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泉州时间 2018级艺术生活延展课程汇报展

展览|泉州时间 2018级艺术生活延展课程汇报展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2018级艺术生活延展课程汇报展

 开幕时间 
2019年11月11日14:00

 展览时间 
2019年11月11日—11月17日
8:30—17:00

 展览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3号楼2楼展厅

 指导老师 
吴美纯 唐晓林

 策展团队 
钱依琳 尉浩 卫轶凡

课程时间 | 2019年10月8日至11月1日
指导老师 |吴美纯 唐晓林  
跨媒体艺术学院 2018级二年级本科生 23人
尉浩 钱依琳 周茉 卫轶凡 孟圆 苏思予 陈思帆 吕尚一 王雪妍 马舒宁 陈子彦 邬京 陈旻玮 唐欣然 李育婵 方紫萱 龚夏霖 钱俐颖 孙家宜 张炜 陈诗茹 欧杨心怡 李云欣

教学目标

写生的力量&创作的初心——对观察与创作的原初性研究艺术的生命&生命的艺术——对艺术社会性的创造性实践与创作主体的分析历史文化的差异&文化再生的共通——对本土文化保护与再生的新模式研究

教学大纲

面对他者——无论是人,物,事件,疑难与惯性等等,我们所拥有的是一些路径和经验,它自我传达,自我阐述,自我纠正,并延续自己与他者的对话。在跨媒体艺术实践教学中,我们期待以艺术的视角采集生活的维度,集中地,针对性地启发学生的观察,感知,思考与创作能力,提升学生在时空理解,主客理解,艺术与生活互渗层面的认知能力与表述能力。

教学内容

泉州古城有“温陵”、“刺桐城” 、“鲤城”和“泉南佛国”之称,各有其隐喻。泉州的古和活着的城,构成泉州的物质想象与古城时间。课程重点在于通过在地人文记录调研采集创作等方式,体悟古城不同区域内历史的沉淀和时间的痕迹,感受汇合到此的各种异城文化和发自本土的生命力的汉人民间文化的物质遗存和生活样态,体验市井生活的日常时空与叙事,探索艺术与文化、生活之间的延展性界限。

教学方式

教学上采用“连线方式”:根据本期教学目标与实践方式,选择必选与自选的“点”,以对话与讲座、WORKSHOP、实地考察、创作指导、展示教学为主要形式;遗存组,社区组和家庭组,可内部自行“连线”,三组可互相交叉、包含、融合等,自主链接,可逆、可重复、可多点联动等。

教学设置 

第一阶段:《泉州想象》:出行前的文本资料调研及绘本创作。第二阶段:《泉州感知》:在地生活体验及创作采集。1.初步感知,自由行走观察,绘制行走地图,积累素材,培养观察力。2.切近感知,深入调研与采集,培养对田野调查方法的应用能力。3.艺术延展,创作素材采集,逐步形成创作构想,培养艺术构建与感知转化的表述能力。第三阶段:《泉州时间》:梳理问题,完成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及创作制作。

感知泉州

摄影作品来源:尉浩 卫轶凡 孟圆 陈思帆 钱依琳 孙家宜等

部分创作作品

《洄溯》影像 截帧
卫轶凡 孟圆
《寻蟳》影像 截帧
钱俐颖 张炜
《流淌’A》 影像 截帧
尉浩
《现在时》 黑白漫画 部分节选
210mm*297mm
陈旻玮
《嘉礼》部分作品
摄影 370mm*250mm
钱依琳 周茉

 下乡过程 

同学们做阶段性报告
同学们搬凳子去台魁巷

艺术是个动词 

“泉州:艺术生活延展”下乡社会考察课程报告 

唐晓林 吴美纯 

去泉州下乡之前,我们就和同学们讨论过,下乡的目的是让大家离开自己惯常生活的环境,去到相对陌生的地方,了解和认识多样的世界,进而反过来观察自己,理解自己,建构自己。所以,下乡的过程尤其重要,我们不要仅仅把下乡地点作为对象,带着既定的观念去采集素材,把完成一件所谓的艺术作品作为终点,而是要暂时放下原来的“我的”眼光,充分张开各种感官,去感知,去体会,去学习,去分辨。下乡过程中,老师是组织者,同学们是学习的主体,大家一同学习,互相学习,教学相长。下乡,最重要的就是想让同学们理解,艺术是个动词。

想象多

今年去泉州下乡的所有二十三位同学之前都没有去过泉州。出发之前,我们要求同学们查阅泉州的基本信息,并且要以“泉州想象”为题画一张小画,在泉州第一次聚会时每个人要给大家做简短报告,并展示自己的“泉州想象”。

