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dmin

活动 / Event山水剧场——高世强个人艺术展 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 Shanshui Theatre - Solo Art Exhibition by Gao Shiqiang: Celebrating the 25th Anniversary of Macau’s Handover to China 开幕日期 / Opening Ceremony2024.12.11 展期 / Exhibition Period2024.12.11— 2025.1.5 地点 / Venue婆仔屋文创空间A2展览厅Albergue SCM – A2 Gallery澳门望德堂区疯堂斜巷8号 开放时间 / Opening Hours每日开放(中午十二时至晚上八时)Opens every day, from 12:00pm to 08:00pm 星期一(下午三时至晚上八时)Monday, from 03:00pm to 08:00pm 免费入场 / Free...

12月6日下午3点,在简约的开幕仪式后,“环球同此凉热-练习1”于仓美术馆的4、3、2馆正式开幕。整个展览在三个狭长型的展馆内,以三个短视频与一份田野研究报告,构成整个展览的视觉思想架构,这三个短视频与研究报告,分别为:在巴勒斯坦,我们永远不会长大(短视频);阿桑奇被从厄瓜多尔驻伦敦大使馆带走(短视频);山寨手机(研究报告文件);中国探测火星的天问一号总设计师张荣桥说:有能力改造火星,为何不更好打理地球?(短视频) 在巴勒斯坦,我们永远不会长大 “在巴勒斯坦,我们永远不会长大。”一位巴勒斯坦孩子回答记者采访,转自Jad Ibrahim的Instagram 第一个展区入口,除了展示在互联网上被广泛流传的巴勒斯坦小孩回答记者提问的短视频外,还包括中国外交部条法司司长马新民在海牙国际法庭的听证会上的发言全文,他引用国际法说明:巴勒斯坦人民有权武力反抗外国压迫。这场发言也成为全球声援巴勒斯坦活动中,时常被引用的法律依据。 《大爆炸》,闵罕,195×100cm,纸本木炭,2021年 穿过这个“题旨”后,为闵罕两幅名为《大爆炸》《深渊-大章鱼》的纸本木炭画。画中如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与深海中的巨型章鱼,似乎在巨大的能量裂变与深海的超高压下,与其他物种混合成一个意指当前世界正处于大混乱的现实境况。 《万物》系列,范可怡,40.6×30cm,墨水、矿物颜料、拼贴,2023年 接着吴若溪两幅《看着废墟下的所有!》与《地狱(HELL-0)》与范可怡《万物》系列作品,则从不同面向展示各种形式的暴力——始终无所不在。 韩佳欣,龙华汽车站田野调查(进行中的田野研究与报告) 展览现场 接着是韩佳欣对深圳龙华汽车站的“三和大神”田野研究报告与阮璐欣对深圳务工者中的湖南人群体的田野研究报告,分别呈现当前的零工经济下,无数人成为“在地流放者”的现实处境。 《如何射击和如何反射》,王芳艺,120×90 cm,集成摄影,2024 年 展览现场 相对于这两份田野研究报告,同展区王芳艺的《如何射击和如何反射》与何蕊的《衍化体01》都以数字技术呈现新异化状态下的“异人”形象。而刘汶杰的《两种俗头》与陈苏元的科幻小说三则,前者通过堆叠两种简易造型的陶土头像,提问我们是否可能跨越对他人的刻板印象与标签化的局限。后者则通过三则短篇科幻小说,质问当前的加速时代,是人类社会的最优选择吗? 《城市比赛:公平竞争》,史宇昕,7分15秒,行为影像,2023年 展览现场 史宇昕的《城市比赛》系列作品则将不显眼的城市微型设施,改造成可游戏的空间。“回溯算法”小组的《剩余影像:压缩的价值》通过仿直播形式,尝试在超扁平的时代,探索是否可能消解算法控制下的劳动形式,借此重思劳动的意义为何。 《名字没了,怎么办?》,陈界仁,7分34秒,黑白、有声影像,2017年 随着对当代社会一系列的调查、质问与提问,展览进入到由录像作品构成的“非家”世界,在陈界仁的《名字没了,怎么办?》中,与台湾资方抗争长达二十几年的华隆女工,于滂沱大雨中,反覆念诵“名字没了,怎么办?怎么办?名字没了”,随着持续不止的念诵声,女工们仿佛由抗议者逐渐成为了“互为观音”的自救与互救者。在杨静蕾的《夹缝》中,观者如同坐在车内,看着行驶在虚拟的游戏画面与后视镜中的现实场景,但我们永远不知道车将开往何方。 《两片海与三座岛》,秦晨茹,18分17秒,双屏影像,2024年 《亲密修辞》,吴紫睿,11分10秒,彩色有声影像,2022年 在秦晨茹的《两片海与三座岛》中,看似正常、温馨的家庭,却隐隐呈现难以言说的隔阂,间接反应出当代人对于如何表达“爱”的困难。在吴紫睿的《亲密修辞》中,以剧场形式,探讨老人群体在面对代际、社交与丧偶等问题下的某种不知所措,如同片中的老奶奶因泪腺阻塞而产生的溢泪现象,致使旁人完全不知老奶奶此刻的真实情绪为何。 《地鸣之后》,李想,14分32秒,彩色有声影像,2024年 在李想的《地鸣之后》中,记忆里老家附近的山,从成为采石场到逐渐被开挖成一片破碎之地,但过往炸山时的轰鸣声,却似乎持续至今。这个单元的最后一件作品,为王子月拍摄于2014年的《罅隙浮生》,拍摄地点正是此次的展览地点——转塘,影片拍摄于城市改造拆迁过程中的最后时光。片中将待拆的房屋,视为一个个各自独立的舞台空间,负责拆屋的农民工、从外地至转塘捡拾钢筋的孤独老妇、曾经租屋于此的年轻学生,各自进行着他们日常与非日常的行为。