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dmin

  上图为2019感受力论坛与会人员在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中央草坪   文稿整理: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研究生:常兰(统稿)、黄利红、蒋斐然、冯均桥、徐子羿、梅嘉程校订:张晨、唐晓林 2019年12月7日至8日,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主办的“2019感受力论坛:以创作集体为方法”圆满举行。本次论坛包括了四场主题讲演和一场圆桌讨论,邀请了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台北艺术大学、鲁迅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上海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国内的艺术教育界同仁,以及活跃在博物馆、画廊等艺术机构的艺术家、策展人和馆长,聚焦于感受力的蒙养与创造力的激发,共同分享实践与研究所得,探讨如何以艺术做教育,以教育做艺术,如何组成创作集体等多方面问题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管怀宾、副院长姚大钧、实验艺术系主任高世强、媒介展演系主任牟森分别主持了四场主题讲演,并联合主持了讨论环节。   2019感受力论坛:以创作集体为方法  时间 2019年12月7、8日 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 组织委员会 管怀宾、文涛、姚大钧、高世强、牟森 主办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2019感受力论坛海报 2019感受力论坛现场,12月7日 讲演节选 王俊杰/跨领域艺术的当代思考与合作生产 数位时代下, 从事艺术教育的工作者和艺术家该如何思考艺术的当代性?亚洲的知识系统是沿用西方的知识系统,从唯心主义到科学论,并制定了分类学。如何在这个分类学的系统之下重新思考跨领域的艺术?谈跨领域常常会谈到瓦格纳的总体艺术。瓦格纳是用舞台去做案例,其中就涉及到去舞台疆域的问题。但我们到底如何定义当代剧场,有没有可能产生不同于瓦格纳时代的新的可能性?这些年我们(学院)进行了一系列的创作实践,思考美术馆和无人剧场,用实验室(lab)去重新定义美术馆空间。不同于工程领域的实验室概念,这是一个跨领域研发的概念。即,当代的创作如何通过一个共同发酵,在白盒子美术馆里提供给观众一个新的体验,如何可能进行一些不一样的实验,以重新思考场域和空间的关系,思考空间的历史性。 姚大钧/与未来对峙:科幻作为方法 国内近年兴起一股科技艺术的热潮,不妨探讨下“科幻”。早期对未来科幻的乌托邦式想象随千禧年这一节点的到来而落空。人们经历了一种与未来对视的紧迫感:时间不断逼近,未来并没有发生,一切科幻想象都没有兑现。于是,人们将目光转向科技。社会的变革是缓慢的,只有科技迅猛。科技的更新变成了我们对当下唯一可以期盼的东西,用以补救我们对未来想象的彻底的空白。这就导致我们在做未来学时,科技不幸地变成了对未来思考的唯一的手段。但我们要思考的正是:如果没有科技,如何思考未来?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开放媒体系聚焦科幻及未来研发,以科幻作为学习研发的方法。中国仍然没有诞生自己的科幻,科幻大局仍是美国和日本在主动。我们要做科幻必须从自己本根的东西做起。创想未来必须对当下有很深的体验,考察下乡就变得很重要。甚至可以极端地说,没有未来这件事情,所有的未来想象必须回到当下的基点。同时,跨媒体艺术学院强调以跨媒介作为方法。“今天最好的创作多半是位于媒介之间的。” “跨媒体”如何翻译?“Transmedia” 还是“Intermedia”? 必须是“Intermedia”。媒介这个概念已经被反复讨论,更需要谈的是跨母题(motif):每一个媒介和母题之间都可以产生重叠,从而在媒介之间进行一种高度动态的研究型创作。 牟森/存在巨链:跨媒介创作的产学研可能 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这些年一直在教学和实践的关系中摸索。基本的出发点和思路很明确,那就是:产学研和产业链。以叙事工程为主体课程,有两个主要面向:空间和时间,对应两个媒介品类:巨构和剧集。从源流到案例,从概念到方法,希望学生在二下学期熟悉元媒介品类,在整个(本科)三年级,打通这些技能知识,以跨媒介的项目方式整合这些内容。 展演 空间-时间 展开-演化 透视-拓扑 变迁-进程 世界-界世 巨构-剧集 2020年,开启“世界戏剧”计划,实践产学研和产业链。通过剧,在展、演、映三种应用领域,呈现人类行为、人类紧急状况、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成的人类景象。 剧集式的巨构,巨构式的剧集。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领域,教学项目化,项目成果化。 朱朝晖/手机时代摄影的进退和取舍 手机是现代人手中的新石器。从单反到专微,从相机到手机。人人摄影的现实,手机成为了现代的万能工具。拍摄工具的更替造成仪式感丧失。作为现代人的工具-手机为什么是一个小方块?如果是一只眼睛呢,只需要眨一眨眼睛就可以按下快门。十年之后,有可能我们的相机就已经不是拿在手上,而是戴在头上。无论如何,未来已来。 胡介鸣/反刍的图景:第三只眼睛 反刍的图景属于什么性质?是他者的图景还是自我主体的图景? 第三只眼睛作为物理的身体器官是不存在的,作为感知系统的触点则是存在的,并且值得信赖。第三只眼睛并非神秘主义的指称,而更多的是在人的潜能方面显现它的存在。它更像是在感受合力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心象层面体悟的非物理性器官。 所谓反刍的图景有一个基本观看前提:看与思并存的观看方式。 这种观看方式并不完全是“点对点”的看与思,而是通过一点对多点,由点及面与及体的联想辐射式观与思,产生连续的图景。这个连续的图景存在于不确定的时空,它的时间线是多轴多向的,来回穿梭的。它的空间关系是多维度的,不受物理条件限制。连续图景的产生与观看者个人经验有关,也可以说反刍的图景是带着明显的个人经验烙印的图景,是有思想意识的图景。 李京键/其大无外,其小无内:音乐与多种艺术的界限和融合 二十世纪以来的音乐创作思想呈现出多种融合形式 第一:与数学的高度结合是二十世纪音乐发展的主要特征。 第二:音乐与戏剧的结合,如乔治·阿佩伊斯(Georges Aperghis)的创作。 第三:是音乐与建筑的结合,如伊阿尼斯·泽纳基斯(Ιάννης Ξενάκης)的作品。 因此,整合的运用历史中所出现过的技术现象是跨学科融合在当下的基本方式。 同时,就音乐学院的教育而言,作曲不可教,可教的应当是历史中所出现过的技术现象。 孙承健/虚拟制作时代的电影视觉观念与创作方法 提问:如果工具与思维速度相匹配,你会拍哪种类型的电影? 电影虚拟化制作,不断僭越着照相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 数字技术与电影文化的全面融合,不断构造着人们有关自我与他者的观念,形塑着人们的情感、价值和对世界的理解。 为何要关注虚拟制作?对未来电影工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从两个方面谈: 1.颠覆传统电影制作观念的虚拟制作。 电影虚拟化制作指的是:一种协作和交互的电影制作过程,适于虚拟设计和数字资产的开发。其特点为交互性和非线性。 电影虚拟化制作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而是改变了电影创作基本模式。 传统电影制作流程;故事创意编剧--设计--拍摄--视效等线性的时间模式。 虚拟电影制作流程:并置,网状,同时展开。这种模式显然更加灵活,更加宽容。更能集中于意图表达。 2.视觉化,实时性和数字资产 电影虚拟化制作颠覆了基于再现现实的创作观念。围绕视觉化,要求每一个环节都要表达和呈现。 李振华/一个人在荒岛:诗歌、短句和朋友圈 讲到感受力,讲到集体,我们今天的朋友圈都与此有着莫名其妙的联系。我想讲讲我的项目《一个人在荒岛》。它的潜在来源是2008年我邀请阿巴斯来中国展览,研讨会上阿巴斯的回答很打动我,他说他有钱的时候就拍电影,没钱的时候就拍摄影,但是呢这个都是靠外在的一些技术手段或者要与别人合作,而有一些创造力需要随时抓住,那么他的动力源就是写诗。在没有外在的技术手段的情况下,写诗是最好的实现创造力的手段。有观众回应:“一切随风而逝,只留下樱桃的滋味。”这样的唱和鼓励我在朋友圈上开始写诗。 董冰峰/如何共同生活?——艺术与“共同体” 当代美术馆是要指向一种公共性、一种公共可能。美术馆不仅是一个属于美术史、艺术史、视觉艺术展示的空间,更多在今天扮演一种公共声音,有更多公共议题展开的空间。田原史起在分析亚洲,特别是中国、日本时,讨论“公“、“共”、“私”,特别讨论“共”这个关键词。 从很多艺术家身上我们发现越来越多对集体、社群、共同生活概念的相似性,通过很多艺术家的工作来讨论这样一个主题会比较恰当。 毛晨雨的创作多横跨纪录片、影像艺术、写作、剧场以及当代美术馆邀约的展览项目:这在一方面极大扩展了“稻电影”与当下社会文化和艺术政治话语的交流空间,而在另⼀方面无疑又继续凸显出其实践意图中关于“乡土”(农民)与“现代”(工业)、“个体”(人)与“社会”(自然)、“话语”(知识)与“制度”(权力)等议题,既处于看似紧张对抗又必需和谐共存的一种现实处境。  陈界仁1996年重新恢复创作后,开始和在地人民、失业劳工、临时工、移工、外籍配偶、无业青年、社会运动者进行合作,并藉由与被排除者、社会运动者和电影⼯作者,结合成相互学习的拍摄团队与临时社群,以及通过占据资⽅厂房、潜⼊法律禁区、运用废弃物搭建虚构场景等行动,对已被新自由主义层层遮蔽的人民历史与当代现实,提出另一种“再-想象”、“再-叙事”、“再-书写”与“再-连结”的拍摄计划。 田中功起以令人不安的简洁的实验证明或许共同协作会构成一个巨⼤的挑战:我们如何对待彼此,我们如何看待事物?实验性的协作精神也反映福岛的灾难,它迫使人们团结并形成社群。个人节奏群体是可能的吗?可能会有一个既没有目的又没有原因的共同体吗? 陈界仁/创作集体或悖论体(唐晓林代读) 人类社会为了生存,从来就是以集体的形式存在,也一直以各种理由形成、创造新的共同体。 当我们说“跨媒体”时,这里所指的“跨”,究竟是只指“跨媒体”?还是包含“跨向新社会形式的实验”?如果是后者,那么:我们所欲实验的“新社会形式”的想象为何?有多少种目前可实验与实践的“新社会形式”?其中包不包含与“异议者的联合”? 如果包含,那么不同异议者之间,如何“合”?又如何在“非合”的状态下形成“集体”? 如果所有艺术领域的异议者,不面对我们欲望构造中深埋的西方中心主义,那么无论怎么“跨”,都只能在被划定的范围内,做所谓的“跨媒体”艺术,但如此之“跨”,等于未“跨”。 只有全面开展“另类全球化”想像(虽然这是一个毫不新鲜的词汇),但唯有如此,西方才不再只是西方,中国也不再只是中国,各国也不只是各国,寰宇四方才能皆为“非域之域”——一个能让各种异议自由进入与共存之所,如此,感受力才可能因异议的存在,而被真正的打开,山水才能成为“集体”的山水,VR才能成为“集体视域”的全视域,剧场才能不只是剧场,而是社会生活与社会空间的“集体”实验场。 黄孙权/批判的衰落:跨媒体的中年危机 社会性艺术不是一个规范性的、定义性的概念,社会性艺术是一个行动的角度能够改变、穿透、干预社会关系的方法,所以它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不是一个定义的问题,不是可以泛化的。艺术家如果可以跟艺术的对象进行交换、学习,而能够互相解决彼此的问题的话,这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它是社会性艺术。 为此我提出四个观点,也可以说是行动方案: 1.多孔性战斗; 2.离开所有权的“快感”实践; 3.识异的政治; 4.与现实交往。 如果我们把社会性艺术当做一个创作集体的话,它能够让我们在使用技术的时候可以避免成为技术的伺服系统。 适应和使用科技大部分时候使我们更麻木而不是带动创新,因为创新跟平台有关。 感知力的变化首先发生在新奇感上,所有媒体技术的发展都是一种摒弃,口语被印刷术取代;电子媒介出现,广播取代了电话、电影取代了广播、电视取代广播、AR、VR又取代了电视;社交媒体取代了社会,每一种媒介的取代过程都抛弃了一部分人。 所有的新媒体都有储存和转换经验的能力,问题是我们把这种能力置于何种地步。 我们不要太快地适应、使用新技术制造冲击感,当冲击变得好用,大家习惯了、麻木了,那对抗的部分就消失了,新媒体就变成了为技术服务的伺服系统。 武小川/作为塑造的艺术 具体的、细节的,才是有感受力的。 作为集体的创作方式,过去一般说创作带动教学,现在我们也讲项目型课程,或者课题带动课程,其实就是将单向式的教学教授、双向式的讨论与实践,转为多向型的互构共进,成为多主体发展的方式。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塑造”。成为一种专业,成为一种领域,成为一 种志业吸引。   高世强/探索一条新道路:一场“山水精神”和“近未来”之间的教学研实验 在当前的国际政治实践和社会体制运行困境中,“山水精神”所代表的这一世界观、人生观和创作观资源,似乎可以提供一种新的可能,为构筑未来我们的可能生活,亟需重新将之激活。 站在当下的时间节点,向前看(近未来)和向后看(历史理解)其实都是充满想象力的一种建构,是一种主动的行动。 目前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同一批参与者和研究者从“山水”和“近未来”两端先分别做起,各做各的,并不急于在议题上交叠或连接,希望通过长时间的实践,使得两部分在每位参与者心中和脑中自然融合生发,期待产生非常不同而多元的结果。以参与具体研创项目的方式,在实践中帮助同学们锻造/形成各自的方法论系统;以规模的庞大和时间跨度的悠长,在同学们心中凝炼知行的“舍利”,助力他们形成“艺术/自我/外在世界”三者间恒定而独特的观念。 管怀宾/融超经验:消化观念、技术的流变与普适性专业建构的矛盾 在当代,艺术教育已经不只是一个单纯专业领域内部知识传递的问题,它与社会整体的意识形态、美学支撑及价值观念的发展相关联。 新知识系统的建构与孵化是当代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的心智源与动力源。当代艺术教育其内部普适性系统的建构,是在短暂的、不确定性的前提下,建构有效的问题点,追问艺术的意义和形式创造的实验性氛围与情境。 我们今天了解的艺术史或者装置艺术史都是某种过去式,如同历史与传统有挖掘的意义,但需要有新的诠释和建构,它可以被理解但不可以成为规则。无论是绘画还是装置艺术,我们从刚刚逝去不久的过去中挖掘不同的表达方式,不是为了向经典致敬,而是为了寻找可能的起点。 