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dmin

这是闪光的青春。 正值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由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青年创新团队携手人民日报文艺部,共同创作了一款融合着家国情怀、青年使命与艺术创意的互动H5。绚烂的魔方之中,蕴含着当代青年的无限力量。 《多彩青春》-陈流 在青春绚丽多彩的调色盘中,每一种颜色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美,正如每个职业都能成就一番事业,都能让人生精彩绽放。 假如青春有颜色,它或许是志愿红、迷彩绿,又或许是医务白、工装蓝……青春的理想,铺就奋斗的底色。在新时代的青年群体中,各行各业涌现许许多多担当有为的青年。他们奔跑在时代前列,在奋斗中增长才干、实现人生价值、升华理想境界,以开拓进取的精神成就时代荣光,以胸怀大我的姿态绘就人生画卷。 “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人民日报社文艺部与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合作,组织、约请美术工作者,描绘各行各业的有为青年,以“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获得者为主要创作原型,生动展现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风采,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用奋斗谱写时代华章。 圣洁白-《心系苍生》-刘永健圣洁的白色,饱含医务人员对生命的敬畏,照亮以仁心仁术造福人民的信念。 醒目黄-《行走在高压线上》-蒋智南醒目的黄色,在他们身上成为安全提示的警戒“信号”。保障万家灯火,正是电力工人的使命与担当。 烈焰橙-《烈火英雄》-陆庆龙鲜亮的橙色,闪动着消防人无惧危险、逆行而上的精神之光,它照亮希望,给人生命的力量。 迷彩绿-《特战队员》-李晓林斑斓的迷彩绿,彰显军人的热血担当。无论是在训练场磨砺青春,还是在抢险救灾最前线挺起不屈的脊梁,铁骨铮铮永远是军人的气节。 天空青-《太空“牵风筝”的人》-史涛天青色,是一线航天测控人的奋斗写真。那一抹天青,与他们严慎细实的作风、追星揽月的力量和鸣,共同定义青春。 纯净蓝-《女焊将》-应金飞纯净的蓝色,映照出广大工人敬业爱岗的模样。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凝聚起同心筑梦的磅礴力量。 如何使此次方案充分展现青年之气,体现出绘画作品全貌,又可实现有效互动,使作品能够生动传播,跨媒体艺术学院青年创新团队集思广益,头脑风暴,最终敲定了“魔方”这一视觉元素。 方案草图 “还记得小时候玩过的魔方吗?”我们以儿时的玩具作引,玩具陪伴了一代年轻人的成长,扭转的魔方,拼成一幅幅的画面,也见证着青年人的蜕变,我们肩头都已扛起了属于我们这一代青年的责任,勇立潮头,不开拓进取。 H5以炫动的魔方为线索,串联起奋斗在不同岗位上的青年画像,为用户带来丰富有趣的参与体验。每一幅画,都有着它的专属色调,绚烂的颜色洋溢着青春的色彩,展示着当下艺术青年的无限创造力。 设计草图 从方案到H5的实现,跨媒体艺术学院青年创新团队只用了短短三天,这三天内虽辛苦紧张但却快乐自豪,此次合作,不仅是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有益尝试,对于跨媒体艺术学院青年创新团队而言,更是充满着荣幸与自豪感的实践,使创新创业的同学们能够在青年节之际,用自己的创想,展现出美院学子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中国的蓬勃朝气。  假如青春有颜色,一定充满着绚烂的色彩,让我们用自己的画笔去绘制我们这代青年人的现在,以及未来。  在此,祝所有在奋斗中自我实现,在进取中奉献社会的青年人,节日快乐! ...

2月17日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全面开展线上教学。学院实行每周开展教学总结,领导班子及时掌握教学情况,动态调整线上教学方案;学院根据专业特色,结合双线互动,创新教学模式,挖掘网络课程优势,积极开展跨媒体艺术学院新的艺术教育改革。现分享本学院的网络金课推荐。 课程名称:空间影像创作(二) 任课老师:高世强、孙晓宇 系所:实验艺术系 面对年级:本科三年级 学生数:24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空间影像创作教学培养学生对多屏影像叙事的创作能力,结合理论课程和对艺术家案例分析,使学生逐渐形成完整的创作方案,熟练掌握基本影像制作流程,并最终落实到实践成果中,进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形成个人创作方法论。 教学内容及安排 第一周  通过影像创作方法论的理论课程,要求学生结合课题进行艺术家个案研究,并通过线上进行ppt汇报和讨论; 第二周  结合假期作业,通过阅读和对电影的批判性解读,提出对“近未来”主题的思考,引入到空间影像创作中; 第三周  深入推进空间影像创作方案,完成详细的创作方案ppt,并通过不断深化的过程加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四周  在方案敲定后落实到拍摄中,并独立制作完成一部多屏影像装置作品,在实践中逐渐探索个人创作方法论; 第五周  作品完成后通过线上展示作品成果,提高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和投入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以空间影像叙事逻辑来引导实践创作。 1、 提高学生对影像语言的解读能力; 2、 掌握空间影像创作的内在逻辑关系; 3、 提高学生对多屏影像叙事的表达能力; 4、 协调好线上教学与线下创作的可操作性。 通过直播平台教学具有一定局限性,学生从单屏影像的常规思路到理解多屏空间影像创作的思维转变中存在一定难度,需通过理论加实践来解决。 直播方案课时汇总 第一周 第一阶段:通过学校直播平台与学生进行“空间影像创作方法论——影像的语言和诗的逻辑”线上课程教学,学生与老师在线互动并及时沟通探讨。 第二阶段:每位同学对“空间影像创作”的理解基础上,以影像艺术家、当代艺术展览或商业展厅为案例进行深度解析,以ppt的形式通过网络直播平台逐一汇报,与老师同学在线讨论。 同学20分钟的在线一对一汇报 第二周 教学课件《跳脱出立方体盒子的影像——多屏影像空间叙事》孙晓宇 第一阶段:1、针对寒假作业的要求,每位同学以ppt形式(图文并茂)在线展示和汇报其假期作业成果。2、“近未来”不但为我们主动地塑造未来提供了勇气,也为主动地塑造现在和过去打开了可能。它是一个积极的现实主义观念。要求学生提出对“近未来”的思考,与老师在线深化讨论。 第二阶段:空间影像叙事的创作逻辑课程。 作业:1、读完一本科幻小说;2、对电影列单提出批判性解读;3、在阅读及观影基础上以“近未来”为主题创作方案。 第三周 以“近未来”为主题,要求学生在三屏影像装置的基础上,制定详细作品方案ppt,要求图文并茂(示意图、分镜或建模等),并逐一在线汇报。结合三屏及多屏空间影像创作方法论教学,帮助学生深化创作方案,加强其对空间影像创作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创作能力。 第四周 模拟以“近未来”为主题的线上展览,在学生中形成云策展小组,采用线上工作方式,学生足不出户的前提下进行创作(网络、手机、电脑建模等多元创作方式),最终完成个人创作。 部分学生方案细化的分镜头 第五周 完成以“近未来”为主题的线上展览,并在线上进行展览宣传和开幕,借助线上平台(如微信朋友圈、哔哩哔哩直播、云盘、公众号等),实现足不出户看展览的虚拟展览的构想,让学生的作品在线上展示。 