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 | 2020跨媒体艺术节·深耕跨媒之种

复盘 | 2020跨媒体艺术节·深耕跨媒之种

2020跨媒体艺术节纪录片

备受瞩目

19官方媒体

27艺术媒体

50家大众媒体

/

群贤毕至

作品数量超过230

嘉宾数量超过200

观众数量十天超过50000人次

——

从启动至落地,2020跨媒体艺术节自始至终都受到业界和社会大众的极大关注。吸引了包括新华社、新华网、中新网、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澎湃、艺术中国、雅昌艺术网、凤凰艺术、HI艺术、美术报、打边炉、时尚芭莎、浙江日报、钱江晚报、都市快报、腾讯、新浪、搜狐等全国近百家媒体参与,累计产生二百余条报道,其中近一半是头条或重点推送,近三分之一点击近万(24小时内),累计总点击超百万。这些报道形式多元,包括但不限于视频、摄影、图文、电台、直播等,内容层级分明,囊括现场、专访、主题专稿、青年群像等,加上微博、B站、小红书和抖音等平台的有效运营,本届艺术节在专业和大众领域在前、中、后期皆掀起广泛热议,热搜不断。整体不仅霸屏刷屏,更于艺术节结束后在专业媒体和杂志上持续产生诸多话题性专稿及专题,充分展现了本届艺术节的持续效应和“跨媒”的深厚影响力。

此优质宣传效果的取得,既基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的十年积累,亦在于疫情骤起后大众对主题“近未来·可能生活”的深度共鸣。

一年一度,尽窥未来。

部分报道片段攫取

澎湃:过去与未来、传统与变革的交织一直是艺术史的主题,也反映在此次跨媒体艺术节中。高世强告诉澎湃新闻,在他看来,“跨媒体”是“超越媒体的”,第一,跨媒体不以媒介形式理解艺术,如习惯的国、油、版、雕的划分;第二,它跳出媒体更新或新陈代谢的代际轮回,如新媒体和旧媒体(或传统媒体)的二分法。“我理解的跨媒体是超越这两种认知的,是一种运用上手的和随时迭代的媒介技术和媒介形式,以洞察与思考力、原创力和想象力为驱动,以方法论为基础的一种综合媒体创造力和实践力。”

雅昌艺术网:目前,如跨媒体艺术节般由学院主导具有迁徙性的媒体节尚为少见。这类创作-行动具有高度的协同性与创造性,其背后最大的力量来自学院的推动,它展现了这几年国内媒体艺术新的孵化信号。十年教学砥砺,跨媒体艺术专业已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经时间洗礼,跨媒体艺术节也已锻造出广袤的学术视野和犀利的专业界质,更推动了当代艺术实验性和跨媒介研究、跨领域实践的发展。这个现场,便是一条中国式的想象力道路,年轻的艺术家们主动参与到建构近未来的各种设计中,与各方矛盾展开博弈。可能的起点,已经从这里开始。

凤凰艺术:世间往往多变,人在其中常常感受到在时间长河中的渺小与无力。如何看待历史,如何想象未来?似乎都在某种程度上暗示着脆弱却又充满可能性的当下。或许就如高世名所说,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巨大的能量海洋,人类只是一道微不足道、转瞬即逝的波浪。“然而,正是这道小小的波浪,创造出了辉煌的文明,更重要的,是创造出了种种可能、种种梦想。”

HI艺术:一个近百年艺术院校将教学规模和边界拓宽到学院外的范围能有多远、多宽?一个只有十岁的年轻院系能将美术教育开展到多么的“离经叛道”?是否可以有一种教学模式,人人参与其中,让每个学生饱有强烈的存在感,秉承旺盛的创作欲,也具有笃定的艺术观?也许,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节”为这系列问题给出了最明确的答案与范式。

打边炉:在这样项目形式的组织之余,高世强提到在教学中“脚踏两条船”,先让学生习得方法,具备可以“接活”维持生计的能力,而后更重要的是告诉他们还有造反的可能,保护学生的散漫,只有带着这样一股不服从的劲儿,属于自己的东西才能出来。高世强没有过多地谈及先锋和实验,只是笑着说反正他和身边的同事们当年也都是“造反”出来的,自己当老师非常提防成为只输送观念的“教主”,这不仅是美术学院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更是所有教学工作从业者所要警惕的陷阱。

时尚芭莎艺术:本次艺术节选择在一条古河街发生,观众漫步河街如同身处一部赛博风格的电影,自身既是观众又是演员。而整个展区亦成为一部空间化的即兴电影,以“空间影像叙事”的方式上演着韩岭古镇的三重时光重叠。一年一度的跨媒体艺术节在这道长河中,由最初的分享教学及创作成果发展至今,以它广袤的学术视野和犀利的专业界质,探索和呈现媒体与艺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更推动了当代艺术实验性和跨媒介研究、跨领域实践的发展。2020跨媒体艺术节,十天展期,尽窥未来。翘首以待——空降古镇的赛博时代。

美术报:“天地已如此,江流不暂停”。就让我们把心灵投向那遥不可及的未来吧。未来遥不可及,也无需抵达,它如同一个黑洞,吞掉我们改变现实的热情和勇气。我们沉溺于未来的乌托邦、异托邦或者“恶托邦”,那个遥远未来对今天流沙般的现实生活并不会构成任何的反作用。于是,“近未来”,一个并不遥远的未来,就愈发突显出它的现实感和伦理价值。

都市快报:就像日本本岛新澙县南部越后妻有的大地艺术三年展,以山峦、梯田、森林、沙川、废校、旧宅等非展示空间作为舞台。在宁波韩岭,当代艺术家们让水乡又多了一种新的腔调。策展人高世强说,他一点也不担心大众会看不懂当代艺术,“每一件作品都会表达很多维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只要能看到其中的一个维度,就是成功的。”在他眼里,这是一次大规模的审美教育,展览不是迎合,而是引领。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近未来”,是一个并不遥远的未来,这个不远的未来,是最值得我们付出努力、也是我们最能够为之斗争的未来。因此,这也是一个真正具有开放性的、可塑性的愿景,因此它具有一种特别的现实感和伦理价值——这个“近未来”是即将到来的、正在到来的,是反命运的。

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管怀宾:我们先后推出六届流动的“国际跨媒体艺术节”以不同的主题和媒介方式双向拓展艺术与媒体教育新的可能。不断探讨技术语言与人文关怀的关系,追问“作为媒体的艺术”与 “作为艺术的媒体”,努力创造适合彰显个性的媒体实验平台和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学氛围。希望借由“创作集体”这个概念和它敏锐洞察力与行动力,跨越知识的壁垒,激活当代艺术江湖与学院教育所存在的种种格式化、标准化的问题和弊端。

精彩回顾

韩岭开幕式

/烟火行星板块/

/DISEGNO板块/

/虫洞日志板块/

/意识圈板块/

/国际跨媒体艺术邀请展/

/国际青年影像作品展映/

/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开幕式/

/国际学术研讨会/

SIMA将继续运用想象力创造力行动力,以前瞻的视野艺术的方式探索“近未来”视域中人们的“可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