2019感受力论坛现场,12月7日 与谈:刘恪、郑闻、黄小捷、王旖旎 与谈:王子耕、陶显、谭彬、吴佳芮 与谈:张杨、蒋竹韵、刘益红、赵德利 与谈:闵罕、朱玺、郑达、陈问村 与谈与讨论节选 2019年12月8日感受力论坛圆桌讨论现场,管怀宾、姚大钧、高世强、牟森共同主持,与会者:敖日力格、车建全、陈问村、董冰峰、胡介鸣、胡晓阳、黄孙权、黄小捷、李川、李京键、李振华、刘恪、刘立宏、闵罕、孙承健、谭彬、唐晓林、陶显、王俊杰、王旖旎、王子耕、吴佳芮、武小川、张锰、张杨、赵德利、郑达、朱朝晖等。 敖日力格 北京电影学院的新媒体系实际上也是依附在电影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主要以影像为主体,也是发挥我们学校自身的优势吧。我们先是从研究生培养开始倒推到本科生培养。一开始实行项目制教学,反常规的教学模式。但是发展了这么多年,目前又貌似走到了瓶颈,被自己设定的规则束手束脚。这两年非常吃力的筹备了一些专业,如新媒体艺术,实验艺术,跨媒体艺术,又新申请了虚拟艺术的专业代码。我们的新媒体艺术系虽然历史比较短,但十年办了4次国际的新媒体艺术大展,借着项目,让我们的学科成长起来。我感兴趣的是构建一个实践体系的未来,这跟我们学校强调实践的特性有关系。一个学院是不可能培养出艺术家的,只是给学生一个方式,让他的体系变得完整。我们学院大一不分专业,基本上所有的电影专业和美术专业全部打通,希望形成一种交叉的技术,让学生有交叉的知识结构,在跨专业时找到相应的思考方式。教学设计中的基础课会一直延伸到毕业环节,一以贯之的结构。如果要强调实践教学,基础课的时间和社会实践艺术调查的时间比例应该怎么分配,和最后的专业课的比例又是什么关系?我们展开教学改革后,从一年级的造型基础课就逐渐结构特别紧密化,产生一个连贯性的结构关系,持续发展研究问题的能力。 李川 不管是从创作还是教学上来说,不仅仅是创作集体的问题,也是如何建设学科发展的问题。新增专业前瞻性非常强,但是怎么去梳理这些新的专业?20年来,中国的艺术教育出现了很多新的面貌,在这个新的面貌背后很重要的推动力量来自它整个艺术的形态,还有所处的全球化时代。我们(四川美院)将新媒体系整合成二级学院,也是意在整合一些相关的资源,让它们有更多的空间。我们现在讨论创作集体的问题,其实也涉及到我们的专业教育基础该如何设计的问题。我们的教学是否应该反向考虑,去更加的围绕创作展开?在创作中需要的技术和能力是什么?这个时代,已经远远不是个学习技能就足够的时代,在课程设置中,到底应该梳理出怎样的知识体系?我们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吗?前年大家其实就实验艺术都在做一些尝试,发明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创作方法。我们要向传统学科去学习如何把教学方法做的更“经典”的同时,也要想想是不是一定要按传统方式去设置教学模式?我们要找到的一种共同的东西是什么?比如说研究生的考试应该考什么?跨媒体艺术体系的基础是什么?这些从学术高度上来说,还不是由高校能完全独立承担的,因为社会现场、艺术现场非常丰富。社会现场中,成熟艺术家都有自己的方法,但是是否可以找到共同的方法,寻找集体创作方法的土壤/形式。以前的共同创作都是偏主题性,针对一件作品或者是一个系列的作品 。这次跨媒体艺术学院组织的论坛对于我、对于教学组织来说也是一个机会,是不是能够集中更多的艺术家的案例或者艺术家的工作方法在教学中形成一种能给予学生的比较经典的训练方式? 谭彬 大学教育是个集体活动,但是抵达个体的心灵。集体创作的方法就教学方法来说,是八个字:盲人摸象,触类旁通。这学期我要上100个学生的设计实践课,只能以集体写作的方式来展开与创作。我觉得这里面不仅是个体和集体的简单关系,而是个人轨迹和整体地图的关系。像高世强老师和牟森老师的作品中,实际上是每个人的东西共同架构起来的作品。可能是让学生能够意识到怎么去和其他人建立关系。我们需要跳出个人小的趣味。个人在寻找个人趣味过程中,去寻找和建立他跟别人之间关系的过程中,跳出个人,形成了更宏观的集体。很多东西,实践的深度和程度通过本科生个人是实现不了的。通过盲人摸象,每个人摸一部分,把集体给摸出来。让学生去明白自己抵达到了哪里,这是最关键的一点。 刘益红 跨媒体艺术学院的三个专业的教学在最近几年展现出了一种很清晰的“集体面貌”,这种“集体面貌”与美院内部的其它平行教学单位区别开来,也与美院外部的教学非常显著地区别开来。这种面貌亦是针对当代艺术创作环境中普遍弥漫的个人化和自恋化症状的一种集团性打击,体现出了一种非常鼓舞人心的集体壮志,一种通常意义上的集体高于个人的规划和计划,确实赋予给我们一种在寻找创作意义上的荣誉和召唤。我多次在各种场合将“创作集体”误说成“集体创作”都被各位老师严肃纠正,这种提醒正说明了,“集体创作”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创作集体”所要反对,所要警醒,所要区别的。 对于集体的思考我想将话题拉到2013年的项目“诸众之貌”。这个项目一直在困难险阻和困惑中进行,以至于后来我的博士论文也由此进入到一个非常现实的社会性题目“众筹”。众筹的“众”去拷问“诸众”的“众”。斯宾诺莎的“诸众”代表了无法化约为“一”的复数性,维尔诺《诸众的语法》把“诸众”视作反思一切关于当代公共领域的关键性工具。在奈格里和哈特的论述中,“诸众”是卷入当下非物质劳动关于生命政治的肉搏式创造。我在论文里的核心问题意识:当集体作为艺术教育的新感受力组织形式,集体的创造力如何避免被快速转化为创造力流水线?教学平台的生态构造(Architecture)、教学环节的设计哲学与流程控制,应该如何驱动“创作集体”的知识实践和自我学习,应该如何激发“创作集体”动员力和持续力的自主与连结? 张杨 回顾20世纪30年代左翼时期的“集体创作”,比较分析延安时期以“新洋片”为代表的集体创作焕发出的新能量:作为艺术革命形式和社会组织力量,在促进艺术革命的同时,又超出艺术经验,成为社会变革与主体改造的新技术。在这个意义上,解放区1940年代的“集体创作”具有异乎寻常的意义。它不仅仅促进艺术作品的生产,还直接介入社会组织、群众动员,推进群众文化教育,导致解放区群众美术运动的迅速展开。其创作经验已经超越了1930年代学习“苏联经验”和建立“国防文学”的阶段,这时的“集体创作”已经不再是文学创作或艺术生产的方式,它还是建立在解放区崭新的社会生产关系上的一种新的生产技术。它直接对解放区的艺术革命、社会思想改造,以及新的社会主体生成产生深刻影响。而这种特定区域、特殊时期的技术经验如何适用1949年之后的新中国,它如何处理更大规模的社会结构和更加复杂的社会问题,这是新中国时期乃至今天再次使用集体创作技术时仍然必须思考的问题。 牟森 我昨天碰到个词“紧急状况”。其实我在国美的五年就碰到五年的紧急状况。刚才敖兄谈到了入口,李川也谈到限定性,其实教学这件事首先面对着不变量和变量。不变量,是一年级的学生。入口,我们没法控制,没有选择的余地,但我们要对出口负责任。尤其是本科二年级下学期才进入到有方向性的时间段。大量的公共课,加上社会实践、毕业创作,留给专业教学的时间极其有限。这就是前提和不变量。我前天去基础部上了一门课:“什么是一年级?”。我的感受是有一个巨大的变量。大家当以艺术院校为语境、为全体讨论创作的时候,没有意识到的一个巨大的变化,即今天考美术学院的学生和多少年前考浙美的考生不一样了。那天佟飚讲那时一个人考版画系,会连考六年,他连学校、专业都不会改,一直到考上。这样的情况在今天没有了,不会有学生连考六年,同学甚至可能不知道为什么要考美术学院,这是一个最大的变量。在这情况下,讨论为什么要创作的问题有点远。另外一个重要的变量是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周期跟时间以及获取技能的能力周期跟时间的变化。知识和获取知识的付出获得是不对等的。国美有大量的实验室,获取技能/软件/手工实践变得很容易。其实尤其是本科生,让大家形成某种创作意愿已经很不容易了。 李京键 在我这里,集体创作和创作集体的区分很简单。集体创作就是同一工种在一起。创作集体就是不同技术工种一起合作,美术、音乐、视觉一起合作。只认为一个技术工种重要是不可以的。集体创作还是创作集体手中都要有技术。这些技术都来自我们之前的历史状况。所有的技术创新都是建立在我们之前的历史技术基础之上,踩着大师肩膀上有一个观点特别灵光一现才可以。目前来看,我们现在几乎不可能发生什么创新。所以在这个情况下,我们不去和什么体制,也不去和这个大趋势较劲。刚有位老师说的很好,学院内部不培养艺术家,我们入口管不住,还要对出口负责。国外没有这个现象,因为国外都是通识教育基础打好了,才进来。进来后,教授认为你的基础已经打好了,进来以后不要再搞传统的东西,你可以自己发挥个性。但我们不一样,我们本科和研究生都在打基础。把基础打好了,然后通过具体的项目去实践,才可以去创新,哪怕一丁点。 姚大钧 当时古典音乐学派的教学方式是完全控制的,从表面来看完全没法反抗。人们的创作是在高度的控制、限制下工作。压力越大,个人发挥的创作力更强。我们真正在一线教学的时候,如果给学生完全的自由,不规定任何媒介,同学们反而会感到恐慌,到毕业的时候说:“我不知道做什么”。我们现在定一个主题来做,就是让同学们有个任务。在任务下,有高度的自由表达。不同尺度镜头的焦距是不一样的。不管是蚁群还是星丛都是一样的。个人创作之集体才能说清楚事情。我们现在要处理很多新的平台、媒介、主题之间的交错。过去做音乐的人,能够在一个唱片公司签约,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转折点。为什么要靠唱片公司发行唱片?因为在虾米(网络应用平台)上没有人看你。有人说艺术唱片公司是压榨,其实这不是一个单向的压迫、压榨或者剥削的关系。艺术创造的生态中各种互相的关心,从创作者、宣传者、策展人、背后的收藏者,这中间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机制。这是个控制论的生态,这个生态圈是不断在高度灵活变化的。 张锰 感受力是我们这行最核心的东西。感受力之后还需要方法和决策手段来完善。在某种程度上,所谓的跨媒介、跨媒体,就是媒体自由,材料自由。观念艺术是工业革命末期出现的,那时候,大家发现材料不够用了,才产生的这种观念艺术,后来进入虚拟网络时代把这种媒介放到了无限。我觉得这是现在时代里最重要的一个信息,也是我们这么多美术学院里边出现大量以媒体艺术为基础的创作渊源。2019年提到跨媒体艺术,我觉得这不是简单的专业概念,还是无限材料的概念。 我强调感受力有一个非显性的特征,中世纪文艺复兴用绘画和雕刻为当时的思想服务。工业时代的工具成为人类手脚的延展,如蒸汽机。跨媒体技术的时代有了中枢神经的延展,我们是基于此,在此时此刻才来讨论这个话题,因为感受力提供了无限的媒介自由。现在的电影、多媒体艺术作品、动画等都需要协作。 怎么才能让中国人以集体创造这种具体的方式作为方法呢?这无限难。在我们影像艺术系,分组作业中是问题百出。我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以创作集体作为方法。所以这在学院里是一个特别实际的问题。恰恰也特别适合在美术学院里的新媒体专业讨论。随着数字化时代忽然到来,DV这种民主化的东西让所有人都可以成为导演。导演以前是有特权的。到现在谈论创作集体为方法的时候,我有点担心它又变成了一个特权,又变成了一个有财力、门槛的东西。以前拍东西得要大导演有资源,拿到批复才可以拍,DV时代则是全民都可以拍。今天讨论新媒体创作,我在想这个可能又是一种特权的东西,新媒体没有庞大的资金和资源就没法进行。回到以创作集体为方法,我产生了一种矛盾观点:以创作集体为方法,究竟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必行,还是一种对自由的封闭? 高世强 张锰兄提出了一个坦率的问题。我们每学期后面有5周的联合创作,3个专业在一起。一开始我就让同学认识到这个问题:要成为一个团队,你们必须接受团队里面有人是不干活的。那一两个有特别强企图心的人一定会把事情做掉,而且做得还不错。我们追求的是什么的问题?我们追求的不是那种基于自我的东西。其实我的山水观,意义上是一种追求所谓中国式的存在观,一种反自我的/反思的观点。还有一个则是关于创作集体和集体创作。以前那种抱团,不只是一起做一件事情,而是一起创作。苏联初期的现代主义者们正是一群充满激情的人,在一个新的国家建立初期,理想主义的每个人的主体性被大大激发的状态。这里面不只是雇佣或者管理关系。 姚大钧 张锰的问题特别尖锐深刻,对提出“创作集体”的概念其实是质疑的。刚刚(高)世强提到的创作集体其实是反自我的创作观,这个可能是整个会议的核心,而不是在讨论所应用的媒介是不是新的。 把视角往后拉,更宏观的来看,当代艺术非常崇尚个人表达,每个艺术家都是独立的。但其实当代艺本身是个集体,不只是创作集体,包括运作和宣传等。它是个生态集体,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从不同尺度上看是不一样的关系。我们一直认为艺术家是一个个人的创作,这个观念在当下需要被重新审视。尤其当下是社交媒体时代,更不用说手机有录音、录像、拍摄的功能,用手机都能拍电影。在这个时代,个人创作和艺术家创作的关系更需要讨论。INS上有很多的个人创作,这些照片都非常好,但是人们会不会去关注它呢?其实不会。创作力是很好,但要从整体去看,其实平台才最具创造力。我们看到的不是个人的作品,更是平台/集体。 我们长时间在一线教学的人都有这个体会:我们培养的艺术家都希望他们有自己很强的风格,但是有自己很强的风格,不见得是好的。因为就算是好的东西,也会没人看,因为你没有展示的机会。这个时代个人作品/风格是不是唯一追求的目标?我们必须找到创作和自我的关联。我跟学生讲,如果说你做的东西跟你的自我没有关联,不管是技术或者主题,那么你就不要做,我希望你不要去做你没有感觉的东西。你必须要找到跟个人自我关联的东西。但是做事情必须要看到结果,这个结果必须要大家结合起来,创作集体可能用另外一种方法来说,就是创作之集体,它是各种创作的个人和个人的创作的结合。集合起来做一个主题其实会比单个人做的东西给人更为印象深刻,而且其中个人也得到充分的表达。不是说我们反对个人表达,只是想要让(结果)更有力量。不管是教学上、展示上、艺术上的成果,这其实只是一个方向上的调整。社交媒体时代的创作跟艺术跟集体的概念问题,要放在更远的宏观视野来看,会比较清楚。 王俊杰 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有很高的理想性,但不得不面对现实资源的有限性。到底我们应该怎样去实现自我的理想,并付诸于教学和实践? 内地将每个领域都分开,分美术、戏剧、电影,但中国台湾不分科,没有这样所谓独立的学院,大家谈在一个独立的学院中如何去跨领域。可是,中国台湾所有的系都集中于一个大学里,但每个系都是独立的,反而保守。因为谁都不想把资源给别的系。所以,这时候当你要去谈跨领域时,有时很难超越平台的概念。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再重新来谈艺术跟教育的未来可能性,好像就变得很重要。 回应到这次论坛的主题,到底是集体创作还是创作集体?跨领域艺术这个词变得很火热,但这个词会有误解成不同领域的人凑在一块一起做一件事情,就叫跨领域。不同人凑一起做一件事,互相之间其实并没有理解,甚至于它是排斥的,因为每个人只想表现自己。