全片并未出现任何拆屋画面,只在影片即将结尾时,出现一件件衣服被从楼上丢弃至地面——这似乎隐喻着,无论原来的居民或曾经的租客是否会返回改建后的新房,他们都已不可能回到原来的“家”。 《罅隙浮生》,王子月,5分44秒,三频录像,2014年 在展区入口,说出:“在巴勒斯坦,我们永远不会长大”的巴勒斯坦小孩,据说已死于以色列对加沙的某次轰炸中。对此,我们无从查证。但只要我们还有肉身之人的共感之情,那么看似遥远的加沙,并不遥远——因为我们都身处同此凉热的环球中。(待续) 展览现场 关于展览 环球同此凉热 练习1 Same Warmth and Cold throughout the Globe  Practice 1 展期:2024.12.6-2025.01.10 地点:仓美术馆4、3、2号厅(杭州市西湖区象山艺术公社E1幢) 主办:中国美术学院 跨媒体艺术学院 承办:艺术感知与视觉思想研究所 策展:陈界仁、闵罕、唐晓林 策展助理:李想、樊金琪 展览执行:郑丽镇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曹明浩&陈建军、曹澍、陈界仁、陈苏元、陈薇、范可怡、傅冠丰、谷秋波、韩佳欣、何蕊、回溯算法、姜奕竹&李程锦、金煜皓、劳小武、李想、林诗君&张采虹、刘思佳、刘汶杰、刘星语、马之淼、闵罕、秦晨茹、阮璐欣、沈业蕾、史宇昕、汪英哲、王芳艺、王子月、吴若溪、吴紫睿、武子杨、徐诺、杨静蕾、詹成哲、赵莲涟、赵雪彤 ...

第九届网络社会年会“复音的全球南方:技术交流的空间”于11月7日-11月9日在泰国清迈举行。在主板块嘉宾演讲及硕博论坛正式开启前,我们和与会学者一同探索了清迈这座宗教寺庙与数字游牧相互编织的城市,并探访本次活动支持单位全球华人数字共享社区(GCC)及四海社区(4Seas),参与其Pop-Up City交流活动。 11/7 City Tour 清迈城市之旅 11月7日上午,携年会嘉宾游览和探索位于泰国清迈市郊素贴山之巅的标志性寺庙——素贴寺(Wat Prathat Doi Suthep)。 11/7 4Seas Pop-up City 探访四海社区 11月7日傍晚,携年会嘉宾共同参观由海外游牧华人创立的清迈在地社区——四海社区(4Seas)所在地 Mountainview。 Nicolas Hu向大家介绍全球华人数字共享社区(GCC) 4Seas主要贡献者Nicolas Hu向我们介绍GCC、4Seas等全球-在地华人数字共享社群,意图打造在家庭、工作之外的第三空间,为人们提供交谈、社交甚至共同治理、可持续生产的空间,并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这一可持续发展。暂别在地华人数字游民社群,我们回到清迈大学校园,开启本次年会的主板块讨论。 11/8 Opening Remarks 开幕致辞 黄孙权 中国美术学院网络社会研究所 Prof.Huang SunquanThe Institute of Network Society 各位早上好!能够在美丽的清迈、清迈大学的校园里相聚,真是一个奇妙的时刻。我想向远道而来的讲者们表达由衷的感谢,也感谢无法亲临现场、在线上参加的讲者们。当然,特别感谢清迈大学和ICDI的协助,使这一切成为可能。我还要感谢GCC对我们拓展公共项目的支持。这一周,这座城市充满活力,举办了超过百场活动——在这里,科技、知识和文化以令人惊叹的方式交融、演变。能够参与这场热烈的交流,深感荣幸。 今年是我们网络社会年会的第九年。每年我们都深入探讨与社会现实相关的主题,并邀请学者、艺术家、策展人和研究人员与我们一同探讨。 今年,我们来到了全球南方。长期以来,这个地区被北方/中心的技术和资本深刻穿透,掌控着发展的节奏,导致了“慢性贫困”,正如萨米尔·阿明所说,这是依赖理论的受害者,一种“不发达的发展”。今天,流向南方未变,但增添了科技气质,由一群更为自由意志主义者的数字游民来继承六零年代嬉皮、七零年代美国的新公社主义者,九零年的新世纪旅行者的旅程。我一方面对此文化的丰富与多彩感到兴奋,但也不免忧虑,这种热带的天堂只是旧囚笼里的新梦想,难道还能禁锢一整代的年轻人理想吗? 某些加密社群喜爱的公关高手巴拉吉・斯里尼瓦桑(Balaji Srinivasan)说的“网络国家”几乎变成了他们的圣经,听起来就像要抹除现实中更深刻不平等起源的私有花园。要搞清楚,他们关心的是股份持有者(shareholder),而不是利益关系者(stakeholder)。也不要忘了,从2008年以来(金融灾难与比特币开始的那一年),全球财富收入不平等加剧,2020年全球最富有的12.2%成年人拥有84.9%的财富,2008年,前1%人群的收入份额约为18.5%;到2020年,该比例增至19.3%。 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达隆·阿西莫格鲁和西蒙·强森,在他们的著作《权力与进步》中指出,当前的“进步”再次让少数精英企业家和投资者受益,而大多数人却感到无力。他们认为,只有在社会权力基础改变的情况下,更包容的技术的愿景才有可能实现。而这正是我所期望的——全球南方能成为推动社会变革和包容性技术的全球多数力量。我希望这一转变能从清迈开始,甚至能从接下来两天的对话开始。 再次感谢大家! Good morning, everyone! It feels truly magical to be here in beautiful Chiang Mai, right here on the campus of Chiang Mai University. I’d like to extend...

