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dmin

近未来:可能生活 Near Future: Possible Life 第6届跨媒体艺术节the 6th  Intermedia Art Festival 虫洞日志 WORMHOLE LOG 以下视频来源于 跨媒体艺术 虫洞日志影像展 预告片 “未来就是现在”,罗伊·阿斯科特在上世纪提出的新的人类属性,今已成为我们每个人切实的心理感受——我们就生活在未来当中:基础科学停滞,看不见的技术迅速占领生活;现实超越常识,不确定性使得精神走向极端;科幻文学/电影的节点落成,历史进入完成态;科学内涵的延伸,敦促人类发起对更高维度世界模型的建构……在这个过程里,我们惊奇的发现,人类历经了多元文明的过去,处在细分隔离的当下,走却向了幻想趋同的未来。 虫洞,正是历史道标指向未来的节点之一。 “虫洞”与其说是一种假设,不如讲是一种信仰——在浩瀚荒蛮的宇宙中存在着一条可做瞬间时空旅行的隧道。科学家们前赴后继渴望证明他的存在,幻想家却早已将它作为了灵魂安置的彼岸,企盼着未来有无数可能,逃出被决定的桎梏,就像影像的跳切,分割却碰撞出自由的律动。 虫洞,在巨大的未来面前,再一次可能将全世界人类粘合成一种新的想象的共同体。 实验艺术系四十余件作品构成一场波澜壮阔的星际开荒之旅,艺术家们在此,诚邀观众成为“时空旅人”,从黑洞到白洞,使私密得以解禁,寻找并踏定未来历史的坐标: 向未来而生,无限可能。 —— 艺术总监:高世名 Artistic Director Gao Shiming 学术主持:管怀宾 Academic Director Guan Huaibin 策展人:高世强 Chief Curator Gao Shiqiang 执行策展人:孙晓宇 Executive Curator Sun Xiaoyu 展览协调:罗晓楠 Coordination Luo Xiaonan 虫洞日志视觉设计:周浙慧 Visual Image Designer Zhou Zhehui 跨媒体艺术节主视觉设计:林庄祥 Intermedia Art Festival image designer:Lin Zhuangxiang 展览时间:2020年10月31日-2020年11月10日 展览地点:宁波韩岭展区天生银楼 TianSheng Silver Building,Hanling Exhibition Area —— 主办 Host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School of Intermedia Art (SIMA),Chinai Academy of Art 空间影像研究所 Institute of...

第六届国际跨媒体艺术节 媒介展演板块跨媒介巨构 DISEGNO 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之歌 Twenty Love Poems and a Song of Despair  开幕  | 2020年10月31日   展期  | 2020年10月31日—11月10日   地点  | 宁波东钱湖韩岭 展68空间(太平池旁)  出品  |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   主办  |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联合主办  | 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  宁波韩岭古村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承办  | 宁波华茂教育文化投资有限公司  Opening:  October 31, 2020 Duration: October 31, 2020-November 10, 2020 Location: Ningbo Dongqian Lake Hanling Exhibition 68 (next to Taiping Lake) Host:School of Intermedia Art, China Academy ,of Art Co-organizer: Huamao Art Education Museum Ningbo Hanling Gucun Commercial Management Co., Ltd. Organizer: Ningbo...