大家不从艺术的本质去思考最后我们想创作一个什么。艺术的未来到底是什么?显然是一个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才称之为未来。这里面当然充满了各种不同的实验。台湾对实验这件事还很保守,如果你不容许失败,那么这件事就不叫实验。因为实验通常可以容许失败。有了大资源,就想做大制作,但有大制作,很少人就想拿大制作去做实验,因为会失败。但在学院里这其实是一个好机会。因为容许失败。可以让老师和同学通过这个机会学会如何做一个大的实验。如果没有把握这样的机会去做该有的实验,那么之后可能永远没有机会了。艺术大学常常面临一个问题:学生毕业的就业率。我们很难统计就业率,所以常被评为不合格,我们应该争取有不同的评鉴制度。 王子耕 我们去年在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做的事情可能跟这个主题有点相关,当时我们制定了一个框架,大家共同完成一个作品。因为不想聚焦在多媒体领域或建筑领域,找了各路人才来做剧本、空间、媒体、展陈、平面等。最后做了一个空间装置,基本上是跟1980年代中国的集体生活类似的集体装置。这个工作同样是一个有中心化的东西,权力关系非常清楚。但总体上说还是集合了集体智慧的共同创作成果。这是创作层面的例子。一旦事情建立了权力机制以后,就很清楚它的框架和工作流程应该是什么样子。 郑达 在我们的实验室里面有一些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地方,是我们在做作品的时候,经常会用工科的方式来做。虽然我的教育背景也是美术学院,但是在自己的工作方式上面,完全是按照工科的方式,也就是强化了所谓的迭代或者是圆形的概念。那么工程师或者是我们的开发人员也是参与到这个创作过程中间很重要的一些阶段,这些是在具体的工作里面呈现出来的。当代艺术在中国的语境和生态并不是这么好,我算是个局外人,在武汉属于自我挣扎。媒体艺术和跨媒体的教学或者知识生产也好,都有着珍贵的新的样本性。其实我们今天谈的跨界不管在数字媒体设计还是工业设计里非常正常,在艺术里面谈跨界反而不容易了。我们大学是综合性文科大学,在这个机制里面,一直跟其他的学科频繁互动,比如和社会学、民间文学互动比较多。我们本科阶段强化的是游戏的设计。但是这个游戏设计不完全是针对游戏产业,还在做功能性的游戏或者社会化游戏的交互系统。在研究生层面可能更多的是强调了游戏交互的设计,包括技术问题。但是技术恰恰是在今天的具体教育里面所欠缺的。因为老师们都有很强的创作经验,也有很强的思辨性。但其实我们开设技术课程,要培养学生的不是技法,而是技术思维。 2019感受力论坛现场,12月8日 董冰峰 很多嘉宾的讨论与教学相关,我从事的是比较“务虚”的工作。我觉得今天的艺术创作,无论是经受多少现实的问题,最终还是要回到自己非常简单的出发点,我觉得张锰作为艺术家的感受非常准确,还是以自己的感受出发。昨天的发言也是从我个人的“中年危机”出发,在当下飞快技术的环境中,制度建设非常复杂的一种状况下,我们所面对的学科问题,艺术院校要作出的教学改变。美术馆在今天能扮演什么样的公共角色?这方面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强,这样也会反推每个美术馆要面对的创作问题。中国美院在美术馆策展这个工作网络建立得非常清楚,不仅是一个好的当代艺术学院,和当代艺术现场的关系也非常紧密。教育到学科到美术馆到艺术展览,到开发新的概念、新的研究、新的展览方法,才能去回应这个变化的时代。在我看来,艺术要站在主流价值的对立面,保持距离,永远不会进入一个惯性里,如果我们都在讨论全球化,技术,每个人都在使用技术,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我们同样处在这样的一个现实当中,如何用展览把拥有不同的见解和观点的群众组织起来坐在一起,进行非常有价值的交流?这是非常重要的。学校美术馆的艺术展览和研究都都同样是在这种背景下。 闵罕 2018年,我和晓林一起开启了“野草计划”,这个计划卷入了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版画系的本科生和跨媒体艺术学院策展专业的研究生。我们在一整个学期里陆续邀请了孙歌、江弱水、薛毅、陆兴华等多位学者、研究者连续举办了十场主题为“鲁迅的散文诗《野草》细读”的系列讲座,师生共同进行鲁迅的《野草》的文本细读,他们赤手空拳地闯入鲁迅精神世界的深处。接着,我们邀请了不同世代的人朗读《野草》的段句和篇章,让这些不同身份、年龄、职业、阶层的人们根据个人对文本的理解来朗读,让这些声音相互叠加、混响、回荡,形成一个四维互切,五感发动的声场。我们在教学中挑选出《野草》里的高频词、段落或篇章,让版画系的学生们对应创作。最初我们就非常明确地引导同学们作为创作集体来展开工作,而非做单一的自我表达,需要同学们作为一个集体进行自我组织与自我协调,互相影响和互相带动。 课程和展览的结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作为策展人,成为了这个团队的组织者、教练、制作人、后勤、拉拉队员、代表、派对的主持人、船长。我们既是活动者、鼓动者、积极分子的角色,同时是一个孵化器。展览项目本身像一个车站,是聚集和分散的地方。无论在创作还是观看过程中,讨论已经成为项目构成的重要时刻。 创作集体的概念带有某种乌托邦色彩,有时候会变得像是一种社会矫正工作:我们一起玩、一起说话、一起学习。艺术仍然可以做的一件事情是寻找立场,在一个具体的区域里面,将美学、认知和批判结合在一起。 高世强 对于“创作集体”这个概念,我们跨媒体艺术学院背后是有长期思考的。每个人理解有差异,但有一个共识:在这么多年来的学术圈里的政治正确——个性化的自我的基于自由主义的创作价值是不是正确的?这是一种价值,但出现了非常多的问题和荒唐的结局。现代病已经出现。我以前老是说,苏联解体时,我有莫名的巨大的悲痛感,我觉得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人类理想中的最伟大、无私的理想没落了。虽然说苏联在具体实施操作过程中对于个体的伤害也是巨大的,老一辈会更有体会。正如刘慈欣所说的,上世纪,人类向着宇宙迈出了一小步,而现在,人类又将这一小步缩回来了,回到了智能手机和各种应用上。在人类的文化思想领域也是一样,得算是一个挫折。 在自己的创作或者是教学体系中,一定是有中心制的,但绝不是自私的中心制。创作集体一定是一种有共同意愿的共同体。一个剧组绝不是创作集体,而是集体创作,充其量最好就是集体创作,因为它是一种雇佣关系。但是创作集体应该是同一种意愿的共同体。我强调每个人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发挥才能形成一个共同体,是一个创作集体的概念。恰恰是个人都要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而不是压制它。但个性差异又不能体制化。我怀念前苏联的是人类的共同理想,而不是政治正确的机制性的东西。  唐晓林 我们主要是想在教学的范围内谈创作集体。但是,昨天(陈)界仁谈到的一些核心问题提醒我们,不要把身在学院这件事自外于整个大的社会结构,这个结构是穿透学院的。我们面临着现代性以来所设置的一个似乎政治正确的标准,假设前提是——艺术就是一个独立个体的自由创造。实际上,“独立”、“个体”、“自由”、“创造”这几个词全都需要仔细辨析。 “独立”。事实上我们并不真的是独立的个体,更多可能是被孤立的状况。我们有网络,有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可是在精神的层面上,在心灵的层面上,绝大多数的状况下,我们是被隔断的,仿佛我们心理上的连接跟网络的连接情况是相反的。无论如何,我们的现状是,越来越被今天的媒体状况给肢解,变成破碎的、不完整的个体。 “个体”。我们经常会把“个体”停留到一个“个人”的位置上,但我们这一个个“个人”的思想和精神状况,常常是被割裂的。那么我们每一个个体的更加完整、更加完善的状态,其实是要再去争取的,再去工作的。昨天我们其实也一直在说“主体”这个词。昨天老黄(黄孙权)谈到,我们有批判的能力的时候,有以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事物,类似有“我注六经”的能力的时候,也许就是有“主体性”的那个时刻。所以,所谓的“主体”,常常是指获得一些“主体时刻”,我们没有办法保证我们一直都是一个有完整主体性的那样的个体。 关于个体和集体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是我们谈到“创作集体”的时候,一定会要去面对的问题。界仁说他的工作团队是一个“临时性社群”,然后强哥(高世强)刚刚说其实我们之前在谈“共同体”,我们想要创建一个大家在一定的范围内,达成某一些认知上的、思想方法上的共识,然后我们互相之间形成共鸣,这个我是非常认同的。我们不是要要求这一个集体一定要有唯一的正确的看法或视角,我们其实非常鼓励在这个团体内有不断的异义、异见产生,然后大家可以有不断的、流动的讨论发生,有新的共同关切、共同问题意识生发——这个是我们想要去获得的,一个有流动的、临时性的集体的状态。 我们想形成一个创作集体的教学氛围,它可以给每一个个体形成某一种共鸣,某一种心心相惜的感受,而这个东西,特别是对我们的学生们,可以有很大的支持和鼓励,让大家有信心去面对大众媒体的广告和宣传所规避或者说所空缺掉的部分。比如说,我们面对主流的话语,我们面对经典文本的勇气,可以在这个小范围里面去营造。可能界仁在提他对于“集体”的质疑的时候,所指的是非常宽泛的、抽象化的、整体的那个集体,而我们恰恰是觉得,在今天的实际现实是,这个网络化、全球化的状况,让我们有必要在身边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形成一些另外的、更有生发性和创造性的,对我们每一个个人都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而且我们大家要一起共同地来营造它。在一个相对的范围内来谈集体这件事情,相对于整个大的社会现实,相对于那个我们所批判的、所不满意的社会现实来说,这些创作集体才是那里面的“异类”,我们反而是成为了一些能够产生出新的异见、新的思想的带有批判性的主体,或者说更有生产性的那一个部分。 昨天我们讲到了几种不同的创作集体的探索,前段时间我们学校里有做Inter-World-View这个项目,然后昨天强哥也谈到,我跟他们“山水”团队去拍摄富春山水,这些工作的过程里面,我们其实是企图逐渐走向那个所谓的创造的核心部分。 可能前面我们更多是在面对个体和集体之间的共处问题,这个其实是要有技术的,对吧?大家昨天也谈了,历史上很多艺术团体、流派,或是艺术院校,包括达达、超现实、包豪斯、呼特玛斯等等,他们都是一段时间范围内的创作集体。而我们不能因为他们后来产生了很多的私人恩怨,也可能因为私人恩怨而解散,就否定掉了曾经有过的那些思想与创造的火花。 但我们逃避不了个体与集体之关系这个问题,所以我们要去强调“创作”的意义。创作和工作是不同的,创作集体和工作集体是两件事情。我们要组成创作集体,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创作集体必须是流动的结构。当然,我们一起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要设位置、有分工,然后我们要坚守自己的这个岗位,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我们这个事情才能成。可是如果这个结构与分工长期固定不变的话,这跟一个公司有什么区别?所以朗西埃在他的《劳工之夜》一书里通过对大量档案的挖掘与分析,构想与描绘了在18世纪的一个夜晚,工人们在工作时间之余,在晚上读书写诗的激动人心的场景。晚上按说是资本家给工人休息的时间,是用以恢复体力再继续第二天工作的时间,大家却想尽办法要去读书、讨论、写诗,要去做自我的新的建构和生发。所以,我们是要建构那种工作岗位和结构会变化的流动的集体,它在一个时间段内是一个稳定的状态,下一个时间段进行另外一个创作的时候,它是需要变化的。这样我们每个人的智性才可以在不同的位置上得到新的生发,才可以像斯蒂格勒所说的一个“业余爱好者”那样去创作。这特别是让我们的同学们,在从无到有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有更开阔的眼界,才有可能争取自身的全面发展——其实扩展开来说也是同理,才有可能争取我们每个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得要以创作者的姿态,或者说作为创作者来面对我们的生活,我们才可以共同生活。如果让人只是停留在话语的层面、思想的层面或者劳作的层面,只是停留在某个单一的位置,这就是一个固化的社会结构。而创作呢,它帮助我们改变我们的感性结构。我们说审美即政治,就是这个道理。你的感性结构和你的行为模式,其实是共构的关系。 所以我最后想要说,我们这个创作集体的概念,是“创作之集体”。这中间当然会有很多的问题和困难。我们认为,创作应该要极其重视,问题不单是停留在集体的这个概念,必须得是每一个人都在这个集体里面有创造性,这个集体才成立,也必须得很多人一起合力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工作,而不是浮于表面的“分享”,我们才可以都有智性的介入,都有思想的生产——这样的集体才能滋养我们的创造,我们每一个人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才可以有更好的激发。 最后,我想引用康德的一句话来结尾:“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只有当我们超越理性所建立的自然律的规定和束缚,摆脱肉体本能,能够按照自我立法行事的时候,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管怀宾 非常感谢各位嘉宾昨天一天高密度的讨论。三十位嘉宾高强度发言的论坛也少有。实际上,就跨媒体艺术学院的工作来看,我们的日常工作状态一直在这样一个高强度、高密度的状态当中。 昨天的话题围绕媒体艺术、当代艺术教育、创作集体,各位嘉宾结合各自的背景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过去我们在艺术史群星闪耀的辉煌背景之下,每个人去追寻这个辉煌。在这个时代,值得让我们去追随探究的很多问题都消失了,因为一浪拍过一浪,似乎没办法去聚焦,或者没有值得去持续聚焦的东西,这是一个大的形势 。1985-1989年是我接受大学教育的时期,那时候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集体的艺术浪潮,让后来在日本求学的我很多年都一直思考回忆。在曲折的环境中有所思考,这非常有意思。今天看《兰亭集序》,虽是一人之笔,但确实带出了魏晋一代人的风貌。作为个体来讲,我们仍然追求这个辉煌,希望能够在一个短暂的、不确定的前提下创造这个辉煌。我们希望在有限的条件下,创作出让我们内心激荡的东西,无论是创作还是教学都需要这样。 2019感受力论坛现场,12月8日 ...