“幕间:策展教育?” Intermission: Curatorial Studies/Education? 2024年11月3日-4日,Panel 21 二十一世纪艺术/教育国际论坛“幕间:策展教育?”(Intermission: Curatorial Studies/Education?)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顺利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联合承办,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ICAST)策划执行。 Panel 21 二十一世纪艺术 / 教育国际论坛此番聚焦策展教育,旨在聚集全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共同讨论策展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论坛演讲覆盖了策展史的重要案例,近年来活跃于国际舞台的各地区的机构与学院实践,以及对“策展”和“教育”相关的总体性思辨。论坛的特别版块“时刻与现场”则为海内外青年策展人、研究者及策展教育实践者提供了一个表达与对话的平台。 Panel 21国际论坛“幕间:策展教育?”现场 论坛回顾 11月3日 上午 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闵罕为论坛作开幕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闵罕为论坛作开幕致辞。她指出,在当前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策展教育的复杂性显然尚未得到充分揭示,也未受到足够关注。中国美术学院在长期“教”与“学”的过程中,始终坚守着“立人”的使命,而跨媒体艺术学院则在“作为教育的艺术”和“作为艺术的教育”的辩证关系中不断实践与探索。闵罕副院长热切表示,期待与所有参与者进行真诚的思想交流与合作,共同站在一起,走出历史的断裂时刻。而策展教育,则将成为“幕间”的种子,它所带来的互联、共生的创造力与感受力,将是让幕间时刻重新焕发生机并使个体获得解放的艺术契机。 问题与视域 主持人:卢杰 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所长卢杰发表论坛引言 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所长,本次国际论坛发起人卢杰教授为论坛发表了题为“幕间”的引言。卢杰教授简要回顾了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的创立背景与自我定位,并以全新的LOGO及过去所发起的数个核心项目为切入点,阐发了研究所的核心办学理念。ICAST将当代艺术理解为一种社会思想,将策展理解为一部“行动之书”。引言以发问结束:策展性(curatorial)是否可以作为人文学科、博雅教育的基础,是否可以成为融汇文学与语言、哲学与美学,身体与行动,政治经济学的维度,视觉与媒介的创造,现实生活的体验与把握,激发主体性与政治性的生命教育?他认为,各位嘉宾汇聚于此,带来普遍性和在地性的思考,对诸多问题以及“问题的问题”进行反思,这正是策展教育作为行动政治的意义所在。作为首日论坛上半场的主持人,卢杰教授的引言也正式开启了论坛的第一板块。 特里·史密斯 Terry Smith 悉尼大学艺术史系荣休教授、匹兹堡大学艺术与建筑历史系当代艺术史与理论安德鲁W. 梅隆荣休教授 世界问题——当代策展教育 World Questions—For Contemporary Curatorial Education 特里·史密斯发表演讲《世界问题——当代策展教育》 特里·史密斯从当今众多“世界问题”出发,提出了“视觉艺术展览复合体”(Visual Arts Exhibitionary Complex)和“开放罢工”(Open Strike)的概念,回顾了迄今为止出现的重要策展实践,并向所有与会者发问:当代的条件下,什么样的文化工作、艺术创作和策展是必要而又可能的?我们如何将策展推向解放、平等与同时代性(coevality)?他指出,今天的“幕间”并非两个世界秩序之间的停顿,因为历史并非单向地朝向新的一幕,风暴从多个未来吹来。要从这些潮汐和流向中解放出来,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历史中的诸多案例,来回答当下的世界问题,这也是策展教育在今天必须面对的问题。 张颂仁 Chang Tsong-zung 香港汉雅轩总监,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客座教授,ICAST共同创办人 培育生活力的艺术教育 Art Education as a Curatorial Program of Human Livingness 张颂仁发表演讲《培育生活力的艺术教育》 张颂仁从蔡元培创立国立艺术院时提出的“中西会通、艺理兼重、诗性沉思、艺术启蒙”思想入手,介绍了自己与中国美术学院同事们发起的几个重要项目,包括2008年第三届广州三年展“向后殖民说再见”、汉雅轩三十年回顾展“三个艺术世界:中国现代艺术史中的一百件艺术物”、以及在台北市立美术馆举办的“黄盒子:台湾当代书画展”等等。