学生课程作品 陈勤 死而复生 万梦圆 月光 徐建 像素的黄昏 张听 2021 袁新雨 苹果熟了 朱思妍  half hunman 欧阳菁 眠frozen sleep 范俊含   When shall we leave 王勇锴   PIGS 范安心 零 李霖  what can i do now 范献鑫   echo time 王雪莼  the wall of the transparent 刘亚涵  被加速Being accelerated 学生网课感想 这段时间由于疫情的影响,本来应该在学校开展的课程被放到了线上,老师也成为了我们的主播,每天早上八点半定时开播讲课。网课虽然不能达到教室中上课的那种身临其境,但仍然给了我们一个讨论和学习的空间,让每天被困在家中的我重新获得了一种参与感。疫情的冲击和漫长的隔离有时会让人失去生活的重心,但网课的慢慢展开也在某种程度上让大家在重新找回了生活的秩序。网课的意义不仅仅是线上的学习,也是一种新的重聚,让大家在互联网上以另一种方式重聚。 —— 徐健 疫情期间最大的难处就是不能自由外出,宁波这边虽然没有限制出行,但是自己心理上的介意感是很强的,不愿出去,但又在家里躁动不安,所以做不好事情,挺郁闷的。这段期间的交流都在网络上进行,包括网课,购物,关注网络上新闻的时间也变多了。人和网络的联系似乎变得有趣了。 网课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依然还在学习,我的思维还是在运作,我还是处在一个学习的状态中,这点让我不再那么消极,反而是一种愉悦。但是时间一长避短就会出现,人确实无法一直处在一个环境里,或者说,我确实无法一直处在一个环境里,逐渐会有各个方面的排斥。 这段时间的创作限制在一个房间里面,网络的作用十分凸显,后续我可能会再思考这个问题。 ——张听 在这段足不出户的日子里,得益于有这样的网上课程,使我即使过着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也得以维持生活的尊严和动力。从一开始焦虑的疯狂刷手机到慢慢安静下来看几段文字、几本书。虽说是网络在线学习,却感觉和以前的学习效率差不多,甚至可以说更高。学会利用手上有的所有资源体面的学习和生活是一种艺术。在哪里看到这样一句话:“为这刻快乐,这刻是你的生命。”也提示我们在生命的每一刻,都应该积极的面对和继续前行。 ——李霖 疫情期间,高世强老师和孙晓宇老师二位与我们二十四位同学一起通过五周网络授课的方式,建立了介于师生与网友之间的深厚线上感情,完成了此次精彩的多屏空间影像课程。早在过年放假期间,高世强老师要求我们观看和阅读的一些近未来题材的影片与小说开始便可算是此次课程的开端了,延续到开始上课前两周,我们每个人都花时间整理了一下假期观看阅读后各自的看法与观点,以及交流一些自己感兴趣空间影像作品,在准备这些PPT汇报的时候不得不进行更深入的调研,过程中会慢慢发现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点,也慢慢把我从放假的状态拉到创作上来。二位老师全程非常认真耐心地对每位同学点评并给出建议,收获颇多,感谢。 课程前期主要是在高世强老师的引导下对于创作思想内容上的讨论,后期晓宇老师与我们分享的关于多屏影像创作方法论,基于她以往的创作经验,这让我们可以更快地感受一个创作媒介,并比较顺畅地用于接下来的作品里。在讨论作品方案的阶段,我们也是与老师连线一轮一轮方案交流推进修改,只能在家拍摄确实非常困难,虽然器材演员等的限制但相比以往在学校拍摄又多了一点新鲜感,最终还是在家人与朋友的帮助下完成作品拍摄。整个过程都在帮助我们更系统地去构建以往所学的知识,并尝试在当下的语境用我们自己的语言去塑造对未来走向,以及多屏影像作为一种形式探索它的可能性。 ——陈勤 ...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网络社会研究所 疫期精修课程 十二周课程,每周一堂,每堂三小时(以内),线上进行(讲授与课堂讨论)主讲人:顾紫翚助教:叶V 张晋辉 房梓参与课程,请发送邮件至  inetworksociety@gmail.com ,请注明“参与INS线上课程报名”,收取课程群二维码以及课程资料。 主讲人及课程介绍: 顾紫翚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环境科学硕士,法学博士,信息学博士(跑了);学过生物学,金融学,经济学,生物工程,核工程,和人权法,自认为是空有一身屠龙术的无业游民。论文方向主要为科技法和创业法,曾有多篇论文发表于Hong Kong Law Review,the China Review等知名SSCI期刊。目前担任信息科技初创公司Dimension的合规负责人以及台湾尚澄律师事务所的顾问,并因作为996开源协议的起草人接受了CCTV,经济观察报,南华早报,连线,路透社等国内外多家知名媒体的采访。 世界上第一个包交换网络阿帕网(APPANET)1972年的地图©UCLA Library Digital Collections, CC-BY-4.0 就像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一样,互联网的出现不仅彻底改变了人类信息传递的方式,也从更深层次、更广领域促进了群体组织结构和意识形态的的变革。但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互联网并非一蹴而就:从用于军事目的的阿帕网的诞生,到万维网的出现和普及,再到大规模的产业互联网的落地,除了技术人员之外,学术、商业、工业、政治等各行各业的人都在其中大显身手,共同塑造了当今的互联网。其中,立法者和法律工作者也在推动和引导互联网的发展方面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如主张代码应等同于言论,因为受到宪法修正案保护,以及要求使用者将修改后的衍生作品以同等的授权方式释出以回馈社会的著佐权等等,无不彰显了法律工作者的创新与智慧。 意大利著名历史学家和哲学家贝内德托·克罗齐曾说过,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通过系统的回顾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其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立法与司法上的演进,有助于我们认识文化与社会变迁的规律,总结提炼其中的经验与教训,无论是对我们应对当下的时代挑战,还是化解未来可能面临的困境,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程要求 一、阅读指定文本,上课前认领文本的同学必须准备好需报告文本。报告文本需包含必读文本的重点,自己的观点与问题。二、全程参与,深入讨论。 第一周 美国法律体系:联邦制与三权分立(4月16日晚7点) Required: PBS(2017),最高法院 Recommended: 任东来(2004),《美国宪政历程》 Sidney Lument(1957), 12 Angry Man(十二怒汉) Billy Wilder(1957),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控方证人) Bruce Cannon Gibney(2019),The Nonsense Factory 第二周 互联网事:全球互联网50年(4月23日晚7点) Required: 方兴东、钟祥铭、彭筱军(2019),全球互联网50年:发展阶段与演进逻辑国家地理(2019),网络五十年/互联网内幕 Recommended: Adam Curtis(2016),HypernormalizationDan Geller,Dayna Goldfine(2011),Something VenturedDominic White(2013),DSKNECTDWerner Herzog(2016),Lo and Behold,Reveries of the Connected World吴军(2011),《浪潮之巅》 第三周 第一修正案:代码和言论自由(4月30日晚7点) Required: 橙皮书(2018),加密无政府主义往事:枪支、代码与言论自由橙皮书(2018),枪支如何成为新的言论自由Bernstein v.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1996) Recommended: Anthony Lewis(2007),Freedom for the Thought That...