艺术如何主动向未来发出邀约? 2020跨媒体艺术节将在宁波做出回应。 新闻发布会现场 10月21日下午,“近未来:可能生活”2020跨媒体艺术节新闻发布会在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举行。在这座由普利兹克奖获得者西扎设计的黑色建筑里,艺术的反思与进击正在上演,想象力、创造力和行动力激烈碰撞,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携手多方力量,通过艺术创作、学术策划和展演项目与公众深度对话,为尚未到来却即将到来的“可能生活”注入积极活力、乐观希望和无畏勇气。 本届艺术节学术主持、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管怀宾介绍跨媒体艺术节基本情况和本届艺术节整体情况 华茂集团总裁助理何玉花致辞 宁波韩岭古村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志青致辞 本届艺术节策展人之一、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主任高世强介绍本届艺术节主题、开幕秀、国际跨媒体艺术邀请展、国际青年影像作品展映、“虫洞日志”影像展、“烟火行星”装置作品展和国际学术研讨会版块 本届艺术节策展人之一、跨媒体艺术学院开放媒体系主任姚大钧介绍“意识圈”开放媒体展版块 本届艺术节策展人之一、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主任牟森介绍跨媒介巨构“DISEGNO”版块 发布会由本届艺术节执行策展人李丁主持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管怀宾,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主任高世强,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开放媒体系主任姚大钧,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主任牟森,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一级调研员苏少敏,宁波东钱湖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周宇明,华茂集团总裁助理何玉花,宁波韩岭古村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志青,2020跨媒体艺术节执行策展人王岩等领导与嘉宾莅临现场,发布会由艺术节执行策展人李丁主持。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管怀宾、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主任高世强接受媒体采访 —— 十天后精彩来袭 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叠加到近年来波谲云诡的中美贸易纷争背景之上,不但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更使整个世界几乎所有领域都空前呈现出一种非常态的超现实氛围。为因应“新常态”和所带来的新问题,以及面对时代的特殊挑战作出积极回应,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邀请了一批著名中外当代艺术家和年轻跨媒体艺术学子一起,主动向未来发出邀约,向不确定提出挑战。 2020跨媒体艺术节将于2020年10月31日至11月10日在中国宁波东钱湖畔启幕,十天展期,尽窥未来。 艺术节由两个展区、六大展演板块和国际学术研讨会组成。两个展区为“韩岭展区”和“东钱湖教育论坛张永和建筑艺术展区”。六个展演板块分别是“国际跨媒体艺术邀请展”、 “国际青年影像作品展映”、“虫洞日志”影像展、“烟火行星”装置作品展、“意识圈”开放媒体展及跨媒介巨构“DISEGNO”。 —— 主题聚焦:近未来:可能生活 什么是“近未来”? 一般而言,近未来(Near Future)是标定科幻小说题材的一个时间概念,泛指“不久的将来”(以科幻时间维度而言,“现在”之后的一百年左右可理解的人类世界)。但在这里,“近未来”不是科幻,至少不全是。它首先是一个历史概念,向相信时间是一道绵延长河的人展开。它不但居于即将发生的现实之中,还是可以变化、改造的现实。