不出所料,第一次聚会报告时,不少同学的报告高度同质,多是概要说明的形式,“泉州想象”便也多为泉州的地图、概貌,或者对东西双塔、钟楼、老君岩、清净寺等最出名的几个旅游景点的描摹与拼贴。我们理解,因为通常情况下,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时,大家普遍会“百度”当地的基本简介或者旅游攻略——看似繁多的网络信息,其实很容易让大家对一个对象形成均质的刻板印象。但是,也有同学给大家带来了惊喜:有同学查阅了《马可·波罗游记》,找到对古代泉州的记述:“刺桐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于此,货物堆积如山,买卖的盛况令人难以想像。”于是,他所想象的泉州便是一座深夜里仍然灯火荧荧交通繁忙的港湾城市的意象。也有同学查阅了泉州的几个古称的来由后,对刺桐这个植物多有留意,所以想象的泉州就是一枝艳丽的刺桐花的样子。还有同学对浔埔村的女人们鲜花满头的样子感兴趣,所以想象的泉州就是把当地各样著名风物当作头饰的一颗发髻……同学们开始了解到,为了画这幅“泉州想象”,就需要观察,需要阅读,需要筛选,需要在脑中想象,在手上加工,每个人都要自我发动,才能避免与他人的雷同与重复,寻找自己的面貌。

卫轶凡《泉州想象》

活的知识

泉州被称为古代海上丝路的起点,可谓地灵人杰,城里不仅古迹众多,而且历史上出现过非常多重要的文化名人,所以对自身历史的认识、梳理与讲述常常是许多泉州人引以为傲的兴趣爱好。历史人类学家王铭铭的著作《刺桐城》是方家研究泉州的重要参考书目,而我们在泉州也遇到许多不是“专家”的泉州专家。集有城市信用社的魏老颇有讲古人的风度,他会一边泡茶一边给慕名拜访的客人们讲述城南大大小小的历史古迹的故事。年轻的工会主席吴湘霖把研究与考证泉州的各种古迹、古物当作业余爱好,而且很乐意去不同场合面对不同的人作讲解。我们偶然邀请到他给同学们做了个讲座,他就讲了泉州一些地名因为语音误读而造成的颇有意味的变化与变迁。他举例讲蜂尾埔的名称,因为这里地形其实与蜜蜂体态并无关系,但这里离梅石书院的旧址不远,冬天很可能刚好能闻到书院里梅花盛放时香味的一丝余韵,而客家话里,“尾”与“香”非常接近,所以,这里的地名很可能是“香尾埔”。泉州人灵活地理解自己的历史,而不是顽固地抱持拟古、崇古的观念,这对我们师生一行留下深刻的印象,启发我们不要对泉州,同时不要对我们自己,抱有固定的成见。

到了泉州后,同学们有三天时间去游走并初步了解古城,然后为大家报告自己的“泉州感知”。有的同学会提前规划好一天的行走路线,查阅沿途风物的介绍,带着基本信息去行走。可能这是今天许多人出门旅行的常态。我们肯定这样做的同学态度的认真,但也提醒大家,社会考察并非是走去一个地方对既有信息进行核实,而应该尝试更多地感觉、体会、认识鲜活的社会生活现场。有的同学就分享了自己坐在承天寺回廊下休息,受着高大的榕树荫蔽,看着人们进香许愿,耳朵里却听见隔壁中学飘来朗朗的读书声,甚至还有钢琴弹奏的《欢乐颂》,有趣的是,这似乎互不相关的事物叠合在同一时空里,竟毫不违和,反而令人心怀喜悦。同学们开始体会到泉州人所乐于倡导的所谓多元、包容的意义。我们鼓励同学们把这些零碎的片段的感受和理解都记录下来,可以用图画,可以用文字,放入他们的“一生一本”。

人欲才是天理

有的同学觉得泉州西街的商业意味太浓,白天各大著名寺庙景点游客太多,于是在规划感知阶段的行走路线时故意把它们放到后面,而选择从菜市场出发,一路往南走,进入小街小巷,体会当地人的生活环境与场景。有的同学想观察寺庙环境和庙口,为了避免白天人多嘈杂的单一印象,在一天里分早、中、晚不同时段去蹲点。有的同学白天在中山路由北向南走了一趟,觉得越往南走城市面貌越显老旧,人流量越发减少。有一天,他们一大早日出之前就出门,结果巧遇中山南路上的早市,微茫的天色下人声鼎沸,蔬菜水产交易活跃,生活的动能满满地从中山南路往北涌动。不多一会儿,晨曦初露,早市渐散,又有上学、上班的人们涌上街道,白昼如常到来,一天的时光就此开始。同学感叹说,原来白天里人流稀少的中山南路竟是这城市中最早甦醒的部分,正是这里在一天中聚集起最早的生意,呼吸着最早的氧气,从而鼓动起整个泉州城生命的脉搏。有意思的是,大家后来知道,古时候的泉州,由于渔业与船舶业的发达,的确是城南比城北先为繁荣。同学们开始通过泉州的时间感觉逐渐去摸索与体会泉州的历史感觉,相信他们在感叹“这是一个正在生活着的古城”之后,还有机会去探寻历史维度里泉州的不同面向,探寻泉州人追寻“生生而有条理”的理想社会形态的诸般努力。