2019年12月7日至8日,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主办的“2019感受力论坛:以创作集体为方法”圆满举行。论坛邀请了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台北艺术大学、鲁迅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上海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国内的艺术教育界同仁,以及活跃在博物馆、画廊等艺术机构的艺术家、策展人和馆长,聚焦于感受力的蒙养与创造力的激发,共同分享实践与研究所得,探讨如何以艺术做教育,以教育做艺术,如何组成创作集体等多方面问题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此次论坛的部分主题讲演将在《画刊》与《艺术当代》杂志分别以系列专题文章形式陆续刊出,敬请关注。本次推送分享的两篇文章原刊登于《画刊》杂志2020年第1期。 重温感受力:以创作集体作为策略与路径的探索 Revisiting Sensitivity:The Exploration of Strategies and Paths with Creative Collectives 管怀宾 面对互联网、大数据和云端技术的日常应用,人工智能的AR技术与新艺科融合的诉求似乎成为某种趋向和圈内外的借词,并渗透到当代艺术的前沿现场和艺术教育的多重学科之中。互联网技术与信息传播的迅捷,正在分离传统知识系统的版图;同时也在进一步取代个体的判断和滤化的潜能。为此,有关感受力式微、创造力泛化的话题已成为某种新的时代征候与忧患。尽管感受力与创造力的问题在学院与艺术江湖之间有着全然不同的折射,但这个话题还是涉及到学院的意义与作为,涉及到当代艺术泡沫现象下的基层景观以及创造的本质。 事实上,在今天,艺术教育已经不只是一个单纯专业领域内部知识传递的问题,它与社会整体的意识形态、美学支撑及价值取向的发展相关联。当代艺术的前沿现场也不只是艺术家、作品和展示场所之间的思想和物理界面的碰撞,它同样派生出许多新的内容与鲜活的问题。在这里,感受力无论作为个体的经验与记忆的转呈反应,还是社会景观、文化现实的第一触感,依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这也是今天艺术教育和艺术发生现场必须面对的问题。针对艺术版图与教育现场一系列难以绕行的问题和现状,2012年,跨媒体艺术学院发起了首届“感受力——2012·中国艺术教育论坛”,试图重新梳理感受力与艺术教育、创作之间的关联,探讨作为教育的艺术与作为艺术的教育的崭新视角。诚如时任院长高世明在开幕致辞中所言,旨在“重新来建设、重新来唤起、重新来开启我们现在正在消失的感受力”。这里所聚焦的“感受力”,显然不只是一个视觉艺术的表象问题,而涉及到对身体与外部世界、个体与社会、历史与当下种种层面的研究与探讨。 自首届论坛开启这场讨论以来,相继于2016年、2019年举办了前后三届“感受力论坛”。论坛云集了多方学者与专家,既有海内外当代艺术教育的一线师生代表,也有当代艺术创作前沿的重要艺术家,包括跨媒介领域、跨文化研究的资深学者。论坛聚合多样的学术倾向与价值判断,交叉着复杂的艺术现场和教学案例的分析,希望感受力的重新蒙启创造的原点。今天看来,无论交叉的话题还是各自的立场与视角,都在一定程度上延展了对话的时空和问题的实质性深化。 知识系统的流变性 关于感受力的蒙养和个体心性的觉悟,包括知识系统的认知与建构,这是我们在教育现场由来已久的论争话题。就今天的艺术教育总体来看,无论是传统学科还是当代艺术教育的新学科,都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视觉文化转型。它涉及到图像与媒介系统的更新问题,涉及到新的视觉生产问题。当代艺术其思维定律和它的观念创造、艺术生产始终处于一个流变与推陈出新的格局之中。无论就观念更新而言,还是新的形式语言与技术媒介的研发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流变性,它的问题、途径与对应方式是多样复杂的。学院教育可能成为一批批年轻创造者的平台,但它难以定格丰富多样的感受力,更无法完全预测未来。 就感受力、创造力而言,它涉及到对当代艺术系统内外认知的问题,涉及到当代艺术教育新的知识系统建构的问题,涉及到教与学的主体性建构的问题。跨媒体艺术学院作为一个新型实验教学平台,其知识系统的建构,依旧关乎到我们对于知识体系的论争以及主体性的定位。我们将如何处理艺术教育的本体与社会性外延的问题,一方面我们需要面对:知识系统中技术层面的问题,也就是知识基础的普适性问题。跨媒体艺术中的媒介与技术总是在不断更新,它需要伴随明晰的观念意识的推进,成为一种动力能源;需要不断补充新的知识给养,深化媒介的表现力,以获得真正意义上创造性意识的建立。另一方面的问题是:如何将这种知识与技术传播的施教方式分配在阶段性的教学单元之中,使实验艺术的智性模式成为创造的动力,而不仅仅停留在方法论上的纠缠;这也是我们所要建构的具有普适性意义的学理和技术要求。除了通过技术的传授与施教探讨创造的意义,同时还将面临文化创造中的社会性关怀,包括本土人文关怀等问题。 我们的教育能在多大程度上面对这个问题,学院如何教授经得起质疑的教学内容,并在具体的课程设置系统中消化这些问题,既有适时性的应对,同时也保持恒定的知识结构所必须配备的内容,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悖论关系。无疑,新的知识系统的建构与孵化是当代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的心智源与动力源。一方面,我们相信经验中的知识支撑,同时也意识到经验容易导致方法论与标准化的结局。当经验成为方法论,也就是说方法成为可以被推演的知识,必将忽略它在艺术本质上的暂时性和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跨媒体艺术教育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侧重于对经验的分享和实验性,而不是简单地炮制成功学的范本。 教与学的主体建构 感受力的蒙启是为了寻找可能的起点,进而确立教与学以及创造的主体。我们注重对经典案例的阅读与评判,也研究前辈艺术中闪光的内容,并不等于我们拥有了法则与标准;无论是媒体实验课程设置还是当代艺术史相关的分析性阅读,我们通过艺术史重要案例的形式生成与思想动因的分析,旨在清理其文脉,凝练出核心的价值,进而获得它恒久的启示性意义。它涉及到一个消化系统的建构问题,所以,重要的是建立在个人意义上的艺术史解读。它需要学生对发现与创造意义的追问成为某种自觉的行为和主动意识,师生共同分享经验的非逻辑性创造,以抵制来自外部或艺术界庸俗的价值取向与表象模式。其实,创造的意义在于我们对经验、经典质疑基础上的独创性,在于明确当下的现状与艺术家的个体立场。 