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展期」 2023.6.30-7.7 「地点」 杭州市滨江区泰安路9号星光百货 一层与十六层 「开放时间」 10:00-17:00 (一层推荐观展路线) (一十六层推荐观展路线) 展览前言 “17个展”是十七位艺术家与星光的二次交汇。我们通过不同的切入角度与这片空间再次耦合,在进一步碰撞与熟悉中生发出了更多样的创作。 艺术家从星光的空间入手,各自选定大楼中特殊的空间,在其中诠释自己对空间、艺术、现实等多方的理解。同时聚焦大楼自身属性,创作出与场域紧密贴合的作品。我们着眼各自的经历,带着自己的故事, 在星光游走中,思考“我与艺术”的关系,探索艺术之于我们的意义,试图触碰与开拓艺术的边界。 此次“17个展”由艺术家自组织,展览将艺术生活的理念贯彻其中,以工作坊的形式开展自由创作和展览呈现,过程中尝试“实现”和“可能”的转换,将工作坊的创作方法作为一种日常,展现了艺术生态的可持续性。 正如其名,展览呈现了17位艺术家独特且多元的视角——艺术家对社会议题的探讨、个人情感的迸发、线上与线下的多维度呈现、虚拟与现实多媒介的结合……深刻诠释福楼拜先生所说:“艺术广大已极,足以占有一人。”此时此刻,在这片空间,十七道独立的思绪正在流动,十七个迥异的观念正在发生——最终,十七种艺术在这里融彻。而观者在展览现场体验作品与之互动的同时,更是和艺术家思想的又一次碰撞。 前言文字由策展组编写 作品 1  (同人) <S.I.>   蒋一凡  插画 作品 1.5 (现实与虚拟之间,你我都是那个推门人) <第八间密室>   朱屹立/蒋一凡 影像装置 30*40*30 作品 2 (它们的灵魂沉默着,注视着,我们何去何从) <它们在回望故土>   朱屹立 装置 1m*2m 我出生在钱塘江边的一座小城。 钱塘江,以潮汛奇观文明于世,虽称之为奇观,却是生活在江水边的人们恐惧的来源。 《旧唐书·五行志》记载了公元775年的一起潮灾:“海水翻潮,飘荡州郭五千余家,船千余只,全家陷溺者百余户,死者四百余人。《钱塘江志》记载从公元623年至1948年,有史可查的钱塘江重大潮灾就多达183次。春秋时起人们开始垒土筑塘,而负责相关事宜的官员被称为“塘官”,从吴越至晚清,数百名官员赴任塘官之职。一旦大潮来时海塘失事,多数塘官将以身殉塘。时至今日江畔仍立有衣冠冢,纪念与江水斗争的先人。 这就是我对江水最初的记忆,是从父辈哪里代代传袭来的敬畏。不只是对江水,也是对鱼虫鸟兽,乃至山河湖海一切自然的敬畏。 在奚雷老师的课上我两次徒步新沙岛,岛屿位于富春江中心,富春江上游接新安江,下游续钱塘江,每逢上有开闸放水或下游涌潮海水倒灌,岛屿就会遭遇水灾,以靠近下游的岛屿东侧最为严重,因此整座岛屿的人口分布与开发程度呈现从西向东逐步荒凉原始的趋势,我的两次观察仅相隔数日,一场大雨就将岛屿沿岸尽数淹没,可见岛屿面对天灾来时的脆弱,而岛屿的开发商却全然不顾岛屿脆弱的生态,选择改造玫瑰园、度假村等项目,岛上经济和开发很快迎来失败。此次课程所处的空间位于滨江区商圈,同样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新开发项目,比起新沙岛而言,其开发程度与规模前者远不及此。我想借这个创作提一个问题,我们谋求发展的过程中所牺牲掉的、解决掉的、破坏掉的一切,甚至将来可能要去牺牲掉的,对于它们,我们是否还抱有敬畏之心?我尝试用现代工业制品为其制作一副暂憩的躯壳,我相信它们会在某个我们不可见的地方,俯瞰我们,俯瞰我们脚下的土地,沉默着,注视着那片属于它们的故土,注视如今身处这片土地上的我们将何去何从。 作品 3 (庇护) <umbrella>   马星雨 装置 作品 4 (她的名字叫夏娃) <Eve>   何元元 装置  60x60x40 根据《圣经》记载,夏娃是神从亚当身上取下的一根肋骨而创造的女人,所以亚当对她说“我的骨中骨,我的肉中肉”。夏娃为“生命”的概念,是生育能力的象征,也是众生之母。 作品 5 (想象一个宇宙,在其中盐溶于水是因为魔法的缘故) <所有施过魔法的盐都溶于水>   孔媛 文本,声音 D-N模型是科学哲学家卡尔·亨普耳于20世纪中叶提出的一种科学解释模型。这个模型为解释项提出了以下两项条件,当且仅当一项认知活动满足这两个条件时,它才能被视为一项科学解释: 1. 具有经验内容并且是真的; 2. 必须包括至少一条自然律。 这个模型成为科学哲学早期研究科学解释问题的“标准”模型之一。然而这个模型也存在着重大的局限,比如它不能正确处理因果性信息在解释中的作用,即使满足D-N要求,有些不相干的信息也使得解释不成立。 比如,我们可以从概括(H)“所有施过魔法的盐都溶于水”以及补充前提(s)“施过魔法的盐”的一个样本,推演出s溶于水。但这不是解释,因为盐是否施过魔法与它是否溶于水不相干。这一反例利用了原因必须与它的结果有区别这一点,施过魔法的盐溶于水并非因为施了魔法,是否施过魔法与盐溶于水无关,结果施魔法没有解释溶于水。 以上是一本教科书里的内容,也是这个作品的缘起。对我而言,这个反例的情况本身就非常有趣,当它在一本科学教科书中作为一项反例被提出,作为一种“关闭”某个领域的标志时,它好像反倒在生活世界中打开了一个相当广阔的空间。如果存在着一个宇宙,在其中,所有盐溶于水,正是由于创世之初某个魔法的缘故呢? 音响里讲述的故事正是关于这样一个宇宙的。而且,我认为这个宇宙就从此处诞生,从这个废弃的面包店,水槽里的某一滴污渍开始。 我曾在这个已经废弃的面包店里发呆,我发现作为还在运作的商业空间里一个“失灵”的部分,这里依然能够听到覆盖整个商场的背景音乐。这些音乐往往是快节奏的流行歌曲,偶尔会穿插一些古典乐,并且很奇怪的是,有时候音乐和音乐之间会插入一些完全安静的时刻。这些沉默的时刻往往长达三分钟,让人感到不安与怪异。但与此同时,人们对环境中其他声音的敏感度也会提升。 因此,我希望利用这些碎片时间,我把讲述文本的声音调到合适的音量,这样,这个故事就只有在那些突如其来的、不安的时刻,才能被听到,这个宇宙也唯有在那样的时刻才能被见证,哪怕只是它的只言片语,它的一小部分。 作品 6 (Walk along my back and back me up.) <Back>   张逸雪 影像实时互动 空间1.5mx3m 我的作品是一个互动影像,意图构建起我与观众之间跨时空的关系。当我独处时,我时常感觉背部的皮肤不同于身上的其他部位,它难以被触及,但有着同样的神经感受。我对比着我的背部照片建出了模型,当观众控制着像素块抚摸过背部后,本来弯折的背部皮肤就会逐渐展开。在这个过程中,我与观众互为陌生的虚拟对象,我之于观众只是一块背部皮肤,而观众对于我则是一块没有具体信息的像素块。然而当观众留下触摸的时间点的信息后,这样的对话形成了闭环。我了解了有人在由背部环绕而形成的空间中行走,并逐渐抚平这个空间。 作品 7 (溻溻ta...