他认为,艺术在全球范围内正处于激烈变化的十字路口,此刻我们需要意识到,每个地区必须找到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法,而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也会影响他们的视角。以杭州为视角,张颂仁教授将这些实践和思考置于中国美术学院的历史脉络中,旨在把一个已经进行了整个世纪的“当代”愿景进行重新定位和再次推敲。 思想与观点 主持人:卢杰 碧翠丝·冯·俾斯麦 Beatrice von Bismarck 莱比锡视觉艺术学院教授,策展文化硕士项目发起人 成为客人 Becoming Guest 碧翠丝·冯·俾斯麦发表演讲《成为客人》 碧翠丝·冯·俾斯麦以第十五届卡塞尔文献展作为主要案例,对“好客”(hospitality)与主客关系进行思辨。她认为,策展中的主客关系决定了展览的好客属性,以及由此塑造的复杂关系。传统上,我们往往通过主人-客人的框架来思考策展,然而,在当下的社会政治危机背景下,这一关系发生了变化。在第十五届卡塞尔文献展中,传统的“客随主道”不再成立,反而各类角色在展览中互为客人。这其中的“客人”不仅指ruangrupa,还包括卡塞尔文献展委员会、卡塞尔市及文献展管理公司(documenta GmbH),它们之间的动态关系不断变化。碧翠丝·冯·俾斯麦认为,这种变化反映了一种新的策展性:不同主体间的相遇不应再是主导的、具有等级差异的,而应理解为相互之间的“成为客人”,从而为建立一种互惠(reciprocity)关系创造条件。 乌特·梅塔·鲍尔 Ute Meta Bauer 南洋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媒体学院教授,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当代艺术中心首席研究员 “关怀”是一种毒药 Curare Is a Poison 乌特·梅塔·鲍尔发表演讲《“关怀”是一种毒药》 乌特·梅塔·鲍尔结合了在麻省理工学院、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南洋理工大学的教学经验以及自己的策展实践,发表了演讲。她指出,今天我们都深深感觉到现有的框架已经无法应对当今世界所出现的挑战,这是她与学生们都深有感触的。对此,她回溯了“策展”(curare)一词的词源:虽然“curare”意味着关怀与服务,但从字面上看,它也指一种毒药——“箭毒”(curare),这种毒药能够麻痹身体或使猎物迅速死亡。她以自己担任艺术总监的2024年迪里耶当代艺术双年展和联合策展的第17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以及其中的各类作品为例,强调了策展(curare)的另一层含义:敏锐而锋利地回应当下的社会、政治与经济现实。 盖比·恩科伯 Gabi...

本次展览的主题“出神”,旨在强调:为“神”的出游,预留出口。在中国古代语境中,“出神”最初指的是一种道教修炼方式,即“元神出体”。“出神”的行为,是身心进行气化宇宙循环中的一部分。“出神”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游”,而“神游”是一种对自我精神性主体的超越。“出神”的前提是“观想”,这是一门在中古时期开创的身体技艺(body techniques),要求人们游体外之景,观照自身的内景山水。通过这种方式,在能量的循环中,开启内向心性的形塑,发现“自我”其实是自然的一部分,从而感受到最为深层的“情志”,内在的“真我”在自然中得以成全。这对于解决20世纪初就被提出的当下社会“心灵在场(presence of mind)的匮乏”问题以及当代社会媒体对于“注意力”的精准控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出神”的刹那,构成了种种宏大或微小的意象,虚实含混的图景,为参与本次展览的7位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的灵感和方向。本次展览一共展出了11组作品,作品类型涵盖了绘画、装置、影像、摄影等媒介。 ﹉﹋﹌﹉﹋﹌﹉﹋﹌﹉﹋﹌﹉﹋﹌﹋﹉ 作为展览的开始,张文心的影像为“通往洞穴”提供了线索,“出神”的通道被开启。《洞察之目》呈现的路径来自一台视觉机器,它所记录的无机幻影是无序且诗性的;《Illusion》中的路径则指代高效、开放、连通的孔隙结构,它对于塑造城市的社会空间具有积极作用。孔隙作为介质,吸收物质,促使有机体的潜能更大化。“两条通道”其实并不强调是否要走出“洞穴”,“探洞”的过程足以让“记忆中的图景”放射出巨大的能量。 在接下来的空间中,每一件作品,都是“出神”具体表现方式的一个分支。 解群的《橐龠行旅图》记录了一次半虚构的“颅内神游”,探索“橐龠世界”相当于勘寻外部的身体,“洞”就在“我”体内,在自我开合的过程中,回归与重生,循环永续。作品的结构形态可比喻成洞天的“天窗”,每一扇窗户的敞开,都相当于打开了“神的出口”,能够自由变换探索不同的故事情节。 ﹉﹋﹌﹉﹋﹌﹉﹋﹌﹉﹋﹌﹉﹋﹌﹋﹉ 展示在解群对面的作品是陈慧雯的绘画作品《鬼石》和《夜会》,作品围绕着一个传闻中的灵异事件发生地展开。画中人的形态,已经状似离形脱体后的“游魂”。在画面上诞生的那一刻,从有形的“在场”渐变至无形的精神空间,“出神”的瞬间被定格。 ﹉﹋﹌﹉﹋﹌﹉﹋﹌﹉﹋﹌﹉﹋﹌﹋﹉ 处于解群和陈慧雯作品中间的是黄佩珊的装置《直至静止#2》,它展示了在“喷泉”与“时钟”永恒运动中的一个切片,遵循了它们相对静止的定律,循环的本质得以延续。作品潜在地表达了一些对当代社会结构影响下既定日常的否定,从展览的整个架构上看,它就好比是《盗梦空间》中的“陀螺”,具有时空穿梭转换的提示功能,即“神”能游走在不受限定的时间与次元中。 