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东(1971年生于北京)是年轻的影象艺术家中最受瞩目的一位。他的作品反映了新一代的年轻知识分子在富裕的物质生活与日益匮乏的精神世界之间的妥协和困惑。例如影片“竹林七 贤”和“陌生天堂”构思巧妙,画面精美但同时由于叙事性的刻意削弱,影片非常深奥晦涩。它更象是艺术家借助电影这种艺术形式进行的一次次情绪、场景的自我表达。2004年杨福东入选“Hugo Boss当代艺术奖”,曾经参加过卡塞尔文献展和威尼斯双年展的履历也帮助他进入到国际性收藏家们的视野。目前他生活、工作在上海。 个展: 2009年 雀村往东,MuHKA Media, Antwerp, 比利时 竹林七贤,亚洲协会,纽约,美国 2007年 断桥无雪-杨福东影像展, 香格纳H空间,上海 2006年 ANNETTE MESSAGER& 杨福东, MARIAN GOODMAN 画廊, 纽约, 美国 半马索 - 杨福东个展, 龙华路2577号,徐汇区,上海 断桥残雪-杨福东个展, Parasol Unit,伦敦,英国 2005年 杨福东, 凯斯泰勒当代美术馆, 都灵, 意大利 别担心, 明天会更好, 维也纳美术馆, 维也纳, 奥地利 杨福东, Marian Goodman 画廊,巴黎,法国 杨福东, Stedelijk 博物馆, 阿姆斯特丹,...
李振鹏,1969年出生于湖北武汉。2007年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副主任,书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经历 1997年,油画作品《楼顶》参加“走向新世纪——中国青年油画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1999年,书籍装帧作品《世纪传薪》、《学院金秋》参加“第五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北京,中国美术馆) 2000年,书籍装帧作品《林风眠之路》获“华东·上海2000书籍设计双年展”金奖。(上海) 2000年,举办李振鹏油画作品展。(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 2004年,数码摄影《墟》系列参加“迷宫——中国新媒体艺术节”。(杭州,中国美术学院) 2009年,油画《青藤画魂》参加“历史的凝眸——浙江历史文化重大题材美术作品大展”。(杭州,浙江美术馆) 2010年,举办“四季——李振鹏油画展”(新加坡,The Volvo Art Loft, Volvo Showroom) 所获奖项 1992年,素描作品《男人体等身素描》参加“全国美术院校在校生优秀素描习作展”,获“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奖学金”。(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 1997年,油画作品《楼顶》参加“走向新世纪——中国青年油画展”,获金奖。(北京,中国美术馆) 1999年,书籍装帧作品《世纪传薪》、《学院金秋》参加“第五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获银奖。(北京,中国美术馆) 2000年,书籍装帧作品《林风眠之路》获“华东·上海2000书籍设计双年展”金奖。(上海) 2001年,书籍《林风眠之路》获“首届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银奖。(北京,新闻出版总署)2003年,获“第五届浙江出版系统优秀中青年图书编辑奖”、“第十二届浙江树人出版奖”。(杭州) 2009年,油画《青藤画魂》参加“历史的凝眸——浙江历史文化重大题材美术作品大展”,获优秀奖。(杭州,浙江美术馆) 研究领域 从2002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罗得岛美术学院电影、动画与录像系(Department of Film/Animation/Video)开始,关注新媒体艺术研究,2003年参与策划出版系统介绍新媒体艺术的《新影像文库》丛书,2004年任新组建的新媒体艺术系副主任并担任动画相关课程的教学。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媒体艺术理论研究与新媒体动画教学创作。 学科背景 1969年,生于湖北武汉。 2007年,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
张辽源,1980年生,现工作生活于杭州,1999-2006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和新媒体系,2004年曾赴法国尼斯美术学院学习交流,毕业后任教于新媒体系和跨媒体学院至今。 “能看的方式和所见的形式”是他关注的两个基本问题,并使用与此相关的媒介展开他的创作。 近几年,张辽源以“观看”为切入点,重新看待形式对观念世界的再输入作用,对形式进行拆解式的使用,把作品做为一种探测物,扔向心与物之间那些说不尽的关系之中。 作品曾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比翼艺术中心、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北京尤伦斯艺术中心、上海西岸艺术中心、法国Le Fresnoy 国立当代艺术工作室、OCAT美术馆(深圳/上海)、东京都写真美术馆、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等机构中展出。(更多信息:www.zhangliaoyuan.art) ...
吴珏辉,1980年出生于杭州。早期从事视觉传达设计,后来投身新媒体领域。2003年至2006年期间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 主要经历 群展 2009年,“完美幻觉 – 中国比利时媒体艺术交流展”,Moca,上海 / BUDA, 科特赖特,比利时 2008年,“合成时代: 媒体中国2008”国际新媒体艺术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07年,“中国新方向”中国新媒体艺术展,Plug.in媒体艺术机构,巴塞尔,瑞士 2006年,“没事”当代艺术展,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杭州 2006年,“超设计”2006上海双年展国际学生展,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上海 2004年,2004中国新媒体艺术节,中国美术学院,杭州 承担项目 2010年,清华媒体实验室(TASML)试点项目—— “ENDLESS LOOP”神经工程媒体项目 2010年,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城市生命馆 2008年,2008上海电子艺术节“河流体”全景户外开幕特演 2007年,2007上海电子艺术节开幕式 发表论文 2008 实时抠像技术在舞台环境中的实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研究领域 创作维度触及互动装置、肢体语言、媒体剧场等范畴。近年来,着力探索艺术与科学、身体与媒体之间的潜在“接口”,与神经工程、自动化控制、计算机图形图像等领域的研究机构展开密切合作。2010年,吴珏辉和邵鼎一起发起 “肉媒体”组织──一个基于杭州的开放性媒体组织。 “肉媒体”关注于通过设定开放式游戏规则来架设作品的“情感接口”,及其由“干”到“湿”、由开关式逻辑到模糊控制 (Fuzzy Control)的自我更新。 学科背景 吴珏辉 1980年3月16日出生于杭州 籍贯:汉 200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获新媒体艺术专业硕士学位....