6月16日,跨媒体艺术学院2023年毕业典礼在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北苑报告厅如期举行,108名本硕博毕业生圆满完成学业,升起征帆、启动梦想。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教授;跨媒体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徐元老师;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李凯生教授;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副书记闵罕副教授;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系主任高世强教授;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系主任牟森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资深教授管怀宾以及学院各专业、工作室、研究所、实验室及办公室老师们出席了毕业典礼。   2023毕业致辞   ■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教授寄语毕业生(节选) 各位老师、同学们,今天的毕业典礼让我想起跨媒体艺术学院创建时的一些思考。2010年,我们提出跨媒体艺术学院应该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学院”,一个“没有学院派的学院”;我们希望她成为一个艺术知识的实验室,一个社会创新的发动机。 跨媒体学院的三个研究所——卢杰老师主持的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黄孙权老师主持的网络社会研究所、高初老师主持的中国摄影文献研究所,是跨媒体和其他艺术教育机构不一样的地方。它们指向一种对艺术更加博大、更加深邃的理解。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指向的是人间思想和社会感知,网络社会研究所通向媒体研究、技术哲学以及网络行动,中国摄影文献研究所给我们带来的是中国革命史和社会图像志的视角,是对于影像的另一种知识。 我曾经不止一次讲过两个“影像时刻”。第一个“影像时刻”,是在“日据”时代的台湾,日本殖民者播放日语影片推行“皇民化”教育,而本地人大多不通日语,现场需要安排译员进行实时翻译,这些译员当时被称为“辨士”。许多辨士本身是抗日分子,翻译字幕的时刻往往就是他们面对观众们进行反日宣传的时刻。于是,观众现场接受到的影像就形成了一个奇特的影音综合体——“皇民化”的图像,配上抗日的声音。这个时刻,观众脑海中发生的,是一种辩证的、悖反的、斗争的影像。 在中国现代史上,还有另一个动人的时刻,发生在解放战争早期的晋冀鲁豫边区。那时,摄影在战争动员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整个战区的视觉消息通过在街角、营房举办的临时影展、战壕中传递着的照片册页播撒到每一个战士和群众。拍照更是部队生活中的大事。每次发起冲锋之前,连队中的摄影战士会给每位敢死队的战士拍照。这是生命中的庄严时刻,也许是最后时刻。战士们隐约知道,由于物资匮乏,相机里很可能并没有胶片。但他们依然穿戴整齐,面对相机,摆好姿势,拍完生命中最后或许是唯一的照片后,冲向九死一生的战场。 这两个“影像时刻”的分量、价值和意义值得我们思考。要做真正有分量、有深度的艺术影像和实验影像,这才是我们的基础。 因为时间的关系,其他几个所就不做介绍了,我们的每一个研究所,都在探索对于“艺术”的不同理解,对于跨媒体艺术学院的教学都具有独特的价值。 2010年,跨媒体艺术学院被美国《亚太艺术》杂志称作“中国第一个官方体制内的当代艺术的学院”“亚洲最值得期待的当代艺术教育机构”。但是2013年我们就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感觉——我们要以学院来超越所谓的“当代艺术的建制”。这是因为,今天我们谈的“当代艺术”,跟三十年前谈的不是一回事。今天的当代艺术跟市场、资本如此紧密地捆绑在一起,我们清楚地看到它的运作轨迹,它通过画廊、博览会、拍卖行、美术馆……形成的一种导致审美/社会不平等的新的体制。更重要的是,它越来越自我体制化的同时,视野也越来越狭隘。人类文明史上有众多的璀璨成果,在其中我们看不到;现实有众多矛盾、丰富、深邃的矿藏,在当代艺术的实践中我们看不到。我们要超越这种日益狭隘、逐渐自闭的实践,东西方古典艺术、最新的科学猜想和技术创新,包括中国历史上那些非常有深度的诗意心灵所创造出来的文明的花朵,这些都应该成为跨媒体艺术学院的知识基础,建立起更为宽阔的知识基础,才能开辟出艺术更为丰富多彩的光谱。 跨媒体艺术学院的每一位同学,都要对最新的科学技术有最强的敏感性,同时要建立起思想的辩证、社会的意识、历史的感知。对这个学院来说,先锋性是至关重要的。所谓的Avant-garde,它的初始阶段是在19世纪,第一个Avant-garde运动是1848年革命,到巴黎公社,再到20世纪早期先锋派,都是左翼运动,都是“革命的艺术”。相比照,我们的“八五新潮”则是一场不完全的先锋运动,因为它缺乏真正的社会意识。真正的Avant-garde是有历史意识、有社会担当的,是对人的进步有真正的理解和愿景的。 今年的毕业展,我们看到跨媒体艺术学院依然有非常强大的现场,有非常多好作品。在这里,我真心地希望,同学们能够跳出一切小圈子,因为我们是“跨媒体”,一切媒体、形式和艺术的所有圈子都应该是我们的媒介。我们要用这些媒介去做什么呢?就是我一再强调的——世界的发现与人的发现。同学们,艺术要承载人道,这是我越来越坚定的信念。所以我希望同学们毕业以后不要懈怠,任何的新技术、新风格、新花样都是暂时的。“当代”是一片流沙,也即是con-temporary,建构暂时性。关键是,你们身上要有一种再也掉不掉、谁都夺不走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现实的感受力、审美判断力,是你的思想、你的想象力。这些东西足以让你应付一切技术的迭代、世事的变迁。我希望这是这所学院真正交付给你的。 道阻且长,祝同学们前程似锦!祝跨媒体艺术学院越办越好!谢谢! ■ 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李凯生教授致辞  成为伟大的一代  跨媒体艺术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院,由衷地感谢并祝贺2023届毕业年级的所有同学们!你们用精彩纷呈的毕业展览,回报了你们在跨媒体艺术学院所受到的教育,回报了和你们一道共同谋划和奋战的教学团队,同时,也回报了翘首期盼你们顺利毕业的家长们! 我相信,这一段时间,一定是你们青春生命之中少有的高光时刻!你们将用一辈子的时光和经历,来回应这一历史时刻的重要意义。它让我们突然明了,为什么会有一个所谓“时刻”的传统概念。时刻,这就是一个在时间长河中一个特定的位置、一个关键的节点、一个纪念性的指称、一个对当下时空中在场经验的历史性关注和停顿。它代表对生命过去的尊重,对未来的期待,代表在此时此刻,我们对世界周遭和时代格局的观望。在生命中这些特定的时刻,我们强烈地意识到我们和世界的共在,也意识到与众多命运的选择的共在。 它,既是一种节日般充实和幸福的感知,又有个体面对整个世界的空旷和孤寂。 道路的选择,正在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事实! 我希望,对于你们来讲,这应该是一条永不间断的艺术之路,它可能起始于惊奇和神秘,也可能肇始于一种启示和偶遇,还可能发生于简单的好奇和朦胧的诱惑,但是,它一定会持续在未知、迷茫、探索和跋涉的艰辛途中。今天这一时刻,让我们蓦然意识到,我们在这条道路上必将不断面临时时刻刻的选择——这是个人命运发生的唯一方式。我们必在一次次个体选择和社会选择中,强化我们对艺术的信念和理想,艺术将从一种稚嫩想象的慰藉,蜕变为成熟而坚定的意志,让艺术最终从众多可能的选择中,成长为我们的本能、习惯和天命! 作为跨媒体艺术学院新任的院长,我非常遗憾地错过了你们在学院成长的经历,也错过了毕业阶段陪伴大家艰苦创作的共同时光,我可能到现在为止,还不能从面貌上分辨你们的绝大多数。但是,我有幸阅读了你们的毕业展,有幸从作品层面认识了你们——我相信,这应该是你们的另一种真实的面貌。你们的作品本身,可能比你们的具体长相更加归属于你的内在和历史,更加明晰地标注了你们的知识、天性、人格和理想,我非常荣幸地以你们的作品来表征对你们的认知。我想,在不远的将来,你们中的一些人必将以你们的作品(也包括你们的业绩)走上历史预留给你们的位置,以超越你们身体的限定,而立于艺术殿堂,人们将不再以你们的长相来识别你们,而是以你们的作品来品评你们。 我和你们所有的老师都抱着热切的希望,和你们一道在等待那样一天的到来! 从毕业展的作品中,我看到了你们所受到的高水平的教育,印证了我在其他学院就一直保有的,对跨媒体师生的群体印象。你们是思路开阔、意识先锋,有着敏锐的社会感知和时代创新精神的一代年轻人,你们在跨媒体艺术学院受到多元而前卫的知识训练,同时保有着艺术学子天性中丰富和感性的知觉,新兴技术和历史经典在你们的手上得到了某种青春的回应——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暂且不能称之为成熟的睿智和历史的豁达。 但有什么关系!难道一种开端的力量,是可以被忽视的吗? 中国美术学院有着中国艺术史上最为辉煌的历史,没有之一! 