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rge Image With Sidebar

近日,蔡宇潇(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开放媒体系教师)凭借作品《乌水有多深?》(How Deep Is the Dark Water?)获选第十八届拉古纳国际艺术奖(Arte Laguna Prize)的“虚拟与数字艺术”区块的最终提名(本区块共5人)。同时,他将于2024年11月16日参加位于威尼斯北军械库(Arsenale Nord)的第18届拉古纳国际艺术奖大型联展。这是继赢得2023年英国流明艺术科技奖(Lumen Prize)的“华艺数奖”以及美国独立游戏节(Independent Games Festival)的“最佳视觉艺术”的最终提名后,蔡宇潇再一次取得重要国际性荣誉。 关于拉古纳国际艺术奖 意大利拉古纳国际艺术奖由意大利国家文化协会(MoCA)与拉古纳艺术有限公司(Arte Laguna srl)合作举办。旨在推广并提升当代艺术,致力于视觉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塑、摄影、影像艺术、表演,虚拟和数字艺术,其目的是通过提供各种机会来促进和支持艺术家及艺术事业的发展,是目前全球当代艺术赛事项目中最全面的国际化年度赛事。 本奖曾获得意大利共和国总统勋章,意大利共和国外交部、文化和遗产部、环境领土与海洋部、威尼托大区政府、威尼斯市政府、威尼斯大学、欧洲设计学院、罗马RUFA美术学院等机构的支持以及学术顾问委员会重要成员的认可。 该奖与国际艺术画廊、基金会、多家企业、艺术驻留、博览会、重要学术机构进行合作。除奖金之外,获奖作品还有机会参加2024年11月16日至12月8日在意大利威尼斯北军械库120名入围艺术家的大型联展和国际艺术画廊的展览。并有机会被收录到Arte Laguna World的门户网站,且在艺术奖图册上的出版。同时,获奖者也将能获得与各类公司合作、参与艺术驻留计划的机会。 意大利拉古纳国际艺术奖是艺术与设计世界里最有影响力的奖台,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视觉艺术竞赛之一。2006年创办于威尼斯的拉古纳国际艺术奖迎来了第18个年头,拉古纳国际艺术奖根据不同艺术家的职业需求,寻找了非常多的优质国际合作机会。旨在支持并推广创造力,在全球借助与基金会、博物馆、画廊、艺术公馆和企业的合作促成一张人才网络并提供国际级的机会。通过这种国际合作,一系列特殊的项目转化成了具体的成长机会,成为了艺术家职业生涯的催化剂。 关于艺术家 蔡宇潇,艺术家、实验游戏开发者,1995年生于宁德,现居中国杭州。目前他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开放媒体系。 蔡氏着眼于中国独特的网络生态与媒体社会,关注艺术与科技、中国网络文化、智能城市、汉字超文本等议题。他以其广泛的作品形态(包括实验游戏、虚拟现实、电脑动画、声音)来表达他对当下媒体社会的批判性反思。他目前的关注点在于用电子游戏作为方法,挖掘活在多重历史叙事之下的个体状况。 作为一名以游戏为工具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他的作品获得英国流明艺术科技奖(Lumen Prize)的“华艺数奖”(2023)、旧金山Frozen电影节的“最佳电子游戏”(2023)、拉古纳艺术奖(Arte Laguna Prize)“虚拟与数字艺术”的最终提名(2024)以及美国独立游戏节(Independent Games Festival)“最佳视觉艺术”的最终提名(2023)。 关于作品 《乌水有多深?》是一件交互式实验游戏,它想象了一段关于遗忘和追逐的故事,玩家跟随一位逃离的男人的指引缓慢地游走,在由历史叙事和个体经验所构建的回忆和幻象中游历。 Recently, Rhett Tsai, who teaches in the Open Media Department of the School of Intermedia Art at China Academy of Art, was selected as the finalist...

中国美术学院 跨媒体艺术学院 2024招生宣传手册重磅发布 行健 居敬 会通 履远 在CAA求学是怎样的体验? 专业、师资、活动……又有哪些? 本期,跨媒体艺术学院 2024年招生宣传手册 正式上线! 关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学院介绍 专业介绍 核心课程介绍 核心课程包含《叙事⼯程》《活动影像—从图像到时间的延展》《⼈⼯智能艺术》 师资介绍 教学合作资源平台 学生成长路径 学院活动 ○ 手册获取方式  根据以下👇方式,即可获取电子书 扫描下方二维码 即可获取 期待在丹桂飘香时节 与你在跨媒体艺术学院相逢! END ...