今天,当代艺术教育的主体性何在,我们如何建立新的教与学的关系,这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教育的现场总是会有一代不如一代的忧虑,或者埋怨体制与价值观的飘浮。的确,今天的社会现实正面临着一个总体价值观不断被消费、被娱乐化的问题;教育也在不断地迎合市场化、大众化的需求。而学生的知识与品格以及主体意识的养成,需要一定的自由思考和选择的空间。我们既要培养对当代艺术共同的关切,又要在教学的互动环节中点拨经验与知识的可能性;这里的自由不但应该体现在具有个性的思想和意识,同时也应包含着对专业学理的感受力和判断性。无论教育的现场存在多少可变的因素,如果说学院是一个大的平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则始终应当在处于某种动态之中,师生共同形成新的教与学的创作集体,以创作驱动教学。我始终相信教与学主体应当是具有独立思考与学习能力的学生,教师的意义是在这个交流过程中,有意连接并提示一些问题点;可能以他一方的经验和知识触发学生十倍的想象。师生们在不断的互动交流和终极追问的过程中获得实验艺术的切实意义,以形成当代媒体研发、个性创造的活性平台和教育格局。 其实,无论教与学还是当代艺术创作,其有意义的工作,就是不断挑战那些既成的经验与固化的模式,包括挑战自我的思考经验和知识储备。显然,推动当代艺术教育与创造性实践的动力,不只是经验,而是一种思想,是建立在思想深度上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媒体的实验性也是基于这种追问的前提下形成有效的技术开发和创造,重要的是强调当代艺术思想与实验的突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无论个体感受力的锐化,还是当代艺术教育其内部普适性系统的建构,都是在短暂的、不确定性的前提下,建构有效的问题点,追问艺术的意义和形式创造的实验性氛围与情境。 以创作集体作为策略与路径 2019·“感受力论坛”“以创作集体作为方法”为议题,也是希望借由跨媒体艺术学院这些年“以创作集体作为策略与路径的探索”案例,与大家再一次聚焦感受力的本质,探讨教学与创作机制中的种种可能。这里所谓的“创作集体”并非过往历史中的那种宏大叙事般的“集体创作”, 也非集体意识形态统合的惯性所为。尽管“集体”在我们这个年代,无论就哪方面而言,都可能是一个值得慎用的名词。但这里的集体可以说是某种动态的学术共同体,无论就其知识的构成,师生的站位、立场而言,还是我们取用媒介技术的态度以及观念与创作生成的环节。这种短暂、流动的,怀同样心愿,具有共同体意味的创作集体,既构成了今天跨媒体艺术教学创作的现状,事实上也成为某种学术策略和路径。  其实,“跨媒体”本身的定位,不但体现了观念之于媒介的角度,以及技术与思想在学院内外的交互延伸;同时也是希望全面优化当代艺术教育的教学模式。我们一开始便强调作为“运动中的媒体与实践中的媒体”,希望从媒体与技术、媒体与社会的双向,推动当代艺术实验性和跨媒介研究、跨领域实践的发展。我们清楚地看到:在自身学科深化发展的同时,其实媒介技术的界面也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国内外当代艺术原先的生态、板块都在发生新的位移,甚至发生质的变化。所以,无论跨媒体还是实验艺术教育,作为今天艺术教育的一个侧面、一块试验田,我们既不能固化我们的技术指标,也不能完全游离教育的内涵建设。毕竟,任何新生事物都有老化、固化的可能。它需要我们在有效的距离中,不断自我修正、内外优化调整,包括学科构架与人才培养目标。我们侧重于跨文化的挖掘研究和新兴媒体的转型拓展,强调它的社会性介入与当代艺术界域的延展。以开放心态和革新意识拓展跨学科的技术交叉与媒介研发,紧扣当代媒体文化和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向;以培养兼具跨界整合能力和媒体创意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要旨,持续拓宽教育视野,设立具有高度社会行动能力的育人目标。  这些年,以“未来媒体/艺术宣言展”为牵引,凝聚“跨媒体艺术进程”项目群,形成互为支撑、互相链接、互相配合、互动延展的前沿研究模块。形成一个跨越社会思想、媒体实验和艺术展演的教研课题集群,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创作集体。我们围绕“深度社会化、充分国际化”的发展目标,努力在机制上建构“多层联动、内外打通”的学术系统,坚持“以思想为先”,用思想打开视知觉形态的包袱;“以实验为重”,推进媒体实验的状态和问题意识;“以课题为引”,介入社会现实需求和问题;“以创作为本”,在艺术与科技互通、文化研究与艺术创作并举的宏观视野下,以学科交叉的形态,融通多个专业领域。这个创作集体可能穿梭 “迷因城市、骇进现实”,有着重游“山水”世界、溯望“世纪”的情怀;也可能在“存在巨链”中演绎寓言一般的“行星三部曲”;或者以“全息书写”的方式虚构未来的科幻写作;再经由“呼喊与细雨”后重温“演化论”的内涵。这个创作集体持续探讨“作为媒体的艺术”和“作为艺术的媒体”,进一步解决技术语言与人文关怀的关系,建构理论研究、实践创造新的先锋性,创造适合彰显个性的媒体实验平台和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学氛围,重新聚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学术内涵。以它广袤的学术视野和犀利的专业界质,重塑建院的理念以及技术与人文交替共建的可能;以“无墙的学院”重构它在国际艺术界的新视野和新格局,探索和呈现媒体/艺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在这个创作集体中,我们强调媒介技术的凝练与心性智识的滋养,希望既要有稳定的系统结构,又要保持它动态的鲜活性,防止固化,甚至经验化地去消费课程。我们强调思维建构中的判断性和有效的问题意识以及精准到位的表现方式;强调媒介技术的拓展,培养艺术生产与思想生产的共同关切。同时关注建立在本土文化语境基础上的相关知识渊源的梳理与建构,关注社会性参与中的活性应用,注重建立在人文关怀基础上的创作实践和实验语言的研发,维护个体意志的发声。我们相信,唯有深度的追问和前沿的思想才能推进课程中的实验;才能实现所谓技术媒介与思想锋芒相交叉的实验艺术意义;才有可能在一种开放的语境中,遭遇对置各种纷杂的艺术事象和现实问题;才能对现有教学系统的设置进行必要的学术判断和有效的链接补充。所以说,独立感受和视角以及独特的语言方式,不但是实验艺术精神所不可缺失的,同时也是今天跨媒体艺术教育所必备的前提。无论作为一个艺术家还是媒体人,你的问题意识、终极诉求和批判的姿态需要有效地通过媒介载体的通道介入到现实。 “尽管今天能够让我们聚焦的东西变得越来越少,但还是希望在短暂的不确定的前提下、在有限的条件下,创作出某种能让我们内心激荡的东西,无论是创作还是教学,都需要某种激荡内心的时刻。”这是我在本次论坛最后的一段发言,也是重温感受力与创作集体的感怀。 ...