我校从蔡元培一代建校伊始,从来就是人才辈出,每隔十年即有杰出的人物、作品和思想涌现,这已经成为一种隐含的校训和现实的督促。我们背负着国美沉甸甸的历史和整个教师团队的期望,我们有义务面对这种光荣的积淀,将之转换为个人的潜能,成为国美艺术之路的今日之光。我们有责任成为国美再次伟大的一代,来回报艺术的历史,回报你们所受到的精心教育,回报社会和家庭的嘱托。 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学院和你们,向这些年以来一直陪伴你们辛苦学业,给予你们如此优质和耐心教学的教师团队,表示衷心的感谢!如果没有这样一批杰出的教师,没有这批以管爷、闵姐、强哥、钧哥、森老、杰老、权老、辽源兄为代表的整个教师团队的辛勤付出,你们不会像今天这么优秀,你们是成长在他们开放的视野和深邃的思想庇护之下的一代,也许只有在更遥远的将来,在你们艺术生涯的开创和挫折中,才能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批优秀的艺术先行者对于你们的人生意义。 艺术史告诉我们,一个艺术家的成长是异常艰辛和漫长的。这里,我想说明的是,真正的艺术家,未必一定以艺术作为他/她的职业,而是终生以艺术为一种心路,一种思想的开展的必然方式。你们将在社会的洗礼中学会在孤独中超越现实,在大众的怀疑目光中锤炼你们的意志,在众多日常的琐事中争取你们的自由。 最后,我代表学院、你们的老师和我个人,给予大家一些寄语: 你们是注定要面对现实虚拟的一代,建议你们要拨开技术现实中不断虚拟着的种种“假象”,努力去发现承载于各种表象后面的“确定之物”;你们要避免,简单地在媒介的跨越中,为形式变化的新奇直观所诱惑,痴迷于事情的开端而不是思想的纵深;你们要突破学院派固有的、一种局促的知识圈和象牙塔,避免知识可能的空转和学术话语的不着边际,真正接触到社会历史和世界工程的基底;悉心地感知周遭的事与物,意识到艺术本体和日常生活的本质联系;不断地结交艺术同仁、保持终生不断的学习,学会用谦逊的态度面对一切;在不断涌来的挫折中,保护好那个孤独的、内在的艺术生命,相信自身的历史独一性和艺术机缘永恒的开放性。坚信自身内在的话语,走出一种“乡愿”式的困扰,抵御社会世俗对思想和语言的控制。 在已经到来的技术社会中,在感性和认知的现实从林中,去寻找和发现独属自身的一片林中空地! 同学们,这个以技术为标志的时代,正在走出前一个批判和折中的阶段,跨入崭新的开创和建设的艺术领域,我们知道这是IT、AI和万物互联的时代,这是文化和知觉发生量子纠缠的时代。百年乃至千年不遇的伟大变革,使你们将来的艺术生涯,注定将在开拓和创新、信息与感知的交互中,去努力编织出一份划时代的蓝图。今天的中国,也正在回到世界历史的顶端,希望这一历史时刻的伟大,通过你们鉴证其光芒。 同学们,你们正当其时! ■ 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闵罕副教授发言 首先,祝贺2023届的本、硕、博毕业生们,同时也向跨媒体艺术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对学生的辛勤培育和对学院的贡献致以深深的感谢! 今年跨媒体艺术学院的毕业展《世界巨灵》在社会各界和专业学界受到了广泛的称誉与好评,这样的成果是凝聚了众多老师的心血的,是深刻地蕴涵了这个学院心灵的自由和弘阔的志向的。我们毕业展的主题的“世界巨灵” (Cosmocolosse)的cosmo,事实上是宇宙的意思。这里的宇宙指的不是外层空间,而是地域性。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与宇宙论,这是文化的地理及人民的想象的产物。康定斯基说过:“艺术作品的诞生具有宇宙性特征。”艺术作品根植于日常生活,根植于我们自己与其他人类、非人类,其他自然资源以及作为宇宙整体的环境的关系当中。每个人都有可能与非人类乃至整个宇宙世界产生共振,从而发展出洞察(penetrate)事物秩序的能力。这种洞察是我们为了思考的可能性本身必须时常践行的一个练习。行动与洞察,请大家做这两件事,甚至这里的洞察也包含了行动本身。 我们学院的教育是一种感知性的教育。艺术创作使得不可见、不可感的东西变得可见、可感,这在增强我们的感官的同时,也增强了我们感知世界与感知宇宙的能力。 我们跨媒体艺术学院的学生必须认识到自己是地球之子;同时也是宇宙之子;是万星之星;也是新文艺复兴人。我们是宇宙群星中的一颗星球上的造物,我们要参与到与未知共同创造未来的进程当中去! ■ 本科毕业生代表李怡弦发言 尊敬的校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跨媒体艺术学院的李怡弦,作为本科生代表,我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代表全体本科毕业生发言。首先,我要感谢学校领导、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使我们能够顺利完成了四年的学业,在今天我们迎来了毕业典礼这一特殊而又庄重的时刻。 在过去的四年里,学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遇和创作空间,我们通过实践与创作,将不同媒介与艺术形式相得益彰。在牟森老师教学团队的引领下,我们接触到“媒介观”和“工程意识”,深挖艺术表达的无限潜力。让我们从媒介之中发掘创意,从艺术之中彰显人文的力量,以当代艺术手法与时代同频。 亲爱的同学们,作为跨媒体艺术学院的学子,我们将肩负起推动艺术创新的重担。让我们勇于突破传统的界限与束缚,积极探索艺术与科技、艺术与社会的结合之道。用艺术之力探寻现实的意义,传递情感与思想,唤起观众的共鸣与思考。让我们以独特的创造力和崭新的艺术触角,为艺术的前沿开拓一片新天地。 值此我们即将踏入社会的重要时刻,我想借此机会向全体老师深表衷心的感激。感谢教学组给予我们的悉心指导和教育,使我们逐渐在艺术之路上找到自己的定位。感谢办公室的各位老师,在我们迷茫时给予无私的支持和鼓励。感谢实验室的教师们,在我们需要时候给予专业的技术支持。你们不仅在知识上传道授业,更教导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至关重要的导师和引路人。 最后,我要衷心感谢19级媒介展演班的同学们。在大学时光里,我们共同经历了百感交集的时刻,从家庭编年史到红高粱家族再到毕业展“过河如林”,我们班级在共同的追求下形成了一种心有灵犀的默契和紧密团结的氛围。虽然大家都很少表达爱意,但身为班长的我知道大家的爱都是润物细无声的,无论未来我们各自追寻何方,我深信我们将继续保持联系和支持,共同为各自的人生航程添砖加瓦。 我们即将迎来新的征程,面对更广阔的舞台和更多的机遇。让我们怀揣着对艺术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勇敢地面对挑战,坚定地追寻梦想。相信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发挥跨媒体艺术学院培养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展现我们的独特魅力和个性。 最后,我要再次向学校的领导、老师们表达深深的谢意。我们将永远怀念大学的时光,怀念您对我们的支持和付出。 最后,祝大家前程似锦,毕业快乐! ■ 研究生毕业生代表温辰旻发言 亲爱的导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今年毕业的博士生温辰旻,同时在开放媒体系任外聘老师,博士学习这几年一直在开放媒体系学习并参与到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今天,我很荣幸能够代表研究生们发言。在这里,我想对我博士生涯中给予我指导和鼓励的导师姚大钧老师表达最真挚的谢意。同时,还要感谢所有帮助与指导我们的老师以及负责学生工作的教辅老师们,感谢你们,辛苦了。  前几天,融媒体中心的老师邀请我接受採访,他问我在国美这么多年来,国美给我带来了什么。当时我没有准备稿子,在脑海中想起,从我追寻理想来到国美,到研究生阶段,为将香港与母校连结而推动一个项目的落地。现在,为人师长,与各系的同学们一起研学交流。这十年来的角色转变,于我个人在国美这段时间的体悟来说,我想到了一个词,那就是使命感。 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从学生的毕业展到社会上的一些展览,创作者对技术媒介的重视显而易见。同时面向未来的科幻,以及像技术迭代后的人文反思,其实是在追问一个更加本质的问题。技术的便捷并不意味着是更好的创作环境或是好的创作条件,因为实际上我们需要更为细腻深刻的经验来感受生活,才有可能创作出更动人的作品。 作为一个艺术创作者,在面对当下的生活、社会发展、技术的迭代,web3.0以及AI技术背后所引发的美学革命,我们作为青年一代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去面对?这是作为一个身处时代发展迅速当下一个青年应该正视的一种切身性的、肉身的一些共同议题。就如高院长所说,“我们不应该只是艺术界的艺术家,而应该成为世界的艺术家。”我们不仅要把握机遇,同时要创造机遇,在投身社会工作中,在各领域发起我们国美人的声音。 在此,我希望再次向在艺术道路中奋斗的大家,我们学院里可爱的学弟、学妹们,以及已经活跃在高校以及社会中的青年教师、青年艺术创作者们,还有我们敬爱的老师和教辅老师们表达最衷心的祝福与感谢。是你们的勇力和担当让我们看到国美大家庭里始终拥有的情感温度和人文关怀。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给予了我们支持与陪伴。