们ACSEE这次关于“重构亲密”主题的线上AR大赛,它对于每个技术运用者或者艺术创作者来说,都有不同程度和不同角度的认知,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同步且碎片化的境遇当中,我觉得个体差异化、寻找个体的身份及个体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切入点,毕竟技术还是有它各自的共通性和共同的渠道。即使我们已经能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却都还存在一定的瓶颈,所以我们每个人置身其中的感受还是有差异的,这也是即便我们处在这样的境遇中,我们仍然还在做艺术,还对艺术充满信心的原因。

因此,我觉得新的创造并不是以技术作为根本,还是要从个体输出端当中诞生,我们刚才谈到教育学中的消化系统和输出端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输出端实际上是要还原到个体,还原到你对外部世界、对于物与物、对于人与人、对于你和他者还有观众之间的种种关系,这样的作品,它需要考虑到他者的位置,考虑到你的对象(观众)。

再回到第一个问题上,我们这一辈的艺术家大都是在传统学科当中构建对外部世界的兴趣,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知识版图与创作的角度,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无论现在是在国外接受教育的年轻艺术家,抑或是老一辈接受传统艺术教育出来的艺术家,都会有各自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既是影响我们创作的原因,也是我们在其中形成兴趣点和突破点的根本。这种突破点有可能是靠我们自身的改造来完成,也有可能需要借助集体力量。

另外关于“感受力论坛”,我们已经举办了三届了,每三年一届。“感受力论坛”不只是联动了国内外相关的媒体艺术院校和当代艺术学院,也受到海内外的很多的艺术学院和艺术家的关注。在这个论坛我们讨论的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知识背景和全球资讯日益发展的大环境,包括互联网交互方式不断更新的这个局面当中,如何重建我们的感受力和创造力。在很多的场合中,大家都会抛出消极的看法,认为如今艺术感受力贫乏,这是我们平常话题讨论中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但是我们还是要回到感受力的本初,我认为感受力是创作的动力和机缘,它涉及到你对外部世界、人与物第一触感层面的认知,然而现在有很多的认知,其实已经在虚拟无触感的层面,这也是我们的困惑所在,所以我们的感受力论坛也是希望重新探讨对于建立在当代艺术教育底盘上的感受力和创造力的思考。

Q2

提问:对创作集体这个方法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创作媒介因为媒介这个概念不断扩充,到现在提倡的“科技”艺术,我想没有一个艺术家可以完全掌握这些创作手段——科技,所以这种创作集体或者说工作小组的方式似乎是势在必行?但这里又涉及到跨学科间对话的挑战,能否请管老师从他的经验里跟我们分享不同学科之间如何对话?

管:有一点我要强调的就是,我们跨媒体学院所说的这个创作集体,并不是说大家共同完成一件作品,而是大家平行地在做相关的事情,在一个共同体中完成创作。大家在对于艺术和媒体都有一些共同的关注点,就像分享会提及的“作为媒体的艺术”和“作为艺术的媒体”,这些都是我们共同关切的问题,所以我们跨媒体学院中很多的艺术作品是相互有支撑的,或者说相互有一些技术上的帮助,但是创作还是还原到各自的个体上,这个个体可以指小组或个人。

其次“跨媒体”这个概念实际上是借力在跨文化、跨领域、跨技术层面上生发的东西。实际上这个问题在斯蒂格勒的技术哲学的高研班也有过一些探讨,不单是在理论层面切入,更多是从实践层面切入,在这个领域当中,他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跨媒体学院形成在外部和内部的循环,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版块。

另外就是,在今天的艺术创作中,全球都有一些共同存在的问题。因为技术本身以及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早在达芬奇的年代就已经受到了很多的关注,很多的东西都是在各自的交互界面去发生和形成关系的,有些问题是科学需要解决,有些问题可能是艺术可以切入的,它不是简单的粘合,它还是在各自的属性上去做一些跨领域的拓展,所以我们作为跨领域、跨媒体的一个教育实践单位,对于科学的认知我们也还是有限的。

Q3

提问:想问一问管老师如何看待关于批判和批评两者之间的关系?