2019年12月30日 ,“铸金炼课 ”中国美术学院本科金课展开幕。展览展出了入围的三十二门本科年度金课,其中跨媒体艺术学院两门本科课程入选。分别为:动态视觉与声音现场(负责人:姚大钧)、叙事工程(负责人:牟森)。2019年1月9日,中国美术学院举办第四届哲匠奖颁奖典礼,隆重表彰在研究创作中取得突出成就的五位教师和获得[哲匠金课奖]的九门本科核心课程。 跨媒体艺术学院《叙事工程》本科课程荣获中国美术学院2019年度“哲匠金课奖” 课程负责人:牟森 课程成员:马原驰、朱朝晖、李京键、梅悦子、信阁、吴冰、周洁、赵炟 跨媒体艺术学院 叙事工程课程 空间面向—跨媒介巨构 金课展览现场 叙事工程-金课展览布展过程 摄影:赵炟 牟森老师作为哲匠金课获奖代表发言: 成就自己和成为自己 文/牟森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感谢学院,感谢评审委员会。(我)获得哲匠金课奖,感到非常光荣。同时祝贺其他哲匠金课奖的获得者。我看了金课展里的所有课程,收获非常大。感受到了学院的力量。为中国美术学院骄傲。感谢跨媒体艺术学院的领导、同事和办公室,感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的领导、同事和办公室,没有你们的支持,课程的建设是不可想象的。感谢教学团队,感谢马原驰。感谢参加课程的跨媒体艺术学院的研究生和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生,尤其感谢2017级本科生,2019年(二年级下学期到三年级上学期),他们参加了《呼喊与细语》和《李尔王》两个巨构课程项目,无日无夜,作战英勇,作风顽强。为他们感到骄傲。 本科课程是教学的前沿阵地,课程建设的目的是“有用”和“有效”。对社会有用,对同学有效。要培养有用的人,更重要的是,培养出来的人觉得自己是有用的。 在建设金课课程的同时,我们也注重伦理课程的建设。除了不迟到,尊重公共卫生秩序这些基本价值观要求,我最近又开设了《成就学》课程。“Achievement(成就)”,这个词的词源是“完成某物”或“完成某事”。同学们要体会“完成”,学会“完成”。《成就学》作为伦理课程,源自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亚里士多德原理,人生的目的是要获得幸福感。成就自己是重要的手段,而且值得持续终生。 不管是同学,还是教师,都要学会“完成”,都要不断“成就”自己,目的是“成为自己”。“成为自己”是塞缪尔·贝克特终其一生的主题。2015年春季,我和德国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的约翰内斯·舒茨教授带领中国美术学院的同学和德国同学一起,举办了贝克特短剧工作坊,我们对贝克特的生平和作品都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1923年,贝克特不到17岁,入读三一学院,和我们今天本科同学们的年龄一样。他的导师布朗教授的一段话深刻影响了他,“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毫无畏惧地去争取成为自己。” 成就自己是手段,成为自己是目的。愿以布朗教授这句话,与大家共勉。祝大家新年好,谢谢。 课程简述 叙事工程[Method Scenography]是牟森在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开设的核心课程。它是一种认知系统,也是一套呈现框架;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概念,也是路径和步骤;是公式,也是源流和案例;是观看制式,也是呈现方式。 作为课程体系,叙事工程有两个互为关联的面向:空间和时间。空间方向的课程线索为存在志-巨构,时间方向的课程线索为编年史-剧集,可称之为:展开和演化。空间方向和时间方向的共同理念和方法论是我们系的英文系名:Scenography。Media Scenography,媒介透视。 具体到空间课程方向,有三个层面:透视、存在志和巨构。 透视[Scenography]作为基本概念。这涉及看和呈现,包括如何看,看到什么;呈现什么,如何呈现。 存在志[Topologies]作为方法论。这是用地质学的概念去解析空间因素,用拓扑学的方式处理空间诸元素与媒介之间的关系。 巨构[Megastructure]作为创作品类。新陈代谢派成员槙文彦在《集合形象调查》中最早提出“巨构”的定义,他认为城市有三种原型:层级形式、巨构与集团形式。其中巨构型的城市指:“一个大型的架构,其中容纳了所有或者部分的城市功能。”他同时强调:“巨构的建造依赖于目前可行的技术。” 跨媒介巨构[Intermedia Megastructure]作为实践-教学-实践的范式,特点为:特定空间、特定主题、特定规模、特定时间段、多学科、跨媒介、超链接、主题式、多种叙事模式、多个艺术家、互为第一媒介——用策展的方式做演出,用演出的方式做展示设计。 展开[Details]-透视[Scenography]-拓扑[Topologies]-跨媒[Intermedia]-巨构[Megastructure]。如同沃纳·卡尔·海森堡所说:“因此世界表现为事件的复杂的交织物,其中不同的连接或者相互交替,或者相互覆盖,或者组合在一起,从而决定了整体的结构。” 跨媒介巨构教学 跨媒介巨构作为教学课程,培养目标是:整体构作能力的总叙事、整体媒介能力的总创作、整体运作能力的总制作。重要的不是媒介技术,而是媒介技术的用途。 跨媒介巨构项目,不管整合多少种类的媒介形态,空间本身都是第一媒介。一切都源自给定的特定空间,一切围绕特定空间条件展开,而不是通用的展示内容和形态适应于任何空间。这是跨媒介巨构区别于常规展示形态的最重要之处。 叙事工程,不管是空间面向的巨构,还是时间面向的剧集,有一些共同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传递信息 赋予意义 激发情感 命名即主题 主题即结构 结构即意义 叙事意味着命名。命名意味着用明确的主题概括复杂的构造。命名就是赋予意义,是重中之重。 工程意味着各种连接技术。这些都是叙事工程的课程主体,每一项都由无数具体技术组成。 如果说叙事工程是整个架构或者说是构造,课程由结构和节奏两部分组成。通过分类、分列和分别,建立数列、序列和层级。场景、场面和场次,对应着场景、情景和图景。 教学的方式是: 概念-源流-案例-方法-技术-路径-步骤 目录-题目 分解-组合 部分-整体 整体-部分 叙事是透视,如何看?怎么看?工程则是呈现,如何构造?怎么构造?跨媒介巨构是将一系列不同的复杂媒介形态彼此组织在一起。巨构的每一个部分——从方案中最抽象的感觉到表现在不同媒介形态中的最小的实体细节,以及所有形态间的相互关系,完成一个规模与复杂性上的完美衔接。从工程角度,有五个公式: 数列 几何 比例 层级 方向 数列,关于数和量;几何,关于形和体; 比例,关于各部分的关系; 层级,关于序列;方向,关于意义。 如果将跨媒介巨构比喻为“世界”这个概念,那么,“世”:存在,时间、空间和超时空,时世,世纪;“界”:界面、界限、边界、界定,其实是媒介。比如皮肤作为界面,除了界面,它还同时是一种组织和系统,令人联想到复杂的连接性,生与死,局部坏死与整体存活,内和外之边界,内系统和外世界之界限,新陈代谢……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教学成果 在叙事工程课程体系下,媒介展演系的本科生已经完成了多次大规模的跨媒介巨构转换。 2018年,在北京时代美术馆展出的跨媒介巨构《第二十二条军规:一种连接》,是“全息书写:2018跨媒体国际艺术节”展览中的“出逃”板块。由媒介展演系同学基于叙事工程课程,历时141天打造,其创作团队由16位本科生和研究生共同完成。