我相信,无论我们将来去向何方,都会时刻怀念这段宝贵的学院时光。在这里祝大家以后的生活里身体健康、万事随意,一帆风顺!谢谢大家! ■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教授为校友联络人胡海烽、李怡弦、高丹阳、李天行、杨静蕾颁发聘书   学位授予仪式   ▲ 开放媒体系蔡宇潇老师颁发学位证书 ▲ 媒介展演系系主任牟森教授颁发学位证书 ▲ 实验艺术系系主任高世强教授颁发学位证书 ▲ 自由艺术工作室蒋竹韵老师颁发学位证书  ▲ 管怀宾教授、闵罕副教授、卢杰教授颁发硕士研究生学位证书  ▲ 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李凯生教授颁发博士研究生学位证书  表彰环节 ◎ 跨媒体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徐元老师宣读省优毕、校优毕、崇丽、林风眠创作奖、优秀毕业论文、毕业创作辅导奖名单 ◎ 跨媒体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徐元老师颁发浙江省优秀毕业生证书,得奖者为林灿文(右二)、蒋奔(左二)、杨静蕾(左一) ◎ 毕业班班主任蔡宇潇、马原驰、吴穹、吴珏辉、张晨老师颁发学校优秀毕业生证书,得奖者为林灿文、蒋奔、胡海烽、李琰、李怡弦、高丹阳、杨静蕾、倪子易、金怡然、陈心尧  ◎ 管怀宾、黄孙权教授为优秀毕业论文获得者温辰旻(左二)、蒋斐然(右二)颁奖 ◎ 李凯生教授为毕业创作金奖颁奖,温辰旻(左二)作品《蘭芳實現、蘭芳吟造》(AI科幻、全景影像、数码喷绘、虚拟现实);张家铭(右一)作品《霾与雪》(影像装置) ◎ 高世强、牟森、卢杰教授为毕业创作银奖获得者周逸伦、邝智轶、蒋奔、段馨、谷秋波、宋戈文颁奖 ◎ 蔡宇潇、吴珏辉老师为毕业创作铜奖获得者奚天豪、林灿文、周律吕、倪子易、张立国、鲁奕戈、PRADHAN LOKANATH、陈楚儿、李天行、郑懿颁奖 ◎ 李凯生教授为毕业创作辅导奖获得教师吴穹颁奖 2023年跨媒体艺术学院 🎓全体毕业生及老师合影🎓 2023届春季     跨媒体艺术学院毕业生名单   博士毕业生 宋戈文 林灿文 温辰旻 张雯  TROSHYNA HALINA  蒋斐然 硕士毕业生 李琰  闻悦圆  王珏  许懿  蔡蕤羽  袁一帆  崔冰洋  蒋雨航  胡海烽  赵锦  刘语桐  邝智轶  陈晓瑜  张诚林  叶仪威  方紫昕  汤睿沄  林祚雄  林逸宁  董兆麟  鞠京栩  戴依欣  谢雯  徐子羿  蒋奔  张立国  段馨  陈雨晴  常远 本科毕业生 李云欣  高丹阳 ...

ICAST Reflects|策展工作坊系列 《人间》:作为一种知识工作方式的“人文”——重读“汤英伸案”报道 主办 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 主讲人 李娜 主持人 唐晓林 时间 2023年6月19日(周一) 18:30 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 跨媒体艺术学院4号楼408 线上参与方式  腾讯会议:416-861-466 # 讲座简介 # 《人间》杂志(1985–1989)是中国台湾作家陈映真创办于台湾工商经济发展“黄金时代”的摄影报道杂志,也是人文知识思想介入社会变革的一个里程碑。1983年,陈映真对友人说:“我们来办一份‘人’的杂志!”在自己的文学写作和文学接受都正炽热之时,他搁置为太多人期待的《山路》《华盛顿大楼》小说系列,投入几乎占据了他全部时间与精力的《人间》杂志,其意在为进入前所未有的富裕也面临诸多现代化“代价”、现代化问题的台湾社会,探索“重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丰富关系”的道路。 本次讲座将以《人间》杂志对1986年初发生的“汤英伸”案件的追踪报道为例,考察文本内外,具体分析陈映真和《人间》同仁如何将追踪报道和众多文化人士、青年学生参与的“汤英伸救援”行动,发展成为一场对社会转型时期的现代化问题的大讨论,同时在其中磨练、奠定了《人间》涵育青年主体的意识和方式。作为知识工作方式的《人间》“人文”,对我们今天思考现代“自我”的充实、文艺活动与社会现实的连接,仍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主讲人 # 李娜,河南焦作人,复旦大学文学博士,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当代文学、台湾文学。著有《林班歌 部落志》《舞鹤创作与台湾现代性的曲折》;整理编辑《无悔:陈明忠回忆录》,编有《20世纪70年代台湾“乡土文学论战”资料集》《重读李准》等。 近期发表《李双双:从更深的土里“泼辣”出来——试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型妇女”的一种生成史》《成为/不成为“台湾的崔承喜”:重读吕赫若〈山川草木〉》等。 # 主持人 # 唐晓林,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副教授,从事策展研究与实践。曾在广东美术馆研究策展部和亚际书院《人间思想》编辑部工作。 ...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与《艺术新闻/中文版》 在2023年联合开启交流共学项目“向山学园”。 “向山学园”是《艺术新闻/中文版》发起的“永续之籽”教育计划(Seeds Project: Education Program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的启动项目,该项目将贯穿2023全年,聚焦当下人类与万物共同面对的生态与环境议题,以公开招募的形式向中国各大高校在读的艺术创作者征集作品提案。经由艺术实践者、研究者、教育者与传播者组成的专家评审团的评选,入选者将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与活跃于国际生态思想与艺术实践、可持续性设计以及生态学研究领域的艺术家、建筑师、策展人、思想家与科学家担任的“共学导师”一起,在2023年9月21日-9月23日期间展开为期3天的共学体验,包含一系列交流、讲座、工作坊和实地考察,这期间的共学所得与随之完善的作品提案将由《艺术新闻/中文版》进行主题专辑出版。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极端气候,森林锐减,水土流失,物种灭绝,资源耗竭,能源短缺,垃圾成灾,环境污染……我们生存的这颗行星的气候与生态系统正在经受剧烈改变,艺术何为?如何从我们自身的在地经验出发,展开对生态环境的体察与关照,加入可持续发展的对话?如何将历史和文化范畴的自然观,以及生态思想的新进展,转化为当下的艺术创作、建筑设计与策展实践的理念与方法,探索回应当前环境和生态问题的途径?如何以前沿的科技创新优化系统性生态问题,并结合创作转化为研究性与社会性的实践,建立更善意的人类世未来?如何超越人类中心的艺术观,建立跨越学科和物种边界的知识网络与行动力,理解和解决我们共同面对的环境与生态危机? 为了回应与求解以上问题,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与《艺术新闻/中文版》联合发起交流共学项目“向山学园”,力图根植于自然与文化、历史与现实环境,启发和自然联结合作的生态艺术实践与思想。 “向山学园”所回往之“山”,既是本次共学项目的活动现场——从中国传统造园思想出发,随自然而变、面山而营,聚合杭州山水地貌与物种多样性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也指向历史和文化意义上的山,乃至作为自然与生命母体的山。“向山”寓意着对于山之精神价值的向往与重新理解,也是对于自然与生态环境问题的重新思考与再出发。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建筑景观 “向山学园”旨在植根本地自然与环境、文化与历史,并联结国际艺术与生态学前沿领域的思想与实践,创造一个结合创作、研究、讨论、田野经验等与自然合作的新型的“学园”式共学方式。6位“共学导师”包括:当代艺术与生态学交叉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家之一、加州大学圣塔克鲁兹分校创意生态中心主任T. J.迪莫斯(T. J. Demos)教授 ;“普遍生态学”项目发起人、伦敦蛇形美术馆生态策略顾问、全球最活跃的生态艺术项目策展人之一露西娅·彼得罗尤斯蒂(Lucia Pietroiusti);专注于中国传统自然观研究与山水画创作的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院长张捷教授;进化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领域的专家、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赵云鹏教授;先后在中国美术学院与香港城市大学投身于生态艺术教育,展开创作实践,并参与了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等重要国际艺术大展的艺术家郑波;致力于建筑创新性项目、可持续生态材料研究与建筑教学,主持设计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并获得当年“世博展馆遗产大奖循环利用杰出奖”一等奖的纽约Link-Arc建筑事务所创始人陆轶辰。