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天眼 Ⅱ 摄影、装置 手绘风筝8个(单个风筝尺寸为3mX4m)、 航拍录像6段 中山公园是一个现代空间,一个公民休闲生活的必要场作。随着公园文化的发展,它逐渐融合了群众娱乐、山水情怀、政治节日,成为一种公民生活记忆的综合载体。公园文化并没有消失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与那些城市地标相比,它可能永远不会成为城市发展的里程碑,无论多么细心的规划师在设计公园时都难免留下刻意营造的痕迹。每一处公园可能不完美,却延续着一种公民生活的习惯。透过全国各地的中山公园,我们似乎可以体味某种观念——人们记忆中所共有的对日常生活世界里的诗意和魅力的追求。 放风筝确实唤起一种能力,一个放飞动作包容了所有放飞智慧的历史。通过学习,儿童了解自身、风筝和风,与ipad上指指点点的游戏方式不同,他们也许会获得古人曾享有的传统社会的精神意趣,在长长的风筝线制造出的距离快感中获得另一番精到的游戏体验。那些每日在公园里放飞风筝的老人们,他们的风筝也许带上了些许期盼,高空中的风筝总会让忙碌的我们望的出神,它仿佛带着一种神秘的眼光在俯视我们。此次作者将制作6只长3米,宽4米的风筝,分别在北京、上海、杭州、台湾等地区的中山公园的上空放飞,风筝上携带的照相机和摄像头将会记录许多生活现场,它将提供给我们俯瞰的视角,我们也许能获知答案...

天眼 I 宋振、赵婧妍 行为,录像,摄影,装置 2007年8月 西藏传统图像中有一种眼光,既遥不可及又直透人心,既智慧深邃又沉静麻木,既慈悲又威严。这样的眼睛出现在玛尼石上、塔尖、佛像的脸上,永远俯瞰着芸芸众生的疾苦,所谓神目如电,应当指的就是这样一种眼光。出现在作者的风筝上正是这种眼光。这些画着佛眼的风筝在青藏高原的上空飞翔,它所携带的照相机和摄像头窥知了许多秘密,它提供给我们俯瞰的视角。它告诉我们的其实不是关于军营、禁地、险峰的地形,毋宁说,它所提供的是一个尽人皆知的秘密:今天俯瞰我们的其实已经不是佛眼,而是在不同轨道上运行着的间谍卫星,是Googgle earth和GPS。今天的世界在这些机械目光的注视下还有秘密可言吗?如果不再有秘密,那么,西藏,为什么依然在吸引那么多的窥探?  ...

《店口人家族相册》 2012年8月 多媒体现场表演 演出时间:2012年8月5日 演出地点:店口广场 创作团队:刘秀、黄丹阳、陈陈陈、郭厚同、罗金华、李论、吴憾、章浩翔、李俐慧、沈奇伟 该作品关注普通人在几十年间的生活变迁,以大时代为脉络,在数千张影像中,寻找其间的公共记忆。 在店口采集当地人的家族相册照片,了解这些家族的记忆,汇集所有的照片和故事形成店口的大事记,编辑文字制作成影片,影片分为:创业、外出、户口、推销。最后,再组织大篷车在乡村、街道及广场上进行宣传和展映。...

错位的共鸣腔 作品类型:现场表演 装置 尺寸:演奏乐器埙13件、脚板磬11件、眼球琴、2个 材质:陶制、黑铁、铜 作品说明: 木箱上密布着黑色的手套,陶制的一系列人体脏器埙以及头颅埙置于黑手套之上。两颗铜质的充满“血丝”的眼球琴,分别摆放在运输箱盖板的两端,保持着平衡。由木梯和长形木箱架起的11个脚板组成了一套编钟。走进展厅,这些器物似乎都在射灯下凝神屏气,等待共鸣的机会,随着观众参与,声音从这些错位的腔体中找到宣泄的出口,装置现场变成了一场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