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dmin

“此刻,我,在这里”——当代“打卡”行为主体问题之敞开* 林灿文 近几年,引发“打卡”[Punch time]热潮的展览日益增多,“打卡网红展”也成为最受年轻人追捧的时髦活动之一。围绕“‘打卡’是什么?”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研究,我们会发现“打卡”的一个重要维度是人的主体性表达:详尽分析“此刻,我,在这里”[Now, here I am]这一当代句法,我们可以尝试描绘出 “打卡”生成及运行机制的图谱,勾勒“打卡”背后的社会和心理成因,以及其中生命政治结构。 如何证明“我是我”的问题似乎自文明社会的伊始就困扰着人类,今天,人类的本质被理解为遗传基因的代码,这份数据确证了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存在。在技术进步的进程中,从照片、指纹、签名到指纹打卡机、虹膜打卡机、面部识别技术和手机指纹解锁,“我是我”的录入由被动转为主动,绩效的思维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社会组织结构,数据俨然超出了人对世界的还原和量度,而已经成为人,成为这个世界本身。而一次次的主体存在确证,即一次次“此刻,我,在这里”的表达行为,在今天也被称为“打卡”。1 从工作场景的打卡机到由“打卡”组成的数据库,百余年前开始的数据积累和资本对人类存在的征用尚未结束,录入的机器甚至被植入我们肌体的内部,形成了一种自动“打卡”的赛博身体机制,成为人的新生命政治。2 “打卡”的主语是我,为何“打卡”涉及到“我”的存在格式之变。自笛卡尔[René Descartes]以来,主体-客体[Subject-Object]的问题就一直被视为西方思想的根本问题,而其中的核心问题是主体-客体分离带来的主体性焦虑。在克服焦虑的过程中,人发明信息技术以记证人的在场,但也同时使之成为了相对于肉身存在的“大他者”,换言之,后现代之后的普遍缺席感和主体性焦虑,在今天具体的化身为碎片的、日益数据化的肉身在自我确证之路上的飘摇,在这种复杂的极端状态中,主体性为了自我保护滋生了一系列的心理机制——自恋、自律、自愈,但这一切似乎都无法到达最终的自由。 一 自我:人设的自我合法化 当今的主体性建构过程是人设[Character set]先行的。《虚拟化身》[Life on The Screen: Ident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曾在开篇提出这样一种观察: 人通过向存放MUD程序和数据库的计算机发送文本来参与MUD,复合的自我就此在与机器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把这种交互拿走,复合的自我就不复存在了——“我的一部分,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只存在于角色的内部。”3 人与虚拟世界的交互激发了主体和人设的复杂性、多样性,虚拟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并非复制或转移,而是相互激活、依存和供养。信息资本主义的消费回路中,原初的主体性被部分遮蔽了,取而代之的是人设的关键词集合,区分真实自我与人设显得多此一举。东浩纪曾判定: 在后现代世界中孕育出来的新世代,从一开始就将世界认知为数据库,认为没有看穿整体世界的必要。4 人设是数据库中的关键词而非故事,类似于一种东浩纪所言的大型非叙事[The Grand Nonnarrative],当代人通过资讯情报而非故事通往人生意义的建构。如果说后现代初期的人在宏大叙事[Grand Narrative]凋零之后,有一种对新叙事的渴求,那么由于主体性亏空捏造的一个个小叙事,在今天不再能掩盖这片巨大空白,因为故事也不再重要,可以无限合成故事的人设魅力远大于故事的魅力。 在一个全面人设定制的时代,以体验和象征符号为主要内容的消费,意在提供帮助我们完成人物设定的服务,第四消费时代5和体验经济6看似显示人们对真情实感和线下体验的向往,但本质上没有逃出完成人设的逻辑,仍然在数据库编录之中。当代商业的统一目的正是不断地为消费者制造工具,去填充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笔下那个在我们这个功用宇宙中缺席了、死亡了、被删除了的人,在其他上千种被聚集堆积在一起的符号中进行重构,以便重新创造出一种综合的个体性——人设。7 二 自恋:抑郁的功绩主体 “打卡”行为在理论上作用于主客体关系,意在将一切变得与自己相关,把世界拉入主体之中,在主体内部重构主客关系,从而确证自身的存在。如今的“打卡”主体即处于拉康[Jacques Lacan]所描述的镜像阶段的后婴儿时期——目光就是镜中那个凝视我、感动我、迷住我的他者,当孩子知道了镜中像来自于自己的那一刻,心中充满了狂喜,至此开始了对自我延伸的终生迷恋。当代人的自我人设首先是自恋的。但日益自恋的倾向让目光和他者都销声匿迹,“我”即是那个他者,手机的屏幕是透明的,它没有目光。8 所以,我注视着“我”——“打卡”首先是一种内部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的构建。韩炳哲认为: 抑郁症首先是一种自恋的疾病,造成抑郁症的是极端放大的自我相关性,自恋的抑郁主体只能感受到对他正面的反响,意义只存在于它能够自我识别的地方。9 新媒体和信息交流似乎消除了自我与他者之间的距离,但实际上也消除了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联。在数字化的点状宇宙中我们无法再次成为主体,因为已经没有了可以让我们成为主体的客体,这就使得主体需要一种由自身出发的奖赏和自我补偿制度,“打卡”就是这种制度的一种。在虚拟空间中,自恋式自我主要面对其自身。 克里斯托弗·拉什[Christopher Lasch]将这个时代的典型人格定义为自恋主义[Narcissism]——生活中的自恋主义者并不企图让别人来承认自己的存在确凿无疑,而是渴望在生活中找寻对自我确证有意义的事情,自恋主义时代自我生存取代了自我完善,成为世俗生活的目标,10 这种自我生存不是存活,而是自恋主体的稳定。持续“打卡”的功效正是为了让现代的功绩主体不断运转,获取确证自身存在的证据,以避免主体由于自恋主体和他者的同时缺失,落入更深的抑郁中去。 三 自律:创建人生清单 人类天然的关于自我的品德,实际是经历了一段相当长时间的发展,最终落在了系统的统一监管之中。最开始,人在神明的普遍感召下奋斗,为国家和集体的幸福添砖加瓦;后来,一种世俗的道德观出现了,“自助者天助也,光阴难在”,美德的内涵从强调社会的工作重要性,转为强调个人的自我改善。在19世纪的西方世界,自我改善的理想变为一种强制性的刻苦奋斗狂热——“工作一直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唯一的幸福源泉”,经验者规劝年轻人从最底层干起,并感谢工作的束缚;20世纪的人们开始强调竞争,衡量成功的标准是战胜竞争对手,对自己的肯定依赖于公众的承认和喝彩。21世纪的自我生存道德再次升级——“做更好的自己!”,从耕耘式或竞争式的人生哲理转变为一种鼓吹自我更新与升级的当代成功学,它要求人一日复一日的自律并与一切快速发展的东西保持同步。 与“此刻,我,在这里”的表达一样,自我管理工程也无法逃离被资本征用的命运。“人之于自身的权利先于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后置的创造——凯瑟琳·海勒斯[N.Katherine Hayles]在《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How We Became Posthuman]中将自由人本主义的历史与自我调节机械的历史对照观察: 启蒙哲学被想象为一种自我调节体系,可以按照自身规律运行,同样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中那双“看不见的手”到启蒙的利己主义政治哲学莫不如此。11 这种关于政治和经济体系能够自我调节的洞见,催生了一个至今颇受欢迎的观念:自由的自我,也是一个自律的、自我调节的主体。我们可以试着思考自己的日常行为,我们会像这样说话:“我的睡眠机制想要休息,但是我的进食机制却告诉我应该吃东西。”每一个这样思考的人都拥有一个自我形成协调机制,这种自我调节的最常见形态就是自律,它还包含敦促自律的内部系统。 某知名运动“打卡”App的宣传语“自律给我自由”仿佛一句悖论,这其中的矛盾也是这个时代主体性焦虑的源头——控制论的身体和身体的控制论正在撕扯我们的主体性。控制论[Cybernetics]常被认为将会危及自由人本主义主体,而自由人本主义主体的起源却恰好与自我控制的机器密切相关,在控制论之父维纳[Norbert Wiener]的构想中,控制论的身体以及身体的控制论共同为自由人本主义主体赋予了特权,但同时也使自由人本主义主体面临危机——人成为一架高举自由民主旗帜的自我调节机器。 四 自愈:数据库动物该怎样生活? 苏格拉底问题“人该怎样生活”是伦理学的原初问题。“小确幸”“丧”和“低欲望社会”都能为这个问题提供某种当代样本,工业文明的徒劳哲学带来一种普遍的厌倦感和失望感,却没有带来大规模的反抗,疲惫不堪的工人并没有努力去改变其工作条件,而只是试图给他所处的环境添加新的物品和新的服务来达到自我更新。12 这再次证实了,当代社会是一个“疗愈系”的社会,消费把人的异化本身也变成了一种商品。精神颓废现象被消费“关心”和满足,我们的“丧”总是能找到它的土壤。当代人是可以自我治愈的数据库动物[Database Animals],被喂养数据成长起来的一代已经成为“懂事”的少年,“生活好无趣啊,周末去打卡网红餐厅发个朋友圈吧”“人生好艰难,刷一晚上动漫就好了”,这种自动满足的自愈循环是“打卡”中主体性的重要运行机制之一。 东浩纪称这种自我满足的回路为人的动物化[Animalization]:人类是欲望驱动,而动物是需求驱动的。受需求驱动是指对特定对象单纯的渴望得到满足,而欲望驱动则是接受了某个渴望对象给予的欠缺感,但这种渴望并不会因为被满足而消失。这使得,动物的需求没有他者也可以被满足,而人类的欲望本质上却始终需要他者。13 动物化的人类由于主体间性结构的消失(转变为前文提及的内部主体间性,“我”成为我的他者),欠缺和满足之间形成内在的封闭回路,“我”不需要真正意义上他者的介入,瞬间就能够通过数据库得到机械化的满足。“打卡”并不是因为个人的主动自律或者自我管理,而是因为我们被卷入了一个逼人日益竭力完成自我满足封闭回路的产业社会之中,这一消费逻辑早已经覆盖了整个商业世界。 五 自由:用户主义阶级的政治 当代“打卡”主体的成形依赖于用户[User]的出现。