他们将与全国各地而来的学子一同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营造共学、共建、共生的“学园”。 “向山学园”如同一个有机的实验田,而非传统的课堂或实验室,通过高密度、生动灵变的课程与活动安排,在汇集山水造化与物种生态的多样性交流空间中,激发感知与识见,使未来的艺术创作者重新思考自然与社会,地方与全球,当代与历史等多重联系,并走向更开放和多元的发展路径,孕生新的启示与创造。 “向山学园”的发起,基于中国美术学院与《艺术新闻/中文版》对于生态与环境问题的长期关注、思考与行动。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位于杭州南部群山的东部边缘,建筑师王澍的设计关注如何让中国传统与山水共存的建筑范式活用于当下现实。近年中国美术学院发起过多次立足于生态艺术实践与环境可持续性的研究与创作计划,其学报《新美术》曾在2018年发起专刊,提出以“善良人类世之生态实践”面对全球性生态问题并于中外思想和艺术实践中求解;“唐诗之路”、“宋韵今辉”等研究与展览项目亦寻求在历史的自然观中发现当代路径。 《艺术新闻/中文版》近年来密切关注艺术界对于生态与环境问题的回应,策划了一系列出版物、论坛以及展览。先后出版有《生态告急,艺术何为》、《正在到来的绿色文艺复兴》、《再利用、更新、再循环——中国的新建筑如何植根现实活化传统》、《蘑菇之语:编织汇聚艺术与科学的生命互联》等多期封面专题报道,发起主题论坛“正在到来的绿色文艺复兴:一场艺术与科学的对话”(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1),并策划关注物种多样性的展览“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昆明当代美术馆,2022)。 “向山学园”的组织与推进,也有赖于在中国各大艺术院校从事可持续教育与研究、投身当代艺术创作与策展、以及通过媒体促进生态艺术发声的评审团成员的长期投入与耕耘,评审团成员包括: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副馆长张春艳,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副教授、生态艺术特色工作室导师靳立鹏,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科研人员、生态艺术研究者陆思培,策展人与艺术研究者魏颖与申舶良5位初审评委;“水系计划”发起人、第15届卡塞尔文献展参展艺术家曹明浩和陈建军,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陈晓阳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建筑系副系主任、PILLS建筑工作室创始人及主持建筑师王子耕,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所长卢杰教授,以及《艺术新闻/中文版》主编叶滢6位终审评委。 “永续之籽”教育计划,旨在“面向新生态,发现新世代,孕育新创作”。 参与资格 1. 参与者为中国内地各大高校目前在读的艺术创作者(含应届毕业生),专业背景不限; 2. 参与者须提交本人未发表的创作计划,媒介不限,聚焦于生态与环境议题,具有一定的研究性、过程性与生发性; 3. 参选提案为投稿人之原创,未侵犯任何他人权益,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权、肖像权、商标权及其他知识产权。参选提案必须尊重中国国情,不得违反现行相关法律法规。 提案构成 1. 创作计划的详细方案,包含主题概念陈述,研究与实施计划的文字描述、示意图片、相关素材和参考资料等; 2. 申请者的简历,包含有效的联系方式; 3. 本人过往电子版作品集; 4. 身份证扫描件。 (以上材料以PDF格式提交) 提交方式 即日起至2023年8月15日北京时间中午12:00将材料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至邮箱:seeds2023@modernmedia.com.cn,邮件标题请注明“向山学园2023+提案人姓名+学校名称”。 入选者将获得 1. 9月21日-9月23日在杭州3天“向山学园”活动期间的全部差旅与食宿支持; 2. 与相关领域重要艺术家、建筑师、策展人、思想家与科学家深度交流与学习,完善作品提案的共学环境; 3. 完善的作品提案在《艺术新闻/中文版》项目主题专辑中的出版呈现。 “永续之籽”教育计划之“向山学园”交流共学项目 导师介绍 T.J. 迪莫斯(T.J. Demos) 加州大学圣塔克鲁兹分校艺术史和视觉文化系教授,创意生态中心主任。他发表过大量探讨当代艺术、全球政治和生态学之交会的著述,聚焦于艺术实践如何开启挑战主流社会、政治和经济惯例的创新性、实验性策略。主要著作包括:《激进未来主义:有关崩溃、时间政治与将来正义的生态学》(2023)、《反人类世:今日视觉文化与环境》(2017)、《去殖民化自然:当代艺术与生态政治》(2016)、《移民影像:全球危机中的纪录片艺术与政治》(2013)、《回归后殖民地:当代艺术中的殖民主义幽灵》(2013)等。策划展览“自然权利:美洲艺术与生态”(诺丁汉当代美术馆,2015)与系列放映“幽灵:萦绕不散的电影政治”(马德里索菲亚王后国家艺术中心,2014)。目前担任《Third Text》编委会和《Grey Room》顾问委员会成员。2018至2020年,他与创意生态中心发起“世界末日之后”系列研究、艺术展览及出版项目,致力于探讨“世界末日之后会发生什么”、“如何在资本主义的废墟中培育社会公正的未来”等问题。 露西娅·彼得罗尤斯蒂(Lucia Pietroiusti) 活跃于艺术、生态学和系统交叉领域的策展人。曾在伦敦蛇形美术馆发起“普遍生态学”项目,并担任该馆生态策略顾问至今。曾策划荣获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的立陶宛国家馆主题展“太阳与海洋(小船坞)”(2019),近年参与策划的项目包括以跨物种意识和智慧为主题的系列研究与文化节“一条鱼心灵中的圆形”(与Filipa Ramos合作,2018年至今)、第8届加尔代纳双年展“人人”(2022)与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2020-2021)。近期出版的作品包括《小栖居》(与Fernando García-Dory 合著,2020-2022)、《超过人类》(与Andrés Jaque和Marina Otero Verzier合著)和《植物之性》(2019)。 张捷 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院长、美术学学科建设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画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古代书画传习研究所所长、《新美术》杂志编委,学科带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文旅部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画创作研究院研究员,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西泠印社社员。1963年出生于浙江台州。198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并获学士学位。先后攻读中国美术学院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并获美术学博士学位。 赵云鹏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兼任浙江省植物学会副理事长、NSII大学植物网联盟负责人、Plant Diversity等期刊编委。长期从事银杏等孑遗植物遗传多样性及适应性进化研究。利用IT/BT融合技术和生态基因组大数据,构建了样本库-活体库-数据库三库合一的银杏基因库,并利用公众科学模式,构建了大学校园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 郑波 艺术家,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视觉文化研究博士。曾于2010年至2013年间在中国美术学院任教,此后在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任教,并发起研究实践团体“万物实践社”。郑波是一位白族裔生态酷儿艺术家。透过绘画、舞蹈、影像,他尝试重启人类与植物在美学、情感、政治层面的亲缘。郑波认为,艺术并非由人类创造,而源于万物生机。郑波促生野性的园子、生长的文字、亲生命性的影像、生态大同的聚集。郑波的生态艺术实践标志著正在萌发的、超越国界的地球原住性。曾在柏林格罗皮乌斯美术馆举办个展“万物社”(2021),参与的重要群展包括威尼斯双年展(2022)、悉尼双年展(2022)、利物浦双年展(2021)、横滨三年展(2020)、欧洲宣言展(2018)、台北双年展(2018)、上海双年展(2016)等。