平丘克艺术中心(PinchukArtCentre)宣布了入选第7届未来世代艺术奖的艺术家名单。从近200个国家的逾12,000份参赛作品中选拔而出,最终名单包括来自五大洲的21位艺术家和艺术团体。未来世代艺术奖由维克多·平丘克基金会于2009年设立,是一项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全球当代艺术奖,旨在发现、认可并长期支持全球范围内的新一代艺术家。 入围艺术家名单包括:Sinzo Aanza(33岁,刚果)、Tara Abdullah Mohammed Sharif(27岁,伊拉克)、Julian Abraham 'Togar'(36岁,印度尼西亚)、Andrius Arutiunian(32岁,立陶宛)、Salim Bayri(31岁,摩洛哥)、Castiel Brasileiro(27岁,巴西)、Giulia Cenci(35岁,意大利)、Nolan Dennis(35岁,南非)、Yasmine El Meleegy(32岁,埃及)、Bekhbaatar Enkhtur(29岁,蒙古)、Veronika Hapchenko(28岁,乌克兰)、Dana Kavelina(28岁,乌克兰)、Marie-Claire Messouma Manlanbien(33岁,法国)、Dina Mimi(29岁,巴勒斯坦)、Sandra Mujinga(34岁,挪威)、Hira Nabi(36岁,巴基斯坦)、Ipeh Nur(30岁,印度尼西亚)、Ashfika Rahman(35岁,孟加拉国)、Buhlebezwe Siwani(36岁,南非)、张徐展(35岁,中国台湾)和武子杨(33岁,中国)。 艺术家是由一个国际评审委员会选择的,该委员会包括:Mariam Elnozahy,策展人、研究员和作家,现任瑞典斯德哥尔摩Konsthall C艺术总监;Marta Papini,2024年第9届Gherdëina双年展“旅鼠议会”副策展人(联合Lorenzo Giusti策展);Billy Fowo,SAVVY Contemporary Berlin策展人和作家;Raphael Chikukwa,津巴布韦国家美术馆执行馆长兼首席策展人;Evelyne Jouanno,独立策展人和艺术历史学家,罗马NABA教授;Thiago de Paula Souza,巴西艺术第38届全景展“1000°”联合策展人;Inga Lāce,阿拉木图艺术博物馆首席策展人。 评审委员会由未来世代艺术奖(Future Generation Art Prize)的杰出国际评审团任命,包括:Cecilia Alemani,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梦想之乳”策展人;Björn Geldhof,平丘克艺术中心艺术总监;Diane Lima,独立策展人、作家,巴西当代艺术中的关键黑人女性主义之声;Bonaventure Soh Bejeng...

2023年12月30日,由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ICAST)与复旦大学艺术研究院(FAI)联合主办的“(去)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当代艺术”学术论坛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顺利举行。此次论坛是两所教研机构长期致力的“展览史与当代策展实践”研究教学的课堂延展,也是继2022年末举办的“全球化以来的展览实践及其当代困境”论坛之后的又一次学术交流活动。本次论坛旨在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再次回访与重述,直面已渐固化的艺术史叙事,以及这一绵延至今的现场在当下“去全球化”时代所面临的挑战。在两校的硕博报告之外,论坛也邀请活跃在当代艺术现场的艺术家、策展人和学者们共聚杭州,将历史作为再想象和再创造的起点,探究中国当代艺术的内外发生动力和演变轨迹,发掘其可能失落的历史机会与潜力,探索应对当前艺术困局的可能条件与方法。 (去)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当代艺术 论 坛 回 顾 12月30日  上午  开幕致辞 12月30日论坛的主题为“(去)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当代艺术”,并分为两大子议题:一、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当代艺术史;二、在“去中国化”状况之中:困境及其可能。开幕致辞环节由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所长卢杰主持。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书记袁新在致辞中表示,在当代艺术面临观念化的境遇下,理论需要与艺术实践相结合,走入到艺术家的创作现场和普通观众审美经验构成当中去,去探讨更实际的理论问题。袁书记同时也对国美和复旦两个系所的合作表示肯定,并希望之后能进行更多学术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闵罕则提出,面对今天全球性的危机和困局,如何将“中国”作为真实而非空泛的“方法”与“问题”,这个背后其实牵扯到非常复杂的知识和感性框架,期待通过此次论坛,能给出更加真切的思考与讨论。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书记袁新开幕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闵罕开幕致辞 议题一 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当代艺术史 硕博报告  上半场 简短的开幕致辞结束后,硕博报告板块“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当代艺术史”的上半场由中国美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青年研究员蒋斐然主持,共有五位发言者。第一位发言者是来自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的硕士生刘承臻。他报告的题目是《被通约的经验——从1986年到1987年间的“行动”讲起》。他从概念旅行和历史书写的角度回溯了“行为艺术”概念在中国的兴起,以及被其所通约的种种“行动”,展示了后者具有的可能性意涵,并认为此种通约不仅阻碍了我们把握当时的艺术实践和复杂现实,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自我的东方主义,忽略了内部对当代的感知和相关动力。