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Oct 邱志杰
邱志杰,1969年生于福建。199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开始介入当代艺术活动,现为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副教授. 中国美术学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居住在杭州和北京。曾出版《影像与后现代》、《给我一个面具》、《自由的有限性》、《重要的是现场》、《摄影之后的摄影》等艺术理论著作。2002年,由文化部选送参加圣保罗国际艺术双年展;2009年,作为中国馆艺术家参加威尼斯双年展,2010年,成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当代艺术院特聘艺术家。 主要经历 个展(选): 2009年,偶像的黄昏,南京长江大桥划之四,世界文化宫,柏林 2009年,破冰:南京长江大桥之三,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 2008年,南京长江大桥自杀现象干预计划之一:庄子的镇静剂,证大现代艺术馆,上海 2007年,时间的形状,前波画廊,纽约 2004年,社会肖像,四合院画廊,北京 1997年,逻辑:五个录像装置,中央美术学院画廊,北京 群展(选): 2009年,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威尼斯,意大利 2008年,证据的质疑,TBA艺术中心,维也纳 2007年,确有其事:中国当代艺术,泰特利物浦美术馆,利物浦 2006年,热风变奏曲-第6届光州双年展,光州,韩国 2005 年,艺术马戏团:2005横滨三年展,横滨,日本 2004年,影像生存:第5届上海双年展,上海美术馆,上海 2002年, 第25届圣保罗双年展,圣保罗 巴西 2001年,转译的行动:东亚的身体艺术世界文化宫,柏林 1993 年,后八九中国新艺术,香港汉雅轩,香港 研究领域 作为艺术家,研究领域涉及摄影的本体论研究、新媒体艺术的边缘化杂交倾向、大型现 场艺术的制作,关注当代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及其社会介入能量。2002年由文化 部选送参加圣保罗国际艺术双年展。2009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艺术家。2010 年,成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当代艺术院特聘艺术家。 作为策展人,重点研究试验性策展和中国传统艺术家交流方式与现代展示文化的融合。 早期参加和组织了中国最早的几次录像艺术展览,1996年编译《录像艺术文献》, 近年来更涉足互动多媒体艺术,是新媒体艺术在中国重要的艺术家和组织者。几年来集 中关注实验摄影和新媒体艺术的边缘化现象,特别是互动多媒体艺术中的戏剧化倾向。 2006曾参加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世界摄影论坛》。 曾参与策划《后感性》系列展览、《家:当代艺术提案》、《未来考古学:第二届中国 艺术三年展》等。曾短期执教于加州美术学院当代艺术学院策展专业、英国达丁顿艺术 学院艺术策划与管理专业。并在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纽约大学艺术系、普利茅斯大学 艺术系、台北当代艺术馆等多处举办将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策划的讲座。参与中国美 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的策展专业课程设计和策展专业的筹建及研究生教学工作。 2003年开始执教于中国美术学院之后,积极推进中国当代艺术教育模式的研 究,2005年3月在福冈亚洲艺术教育年会上作主题发言。2006年在延安当代艺术教 育研讨会上发表《实验艺术教育框架》论文,并发表于温哥华《Yishu》杂志。 理论研究方面,长期致力于当代艺术的基础理论的研究。在九十年代中期发起了影响重大的“意义问题”讨论。目前致力于总体艺术基础理论的挖掘和论证,试图用中国传统哲学解释当代艺术,探讨当代艺术的本土化道路。特别是如何将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方法应用于当代艺术的创作和教学实践。 《总体艺术概论》的写作已经完成,进入修订阶段。 出版物 《影像与后现代》、《给我一个面具》、《自由的有限性》、《重要的是现场》、《摄影之后的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