其作品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香港艺术馆、新加坡美术馆、洛杉矶汉默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陆轶辰 Link-Arc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及主持建筑师,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于耶鲁大学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2012年在纽约创立Lin-Arc建筑事务所,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建成的文化与教育类建筑作品。现任清华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于意大利米兰理工建筑学院、美国雪城大学任客座教授。其实践作品受建筑界、学界广泛认可,曾获美国建筑实录杂志评选的2015年度 “全球设计先锋”,2016中国建筑师协会建筑创作奖金奖、2019与2022年度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金奖、2022年度美国AIA注册建筑师协会纽约分会设计奖等国内外权威设计奖项。陆轶辰的实践涵盖了各种尺度的创新性项目,也致力于对可持续生态材料的研究。2015年,陆轶辰主持设计了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作为第一个以独立自建馆形式参与在海外世博会的中国国家馆,获得了当年的“世博展馆遗产大奖循环利用杰出奖”一等奖,为国家赢得了国际声誉。2022年,其装置“反方向的构筑”在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中展出,打造了一个区别于传统人为建造方式的隐藏生态系统,获得了该年度深港双年展的学委会奖与公众奖。 “永续之籽”教育计划之“向山学园”交流共学项目 提案初审评委介绍 张春艳 现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副馆长,设计学博士。曾策划“大地之歌:2023美丽中国纪事展”、“特写:美丽中国的一百个艺术实践”、“从呼捷玛斯到未来图景:苏俄设计展”、“迁徙的包豪斯”等展览,所策划项目曾多次获评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授予的全国优秀项目,以及IF、德国设计奖,并应慕尼黑大学、包豪斯博物馆、俄罗斯艺术科学院等邀请在多个国际学术论坛作学术报告,主持发表《设计再出发——设计学科国际发展通报》等多本著作及多篇中英文论文。 “大地之歌”、“特写”的策展行动编织起了以生态为底色的艺术设计的“工作网络”,不仅用数百个实践案例建立起首个全国性的文献库,还组织起百余个富有建设性的“未来提案”。《设计学科国际发展通报》则通过与国际机构合作,基于大数据系统调查分析了可持续设计等学科交叉方向的国际前沿动向。 靳立鹏 博士毕业于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当代艺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副教授,四川美术学院生态艺术特色工作室导师。 靳立鹏也是川美“愈园计划”生态艺术教学项目发起人,川美社区堆肥生态艺术中心负责人,国际生态艺术家目录(The Ecoartist-list)成员,全球生态教育联盟顾问。出版专著有《生态艺术》。目前进行生态艺术的创作、研究和教学,致力于通过持续在地的生态艺术行动实现生态、教育与文化的整体疗愈,形塑照顾地球生态系统的未来大学。靳立鹏曾在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当代艺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和宁波美术馆等地举办个展。在英国、意大利、韩国、中国北京、上海、重庆、成都和天津等地参加群展。曾参与策划“DLAF2018复归——重庆第二届国际现场艺术节”,2019年“未来·世界·花园”重庆南川黎香湖生态艺术季,2020年重庆生态艺术季活动。 陆思培 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博士毕业于英国莱斯特大学博物馆学学院,围绕公共议题及社会介入实践展开教学、写作和策划。 近期项目:首届泛东南亚三年展序列研究展项目#1-#4,回顾策划统筹(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2023);首届泛东南亚三年展序列研究展项目#3“对于参与式艺术的两种回应”之“穿针引线”,策展人(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2021-2022),关注华南及东南亚地区的参与式艺术,目前以展览、出版、放映、工作坊等形式长期展开;生态艺术实践档案库(ecoartasia.net,香港城市大学,2019-2020)梳理实践者创作档案并进行深入访谈;与社区实验室共同发起“熟荒地”,关注在农村地区的跨学科艺术实践。 文章见于《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The Future of Museum and Gallery...

第二届“澜景·未来媒体学院奖”获奖作品展于2023年6月9日—6月21日在江苏省美术馆展出,在6月9日举行的开幕式暨颁奖典礼上已揭晓最终获奖名次。 2022年,第二届学院奖共收到来自全世界各高校研究生提交的近150件作品。经评委会评选,最终确定了16件获奖作品。 来自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的研究生陈欣、张倍瑜、汪嘉欣、张砚墨分别获得了本届“澜景·未来媒体学院奖”的学院奖、创新奖、新星奖、新星奖。 【未·来·现·实】  Future Reality  本届学院奖以“未来现实 Future Reality”为主题。“FR”不拘泥基于软件特性的创作方式,倡导多向度寻求创作语言和呈现介质的扩展与融合,并持续对艺术本体及社会进行反思的艺术图景。实现多元语境的构建,以助力青年创作者观念性与学术思考力、艺术语言创新力、创新媒体驾驭力、创新型产业引导力的夯实。以下为来自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获奖的四件参赛作品: 学院奖丨澜景·未来媒体学院奖 《移公愚山》 陈  欣 数据感知与媒体艺术研究方向硕士 1997年出生于浙江宁波,媒体艺术及计算机图形工作者,UFO媒体实验室成员,现工作生活于杭州。作品主要关注泛计算论语境下的机器智能与万物有灵论,控制论影响下的自治系统的递归生长与偶发变异,以及基于元胞自动机、黏菌模拟、鸟群算法等电子生物模型延展开来的有机且自主反馈的计算机视觉体验。 数字革命和卫星技术催生的GPS等强大的导航系统让以身体为参考系的土地测量变得有些过时。同时,它让身体测量可能导致的领土几何学混乱变得更加多维。新的用户群落(传感器、智能汽车、无人机、扫地机器人、云计算等)集合成了新的一个自下而上的整体地理拓扑组织,从而满足整体的机械的生产目的,而这里面唯独缺少肉身。作品希望用身体去完成一座山的拓扑建模,制作一只可以记录海拔、经纬度、时间信息的义足,穿上这只义足不断地爬一座山,根据自己对这座山的好奇去探索任何一个可以被踩到的区域,使用计算机图形方法再现这座山的“拓印”过程。 《移公愚山》截图 创新奖丨澜景·未来媒体学院奖 《旅行者》 张倍瑜 空间多媒体理论研究与艺术创作方向硕士 1995年出生于浙江宁波,目前工作生活于广州、杭州。作品涉及装置、影像、绘画、摄影等领域。并长期关注事物不同方面的特质以及由此延伸出对生命力、认同感、自我认知等一系列的感受。同时,探索光媒介在空间艺术中的使用,试图利用光媒介的特殊性建立起与观众更多的内在联系。 铁、不锈钢、凸透镜、轨道磁铁、水、灯2 × 4.5m,尺寸可变2022 远处那艘船在海上航行,在雨天或者在夜里,从来没有停止过。听陆地上的人们说,旅行者 计划明日将会到达一座岛上。 当光消解了空间,时间就成了永恒。我试图围绕“漂浮”、“行驶”、“曝光”等状态,塑 造一个永恒的旅行者,在无限的时空里寻找另一个自我。 《旅行者》截图 新星奖丨澜景·未来媒体学院奖 《迷  彩》 汪嘉欣 影像与空间叙事理论创作研究方向硕士 1995年出生于湖南益阳,现工作生活于杭州。创作形式以录像、实验影像、影像装置为主,创作表达常借由个体经验与集体经验中模糊的图像延伸至活动影像表达,审视内部情感与日常生活的隐喻,以影像创作的方式勾连起个体对事件的重写。 作品关于隐蔽与识别。在日常生活中,人的感官获取的往往是碎片化的信息输入,这些信息依赖日常经验对其进行判断,以至于在观看的过程中会忽略许多其他的信息。作者在作品里虚构了那些隐藏和散落在生活场景中的不可见之物,需要观众寻找那些散落在画面中的信息,一旦找到不可见之物,目光就会被吸引——以此描述了不可见事物在例外状态下对生活产生的细微控制。 《迷彩》截图 新星奖丨澜景·未来媒体学院奖 《BOOM》 张砚墨 媒体艺术创作中的个人态度与方法研究方向硕士 2022年2月还是3月的某一天,疫情好像还在,世界上一大笔钱一夜蒸发。突然间,杰夫·昆斯的狗炸了。 One day in February or March 2022, it seems that the epidemic is there, a large amount of money in the world evaporates overnight.Suddenly, Jeff Koons' dog explodes. 《BOOM》截图 ...