悬挂在一楼展场中心位置的帘状装置是黄佩珊这次的委托新作:《景观#2:在世界中存在》。作品将世界景观作为图像压缩,一切存有物的相遇,新的事件的诞生,交织出一张珠帘般相互映射的网络。“珠帘”的古典意象,常作为闺房的装饰,珠帘的门洞同时也象征着洞穴,它背后所在文人精神空间,不再对女性艺术家的身份设限。 ﹉﹋﹌﹉﹋﹌﹉﹋﹌﹉﹋﹌﹉﹋﹌﹋﹉ 穿过帘状装置,观众的身份也被叠加重构,来到葛珣的《仿黄鹤山樵山水手卷》影像空间。艺术家沈蕊兰将明代道士的卧游长卷,以双屏影像的方式再现了古代船只行旅中的观画经历。这里是更具开放性的空间,为观众提供现场“出神”的场所。 ﹉﹋﹌﹉﹋﹌﹉﹋﹌﹉﹋﹌﹉﹋﹌﹋﹉ 下一个场景的切换,是沈蕊兰的作品《所有的蝴蝶都是失落的火焰》所呈现的由在地植物组成的帐篷影像空间。影像由行车穿越隧道中的几段对话展开,话题从“禅诗“到”新闻播报”,最后谈及“辞世之诗”。一切信息和记忆交织回环,有节律地伴随着呼驰而过的光点,最终与洞口的那束光亮汇合,共同涌入时间的合流。影像周围放置着沈蕊兰的《带着那绿色的事物进入你的永远》系列摄影,是她在杭州夜游期间,对于夜间生态环境的记录。茂盛的自然生命在曝光下,代表了某种亘古不变力量的幻现与续存。这几件作品都位于一楼展场的尾端,与影片中“隧道的尽头”形成呼应,帐篷代表了某种脆弱而又临时的庇护所(个体生命的易逝),与张扬的植物(原始的自然力量)形成对比,“出神”已进入了万物循环。 ﹉﹋﹌﹉﹋﹌﹉﹋﹌﹉﹋﹌﹉﹋﹌﹋﹉ 如果说沈蕊兰的作品停留在到达洞口光亮的前一刻,那么展于二楼独立空间的刘毅的动画《度口》已经带领观众走进的那束光亮之中。作品讲述了某天出于对周而复始日常幻象的逃离,缩小后的自己游走于身体内部,回到最初的生命载体,进行再寻访,最终冲破身心茧壳,跳出虚妄之境。作为展览的最后一件作品,“神的出游”也到达了终点,重新返归于混沌:而混沌初开,是否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展览现场 展览日期:2024/03/29-04/28 时间:10:00-19:00 免费入场  地点:市政牧场旧址(牛房)  澳门美副将大马路与罅些喇提督大马路交界   出神 Egress of the Spirit﹉﹋﹌﹉﹋﹌﹉﹋﹌﹉﹋﹌﹉﹋﹌﹋﹉策展人李丁 学术总监 高世强 吴方洲(牛房仓库大会主席) 艺术家 张文心 解群 陈慧雯 黄佩姗 葛珣(明代) 沈蕊兰 刘毅 策展人 李丁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候选人。主要研究方向涉及中国中古时期艺术的创作观念与视觉机制,关注“身体”文化面向的知识体系,并致力于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当今社会语境下的艺术与策展实践。 澳门“牛房仓库”艺术团体 牛房仓库”艺术团体(前称婆仔屋艺术空间)由2001年开始策划活动,成立于2002年,2003年迁至牛房,是位于澳门莲峰庙与普济禅院两大寺庙之间的一个独立艺术空间,前身为市政养牛场。2018年至2021年间,牛房仓库搬迁至和隆街15号,并将之定名为“后牛房实验场”,也意味着“后牛房时代”的开始,与多个澳门以外地区进行交流合作,并计划进行多个驻场艺术家计划。2022年起,牛房仓库游走不同展览及表演空间,如市政牧场、望厦山房、澳门艺术花园及“川‧艺术空间”等,策划的展览和演出不少以当代艺术为主,鼓励个人创意和实验精神,策划的展览和表演以强调跨媒体及实验性的当代艺术为主,继续承担澳门实验艺术发展的交流平台角色。近年曾主办“MIPAF澳门国际现场艺术节”“EXiM澳门实验录像活动”“珠三角展”系列“驻场艺术家计划”及“艺术–城市–人专题系列展”等展览。 主办:牛房仓库赞助: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发展基金 场地支持:澳门文化局 独家媒体支持:湾区之下﹉﹋﹌﹉﹋﹌﹉﹋﹌﹉﹋﹌﹉﹋﹌﹋﹉ 展览统筹:黄咏思、邝祖瑜 策展助理:丁潇 展陈设计:黄园园 展览平面设计:张露云 布展执行:孙向前、黄利红 技术支持:崔婕 翻译:黎祖贤、蔡笑蓉 摄影:林碧珊、黄佩姗、沈蕊兰、刘毅 ﹉﹋﹌﹉﹋﹌﹉﹋﹌﹉﹋﹌﹉﹋﹌﹋﹉查询 :6343 3042E-mail:oxwarehouse@gmail.com社交平台:Facebook|牛房倉庫 Ox WarehouseInstagram @oxwarehousemo 跨媒体艺术学院是中国美术学院最新锐的学科集群,也是中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实验艺术学院,聚集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与学者,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国际化教学团队,2010年被美国《亚太艺术》杂志评为“亚洲最值得期待的当代艺术教育机构”。跨媒体艺术学院的学术宗旨在于:促进媒体技术开发,推动当代艺术实验,从媒体中发掘创意,从技术中发显人文;以媒体实验、艺术创作、社会思想、策展实践四维互动的格局,在国际平合上推动当代艺术的跨学科研究和跨领域实践。学院专业一方面提供最前沿的新媒体艺术创作与媒体设计的训练,另一方面,强调社会思想与艺术策划的智识培养;注重媒体手段与思想方法的综合训练,致力于培养掌握新媒体技术、具有实验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当代艺术与媒体创意人才。 ...