因此,“近未来”是可操作的对象,是一种实践的方法——我们不但以创作参与现实,并且可以用想象力为现实加多一些东西。通过持续不断地创作和展示的努力,我们相信不但可以参与到塑造未来的实践,并终将能够或多或少地按照我们的意愿和想象,影响即将到来的现实,从而塑造我们的“可能生活”。 “近未来”之所以重要,还在于它不但为我们主动地塑造未来提供了勇气,也为主动地塑造现在和过去打开了可能。我们往往透过研究历史来标定当下,其实,也可以通过探讨未来的诸种可能路径与情势来定义或规约我们当下的行动。“近未来”的概念给了我们一个视角,让我们可以从空间的角度审视时间。我们甚至可以站在“近未来”的角度,对历史这已成为过去且似乎确定无疑的“事实”有一个全新的理解,甚至重塑。一旦以“近未来”的逻辑理解现实,那么过去、现在、未来似乎就共时“平摊”在我们面前了,它们相互影响、干涉、回馈,并彼此塑造。于是我们获得一种识见去打通过去、现在与未来,从而有可能主动、全面地塑造自我以及诸众那看似“命定”的存在纹理。因此,“近未来”是一个积极的观念,同时是一个现实主义的概念。 —— 六大展演板块揭晓通往世界之匙 1 | 虫洞日志 “未来就是现在”,罗伊·阿斯科特在上世纪提出的新的人类属性,今已成为我们每个人切实的心理感受——我们就生活在未来当中:基础科学停滞,看不见的技术迅速占领生活;现实超越常识,不确定性使得精神走向极端;科幻文学/电影的节点落成,历史进入完成态;科学内涵的延伸,敦促人类发起对更高维度世界模型的建构……在这个过程里,我们惊奇的发现,人类历经了多元文明的过去,处在细分隔离的当下,却走向了幻想趋同的未来。 虫洞,正是历史道标指向未来的节点之一。 陈勤 《异化云》 范献鑫 《Albedo》 “虫洞”与其说是一种假设,不如讲是一种信仰——在浩瀚荒蛮的宇宙中存在着一条可做瞬间时空旅行的隧道。科学家们前赴后继渴望证明他的存在,幻想家却早已将它作为了灵魂安置的彼岸,企盼着未来有无数可能,逃出被决定的桎梏,就像影像的跳切,分割却碰撞出自由的律动。 康凯雯 《图像纪念碑》 徐健、彭艺伟 《数据主义·Dataism》 虫洞,在巨大的未来面前,再一次可能将全世界人类粘合成一种新的想象的共同体。 袁新雨 《盲》 张听...

2020年10月21日14:00,“近未来:可能生活|2020跨媒体艺术节”新闻发布会将在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浙江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连心路99号)启幕。 届时,本届艺术节相关版块内容、展区情况及部分作品将一一揭开神秘面纱。 2020跨媒体艺术节|新闻发布会直播通道 本届跨媒体艺术节将于2020年10月31日-11月10日在中国宁波美丽的东钱湖畔隆重开幕,展期十天。以“近未来:可能生活”为主题,是以艺术和想象力为方式主动向未来发出的邀约。 艺术节由两个展区、六大展演板块和国际学术研讨会组成。两个展区为“韩岭展区”和“东钱湖教育论坛张永和建筑艺术展区”。六个展演板块分别是“国际跨媒体艺术邀请展”、 “国际青年影像作品展映”、“虫洞日志”影像展、“烟火行星”装置作品展、“意识圈”开放媒体展及跨媒介巨构“DISEGNO”。其中,“国际跨媒体艺术邀请展”板块将邀请超过八个国家和地区约十五位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参展,而“国际青年影像作品展映”则将面向全球青年影像艺术家征集作品,最终将遴选出30部左右的短片在艺术节期间展播。 新闻发布会举办地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是国内第一座以“艺术教育”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由世界顶级建筑大师阿尔瓦罗·西扎设计,他被认为是当代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这也是当前阿尔瓦罗·西扎设计的唯一“黑色系”建筑作品。 艺术总监:高世名 学术主持:管怀宾 策展人:高世强 牟森 姚大钧 执行策展人:王岩 李丁 展览时间:2020年10月31日-2020年11月10日 展览地点:宁波东钱湖韩岭 / 东钱湖教育论坛张永和建筑艺术展区 主办: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联合主办: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   宁波韩岭古村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承办:宁波华茂教育文化投资有限公司 ...