第二位发言者是来自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博士生夏天。他的报告《实践自由:85前后上海艺术展览的三个故事》以1985年的前后三个展览——83年阶段绘画实验展览、快乐伙伴画展、“黑白黑”造型艺术发展会为线索,分析展览群体的创作动机。他提出:上海当代艺术并没有群体,只是因为教育背景相似而聚到一起,这些展览的理由是个人主义的。 刘承臻报告《被通约的经验——从1986年到1987年间的“行动”讲起》 夏天报告《实践自由:85前后上海艺术展览的三个故事》 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硕士生章毅佳从90年代初中国当代艺术在海外的五个展览作为案例,通过《拒斥还是渴望:对90年代初海外展览的重新反思》提出被西方刻板化的“中国形象”的另一条认识路径,即在策展模式及与西方策展人、机构协商过程中潜藏的迎合姿态。他试图从内部反思的视角重新理解初步与西方对话的场景。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硕士生张辰璐代表其小组(成员:姜怀黎莺、武丹、吕一诺)报告《多种可能性症候的切片——以2000年上海双年展为例》,她考察了由2000年上海双年展牵扯出的影响至今的多种可能性症候,通过站在当下回看2000年,试图寻找破解目前当代艺术生态困境的潜在力量。她从2000年双年展的策展制度、主题选择、与外围展的关联等方面,总结出双年展机制的品牌化、自我定位和本土化表达的模糊、历史评论中对“合法性”等问题的简化等在当下仍未解决的现实问题。 章毅佳报告《拒斥还是渴望:对90年代初海外展览的重新反思》 张辰璐代表其小组报告《多种可能性症候的切片——以2000年上海双年展为例》 上半场最后一位发言同学是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博士生李曼(Da Ros Raimonda),她的发言《30年的移置性:对“游牧(nomadic)”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策展实践的批判——从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和第13届卡塞尔文献展说起》指出了过往针对“中国”议题的策展实践中,标榜开放性的游牧主义根茎策略对文化话语发展的影响:游牧主义作为跨国叙事的一种表现形式,最终促进了一种本质还原的新殖民主义叙事,碎片化的地形反映在艺术家代理空间的缩减上,叙事的支离破碎进一步反映了连贯表述文化地域的不可能。她追问:这究竟是为了像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那样推广跨国话语,还是为了像第13届文献展那样批判逻各斯中心主义?主叙事的去中心化和总策展人的谱系代理权被忽视,反而促成了一种与十九世纪世博会极为相似的文化话语。她最后提出,西方世界的主要机构需要以尊重的态度重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复杂历史,而诠释学的意识以及对艺术作品生产的物质条件进行严格的语言学重建,也许是一个好的起点。在上半场的报告之后,贺婧和苏伟两位老师对同学的发言做出了点评和回应 李曼(Da Ros Raimonda)报告《30年的移置性:对“游牧(nomadic)”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策展实践的批判——从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和第13届卡塞尔文献展说起》 策展人、艺术史研究者苏伟评议硕博报告 硕博报告  下半场 硕博板块的下半场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博士生夏天主持,同样有五位同学发言。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郑念修的讲演题目是《第三者——跨越地缘政治的中国艺术家》。他选择了1996年的《Interpol, The art exhibition which divided East and West》展览中,谷文达作为中国艺术家所见证的东西欧的地缘政治与文化碰撞,也将展览和艺术推向探讨人类文化认同、价值观念和冲突的媒介状态。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的硕士生何钦雨在《地产投资美术馆的历史脉络与今日想象:以广东时代美术馆为例》中,以地产对美术馆的投资及其中国的跌宕起伏为两条线索,以时代美术馆为典型,分阶段回溯和重思该机构二十年来的发展脉络。她指出,地产投资美术馆是中国艺术界的一种特殊现象,这一具有强烈时代条件的行为对于建构中国当代艺术的生态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机构的内容生产、区域布局,以及与政府、投资商的个中转圜,交织出一个内部极其复杂、又极度富有张力的“战场”。 郑念修报告《第三者——跨越地缘政治的中国艺术家》 何钦雨报告《地产投资美术馆的历史脉络与今日想象:以广东时代美术馆为例》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硕士生杨启晨报告了《超越实验音乐/声音艺术:泛媒介视角下的中国当代声音实践》,他认为:首先,“声音艺术”在西方面临着如何被定义或分类的概念困境,这反映了当代艺术的焦虑症状;其次,中国当代声音实践始终在边缘爆发,所谓的实验音乐和声音艺术是纠缠和共生的,这给当下理论和实践提出破局可能性;最后,泛媒介视角不仅有助于更新传统媒介观念来超越实验音乐和声音艺术的概念藩篱,而且让我们可以更好立足本土经验来为未来实践持续赋能。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硕士生王佳仪的报告题目是《“虚幻地球村”:论中国当代艺术电子游戏作品在全球化中的表达》,她从游戏作为艺术作品和电子游戏作为当代艺术的对比切入,结合游戏开发技术发展和中国当代艺术处境,将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电子游戏作品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并解读这些作品应对不同程度全球化的叙事策略。她提出,电子游戏是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时兴媒介,而疫情后的全球化语境正处于新的阶段,因此当代艺术中电子游戏的发展还有极大的、值得期待的空间。 