春风化雨,丽日人和。4月8日下午,在中国美术学院建校96周年之际,跨媒体艺术学院校友会成立大会于象山校区18号楼306举行。大会审议并表决通过了《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校友会章程》和跨媒体艺术学院校友会第一届理事会人员名单。大会由理事会秘书组成员唐晓林主持。 跨媒体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徐元致辞 徐元首先代表跨媒体艺术学院致欢迎词,向各位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她表示,跨媒体艺术学院是中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当代艺术学院”,是学校新世纪先锋的代表。一直以来,学院超越中西文化的界域,打破媒体载体的分野,用跨越媒体来激活当代,切入生活和生命体验,进行艺术的转型与变革,借助革命性的艺术精神,重构一种宏大关怀的文化意识。优秀的基因是今天持续发展的前进密码,先锋、实验是跨媒人共有的精神气质。校友会成立,不仅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更是一个凝聚力量、共谋发展的契机。希望校友会以感情为纽带,以活动为载体,以合作交流为渠道,以事业发展为目标,汇聚智慧、拓展资源、促进互动、维护权益,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平台港湾的作用,成为校友们的联络站、充电站、服务站。希望校友们继续关心、关注、支持、参与学校、学院的建设和发展,积极参与校友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传承国美精神,凝聚国美力量,将“国美人”的事业越做越大,将“国美价值”越传越远。 跨媒体艺术学院校友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管怀宾致辞 管怀宾表示,跨媒体艺术学院自创立以来,力求突破和超越社会即定的媒体艺术教育模式,先后提出多项先锋思想意识的研究创作项目,成为引领和创新我国跨学科及跨领域当代艺术教育的鲜明旗帜。一路走来,学院培养了一大批扎根于当代艺术乃至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校友们的热情和支持是推进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力量。校友会是校友、学院与社会之间的纽带和重要平台,希望各位校友共同协力,发挥自己的作用,积极打造校友与母校的情感共同体、学术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既为学校的发展努力,也为校友之间的事业发展助力。 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校友会副会长李凯生致辞 李凯生表示校友会的成立为学院接下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希望学院校友会成为校友们的情感纽带、心灵归属、合作平台,大家紧密团结在一起,继续发扬国美精神,为跨媒体艺术学院的发展贡献力量。 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校友会副会长闵罕致辞 闵罕表示校友会的成立,意味着跨媒体家园的成立,校友们的到来是家人的回归,让跨媒体艺术学院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学院构建“多层联动,内外打通”的学术系统离不开校友们的帮助,希望校友们的力量能够促进教学成果的转化,为学院对接社会需求、了解业界动态、吸纳外部资源作出贡献,共同打造一个开放、共享和终生学习的学术平台。 跨媒体艺术学院校友会顾问李振鹏发言 李振鹏希望校友会为跨媒体艺术的发展做更多实实在在的事情,推动学科的发展,团结更多的校友,让我们的队伍更加壮大,让我们的学科在全国、在世界上更有影响力。 跨媒体艺术学院校友会顾问黄孙权发言 黄孙权表示跨媒体人的热忱、能力和视野非常吸引他,跨媒十余年的发展,是华人里最有力量的一直队伍,不仅在华人世界里影响很深,在国际上的表现也非常突出,非常荣幸成为跨媒体大家庭的成员。 审议并通过《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校友会章程》和跨媒体艺术学院校友会第一届理事会人员名单 颁发理事会会长聘书 颁发理事会顾问聘书 颁发理事会副会长聘书 颁发理事会秘书组聘书 颁发理事会理事聘书 理事会秘书组成员唐晓林主持校友会成立大会 成立大会后举行了校友座谈会,校友会理事们一一发言,情忆往昔,共话未来。 校友座谈会现场 跨媒体艺术学院 校友会第一届理事会人员名单 顾问(按姓氏笔画排序)  卢杰、刘韡、李振鹏、杨劲松、杨福东、 吴山专、邱志杰、陈界仁、Inga Svala Thorsdottir、 张培力、张颂仁、姚大钧、黄孙权 会长  管怀宾 副会长  李凯生、徐元、闵罕 秘书组成员  田进、唐晓林、张佳乐、曹澍、刘志良 理事会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马楠、石玩玩、卢意、朱昶全、任晓栋、 刘恪、刘毅、刘益红、刘杨、刘潇、 牟森、李舜、张晨、张春艳、 范厉、柳贞娥、姚远东方、高世强、 唐锁、陶寒辰、黄淞浩、崔鲁海 跨媒体艺术学院是中国美术学院最新锐的学科集群,也是中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实验艺术学院,聚集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与学者,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国际化教学团队,2010年被美国《亚太艺术》杂志评为“亚洲最值得期待的当代艺术教育机构”。跨媒体艺术学院的学术宗旨在于:促进媒体技术开发,推动当代艺术实验,从媒体中发掘创意,从技术中发显人文;以媒体实验、艺术创作、社会思想、策展实践四维互动的格局,在国际平合上推动当代艺术的跨学科研究和跨领域实践。学院专业一方面提供最前沿的新媒体艺术创作与媒体设计的训练,另一方面,强调社会思想与艺术策划的智识培养;注重媒体手段与思想方法的综合训练,致力于培养掌握新媒体技术、具有实验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当代艺术与媒体创意人才。 ...