用户是在网民[netizen]与账户[account]之间一个更为中性的身份,作为网络的使用者一端嫁接的是网民(人的主体性和民主人格),另一面嫁接网际网络中作为数据节点存在的账户。账户在网络世界激增,数字劳动力急剧膨胀,这一进程不仅是人变为网民或是账户新增的过程,更是主体人格向用户这个中间地带的转移。 用户自由的转移过程是被设计的,如何激发这种转移本身是互联网营销的重点。当代的媒介资本正在通过用户的商品化进行新一轮的营销升级:在生产和商业信息中更多的策略性的采用用户生成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包括将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生成内容直接纳入营销过程的参与式营销)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基本的网络营销方法。14 用户转移至界面的政治同样是一种被激烈争抢的资源,人的全面无产阶级化与人的彻底数码化相成,新媒体中的民主已成为新的资本,资本会不断购买民主以生存。15 商业法则从强调“客户第一”到“用户至上”,生产力的发展从强调工业到强调信息,新的社会关系成为必然,这即是齐泽克所说的用户无产阶级[The Class of Consumerists (Consumtariat)]: 因特网贵族与用户无产者之间的新阶级抵抗替代了资本家与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抵抗。被统治的不再是工人阶级,而是用户主义阶级(用户无产者)。16 我们成为了互联网政治中的用户无产阶级,每一个小习惯都被这种阶级制度中的互联网精英[Netocrat]所规训,包括我们对世界和市场的结构性认知。因特网贵族精英所操纵的用户主义阶级只能消费已经被准备好的信息,不仅如此,由于“互联网思维”现已渗透进入了每一个生产领域,各种实践被要求以“用户友好”[User Friendly]为标准进行评估。用户在被“喂食”信息的同时,也在被不断“养成”新习惯,就连吃相也不被察觉地被规定着——人如何成为用户是被设计的,作为用户的人的体验[Experience]是被开发的,那么,作为用户的人又将成为什么样的自由的人呢? 后现代之后,缺失他者的当代主体,在今天将关于主体的投射转移至“人设”上,穿戴着“人设”的我们快乐地以数字劳工[Digital labour]的身份生存。在这里,我们是夹在机器和民主自由人格之间的用户,一面是后现代以来宏大叙事的凋零和新自由主义的僵化,另一面是“自由自我”不愿与机器同流的坚持,有时因为自身的特权不可一世,有时又因为找不到那个可用于完成自我的他者而陷入深深的忧郁。人,回不到原始主体,亦无法将机器当做主体,主体性腹背受敌,患上一种时代的躁郁症——在0与1之间、在场与缺席之间、机器与肉身之间,是落回那惰性的肉体,还是彻底成为数据?没有人愿意妥协。于是,人类不断为自己发明“打卡”的工具,通过确证自我与世界之关系,完成人物设定,保持继续“喜欢自己”。“打卡”是人类主体性躁郁症的镇痛药,依靠“打卡”,岌岌可危的主体性得以存活,人得以确证“我,仍然是我”——我,存在,因为“此刻,我,在这里”。 * 本文节选自作者的硕士毕业论文〈“此刻,我,在这里”——作为景观仪式的“打卡”行为研究〉。作者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 1 “打卡”是指人在完成某事之后的自觉仪式行为,今天也被称为签到、标记等,最初是指资本主义雇佣制中的考勤制度,是全球范围内最广泛使用的工作绩效管理法。今天,以完成“打卡”仪式为主要动机的行为作为一种广泛的社会参与形式,正进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演化出一种“打卡”文化。 2 一般意义上,现代打卡机的前身可以追溯至1888年发明的打孔制表机和拨盘时间记录器,这两项技术后来被IBM的前身收购,打卡机是IBM历史上第一个产品。信息时代始于打卡,打卡技术让世界了解到了数据处理的核心,让这个世界能够计量,开启了人成为数据、数据成为资本的历史进程。 3 Sherry Turkle, Life on...

超越个人帐户——第四届网络社会年会“网民21”备忘录 黄孙权 在过往前三届的年会,我们连结了各国的学者与行动者,打造网络社会的批判理论及行动网络。网络社会研究所成立以来,除了持续组织新形式的知识生产方式,如黑客松、合作松、科幻写作松、写作工作坊,开展学术会议与国际讲座;另一方面,也联合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的空间生产小组,进行淘宝村、“乡建中的中国”等大型研究案,探索从工业化到信息化的空间生产对中国社会关系与地景宏观具现的变化,并与国内外组织合作艺术区块链、分散式社交媒介实验、共笔平台、开放工作/讨论群组平台、开源线上电子期刊计划等等。过往几年,网络社会年会开启的新议题包含: 第一届“网络化的力量”,从哲学、美学、社会学与文化研究角度,进行了网络社会理论的认知绘图[congitive mapping]。 第二届“与列斐伏尔前行:算法时代的都市论与日常生活批判”,向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学习,想象随着他走到今日,从日常生活与空间生产角度,来恢复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当今数码化的日常生活已让人们忘记他提出的“顿悟”[moment]的力量。习惯了好莱坞的快感,顿悟异化成了小确幸。网络里我们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一切都是无时间[timeless],或说是,空间决定了时间,[1] 我们处在哪个网络就过着哪里的节奏。顿悟变成了唯心论者的专利,心灵大师的收费课程,而非我们从日常生活苦难中存活的实践知识。 第三届“智慧都市网络”,讨论当前智能城市及其概念,IUF[Intelligent Urban Fabric]是我构思的知识与行动连结网络工作,邀请了三方专家批判地对谈,包含都市政策执行者[smart state]、团体组织[smart agnet]、市民[smart citizen],并邀请国际知名的黑客行动组织Dyne[2] 带领有关加密、隐私权控制、物联网的游戏与工作坊。总之,不要让智慧城市沦为建筑地产开发的广告项目,城市是市民的可欲之处,没有智慧市民哪来的智慧城市? 2019年,是互联网的五十周年(1969-2019)。第四届网络社会年会的主题为“网民21:超越个人帐户”,“21”既指“网民”[netizen]一词被官方提出了刚满二十一年,又指21世纪的全球网络使用者。希望透过历史回返和现实的挑战,照眏往前之路。 在中国,互联网的开端是1987年9月14日。中、德两国学者联手起草了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走向世界”,于当月20日成功发送到德国。这是第一封从中国设立的邮件服务器发送出国的电子邮件。维尔纳·措恩[Werner Zorn](德国教授)与王运丰教授在这封电子邮件中写道: 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This is the First Electronic Mail from China to Germany.[越过长城,我们可以到达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是第一封从中国发到德国的电子邮件。] 1990年11月28日,中国注册了自己的国际顶级域名CN,从此开通了使用中国顶级域名CN的国际电子邮件服务。1994年4月20日,“中国国家计算机与网络设施工程”[NCFC]通过美国斯普林特[Sprint]公司连入互联网的64K国际专线开通,中国从此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真正拥有全功能互联网的国家。 “Netizen”在英国剑桥词典解释是指“使用互联网的人”[a person who use internet]。对于沉浸在新技术工具欢愉中的人们来说,大概不会注意到“市民”这带有政治权利意涵的字眼被接到网络一词后面,是多么过于轻易了。1998年7月,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宣布对于netizen的中文翻译是:网民。2000年前后中国的QQ、博客、论坛崛起,互联网逐渐转变成“社会”和“市场”,开始了用户生产内容[UGC]的时代。2008年,中国网民数量超过美国,移动互联网超过了固网,互联网的行为节律和强度迅速增速,人们不眠不休地刷屏却只能发发见缝插针的短视频与短文字,晚期资本主义终结了睡眠。[3] 网络社群的公共性成为个体连结与安置自我与群体关系的社交活动。“网民”们期待能够参与社会转化,采取激昂的行动(独立媒体、网络行动主义、公民新闻、自媒体),认为将改变上个世纪信息垄断情况。然而尽管今日的“长城”更多了,且仍发挥些许作用,却也同时帮助了全球大独角兽公司赚取暴利。信息越发及时、时空越发压缩,我们的生活时间越发萎缩。社会加速造成技术加速、社会变迁加速、生活步调加速,形成全面但非同步的“当前时代的萎缩”[4]。永久在线的社交媒体上没有社会。在加速的社会中,网民变成了分心而倦怠的帐号[personal account]。 我将以一个意象化的技术物来简要勾勒本届年会的四个议题之关联。 连线的荧幕 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经济泡沫化后,在一片跌停的哀嚎声中鲜少人注意某些新创公司(如2004年成立的脸书,同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谷歌)悄悄披上参与式文化与web 2.0的新名字,在2008年金融风暴后重回舞台。这些新创公司瞬间将互联网变成了在广告、云端存储、商品、工业领域,奉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为宗旨,进行大规模的市场竞夺,名之为“平台资本主义”[5] 的公司化网络,特征是既为市场又是公司,宰制了信息、商品、社会关系与我们每一个人,将使用者们生产的内容与个人帐户打包成不同的装配形式[assemblage form],成功让互联网经济重新复苏。 人类的文化形式,生产者也是消费者的聚集并非新创公司的发明,以前是伍德斯托克音乐节[Woodstock Rock Festival]和免费电音派对[free rave party],现在是红迪[Reddit]、四叶论坛[4chan]、微信朋友圈、脸友圈,各种圈[sphere]形成专属的回音室[chamber room]。差别是,以前柏拉图的洞穴外还有世界与他者,现在洞穴内外被单一技术所控制,这是数字政体[digital...