杨启晨报告《超越实验音乐/声音艺术:泛媒介视角下的中国当代声音实践》 王佳仪报告《“虚幻地球村”:论中国当代艺术电子游戏作品在全球化中的表达》 硕博报告下半场最后一位发言的同学是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的博士生陈展豪,他汇报的题目是《新自由与新本土:全球化境遇下中国当代艺术的两副面孔》。他借用了《十月》(October)杂志的主编大卫·乔斯利特(David Joselit)的理论框架,从新自由主义和原教旨主义(本土主义)两个层面去解读中国当代艺术的境况。他以姚清妹、韩梦云、杨圆圆、蒲英玮等年轻的中国-国际艺术家为案例,剖析新一代艺术家及其艺术创作在全球化与本土化对峙过程中的张力,并指出中国当代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前卫”与“传统”之间的错位关系。在西方与第三世界或者说社会主义国家相互接洽的过程中,艺术家更多是在扮演一个“信使”的角色。在他看来,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已经没有所谓的“中国”身份与“中国”主义,某种程度上,新自由与新本土就是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在下半场的同学发言之后,翁子健和刘秀仪两位老师对同学的发言做出了回应。 陈展豪报告《新自由与新本土:全球化境遇下中国当代艺术的两副面孔》 亚洲艺术文献库资深研究员翁子健评议硕博报告 12月30日  下午  议题二 在“去中国化”状况之中:困境及其可能 主题发言  上半场 下午的论坛主旨围绕“去中国化”状况中的艺术困境及其可能展开。发言也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由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副所长刘畑主持。第一位发言者是艺术家王拓,他的题目为《创作的债与账》。在报告中,王拓播放了自己近年创作的两组作品的片段:《东北四部曲》及《第二次审问》。在《东北四部曲》中,王拓用多层次的叙事构建了由五四运动至近期社会事件串连起的近代中国的百年历史。整个项目并不是一个单纯讨论中国东北的作品,而是通过以东北作为一个历史样本和现实对象,进而讨论现代性进程的波折现状与儒家传统之间的矛盾,他认为这种撕裂性切近的历史脉络是由五四运动的挫折及其后的复杂历史演变所开启的。在创作东北四部曲之三《通古斯》时,王拓认为我们在启蒙运动上的挫折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在整个东亚近代史中所遭遇的集体困境。他由此带出了作品中发生在长春与济州岛被人遗忘的历史事件,提示由这些无法言说的历史伤痕所隐喻的东亚困境的内核。《第二次审问》则通过虚构的人物与情节回溯了89现代艺术大展中的七个行为作品,以此来探讨艺术在社会演进中所起到的批判作用。关于全球化困境,王拓认为其影响了两类看似矛盾的知识生产,一种是以迎合沟通为目的来印证对方的异域想象而没有真正的问题意识,另一种是不自觉成为西方左派理论下线而失去在地的批判立场。王拓认为,现在迫切的是如何面对真实的问题并试图去解决,而不同的区域需要对“块茎”进行更深层的挖掘才可能彼此产生有效的启发。在这次发言的题目上,王拓援引了一个作家写过的一段话:“不再去买时代的账,但时代的债,他还记得还。”在王拓看来,买时代的账是去追逐时代红利;而时代的债则是指每个知识分子本该去背负的东西,这是不应共谋,无法回避的责任。独立策展人、写作者刘秀仪回应,虽然上午一直在强调本土性,但当看到王拓的《东北四部曲》这一非常“本土”的作品时,却感觉到陌生。它包含了西方对于中国的观看,但西方的双年展体制脱胎于万国博览会,其本身就是殖民产物。王拓的作品指出全球和本土并非对立。虽然艺术史写作会找一个外部的敌人,但矛盾的是,一方面写历史的人需要对议题保持距离,另一方面如果不在这个语境下,则根本无法去进行有力的书写。刘秀仪还提到,“债”通常是一个金融术语,但王拓把它带到了一个更有趣的层面去讲述。中国乃至于整个东亚对于现代性,都在反复地讨论,而这些讨论其实都是现代性的一个延伸。 艺术家王拓报告《创作的债与账》 独立策展人、写作者、编辑刘秀仪回应王拓报告 第二位发言的嘉宾是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陆思培,她发言的题目为《过去三年我介入的社会介入式艺术,我与理论、与他人的关系》。对陆思培来说,她更关注项目或行动本身,而非展览或展览史。因为在她看来,如果从事展览相关的工作,依据她此前所学的博物馆学背景,则必然会推导出一个自身的行动逻辑,即每一次策划或策展都会形成一个特例。她以之前参与过的东南亚展览为例,认为仅仅从地理位置和展览机制出发去思考东南亚问题是不足够的,而在地的交流和经验却可以从中带出更多的东西。对此她分享了一些她参与过的在地性工作项目,包括共同创作、访谈、文献研究和翻译等等,同时也带出了许多她对于集体/小组,策划/参与这些问题的思考。陆思培总结了她过去三年介入的社会介入式艺术工作:一是先抛开展览,从观察者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项目目前需要什么样的工作,再去想展览可以在哪些层面协助到这个工作;二是从展示的角度思考,如何让观众感受到项目过程中的内容。无论何种展示档案都无法展示出项目全貌,因此选择让观众优先感受到什么就变得非常重要,而这个选择也需要明确的开放性,它包含一种观点和角度的传达,而非直接告诉观众一个确切的项目意义。 LEAP《艺术界》杂志主编赖非进行回应,她认为,陆思培的分享是一种相当异质性的表述,从发言题目就可以看出,她对于自己的定位和方法论的建立都是具有极强的自反意识。在赖非看来,陆思培的实践并不是按照既有的框架去执行的,当边界过于敞开的时候,许多问题就不是通过批评,而是通过对话来产生的。现在人们会评说很多语词被通约,被符号化,但其实是我们自己没有打开符号之外的东西。而在陆思培的很多工作中,就有很多贴地的对话和表达,能帮助我们打开思维的惯性,杜绝掉一些过快的理解或者过于懒惰的理解。赖非建议道,今天论坛上谈了很多全球和西方,如果能够把这些概念抛开来看,使自己更加脆弱一点的话,那么这个边界或许就会产生出更多对话的可能。 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陆思培报告《过去三年我介入的社会介入式艺术,我与理论、与他人的关系》 LEAP《艺术界》杂志主编赖非回应陆思培报告 主题发言  下半场 下半场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青年研究员鲁明军主持。亚洲艺术文献库资深研究员翁子健老师的报告《2008》聚焦于“2008年”这一时间节点。