学术委员会 高世名教授,管怀宾教授,黄孙权教授 召集人 黄孙权&刘怿斯 主办 中国美术学院 跨媒体艺术学院 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承办 中国美术学院网络社会研究所 协力 上海极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dWeb Shanghai 工作团队 崔雨、张晋珲、房梓、蒋雨航、汤睿沄、杨弘毅、许丹玲、宋建骅、郑叶颖、张述轩、陈俞如 视觉设计 偏飞设计事务所:周泽源 — 报名方式 年会主场与工作坊报名 天问特别场 危机与转变 线上报名 新冠疫情的全球扩散看似令资本主义喘息暂止,实则令监控资本主义顺而昂起。今天,由于病毒管控及为了人们健康,线上世界数位政权拥有绝对正当权力,线下世界的人们面临严密的监控和个人行为资讯的搜集。 假设实践(praxis)产生的实践智慧(phronesis)可以使人之行动揭蔽(aletheuein),以达操心的环视(solicitous circumspection)的效果。那么,为了践行亚里士多德所谓的“善用技术(techne)”,我们需要在实践智慧的指导下筹划和选择,以利用那些对揭露真理有重大缺陷,无法去蔽的,处在自身之外的技术。本次年会意在将(有所行动的)思想当作制作技术的始点,以便我们开启针对全球技术扩散与集中并行的讨论;去创造有分枝的未来,以谋求在病毒与治理紧急状态下的新生活。 过往四届年会,“网络的力量”(2016),“与列斐弗尔同行:算法时代下的都市与日常生批判”(2017),“智慧都市网络”(2018)和“网民21:超越个人帐户”(2019)中,我们连结了各国专家学者与行动者,开展了当前网络社会的理论批判与行动网络。第五届网络社会年会以“实践智慧之网”为题,探讨技术实践下之社会困境,透过吾人与世界之爱与想像的交往,如何创造了无限分枝的生活。 — Panel 1 基进市场 天问特别场第六场 危机 | 转机 时间:2020/10/20 (週二) 18:30-21:30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8号楼 山北体育馆 主持人:黄孙权&刘益红 回应人:刘怿斯&阎晗 生产力降低、经济停滞、冲突与不均的全球危机现象,乃因资本主义内在的掠夺性积累、垄断、分配不公以及社会制度的民主表达机制不良,劳动力流动限制与移民政策等所造成。“基进市场”是一场迈向基进改变的思想实验,以之筹划经济、社会、资讯技术的由下而上的未来方案,同时考虑到自由市场的配置效率与投资诱因,成为社会性共好的转机。什么是当下危机的关键问题?如何在自由经济与国家在长期风险管控方面的经济干预之间取得平衡?现代社会如何应对与系统复杂性正相关的伴生风险? 主题演讲者: 以太坊创始人 维塔利克·布特林 Vitalik Buterin 《基进市场》作者,微软政治经济与社会技术部门首席执行官 格伦·韦尔 Glen Weyl  — 西湖网状网络工作坊 时间:2020/11/14─11/15 (周六、周日)10:00-17:00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 4号楼405、408教室 组织者:dWeb Shanghai 如果有一天世界上再没有商业互联网可用,我们将如何与彼此沟通?在dWeb Shanghai带领下,网状网络工作坊将以小组协作方式制造自己社群的互联网。本次工作坊为期两天,第一天,参与者将动手制作机器,并将其装配在南山校区4号楼。第二天则将被用于分组内容规划及将此互联网打造成原型。在年会期间,全校师生及年会参与者们将会拥有自己专属的无线网络乌托邦。这将是中国第一场于西湖畔边诞生的网状网络实验。 这个网络里,志愿者们可以相互分享城市内各自所处位置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信息,而完全无需依赖于付费的由网络服务提供商(ISP)所提供的网络。 全球网状网络组织如今正在更新“社区”、“共享”与“附近”的概念。它们在全球南方,非洲、印尼、墨西哥,加拿大与欧洲都很常见。德国的Freifunk有四百多个无线社区、英国的蓝开夏B4RN有光纤到府服务;加拿大的guifi.net可能是欧洲最大的社区网络,它遍及整个西班牙,正被上万人透过wifi和光纤使用,其中包括志愿者、非营利组织、公共管理和小的媒体公司等。Sarantaporo这个在希腊奥林匹亚山脚下的非营利农村组织建立于2010金融危机后。当时,当地年轻人为救家乡自行搭建无线网络,如今此网络正服务着超过10个村子的5000多位村民,人们通过使用app获得新知、相互交易。此组织更是于2019年获得“欧洲最佳宽带奖”(European BroadbandAwards)。而像法国的FFDN则是包含许多社区网络的大组织。 没有一个网状网络是完全相同的。它们遍及都市,甚至覆盖着乡村、贫民窟和移民社区。有的地区因为连网太贵或者服务太差的原因网速不行。除了连结性的需要,网络的搭建也有哲学、经济、社区和个人动机等各不相同的原因。 总之,网状网络所属的范畴是去中心化网络,即通过切断与中心化的网络服务提供商的依赖,成为真正为用户所有的网络。也可以说,去中心化网络将我们从巨头垄断的世界中解放出来,让我们可以获得自治的自由。 工作坊详情请见: https://github.com/DWebShanghai/draft/blob/master/proj_west_lake.org — 青年学者论坛 时间:2020/11/20...