《国美金课》 国美九十年,修辞炼课,未尝中断。日出烟霞,云飞苍茫,炼课始终与学者偕来,赖于苦行,成于沉醉。国美金课,以文化自信为基,以以天合天为重,以艺学方法为专,以自主创新为要,跬积深造,萃然于众课纷纭之中。如是艺科之学,外连山水,间厕隐显,迩延学术讲坛,远接社会大地,咸会于天地独相往来之际。 ——许江 —— 空间多媒体艺术专题创作 管怀宾 著 主编:许江、高世名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目录 |炼课志/ 许江 |前言 空间多媒体艺术 专题创作 . |第一章  空间艺术表现的变迁 第一节 空间概念  第二节 空间的文脉与演释 第三节 物与造物、 物与空间 第四节 脱领域的空间艺术表现 第五节 相关的课题演习与思考、讨论题 . |第二章 装置艺术与空间多媒体表现 第一节 装置艺术的系谱(上) 第二节 装置艺术的系谱(中) 第三节 装置与空间多媒体艺术交互演进 第四节 装置 与空间多媒体课题演习 第五节 相关思考与讨论题 . |第三章 时空一体的影音交互与媒体艺术创作 第一节 装置艺术的系谱 (下) 第二节 媒体与创作的若干问题1一图像与媒体 第三节 媒体与创作的若干问题2一媒介与创造 第四节 场所与空间的多样化展开 第五节 空间叙事基础一一 素材与创造演习 第六节 相关思考与讨论题 第七节 研究生作品点评 . |第四章 非物质时代的空间多媒体艺术实验 第一节 现代主义运动与科学技术 第二节 计算机的诞生与电脑艺术 第三节 现代主义运动与科学技术 第四节 艺科融合的跨媒体实验 第五节《光与空间叙事》的课题演习 第六节 跨媒介专题演习与思考题 第七节 研究生创作实践与作品点评 . |第五章 实验的密度 第一节 园思物语一东方空间美学介入当代艺术实践 第二节 空白的艺术与构筑非视觉性空间 第三节 关于《造景与造境》 第四节 演释空间一 一时空一体的艺术(案例分析) 第五节 《造景与造境》的课题演习 第六节 相关思考与讨论题 . |后记 教学相长 . |附录 多径交叉的花园一空间多媒体专题创作展的回馈与交互 “空间多媒体专题创作"进程与成果 —— 空间多媒体艺术专题创作 关于知识系统的认知与建构,是我们在教育现场常常论争的问题。实际上,就今天艺术教育内外的总体情形来看,都在经历-场深刻的视觉文化的转型,无论是图像与媒介的系统更新,还是视觉生产、传播方式都在发生位移。如果说“园语”是我艺术创作中的某种核心内涵和美学支撑,“空间多媒体艺术”作为研究生教学实践与研究的重要领域,那么“空间多媒体专题创作”课程则是交叉穿梭于这两个领域,经由.专业基础与专业方向课程'后,直面当代文化现实的一次个体输出与归,同时也是对“空间多媒体艺术”概念的新写作与拓展。 课程简介 “空间多媒体专题创作”课程,是经由研究生“专业基础与专业方向课程”后的一次滤化重构的过程,也是某种意义上的个体输出与凝练。作为研究生毕业创作前期重要的课程演习,同时也是--次对于“空间多媒体艺术”概念的新写作与独立创作。 此课程包含着复合交叉的学术命题,它体现了理论与实践互为链接的生态关系。首先,在理论上,力图以中国传统空间美学作为文脉支撑,研究近现代以来的空间艺术概念和认知方式,追问空间本质、寻求意义再构的表现可能。我们立足于空间形态中的跨媒介创造,关注空间的本义和“物与造物”“物与空间”的关联;关注空间的叙事路径,尤其是交叉于空间中的时间以及“场所”的意义;关注非视觉空间的建构意义,深化造物与造境的技术途径,探讨剧场与情境在当代空间多媒体艺术创作中的可能。 同时,所有与空间相关的媒介元素,包括视觉、声音、触觉、味觉、互动感应等认知系统,都可能成为课程的研究对象。无论是摄影、影像、声音艺术,还是行为表演、多媒体装置、新公共艺术,都可能作为创作与研究的媒介载体,希望这一过程能有效地将日常经验转换到具有学术建构意义的个体思考之中,尤其强调研究生对当代艺术观念与作品层面的独立判断以及创造性主体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与概念 多义性空间,园思物语,交叉路径,融超经验,媒介转呈,超文本链接,造物与造境,取诸“长物”,寄意心园,阅读与清滤,演绎与重构,非视觉性空间。 历史沿革与思想脉络 日显加速的全球化进程与网络新科技的发展,将我们导人一个非物质的社会环境。一方面,这种现象催生的价值观念已经渗透在当代社会与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另一方面,既往的图像认知系统与艺术创造规律、审美标准已经难以解读当代艺术多元的发展趋向和要求,这也对艺术教育包括跨媒体艺术教学的结构,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学术要求和建构新的教学体系的必要性。我们希望通过“空间多媒体艺术”的研究,在研究生教学中建构一种对应本土文化资源,符合当代视觉文化需要,技理互动的跨媒介空间表现方式与理论系统。 实际上,早在2005年,笔者于国内率先提出“空间多媒体艺术”概念,并向学院提出以“空间多媒体艺术”定位原综合艺术系综合造型工作室。次年完成调整后的“空间多媒体艺术”工作室的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并形成“空间多媒体艺术”研究方向最初的硕士生培养方案,开始招收该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同时,在前期序列课程的基础.上,借由“空间多媒体专题演习”,强调个体界面与独立创作方式的输出,以此作为研究生毕业创作前的重要创作内容。 经由北京奥运会与上海世博会两大盛事,新兴媒体艺术展演对大众视觉经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洗礼,人们对于媒体和图像的认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然,这也让我们看到“空间多媒体艺术”研究方向的前瞻性意义和更多的可能性创造。2010年中国美术学院对原新媒体系、综合艺术系、艺术策展三个专业进行整合,并成立跨媒体艺术学院,“空间多媒体艺术”方向作为最初五个工作室之一进人新学院的建构行列。其学术目标为:从当代媒体-技 术空间中构造空间美学,以装置与影像等多种方式开放媒体空间的叙事潜能;同时注重公共领域中的媒体与艺术实践。在跨媒体艺术学院的格局下,对现行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深化调整,进一步明确“空间多媒体专题创作”在研究生课程设置中的重要性。 “空间多媒体专题创作”课程对应新的文化语境与社会构造以及空间特点,以跨媒体环境下的空间艺术创作教学为基盘,既注重对人类视觉文化要素和它在历史文脉演释过程中的研究;同时寻求当代语境下的空间建构与艺术创造的个体输出,拓展研究生的空间认知系统与媒体艺术创造的新格局。 课程模块设置与内容 通过当代艺术教育的现场,对那些日渐模糊或者说处于沉睡状态的认知系统和感知方式,能有一个新的认识和拓展。这是一个在更加宽泛领域中的思维设定,它既具賄包容的特性,又不失其在当代艺术广阔视野中的针对性,它是一个与“本土资源”相关的认知体系和创造方式还原现实的研究。我们希望将它置人一个新的文化语境,重新构架,凝练出一些概念,从中引申出一条与东方艺术精神以及传统思维方式相关的线索并加以展开,而不是把传统思维中的那些表层现象生搬硬套地嫁植到当代艺术的话语系统之中,或者虚拟一个新的东方样式、中国经验来取代当代艺术的实验性和先端性。 “空间多媒体艺术专题创作”课程作为当代艺术与教育的现场命题,既强调跨文化跨媒介的空间叙事,同时希望借由现实与传统两大资源的梳理,输出到研究生主体意识觉悟和创作立场的确立,课程强调“由技人道”和“由理人道”的双向素质培养,无论对于艺术还是媒体都希望能建构符合自身感受的认知与表达系统。 问题意识与教学方式 “空间多媒体艺术专题创作”作为该研究方向的后期课程,既要深化推进作为知识结构的稳定性内容,又要适时更新那些流动和不断升级的知识要素,优化知识构成,包括知识的传递方式和主客体的位置。媒介与技术总是在不断更新,它需要在深化媒介表现的过程中,借助观念的推进,使智性培养成为创造的动力源。 本课程始终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旨在“对跨媒体艺术表现与视觉文化要素开展实质性研究,关注当代艺术与社会现实的问题,寻求当代语境下的空间建构与艺术创造的互动关系,拓展新的空间艺术的认知系统和创造规律。培养兼具跨学科思考、跨平台实践能力,在空间多媒体艺术表现与理论架构前沿的实践者”。在这里,研究生们在当代艺术教育格局中的主体位置、主体意识的确立对教学现场而言,无疑是重要的。包括他们遭遇问题时,积极追问的姿态,尤其是借由作品回应问题的能力。