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与小提琴:2023跨媒体艺术节开放媒体单元”于10月28日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开幕,展览将持续至11月13日,并于11月11日晚呈现“声纳”20周年活动,敬请关注!
“程序员与小提琴” (A Coder and Violin) 是达芬奇名字中所含字母重新排列组合而成的概念,这是以极其达芬奇式的风格向他献上提案。以达芬奇为象征代表的“新文艺复兴人”一直是中国美院OpenMedia Lab 2010年成立以来的育人目标,也是我们坚信的当下及未来艺术创作者的新身份。而与常见科艺融合项目中惯性采用的撞后逃逸式的艺术与科技两门学科的短暂随兴的邂逅不同的是:我们眼中的程序员和小提琴家,他们之间绝非临时合作关系;他们已内化作一人,必须是一体:coder 程序员本人就是 violin 小提琴家。这是 Open Media Lab 提出“新文艺复兴人”的真正意涵。本展囊括来自8个国家的艺术家40人,全是这样程序员与艺术家合为一体的代表,包括意大利的保罗.齐利欧(林兹电子艺术大奖金奖)、古巴的伊凡.阿博瑞(今年流明金奖)、韩国的 Protoroom 等等,无一人例外。我们早已是一类新的创作者。而作为人类技术的最前沿代表,AI 人工智能其实握有通往艺术创作本源之钥,这是这次展览的核心关注,也就是我们对达芬奇的提案。
展览场刊
展览现场
主办:中国美术学院、上海张江集团
承办:跨媒体艺术学院 开放媒体系、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媒介混合现实实验室、张江科学会堂
总策划:姚大钧
制作:Open Media Lab
技术研发: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媒介混合现实实验室
制作统筹:胡亦杨
平面设计:林庄祥
光场全息屏技术支持:臻像科技
公众开放时间:2023年10月29日-11月13日 9:00-17:30
活动地点:张江科学会堂 (上海市浦东新区海科路1393号)
所有活动免费入场
参展作品
人工艺能
Artificial Crafts
“骸梦2.0”,Relics Dream,胡海洋,单频影像,人工智能,2023
AI所展现的视觉、听觉都是它通过模拟异化现实与虚拟世界中人类的精神所留下的痕迹,从而创造出的躯壳。虚拟歌手曾是虚拟世界中人类的精神寄托,所有的创造都属于人本身。AIGC正在将虚拟空间中歌者的生命解构,曾经由人的精神所构筑的饱含情绪的能量被瓦解,消化,最终将只剩下一个外表,单薄,无机的灰色残骸。
“戛然”,Stable Delusion,赵小锋,高清喷绘油画布,屏幕装置,2023
作品尝试用人工智能生成图像构成一座通往“惚恍”的桥梁。在不断高速切换的图像里,观者的视觉无法在任何一点形成聚焦,被迫进入一种类迷幻状态。这样的状态正是人工智能给我们带来的“戛然态”:戛然而无止,无处可住,无枝可依,唯有接受,或者闭眼。
注:此作品推荐观看方式为:快速眨眼观看,可以用视觉暂留捕捉部分图像。
“在迪福森中见到我”,MEET ME IN DIFFUSION,邵立昊,单频影像,人工智能,2023
AI图像生成工具 Stable Diffusion 为用户提供了强大的图像生产能力,使用户能轻易地将情感和欲望投射到图像中。Lora、ControlNet等功能被认为能让任何用户快速大量生产高度自定义的图像,结果理应呈现图像的多样性。然而,用户却更倾向于使用高度自由的工具生产自己的情感慰藉(倾向)图像,如civitai.com中充满了动漫美女的图样和模型,这已被AIGC文化圈视为生成的自然现象。本作以AI影像的形式提出,在AI图像生产中,存在一种用户与图像、多样性和单一性的角力,他将其总结为“用户操作/驱动模型(User Operational/Driven Model)”机制。
“识別的欲望:猪笼草”,Desire for Recognition: Nepenthes Pineapple,邵立昊 ,单频影像,人工智能,2023
本作品探讨了AI识别的局限性。通过调整赛车游戏录像的速度,在被调变出的新声音环境中,AI展示了其在非典型输入下的“识别倾向”,导致了一系列与实际录像不符的描述,如“火车”或“老虎低吼”。视频中,“猪笼草”成为了核心视觉元素,而赛车的踪影被AI识别的偏差关键词所取代。作品名称结合了“猪”“笼子”“草”“松子”和“苹果”等独立的词汇组合成新的概念,旨在展现AI识别过程中的偏见与人类的创意联想。
“锚和滑鼠”,Drag and Mouse,林庄祥,单频影像,人工智能,即兴录屏,2023
Drag(锚)受够了被Mouse(滑鼠)操控、指指点点,它们积怨已久,矛盾终于大爆发,这一集Drag势必要抓到Mouse。
“增殖”,Multiplies,胡亦杨,单频影像,人工智能,2023
在AI演算法加持下,人工智能通过分析用户喜好、观点、立场,为他们提供无限产出的定制推送信息流,这使用户愈发减少对真实世界的关注。AI给人类营造的一个个梦境,不断增殖。它作为一种人机共体的产物,会怎样理解和塑造人类的乐园?
1024x1024,高丹阳,单频影像,人工智能,2023
本作使用Outpainting(人工智能扩展图片)技术,让一张山水画以1024*1024的方形生成框的形态,在空间内的任意方向上无限延伸,生成错综复杂的结构,从同一张图片上扩写,探索非二维、非线性的人工智能图像实验。
人工智慧
Artificial Wisdom
“两个末日”,Async Doomsday,黄兴灿,单频影像,人工智能,2023
当代媒介将人与人之间的现实联系拉成网状,又将“现实”通过“媒介”将人与人隔离开。人们通过媒介了解现实,通过自身的感知又创造了“新的现实”。网络上对于核污水排海事件的争论,由于没有前车之鉴而引起争议。我作为该事件中的个人,从自身视野出发,通过影像方式去传递个人在该事件来临前的真实感受。
“哥布林矿业公司”,Goblin Mining,赵润东,树脂,手工设色,40x40x70cm,全息影像,2023
语言学家苏珊‧贺琳在(Susan Herring)曾在 2002年进行了一个女性主义论坛上如何管理“trolling”行为以保护用户的安全的研究,“ trolling”指的是旨在挑衅或破坏在线交流的行为。Trolls本意指代纳维亚传说中的山精、巨怪、友善顽皮的侏儒,此处延申指代经常使用谜因和其他形式的幽默来破坏严肃的讨论或传播虚假信息的论坛用户与访客。而哥布林(Goblin)是一种西方传说中常见的类人生物,它们以群体生活,有着独特的社会秩序与结构,尤其喜欢金币、矿石等宝物,作品将trolls概念具象为哥布林矿工的形象。“哥布林矿工”建构一个虚拟的哥布林矿业公司,通过不断异化重构现实元素构建叙事,并以一系列的装置与影像等跨媒材呈现。
“工人博物馆”,Post Factory,彭艺伟,单频影像,2020
这是一个生产历史的工厂与一个展览历史的展馆之间的交互。作为客观实在的历史被特殊的工人生产,然后被爆发的消耗者湮灭,被消费了的历史堕入回收站。历史是静止的循环吗?不。工厂里的工人不是人类,而是人类的概念,它们在历史上的分分合合导致了各种方向上与人对立。
“阈限志”,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