跨媒体艺术学院 2020年本科毕业作品金奖《二零一九》 专题放映会 2020年10月13日 13:00 - 16:00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 4-406 映后交流会 2020年10月13日 16:00-18:00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 4-405 嘉宾 蒋奔 (《二零一九》作者) 活动主持人 徐若风 跨媒体艺术学院(SIMA) 空间影像研究所(ISV) 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ICAST) 《二零一九》(指导老师:高世强,作品时长:2小时44分) 蒋奔,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影像专业本科毕业生。他的毕业创作《二零一九》是一部2小时44分钟的影片。与我们一般想象中的本科毕业创作所截然不同的漫长时长,显露出了蒋奔的野心。 在介绍中,蒋奔只用了一句话概括他电影的核心内容——“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的三代人的故事。”他所想要展现的,就是一个知识分子在面对时代时的进退与无奈,以及与时代勾连下的命运。 蒋奔自述 我想通过编制这五十年来,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三代人的故事,来探讨“知识分子在这个年代下该如何生存”这个话题。我也希望观众能够以儒家的济世情怀,充满社会责任感的态度来观赏我的影片。 蒋奔自介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研究生在读 本科的时候拿过几个小电影节的奖 拍的片子时常让人睡着 映后交流会直播 10月13日16:00开播映后交流会,扫码加入 ...

2020跨媒体艺术节动态海报 艺术总监:高世名 学术主持:管怀宾 策展人:高世强 牟森 姚大钧 执行策展人:王岩 李丁 展览时间:2020年10月31日-2020年11月10日 展览地点:宁波东钱湖韩岭 / 东钱湖教育论坛张永和建筑艺术展区 主办: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联合主办: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 宁波韩岭古村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承办:宁波华茂教育文化投资有限公司 “近未来:可能生活|2020跨媒体艺术节”将于2020年10月31日-11月10日在中国宁波美丽的东钱湖畔隆重开幕,展期十天。本届艺术节以“近未来:可能生活”为主题,是以艺术和想象力为方式主动向未来发出的邀约。 本届艺术节将由两个展区、六大展演板块和国际学术研讨会组成。 两个展区为“韩岭展区”和“东钱湖教育论坛张永和建筑艺术展区”。 六个展演板块分别是“国际跨媒体艺术邀请展”、 “国际青年影像作品展映”、“虫洞日志”影像展、“烟火行星”装置作品展、“意识圈”开放媒体展及跨媒介巨构“DISEGNO”。 2020跨媒体艺术节拟于10月21日在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浙江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连心路99号)举办新闻发布会,此地为UIA国际建协建筑杰出贡献奖(国际建协金奖)、1992普利兹克奖获得者西扎设计的世界唯一黑色建筑,国际学术研讨会亦在同地举行。 其中,“国际跨媒体艺术邀请展”板块将邀请超过八个国家和地区约十五位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参展,而“国际青年影像作品展映”则将面向全球青年影像艺术家征集作品,最终将遴选出30部左右的短片在艺术节期间展播。 The 2020 International Intermedia Arts Festival will be held on October 31, 2020 at the picturesque shore of Dong Qianhu Lake, Ningbo, China. The ten-day long festival will consist of two exhibition areas, six exhibition sections and international academic seminars. The...