“园”既是一个空间载体也是当下的文化现实,如果说“园语”引发的是对文化基因和现实立场的思考,那么“空间多媒体专题创作”则是研究生们经由“专业基础与专业方向课程”后,进入毕业创作前的一次综合交叉的冶炼和个体的觉醒。 就教学方式而言,我们希望建构一种有助于本土知识体系清理的思路和与现实相关的文化判断;需要在学理层面上从传统文脉以及复杂的当代文化现状中整理出一些富有建设性的评判标准,无论阅读的形式还是视觉经验、语言方式,都需要提出一个新话语结构与评判系统,尤其是经由个体消化系统的滤化后的创造。为此,在课程推进的各个环节,我们提出一系列有关园林空间探微、空间阅读和媒介创造的关键词和思考题,这一个个非线性的概念与思考题无疑将有助于我们触碰课程的实质,并强调对空间概念以及语言方式的多重注释与新的视觉营造。我们主张解构后的再创造;强化个性与实验性的发挥以及创作者与观众的互动关系;强调今天的视点和与当代视觉文化语境相对应的观看之道。希望师生共同展开相关课题与专题的讨论,针对教学现场所衍生的问题,不断探寻新的可能,从相对抽象的审美概念回到当代艺术文本与空间实践本身,以唤起师生共同感知空间与媒介的全息视角,深化拓展“园语”的语义能量,同时准确地诉诸于表达系统。 内页节选 教学相长 铸金炼课展-空间多媒体艺术专题创作现场 铸金炼课展-空间多媒体艺术专题创作现场 铸金炼课展-空间多媒体艺术专题创作现场 铸金炼课展-空间多媒体艺术专题创作现场 铸金炼课展-空间多媒体艺术专题创作展团 关于作者 管怀宾, 1989年浙江美术学院毕业,2004年东京艺术大学大学院博士毕业(博士学位)。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 管怀宾致力于当代艺术领域融入经典空间叙事,探索东方文脉与新媒体艺术结合的未来发展路径;于国内率先创立“空间多媒体艺术”的研究方向,他在将中国古典造园美学介入当代空间艺术创作与研究领域,做出开拓性贡献。 “空间多媒体专题创作”课程,是经由研究生“专业基础与专业方向课程”后的一次滤化重构的过程,也是某种意义上的个体输出与凝练。作为研究生毕业创作前期重要的课程演习,同时也是一次对于“空间多媒体艺术”概念的新写作与独立创作。 哲匠金课奖奖状 哲匠金课奖奖杯 ...

2021年8月25日起,跨媒体艺术学院网络社会研究所将联合MetaDAO小组开设为期15次的元宇宙概论课程,从体验到创造的初阶入门。开课时间为北京时间每周一和周三晚7点-9点(十月起仅在每周三晚上课)。欢迎报名,请仔细填写报名表。 课程助教:翠玉,汤睿沄 —— 扫码报名 (报名时间:2021年8月13日-2021年8月22日) —— 课程大纲   Part 1 Metaverse  Metaverse是当下热度十分高的话题,被很多人称作下一代的互联网形态,本节课将为大家分享Metaverse的历史,当下Metaverse的发展状况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01 Metaverse介绍  北京时间 2021年8月25日 周三 19:00-21:00 主讲人:关杰,Flynn 推荐阅读:  Dionisio, J. D. N., Burns, W. G., & Gilbert, R. (2013). 3D virtual worlds and the metaverse: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ossibilities. ACM Computing Surveys, 45(3).  https://doi.org/10.1145/2480741.2480751 Part 2 Decentraland Decentraland是基于以太坊的Metaverse项目,课程将带领大家进入Decentraland世界,学习Decentraland开发工具,简单场景编辑器,Blender模型开发,SDK代码开发,由于Decentraland的强扩展性,一些第三方库或插件可以在Decentraland平台实现更多交互。 # 02 Decentraland 介绍+观光; Builder与SDK开发 北京时间 2021年9月6日 周一 19:00-21:00 主讲人:Flynn #03 基于Blender的模型开发 北京时间 2021年9月8日 周三 19:00-21:00 主讲人:蘑菇 # 04...

贝尔纳·斯蒂格勒著 译者:陆兴华 许煜 卢睿洋 郑旭东 王小思 张博深 郑重 俞盛宙 马雪楠 校对:卢睿洋 郑旭东 宫林林 陈旻 录音听记:范妮‧帕尔达奇(法) 2021年10月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策划出版 内容简介: 贝尔纳·斯蒂格勒于2015年至2019年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举办的讲座,反映出他长期关切的问题,即艺术家在一般社会中的作用以及当代社会所特有的经济战争对这种作用的破坏。讲座在2020年不幸地被新冠肺炎大流行打断了,同年8月,这位哲学家悲剧性的逝世使之彻底完结。 【……】 杭州讲座的第一部分,也就是2015年的讲座,开篇就是马塞尔·杜尚对艺术与工业关系问题的参战,这些讲座最初于2011年在加州艺术学院讲授过。最后一部分2019年的讲座转向了阿那克西曼德、索福克勒斯、尼采、里尔克和海德格尔,探讨了这些思想家对回归和永恒的轮回的迷恋是如何源于又回馈着他们对开放(the open)的迷恋。斯蒂格勒指明,所有这一切最终反映的事实是,技艺(tekhnē)这个名称真正命名的是体外化(exosomatization),它不断地以全新的方式解蔽着那一神秘之物,无论如何,体外化依旧是人特有的与熵增的体外式斗争,也是与人特有的体外式倒退趋势,即(人)熵,的斗争。所以,这些讲座代表了斯蒂格勒最后十年的努力,他试图意识到,并使我们(作为既能分离又能结合的张肌/张量和驱动器,始终努力通过催化一个新的集体过程来化解这种张力)意识到,可感物、也就是美学物以何种方式依旧是经济战争的最前线,意识到我们的任务依旧是去探索如何平息、也就是如何转变这场战争——在我们所剩无几的时间中去完成任务,并且要知道,只有同时关怀着我们自己和对方的抑郁,这才能实现。 ——丹尼尔·罗斯(Daniel Ross)《死或重新发明:在工业时代的美学调适下的艺术之未来——斯蒂格勒2015-2019杭州讲座导论》 作者介绍: (2015年斯蒂格勒老师首次来到中国美术学院授课,图右为担任翻译的陆兴华老师) 贝尔纳尔・斯蒂格勒(1952-2020),法国哲学家,于巴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获博士学位。出版《技术与时间》三卷本等三十余部著作。 他曾任贡比艾涅技术大学副教授、柏林洪堡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和南京大学特聘教授,并任教于伦敦大学金匠学院、剑桥大学、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吕讷堡大学、洪堡大学、芝加哥西北大学等。 他是历任国际哲学学院(Collège international de philosophie)项目负责人、贡比艾涅技术大学“知识、组织、技术系统”研究小组主管、法国视听研究所(Institut National de l’Audiovisuel)副所长、法国声学与音乐协调及研究所(Institut de Recherche et Coordination Acoustique/Musique)所长、蓬皮杜国立艺术文化中心文化发展部部长,并创立创新研究所(Institut de Recherche et d’Innovation,创立于蓬皮杜中心)、工业式技艺(Ars Industrialis)协会(后改组为“通贝里一代人之友”协会)、在线哲学学校药之学院(pharmakon.fr)等组织,自任负责人。 目录:2015感性的无产阶级化反思性判断的秘传关于业余爱好者的争论论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特写》自动化社会里的超控制技艺 2016书写的屏幕梦的器官学与元-电影(上、下)快乐、欲望和默契 定稿 2017后真理情境中的艺术:人类世中新的心智官能之争论信息、熵、反熵以及后真理时代从熵到负(人)熵关于弗洛伊德 201821世纪艺术的权力和知识真理的磨炼:熵世中的原因和准-因在人类世,社会雕塑意味着什么?论一种控制的艺术与社会雕塑杭州研讨班最后一课(暂定名) 2019梦想的官能批判论梦和体外化的问题论艺术作品的本源(上、下)俄耳甫斯的歌声 序言 无限的游戏:纪念斯蒂格勒逝世一周年 高世名 此刻,我们在这里纪念一个伟大的灵魂,中国思想界和艺术界的真挚的朋友,贝尔纳·斯蒂格勒教授。一年之前,斯蒂格勒教授离开了我们。我们为世界哲学在这样一个人类危机时刻失去了一位积极的、具有高度创造力的思想家而感到震惊和悲痛。