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艺术(不)在中国”导言

“声音艺术(不)在中国”导言

“声音艺术(不)在中国”导言

姚大钧

在分明是讨论“中国声音艺术”的文集中,我们采取“声音艺术在或不在中国”的问题化视角,就是刻意点出中国的声音文化与实践有其高度的独特性,说明中国的声音实践者并不是在极短时间内粗劣复制出一套外来的观念和运作机制。当下的所谓“声音艺术”[sound art]在中国两千五百年的声音哲学美学思辨与创作经纬中只不过是极其短暂的灵光闪现,但它在今天同时又具有不可忽视的特殊使命。鉴于国内严重缺乏声音相关的论述,本集选辑了当代声音的关键性理论文本及田野分析,为尔后的讨论提供依据,以期激发更多的声音论辩。

声音艺术不同于、不等于音乐;音乐的核心是音符、声音的表现,而声音艺术的运作基础建立于“聆听”与聆听的高度自觉。这是一切讨论的基本共识。但当下的“声音艺术”是个连自我定义都争论不清的领域。狭义的(即美术空间导向的)声音艺术定义往往误导人们以为“会响的装置”就等同于声音艺术,或是其唯一表达形式。林其蔚的“超越声音艺术”一文是对这定义困境的剖析,也论及当代美术机制与声音艺术之间的离奇关系(前者对后者的收编企图)。

而对映于名词定义的分歧两派,其实就是声音艺术当前美学论战的两方:一方是以艺术家塞斯·金姆科恩[Seth Kim-Cohen]及其主要论著《一眨耳之间:非耳蜗式声音艺术》[In the Blink of an Ear: Toward a Non-Cochlear Sonic Art]为代表,坚持声音艺术必须无关乎声音实体,而以观念表达为主旨;另一方则以哲学教授克里斯多夫·考克斯[Christoph Cox]为主要论述者,认为声音艺术可以用类似纯音乐的模式运作,声响可以作为内容主体。当然,双方都失之偏颇,且犯了企图以理论教条规限创作方向的化约论错误。

为了看清问题,我们可以首先理解科学哲学家唐·伊德的“听觉维度”。该文利用现象学方法为聆听与声音建立一个本体论基础架构。而在“超越表象与指涉:迈向声音唯物主义”中,美国哲学教授考克斯为了弥补当下声音艺术批判论述的缺乏而颇具野心地企图替声音艺术建立一套论述基础;他透过叔本华、尼采、德勒兹的艺术观,试着建立起一套声响唯物论。就音乐美学来看,其论点顺畅,有说服力;然而,在看似严密的论证过程中,考克斯的思路有一个根本问题:考克斯自始至终将音乐与声音等同化,而忽略了音乐与当代声音艺术两者之间的基本差异;前者是以抽象音符系统为本的封闭性美学体系,而后者完全开放,可以透过声音的各个面向,作丰富多样的思辨与表达。考克斯的论证完全无视声音对外界的指涉性且否定声音艺术的概念表达可能,与当下现实相去甚远。

而声音艺术家泰姆里兹,作为思考型创作者,对考克斯另一篇论文“空间,时间与声响乌托邦”的批判不仅到位,且采用了与之对立的讽刺揶揄书写体式。在他表演式的幽默狂言表象之后,展现了更活泼更复杂更精准的声音思考:从声响异托邦到对阿达利提出声音即反经济理论的信息说法的批判。泰姆里兹这篇论述完美展现了思想和实践二者兼顾的成熟声音艺术家如何在理论思辨和声响实体之间自由出入。

法国经济学者雅克·阿达利的《噪音:音乐的政治经济学》是五十年来最具启发能量的声音论述。但经典必须落实当下、落实此地,我们不仅可用这套理论分析当前社会声音,更可以大胆逆向地用中国《礼记·乐记》“乐与政通”的观念与之参照。其实阿达利提出的超前反映论与中国古代音乐反映政治的宇宙论多有可相发明之处。我们现在需要的,不仅是用阿达利来看当代,更需要用先秦的声音理论破解它。而凯特·克罗佛德“粉你:社会媒体中的倾听实践模式”则又将“聆听”推到社会宏观及抽象层面;它直指着当下社会现实,在中国的微博热现状跟前,此文显得更加关键。

在“田野”栏目中两岸三地声音实践的推动者们深刻地解析了各自的本地现象,声音的地域主体性也因而浮现。颜峻在“怎样被世界改变——现实中的中国声音实践”中虽然声明该篇不是论文,而是散文,是文学,但确实把这个怪圈子、异生命的发展史和源动力写得精准到位。而本集开篇的“声音艺术(不)在中国”一文是关于中国声音生态运作原理及隐性特质的首次梳理;在共时性的跨界之外更加入了历时性的跨代维度,反对仅仅从“声音艺术”作品去探究当下声音议题,提出了一种对中国声音文化的开放性反思方法,将当下的声音生产放回到文化历史的语境,而不陷于美术空间。

台湾声音艺术家谢仲其的“歌唱的声音艺术”这篇罕有的前瞻性宣告值得特别关注。作者单刀直入地剖析“后进国家声音艺术创作”的三种途径选项,并推举语音作为声音艺术突破当前困境的契机,将之视为在高度全球化现状下的本地化出路。此说看似突兀,其实已与中国当下既有的发展倾向契合。张又升的“台湾声音艺术的剧场化与现代性问题”则从社会、政治、艺术操作、文化输入等层面切入,不只是台湾声音艺术场景一次完整透彻的自我剖析,也是尖锐的批判。香港的声音艺术状况一直缺乏全面的整理,罗润庭的报告“香港声音实践现况”是不可或缺的参考文献。

在“实验”栏目中,我们可以看到跨时空的声音思考将会是未来最有潜力的书写方向。杨嘉辉的“衰减,共振,听觉空间:声响物质性与文化”示范了一种结合西方敏感与中国聆听的细致论说。西晋成公绥的《啸赋》本是中国声音美学史的早期经典,但《啸赋》旧归文学或“乐论”类,是糟蹋瑰宝的一种分类法。而陈纪仁关于此文本的言说,可以作为一种奔放思维的代表。事实上,中国古代的声音书写与声音哲学的丰富性超过其他任何古文明,其中蕴含了大量诗意化的声音哲思及音声概念弥因,值得我们今天从各种不同角度重新认识、解构、再创、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