首先,他提出“作为过去的2008年”的观察角度,通过数据、文献和历史考察来了解2008年;其次,他将视角聚焦在“作为现在的2008年?”,即从当前角度去探索2008年,寻找具有实效性的信息源,如报纸、信件、时效性的出版物和网站上的评论;最后,他着眼于“作为未来的2008年???”,考察80年代艺术设想的未来与实际情况的差距,以及当时人的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他认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历史距离概念,即过去何时成为历史。时间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为我们提供了探究历史距离的便利手段。通过这三个角度的研究,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视角审视2008年的事件,可以全面理解这一特殊时刻在中国艺术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哲学博士、策展人、艺术评论人贺婧回应发言,她从回忆自己的2008年说起,将个人所经验到的戏剧性变化引入到讨论之中,同时也提示特定年份作为历史标志是丰富地层的一种入口,将事件置于历史的长时间结构中重新审视,可以避免将大量事件过滤掉,仅将极少部分重要事件标签化的风险,并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特定年份所承载的意义和事件的影响。 亚洲艺术文献库资深研究员翁子健报告《2008》 策展人、艺术评论人贺婧回应翁子健报告 策展人、艺术史研究者苏伟的报告《一份问卷》开始于一个问题:亚洲地区的历史研究是否仍然在主体性范畴内运作,是否仍然处于一种霸权/平权、中心/边缘、主流/替代性的二元逻辑之中?这种研究很少体现在主动与创造力层面,而是往往沉陷于叙述权争夺的泥潭,要么完全成为机构、个人建立职业合法性的工具。他认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研究寄身于差异极大的场域,极易变成某一理论框架或者方法论意识的奴隶,导致实证研究和观念研究变成竞争而非互补的关系。在“中国”这一矛盾场域中,是否有共通介质在历史与当下中幽回婉转,却提供了让我们(或许有限地)溢出给定的文化/政治框架的可能?今天的世界,使得我们被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被不断抽离出更复杂、广义的生活世界,被赋予明确的政治和身份属性。我们通过这种属性被识别,也通过这种属性形成了对各自的偏见。我们在工作中对这种属性蓄意破坏,也在生活中时常无意识地维护着它。 艺术家何岸老师回应,当代艺术无法逃脱对自我和他人的定义等身份问题,这些问题在总的结构之中来回答与过去截然不同的审美关系。他的焦虑并非来自苏伟老师所说的对“中国”的判断,因为如果假设自己到纽约工作,那更重要的是讨论自己在纽约的“在地性”而非“本土性”。对于拥有多重身份的艺术家,他们也未必愿意使用“艺术家”这一身份。另外,对于当代艺术家来说,除了知识考古之外,田野调查的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他的田野研究则是以魔幻现实主义方式嵌入到当代性之中。 策展人、艺术史研究者苏伟报告《一份问卷》 艺术家何岸回应苏伟报告 圆桌讨论 在最后的圆桌讨论环节,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所长卢杰主持现场的同学和嘉宾展开自由提问和讨论。在会议的尾声,卢杰老师回应了此次论坛的主旨命题。他指出,近年来,全球化的病症不断显形,政治分野与文化冷战日益加剧,在其所催生的“去全球化”进程中,也包含着一个日渐清晰的“去中国化”现实。我们该如何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价值及其在全球语境中的遭遇?卢杰老师认为本次论坛的所有汇报和发言都在不同程度地指向和直面这一矛盾的现实。最后,复旦大学的鲁明军老师感谢了会务工作人员以及前来参会的嘉宾同学,并寄语未来的第三届“展览史与当代策展实践”教学论坛。 圆桌讨论现场 卢杰(左)主持圆桌,鲁明军(右)参与讨论 现场听众提问 现场同学回应提问 全体嘉宾合影 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 & Social Thoughts (ICAST)  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ICAST)隶属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位于中国杭州,是一个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策展教学机构。ICAST致力于建构社会思想、媒体实验、当代艺术与策展实践的互动知识体系,探讨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思想形式对于当代智性和感性知识生产的意义。 ICAST联合国内外著名策展人、艺术家与学者,以文化研究、策展实践、媒体实验、艺术创作等四维互动的教育框架,培养具有现实感受力与独立实践能力的策展人和批评家。 复旦大学艺术研究院 Fudan Art Institute(FAI) 复旦大学艺术研究院(FAI)为实体运行机构,立足复旦的跨学科建设,以“重新阐释和建构中国传统艺术的话语体系”“重新认识和阐释西方现代艺术的文化结构”“推动艺术与前沿科学的创造融合”为三大主题域持续开展研究。以艺术哲学系为骨干,以复旦大学美术馆为依托,凝聚国内外科研教学力量,形成复旦在世界范围内艺术研究领域的特色和优势。 跨媒体艺术学院是中国美术学院最新锐的学科集群,也是中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实验艺术学院,聚集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与学者,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国际化教学团队,2010年被美国《亚太艺术》杂志评为“亚洲最值得期待的当代艺术教育机构”。跨媒体艺术学院的学术宗旨在于:促进媒体技术开发,推动当代艺术实验,从媒体中发掘创意,从技术中发显人文;以媒体实验、艺术创作、社会思想、策展实践四维互动的格局,在国际平合上推动当代艺术的跨学科研究和跨领域实践。学院专业一方面提供最前沿的新媒体艺术创作与媒体设计的训练,另一方面,强调社会思想与艺术策划的智识培养;注重媒体手段与思想方法的综合训练,致力于培养掌握新媒体技术、具有实验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当代艺术与媒体创意人才。 ...