一年之后,我们来追忆这位思想家的点点滴滴;我们来思考他为我们留下了什么;我们来纪念他的死、他的生,或者说,他思考最多的命题——存在。 斯蒂格勒在2015年的春天来到中国美术学院,从此开启了他与中国艺术界、思想界一路同行的精彩旅程。他带来了一套独特的思想体系和思辨方式,以此打开对于技术、人类世及其熵化现实的深刻解析,并赋予思想与艺术新的使命。他是一位极其罕见的,有能力对当下快速流变的现实进行深度思考和强有力言说的哲学家。他是一个“无学科的人”,其写作涉及哲学、文学、科学、艺术等人类一切智性实践,贯穿了技术哲学、媒体研究、精神分析、政治经济学等当代所有思想领域。他激进的个人写作使所有现行的学科性知识失效。他对于技术、资本、教育、网络、数码化、人工记忆、力比多经济、精神生态学等问题的思考,为未来政治开辟了新的空间,为艺术和教育打开了新的愿景。 我们记得,每一个春天,斯蒂格勒教授都会来到中国美院授课。在这所全球最大规模的艺术学府中,他的课程吸引着众多艺术家和青年学者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聚集到杭州,他的课堂如同一台智性的发动机,一个艺术与思想的节日。在2015-2019年的五年之中,斯蒂格勒老师参与了中国艺术界和学术界众多的活动,并与许多人结下深厚的友谊,中国的朋友们亲切地称他为“斯老师”。 斯蒂格勒不是那类到中国“传道”或者“炒冷饭”的西方大师,他把杭州、中国美院视为他思想和人生旅程中的重要一站,他的“此时此地”。他每次的课程都精心准备,因为这里不但有最新的命题还有最新的现实,这里不但有热忱的学生和听众,还有真诚的对话者和思想伙伴。对于每一个学生、听众、对话者和思想伙伴,他都有谦逊而诚恳的回应。 2015年,斯蒂格勒第一次来到杭州,我给他读了一封信,那是我在2010年策划上海双年展时写给纽约艺术家利亚姆·吉利克和E-flux主编安东·维多克的一封信,关于我那几年一直纠结的一个命题——“马克思与杜桑的相遇”。我在那封信中讲到: 就艺术而言,无论是观念化的或后观念艺术的,形式与交换价值都是捆绑在一起的。形式是价值市场中的货币。我们应该追问艺术的“作品”坐落在何处,追问“work”作为艺术“工作”的意义,追问艺术工作、活动、实践可否一定要以“作品”作为担保?这不止是为了逃脱资本主义的商品“拜物教”,而且是为了艺术活动中潜在的更为重要的东西——被康德强行分割开的三个领域(智性、伦理与美学)是否可以在今天的艺术活动中被重新聚合?从艺术作品到艺术工作,从Acting到Action,就是希望在艺术的劳作与活动中实践一种“美学-政治-伦理”的行动。 斯蒂格勒当时的回答我记不太清了,但是在几年后的讲稿中,他清晰地讨论到: 工作(Travailler),英语是 work,意思是œuvrer(工作),也有œuvre(作品)之意,这正是约瑟夫・博伊斯说的意思。他说艺术家和工匠一样工作。正是因为工匠工作,他们或多或少都是艺术家。显然,他们不是狭义上的艺术家,即那些把工作中的发明推至极端的人,但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工匠能理解艺术家的所作所为,因为他们像艺术家一样地工作。所以要发展一种基于工作(work)的经济,而非基于就业岗位(emploi)——也就是英语的 labor、job的经济。 要思考这个关系,我们就要正视社会雕塑的四个工地(chantiers),这些工地,首先就在此时此地,在今日杭州,在我们之间,这就是我们要一起工作的工地;这些工地既是智识上的工地,也是实践上的工地:艺术是最高形式的治疗。现在,这些问题针对的处境,正是我们当前的处境。这也是为什么,面对这个危险,我们要在杭州、在中国美术学院提出社会雕塑的问题。 在2018年的一次课上,他甚至更加具有针对性地谈到了策展: 此时此地,在二十一世纪的人类世,在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我希望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策展人该如何做出他们的选择?策展人(curateur)一词在希腊语中,关联到“治疗”、“疗法”、“治疗师”。策展人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治疗师,在一个第三滞留被数码化的时代、在可计算性作为模板随处可见的时代,该如何做出选择?策展人、以及那些先于展览而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们,他们可以被叫做感性的治疗师。对他们而言,该如何在艺术市场所主导的投机性计算的环境下进行治疗、进行制作?他们如何能够(或者被限制)生产超出艺术市场的分岔?他们是否应该忽视艺术市场?用马克思的话来说,什么是他们劳动力的再生产条件?...

贝尔纳・斯蒂格勒年度纪念讲座2021 2021年8月5日, 星期四 20:00-21:30 (北京),14:00-15:30 (巴黎) 讲座以英文进行 线上活动,将会以Zoom进行,请扫二维码或前往网址报名参加: https://wj.qq.com/s2/8775677/604b/报名截止日期: 8月4日 中国美术学院与器道哲学与技术研究网络共同发起贝尔纳·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1952年4月1日-2020年8月5日)年度纪念讲座。 自 2014 年成立以来,斯蒂格勒一直担任研究网络的顾问,并在 2015 年至 2020 年期间担任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跨媒体艺术学院的特聘教授,主持春季高级研修班,在那里他建立了艺术、哲学和技术研究的新议程。 首届纪念讲座(2021年)将首先由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教授致开幕词,以及由许煜教授发表演讲。 开幕致词: 高世名(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秘法家斯蒂格勒 许煜 「因此,狄奥提玛,如我刚所说的,我来找您是因为我知道我需要老师(διδασκάλων)」 ——柏拉图,《宴会篇》,207c 今天教授哲学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在贝尔纳·斯蒂格勒的思想和实践中占据着首要位置。对他来说,教授哲学就是启示,以使在老师自身以及参与者之间发生个体化,或者量子跃迁。这场纪念讲座追溯了斯蒂格勒作品中的一种秘法学式的思想,尤其是他对柏拉图和西蒙东的阅读。通过这一思想的重构,我们或者可以声称一种没有神秘主义的秘法学。这种存在于哲学和艺术中的秘法学思想,也是消费主义社会中成为“畜群”--也即去个体化--的一剂解药。 高世名,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兼任第一届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美术家协会主席、浙江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CIHA)中国主席团成员、上海当代美术馆(PSA)、上海双年展学术委员、美国克拉克高等研究院国际研究员(Sterling and Francine Clark Art Institute)、亚洲艺术文献库(Asia Art Archive)学术委员等。 许煜是器道哲学与技术研究网络的发起人,他于伦敦金匠学院在斯蒂格勒的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并在德国吕讷堡大学取得教授资格(Habilitation)。他目前任教于香港城市大学,並自2015年起担任中国美术学院的客座教授,每年春天与斯蒂格勒一起在杭州授课。他的多部专著已被翻譯成十多種語言,其中近作包括 Recursivity and Contingency (2019) 和 Art and Cosmotechnics (2021)。 *由中国美术学院与器道哲学与技术研究网络共同发起 Bernard Stiegler Memorial Lecture 2021 Thursday, 5 August 2021 20:00-21:30 (Beijing), 14:00-15:30 (Paris) https://wj.qq.com/s2/8775677/604b/registration deadline: 4th August The Research Network for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 together with the China Academy of...