1983年 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 2007年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总体艺术工作室,获学士学位。 2010年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总体艺术工作室,获硕士学位。 宋振 主要经历: 2009年,“实验空间与学院视野”当代艺术展,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广州 2008年,Goethe Nacht新媒体艺术节,798时态艺术空间,北京 2008年,上海双年展“快城快客”——国际学生展,优秀奖,上海江湾体育场,上海 2008年,我们的未来——集体项目《如何成为无知者》,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 2008年,“五谷杂粮”中国实验艺术教育展,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 2007年,第三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连州 2007年, 为什么去那里——西藏题材绘画调查,北京长征空间画廊,北京 2007年,中国当代艺术实验教学展,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上海 2006年,黄盒子·青浦:中国空间里的当代艺术展,上海青浦区 2006年,谜宫——多媒体表演,明园商务中心主办,上海 2005年,迁徙者的家园,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杭州 2005年,《南京三年展》开幕戏剧,南京博物院,南京 2004年,上海双年展特别项目《九曲1-大眼睛》多媒体表演,上海美术馆,上海 所获奖项: 2008年,上海双年展国际学生展,优秀奖 2007——2008年,研究生一等奖学金 2007年,省优秀毕业生 研究领域 在对传统礼仪及节日庆典研究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社会调查经验,以及多媒体、现场艺术、社会事件艺术的实践经验。擅长对现场互动性和公共性的把握,并多次在公共空间展开社会实验剧场。 学科背景 籍贯:河北张家口 性别:男 出生地、时间:1983年 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 目前学历:文学硕士 200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总体艺术工作室,获学士学位。 201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总体艺术工作室,获硕士学位。 出版物 2009年,作品《六方城》,画册《实验空间与学院视野》(EXPERIMENTAL SPACE AND ACADEMY FIELD),2009年3月第一版 三度文化传媒设计出版 2008年,作品《天下没有不散之筵席》 画册《快城快客 2008上海双年展国际学生展作品选》(Trans Local Motion Selected Work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Exhibition of Shanghai Biennale),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年,作品《天眼》,画册《影子的炼金术 第三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THE ALCHEMY OF SHADOWS THIRD LIANZHOU INTERNATIONAL PHOTO FESTIVAL),上海画报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2008年,作品《天眼》,画册《学院的力量——十八案 中国美术院校实验艺术教案》,湖北美术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 2008年,作品《天下没有不散之筵席》,教材《总体艺术造型基础教程》,湖北美术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 2008年,作品《天眼》、作品《天下没有不散之筵席》、装置《又是一场吆喝》,教材《总体艺术创作基础教程》,湖北美术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 2006年,作品《撞床》,画册《迁徙者的家园》,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2005年,集体创作《木乃伊之死》,画册《未来考古学——第二届中国艺术三年展》湖北美术出版社 承担项目 立体电影和互联网平台中的全景展示 总体艺术史料的整理和研究 传统礼仪民俗节庆作为当代艺术的创作资源....
崔鲁海,男,1963年年于上海,198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获信息科学理学士学位,1998年入浙江大学在职攻读MBA,2000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目前在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担任专业课讲师。 主要经历 崔鲁海曾经在浙江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浙江省广播电视厅、浙江音像出版社、杭州东联图文有限公司(杭州东方广告有限公司)、养生堂有限公司等多家机构供职,在计算机相关的艺术创作、制作、设计、出版等领域有着多年的培训、队伍建设、项目管理的经验,曾经为财新传媒集团、微软中国、国电北方电力、中国农业银行黄埔支行、哇哈哈集团、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国家软件基地、广州微软技术中心、网新集团、天堂硅谷股权投资管理集团、江西省贵溪市政府等众多政府、传媒和商业机构提供数字媒体服务。 研究领域 为艺术类学生掌握数字媒体手段表达艺术观念而进行的基础技术教育,主要领域包括: 虚拟现实 可视化编程 互联网应用 移动终端/便携计算 学科背景 崔鲁海,男,1963年3月31日生于上海,籍贯山东文登。 1998年考入浙江大学,在职攻读工商管理硕士,2000年获MBA学位。 198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获信息科学理学士学位,专业为信息学,主修数字图形图像处理、人工智能等。....
高芙雁,1971年生于杭州,2002年,英国中央艺术学院新加坡分院多媒体艺术专业,获学士学位,2006年,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获硕士学位,2006年至今, 工作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 主要经历 2010年,“第六感”第一回展:想到就做,上海徐汇艺术馆 2010年,“2010影像档案展”,北京宋庄美术馆 2009年,“资产阶级化的无产阶级”,上海 2008年,“四季—春夏秋冬”,杭州 2006年,“超设计”2006上海双年展国际学生展,上海 2005年,“三 / 三O六”,杭州 2005年,让一些念头被看到,杭州 2004年,2004中国新媒体艺术节,杭州 2003年,冢,杭州 2002年,“Interpret”,新加坡 所获奖项: 作品《时间碎片》获2006上海双年展国际学生展,金奖 作品《蛾》获第二届中国艺术院校数码媒体作品大赛,最佳摄影 学科背景 1971年,生于浙江杭州 2002年,英国中央艺术学院新加坡分院多媒体艺术专业,获学士学位 2006年,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获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