亚里士多德《诗术》讲读 主讲人:陈明珠 时间 2020年秋季学期 每周三 9:30 - 11:30 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 跨媒体艺术学院4-405教室 主办 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研究院(NIAE) 跨媒体艺术学院(SIMA) 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ICAST) 主讲人: 陈明珠,北京大学文学硕士,中山大学哲学博士,法国马赛一大古典研究中心中法博士生院联合培养。现为浙江省社科院文化所研究员。主要从事中西古典诗学研究,特别专注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术》和中国《诗经》经学。发表二十多篇中西古典诗学方面的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课题“亚里士多德《诗学》疏证研究”,成果结项优秀。著有《<诗术>译笺与通绎》(2020),出版译著《哲学之诗》(2012)等。 附: 《诗术》讲读 导论(一) 亚里士多德像 亚里士多德生平简介 亚里士多德(前 384/5— 322)出生在爱琴海北部的卡尔基迪克(Chalcidice)半岛东岸的斯塔吉拉(Stagira)镇。他的父亲(名叫 Nicomachus)是马其顿国王的宫廷御医。17 岁那年(公元前 367),亚里士多德到雅典留学,进了柏拉图学园,有“小驹”之称。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学园一待二十年,柏拉图去世后,亚里士多德在自己37 岁时(公元前 347)离开雅典。大约 40 岁时(公元前343),亚里士多德应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之邀,成为时年13 岁的太子亚历山大的老师。马其顿在腓力二世领导下迅速崛起。公元前 336 年,腓力二世被刺身亡,年仅 20 岁的亚历山大继位。次年,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创办吕凯昂学园,从事教学直到亚历山大去世,历时十一年(第二次留居雅典时期)。公元前 323 年,亚历山大远征印度归来不久,暴病而卒。雅典城反马其顿情绪高涨,试图脱离马其顿主导的泛希腊同盟,亚里士多德被控渎神罪,只是因其祖籍是马其顿。亚里士多德为躲避审判,出走他母亲的家乡欧博厄阿岛(Euboea),不到一年,即病逝于此。 哲人 亚里士多德以学问广博、著述浩繁见称,可说集哲人、学者及著述家于一身。作为哲人,其追求对“整全”的理解和认识;作为古代世界最博学的著述家,其涉猎可谓包罗万象。对“诗”的探究隶属于这种整全探究。 此外,亚里士多德乃一代学术思想之集大成者,以擅能“驾驭”学问著称。亚里士多德对于经验、对于人们惯常接受的普通意见及权威意见的重视都是毋庸置疑的,在其众多学科的研究中,亚里士多德总是从丰富广博的经验或者意见资料向“真知”攀升,所谓一代学术的“集大成者”正是由此造就。对于《诗术》一书,其中大量的“经验”和“意见”资料的确可以搭建出文学史、文化史和学术史的框架,但作为哲人,亚氏本人的意图则是对诗之技艺本身的探究。 就《诗术》现代研究的主流范式而言,以布切(S. H. Butcher)为代表的审美主义解释将“美的艺术”(fine art)这一现代观念追溯到《诗术》,认为其打断了古代传统,乃现代诗之“自治”运动的始作俑者:诗的制作和欣赏属于审美经验独特和自主领域,与宗教、政治和伦理无涉;以拜瓦特(Ingram Bywater)为代表的历史—社会文化研究认为亚氏视悲剧为民主政体公民教育手段,具有道德和政治方面益处;但其理性化、技术化分析处理将悲剧的深奥玄妙还原成乏味公式,导致悲剧独特张力和神秘韵味失落;以韦尔南(Jean-Pierre Vernant)为代表的构造-解构主义将悲剧看作是独特历史时刻的产物,暗示亚氏没有重视且不再能理解悲剧情景的本质性含混,对悲剧核心意识缺乏敏感。这几种主流研究方式成为现代《诗术》研究中普遍共享的解释性预设。在观念先行的研究方式中,《诗术》本身的关键问题经常沦为各种现代观念的背景资料。