管怀宾 管怀宾, 1989年浙江美术学院毕业(现中国美术学院),2004年东京艺术大学大学院博士后期课程毕业(博士学位)。现居中国杭州市,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 在中国当代装置艺术中,管怀宾善于将传统文化元素和感知方式,解构并溶入到自身的语言系统和作品构架之中;将中国古典造园美学融入其空间装置形态,他的作品总是扬溢着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另类气质,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在空间营造的过程中所显现浓郁的人文情怀与意境旨向;使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艺术语境中获得广泛的延伸与拓展。多次参加越后妻有三年展、神户口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上海双年展等重要国际展事。 主要个展 2018年       [烁园——管怀宾作品展], 澳门艺术博物馆,中国,澳门, 2016年       [蚀光——管怀宾作品展], 杭州空谷艺术空间,中国,杭州, 2015年       [无人界——管怀宾作品展], 杭州人可艺术中心,中国,杭州, 2012年       [度园——管怀宾作品展], 三尚当代美术馆,中国,杭州, 2008年       [过/园——管怀宾作品展] ,苏州本色美术馆·中国苏州 2007年       [低空],井ART画廊 , 中国,上海 2004年       [诗人的回廊],东京艺术大学美术馆 ,日本,东京 2002年       [浸透的都市], 埼玉县立近代美术馆 ·日本,埼玉 2000年       [逍遥游],横浜美术馆,日本,横浜 1998年       [回旋的音], 埼玉县立近代美术馆·日本埼玉 1997年       [边缘航线],国立埼玉大学艺术画廊,日本,琦玉 主要群展 2020年      《雅集兴答——第六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特邀雅集艺术家 》浙江省美术馆,中国杭州 2019年      《2019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大鹏溪涌展场,中国深圳 2018年      《新编历史剧》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第二空间,中国北京 2017年     《冷光——世纪之交的旅日五人展》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中国南京 2016年      [“别处即此处”大型装置艺术国际巡展],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中国青岛 2015年       [以身观身--中国行为艺术文献展2015],澳门艺术博物馆,中国澳门 2014年       [2014武汉第三届美术文献展],湖北美术馆,中国武汉 2013年       [第55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平行展:未曾呈现的声音1979/today)]·意大利,威尼斯 2012年       [大道之行——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展](2012中德文化年项目),德国卡塞尔 2011年       [时代精神—中国先锋艺术的精神],佛罗里达高尔夫海岸大学艺术画廊,美国,佛罗里达 2008年      [越后妻有艺术三年展-2009],越后妻有、津南,日本,新泻 2007年      [神户双年展2007] ,...

跨媒体艺术学院是一个生产愿景的机构,同时它还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枢纽,一个媒体、艺术、思想不断循环转化的社会器官。2010年,跨媒体艺术学院成立的时候,我跟同事们的共同愿望,是希望建立一所“没有学院派的学院”,一所“无墙的学院”。  ——高世名(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跨媒体是一种指称,而非价值的专名。跨媒体就是要用跨越媒体来激活当代,而非成为某种新的技术样式,是要打捞起所有的历史和当下的碎片,切入当代的生活和生命体验,进行艺术的转型与变革,借助革命性的艺术精神,重构一种宏大关怀的文化意识、重建学院先锋。   ——许江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1928年春,一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与林风眠等诸位先师,携手创立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国立艺术院,揭开了中国现代高等艺术教育的伟大篇章。 作为一所有近百年历史的著名高等艺术学府,中国美术学院在全球美术院校中位列第一方阵,2017年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美术学、设计学获评A+,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分获A-、B+,在全国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评选中,近80%的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居全国艺术类院校首位。 中国美术学院立足艺术史、科技史与社会史的大视野,积极谋划当代艺术教育的自我超越和迭代升级,现面向全球诚聘高层次人才,邀请有识、有志、有为的艺术同道加盟我校,与我们一起努力,在科学、技术、思想的激进碰撞中重新定义艺术的位置,探索大数据、智媒体时代创生性的感知、表达与制作,开创出新的艺术观念与创作形态。 —— 人才需求 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学科带头人 1.应聘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2)面向国内外新兴媒体领域的优秀艺术家、策展人,技术哲学、媒体研究领域的高层次拔尖人才; (3)在本领域内具有较高学术成就,具有前瞻性的艺术视野、国际性的影响力、丰富的学术资源,有志于艺术教育事业,具备学科带头人才潜质; (4)年龄不超过50周岁,成果特别优秀者可放宽。 2.薪酬待遇 实行“一人一议” 3.聘任方式 全职特聘,或按照事业编制内用人,聘用制管理。 —— 待遇说明 根据《中国美术学院关于引进人才和智力的若干规定》(国美院发〔2019〕1号)规定,学校为全职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人才引进费或人才专用房等待遇。人才引进费和人才专用房两项待遇不可同时享受。各层次人才待遇见下表: 层次人才引进费第一层次400万元第二层次300万元第三层次240万元第四层次180万元第五层次50~150万元备注1.在学校人才专用房留有存量的前提下,申请人才专用房须符合国家和浙江省相应的分房政策和条件,按照省直房改办审定价格购买。2.由学校确定为高层次人才引进的,进校工作后兑现相关待遇,如进校后又申报成为国家级或省级人才计划(项目)的,其所获资助经费如高于人才引进待遇的,就高享受。3.第一层次引进的人才如选择人才专用房,另一次性配套50万元研创启动费,由引进人才在国家和浙江省规定的科研经费范围内开支。4.除第一层次外,其他享受人才引进费的人员,不再配套研创启动费。 —— 学院介绍 中国美术学院经新媒体系和综合艺术系近10年的实验性教学砥砺,2010年,于国内率先创立跨媒体艺术学院。跨媒体艺术专业经5年建设发展成熟,申报教育部目录外新增专业成功(专业代码:130408TK)。该专业自创立以来,力求突破和超越社会即定的媒体艺术教育模式,先后提出“深度社会化,充分国际化”、“作为艺术的媒体;作为媒体的艺术”、“无墙的学院”等学术主张,推出“国际跨媒体艺术节”、“未来媒体/艺术”、“跨媒介巨构”、“中国声纳”、“网络社会年会”、“AME影视计划”等先锋思想意识的研究创作项目,成为引领和创新我国跨学科及跨领域当代艺术教育的鲜明旗帜。这是国内第一所直面媒介技术变革与文化变迁的"当代艺术学院",被美国《亚太艺术杂志》评为“亚洲最值得期待的艺术教育机构”。 2010年9月12日,跨媒体艺术学院成立典礼 作为跨媒体艺术教育的先锋,本专业以“内外打通、跨界互动”为基本思路,始终强调“以媒体中发掘创意,技术中发显人文”的教育宗旨,注重当代艺术的社会性介与当代艺术界域的延展,在媒介与观念的深度融合中达到艺术能量的增值,形成“媒体实验、艺术创作、社会思想、策展实践”的教育格局,在国际平台推动当代艺术的跨学科研究和跨领域实践。教学中一方面提供最切实的媒体技术与创作路径的训练,另一方面,强调媒介理论与社会思想的智识培养;注重媒体手段与思想方法的综合演习。 跨媒体艺术专业致力于培养掌握新媒体技术、具有实验精神和思想能力的艺术实践与媒体创意人才,同时培养学生树立个人鲜明的文化评判力,掌握具有想象力的艺术语言,呈现对社会和生活独特而理性的反思。 2019年,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9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高教厅函[2019]46号),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跨媒体艺术”专业是中国美术学院13个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专业之一。 2020年国际跨媒体艺术节开幕式现场 教学的密度 2015年,跨媒体艺术学院重新聚焦跨媒体艺术的学术内涵,优化、提升跨媒体艺术专业框架,继续坚持新兴媒介的创造与实验,将五个工作室重组为三个系科,五个研究所的院内教研结构,以“专业系科+校内研究所/中心+校外研究所/工作室”形成三重系统,打造“内外打通”、“多层联动”的“产-学-研-用”互通互动机制。面向本科的三个专业方向为: 实验艺术专业方向  Experimental Art Department 立足当代艺术系统,以身心经验驱动艺术实验,打造跨媒体艺术学院的“新艺术”板块。培养具有社会参与和自我塑造能力的实验艺术家 现负责人为高世强教授。早在80年代,中国美院就以拓荒者的使命和思想启蒙的激情率先发起了中国新媒体艺术的萌芽,展开了一系列关于前卫型态实验艺术的探索,形成了国内最早的实验艺术重镇,产生了诸多蜚声国内外的当代艺术中坚力量。该方向注重从技术和观念的角度,以实验精神探索跨媒介表现的叙事潜能。在教学中,强调对接当代艺术现场和跨媒体语境下的社会需求,以观念带动实验,以艺术开发媒介。 开放媒体专业方向 Open Media Department 投身开源交互的网络环境,开发全媒体时代的创造性能量,拓展跨媒体艺术学院的“后艺术”疆域,培养“后媒体时代的文艺复兴人”。 现负责人为姚大钧教授。该方向在中国举办了第一个长期的年度实验影音艺术表演项目“声纳SONART”,2017年举办中国第一个VR虚拟现实主题展。方向强调面对并反思当下中国独特的网络社会生态。培养与研发重点在于: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未来书写、实时动态影音现场、社交媒体艺术、声音艺术、科幻影剧等方向。并且,推行媒体研发、创作实验、项目实践同步开展的实验教学机制,与中国美术学院virREAL艺术科技实验中心等研发机构紧密结合。 virREAL艺术科技实验中心 媒介展演专业方向 Media Scenography Department 面向会展文化和社会各界表演平台,以体验式空间、叙事性环境、表演性媒介,建构跨媒介展演公共平台,打造跨媒体艺术学院的“超艺术”前沿,培养具有跨界整合能力的“媒介构作者”。 现负责人为牟森教授。该方向为中国首创专业方向,最早提出以工程代教学的“叙事工程”,“跨媒介巨构”创新学术观念。方向聚焦媒体/创意产业发展需求,推动多种媒介手段的创造性综合运用与跨界融合;推行以“真题真做”为特征的“项目制”教学,促进学生的视眼界提升、能力训练与观念塑形;并以多元化、前沿性的教学实践和创作研究。 自由艺术工作室 Free Art Studio 关注行进中的艺术现象和行业前沿规则,以个体在艺术实践中的切身局限为中介,以真实的艺术态度和自由的感知出入艺术与媒体的边界,着力跨媒体艺术学院的“异艺术”场域,培养具有问题意识和试错精神的自主个体。 现负责人为张辽源老师。教学强调想象力的先行,以创作为核心,以有限为前提,以媒介为发端,以问题为导向,以展览为呈现等“游戏”规则的建构,贯穿始终,并期待融超艺术规则的意外和创造。 2019第三届“感受力论坛-以创作集体为方法“ 嘉宾合影 专业现拥有由3个专业系科、1个专业工作室、5个校内研究所、多个校外研究所,以及由8个实验室组成的实验室集群;建成了两个省级以上的实验教学中心,包括浙江省“十二五”示范实验教学中心——跨媒体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跨媒体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形成了“专业系科+校内研究所/中心+校外研究所/工作室”的组织架构。跨媒体艺术专业强调校内研究所、中心及实验室,校外工作室围绕本科教学的双向循环机制,注重教学、研究与创作在本科教育中的深度融合。 拥有专业藏书及影音资料近3千册,价值1000多万元的实验与研创设备,其中包括共享式网络高性能计算平台,3D立体环幕系统,影音展演集成控制灯系统,高清专业级演播系统等形成了一个多层次、跨学科的当代艺术教学系统和一个当代艺术、视觉文化互动共生的教研平台。 思想的密度 流动的能量 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 &...