2019年11月22日,网络社会研究所国际年会如期而至。延续着过往三届年会的批判力与行动欲望,在中国网民的第21年,INS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与实践者,重新思考“网民”这一未被我们认真对待的用语。互联网的快速变迁中我们迅速遗忘过往,从个人账号兴起到不断涌出的网络群体,从主动、激昂的希望到泛娱乐化的现实…… 处于诸如此类的境况中,此次年会渴望以四个当前社会、社交与组织都逃不过的框架,逼迫真切的对话:“当代网络社会的精神生活”(panel 1),从总体上诊断“信息资本主义社会”的症状;“媒介考古学”(panel 2),拨开甚嚣尘上的当代媒体,在考古的反打镜头中寻找潜在的可能;“媒体政治经济批判” (panel 3) ,对媒体做政治经济学分析和批判;“平台资本主义”(panel 4),面对当下无孔不入的实质吸纳并从中发掘行动的出路。从第一代网民到生长于互联网的一代对议题的切身感受和思考中,年会在与会青年学者、国内外讲者及观众们的热烈讨论甚至争论中持续发酵。 第四届年会集体合影 大会回顾 11月23日上午—— 大会主题报告 第四届网络社会年会总召曁网络社会研究所所长黄孙权开幕致辞 年会总召黄孙权教授以网络造事(network as initialize)起头,介绍了前三届年会“网络化的力量”(第一届)、“与列斐伏尔前行:算法时代的都市论与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届)、“智慧都市网络(IUF)”,到此届“网民21:超越个人账户”的关注点,从一开始,网络社会研究所就朝向一个实践的理论与研究的进程努力,因此研究所不断组织新形式的聚会,并提出有关中国网络社会的研究。从1987年中国第一封书写着“越过长城,走向世界”的邮件发送成功开始,黄孙权教授拉出中国互联网的时间线,几十年来中国基础设施的发展,国外平台的进入与退出,中国平台的兴衰,媒体形式的嬗替演化,到如今的媒体生态,若考察中国网络-技术发展的历史,摊开其中的褶皱,或许另类不在未来而在过往中。 以四个框架提出一系列希望嘉宾及所有人共同探讨的问题后,他道出愿景:“从个人敏感式创作到创作集体,从独角兽公司到劳动者自组平台的案例,思考社会-艺术的编码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意涵,以及为何这将是对抗全球新自由主义化的方法,唯有在星球计算(planetary computing)里形成人们共同的堆栈(stacks),将社会运动造就的‘新人’与数位原生代的‘新人类’统合起来。才让我们想象everthing is for everyone的到来。”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管怀宾院长出席会议 专题一:当代网络社会的精神生活 Bifo回应年会的主题,指出时间是数码网络和物质社会生活分歧的核心,前者压缩了后者。他关心的重点不在殖民了通讯的网络的经济,而是殖民了我们心灵的经济,那种“屎尿风暴”(shit-storm)和白噪音的无意义数码刺激与碎片,对人的心智和集体大脑产生的影响。并指出其中的关键并非真假的问题,真假问题非网络独有或由网络所造,真正的问题是在“屎尿风暴”中分辨真假与善恶能力的衰弱。同时,数据联合人工智能创造出的自动装置加持其中。这是一场噩梦,它阻扰着我们将身体与集体大脑重新连接。Bifo激昂地说道,当今的希望在网络工作者上,正如马克思提倡的,要从生产的角度上看待问题,以无数认知劳工的团结合作来逃脱陷阱,选择保有人类作为一个真实生命、共创大同的可能性的道路。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汪凯演讲《 中文网络中的戏仿文化:一个简史》 汪凯从戏仿的形态带出自己对戏仿的认识及其出现的背景环境,并且分析了90年代后期以来网络戏谑潮流形成的力量、条件与结构,官方初期对于互联网的监管宽松,在当时的全球化氛围中,互联网更多地被视作加入全球科技与商业竞争的新兴产业机会。在走向更开放的社会中,这种幽默感在顽固的旧事物与人们对其内在价值的质疑中萌生勃发。 对于网民而言,这意味着什么呢?它们更多是与抗争政治无关的戏仿,涉及到了深层的审美政治与生活政治,在这些用于交流的笑话中,是基于共享“感觉结构”的网民使戏仿成为可能。汪凯基于观察给出了戏仿游戏核心参与者的特征,在他对戏仿文化简史的梳理中,我们看到从它的兴起到被收编改造失去锋芒的过程中伴随着的条件、力量和形势的转变。 专题一当代网络社会的精神生活综合讨论 11月23日下午—— 专题二:社交媒体政治经济批判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virREAL艺术科技中心主任姚大钧主持专题二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单小曦演讲《 新媒介文艺生产“中国现象”及其批判性考察》 单小曦描绘了新媒介文艺的“中国现象”的具体体现,如网络时代的新类型化写作、开创付费阅读等,也因它的数字性带来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产生了更加去等级、去界限的生产者,他指出了制约着新媒介文艺生产的物质和政治力量方面,与国外的共性和中国的特殊性。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克罗贝尔亚太事务学院政治与社会变革系Cleve V. Arguelles 演讲《青年是否正在虚度青春?东南亚年轻一代数字公民的新兴政治》 “千禧一代在政治上是冷漠的吗?” 无论是菲律宾或是其他地方,当代青年与政治的关系都受到相似的争议,即与政治渐行渐远。Arguelles认为不能从表面上下判断,代际之间塑造政治倾向的社会、经济与政治条件的不同,不能用相同的经验标准来衡量。当代青年有了新的政治参与方式、拓宽了政治参与的范围。Arguelles所做的是揭示这种政治的变化,他描绘了菲律宾几代青年的历史和政治脉络,当代青年在这个经济脆弱、家庭结构变化和政治封闭的时代,对参与主流政治有一种疏离感,产生了一种个人化、流散的政治,尤其是对数字公民身份的热衷,倾向于通过互联网来实现政治主张。 Arguelles以推特在线社区“改变”(Alter)的数字民族志研究,阐述菲律宾千禧一代数字公民实践的兴起,及它如何重新定义了政治和政治参与。 日本批评家和评论员滨野智史演讲《加拉帕戈斯化:日本奇异社交媒体生态》 滨野智史透过“加拉帕戈斯化”(Galapagosization)的现象来评论社交媒体,他介绍了两个日本特别的社交媒体:“2chan”以及“Nico Nico Douga”。2chan是个完全匿名的BBS,在其中,大量的meme被接续着复制黏贴,几乎没有改动地传播,甚至其中的“恶作剧”产生了一种从政治到亚文化的“畸变”;Nico Nico Douga弹幕的伪同步给人一种分享此时此地和交流的幻觉,在屏幕上的同步,相对应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异步。它的伪同步机制刺激了许多用户生产内容,例如“初音未来”,滨野智史认为她是匿名社区的符号,很方便地将每个创造者的独一的作者身份隐匿其下。为什么它们会突然转到另一个语言区里呢(从2chan到美国的4chan,从Nico Nico Douga到中国的bilibili)?世界各处都有御宅族,不同于并不反感暴露出他们脸和生活的facebook和instagram用户。匿名文化回避它,互联网是不同于真实世界的另一天堂,御宅族聚集在此。在对加拉帕戈斯解释后,滨野智史提出问题:它们是对数字资本主义的一种抵抗吗?他提供了两种解答:不,网民并非带有政治意愿的市民,在加拉帕戈斯化平台上的主体只是集体meme的蜂群而非个体的团结;是,作为一种替代的方式,匿名网民分享着公地,认为匿名社区不该被用来赚钱,他们赞扬免费志愿的形式。 荷兰阿尔特兹艺术学院副研究院主席 Nishant Shah演讲《 人性未满:人类的数字未来》 Nishant以远程视频的形式将数字世界如何不够人性化娓娓道来。他以查理二世收集排泄物测量体重的故事引出,我们从古至今都着迷于对“人”的测量。但测量的过程并不是温和的,它是一种权力的政治表达,这种权力渗透在了组织社会性、亲密性、我们生活的形式、死亡条件等等里头。他举了几个例子,对于之前的测量的历史来说,人类身体都是这些测量实践的中心,而在数字技术无所不在后,身体不一定是中心了。 他分析了两种如今在硅谷很流行的关于人类未来的愿景--技术奇点和数字永生,在其中人作为信息、数据,或是被作为基因序列来看待。从前的那种测量人的技术,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技术,现在是打造以机器为中心的矩阵,它不把人看做人。随后,Nishant以1966年Shakey机器人实验的例子,引出人和机器的关系,以及人的因素是怎么从计算的历史中被抹去了,机器学习有许多人为的因素。最后,Nishant道出自己的担忧,把人越来越多地作为信息和数据阅读,人就会越来越少地受到保护,越来越没价值。为了保持不变,人就要等待修复、通过质量测试、不断更新,这从来不够人性化。Nishant Shah呼吁,为了确保一种技术加持人类的未来,我们需要一套新的权力、保护、授权,并捍卫它。 专题二社交媒体政治经济批判综合讨论 11月24日上午—— 专题三:媒体考古学 天津师范大学副教授王行坤主持专题三 威斯敏斯特大学电影、电视和运动图像专业 Michael N. Goddard演讲《 沉浸式媒体、虚拟现实和视听媒体考古》 新事物中的旧的部分是什么,旧的事物中新的部分是什么?许多关于VR的广告和炒作,让人觉得虚拟现实似乎是一种21世纪的新兴现象。但VR其实是在视听运动影像、声音和计算的交织中产生的,这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技术的发展是周期性而非不断前进的。Goddard在演讲中以媒体考古学的路径探讨了如今VR和沉浸式媒体的复兴,它们其实是处于更长的“视听”的非线性历史中的周期性的现象,Goddard播放了几个作品的片段,将虚拟沉浸技术放置在非线性考古中,展开其作为实践美学形式的系谱。用周期性来思考是一种批判“新”的霸权的媒体考古策略,Goddard强调找到如今围绕着VR的话语的陈词滥调,以及它在上世纪90年代投机式的发作之间的某个点的重要性,这样我们才更容易掌握VR中真正潜在的新事物,并且充分认识到它的极限和能力。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吕新雨演讲《 新媒体时代的未来考古》 吕新雨在讲演中,探讨了劳动价值论和人的再无产阶级化的问题,她勾勒了如今中国新媒体的巨头BATJ(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今日头条)兴起的动因、土壤,及扩张发展阶段以使用价值优先来吸纳用户为其劳工的过程,并揭示了其购买民主为自己续命的欲望,例如新浪微博从议题策源地积累大量用户到商业化,最终被阿里收购变成出卖民主的地方。在这些过程中,新媒体巨头不断进行大数据的圈地,人作为一切数据的总和,人的数据化作为其生产资料,人会彻底丧失自主性,异化为虚拟数字的存在,同时,人的“生活世界”也被吸纳,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之间的区别彻底瓦解。 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CISA),大阪市立大学城市研究樱田和也演讲《跨越边界的泛亚草根:一百年》 樱田和也指出新媒体理论,尤其是在70年代后西方主流的学术界中,有这么一种倾向,将其与数字化转型结合,对未来有一种乌托邦的想象,在他们的描述中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社会,但这些新媒体理论在当前非常复杂的现实中错失了它的准确性。为了理解当前的现实,对过往的回溯是必不可缺的,先辈的网络与当今网民的网络有什么不同呢。樱田和也在他的演讲《跨越边界的泛亚草根:一百年》中,介绍了一些无政府主义者,如刘师复、大杉荣等人为草根阶级的自由平等奋斗的实践,并展示了一些战后回忆录。 专题三媒体考古学综合讨论 11月24日下午—— 专题四:平台合作主义 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媒体研究Nathan Schneider演讲《新创公司需要一个新选择:退向社群》 新创公司通常都要在这样一个仓鼠笼里无休止地循环:找别的大公司收购或是上市。是否有一种方式让他们跳脱出这种投资者的仓鼠转轮呢?退向社群,让依赖这个平台的整个社群共同拥有这家公司。这听起来似乎很疯狂激进,但Schneider已经在做这样的E2C(Exit to community)实践,并在经济、法律、组织方式等方面都有了充分的考虑,这让公司并非只是从用户身上攫取利益,用户、员工、参与者等等都可以是共同拥有公司的利益共同体,这种共同所有权的机制可以是共同协作、信托,甚至可以是加密代币。在演讲中,Schneider介绍了E2C的实践及具体机制,我们看到作为替代方式的平台合作主义提供的可能性。 信息设计师、研究者以及Sharelabs 的活跃合作者Olivia Solis演讲《剥削取证》 我们产生的数据,谁可以获取?Share lab是一群对探索、破译并揭露互联网黑箱有极大好奇和热情的创作者,Solis是其中一员,过往他们做了一些有趣但结果令人膛目结舌的研究,如研究人工智能产品是如何获取用户的信息的;如他们发现即使不使用google公司的App,也可以通过网站上的cookie追踪用户,它可以预测用户接下来的行为;通过公司的邮件,可以知道该公司的治理结构,发生公关危机时在哪开会……Solis介绍了来自Share lab的几个研究,他们将其绘成信息量巨大的图表,揭露出我们平时不可见的过程,包括收入的不平等,对人及对地球的剥削等。在一个闪亮的新物件背后的不可见过程的问题,我们往往会忽略,或是假装它不存在。最后她提醒大家,如今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也正加快着那些有权力的人对没有权力的人的支配。 专题四平台合作主义综合讨论 青年学者论坛 年会除了主题演讲外,另筹划了青年圆桌论坛,在22号与24号,20多位浸泡在中国网络环境中,来自艺术、哲学、建筑、电影、信息技术、人类学、传播学等领域的青年学者和实践者,也以年会的四个维度发表了演讲,交流了自己对于美图软件、独立音乐、互联网遗忘权、网络草根、吃播等的观察和批判。 此次年会也试验了使用slido提问及现场肉身提问的方式: 现场slido部分实时问题 现场嘉宾提问、观众提问 年会学术委员: 高士明教授 管怀宾教授 姚大钧教授 陆兴华教授 黄孙权教授 主办:中国美术学院文化创新与视觉传播研究院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承办: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网络社会研究所会议总召:黄孙权教授工作团队:李佳霖 叶V 许丹玲...