《第二十二条军规:一种连接》是以文学名著《第二十二条军规》为本的跨媒介巨构作品。它是由叙事主导的,是基于具体空间的,是非单一媒介的。它试图使不同的媒介最终“拼溶”(passage)在一起,形成一个叙事场,共同构建成一个表演性装置。 2019年,第五届跨媒体艺术节“演化论”在象山艺术公社举行。媒介展演系板块以“呼喊与细语”为名,以尤金·奥尼尔的名剧《大神布朗》为基础文本。主题是青春的选择和青春选择的结果。我们整合全系三个年级本科生与视觉中国研究院研究生共50人,在象山艺术公社的剧场空间,选取了自文艺复兴以来人类历史的多个瞬间,展开了一场排演。这场排演将以跨媒介巨构的形式,对近两百年来人类“青年时期”的历史展开回望。 《失控:最后一局》是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与叙事工程研究所出品的跨媒介巨构作品,也是媒介展演系与MSG团队(Media Scenography Group)在2019年的第二个跨媒介巨构项目。此次展览,基于媒介展演系的核心课程——叙事工程,以2017级17位三年级本科生为创作主体,结合西湖计划具体空间,对莎士比亚的《李尔王》进行了重新结构与二次排演。 《失控:最后一局》的叙事结构借鉴小说文体的“部-章-节”三个层级,将《李尔王》的五幕对应为五部,二十五场对应为二十五章,并有音乐IRREVERSIBLE、灯光INSIDE、景观RIPENESS IS ALL番外三章的数列结构。 五部对应五大空间,二十五章对应原始文本中的二十五个具体动作。在此之下,每章又各自分有一至四个不等的小节,每节对应一件本科及研究生具体创作,品类涵盖装置、摄影、雕塑、影像、声音、场景模型等具体媒介。加音乐四节、灯光五节、景观五节,《失控:最后一局》最终包含作品四十八节,由此,将《李尔王》切割成为四十八个瞬间,并在一个展览之中同时释放。 此次跨媒介巨构项目于2020年1月3日在西湖计划空间展开。 教学过程 ...

自由艺术工作室(Free Art Studio) 基于进一步推进跨媒体艺术专业学科建设以及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的需求,跨媒体艺术学院在目前三个系(实验艺术系、开放媒体系、媒介展演系)的基础上,正式新辟自由艺术专业方向,增设自由艺术工作室,自2020年起,全面展开本科教学。工作室教师由活跃于当下艺术生态中的艺术家、策展人、学者共同组成。 科系简介: 自由艺术工作室,关注行进中的艺术现象和行业前沿规则,积极参与社会性的艺术对话。我们以自由艺术为前提,激发感受力与创造力,在无限表达方式与技术媒介成为可能的今天,珍视自由给予个体的有限选择和态度;在教学中我们强调,以个体在艺术实践中的切身局限为中介,开放艺术观点,尊重个体差异,引导自由选择,以真实的艺术态度和自由的感知出入艺术与媒体的边界。 育人目标: 自由艺术工作室强调想象力的先行,培养个体独立的判断与态度以及语言系统的建立;鼓励个体或团体及时走入当下艺术现场,把握艺术在质疑与答案之间,现实与想象之间,生活与理想之间的呈现,成为在当下艺术领域获得持续发声的自主个体。 专业特色: 鉴于艺术日趋专业化,教育过于成果化的导向,自由艺术工作室的课程设计强调学生主体意识的建构,问题意识和试错精神的培养;我们的教学以创作为核心,以有限为前提,以媒介为发端,以问题为导向,以展览为呈现等“游戏”规则的建构,贯穿始终,并期待融超艺术规则的意外和创造。 教研团队 : 主任:张辽源   副主任:蒋竹韵 教师:吴美纯、吴珏辉 教师研究方向: 张辽源:能看的方式和所见的形式 蒋竹韵:媒体艺术 吴美纯:区域感知、混合现实、艺术延展 吴珏辉:交互艺术、动态装置、虚拟感官、身体与媒介反应 Considering the requirement of further promoting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intermedia art specialty and perfecting the talent cultivation mechanism, the School of Intermedia Art has formally set the Literal Arts specialty and built the Free...

基于进一步推进跨媒体艺术专业学科建设以及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的需求,跨媒体艺术学院在目前三个系(实验艺术系、开放媒体系、媒介展演系)的基础上,正式新辟自由艺术专业方向,增设自由艺术工作室,自2020年起,全面展开本科教学。工作室教师由活跃于当下艺术生态中的艺术家、策展人、学者共同组成。 自由艺术工作室 简介 自由艺术工作室,关注行进中的艺术现象和行业前沿规则,积极参与社会性的艺术对话。我们以自由艺术为前提,激发感受力与创造力,在无限表达方式与技术媒介成为可能的今天,珍视自由给予个体的有限选择和态度;在教学中我们强调,以个体在艺术实践中的切身局限为中介,开放艺术观点,尊重个体差异,引导自由选择,以真实的艺术态度和自由的感知出入艺术与媒体的边界。 育人目标 自由艺术工作室强调想象力的先行,培养个体独立的判断与态度以及语言系统的建立;鼓励个体或团体及时走入当下艺术现场,把握艺术在质疑与答案之间,现实与想象之间,生活与理想之间的呈现,成为在当下艺术领域获得持续发声的自主个体。 专业特色 鉴于艺术日趋专业化,教育过于成果化的导向,自由艺术工作室的课程设计强调学生主体意识的建构,问题意识和试错精神的培养;我们的教学以创作为核心,以有限为前提,以媒介为发端,以问题为导向,以展览为呈现等“游戏”规则的建构,贯穿始终,并期待融超艺术规则的意外和创造。 教研团队 主任:张辽源 副主任:蒋竹韵 教师:吴美纯、吴珏辉 张辽源 1980年出生, 工作生活于杭州。 张辽源2009开始将工作方向集中于视觉现象本身,开始了关于光线、成像、观看方式等与此相关媒介的“反向式”研究和创作,让媒介的结构成为观看的对象,探讨视觉经验如何影响我们的认知。 2016开始了新的影像项目,关注影像数字媒介的技术逻辑,利用这个系统的自身结构进行创作,展开想象。近几年,张辽源开始以“观看”为切入点,察考当下艺术系统内的语言现象和媒介机制 ,重新看待形式对观念世界的输入作用,以及由它所引发的我们在现实和精神世界中的种种状态,在创作上更直接的通过对形式拆解式的再使用来浮现它与我们观念活动的密切关系。 主要个展:2018  《放映》 博而励画廊  北京、《取景》  箭厂空间   北京2017  《半发酵》茶部×张辽源  想象力学实验室 杭州2016    文化馆项目42期:《升级》 2008   《一个展览》 比翼艺术中心,上海 主要群展:2019  深港建筑双年展2019  盐田分展 深圳 、北京当代艺术展2019 全国农业展览馆 博而励画廊、《可善的陌生》UNArt艺术中心  上海、《释放全景》深圳坪山新媒体艺术节 深圳2018 《在场》 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中国美术学院 杭州、《花鸟集》 想象力学实验室 杭州2017 《复相 叠影》广州影像三年展 广东美术馆、《掩体-对白》  掩体空间 北京2016 《南方-引力》深圳新媒体艺术节 深圳、《事件的地貌》 深圳OCAT艺术中心、《 运动花园》东京惠比寿国际影像艺术祭 东京写真美术馆2015 《大概》上海仁庐空间 上海2013 《ON | OFF》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 尤伦斯艺术中心 北京2012 《明室》泰康空间  北京 2011 《 超有机/一个独特研究视角和实验》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北京、《中国影像艺术1988-2011》民生现代美术馆  上海、《 小运动:当代艺术中的自我实践 》...