中国美术学院 · 跨媒体艺术学院 开放媒体系2021毕业展 Open Media Lab 2021 Graduation Show China Academy of Art 展览介绍 Open Media Lab/开放媒体系十一年来持续进行基于“未来导向、实验当下”理念的科技+文化+艺术研发。2019 年于跨媒体艺术节/青艺周中推出“黑镜第八季:当下异托邦”展览及演出,每日观众达四万人次。今年的青艺周结合毕业展,开放媒体系再次向前推进“当下即未来”的“黑镜”系列:“黑镜第十季:后人类状况”。 后人类状况不仅是指向人类、科技、自然渐趋杂糅的流动性概念,更已然成为国人当下的日常现实。2021年的开放媒体系毕业展中,26 位本硕毕业生最新的大胆发想从不同角度触动了后人类现况的多个层面;本展也是开放媒体系11年来持续以科幻创作、中国赛博格、虚拟现实、后东方主义、社交媒体、技术伦理、中国科技史为课程核心的教学成果切片。 展览分为“身体衍异”、“文化实验”、"智能技术"、"意识社会"四大板块。集中展示的 33 件作品调用了程序代码、伪游戏、区块链元宇宙、VR虚拟现实、具象诗、手绘、行为记录、实验电影、FUI 科幻界面、概念装置、三维影像、影像声音互动等多种媒介技术,敏锐地探知当下技术社会所催发的区块链智能契约、数字生命、虚拟偶像、二次元情感社交、身体形变、未来汉字书写、东方/西方主义、物流资本主义、赛博朋克废墟、后真理、信息茧房、后全球化英雄主义等议题,并同时体现艺术创作及感知双向的媒介本体快感。 展览信息 策展,设计,创作指导:姚大钧 策展助理:王旖旎 制作团队:王旖旎,傅冬霆,蔡宇潇,温辰旻 海报:姚大钧,王子安,陈紫梦 艺术家 王子安,管博扬,蔡宇潇,徐林,詹洁,张陈瑄,杨子敏,王妙雅(硕士) 许诗婷,赵润东,彭艺伟,陈紫梦,赵雅雯,余阳丰,李韵婵,孙薇,黄艺妍,王涓清,吴雪榕,刘幸依,刘佳颖,黎晴宇,罗诗琪,马晶晶,柯诗曼,伍彦衡(学士) 开幕式现场 开放媒体系主任姚大钧于跨媒体艺术学院开幕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及长征空间创办人卢杰、上海油罐艺术中心创办人乔志兵与开放媒体系毕业生于展厅合影 本届青艺周开幕式展演视觉由开放媒体系毕业生陈紫梦参与主创 陈紫梦《E-D011的空间》青艺周开幕现场 现场直击 作品全览 陈紫梦 Chen Zimeng E-D011 的空间 E-D011 Space 单频影像 尺寸可变 脑机连接技术的突破使人类拥有意识传输,拷贝和模拟能力;人工智能主导的灵魂网络署也应运而生。自然出生的人类拥有对他自身拷贝的处置权。人死后可以选择删除意识,也可以上传至灵魂网络署构建的无方世界。其备份可以删除,或传授给灵魂网络署构建的无间世界进行意识模拟实验,以对人类心灵作更深入的研究。但灵魂网络署真如宣传的那么美好吗? 蔡宇潇 Rhett Tsai 人如舢舨 Be Sampan VR,装置,图版印刷 《人如舢舨》是作者回到褔建故乡进行田野调查,围绕“从疍民到当下后人类”这一主題展开的反思性创作。 疍民是一种特殊的族群——他们以水为家,终生生活在水上且无法上岸,在中国多见于福建、广东等地。“疍民”作为一种被社会学家长期关注的议题,体现出复杂的水-陆、前现代-现代、族群歧视(来自岸上人)、刻板印象(来自近代来华西方人)等的问题。 作品虚构了一位上岸的疍民阿欣(灵感来源于作者的一个故交),它是连接VR与图版两大部分的主要元素,这两个部分以人文的视角,共同构成了一部着眼于大历史语境下的个体叙事。VR部分以“寻找海星村上岸疍民阿欣”为主线,三个章节“浮标”、“黑梦”、“晕陆”切入疍民在“水-岸”复杂关系中展现出的各种隐喻;图版部分为阿欣上岸之后的视角撰写表现“技术社会对人类身体的改造”的《曲体集》,以扭转“曲蹄“这一歧视语并向岸上技术社会发问,对人类在后人类时代的存在困境与其对人形体的畸形塑造提出反思。《人如舢舨》同时也是一件关于VR的媒介实验:观者将经历乘船、坠船、左右眼场景混乱等情境,从而在关于疍民的意象世界中遍历。VR第三章是其中典型,“晕陆”是部分疍民上岸后因水、陆空间认知的混乱而产生的晕眩症状。在此章节中,VR眼镜的左眼是水上世界,右眼是岸上世界,观者将在此种空间错乱中上岸找到阿欣。 用疍民这一极度人文、乡土的视角作为切片来思考当下的后人类困境,是基于作者一贯的态度:对技术的讨论,最终都会回到“人”身上,疍民这一看似毫无科技痕迹的族群,身上具有打通时空、突破固有符号束缚的普遍性,从水乡到陆地这一“上岸”行为,实质上指向人类的那些跨越自身历史、不得不前往未知未来的宿命。 许诗婷 Xu Shiting 红染 Crimson 单频影像 5分钟 本作品为超现实主义风格的实验影像,尝试一种在审美多元化、性别流动和恋物次文化的影响下催生的极致美学(extreme beauty),是艺术家关于身体改造、社会美学、性别议题以及影像语言等议题开展的先锋实验。本作品中角色服装为艺术家本人设计及制作。 孙薇 Sun Wei 虚拟的爱 Virtual Love 数码手绘 作品视“二次元文化”为一种后设性的观念场域,将“透明图层”作为切入点关注“爱“这一具身情感在“虚拟”和“现实”间的循环关系。 二次元人物的理想形态是现代青年为逃避真实而渴求的感情回馈的来源。“透明图层”作为二次元人物制图的最底部图层,它也承载着虚拟人物的物理属性,如作品中将二次元虚拟人的心脏和眼珠以透明图层展现,意在传达虚拟人对爱的表达、人类对虚拟人投射的爱以及视错觉下的二次元人物构造。 张陈瑄 Zhang Chenxuan 离身之形 Sub-In-Superhuman 三频影像 2分36秒 《离身之形》是艺术家“MBDTF”科幻后人类创作系列的延续。 未来会如何?现在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紧张的历史时期,等待着一个结果:它可能是灾难性的,也可能是理性的。在作品所设定的充满戏剧性的未来世界中,从作者创造的“Inhuman“再到“Superhuman“,原始的冲动与秩序经由被控制的欲望,最终在离身性的驱动下完成超人性的转化。 管博扬 Guan Boyang 无脊椎视界 Enter...