时间2019年12月7、8日地点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组织委员会管怀宾、文涛、姚大钧、高世强、牟森主办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在今天,社交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迅速发展并日益普及,人们的生产生活获得更多的便利,知识与信息更新飞快,视野广度拓展便捷,但个体记忆的能力、思想的深度与处理复杂问题以及进行知识生产的能力却受到极大的挑战,甚至很明显,我们越发感到随之而来的感受力的式微与创造力的匮乏,个人的保存与发展面临着深刻的危机。我们无法作为孤绝的个体求得生存,却又被隔离、切分为语言、思想、行动的碎片,与他人进行连结、切磋、交流与共享变得势在必行,个人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正是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保护和激发 有鉴于此,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连续举办“感受力论坛”,邀请国内外艺术创作、教育与研究领域的同仁,聚焦于感受力的蒙养与创造力的激发,共同分享实践与研究所得,探讨如何以艺术做教育,以教育做艺术。今年,2019感受力论坛主题为“以创作集体为方法”。 我们愿意借由今年的“感受力论坛”,坦诚而开放地探讨由师生共同组成创作集体,在相对长的时段内用创作带动教学,同时以教学展开创作这一方法,探寻如何酝酿艺术生产、思想生产的动能,进而培养共同关切,引导心灵转向。我们初拟出一些议题,例如“学院当代艺术教学的危机与机遇”“如何用艺术实践建构我们的未来?”“科幻作为方法?”“媒体艺术的开放性?”“跨媒体艺术创作的产学研可能?”等等,期待与各位艺术/教育的同行者们进行深度探讨。我们也期待与各位同行者探讨未来“跨媒体艺术节”的举办维度,并邀请各位同仁们与我们一起齐心协力,用我们的感受力对现实做出新的解释,用我们的想象力向社会和时代提案。 直播地址 第一、二场(12月7日上午9点直播开始) 第三、四场(12月7日下午13点30分直播开始) 自由讨论(12月8日上午9点30分直播开始) 会议日程 2019年12月7日地点:中国美院南山校区南苑会议厅 第一场  9:00-10:30   致欢迎辞与主持(约5分钟):管怀宾 主讲:(20分钟/人) 王俊杰:跨领域艺术的当代思考与合作生产 姚大钧:与未来对峙:科幻作为方法 牟森:存在巨链:跨媒介创作的产学研可能 回应与开放讨论(约20分钟) 与谈人(5分钟/人):刘恪、郑闻、黄小捷、王旖旎 茶歇  10:30-10:40 第二场   10:40-12:20 主持:高世强 主讲:(20分钟/人) 朱朝晖:手机时代摄影的进退和取舍 胡介鸣:反刍的图景:第三只眼睛 李京键:其大无外,其小无内:音乐与多种艺术的界限和融合 孙承健:虚拟制作时代的电影视觉观念与创作方法 回应与开放讨论(约20分钟) 与谈人(5分钟/人):王子耕、陶显、谭彬、吴佳芮 第三场  13:30-15:10 主持:姚大钧 主讲:(20分钟/人) 李振华:一个人在荒岛:诗歌、短句和朋友圈 董冰峰:如何共同生活?——艺术与“共同体” 陈界仁:创作集体或悖论体(远程) 黄孙权:批判的衰落:跨媒体的中年危机 回应与开放讨论(约20分钟) 与谈人(5分钟/人):赵德利、张杨、刘益红、蒋竹韵 茶歇  15:10-15:20 第四场  15:20-17:00 主持:牟森 主讲:(20分钟/人) 武小川:作为塑造的艺术 高世强:探索一条新道路:一场“山水精神”和“近未来”之间的教学研实验 管怀宾:融超经验:消化观念、技术的流变与普适性专业建构的矛盾 回应与开放讨论(约20分钟) 与谈人(5分钟/人):闵罕、郑达、陈问村、朱玺  2019年12月8日  自由讨论 时间:9:30-12:00 地点:南山校区8号楼1楼会议室 主持:管怀宾 讨论:全体与会者 敖日力格、车建全、陈问村、董冰峰、高世名、高世强、管怀宾、胡介鸣、胡晓阳、黄孙权、黄小捷、蒋竹韵、李川、李京键、李振华、刘恪、刘立宏、刘益红、闵罕、牟森、孙承健、谭彬、陶显、佟飚、王俊杰、王旖旎、王音洁、王子耕、吴佳芮、武小川、姚大钧、张锰、张杨、赵德利、郑达、郑闻、朱朝晖、朱玺等 茶歇  10:30-10:40 午餐  12:00-13:30 13:30 乘车出发参观象山校区 17:30 晚餐 ...

在半个迷宫中 / Be in a Half of Maze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青年艺术家扶持项目 / Young Artist Project of CAA Art Museum  开幕 / Opening:2019.12.3 14:00 展期 / Duration: 2019.12.4 - 2020.1.3, 9:00-17:00 地点:杭州市南山路 216 号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实验展厅(-1F) Address: Basement of the Gallery, CAA Art Museum, 216 Nanshan Rd., Hangzhou  艺术家:冯冰伊 唐潮 吴鼎 郑源 Artist: Feng Bingyi, Tang Chao, Wu Ding, Zheng Yuan 策展人:刘畑 Curator:...

时间2019年12月7、8日地点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组织委员会管怀宾、文涛、姚大钧、高世强、牟森主办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在今天,社交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迅速发展并日益普及,人们的生产生活获得更多的便利,知识与信息更新飞快,视野广度拓展便捷,但个体记忆的能力、思想的深度与处理复杂问题以及进行知识生产的能力却受到极大的挑战,甚至很明显,我们越发感到随之而来的感受力的式微与创造力的匮乏,个人的保存与发展面临着深刻的危机。我们无法作为孤绝的个体求得生存,却又被隔离、切分为语言、思想、行动的碎片,与他人进行连结、切磋、交流与共享变得势在必行,个人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正是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保护和激发 有鉴于此,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连续举办“感受力论坛”,邀请国内外艺术创作、教育与研究领域的同仁,聚焦于感受力的蒙养与创造力的激发,共同分享实践与研究所得,探讨如何以艺术做教育,以教育做艺术。今年,2019感受力论坛主题为“以创作集体为方法”。 我们愿意借由今年的“感受力论坛”,坦诚而开放地探讨由师生共同组成创作集体,在相对长的时段内用创作带动教学,同时以教学展开创作这一方法,探寻如何酝酿艺术生产、思想生产的动能,进而培养共同关切,引导心灵转向。我们初拟出一些议题,例如“学院当代艺术教学的危机与机遇”“如何用艺术实践建构我们的未来?”“科幻作为方法?”“媒体艺术的开放性?”“跨媒体艺术创作的产学研可能?”等等,期待与各位艺术/教育的同行者们进行深度探讨。我们也期待与各位同行者探讨未来“跨媒体艺术节”的举办维度,并邀请各位同仁们与我们一起齐心协力,用我们的感受力对现实做出新的解释,用我们的想象力向社会和时代提案。 会议日程 2019年12月7日地点:中国美院南山校区南苑会议厅第一场  9:00-10:30  致欢迎辞与主持(约5分钟):管怀宾主讲:(20分钟/人)王俊杰:跨领域艺术的当代思考与合作生产姚大钧:与未来对峙:科幻作为方法牟森:存在巨链:跨媒介创作的产学研可能回应与开放讨论(约20分钟)与谈人(5分钟/人):刘恪、郑闻、黄小捷、王旖旎茶歇  10:30-10:40 第二场   10:40-12:20主持:高世强主讲:(20分钟/人)朱朝晖:手机时代摄影的进退和取舍胡介鸣:反刍的图景:第三只眼睛李京键:其大无外,其小无内:音乐与多种艺术的界限和融合孙承健:虚拟制作时代的电影视觉观念与创作方法回应与开放讨论(约20分钟)与谈人(5分钟/人):王子耕、陶显、谭彬、吴佳芮 第三场  13:30-15:10主持:姚大钧主讲:(20分钟/人)李振华:一个人在荒岛:诗歌、短句和朋友圈董冰峰:如何共同生活?——艺术与“共同体”陈界仁:创作集体或悖论体(远程)黄孙权:批判的衰落:跨媒体的中年危机回应与开放讨论(约20分钟)与谈人(5分钟/人):赵德利、张杨、刘益红、蒋竹韵茶歇  15:10-15:20第四场  15:20-17:00主持:牟森主讲:(20分钟/人)武小川:作为塑造的艺术高世强:探索一条新道路:一场“山水精神”和“近未来”之间的教学研实验管怀宾:融超经验:消化观念、技术的流变与普适性专业建构的矛盾回应与开放讨论(约20分钟)与谈人(5分钟/人):闵罕、郑达、陈问村、朱 2019年12月8日 自由讨论时间:9:30-12:00地点:南山校区8号楼1楼会议室主持:管怀宾讨论:全体与会者敖日力格、车建全、陈问村、董冰峰、高世名、高世强、管怀宾、胡介鸣、胡晓阳、黄孙权、黄小捷、蒋竹韵、李川、李京键、李振华、刘恪、刘立宏、刘益红、闵罕、牟森、孙承健、谭彬、陶显、佟飚、王俊杰、王旖旎、王音洁、王子耕、吴佳芮、武小川、姚大钧、张锰、张杨、赵德利、郑达、郑闻、朱朝晖、朱玺等茶歇  10:30-10:40午餐  12:00-13:3013:30 乘车出发参观象山校区17:30 晚餐 讲演摘要 (以讲演出场为序) 王俊杰:跨领域艺术的当代思考与合作生产当代“跨领域艺术”(Transdisciplinary Art)思潮让我们重新反省分类学的问题外,更带出在数位时代全球化下的当代性与未来艺术可能性的思考。特别是1970年代后的新媒体介入当代艺术风潮,运用独特的科技媒体界面及互动语言,将艺术的传统分类与单一性推向复合式的多元表现。新媒体艺术一方面紧随科技发展,另一方面也跨出艺术的传统分类,朝向跨领域的整合性艺术样貌,将新的美学与形式等不同媒介及当代命题相结合。本短讲将讨论跨领域艺术的当代演进概念与台北艺术大学近期的大型跨领域创作案例分享。 姚大钧:与未来对峙:科幻作为方法未来这概念一直随着历史不断地变化着。而当下,未来给我们一种前所未有的“逼近感”,我们甚至感到在与未来对视/对峙。我们在思考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对时间的新感受,时间的压缩感。也正因此种逼近感,尤其在此时此地,科幻就越显重要。因为面对当前无底线的科技崇拜与科技乐观主义,科幻提供了重要的批判机制,或说跳脱机制。科幻并非小说电影,它是一种创作及思考方法。在开放媒体系,我们用科幻联系起各种媒介平台与技术,也用它贯穿了东西文化与历史的过现未。 牟森:存在巨链:跨媒介创作的产学研可能一、用途和路途。借用《硅谷百年史》著者皮埃罗·斯加鲁菲的观点:“硅谷的创新指的不是技术,而是技术的用途。”媒介创作不是媒介展演系的教学目标,媒介创作的用途才是。用途对应领域,所谓产。媒介展演系的培养面向对应三个领域:展场、演场和映场。用途决定路途。二、短途和长途。媒介创作的教学如同驾驶的学习,只掌握单独科目的技术是没有意义的。跑一次长途是对单独科目的最好整合应用。媒介展演系的课程系统,由元媒介和跨媒介组成。元媒介课程相当是短途,熟悉各种单独科目。跨媒介,通过项目实践和创作集体的方式,将各种单独科目整合为有机的长途。是为学。三、中途和殊途。但丁云:当人生的中途,面对黑森林。需要确立伟大目标,需要走下去的工具。于是有叙事工程。由实践到教学,再到实践。如果说呈现本质和真相是伟大目标,一切跨媒介创作都为其副产品。殊途同归。研,以培养教学人力为己任。研无止境。 朱朝晖:手机时代摄影的进退和取舍一、摄影工具进化至今,主流并非数码相机,而是手机。二、从传统摄影到数码摄影,拍摄理念和规则并没有改变。三、从前期拍摄到后期制作,数码摄影向前兼容,提供了更多便利和更大空间。四、适者生存,变者进步。感受力和创造力退化,不能归咎于外因的进化,而应归结于内因的不进化。 胡介鸣:反刍的图景—第三只眼睛在我的理解中,只有经过不断反刍的图景信息才能够列入有价值的图景行列,或者说可以被关注和探讨的图景不属于单纯的客观图景,它们是经过主观反复整合的观念化了的图景,如本雅明所称的那种被灵光所环绕的图景,一个与日常生活和客观景致相异的镜像,一个意外的景观,一个被附体的视觉感知。我将以创作实践案例来阐述反刍图景的经验。 李京键:其大无外,其小无内:音乐与多种艺术的界限和融合一、20世纪以来的音乐创作思想及其派生出的多种融合形式;二、整合的运用历史中所出现过的技术现象是跨学科融合在当下的基本方式;三、作曲不可教,可教的是历史中所出现过的技术现象。 孙承健:虚拟制作时代的电影视觉观念与创作方法一、始于虚拟设计与数字资产的电影虚拟化制作,不断僭越着基于索引性观念的“照相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不断型构着一个有别于现实世界,并与现实世界并置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数字世界。二、电影虚拟化制作涉及几个关键性问题,一是在生产与创作的过程中,与传统电影的生产与创作方式所不同的是,虚拟制作更注重协作性、交互性与非线性;二是虚拟制作的实现方式涉及虚拟设计与数字资产两个重要因素。三、作为一种生产方式与创作方法,电影虚拟化制作在制作流程层面就有别于传统电影创作的线性模式。虚拟制作流程形态的建立,与传统电影制作模式相比,并不仅仅代表着制作流程的简单变化,而是在根本上能够将创作者的艺术才华与艺术想象力,从传统电影制作的线性化流程中有效释放出来,从而围绕创作者的创作个性,以及创作者基于意图表达的创作需要,更加灵活地组织起多元化的、各种网状结构的制作流程。 李振华:一个人在荒岛:诗歌、短句和朋友圈我一直试着在找一种方法,就是任何时刻都可能有创造的方法。记得当年导演阿巴斯说,他有钱的时候拍电影,有摄影机的时候拍摄影。但这些都没有的时候,他会一直有一支笔在兜里,他写下诗歌。我一直在找类似的方法,一直试着通过朋友圈实现一种快捷的创造方式。因为我相信创造无限,其他只是介质转换的问题。那么这个无线的原点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诗歌,也就是来自于你脑中的一些片段,带有美感诗意的某个瞬间。而对这个片段的转化,它可以是关系美学式的,它可以是社会介入的,它也可以是最优雅的某种姿态。我的工作一直是与社群和社会分不开,那么我如何在一个短暂的时光里,与我的朋友圈共享各种创造力。也许只能有诗歌,只能有文字的方式去实现。而之后邀约艺术家的图像创作,印刷的诗集,展览,都是对这一创造瞬间的物质转换,有些是物件,有些是空间,还有一些是模糊的状态。我经常会反问,创造力,到底创造了什么?以及自己是如何去理解和认知的。 董冰峰:如何共同生活?——艺术与“共同体”当代艺术对于飞速发展的社会以及紧急状况如何作出反应?此种反应与实践又是以何种在地的理念和多样化的形式参与到社会重建与公共对话之中?以《新美术》2014“可出售的乌托邦”和2018年的“超图像”两次专题策划为工作延续,本次发言题目“如何共同生活”的研究背景,既源自于当代艺术面对的动态社会关系以及全球性危机,同时又从近年越来越多艺术家的在地实践和具有原创性的工作理念与问题案例为展开,尝试对部分艺术项目,如:毛晨雨“稻电影”聚焦的“社群”连接、陈界仁电影行动的“诸众”,以及田中功起发起的“如何共同生活”等项目主题进行研讨。 黄孙权:批判的衰落:跨媒体的中年危机1979年,由一个钢铁场转变成国际知名的德国林兹科技艺术节,今年的主题乃是“跳出同温层”,副标题是“数位革命的中年危机”,并推出一个收录了从1986年至今的电子艺术档案展(ars electronica archive)。新媒体仍在,但不再新奇,如同数字艺术不再前卫一样。如今再提新媒体或电子媒体艺术还有什么仍待厘清的特征呢?林兹的科技艺术的跨领域化(科技、媒体、社会)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从1980年代的跨媒体化(intermediality)到1990年代的跨领域化(interdisplinary)及社会转向(social turn),说明了艺术如何“运应”科技与媒体的社会生产有关。