世界戏剧 | 产学研·产业链计划 跨媒介巨构 失控:最后一局 Out of Control: Endgame 文本 | 威廉·莎士比亚《李尔王》 开幕现场 摄影 | 朱朝晖 展览《失控:最后一局》是由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与叙事工程研究所出品的跨媒介巨构作品。此次媒介展演系以2017级三年级本科生为创作主体,结合西湖计划具体空间,对莎士比亚的《李尔王》进行了重新结构与二次排演。 2020年新年伊始,我们在西湖计划空间举行了展览开幕式。由西湖计划联合合伙人高雯瑛女士主持开幕,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 高士明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 管怀宾教授、中国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兼书记 杨振宇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 文涛老师、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 姚大钧教授、井上文化 周开井先生等多位嘉宾莅临展览开幕式现场。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士明教授在看完展览后评价: 这个展览的呈现方式解决了一个问题:这些形式从哪里来?从一个文本出发。不管你感兴趣还是不感兴趣,从它开始。先认命,然后你会发现每一个人,他最后所有的创造性,所有的理解,都是指向那个东西的。他理解的可能会有偏差,甚至会有一些误读,但是没有问题。他开始拥有了一个开始的理由。其实所有艺术界的人,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开始的理由。所以我觉得森老的课解决了这个问题。就是认命。认命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最后我建议大家自己每个人单独的走一遍,你可能根本没有读过李尔王也没问题。但是在这里面他们形成的叙事,和所有呈现的信息,将由你们自己来重新构造。 在展览开幕仪式结束以后,高院长又独自一人深入展厅内部,展开他自己的叙事构造。 摄影 | 谌文君 “这帮年轻人的影响力将远远超过展览本身,这对个人或学科而言,影响深远。"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管怀宾指出,过程中展现的鲜活探索和协同作战精神最值得盛赞。“(牟森)不断在给我惊喜。这次叙事工程获得金课之名是实至名归。”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文涛认为牟森的作战部队非常有战斗力,而他走过现场那段通道时想到了一句话:教育就是从“做”中学。 摄影 | 谌文君 展览总叙事—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系主任牟森在展览前言中提到: 如果只允许用一个字描述《李尔王》,我选孽。《李尔王》的主题是孽,不是罪。自作孽,不可救。连救赎的可能都没有,这也是《李尔王》的主题。我还写过:文本解释的可能性无穷。比如,用‘惊’和‘精’的各两组词来解《李尔王》:惊慌失措、惊心动魄和精疲力竭、精尽人亡。《李尔王》是结构精美和主题多义的典范。比如,它是一个自由选择和自我承担的故事。这一次,我们以《李尔王》为文本出发点,在展场呈现“长篇小说”。《李尔王》第五幕第2场,埃德加对要自寻短见的父亲说:“ Ripeness is all。”卞之琳译为:“成熟就是一切。”朱生豪译为:“你应该耐心忍受天命的安排。”我更喜欢另外一种译法:“丰饶即一切。” 摄影 | 徐弋洲 特别值得感谢的是,在展览开展第一日,中国美术学院许江院长就莅临展览现场,他也是失控:最后一局开展当日的第一位观众。他在现场说: 美院是培养诗人的地方。我喜欢这种荒原的调性。在西湖的地下,有一片荒原。 展览现场图集 摄影师 | 朱朝晖 谌文君 人青 王若兰 徐弋洲 马原驰 展览介绍 《失控:最后一局》是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2019年的第二个跨媒介巨构项目。此次媒介展演系以2017级三年级本科生为创作主体,结合西湖计划具体空间,对莎士比亚的《李尔王》进行了重新结构与二次排演。 《失控:最后一局》的叙事结构借鉴小说文体的“部-章-节”三个层级,将《李尔王》的五幕对应为五部,二十五场对应为二十五章,并有音乐IRREVERSIBLE、灯光INSIDE、景观RIPENESS IS ALL番外三章的数列结构。五大部各借文本中一名死者之口,以一句台词为题,提示此部内容。 从第一部至第五部标题依次为:  一、在多佛的悬崖。葛罗斯特:“疯子领着瞎子走路,正是这时代的病态。”  二、在城堡中厅堂。埃德蒙:“本性,你是我的女神。”  三、在农舍一室。仆人甲:“你还剩一只眼睛,能看到他们的报应。”  四、在荒原。李尔:“我们为来到这个满是傻瓜的大舞台而哭。”  五、在英军营地。科迪利娅:“没有,我的父亲。” 五部对应五大空间,二十五章对应原始文本中的二十五个具体动作。在此之下,每章又各自分有一至四个不等的小节,每节对应一件本科及研究生具体创作,品类涵盖装置、摄影、雕塑、影像、声音、场景模型等具体媒介。加音乐四节、灯光五节、景观五节,《失控:最后一局》最终包含作品四十八节,由此,将《李尔王》切割成为四十八个瞬间,并在一个展览之中同时释放。 展览信息 展期  | 2020年1月3日—2月29日 11am—7pm 周一周二闭馆,春节假期1月20日—2月4日闭馆 地点  | 西湖计划杭州市上城区西湖大道220号西湖创意谷6号楼地下二层 / 地铁1号线定安路站B出口 出品  |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 叙事工程研究所 主办  |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西湖计划 Open Hours: Jan. 3 to Feb....