管:批判和批评是两个层面的东西,批判是更泛义的词,而批评是针对某一个事件的认知,尤其是个人的角度,不论是对于自己还是别人的批评都是有针对性的,都是针对问题的阐述和立场的表达。批评和批判两者都是跟立场有关系的,如今的艺术家和过往的艺术家都应该要保留对于社会的参与性和批判意识。

我一直以来电脑里都有一个文件夹,叫做“现场的批评与自我的批评”,现场批评是当年给各种杂志的一些文章稿件,自我批评则涉及到我在个人创作中的一些思考。其中批判最重要的,不论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还是个人艺术家都要有一个鲜明的立场,指的不论是对于文化形态,还是对于媒体媒介的选择方式都要有立场,这个立场实际上就是对于个体的原始的输出端,没有立场的话就很难有一个输出端及有说服力的表现。

Q4

提问:想问下管老师关于个体的知识和经验在转化成现实时如何更好的与观众产生共情?

管:每个时代都有共同关切的问题,就像过去一年大家对于疫情没有一个很深的了解,疫情突然来了,我们自然而然都要面临它。艺术家的创作不是一个简单迎合大众趣味和大众认知的工作,这样的艺术将会是平弱和缺乏创作力的,重要的还是要有个人鲜明的切入点和立场。例如有很多涉及到在一些特定场域的展览,在世界上不同地方做作品的创作背景都是会有差异的,作品肯定也会跟当时的场域有所关联,并不是说我在哪里都创作出同样的作品。敏感的艺术家都需要去关注作品跟场域的关系,跟地缘文化的关系,包括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人文的关系,其中也涉及到不可避免的对于过往艺术史的理解和消化,这个是一个潜隐在更加背后的问题了。

Q5

提问:请问什么样的跨界人才能适应数字化大趋势的需求?

管:每个时代都不会有全能的人才,即便是达芬奇那样的人,在时代下也有他的局限。所以我们跨媒体学院也只是在局部领域内有领先人才。重要的是,无论是传统艺术学科背景还是我们这种跟当代艺术相关的前沿学科领域,重要的还是你的思辨能力,你遭遇问题的意识,和对于媒介的感受力,还有你及自身外部资源可能驾驭的部分,这是有个体差异的部分。所以艺术家的培养不是单一领域内的独立艺术家养成,更多会涉及更广阔的领域,他可能是一个媒体制作人,媒体构造者甚至是展览策划者或是艺术机构的统筹。所以说人无完人,重要的是关注思想的敏锐度及观念的积淀,他会形成一个持久的推动力,而不是暂时的,技术或其他东西,我们可以暂时学习,就如同血脉一样,但是其实更底层的跟血脉一样重要的的像DNA这种东西,它是一直在骨子里的。所以说年轻时候的磨刀石是非常重要的,你要让你自己不断锐化,不断锋利起来,这是我理解的学习的途径。

关于ACSEE 

中国国际科技艺术季 

为了更全面地探索科技艺术的可能,2021年“ACSEE中国国际光影艺术节”正式更名为“ACSEE中国国际科技艺术季”(简称ACSEE),致力于探讨技术和美学的跨界融合与创新,构建科学、人文与艺术的跨学科交流平台,并寄望以此打开科技和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对话。ACSEE是一个国际新媒体数字艺术品牌,汇聚全球500+顶级数字艺术家和创客,展示城市文化,点亮城市地标,为全球城市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高规格的国际交流与体验平台;以国际数字视觉艺术为基础,融合5G、人工智能、超高清显示等数字技术,为城市打造国际名片,推动城市文化科技产业升级。 

ACSEE 2 0 2 1 系 列:

ACSEE 2021线上AR大赛

ACSEE 2021论坛峰会

ACSEE 2021线上分享会

ACSEE 2021线下工作坊

ACSEE 2021 科技艺术展

ACSEE 2021艺术家采访

COMING SOON

合 作 单 位

主办方

ACSEE组委会

承办方

乐拓多媒体

战略合作

央视频 / 微信视频号

独家垂直媒体

MANA全球新媒体艺术平台

场地支持

中央电视塔

广州塔

澳门旅游塔

埃菲尔铁塔

迪拜塔

学术支持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

西安美术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

特邀合作机构

深圳市数字创意与多媒体行业协会 

深圳市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协会 

夜游文创灯光研究院

独家AR服务器

HECOOS 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