走过2023,跨媒体艺术学院不断前行、蓬勃发展。成功举办各项活动,在艺术、教育和科技领域不断突破创新的边界。跨入2024,跨媒体艺术学院将以更开阔的视野,持续推动创新,深化国际合作,拓展跨媒体艺术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推动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深度融合,培养更多具有全球视野和创造力的优秀人才。不知去日,不可开来,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SIMA 2023 #1 感受力论坛2023: 作为教育的艺术&作为艺术的教育 2023年4月15日至16日,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主办了第四届“感受力论坛 2023:作为教育的艺术&作为艺术的教育”。本次论坛面对艺术/教育的新场域,通过具体的艺术创作与教学案例,交流媒体技术发展的前沿状况,热烈地探讨了工作过程中的新问题与新方法。 #2 2023跨媒体艺术学院毕业季: 世界巨灵 2023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毕业展以“世界巨灵”为主题,分为“涌流之寂”“人工艺能”“过河入林”“造物大陆”“动机”“入声”等展览板块。展览跨越现场表演、影像装置、动力装置、微缩模型、纪念碑装置等不同媒介品类,囊括AI人工智能艺术、中华未来主义、虚拟化身、模拟地景等多元主题,展现跨媒体艺术各种表现手法的有力集合。 6月16日,跨媒体艺术学院2023年毕业典礼举行,108名本硕博毕业生圆满完成学业,升起征帆、启动梦想。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寄语跨媒体艺术学院“成为一个艺术知识的实验室,一个社会创新的发动机”,跨媒体艺术学院的每一位同学“都要对最新的科学技术有最强的敏感性,同时要建立起思想的辩证、社会的意识、历史的感知”。 🎓2023年跨媒体艺术学院全体毕业生及老师合影 实验艺术系|涌流之寂 本次展览以“涌流之寂”为题,新兴的涌流在只增不减的枯燥冗长中使得认知变成屈从于内心的思考机器,机器的声音传至地心,从此成为一个古老的概念,否弃浮夸与矫饰,不假的简洁与诚实,等待欢呼着与新世纪的相遇,如同它会为回到纯粹而高歌一般。 开放媒体系|人工艺能 “人工艺能:ART.I.FICIAL”,是在探讨艺术与人工智慧之间的紧密甚至同源的关系。西文“人工”一词的拉丁文字根即手工艺、工艺品,它与艺术本为一回事。然而如今,人工智能带来了艺术史上最严重的一次革命,因为它打击着创造力、想象力的核心,人类艺术尊严的底线。 媒介展演系|过河入林 以“过河入林-从客厅到荒原”为主题,基于叙事工程,以毕业展作为教研平台、空间作为第一媒介、展演映作为领域、媒介史作为题材、纪念日作为路径、古希腊肃剧作为方法、人类图景作为目标。以三部曲为结构,序曲和展演映三部分互为支撑,拱卫主题。通过场景、情景和图景,呈现壮观和壮举。 硕博板块|造物大陆 基于元宇宙无限扩展的创造理念,以“造物大陆”为主题,围绕有关新的造物法则与方法论追问探讨,以其独有的引擎启动,在造物与大陆间穿行。探讨艺术家个体与技术世界的关系,并探寻着物与造物的诗性哲思。 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动机 8个方案中,有关于“展/示”元命题的思考质问,有对艺术及艺术史的重新阐释与批判,有对身边鲜活视觉现象的敏感捕捉;既不乏细微的观察切片,也包括宏大的历史画面,乃至尘封然而硝烟未散的战场。她/他们说:我们与同时代的人们共此凉热。 基本视觉研究所 自由艺术工作室|入声 用“入声”做展览标题,既是对入声脱落、与语言关联的文明形态问题的回应,也是借机自我审视。15位创作者即将结束一段漫长的学校生涯,又马上进入新阶段,展厅成为试音场,一切才刚刚开始。 #3 跨境逢新 2023年秋季,跨媒体艺术学院顺利搬迁至象山校区,教学空间全面升级。恰逢迎新季,跨媒体艺术学院于10月8日召开“跨境逢新”——新生见面会暨“新生第一课”,院长李凯生、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徐元、副院长兼副书记闵罕,各系所教师代表寄语新生,共116名新生参会。 1928年,时任大学院院长蔡元培先生在西子湖畔创立第一所综合性的国立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院。 2023年,时值中国美术学院建校95周年、跨媒体艺术学院建院13周年。学院邀请历届毕业生代表,为母校书写“家书”,他们中有对往日校园时光的美好追忆,有对恩师与母校的感激之情,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盼与真诚祝福。 #4 “永续之籽”教育计划: 向山学园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与《艺术新闻/中文版》在2023年联合发起了交流共学与创作支持项目“向山学园”。在2023年10月14日-16日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完成了三天密集的学习与交流,从这个培育“永续之籽”的园子开始,一张全球性的生态艺术实践与思想的网络正在塑造与发展之中。 #5 向达·芬奇提案 上海科技艺术大展暨第七届国际跨媒体艺术节 2023年10月28日,“向达·芬奇提案——上海科技艺术大展暨第七届国际跨媒体艺术节”于张江科学会堂启幕。在10月29日至11月13日的十六天展期内,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驱动全新的开放界面,通过艺术创作、学术论坛和展演项目汇聚一个时代的创造性能量,邀请达·芬奇来到二十一世纪,共同思考当今艺术与科技背后的人类时代命题。 我歌唱带电的肉体:灵魂在哪里? 透视或世界观:山水作为方法论 天人之境v3.0 Panel 21:向达·芬奇提案——21世纪的文艺复兴人 程序员与小提琴 “Counter-Culture” ?重置技术的一切(不)可能性 #6 第八届网络社会年会 “Counter-Culture”?