虽然泉州城里到处布满宗教空间,但对生活的热情与热爱才是泉州人真正的生活态度,且看那满城的美食、街巷里的南音,还有戏台上的提线木偶,泉州人用自己的生活为“和光同尘”一词做了很好的注解。泉州人认同他们的同乡、明代先贤李卓吾对当时社会思想之“存天理灭人欲”的批判,认为人欲才是天理。我们的同学当中就有人分享说,自己曾被寺庙里煮斋饭的香味吸引,于是驻足观察庙里帮厨的阿姨们静心和乐的劳作形象;也有人分享过早上炸油条的香味和声音混合飘荡在巷子里的印象。不过同学们也讨论,这“人欲”并不停留在日常的饮食男女层面,借鉴孙歌、薛毅等学者对李卓吾的理解,即人间的内在秩序并不寄托于高高在上的圣人之言,也不可通过奢谈良知建立起来,而是需要以人伦物理为基点去加以开拓,李卓吾正是抓住了对人伦物理缺乏时的饥饿感,保持自我的空洞状态,才能将欲望问题,也就是百姓的生活世界带入到思想层面,并质疑宋代以来建立甚至固化的儒家秩序,求证思想层面的真理性。

泉州政委吴湘霖给同学们做讲座
离开泉州前的欢笑

我们带了许多的问题回来

感知阶段结束之后,同学们开始找到自己对泉州的兴趣点,有人喜欢宗教环境里虔诚的氛围,有人着迷于观察人们把寺庙当成日常生活空间的延续;有人很欣赏南音、提线木偶、刺绣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人被努力学习、传承这些手艺的一代代人所打动;有人对中山路的业态做了详细统计,有人对西街五花八门的网红经济进行反思……我们鼓励同学们集中聚焦在这些兴趣点上,利用一些基本的社会调查方法,作近距离的观察,也主动与人打交道,或者进行口头采访,或者动手参与,加深感受和理解,同时把那些打动自己、困惑自己的人、事、物作为资料和素材收集起来,然后不断回炉,始终问题化地、批判性地面对和处理这些材料,同时寻找相应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这些认识和困惑,我们同意同学们不受限于媒材和形式,不论绘画、摄影、影像还是文字都可以。在这过程中,同学们逐渐感到自己的记录、描述和表达手段的欠缺,于是寻找参照,进行摹仿、训练。这时他们发现,寻求表达的过程就是创作的过程,也是一个追问和理解的过程。这时候,可能之前有些问题已不再是问题,之前既有的看法或认识也会需要调整。由此,同学们逐渐显露出理解泉州的关键角度——时间,于是这成了我们的课程汇报展览的主题词。我们的汇报展览展出的,可以说并不是同学们的艺术作品,而是去泉州下乡过程的痕迹,更重要的,是我们从泉州带回来的许多问题:

这其中,有的是对古老的泉州作为海湾的地理空间的感受和回味,进而追问,应该如何安顿人伦物理,进而安顿自己青春的生命?

有的是对泉州古城干道的观察与描绘,进而追问,空间中生机的位移折射出怎样的历史变迁?

有的贴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探问传承的意义和方法,继而询问,与今天这个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越来越深入日常的时代相较,其间距离如何?关联如何?

有的借由泉州西街流行文化变迁的考察,想象几年之后的泉州,进而追问,旅游景观的强化对古城的利好如何?弊端到底又如何?

有的呈现泉州“半城烟火半城仙”的现象,询问应该如何看待这众多的宗教信仰?它们是文化形态?生活方式?精神寄托?历史遗存?

应该如何看待传统?它们是固定的、稳定的?还是流动的、变迁的?

提线木偶戏为什么都是小孩在看?南音的唱词为什么大多都是男欢女爱?

年龄的长幼与思想的新旧和生活方式的优劣具有直接关联吗?

当以往的生产生活方式失去了实用价值,仅剩下形式外壳的时候,到底应该如何面对?仅仅作为旅游景观?还是能活化成为今天生产生活的资源?如何活化?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如何关联?可否取舍?

……

是的,我们去泉州,艺术而生出许多的问题,如此,同学们把泉州放进了自己的记忆,也把泉州长进了自己的身体。他们使用的创作手段还非常生涩,呈现的艺术面貌还有待完善,相信他们由此开始知道了自己的“饥饿”所在、欠缺所在,相信他们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会有的放矢,努力精进。我们期待,每一位同学在今后的学习与创作中始终记得,艺术是个动词。

2019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