拍摄/张家铭 陈楚儿 李天行剪辑/张家铭 涌流之寂 FLOWING CURRENT & WASTE LAND 展览前言 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区块链、元宇宙、AIGC等热点更新选代,崭新的技术事实不断冲击着我们的现实生活,现象的矛盾话语阻碍着我们与新异世界的相遇。社会与自然、现实与想象、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性的边界在反复冲刷中日益模糊,创造力被逐至数字盛墟的边境,淹没于喧嚣激荡之海。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echnology, new hotspots such as blockchain, metaverse and AIGC are constantly upgrading and replaced. These brand-new technical facts are continually impacting on our real life. However, the contradictory discourse of these phenomena impedes us from embracing the changing world. The boundaries delimiting society from nature, reality from fic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rom...

我们看到 在这个命运的甲板上的所有人 他们的挣扎 他们的斗争 这是让我们非常感动的 “    看着他们一次次摔倒,一次次爬起来,跟一个无名的力量在撕扯,非常感动。我们看到,在这个命运的甲板上的所有人,他们的挣扎,他们的斗争,这是让我们非常感动的。我想这也恰恰是《春之祭》带有的那种斗争中的希望。我相信每个同学在这个过程中,都有身和心的收获。戏剧是最好的学习和自我成长的手段。它除了是某种‘作品’,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会让我们身心打开,会让我们彼此面对,这才是本质。我常常引用波兰戏剧导演格洛托夫斯基的话:一群人无所畏惧地在一起,就是节日。这也是戏剧的力量,艺术的力量。再一次祝贺你们!谢谢你们!    ”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高世名 演出现场 6月1日/ 6月11日/ 6月12日/ 末场演出 6月14日14:00-14:30 2023年,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以“过河入林-从客厅到荒原”为主题。 过河入林以三部曲为结构,序曲和展演映三部分互为支撑,拱卫主题。通过场景、情景和图景,呈现壮观和壮举。第二部曲/演:欧米伽点,是古生物学家德日进提出的人类命运终点。演出板块向舞蹈剧场致敬,时长三十三分钟。时长和空间就是剧本。 人类。人和类。 图景。壮观和壮举。 为这次毕业演出,我们进行了四个工作坊课程: 人类行为工作坊-动作构成 李奎主持/舞台剧演员 人类状况工作坊-声部构成 李启浩主持/浙江音乐学院作曲与指挥系 人类命运工作坊-动机构成 李京键主持/上海大学音乐学院教师 人类图景工作坊-叙事构成 牟森主持/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主任 工作坊课程 总叙事/总导演 牟森 人类图景工作坊 叙事构成 “    面对940平米的空间 演出创作时间只有15天 以跨媒介巨构的方式 完成33分钟的演出 没有用文本,没有用语言 同学们完全是用动作和声音来构建演出    ” “展览和演出一起,以跨媒介巨构的方式呈现,是我们媒介展演系毕业季的一个传统。 面对一个940平米、挑高将近20米的特殊空间,而且是处于刚刚完工的毛坯状态。我们迅速调整教学和课程,决定毕业季以跨媒介巨构的形式做一个展演。如何在如此特殊、巨大的空间里,在非常有限的条件下来构建一个演出?我们采用工作坊的形式,首先我做的人类图景工作坊,是关于叙事构成的,我这个工作坊从一开始贯穿到最后。舞台剧演员李奎来做人类行为工作坊,它是关于动作构成的。然后请浙江音乐学院作曲和指挥系的李启浩来做人类状况工作坊,是关于声部构成的。最后请上海大学的青年作曲家李京键老师来做人类命运工作坊,是关于动机构成的。 实际上从6月1号首演往前推,真正的工作时间只有15天,我们整个的构思时间也不到一个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出发点是以纪念日作为路径,向人类历史上思想、科学、艺术很多伟大的纪念节点致敬。根据现场的条件,确定了下沉空间作为演区,也确定了观演关系,以上面的平台为主要的观众区域。以媒介史为题材构建了演出,下沉空间部分的演出确定为20分钟。 2023年是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首演110周年,李京键老师向斯特拉文斯基致敬,选择了《彼得卢什卡》、《春之祭》和《火鸟》三段音乐,用巴赫前奏曲与赋格的第一首前奏曲进行拆分、重组进行人声器乐化的演唱。李京键说:‘斯特拉文斯基所做的,就是要回到巴赫,以破坏的方式回到巴赫。’没有用文本,没有用语言,同学们完全是用动作和声音来构建演出。最后一段合唱是京键将《火鸟》最后一个篇章中的内声部级进音阶作为合唱声部,让合唱作为管弦乐中的一部分。启浩将此排出来。大家做到了歌如器乐。在动作场面用到了皮娜·鲍什的很多动作作为基本素材,供我们选择、拆解和重组。同时也选择了雕塑史和绘画史的很多名的场面,用废车以及扩音器的内部,绳子等物体来跟表演者的身体构成真实的张力关系。其中还有表情,从《悲惨世界》音乐剧电影里找到芳汀《I dream》唱段的表情,表情也作为重要动作,这一切构成下沉区域的演出。 排演过程当中,理念上和方法上借鉴了非常多古希腊戏剧的东西。比如合唱,合唱它既作为声音部分,又是一种方法。比如主歌和副歌的关系,我们把它当作方法来实践。比如赋格这样一种音乐写作方式,我们也把它当做一种叙事构成的方式来实践。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这么有限的条件下,工作坊的几位老师和我们大三大二这些完全没有受过表演训练的同学们,完成了这样一个演出。首演的时候,我们高世名院长有一句话非常的打动我,他说看到了命运的甲板,人们在为希望而抗争。张颂仁老师给我发微信,他说感受到了一个史诗性的演出,这个也是非常大的鼓励。” “过河入林有一个副标题叫从客厅到荒原,还有一部分表演也在客厅发生,这个客厅指的就是19世纪以法国为代表的客厅戏剧。三一律时代的很多戏剧都发生在客厅里,英国剧作家爱德华·邦德,他说客厅即世界。客厅从视觉风格,包括人物造型,是在向20世纪初叶的美国垃圾箱画派——爱德华·霍普致敬。本着场景、情景和图景的原则,给观众呈现一些异样的感受。出了客厅,进到了大的展区和演区,我们都称之为荒原,荒原不是荒野,是托马斯·艾略特的名篇《荒原》,指的就是20世纪都市和工业时代。那时期人类的精神状态,在这部分表演里边也有所体现。 大二大三的同学们,因为这一次表演,因为非常剧烈的身体训练,他们的身心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我从他们的眼睛里边,从他们的面容上,能够明显的感觉到一种洗涤,我觉得这个是作为教育者来讲,作为教师,这个是我特别欣喜的。” ——总叙事/总导演 牟森 音乐设计 李京键 人类命运工作坊 动机构成 “    斯特拉文斯基是 二十世纪工业化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作曲家 从新古典主义到民族主义到现代主义 随着社会的变迁跟随着科技的进步 不断地变化 不断地往前推进 不断地自我革命    ” “    所谓的合唱性不一定是非要唱 它是融入了很多媒介的概念 来组合成这种合唱 然后交织追赶 各种形式分散在不同的媒介中组成    ” “我挑选了整个二十世纪工业化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来作为我们毕业展演出的主题音乐的呈现。斯特拉文斯基从新古典主义到民族主义到现代主义,随着社会的变迁跟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地变化,不断地往前推进,不断地自我革命。我挑选的就是他三个同时期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彼得鲁什卡》、《火鸟》和《春之祭》,是整个20世纪从工业革命以来,艺术变迁的一个代表。 