重置技术的一切(不)可能性 文化是人文学科的志业,不取决于个人意向,而是取决于基于自然语言所可能的所有媒体。每一种技术发展都镶嵌于特定的文化中,“Counter-Culture”不仅反对技术发展论的单一思考,也是扩充、改变、宣传技术环境的媒介。人文学科曾经快要拜倒在能阅读字母和数字的现代机器(计算机)的光线照射下,由是,我们需要建立“Counter-Culture”的新阵地,挑战单一技术线性发展史观,使得人文学科再度成为维系人类思想高度但不惧于思辨技术发展之一切可能的堡垒。 #7 家庭编年史 七十九位同学、七十九份家庭编年史。一代去,一代来。一代又一代。生老病死、苦与痛、爱和荣耀。每一个家庭、家族和家乡都是丰富的和独特的,如同伊塔罗·卡尔维诺对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格医生》的评价:“不是大人物创造历史,也不是小人物。历史运作如植物王国,如春天树木的转变。” #8 社会实践课程展 ◎大师的起点 ◎列岛影像志 ◎五感起大厝 ◎北归·考古 “大师的起点”是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的社会实践课程,面向二年级上学期新进入跨媒体艺术学院的同学。通过聚焦浙江金华永康市四方老厂区,以及对吕克·贝松的电影《最后决战》(1983)进行影像结构性临摹,将当地的历史遗存与文化资源相结合,重现、再创电影中的片段。希望同学们利用影像、摄影、装置、行为现场等多元媒介进行创作,也是实验艺术系“基础训练、驻地创作、社会调研” 三合一的新尝试。 列岛·影像志项目为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长期的社会实践项目之一。此次展览聚焦于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以不同家庭背景、各种职业和年龄层的市民的真实故事为整体叙事背景,形成列岛群像,以纪实摄影手段呈现,从而展开列岛的家庭变迁图景,演化社会进程。 “五感起大厝”是一场融合追本溯源(田野考察)、钜细靡遗(感受力与观察力)、神奇莫测(技术的想象力)的高能跨时空“闽南五感”之旅。“厝”是存在于闽文化中的词语,意为房屋;“五感起大厝”,则是艺术家们试图通过在泉州的社会实践所带来的强感知力实施的“平地起高楼”计划。 作为北宋都城的汴梁(开封)和杭州有着血脉渊源。“北归”从杭州出发, 向北游历、考察那些著名的历史场域,在具体的历史场景中接近历史,体验并与之做对话,对人、思想、社会、历史、图像之间的联系做出自己的思考及提出自己的问题。借用“考古”这个专有名词来指代考察的过程,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关注点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件或者多件物品,在此基础上展开研究与创作。 #9 国家一流课程 存在巨链-行星三部曲 DISEGNO - 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之歌 / 作品《起风了》 媒介展演系《叙事工程》本科课程荣获2023年第二批国家一流课程。 教学团队:牟森 马原驰 信阁 梅悦子 赵炟 李京键 朱朝晖 叙事工程(Method Scenography)为媒介展演系的核心课程。作为课程体系,叙事工程有两个互为关联的面向:空间和时间。空间面向的课程系统为存在志(Topologies),时间面向的课程系统为编年史(Chronicle)。借用拓扑概念,用地质的方法来面对时间和空间演变中的变量,尤其是不变量。空间面向的课程系统为展开-存在志,品类为巨构。时间面向的课程系统为演化-编年史,品类为剧集。两者相互作用,互为交融。剧集式的巨构和巨构式的剧集。 #10 #10 教师展览 ◎天际线:管怀宾作品展 ◎山水精神:高世强的宇宙观流动影像艺术 ◎天际·园象:管怀宾作品展 天际线:管怀宾作品展 展览时间:2023年8月13日—11月12日 展览地点: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金鸡湖美术馆 学术主持:高世名 策展人:崔灿灿 展览总监:戚瑶亮 山水精神:高世强的宇宙观流动影像艺术 展览时间:2023年10月18—20日 展览地点:伦敦玛丽女王大学BLOC电影院和空间 策展人:余天琦 天际·园象:管怀宾作品展 展览日期:2023.12.15-2024.1.14 展览地点:宁波美术馆2-3号厅 主办单位:宁波美术馆 策展人:千叶成夫 跨媒体艺术学院是中国美术学院最新锐的学科集群,也是中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实验艺术学院,聚集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与学者,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国际化教学团队,2010年被美国《亚太艺术》杂志评为“亚洲最值得期待的当代艺术教育机构”。跨媒体艺术学院的学术宗旨在于:促进媒体技术开发,推动当代艺术实验,从媒体中发掘创意,从技术中发显人文;以媒体实验、艺术创作、社会思想、策展实践四维互动的格局,在国际平合上推动当代艺术的跨学科研究和跨领域实践。学院专业一方面提供最前沿的新媒体艺术创作与媒体设计的训练,另一方面,强调社会思想与艺术策划的智识培养;注重媒体手段与思想方法的综合训练,致力于培养掌握新媒体技术、具有实验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当代艺术与媒体创意人才。 ...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与《艺术新闻/中文版》在2023年联合发起交流共学与创作支持项目“向山学园”,“永续之籽”教育计划由CHANEL特别提供支持。在2023年10月14日-16日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完成了三天密集的学习与交流,从这个培育“永续之籽”的园子开始,一张全球性的生态艺术实践与思想的网络正在塑造与发展之中。 “向山学园”交流共学与创作支持项目海报 “向山”是中国美术学院校园所在的杭州象山的谐音,此次“向山学园”所在的课堂位于象山的中国美术学院民艺馆内,山提供修习之所,“向山”之途,也寓意我们重建与自然和万物联系的精神找寻。 