ICAST Report|艺术家工作报告 主办 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 主讲人 杨俊 主持人 唐晓林 时间 2024年4月12日(周五) 18:00-20:00 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跨媒体艺术学院18号楼311 *本次讲座已在学分制系统发布,可报名。 我并不是一个政治活动家,或者社会活动家。我首先是一个艺术家。我可能会运用艺术语言参与社会活动,施加影响。但是,我更想创造事物。我想增加而非减少事物。我想创造。我享受创作时刻的极大乐趣。我也想批评、评论,并且产生影响。作为一个艺术家,我希望我的工作能够改变事物,产生影响。即使这种说法非常幼稚和浪漫,但这样的愿望让艺术家——也许让我们所有人——有机会思考和梦想社会和世界可能是什么样子。 如果没有这种天真和乌托邦的信念,我就不会成为一个艺术家。 I would like say that I’m not a political activist or a social activist. I am first and foremost an artist. I might use artistic language for social activism, influence and involvement, but I want to produce things. I want to add things, not subtract...

「空间影像研究系列讲座」 * * * 屯堡与山林 ——漫谈胡金铨电影《侠女》 时间 2024年4月10日 19:00 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跨媒体艺术学院 18号楼309室 主讲 侯俊丹 学术支持 高世强 主持 吴穹 嘉宾 唐晓林 主办 空间影像研究所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 艺术感知与视觉思想研究所 *备注:讲座前置放映将于4月10日下午15:00-17:00在18号楼跨媒体艺术学院205教室举行,内部放映仅供学术交流。 讲座内容简介       本讲座从钱穆的中国社会四空间论和费孝通的双轨政治理论出发,对胡金铨电影《侠女》中的文人政治主题进行社会学阐释。胡金铨所理解的中国革命传统,体现在晚明以降由抽象道统观念所激发的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政治派系斗争,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总体的政治化倾向。最后,主讲人从明清文学的“香草美人”书写传统所构建的女性二重性出发,对胡金铨电影的内在思想逻辑和张力做一总体理解。 主讲人 侯俊丹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研究方向为历史社会学、中国社会学史。曾在《社会学研究》《社会》《读书》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和随笔,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 跨媒体艺术学院是中国美术学院最新锐的学科集群,也是中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实验艺术学院,聚集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与学者,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国际化教学团队,2010年被美国《亚太艺术》杂志评为“亚洲最值得期待的当代艺术教育机构”。跨媒体艺术学院的学术宗旨在于:促进媒体技术开发,推动当代艺术实验,从媒体中发掘创意,从技术中发显人文;以媒体实验、艺术创作、社会思想、策展实践四维互动的格局,在国际平合上推动当代艺术的跨学科研究和跨领域实践。学院专业一方面提供最前沿的新媒体艺术创作与媒体设计的训练,另一方面,强调社会思想与艺术策划的智识培养;注重媒体手段与思想方法的综合训练,致力于培养掌握新媒体技术、具有实验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当代艺术与媒体创意人才。 ...