中国《诗术》研究基本跟从西方主流,转述主流论述;主要是文学理论性质的研究,偏重悲剧理论;亦常用于分析中国戏剧创作或与中国文学或戏剧理论做比。在台湾还较多与戏剧实践结合。 需要铭记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哲人身份和《诗术》乃是一部哲人之作。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其一,他对“诗术”的认识是对整全世界之认识的一个部分;(现代将“艺术自律”标签贴到亚氏《诗术》上的做法显得颇为幼稚,亚氏对于诗艺的探讨显然有更大更整全的视野。)其二,他对于诗的探究是对“诗术”这种事物的本质性探究。(历史—文化的视野也颇为可疑。正如亚氏恰恰在《诗术》中提示我们的,历史性的东西,是个别而非普遍的东西。而作为一种“技艺”的“诗术”,是脱离于“经验”的“特殊”而知道“普遍”,那么,亚氏在“诗术”中所要论的“术”,是具有普遍性的东西,是“非历史性”的。是历史主义的研究无视和误解亚氏的意图和方法,还是亚里士多德真的没能达到这种普遍性呢?!) 那种将《诗术》看作是一部粗糙的早期技艺手册的解读,等于是将亚里士多德看作一个“艺匠”,而且还是一个有些蹩脚的艺匠;而将《诗术》看作是艺术自律、审美自律的宣言,则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美学家”,而且显得颇为“超前”;将《诗术》看作特定历史文化时期对特定艺类(悲剧)的研究,则亚里士多德又过时了,只是一位“悲剧批评家”,视野有限、观念局促。不论哪一种情况,亚氏“哲人”身份都被遗忘了。《诗术》乃是一部哲人之作,这并非只有无关紧要的传记学意味,毋宁说其恰恰关乎《诗术》的实质。 柏拉图像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关系。德国古典学家Jaeger说,“(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身边生活了二十年)这一不争的事实,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惊叹。一个具有如此深刻的原发天赋的人在如此长的一个时期处于一个完全不同种类的、杰出的天才的影响之下,并完全在他的阴影下成长,这是在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两位几乎都足以称之为西方哲学和思想之王的人,曾经是二十年朝夕相处的师生。他们思想和哲学间的契合、回应、差异和争执,无不值得加倍重视。 通常,人们会同意,柏拉图对诗那种强硬的抨击态度,引来了他最好学生亚里士多德对诗的辩护。在《理想国》行将终篇之际,柏拉图说道: "我们当然还会允许她的那些保护人——这些人并非诗人,而是诗的爱好者——为她说上一番不带音韵的理辞喽,说对各种政治制度和单个人的生活而言,她都不仅令人快乐,而且富有教益。我们还会慷慨大度地洗耳恭听。因为,倘若她得以表明不仅令人快乐、而且富有教益,那么,我们当然就会得到好处啰"。[1](《理想国》607D-E) 这段话表明柏拉图的预期,而亚里士多德也真的作出了回应。粗略看来,在诗学观念上,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似乎经常反其道而行之,于是,这种看法很快就流于僵化,变成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间非此即彼的一种对立。最著名的,当然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于作为“摹仿”的诗那一史上最严苛、最偏执的抨击,而亚里士多德在《诗术》中则极力为摹仿正名,为诗的技艺本身,以及诗的哲学、政治功用辩护。那些在《诗术》中抓住一句“诗术和政治秉持的并非同样的正确,其他技艺和诗术秉持的也非同样的正确”的人,认定亚里士多德以此作为“诗”脱离政治、伦理、道德自立的宣言,看不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间是全面的呼应而非简单抗辩,这既是对亚里士多德的简单化,也是对柏拉图的简单化。 就我理解所及,没有人比亚里士多德更懂得柏拉图的意图。