而适应(如何使用技术只让我们麻木)不是创新,创新与批判有关。技术创造了一种环境,技术将一种知识转接为另一种形式的知识,一种媒介是另一种媒介的内容,而新环境能使之前的旧环境转变成一种艺术形式,在看似前进又循环的历史中,人如何不是技术的复本,就是艺术生产的关键。 武小川:作为塑造的艺术近五年来,实验艺术、跨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等新专业,成为各院校学科发展推进的重点,这些控制、特设专业,与2012年学科目录中的诸如摄影、公共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等新专业,具有某些共通的知识模式以及教育逻辑,其教学内容、案例型课程、项目课题带动教学、理论框架、艺术史上下文的谱系、艺术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基础、技术环节、方案推进、实施与锤炼等等教学各环节的内容和方法,各院校有着异曲同工之诉求,一个潜在的专业学科群业已形成。更重要的是,在新专业学科的推进过程中,各地的艺术家-教师,已经塑造起一个世界范围之内都很独特的艺术样态,它也深度的重塑着这个时代艺术教育的本体。更为关键的是,实现了通过艺术来塑造“人”,已实现“成人”、“立人”的教育功用,并达致塑造社会与未来的教育宏愿。 高世强:探索一条新道路:一场“山水精神”和“近未来”之间的教学研实验介绍近几年来由本人主持的一场持续经年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影像行动。这个行动从看似遥远的两个极端开始:一极是探讨如何把中国文化传统中尤其是中国画传统中的“山水精神”激活,进入当代艺术创作和当代媒体语境;另一极是基于积极参与塑造和引导对“可能生活”的建构,的愿望与努力。这一极并不是从一般科幻入手,而是致力于探讨“近未来”的可塑性,并以思考和创作参与到对“近未来”的文化塑造。这个影像行动作为实验艺术系和空间影像研究所的创作集体教学研实践,开始于2017年。本项目为期计划十年左右,近期目标是形成一门涵盖本科高级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的成熟课程,远期目标则是打通中国文脉传统与未来建构,形成一条当代艺术实践的新道路。 管怀宾:融超经验:消化观念、技术的流变与普适性专业建构的矛盾一、学院与当代艺术的生态学院与当代艺术生态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它涉及到学院的意义与作为,涉及到当代艺术泡沫现象下面的基层景观。二、新知识系统的建构关于知识系统的认知与建构,这也是我们在教育现场常常论争的问题。实际上,就今天艺术教育内外的总体情形来看。无论传统学科还是跨媒体艺术这样的新兴学科,都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视觉文化的转型、无论是图像与媒介的系统更新,还是视觉生产、传播方式都在发生位移。三、寻找可能的起点我们阅读艺术史,也研究前辈艺术中闪光的内容,并不等于我们拥有了法则与标准,历史与经典不只是某种过去式,而应当成为流动的篇章。我们从刚刚逝去不久的过去中挖掘不同的表达方式,不是为了向经典致敬,而是为了寻找可能的起点。四、创作与教育在场的交替思考过去的二十年,我一直关注东方的空间美学与空间营造方式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可能性问题,有意将一些概念和元素介入到装置艺术创作之中,当然我希望指涉的是今天的文化现实包括视觉与空间建构问题。五、教学相长——确立主体优秀的实验性课程不但要有它明确的目标和相应形态创作的阶段性要求,同时也要有多种思考途径和一连串的思考题,需要学生对发现与创造意义的追问成为某种自觉的行为和主动意识,以抵制来自外部或艺术界庸俗的价值取向与表象模式。 与会者简介 (以姓氏拼音为序) 敖日力格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北京电影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电影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98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电影美术设计专业。毕业后曾工作于内蒙古电影制片厂,现任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学院院长、中国电影美术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电影视觉艺术、新媒体艺术、视觉文化与传播;主要讲授课程:电影美术设计、电影视觉设计、新媒体艺术等。主持科研《“2008北京北京残疾人奥运会火炬传递”创作研究》、《当代电影美术前沿问题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山海经”的视觉化研究》、《塔克拉玛干的鼓声-数字调色创作研究》等十余项。出版专著《电影色彩》;主编《中国电影美术教育50年》、《感觉的基础-电影∙美术∙人》、《景物∙角色-影像语言的建构与拓展》、《视像∙再现-视觉空间的重构与置换》、《迭代与交融-论文集》、《第四届北京电影学院国际新媒体三年展-画册》及专业教材等数十本。曾历任《骑士风云》、《悲情布鲁克》等数十部故事片电影的美术设计师。同时在主要工作之余创作并指导拍摄了大量的广告与MTV影片。作品曾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政府“华表奖”、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中国电视音乐大赛最佳作品等多项奖项。 车建全 1967年出生。200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文学硕士。现为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 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特聘),美国加州CGU研究生大学客座教授,广东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委员,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专家,第11届佛罗伦萨双年展影像金奖获得者。长期从事绘画、影像互文关系的研究与实践,近年来致力于意识测试和视觉转换的尝试。 陈界仁 1960年出生,目前生活和工作于中国台湾台北。早年曾积极参与表演艺术创作,1987年后逐渐停止创作八年。1996年重新恢复创作后,开始和失业劳工、临时工、移工、外籍配偶、无业青年等进行合作,对已被新自由主义层层遮蔽的“人民”历史与当代现实,提出另一种“再-想像”、“再-叙事”、“再-书写”与“再-连结”的拍摄计划,他将相关拍摄计划,称为“生产第二层运动”。2010年开始,陈界仁更积极关注在新自由主义与后网路时代的“全域式”操控技术下,全球越来越多人沦为泛临时工的现实,这同时也是一种不再以民族国家/现代国家为分界的新殖民状态,他将这个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与自动化生产后的普遍现象,简称为“全球监禁、在地流放”,并试图通过重思“以欲化欲”的路径,借此思考如何质变“全域式”操控技术的可能性。 陈问村 伦敦切尔西艺术学院纯艺术专业硕士毕业,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版画专业硕士毕业,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本科毕业。参加展览包括“时间开始了——2019乌镇当代艺术邀请展”、“无介”留英中国艺术家群展、“繁茂”群展、“模糊边界”等。 董冰峰 现为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研究员。2005至今曾先后担任广东美术馆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策展人、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栗宪庭电影基金艺术总监、北京OCAT研究中心学术总监。同时他也担任多个艺术机构、艺术理论丛书和影展的学术委员、主编与国际评委。曾获“CCAA中国当代艺术评论奖”(2013)、“《YISHU》典藏国际版中国当代艺术评论奖”(2015)和亚洲艺术文献库“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华研究驻留奖”(2017)。董冰峰的研究领域包括影像艺术、独立电影、中国当代艺术史、展览史与当代批评理论。 高世强 1971年出生于山东省潍坊市,现为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主任、空间影像研究所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他自199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情境雕塑、装置及实验影像创作和研究。本世纪初开始,他的研创及教学方向逐渐聚焦于活动影像领域,近年来致力于空间影像叙事研究及创作。 管怀宾 管怀宾,1989年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毕业,2004年东京艺术大学博士后期课程毕业(获博士学位)。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管怀宾善于将传统文化元素和感知方式解构并溶入到自身的语言系统和作品构架之中;他将中国古典造园美学融入其空间装置形态,使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艺术语境中获得广泛的延伸与拓展。多次参加越后妻有三年展、神户口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上海双年展等重要国际展事。 胡介鸣 胡介鸣生活工作在上海。从事新媒体、影像装置、摄影艺术作品的创作并参与展览,如:“010101:技术时代的艺术”(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 2001);“生活在此时”(汉堡火车站美术馆 柏林 2001);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 1990-2000”(广东美术馆 2002);“在过去和将来之间:中国新摄影和录像”(国际摄影中心 纽约2004);他使用交互媒体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参加“影像生存”第五届上海双年展(上海美术馆 2004)、“重新发电”第九届上海双年展(PSA2012)等展览。于2003年在比翼艺术中心(上海)举办名为“与你有关”的交互媒体艺术个展,2004年在布鲁塞尔MAAC HHKK举办“胡介鸣交互艺术展”;“等物齐观”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中国美术馆, 北京(2014),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聚焦”中国当代摄影与录像展;2006年参加“13:中国当代录像”纽约P.S.1当代艺术中心;“中国当代”,鹿特丹Boijmans Van Beuningen博物馆;2006ISEA和“01圣·何塞:全球边缘艺术节”;“代码:蓝色”第三届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暨论坛;“DEAF07荷兰电子艺术展”,V2鹿特丹;“釜山双年展2016”(釜山 韩国);“移动中的艺术:100件媒体艺术名作”,ZKM媒体艺术博物馆 2018(卡尔斯鲁厄 德国)等等。 胡晓阳 浙江传媒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系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照相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摄影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大运河影像文献整理与研究”、浙江省哲社科学规划课题“浙江老摄影家影像口述史研究”。主持浙江省特色专业“摄影”专业、浙江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浙江传媒学院—桐乡市濮院羊毛衫市场管理委员会文创实践教育基地”、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手机摄影艺术”、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项目化训练在《公共艺术创意研习》等课程中的应用与研究”。 黄孙权 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所工学博士,跨建筑、媒体、社会运动与艺术的艺行者(artivist)。于多所艺术大学任教,现为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网络社会研究所所长。研究专长包含建筑与空间理论、文化与媒体、社会运动与跨领域艺术。前《破报》总编辑,1997号召组织台湾第一场反仕绅化都市运动 “反对市府推土机”。近年开始从事策展与艺术创作,在高雄成立“捣蛋艺术基地”,“共艺术合作社”。作品曾参加三届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2007、2013、2017),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双年展,北京红砖美术馆个展,北京民生美术馆、台北立方空间等等。纪录片《我们家在康乐里》于台北双年展、台湾铁马影展、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十几个城市巡回影展过。策有“候鸟─台湾移工特展”、“复岛”、“亚洲新娘之歌”、“乡关何处”、“亚际双年展论坛”、“连结者峰会”(上海当代艺术馆)、“诸众之貌:滋事”、“为无为——谢英俊的建筑实践”、“甦醒的日常——921二十周年展”等与底层民众、地方、空间、建筑、记忆、行动有关的展览。著有《绿色推土机》、《除非我们寻找美丽》、《建筑与乌托邦》,译有《自己干文化──英国九零年代的派对与革命》。 黄小捷 黄小捷,1978年出生于江西省九江市,美术学博士,广州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教师。201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艺术实践类博士。 蒋竹韵 蒋竹韵,1984年生于杭州,现生活工作于杭州和北京。以问题机制为导向,其创作和研究方向涉足装置、行为、网络、声音、程序等多种媒介及形态。现就职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参与编程、声音等教学工作。2017年入围第五届三亚艺术季“华宇青年奖”。 李川 生于1971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为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教授,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研究方向:实验艺术、绘画等。 李京键 旅德青年作曲家,博士后。现为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青年教师。 李振华 1975 出生于北京,现工作于苏黎世、柏林和香港。