讣    告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校友策展人宋振熙在马来西亚沙巴州旅行期间,因心脏骤停于2024年2月5日14:10被紧急送往沙巴伊丽莎白第一医院,后于15:32抢救无效离世,享年39岁。噩耗传来,我们无比地震惊与悲痛! 宋振熙,原名张宋振,1985年出生于武汉。独立策展人,艺术批评学者。2008年获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史论学士学位,2012年获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策展研究硕士学位,2022年获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理论与实践博士学位,并获林风眠奖学金金奖。曾任中国美术学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美术学院媒体城市研发中心策展部主任,当代艺术调查局(ABI)发起人。 宋振熙长期关注当代艺术青年艺术家发展和生态,致力于完成学院艺术家培养和当代艺术整体生态圈的链接工作。同时针对当代艺术话题和艺术现象进行研究工作,将多种文化研究方式打通输入到当代艺术讨论中,探讨未来艺术跨领域生存的路径和方法,参与多项城市文化演进项目,汇聚现实力量。他所从事的策展工作,反映出他对时代艺术的深切关注与反思,竭尽所能加深艺术与社会、公众生活进一步的交流与会通。我们对振熙深表哀悼与缅怀,对振熙的家人致以诚挚的问候。 愿振熙安息!振熙,一路走好!人生无常,死生亦大,岂不痛哉!山长水阔,青山不尽,怀念永远! 跨媒体艺术学院  敬挽 2024年2月7日 宋振熙艺术简历 2009.10  上海博览中心 参与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组织工作 2010.05  杭州 中国美术学院第二届“艺术春天”研究生群展策展人 2012.11  宁波美术馆 “80.90.100 青年志业”浙江青年艺术家作品展暨青年艺术生调研策展人 2012.12  杭州三尚艺术馆 “自由提问”杭州青年当代艺术艺术家联展策展人 2012至今  担任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体城市研发中心常务策展人与执行 2013.01  杭州 “绿盒子:重绘形貌”媒体现实的空间新媒体展策展总监 2013.10  杭州博览会展览馆 “林泉-书画与造园”新媒体现场策展人 2014.04  杭州 “山水-曹晓阳纸本绘画个展”策展总监 2014.05  杭州 “无论-李舜影像艺术个展”策展人 2014.06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玉出昆仑-徐龙森山水画展”执行策展人 2014.10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首届上海 PSA 当代艺术青年策展人扶植计划第三名 “大地备忘录”展览策展人之一 2014.11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中国美术学院“top15”优秀艺术人才扶持计划策展人 2014.12  杭州 “山河日月”佟飚山水作品展策展人 2014.12  担任《美术文献》2014末期专刊学术主持 2015.05  创办“当代艺术调查局”团体,任调查局局长 2015.10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第一届“Inter-Youth”国际青年绘画展年度特邀策展人 2015.11  杭州三尚艺术馆 “整合:关于创作的片段”青年艺术家展策展人 2015.12  杭州三尚艺术馆 “媒介行星系列-G20物的行星”艺术家联展策展人 2015.12  杭州三尚艺术馆 “奇园异考”展览策展人 2016.04  杭州 参与中国美术学院88周年校庆展览工作 2016.06  千岛湖 “诗影重重——2016影像当代邀请展”策展人 2016.07 ...

开幕 2024.01.20 15:00 Opening 20 Jan. 2024 3:00 PM. 展期 2024.01.20——2024.02.19 展期内每天 12:00-19:00开放(周一闭馆) Duration 20 Jan. 2024 – 19 Feb. 2024 accessible between 12:00 - 19:00 (closed on Monday) 展览地址 杭州市凤山路79号 杭州商业储运有限公司3仓3层 303 Venue Hangzhou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Co. Ltd  building 3 floor 3 303 主办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由艺术⼯作室 Host Free Art Studio within the School of Intermedia Art (SIMA) of China Academy of Art (CAA) 预备动作 Anticipation 用一个极长的慢镜头瞄准一个起跑线上的运动员进行特写:运动员在裁判指令下就位,身体下伏,肌肉紧绷牵连着骨骼产生位移,双脚踏上踏板,双臂下垂,手掌着地,重心下降,身体被调度进入了一个中间时刻。此刻这具身体正处在过去与未来相互叠垒的重合界面上,承担着上一个阶段的动作结果,又包含着在枪声响起后发生的爆发动作。同时,慢镜头又让时间不再均质地流动,时刻之间的间距在此被夸张地拉长,放慢了躯体在热身松弛与起步爆发之间的切换过程。假如这个镜头可以被无限延长,那么衔接两个状态之间的预备动作将趋向凝止,和这个瞬间锚定在一起,承担过去和未来共同作用的重量。但此刻这具身体,也已然被要求着遵循竞技规则、获得名次,实现他者们的预期。这个预备动作的下一刻指向,无论是否肯认了这些外部因素,都无法回避后者存在之现实。 由此简化出一个本次策展相对清晰的概念陈述:身体被预备动作锚定在了已然发生与尚未发生事物的交叉时刻,负载由外部施加的限定,在结算前一刻的同时预算下一刻。 此次参展的15名创作者们来自于中国美术学院自由艺术工作室,正值转进下一个社会阶段的预备时期。作品反映了参展创作者们的心理现实与相应反应:衣物与赤裸的身体具备的社会属性、夺予并存的亲密关系、自我客体化带来的躯体肢解、被定义为“病态”的诸种症候及与之相随的父权制度压抑——创作者们在这个阶段所透露出对身心状态的敏感留意看似内向化,却使得塑造其各自主体的社会环境以负形状态在场;更有构建性的尝试,则体现为创作者通过元小说的结构制图、游戏规则的设定揭示了其内在想象的“可能世界”;技术图像的幻觉效果及其在特定意识形态下所造就的难辨虚实的社会效应,在当今图像社会的情境下,同样也成为了参展创作者没有回避掉的关键问题。 若仅通过以上相对标准的当代艺术话语,来论述凡此种种的议题选择与相应的“打开方式”,或许会令富有经验的观众,过快地将这些作品与当代艺术世界主流议题相化约。但过早的结论势必会忽视个体内在的复杂层次。因此,本次展览并不尝试继续为他们的作品罗织复杂的理论语境,而是试图呈现他们在轮转阶段里,凝定在这个慢镜头中的身心状态——此刻的他们既带有着过往“训练”、自我教育、校园塑造乃至更大的社会塑形的痕迹,又包含着下一刻面对学林之外更大现场的批判观察、严肃思考、认真反动和大胆策略。过去与将来在此集聚,预备动作就绪,好戏还在后头。 Capture an athel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