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特别有力量感,节奏特别的明确,特别有动力性,我们人工做了一些连接,整合在一起呈现出这么一个形式。 从作品本身出发,作曲家的观念就是回到巴赫,巴赫最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也是最广为人知的就是他的第一首前奏曲与赋格,被无数人改编过,也出过很多经典作品,所以我就跟我们的合唱指导启浩,把它拆开分解掉,来嵌入火鸟的前奏,用合唱来演唱巴赫的前奏曲。把人的声音作为一种声部乐器的概念,嵌入到火鸟一开始的前奏曲,直接结合在一起,这属于启浩的二度创作。从巴赫开始引入,然后跟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的第一段进行嵌入式的契合,中间一分钟的无伴奏也不能脱离巴赫。 最后的合唱,是我们在火鸟最后的赞美诗中间提取了一个声部出来,放到人声的声部上去,将人声作为一个乐队整体的和声层在演唱。所谓的合唱性不一定是非要唱。它是融入了很多媒介的概念来组合成这种合唱,然后交织追赶,各种形式分散在不同的媒介中组成。什么叫合唱性?既要有唱,也有肢体表演各方面结合在一起。” ——音乐设计 李京键 动作导演 李奎 人类行为工作坊 动作构成 “    不断地让 音乐的结构与动作的结构相协调 用合唱的思维去做动作    ” “在音乐中去做动作,注意音乐的重要性,以及动作与音乐的连接是这次‘动作组织’的基准。不断地让音乐的结构与动作的结构相协调。用合唱的思维去做,是这次工作坊一开始森老提出的方法,所以动作组织上也是有‘主声部、副声部’,所有动作都是同时的,但是有不同的幅度、不同的速度、不同的力的方向、不同的人数,但又同时在做一件事,时刻动态化。 开场第一段合唱完,第一个动作的动机是制造不平衡,大家重心的倾斜带来身体的不平衡,重心的导向是动作构成上很关键的一点。动作之后构成行为,一组人的行为构成形态,不同的形态构成画面。场面构成,也是森老一开始提出的重要一点。整体上出现了三次群像上的名画面,第一个出现的画面是《创世纪》的画面,拥有高低与群组之间的张力,能看到所有人的脸,是有力量的;后面一个是《自由引导人民》,落点位置借助车体,有高点还有低点,大家跟场上的车体组接在一起,在这个形态下进行了第二段合唱。最后一个画面构成是《梅杜萨之筏》,大家通过与麻绳的较力,逐个被传送到中间,一个很大的向前向上的力。这几组都是非常大的群像关系,在这个时候,大家共同呼吸,相信彼此,共同感受,共同生发,劲往一块使,虽然身体处在静态,但是传递出的力量还是在延续的。” 创世纪(局部)Volta della Cappella Sistina (Creazione di Adamo)c. 1512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 自由引导人民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c.1830欧仁·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 梅杜萨之筏 Le Radeau de La Médusec.1818-1819西奥多·杰利柯Théodore Géricault “形态构成上,还和同学们共同欣赏并分析皮娜·鲍什的舞蹈剧场演出的结构,分解动作、形态构成、调度变化,进行‘解码’。观察其作品中一组人和另一组人的关系、一个人和一群人的关系、动与静的关系,这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 整个工作坊和排演中,我的感受是媒介展演系同学们特别能吃苦耐劳。因为同学们是美院的学生,在群像造型的时候,对于静态的画面,大家能意识到动态和立体。而且大家都没有多的顾虑,都无所畏惧,真诚可爱。 同森老合作舞台剧《一句顶一万句》的时候,他提到戏剧演出开始时,就是真正开始生长的时候,我觉得现在对于欧米伽点也是,就像演出命题似的,结束即开始,在过程中生发。” ——动作导演 李奎 合唱指导 李启浩 人类状况工作坊 声部构成 “    让声音最大化,要有共鸣 没有确切的谱子 最困难是让大家去理解所谓的即兴 即兴就是我要放出自己的声音 我要敢唱    ” “合唱训练以声音为主,要让大家释放出来。声音像身体一样,像李奎老师动作的释放,我们在做声音上的释放。让声音最大化,要有共鸣。在这个基础上,京键老师给我的一个大的框架:要在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上面做巴赫。从巴赫的第一首前奏曲从里面摘出来打破它,然后又重组,同时跟斯特拉文斯基的这三部作品同时进行。这一次我们把巴赫的器乐作品和斯特拉文斯基的器乐作品放在一起,通过拟声词来表现,来重复它,元音逐渐扩张,其实也是代表着音乐慢慢的推到一个高潮。 音乐没有确切的谱子,最困难是让大家去理解所谓的即兴,即兴就是我要放出自己的声音,我要敢唱,即兴畅所欲言的感觉。其实我们在提出即兴这个观点的第二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先实体化,在大框架之下,再去把巴赫的十二平均率前奏曲做成合唱即兴的形式。 我觉得一切都都衔接住了,在体力已经透支的情况下,还是把声音放得那么响亮,放那么大,最后我也很是感动。” ——合唱指导 李启浩 视觉设计 MSG团队 舞台设计 探照灯/ 被截成两半的废车和荒草/ 插进车身的钢管和喇叭/ 铁板焊接成的地面/ 麻绳和电焊/ 跟表演者的身体构成真实的张力关系 影像设计 两段演出影像与合唱结合 由“人类表情”和“大地动作”构成 组织结构 总叙事/总导演_牟森 音乐设计_李京键 动作导演_李奎 合唱指导_李启浩 叙事设计/导演助理_张立国 视觉设计_MSG团队 造型设计_牟森 崔乐吟 影像设计_林红柳 技术总监/灯光设计_赵炟 舞台监督_张立国 多媒体执行_吴泓华 客厅区表演统筹_崔乐吟 动作工作坊组长_王磊 合唱工作坊组长_钱欣怡 演出摄制_郭子涵 林红柳 吕浩连 马原驰 张驰 演出艺术家 2020级 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本科生 (大三) 蔡曼婷 崔乐吟 邓闻喜 蒋子涵 蓝小语 刘睿文...

The Power of Serendipit:Learnings from Zuzalu, A 2-Month Popup City主办:网络社会研究所 简介:在由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发起的黑山 Zuzalu 城市实验中,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相聚一起,讨论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生命科学、人工智能、公共物品和网络国家等议题。这是加密主义者又一场新的精英游戏,还是一项关于区块链如何应用于城市治理的基进实验?抑或只是一个激发偶遇和碰撞的无目的派对而已? 主讲人:刘怿斯 & 周弋涵 刘怿斯:Dimension.im 公司的技术长,DWeb Shanghai 发起人。本科和研究生就读于 UIUC 计算机科学系,在学校期间,研究方向为机器学习与自然语言处理,试图理解网络与人类生活相互之间的关系与影响,并依此为建立模型帮助多个组织进行预测。现在正致力于以应用密码学为基础,帮助互联网用户重新获得对自己数据的所有权,打破互联网巨头垄断,主要产品有:Maskbook 和 Tessercube。现为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特聘副研究员。 周弋涵:人工智能对齐(AI alignment)独立研究者。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 4-213时间:2023.06.14(周三) 13:30线上参加(开放):ZOOMhttps://us06web.zoom.us/j/4064374572?pwd=ZU96ZHJSMEdoOHdNV0ZvdWxxS0JyZz09Meeting ID: 406 437 4572Passcode: 20230614 相关链接:Zuzalu City (https://zuzalu.city/)Zuzalu Notion (https://zuzalu.notion.site/Homepage-cb20817c7ca54ca6a151915babd03c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