1996 以来活跃于当代艺术领域,实践主要围绕策展、艺术创作和项目管理。现任香港巴塞尔艺博会光映现场策展人(自2014)、瑞士保罗克利美术馆夏日学院推荐人、瑞士Prix Pictet摄影节推荐,曾担任英国巴比肯国际展览“数字革命”国际顾问,自2015年担任澳大利亚SymbioticA机构国际顾问、香港录影太奇顾问。李振华曾主持编撰艺术家个人出版物《颜磊:我喜欢做的》、《冯梦波:西游记》、《胡介鸣:一分钟的一百年》和《杨福东:离信之雾》。2013年艺术评论以《Text》为书名出版。2015年获得艺术权力榜年度策展人奖(2014)、艺术新闻亚洲艺术贡献奖年度策展人奖,2016年第三届乌拉尔当代艺术工业双年展(2015)获得俄罗斯创新奖地区当代艺术计划奖。 刘恪 河南洛阳人。2011年毕业于德国卡塞尔大学艺术学院实验影像与虚拟现实艺术专业方向。2012年起任教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2017年起在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攻读实验艺术理论与跨媒体实践方向博士,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和杭州。 刘立宏 1958年生于沈阳,1982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工艺系。现任鲁迅美术学院教授。个展包括“刘立宏:风物一城”(2017)、“松”(2016)、“消失的土地”(2011)等,近年来参加群展包括“松:第七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2017)、“松不老”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无界影像:张离——故国新知(2016)、“剩余与额外”第二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靳宏伟中国当代摄影收藏展(2015)、“松:首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2015)、“消失的土地”第十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2014)、“冬至”(2014)、“基数—艺术家联展”(2014)、“沈阳三部曲”第五届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2014)等。摄影作品集包括《风物一城》(浙江摄影出版社)、《刘立宏·沈阳三部曲》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剩余与额外》(上海文艺出版社)、中国摄影家丛书系列《刘立宏作品集》(工人出版社)、《神话的观看》(辽宁美术出版社)。收藏包括《游移》、《消失的土地》、《冬至》(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剩余与额外》(CIPA画廊);《神话观看》(中国美术馆);《城中摇曳》(广东美术馆)。 刘益红 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博士,法国国家工业设计学院(ENSCI,Les Ateliers)硕士,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学士。研究领域涵盖当代艺术策展、网络社会研究、视觉文化研究、商业品牌策划等。2013年起参与策划“诸众之貌”亚洲社会与艺术研究计划至今,论文入选2016年世界艺术史大会,展览“连结者峰会”入选2016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青年策展人计划”。 闵罕 1982年生于浙江杭州。200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现任绘画艺术学院版画系第四工作室主任。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策展研究博士。目前的研究和实践面向艺术创作与策展实践,探索传统绘画与图像在当代艺术中的可能性,从技术与观念的角度探索媒介的表现方法和感觉机制、图像生产和绘画形式的关系,讨论如何使得启发性的图像制造成为可能。 牟森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主任。叙事工程研究所负责人。 孙承健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研究员、电影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影美术学会视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理论研究方向:电影社会学、电影叙事、电影数字技术。主要著作包括《情绪:影像表意的魅力与体验》、《“魔法师”的世界:电影叙事的观念与表达》、《电影、社会与观众》等。 谭彬 1989年出生,河南商丘人,现生活工作于杭州。201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14年至今,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创新设计学院。作品曾参展《中华创世神话——互联网艺术大展》(刘海粟美术馆,上海)、《我织我在——第二届纤维艺术三年展》(浙江美术馆,杭州)、《吴语·方言——上海艺术家邀请展》(中华艺术宫,上海)、《追梦时空——上海雕塑艺术邀请展》(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上海)、《大地备忘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实验艺术展区》(今日美术馆,北京)等展览。曾参与策划《一个人的丝路:尔冬强视觉文献展》(中华艺术宫,上海)、第九届上海双年展“重新发电”特别项目“上海方舟”、“中山公园计划”(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 陶显 陶显 (b. 1991, 安徽马鞍山)2013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得本科学位,2016年在纽约帕森斯艺术学院获得艺术硕士。她是帕森斯院长奖学金和中美艺术协会全额赞助的获得者。她的作品曾多次在美国、中国和日本等地展出,包括北京指纹画廊(2017)、新加坡Asian Art Platform(2019)、纽约Gallery456(2017)、日本吹上美术馆(2016)、纽约Participant Inc(2016)、纽约Untitled Space(2016)、布鲁克林工业城市(2015)和上海中华艺术宫(2014)。 佟飚 佟飚出生于安徽,80年代末考入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后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附中,现任中国美术学院专业基础教学部副主任。 王俊杰 毕业于德国柏林艺术学院(HdK Berlin),获卓越艺术家最高文凭,为台湾少数知名新媒体艺术家兼策展人。1984年开始录像艺术创作,为台湾新媒体艺术发展的重要开创者之一。1984年获年度雄狮美术新人奖,1996年获德国柏林电视塔艺术奖。2000年获日本“美术手帖”推选为“最受注目的100位艺术家之一”。2009年获台新艺术奖年度视觉艺术大奖。现专任于台北艺术大学新媒体艺术学系教授兼系主任。重要国际邀展包括:“光州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约翰尼斯堡双年展”、“亚太三年展”、“台北双年展”、“上海西岸双年展”、“林兹电子艺术节”、“欧洲媒体艺术节”等。重要展览策划经历包括 :“漫游者——国际数位艺术大展”(台湾美术馆,2004)、“异响——国际声音艺术展”(台北市立美术馆,2005)、“2006台北双年展:限制级瑜珈”(台北市立美术馆,2006)、“台北数位艺术节”(台北当代艺术馆,2009)、“Videonale国际录像艺术对话”(台湾美术馆,2011)、“再基地——当实验成为态度”(台湾当代文化实验场,2018)等。近年参与跨域媒体剧场设计作品包括:瓦格纳歌剧《尼伯龙根指环》(国家交响乐团,2006)、台语歌剧《黑须马偕》(国家戏剧院,2008)、《图兰朵公主》(德国莱茵歌剧院,2015);导演科技媒体剧场《罪恶之城》(松山文创园区,2013)及《索多玛之夜》(台北市立美术馆,2015)等。 王旖旎 1990年生于福建福州,2015年硕士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2019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视觉当代创意媒体专业,现为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开放媒体系助教。2015-2016年任职于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展览部及青年项目策展人,2017年起参与开放媒体系展览及教学工作,主要参与工作项目包括“未来媒体/艺术宣言”(2017)、“九个明天:入侵未来”(2018)、“全息书写”2018国际跨媒体艺术节、“黑镜第八季:当代异托邦”(2019)。 王音洁 艺术史博士,丰马剧场艺术总监,浙江理工大学服装表演系副教授,从事当代剧场和影像研究,以及策展实践,耕社工作室及品牌“剧象场开说”负责人,著有《复象与镜像——当代剧场与影像创作流动图景》。 王子耕 建筑师,策展人。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硕士。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讲师,镜像建筑主持建筑师,《PILLS》主编。曾任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讲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开放式课程导师。受邀在哈佛大学、雪城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院校授课或讲座。美国建筑师协会会员,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评审专家。曾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全额入学奖学金、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院杰出毕业设计奖、FAIRYTALES...

首届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Future Lab)于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上海西岸艺术中心举行。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的张培力、耿建翌教授和他们教学生涯中13位优秀学生的作品在本届教博会中展出,呈现了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教学的一个阶段性的回望。 张培力教授提出的以创作带动教学,将技术和创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学生通过遭遇创作中的问题,反思技术。媒介不再是简单的技术和工具,关于如何构建学生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是教学的核心。 张培力| Zhang Peili 2015年一个字/一分钟 耿建翌教授则提出的“艺术不可以教”,看似是艺术教学的悖论,但背后所蕴含的是同样的教学思想。他们注重在实验中寻找可能性,转换学生的习惯性思维,在不断的否定与重构中,进入到“玩”的状态,并鼓励学生在创作中做出及时的镜像观察分析。 耿建翌 | Geng Jianyi表格与证书(部分)1988纸 本次展览的中心区域分为三个展台,分别呈现了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教学的三个板块:录像与观念,观看与实验和拓展与开放。各个板块以13位艺术家在校期间的创作的多件作品,课程作业,笔记,课堂现场录像,课程计划表,课程教师名录等相关资料构成。 参展艺术家包括张培力、耿建翌、陆垒、蒋竹韵、郭熙、苗颖、林科、李明、陆扬、易连、张辽源、冯晨、邓悦君、刘国强和张鼎。 陆垒 | Lu Lei阿波罗与狄俄尼索斯的困境2017装置铝合金板,铜管,木头,压缩机 张辽源 | Zhang Liaoyuan七桥边上2017摄影,艺朮微喷、玻璃、榉木框 作品摄于七桥边上,而作品外框也在七桥边上的工厂制作。艺术家通过对视觉媒介的“形式结构”的瓦解与重组,诉诸着有关于从形式过渡到语言及观看的影响上。 陆扬 | Lu Yang经颅磁驱魔2017影像,装置,彩色,无限循环 经颅磁刺激(TMS)是一种对大脑相关区域进行电磁刺激的疗法,和艺术家一贯的讥刺手法相结合,再配以伴随着后迷幻硬核舞曲的驱魔仪式,造成了一种我们最终得以逃离现代医学的幻象。 邓悦君| Deng YuejunT计划MARK22019动力装置亚克力,不锈钢,电机,电子模块,黄铜,LED灯 机械群的形态变化由现场的光影流量来决定。T计划项目是能量的物质属性与物体形态变化的系列研究,通过具有挑战性的机械设计和加工方式,以机器自身的逻辑结构来实现外形运动改变的尝试。 苗颖 | Miao Ying内容觉醒,意识的五根柱子:取回你思想,身体和未来的主权2016拉网展架、布面打印、PVC板UV打印 装置上田园牧歌式的图像通过图像软件生成,基底素材来自最普通的Windows系统桌面背景。此类系统默认背景往往使人联想到网吧或办公室这类使用者无权对电脑进行个人化设置的场所。 蒋竹韵丨Jiang Zhuyun全景与凝视2018电脑,Tobii眼球跟踪仪,支架 观看者在屏幕有限的像素范围之内,透过自己的目光向量,可以窥见背后的全貌。在观看和程序之间存在基本的反馈,一旦发现没有眼球的存在,图像回到中心原点。作品以对局部的凝视,作为一种参照,截取来自关于不可见的那部分的想象。 张鼎丨Zhang Ding安全屋6#2019数字图像,铝合金板,收藏级相纸喷绘  “安全屋”就是一个虚构的东西,艺术家觉得它是一个概念,现实当中也只觉得它是一个概念。它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概念。 李明| Li Ming《"《反馈》"》,上20185通道高清录像  艺术家在5台摄像机的视角范围内进行活动,他即兴的利用一些1703内的道具作为某种其他信息的象征,为时间正在被记录而生产内容,5台摄像机同步记录这些内容,连同着播放的背景音乐,在身体内部形成了一些难以描述的情绪。 林科 | Lin Ke天空绘画2019视频,彩色,无限循环,亚克力UV打印,墙纸,3D打印 林科可视化了一个想象中的无形态的世界,神仙所居之地。天空的虚无,才孕育了大地的真相。这一切,都促使艺术家关注到这缘起的虚无,正如我们日常相伴却不胜存在的虚拟世界,如电磁场,如光影般。 易连 | Yi Lian四维纸2018动画装置 构树皮纸浆纸,墨汁,手工造纸竹帘,投影仪,金属支架,厚纸板,亚克力木外框 坊间制作工艺堆叠起来的层层纸浆则被挤压晾干成为一张厚纸。这张厚纸除了占据三维空间外,还隐藏了一段动画的时间在其内,因此被称为“四维纸”。 郭熙 | Guo Xi路过此地2018影像装置、雕塑雕塑:不饱和树脂影像:四屏视频装置 泥泞后的这些图案超越了鞋底本来的功能性,透出一种现代文明所推崇的科技感。 它们杂乱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块去往不同时空的人们共同创作的雕塑,细心阅读这些脚印,不禁去猜想他们的去处、名字、歩态...