研博板块  关键语法Key Grammar  当今社会,互联网与计算机作为构建世界价值的基础界面,“键入”成为个体与社会关联,相互传达指令的重要方式,这也成为艺术家理解社会现实,反应社会状态,创造艺术造诣的重要行动。如同计算机输入方式与代码一样,任何艺术“键入”都有自己的一套语法系统,在这里,逻辑、观念、形式通过艺术家个人经验与思考完成语言的完整与风格。他们的“键入”走向对“式”的结构性搭建,形成艺术创造力的稳定性、有效性。而对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的博士研究生们,正是在多年来对艺术理念的学习,创作实践的感受,逐步完善着关于自己的“关键语法”。这对于学院艺术生产来说,将是形成某种阶段性成果的一次整体呈现。在他们的作品中,“键入的语法”往往来自对社会介入式的实践、对技术与科技的实验、对个人情感诗性的凝聚、对哲思世界观的阐述,他们不仅是将艺术的可能性推向某种口令动机的编写上,而且更有效的是在动机背后完成艺术语言的关键生产。作为当下社会现实反馈的积极参与者,他们为后继不断深入学习艺术创作的同学提供了先锋性的语法参照,在“键入式”时代面前,给予最前沿的语法模型。在他们身上,“键入”的状态就是,“关键”时刻的艺术形状,是对自己,也是对当代艺术时刻性的精彩表达。 —— 作品介绍 作者:石玩玩 作品名称:《广场》 作品类型:装置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将世界上爆发过革命的七个广场上的小石子收集过来,放大成石头并在展厅围成一个“独立广场”。七个显示器里飘扬着七种颜色的旗帜,耳机里播放各种语言对广场的描述。 作者:谭彬  作品名称:《洞中别有日月天》 作品类型:装置 作品尺寸:150×80×27cm(移动轨迹310cm),120×60×35cm 作品以中国传统空间中的“洞天”观念为原型,关注微缩空间内部与真实空间尺度之间在时间感知上的差异性。主体为一块在展厅两面墙之间中匀速位移的太湖石,太湖石的两侧各有一个聚光光点,发光点为一张135胶片,分别是一张银河系的图像,一张是一个细胞的显微图像。太湖石的两个孔洞中各嵌有一块双透镜,太湖石靠近右侧墙面时,右侧光点的银河系图像会被放大投射至左侧的墙面,靠近左侧光点时,细胞的显微图像则被放大投射至右侧的墙面。两个聚光点随着太湖石的移动交替开启。展厅另有一块太湖石,其中一个孔洞内有一个微型日晷,洞的顶部有一圈灯光,依次循环点亮,模拟日晷时间的快速流逝。 作者:林峰 作品名称:《词和肉,都留在这里》 作品类型:装置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 声音(2 分钟循环播放) 弹幕是网络视频的产物,是一道文字景观,它不仅是观者权力和情绪的宣泄,也是语言暴力和信息过剩的体现,当弹幕被动物们凝视的那一刻,新时代下的寓言就此产生。 作者:赵莉 作品名称:《大海是我柔软的血液》 作品类型:影像装置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大海的潮汐呼应着生命的气息,身体中的能量汲取于宇宙自然,并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原动力。“春暖花开”是时常在我们心中盛开的暖意,充满着对时间和无常的感怀、生命的美好愿景。将文字在海浪声的震动下粉粹,逐渐成为细胞的微观形态,进而化作宇宙星空的意象,影像也使大海的声音化为视觉的形态。床垫上的感光文字分别呈现12个人类对于时间、愿望、情感和世界观的成语,它们随着海浪声此起彼伏,并在UV光的控制下留影和消逝。在沉浸式的氛围中,随着声控盆骨翅膀的运动和盆骨内感光叶脉的呼吸,我们捕获唯一的大海拍打着唯一身体的感知,每一个生命体内在的生命意志,将化为一朵朵闪烁的浪花,那是来自远古的记忆。 作者:杨子敏  作品名称:物流考古计划 作品类型:铁锹、瓜子、腊肉、漆画、声音影像装置、快递现成品、文献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该作品群是杨子敏长期创作项目“物流考古计划”的第一阶段呈现。本作以杭州馒头山社区为据点,面向当下中国高速发展的技术网络中被异化的生活状态、社区结构和空间感知发起研究性创作。长期的田野调查是本作品的创作基点,杨子敏对馒头山社区以物流为代表的在地技术网络进行考察,以“附近——消失——便利”为线索展开工作。他使用文本、声音、影像等媒介手段为一个快速变革中的社区重新建立多媒介档案,并用多媒介概念装置的方式,以艺术感受性为导引,向观者抛出项目内在的研究线索和问题意识。 作者:王子安  作品名称:《长廊之外》 作品类型:观光类游戏  《长廊之外》 是一个参观类伪游戏,它是对东方主义以及西方主义的尖锐戏谑。艺术家根据萨伊德的东方主义的定义,将存在于“东方”、“西方”的扭曲叙事中的各种刻板印象、事件、现象、行为等,通过降低冲突的缓和化处理方式,在作品中以房间为单位荒诞地呈现出来。 作者:段官来 作品名称:《下水道带走了一切》 作品类型:装置 作品尺寸:长2.5mx宽1.2mx高2.4m 《悲惨世界》中有一章节“阴沟是一个厚颜无耻者,它吐露一切…”讲到当时巴黎街头的下水道为无家可归的人提供了临时的庇护,披露了社会黑暗的一面。我的作品意图引用原文借以观看不同时代背后诸多不为人知的一面,众所周知下水道吸纳生活污物同时也包容一切,但是谁都不知道一场大雨过后,它究竟带走了什么,就好比很多不为人知的一面都藏匿其中。这件作品主体是一座十字交错的屋子,远端屋子里流出废旧机油,穿过屋子中心流淌到底部的器皿当中,在桥中段有一枚公章,在虚掩的监控灯光照耀下往复运动,移动的同时刮开表面机油,“阴渠,就是城市的良心,一切都在那儿集中,对质。”字样显露出来。 作者:郑亮 作品名称:《女人心事》 作品类型:影像 作品时长:20分50秒 出国学习小提琴的秦予君毕业回国,带来的却是与英国丈夫离婚的消息。母亲埋怨她不顾学业,把婚姻当儿戏。秦予君却不以为然,同住的日子里总是争吵不断。不久,父亲的前妻患病离世,使得还在读高中的儿子小杰不得不走进这个家庭。 作者:张书豪  作品名称:《环形废墟》 作品材料:铅皮,霓虹灯,不锈钢,降落伞,铜管, 压缩机组。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一面墙代表着确定性和秩序,相对的墙代表不确定性。文字内容来自辛波斯卡的诗歌《可能》 作者:张迪 作品名称:《幕间》 作品类型:黑白影像 作品时长:13分16秒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每个当下都是过去与未来的幕间时刻,而幕间时刻又构成了过去与未来。如是我闻,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作者:詹洁 作品名称:《记忆贩卖员》 游戏 作品类型:叙述交互类游戏 《记忆贩卖员》以游戏的形式讨论技术社会对人类记忆以及意识的改造。 在作品中,得益于人脑芯片技术的发展,未来人兴起一种时髦的职业——记忆贩卖员。他们不仅要去各种地点,和各种不同角色的人做不同的事情,而且需要对采集的记忆进行“编辑”,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新兴行业从对未来的社会结构的稳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它将人们对于社会的不满足与焦虑,消解在了一波又一波暂时性的幻想与反馈之中。 作者:尹伊伊  作品名称:《菩提迦葉》 作品类型:单屏影像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如果记忆可以贮藏,那它是什么样的?它是否直指一个人的灵魂?这是一个关于生死的未来故事。AI软件采样工程师吴桐自己AI“母亲”生活在一起。接手了一个棘手的采样任务,她来到一个偏远乡村用机器搜寻许多年前的一位神秘女人。AI采集器在乡村离奇的失效,吴桐不得不在当地人也是老同学的罗杰协助下使用原始的采访形式调查。在一步步褪去科技手段而深入这个原始的村落的过程中,吴桐不断梦到死去的母亲来看她,揭开了与吴桐认知中完全不相同的母女记忆。 此片灵感来源于褪下王子衣钵的悉达多。 作者:杨润光 作品名称:《保鲜》 作品类型:影像 作品尺寸:20分30秒 疫情扩散的时候,丈夫“余阳”被辞退,妻子“叶枫”一直鼓舞着余阳,期待以后美好的生活,但随着余阳在家中待着的时间越来越长…… 作者:徐林 作品名称:《光环遮蔽》 作品类型:影像 作品时长:2:30 本作品是艺术家“东方废墟”中国科幻创作系列的第三部。 在作品中,21世纪中期CPS系统成功成功推动了第四次技术革命,也加速了元宇宙的成长,但太空旅行和移居泰坦星的计划流产,因生存环境不断恶化,人们被迫开始移居云上(Cloud City)作为人类的第二家园,地面的残留的城区因中心上移被迫沦为废墟。 作者:彭炜杰 作品名称:《踮》 作品类型:装置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意指一种尝试的状态,这种状态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独立不同的,在其过程中不同个体会于某一刻趋于相同,反复交替。 作者:卢婕 作品名称:《水至清则无鱼》 作品类型:影像装置 作品尺寸:315cm*156cm*180cm 偷窥作为社会禁忌的一种常 常伴随着一种观看与被观看 之间形成的权利失衡相关。隐蔽心理机制决定着偷窥禁 忌的结构:“禁止偷窥”是 隐蔽自己,确保安全;“偷 窥”是破坏隐蔽,是对安全 的威胁;“惩罚”则是对破 坏隐蔽所作出的反应。偷窥实际上触发着人本身的 一种“窥阴癖”的欲望源头 。偷窥成立的必然要素就是 建立“禁止”,否则偷窥无 法成立。隐蔽机制是偷窥形 成的必然条件。《水至清则 无鱼》中隐蔽机制的消失则 直接导致了“无鱼”的结果 。作品意图还原偷窥的过程 ,小孔引诱观众触发偷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