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呼应可能远比我们想象地全面、细密,两者在很多问题上的看法也远非简单对立。在回应柏拉图时,亚里士多德好像总能将柏拉图有意混淆的东西细分开来,将柏拉图巧妙隐蔽起来的东西暴露出来。柏拉图在“结”,亚里士多德则“解”。这涉及到二者的作品形式,柏拉图的作品是“诗”“戏剧”,亚里士多德是论说体;所谓柏拉图的观点,很多时候是柏拉图作品中某个人物的观点,柏拉图最善于制造的,是各种观点的交锋,各种意见的论辩。由此,一方面,我们会意识到,柏拉图作品中存在的混淆、矛盾恐怕是有意为之,其特定作品中特定内容的缺席未必不是精心安排、意味深长,其作品中“隐”者与“显”者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另一方面,恐怕得承认,亚里士多德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不懂”他的老师,他深知柏拉图写作的意图和安排,面对他的老师——这位最天才最伟大的哲学诗人,他没有陷入“迷狂”,而是能“凭借技艺和知识解说”其作品,进而“凭借技艺和知识赞美”柏拉图。 《雅典学院》拉斐尔 学园 柏拉图的讲课和讨论不公开对外,其学园阿卡德米亚(Ἀκαδήμεια,academy)相当排外。而亚里士多德的吕凯昂(Λύκειον,lyceum)则一定程度上对外。据说亚里士多德早上给自己挑出来的学生讲课,晚上对一般的爱好者公开讲课。 从现存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作品来看,两者的文体形式差异巨大。克鲁伯(Grube,1899-1982)说得有趣:“《诗术》了无诗意!”对诗歌声色俱厉的柏拉图,就连愤恨他的诗人和批评家也不得不承认其乃绝佳诗人;而对诗歌态度友善、心平气和的亚里士多德,就其现存作品看来,多为论述文体,真是毫无诗意。这似乎由于一个文献学上的巨大偶然,因为柏拉图留下来的作品,除了书信外,全是对话,对话作品都是外传文本。而亚里士多德所有的对话作品都没有流传下来,我们今天看到的亚里士多德作品,除了《雅典政制》外,全都是内传文本。 所谓“内传”“秘传”“隐微”,在古典时代不像我们今天听起来这么玄虚,简单说,这些作品全为学园内修习授受之用(ἀκροαματικός:念给人听的文稿,学生听老师讲授的文稿,口传的),并不对学园外公众发布(ἐσωτερικός,esoteric,内传的、秘传的、隐微的)。与之相对的,就是对学园外部公众发布的作品(ἐξωτερικός,exoteric,外传的、公开的、显白的)。“内传”和“隐微”的原因在于内容的哲学性、理论性,目的是引导性、启发性、思考性的哲学教导。与提供给学园外部的,宣教性质的,形式和内容通俗易懂,相当程度贴合大众意见和接受程度的“外传(即公开发表的)”的“显白”作品相对,“内传”和“隐微”著作仅限于学园内部,是给已经有相当程度学理和思考准备者的口传讲义。由于内容和风格上的难度,《诗术》内传文本这一性质,对其流传和研究的影响是实质性的。 [1]此处采用张文涛博士论文《哲学之诗》中的《理想国》卷十译文,讲义稿。 ...

第一届“国际青年影像作品展映”作为第六届跨媒体艺术节首次开展的重要板块,将以“近未来—可能生活”为主题,面向全球青年影像艺术家征集实验影像作品,作品选择将以作品的主题相关性、艺术表达和创新性作为标准,最终会遴选出30部实验短片,在艺术节期间进行展播。 The 1st International Youth Video Art Exhibition, a key section to the 6th Intermedia Art Festival that is centered on the topic Near Future: Possible Life, is collecting experimental video artworks. Selection is based on topic-relativity, artistic expression, and creativity. 30 experimental short videos will be picked out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