2019年11月11日-11月20日,由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ICAST)发起、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承办、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协办的“Inter-World-View”项目,完成了高强度与高能的十天。 来自全世界不同地域和领域的15个小组,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共同生活了10天,并在这个过程中,生成了美术馆空间中的静态展示现场(展期:11月21日-11月24日)。更为重要的是,这一非常规的组织方式,不断生长的叠加、交错、化合,颠覆了通常作为活动结束的“最后一天”,使之成为了开启更长远工作的“第一天”。 第十日,参加Elia峰会的近百位世界各地美术学院的院长来访Inter-World-View的现场 Inter-World-View,顾名思义,它是“Worldviews”之间的“Inter”——世界观的交互,也是对“World”的“Interview”——对世界的访问。 可是,不同的世界观如何可能交互?世界又如何可能被访问? IWV尝试的方式,是通过“人”。但不是通过个人,而是群体。因为,每个独特的群体的存在,或许都意味着一种世界观,开始了它的普遍化的进程。 IWV于美术馆地下实验空间10天生长后的现场 IWV通过公开征集与邀请的群体,包含了建筑师、科学家、设计师、音乐家、精神分析师、导演、舞者、厨师、农 民……大部分都不是标准的“艺术家”。这个迂回,试图为广义的“艺术”的扩展,探索更具纵深的回路。 这些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文化背景与世界观的人们,汇集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地下一层的实验空间。白天,人们畅谈与聆听彼此的世界;夜晚,人们席地而坐绘制“异世界蓝图”,并以文字、图像与音乐等方式写作各自的“地下室手记”。 第一日,“蓝图奠基”仪式 十天内,不同的团体报告、展示、演绎自己的“工作”,而其余的群体,在这一刻成为听众、发问者、评论员或者诘难者,在下一刻成为主讲人。这是一个漩涡,但没有固定的中心。最终——成为一个形状复杂的共通体。 每一天的早上,都由一场“晨读会”开启一天的日程,晨读的主题是“翻译”——而翻译,正是“Inter-World-View”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动作。而一场“无言”的音乐演出,则是在每天的结束时刻,作为一天的海量言谈和讨论的尾声,一种不需要语词的“总结”和反馈(feedback)。 IWV尝试了一种全新的做法:所有的参与前来的报告团体,也同时作为IWV项目的工作团队,以自己的专长,加入到一种更大的联合工作之中。以劳动来再次深入Inter-World-View的主题,这些团体分别担纲了展览策划、空间设计、海报视觉、展览搭建、影像记录、现场翻译,乃至于以作品的方式提供工作晚餐等任务。 第一日与第十日  熟道展场对比 “脚手架”则作为视觉母题元素贯穿全场,暗示了一种不同于“完成时”展览的“建造中”(under construction)与生成(becoming)现场。从开始时几乎空旷的现场,到最后几乎满溢的空间,在时空的延异(différance)中,在这片不断地被拆除与建筑的“工地”上,15组群体每一天都留下了新的行动痕迹,作为实验空间的美术馆地下室,保持在一种不断增殖与繁衍的临时状态。 就此意义而言,IWV始终不是一个标准的展览、研讨会、工作坊、分享会或演出,尽管一定程度上都包含了这些成分。正如IWV并不设置开幕式,而仅仅是以“铺设蓝图”作为一个“Opening”的仪式,它与一楼大厅的“异世界”、“核心现场”与“世纪”装置,共同形成了一系列象征性的行为。 这个充斥着标准化操作“模式”的时代,我们所见到更多的是:这些模式日益成为了真正交流的阻碍,并切断了人们的联合,消耗了“作品”之凝聚所需要的能量。Inter-World-View所坚信的是:首先要实验新的“格式”(format),才有可能发明新的“形式”(form)。  每一日:思索讲坛  转译晨读会“巴别塔重建计划”  “我们吃掉神圣的原文,这样,我们才是神圣的。”每个人都是译者,是“偿还债务的人”。翻译让原文获得了“来世”生命,朗读让文本成为咒语。 如同阳光或者早餐,Inter-World-View的每一天都在“思索讲坛”的晨读中开启。 借助一系列的经典文本,这个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多语种团队,通过晨读会探讨了与翻译相关的众多议题:语言的变乱与命名的诞生(《巴别塔》),方言与官方语言,文本的来世与纯语言(本雅明),翻译的双重债务(德里达),多种语言的身体感知差异(不同语种诵读《神曲》),“咒语”的可译与不可译(《心经》),“食人式”翻译与后殖民(《食人宣言》),债务与礼物(《末日松茸》),“世界”与“观”的辩证(《加利美亚人的身体仪式》)…… 这一系列晨读会被命名为“巴别塔重建计划”。这种状况是如此契合我们当前的时代状况:在原子化的状态下,我们如何重新获得联结?或者,要通过怎样的尝试,去重新获得“Common Speech”?这是巴别塔中隐喻的历史问题,也是IWV期待完成的回应。 思索讲坛的成员也在整个IWV期间完成了大量的资料笔译与现场口译的工作,既以一种主动的“Inter”机制嵌入到了实际交流过程之中,也以这一翻译机制回应了主题本身。  第一日:九樟   “万物需有寄托之地”  九樟此次以空间设计团队+报告团队参与IWV,在其余群体抵达之前,已预制了整体的空间与动线设计。并在思考IWV的过程中,总结了“万物需有寄托之地”为自己工作的“世界观设定”。 在第一天的活动中,九樟首先为众人导览地下室空间,最后到达九樟自己的区域。作为一个“学社”的发起与组织者,以及一个专业的建筑工作室,九樟此次避开了常规的业务工作,而是展现了2017-2019年开展的4项“社会空间实践(social-spacial practices)”: “归乡小记”、“家庙设计”、“食物的家”、“城·店口”。 在工作报告环节,九樟首先抛出一个问题:你何时开始认识到“故乡”这个概念?邀请观众回忆自己对故乡的认知,重新思考自身在故乡的位置。进而以一个小镇店口为例,展开地方与时代大叙事的关联。并让参与者通过彼此互“嗅”对方手中食物的气味,从极大的日、风、气、地理,到极小的菌群、微环境,探讨食物与其所发明的具体地方的一切因素(综合为“空间”)的关联,从建筑专业角度切入“为食物所造的建筑”的研究。“寄托之地”在这些关联中浮现而出。 九樟绘制的异世界蓝图 手稿到设计图之衍变  第二日:重庆工作研究所   “山城防御体系”  “重庆工作研究所”(重工所)呈现了一场“表演讲座”:《山城防御体系》。话题复杂,纵横蒙古、民国与今天,山石、江水、工事、技术,乃至北碚及卢作孚。与“方言”相应,全球化中的“地方”之议题不断闪现,在这里,重庆不再只是一种地域所指,还构建起一个研究剧场。 但是,一个“地方”如何超越“对象”而成为“方法”?这是我们的共同难题。“地方”的变奏再次包含了多重反转、多次断裂,这一切迫切需要我们重回现场,重回田野,对当今由全球化主导的文化,进行反思和具主体性的文化构建。对于现实,“从何说起”始终是最大的难题。 重庆工作研究所与Blueprintplug小组合作的异世界蓝图 第三日:家园计划   “Invisible revolution”  当日下午的互动现场,“家园计划”打造了一个聚会的场所,一个由黑幕包围的探索身体感知的区域。进入这个“酒馆”的每一个人都被限制了一个感官,而去感受一场演出。聚会具有原发性,交流的渴求与其行动价值是聚会的基石。聚会漫步在间隙、停留、突然与广场中,具有大众意识,在劳作后的休憩与寻求认同中漫延。  第四日: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AP)   “从混沌的现实到模拟的秩序”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AP)的团队,在严谨和细心中展现了他们的工作,又在漫不经心中展现了不自觉的诗意,正如他们的展区一侧是“混沌的现实”,另一侧是“模拟的秩序”。 他们以静态图像、视频和在线人机交互预测平台的形式展出团队的观测和研究成果,以及归纳推理(Inductive)、演绎推理(Deductive)、溯因推理(Abductive)的核心方法。IAP在与众人的交流过程中说道:这个时代,自然科学研究的瓶颈已经到来,而我们都是freshman。 IAP的科学家们在思考的是: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方法是否存在外推极限?自然科学的符号逻辑是否存在根本性的谬误?如果将来计算机能完全内化吸收科学理论和模型,自动运转,甚至自己创造理论,那么自然科学家该往何处去?人工智能的发展在多少程度上能够影响预测和决策的发展?而艺术和感知是否能够填补那道不可见的缝隙? 他们通过地质反推天空:从地层中的硫酸盐反推气溶胶的厚度,并通过西方绘画(中国绘画都是单色的)中天空的红/绿比,推导那个时代的大气情况。 科学家们说:我们很少听到有人说“我感觉”,而他们的言辞中,充满着“可能的诗”以及“世界观”意义上的启发性现象——海洋和大气分享同一个公式。云的寿命有多长?如何模拟:通过一个输入了人类所有已知物理化学公式的一万八千页代码的程序。南极的风很大:把海水直接撕裂为海盐颗粒,类似pm2.5的几微米气溶胶,从卫星上俯视中可以看到一个大陆在飘着轻烟…… 所以,最后我们问:一首新的诗不重要吗?  IAP邀请所有人共同标注等压线,预测一场台风  第五日:BluePrintPlug+Fleshy School  “蓝图分享会”“黑格尔舞者”  BluePrintPlug由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本科二年级同学组成的,是此次Inter-World-View的工作团队,担任视觉设计。  第五日上午,BluePrintPlug组织了“蓝图设计谈”,他们以“以制图会通世界”作为自己的世界观,远溯内容与图解的总谱,将“图解”作为信息转化和知识梳理的生产实践方式,从总体知识结构的纲举目张,结合个体关切展开差异化的叙事与分析,以系统化和系列化的线索提取、跨时空比较为基本方法,深入社会结构,浅出日常世界,最终转为蓝图的搭建设计。 第五日下午,来自哥伦比亚的Fleshy School为我们带来了以“黑格尔舞者”为主题的身体练习与讲演。Erika向我们阐明,这一主题名称来源于黑格尔提出的二元对立的正反合系统。舞蹈是一个证明两种相反的力相互作用的复杂形式。舞蹈所产生的并不是两种力量之一的消除,而是一种“对立”的共存。正是这种对立产生了节奏,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伦理隐喻。 接着,Andrea向我们展示了用身体所创造的曲线来挑战二元性:曲线的身体容许左右、前后同时存在。身体和曲线也为动作带来复杂性,允许反对面的共存。她更划出了一个笛卡尔坐标——站在笛卡尔坐标上的扭动的身体,同时穿越不同象限。舞蹈塑造了“另一具身体”和新的认识论。 Jose以卡泼卫勒舞(Capoeira)为例,说明了一种“无限游戏”或“螺旋”练习,即对抗某人但不杀死他/她。这个游戏是建立在两个玩家的对立关系及两个世界的相遇之上的,对立的共存不消除某一方而是“创造运动”。 最后的UBUNTU(非洲舞步,意为:我和你是一样的)练习让参与者更好的认识到自己与他者的联系、我与群体的关系,及小群体与大群体的关系:大圈小圈互相交错,瞬间失措同时立即开始复位。这个过程的演进,渐渐于群体间,形成了某种接近仪式/巫术的共同姿势,而潜在的感应,也打开了“通过身体思考”的全新路径。  第六日:PeARL  “用科学再现艺术”  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理工学院的PeARL聚焦于“Schema”(图式)的研究。PeARL的名称缩写即暗藏着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大写A意味着“Art(艺术)”,大写R意味着“Research(研究)”。团队成员通过用数据再现对表演艺术的研究,从广泛的跨学科角度出发寻求科艺融合的突破,用科学再现(re-presents)艺术,用科学和艺术的结合研究显现(presents)人性。 在地下室中厅的狭长边缘,PeARL试图用无国界的视听语言和数据逻辑营造一个强互动的思考空间,“和谐旋律的再现网络”选取1958-1991年的100首流行金曲,以图谱网络揭示音乐工业的制造流水线。“沉默的迪斯科”鼓励一群观众同时戴上耳机随乐而舞,用音乐诱发下意识的肢体反应,从而在现场叠加一层平行空间。将空间切割成几部分的金色帘幕也是作品“金属性&电子性”的一部分,帘幕后的人模糊了面孔和身份,用箭头形状的便签书写和传递消息,模拟存在于赛博空间的不确定性与随机性。 区别于“用研究做作品”和“艺术化研究”(artistic research),PeARL所谈及的“通过创作作品而做研究”是此类工作的真正核心。  第七日:热带病艺术研究所   “症状在反复敲打桌面”  第七日,热带病艺术研究所在现场向大家展示了《一个人的社会》项目,试图将精神分析的方法置入艺术实践,在互相看见的个体身上重新发现真相,理解个人作为社会实体时,社会秩序在主体内部的运作。  他们营造了一个“精神分析师”式的舒适的空间,在让人放松的同时将主体的另一面显现。但精神分析师不承诺治愈。他们通过橡皮泥游戏与分享,与众人展开了讨论:精神分析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训练、一种产出;这是一种生产的工作,而不是分析的工作——让独一无二的没有办法溯源的症状(“圣状”),成为创造性的生产。 分析师并非带着知识去工作,而是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凭借对自己的主体的理解,抓取相遇的时刻,制造新的运转形式。如果医生自己没有改变,治疗其实是不可能发生的,都是在互相影响之中将主体投入进去。这是一种基于主体间性的工作方法,而非以谁为主。主体之间的相遇,词把他们连在一起,这个关系同时改变了两者。 “症状在反复敲打桌面”的同时要对自我和他人反复说:“不要理解得太快”  第八日:北国+人民比特(RMbit)   “业余时间就建了个...

崇丽奖获奖名单 3150100264-王宣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VR-姚大钧 3150100093-李恒-《Island》-互动游戏-牟森 马原驰 窦号-城市!城市!城市!-沉浸式空间-邱志杰 ...

研究生优秀毕业作品获奖名单 研究生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金奖 形式:影像作者:杨凯 银奖 题目:飘离形式:装置作者:王天然 题目:一只蜂鸟的重量形式:装置作者:王天然 铜奖 形式:装置作者:孙楠 题目:?x ?x ?形式:装置作者:杨又晨 题目:从未如此期待形式:装置作者:杨又晨 ...

本科优秀毕业作品获奖名单 本科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金奖 3150100010-陈欣-涌现-装置-姚大钧 3150100037-陈妙妃-月照不幸人-场景装置-牟森 马原驰 3150100046-叶欣彤-Trilogy of Raven-场景装置、场景模型-牟森 马原驰 3150100087-陈璇 探洞记-九屏影像装置-高世强 3150100196-蔡艺双-移动的昆仑-VR-姚大钧 银奖 315010006-7-王晨- 溯上-影像-高世强 3140100044-谌文君-《伊甸之东》-场景装置-牟森 马原驰 3150100042-罗心聆-谁是你的敌人-机器人多媒体装置-姚大钧 3150100098-申一涵-凝视过热的悬崖-影像-姚大钧 3150100170-汪嘉欣 -洪-影像-高世强 3150100177-王诗晨-不见之见-互动影像装置-高世强 3150100270-王可欣-庇护所-场景装置-牟森 马原驰 铜奖 3150100076-姜媛媛-《伊甸园东区》-装置-宋振 3150100102-韦升霞-《临界》-影像装置-高士强 3150100112-张砚墨-我们就此沉睡-动力装置-高世强 3150100137-张舒凡-《PUNK adj.》-装置 现场-高世强 3150100139-刘炜彬-《象形全书》-影像-姚大钧 3150100181-雷雨婷-似动知觉-双屏影像-高世强 3150100189-刘浩杰 虚无湖泊-摄影影像 -高世强 3150100206—潘红璇《重生》-场景装置-牟森 马原驰 3150100245-王嘉辉-林中风景-影像-姚大钧 3150100282-孙科錡-戏子回忆录-影像-姚大钧 3150100287-陈智诚-《代达罗斯的遗迹》-装置-宋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