园子需要不同的物种才能构成生态,在这所学园里,专注于中国传统自然观研究与山水画创作的张捷教授,生态思想与视觉艺术交叉领域的思想家T.J.迪莫斯(T. J. Demos)教授,投身于生态艺术实践与教育的艺术家郑波,生态艺术项目策划人菲利帕·拉莫斯(Filipa Ramos),致力于可持续建筑实践的建筑师陆轶辰,生态学家赵云鹏教授等六位导师的汇合,构建了跨学科的智识结构。经过公开招募与评审获得入学资格、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16组(22名)学员也有着视觉艺术、建筑设计与生态学等不同学科的背景,他们的创作提案与六位导师不同维度课题的交融,其共同交流与学习的过程是多元而杂交的,“向山学园”所倡导的结合创作、研究、教学、讨论与田野经验的“学园式”共学方式,共同孕育出一个有着多元生命力的“学园”。 6位共学导师|从上至下,从左至右依次为:郑波、菲利帕·拉莫斯(Filipa Ramos)、张捷陆轶辰、赵云鹏、T.J.迪莫斯(T. J. Demos) 16组入选者|从上至下,从左至右依次为:陈啟恒、陈锐城、吕洁雅&陈钰林&刘欣宇、董宇昊&赵凡谷蔚然、韩智同、简国荣、解睿李雨轩、盛成成、翁喆颖、王楷竣&吴浩岳&柏乐徐鑫桦、张家振&崔佳璇、张天怡、诸葛瑞静 在密集的课程与讨论之外,我们回到此次发起“向山学园”的初衷,再次追问从感知与意识,从思想到行动,艺术以及不同学科的汇聚,可以为生态与环境的改变做什么? T.J.迪莫斯认为,艺术家们能跳脱原有的气候变化与生态学的思维框架,在一种跨学科、交叉领域的方式中富有想象力地思考和创造。策展人菲利帕·拉莫斯更认同那些在主题和工作方法上,贯彻道德伦理和关怀自然世界的艺术家。 郑波则表示艺术家通过创作,可以“让我们重新跟植物产生感情。只有当我们有感情的时候,我们才有真正的改变”。陆轶辰说:“除了利用技术性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做的事情便是鼓舞更多的人去关注环境问题。” 在张捷看来,中国人自古以来所向往的打开心灵拥抱自然的营造法式,将自然观作为园林造境的方法论,以及在其中所获得的精神自由,依然适用于今天与未来。赵云鹏则相信:“拥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人互相激发,认识与欣赏自然的美感和作用,意识到我们所面临的危机,然后去创造手段和路径来延缓甚至改变这种恶化的趋势,恢复重要的生态系统。” 郑波、菲利帕·拉莫斯(Filipa Ramos)、张捷、陆轶辰、赵云鹏、T.J.迪莫斯(T. J. Demos)六位导师课程现场( 从上至下,从左至右依次查看图片) 在“向山学园”所讨论多个学员的提案都以周遭的物种作为主体,生发创作实践,反思人类世危机并共情于万物。从对周遭物种的观察到更深层地思考生态环境问题;从视觉艺术的学习到跨学科的创作整合;从跳脱过往的艺术范式到寻找生态艺术的新语言……在评议过程与讨论中不断浮现的新问题,也将是学员们未来从发想到行动的路径参考。 学员步行穿越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山林,在户外的地方生态学课程中了解和认知沿途所见的草木的物种与属性。 10月14日,“向山学园”开课第一日,导师与学员及主办方工作人员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民艺博物馆“向山学园”课堂外合影。 “向山学园”课程部分的结课并非项目的结束,而是预示着启发与联合的开始,入选者通过与导师交流完善的作品提案已收录于“向山学园”交流共学与支持项目特刊,随《艺术新闻/中文版》2023年11月刊出版;学员最终“落地生根”完成的作品将在“永续之籽”后续艺术项目中得到呈现。 《艺术新闻/中文版》“永续之籽2023·向山学园”特刊随《艺术新闻/中文版》2023年11月刊出版 “永续之籽”教育计划之“向山学园”相关阅读 “永续之籽”教育计划(Seeds Project: Education Program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由《艺术新闻/中文版》发起,由CHANEL特别支持,旨在“面向新生态,发现新世代,孕育新创作”。该教育计划在2023年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联合开启交流共学与创作支持项目“向山学园”,聚焦当下人类与万物共同面对的生态与环境议题,以公开招募的形式向中国各大高校在读的艺术创作者征集作品提案。经由专家评审团的评选,入选者将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与6位活跃于国际生态思想与艺术实践、可持续性设计以及生态学研究领域的导师一起展开为期3天的共学体验,包含一系列交流、讲座、工作坊和实地考察。入选者通过与导师的交流完善作品提案,并由《艺术新闻/中文版》进行主题出版,完成的作品将在“永续之籽”后续艺术项目中呈现。 跨媒体艺术学院是中国美术学院最新锐的学科集群,也是中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实验艺术学院,聚集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与学者,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国际化教学团队,2010年被美国《亚太艺术》杂志评为“亚洲最值得期待的当代艺术教育机构”。跨媒体艺术学院的学术宗旨在于:促进媒体技术开发,推动当代艺术实验,从媒体中发掘创意,从技术中发显人文;以媒体实验、艺术创作、社会思想、策展实践四维互动的格局,在国际平合上推动当代艺术的跨学科研究和跨领域实践。学院专业一方面提供最前沿的新媒体艺术创作与媒体设计的训练,另一方面,强调社会思想与艺术策划的智识培养;注重媒体手段与思想方法的综合训练,致力于培养掌握新媒体技术、具有实验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当代艺术与媒体创意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