2019年12月,经全国各高校网上申报、高校主管部门审核,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评议、投票,教育部认定了405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2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跨媒体艺术专业 专业定位 中国美术学院经新媒体系和综合艺术系近10年的实验性教学探索,2010年,于国内率先创立跨媒体艺术学院。跨媒体艺术专业经5年建设发展成熟,申报教育部目录外新增专业成功(专业代码:130408TK)。这是国内第一所直面媒介技术变革与文化变迁的"当代艺术学院",被美国《亚太艺术杂志》评为“亚洲最值得期待的艺术教育机构”。作为跨媒体艺术教育的先驱,本专业坚持学校“三美”育人理想和“四通”人才培养要求,以内外打通、跨界互动为基本思路,以媒体中发掘创意,技术中发显人文为教育宗旨,通过建立新艺科“想象+创造双螺旋”式教学机制,互通共生的国际“超学院”结构形成“媒体创意、艺术创作、文化研究、策展实践”的教育格局,在国际平台推动当代艺术的跨学科研究和跨领域实践。 人才培养 致力于培养掌握媒体技术、具有实验精神和深厚造型基础的当代艺术与新兴媒体产业的创作型人才,同时培养学生树立个人鲜明的文化评判力,掌握具有想象力的艺术语言,呈现对社会和生活独特而理性的反思。 专业特色 实验艺术系强化学术研究与创作实践的实验性及前瞻性。注重从技术和观念的角度,以实验精神探索跨媒介表现的叙事潜能。在教学中,强调对接当代艺术现场和跨媒体语境下的社会需求,以课题式教学、研究式教学为主体,重视培养学生的执行力和落地能力,并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内化于教学过程中。 开放媒体系 在国际化的高科技创作中,强调面对并反思当下中国独特的网络社会生态。当前的训练与研发重点在于: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手机艺术、未来书写、未来山水、实时动态影音现场、社交媒体艺术、声音艺术、程序艺术、科幻影剧等方向。并且,推行媒体研发、创作实验、项目实践同步开展的实验教学机制,与中国美术学院virREAL艺术科技实验中心等研发机构紧密结合,同时培养、训练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与技术开发能力。 媒介展演系 强调媒介融合与叙事建构。面向当代社会的整体艺术环境,聚焦媒体/创意产业发展需求,推动多种媒介手段的创造性综合运用与跨界融合;推行以“真题真做”为特征的“项目制”教学,促进学生的视眼界提升、能力训练与观念塑形;并以多元化、前沿性的教学实践和创作研究,推动兼具国际视野和本土关怀、开放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实践型人才培养。 自由艺术工作室 鉴于艺术日趋专业化,教育过于成果化的导向,自由艺术工作室的课程设计强调学生主体意识的建构,问题意识和试错精神的培养;我们的教学以创作为核心,以有限为前提,以媒介为发端,以问题为导向,以展览为呈现等“游戏”规则的建构,贯穿始终,并期待融超艺术规则的意外和创造。 师资队伍 跨媒体艺术专业拥有由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先行者与领军者,国内最著名的策展人与艺术理论家,当代艺术界的学术权威和明星人物以及诸多深谙媒体艺术的知名艺术家组成的具有国际水平的教研团队。本科教学中聘请国际知名学者来校为本科生授课,全面导入客座教授方式,聘请专业领域内有影响力的国内外专家、教授和艺术家,以工作坊形式充实日常的教学和科研。 学院院长:管怀宾 教授 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文涛 副研究员 学院副院长:姚大钧 教授 实验艺术系 高世强(系主任)、管怀宾、朱玺、汤南南、高芙雁 开放媒体系 姚大钧(系主任)、真锅大度 Daito Manabe(外聘)、Christian von Borries(外聘)、Alessandro Ludovico(外聘) 媒介展演系 牟森( 系主任)、崔鲁海、马原驰 自由艺术工作室 张辽源(系主任)、蒋竹韵(副主任)、吴美纯、吴珏辉 校内研究所 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 高世名(所长)、张颂仁、卢杰、陆兴华、陈光兴、皮力、姜珺、陈界仁、王智明、Raqs Media Collective、高初、唐晓林、刘畑 基本视觉研究所 范厉(代所长)、张辽源 总体艺术研究所 邱志杰(所长)、杨劲松、汤南南、宋振、谭斌 空间影像研究所 高世强(所长)、乌苏拉•潘汉斯-比勒、杜庆春、牟森、董冰峰、范厉、颜俊杰、刘恪、陈雨、缪晓辉、卢意 网络社会研究所 黄孙权(所长)、许煜、范凌、李振华 影像档案与研究中心 高世强(主任)、董冰峰、吴穹 客座教授及研究员 贝尔纳•斯蒂格勒、乌苏拉•潘汉斯-比勒、约翰•哈托、大卫•乔斯利特、董冰峰、陈界仁、汪建伟、张颂仁、陆兴华、刘韡、真锅大度等 专业资源 专业现拥有由3个专业系科、1个专业工作室、5个校内研究所、多个校外研究所,以及由8个实验室组成的实验室集群;建成了两个省级以上的实验教学中心,包括浙江省“十二五”示范实验教学中心——跨媒体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跨媒体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形成了“专业系科+校内研究所/中心+校外研究所”的组织架构。 拥有专业藏书及影音资料近3千册,价值1000多万元的实验与研创设备,其中包括共享式网络高性能计算平台,3D立体环幕系统,影音展演集成控制灯系统,高清专业级演播系统等形成了一个多层次、跨学科的当代艺术教学系统和一个当代艺术、视觉文化互动共生的教研平台。 教研成果 2015年跨媒体艺术专业发展成熟,成为教育部目录外新增专业,2017年获浙江省高校十三五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跨媒体艺术专业所在学科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艺术学门类评估中,一级学科排名第一,为A+学科,排名1/93,进入前1%。 近年来,本专业屡获国家级、省级科研奖项。2016年由本专业教师团队参与的《基于“内外打通、跨界互动”的跨媒体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获得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8年项目《媒体创意与策划高层次文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构》获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二等奖,《媒体创意策划人才培养项目》及《中德实验影像展》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支持。 毕业生培养 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或任职于国内多家重要艺术机构以及主流媒体或阿里巴巴及网易等大型网络公司;或创办媒体策划和文化创意公司;并且,还有诸多已毕业的学生作为自由艺术家活跃于上海双年展、广州三年展等国内外重要当代艺术大展,受到了当代艺术界的关注。另一方面,已毕业的学生创作成果丰硕,曾获得包括“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奖”、“全球华语大学生影视奖”、“TASML/DSL驻留艺术家大奖”、“ACC年度青年艺术家奖”、“OCAT皮埃尔•于贝尔奖”等各类专业奖项。 代表事件 2019跨媒体艺术节 2018国际跨媒体艺术节 2017国际跨媒体艺术节暨未来媒体/艺术宣言展 2016跨媒体艺术节 2015国际跨媒体艺术节 今后,我们将持续推进“跨媒体艺术”专业建设,深化专业课程体系,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的跨学科、跨领域当代艺术人才而努力。 ...

世界戏剧 | 产学研·产业链计划 跨媒介巨构 失控:最后一局 Out of Control: Endgame 文本 | 威廉·莎士比亚《李尔王》  开幕  | 2020年1月3日 4pm  展期  | 2020年1月3日—2月29日 11am—7pm 周一周二闭馆,春节假期1月20日—2月4日闭馆  地点  | 西湖计划 杭州市上城区西湖大道220号西湖创意谷6号楼地下二层 / 地铁1号线定安路站B出口  出品  |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  叙事工程研究所  主办  |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西湖计划 World Drama | Industry-University-Institute · Industrial Chain Project Intermedia Megastructure Out of Control: Endgame Based on the script of King Lear by William Shakespeare Opening: Jan. 3, 2020.4pm Open Hours: Jan. 3 to Feb. 29, 2020. 11am—7pm Closed on Monday, Tuesday, and public holid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