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2024

活动 / Event山水剧场——高世强个人艺术展 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 Shanshui Theatre - Solo Art Exhibition by Gao Shiqiang: Celebrating the 25th Anniversary of Macau’s Handover to China 开幕日期 / Opening Ceremony2024.12.11 展期 / Exhibition Period2024.12.11— 2025.1.5 地点 / Venue婆仔屋文创空间A2展览厅Albergue SCM – A2 Gallery澳门望德堂区疯堂斜巷8号 开放时间 / Opening Hours每日开放(中午十二时至晚上八时)Opens every day, from 12:00pm to 08:00pm 星期一(下午三时至晚上八时)Monday, from 03:00pm to 08:00pm 免费入场 / Free...

12月6日下午3点,在简约的开幕仪式后,“环球同此凉热-练习1”于仓美术馆的4、3、2馆正式开幕。整个展览在三个狭长型的展馆内,以三个短视频与一份田野研究报告,构成整个展览的视觉思想架构,这三个短视频与研究报告,分别为:在巴勒斯坦,我们永远不会长大(短视频);阿桑奇被从厄瓜多尔驻伦敦大使馆带走(短视频);山寨手机(研究报告文件);中国探测火星的天问一号总设计师张荣桥说:有能力改造火星,为何不更好打理地球?(短视频) 在巴勒斯坦,我们永远不会长大 “在巴勒斯坦,我们永远不会长大。”一位巴勒斯坦孩子回答记者采访,转自Jad Ibrahim的Instagram 第一个展区入口,除了展示在互联网上被广泛流传的巴勒斯坦小孩回答记者提问的短视频外,还包括中国外交部条法司司长马新民在海牙国际法庭的听证会上的发言全文,他引用国际法说明:巴勒斯坦人民有权武力反抗外国压迫。这场发言也成为全球声援巴勒斯坦活动中,时常被引用的法律依据。 《大爆炸》,闵罕,195×100cm,纸本木炭,2021年 穿过这个“题旨”后,为闵罕两幅名为《大爆炸》《深渊-大章鱼》的纸本木炭画。画中如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与深海中的巨型章鱼,似乎在巨大的能量裂变与深海的超高压下,与其他物种混合成一个意指当前世界正处于大混乱的现实境况。 《万物》系列,范可怡,40.6×30cm,墨水、矿物颜料、拼贴,2023年 接着吴若溪两幅《看着废墟下的所有!》与《地狱(HELL-0)》与范可怡《万物》系列作品,则从不同面向展示各种形式的暴力——始终无所不在。 韩佳欣,龙华汽车站田野调查(进行中的田野研究与报告) 展览现场 接着是韩佳欣对深圳龙华汽车站的“三和大神”田野研究报告与阮璐欣对深圳务工者中的湖南人群体的田野研究报告,分别呈现当前的零工经济下,无数人成为“在地流放者”的现实处境。 《如何射击和如何反射》,王芳艺,120×90 cm,集成摄影,2024 年 展览现场 相对于这两份田野研究报告,同展区王芳艺的《如何射击和如何反射》与何蕊的《衍化体01》都以数字技术呈现新异化状态下的“异人”形象。而刘汶杰的《两种俗头》与陈苏元的科幻小说三则,前者通过堆叠两种简易造型的陶土头像,提问我们是否可能跨越对他人的刻板印象与标签化的局限。后者则通过三则短篇科幻小说,质问当前的加速时代,是人类社会的最优选择吗? 《城市比赛:公平竞争》,史宇昕,7分15秒,行为影像,2023年 展览现场 史宇昕的《城市比赛》系列作品则将不显眼的城市微型设施,改造成可游戏的空间。“回溯算法”小组的《剩余影像:压缩的价值》通过仿直播形式,尝试在超扁平的时代,探索是否可能消解算法控制下的劳动形式,借此重思劳动的意义为何。 《名字没了,怎么办?》,陈界仁,7分34秒,黑白、有声影像,2017年 随着对当代社会一系列的调查、质问与提问,展览进入到由录像作品构成的“非家”世界,在陈界仁的《名字没了,怎么办?》中,与台湾资方抗争长达二十几年的华隆女工,于滂沱大雨中,反覆念诵“名字没了,怎么办?怎么办?名字没了”,随着持续不止的念诵声,女工们仿佛由抗议者逐渐成为了“互为观音”的自救与互救者。在杨静蕾的《夹缝》中,观者如同坐在车内,看着行驶在虚拟的游戏画面与后视镜中的现实场景,但我们永远不知道车将开往何方。 《两片海与三座岛》,秦晨茹,18分17秒,双屏影像,2024年 《亲密修辞》,吴紫睿,11分10秒,彩色有声影像,2022年 在秦晨茹的《两片海与三座岛》中,看似正常、温馨的家庭,却隐隐呈现难以言说的隔阂,间接反应出当代人对于如何表达“爱”的困难。在吴紫睿的《亲密修辞》中,以剧场形式,探讨老人群体在面对代际、社交与丧偶等问题下的某种不知所措,如同片中的老奶奶因泪腺阻塞而产生的溢泪现象,致使旁人完全不知老奶奶此刻的真实情绪为何。 《地鸣之后》,李想,14分32秒,彩色有声影像,2024年 在李想的《地鸣之后》中,记忆里老家附近的山,从成为采石场到逐渐被开挖成一片破碎之地,但过往炸山时的轰鸣声,却似乎持续至今。这个单元的最后一件作品,为王子月拍摄于2014年的《罅隙浮生》,拍摄地点正是此次的展览地点——转塘,影片拍摄于城市改造拆迁过程中的最后时光。片中将待拆的房屋,视为一个个各自独立的舞台空间,负责拆屋的农民工、从外地至转塘捡拾钢筋的孤独老妇、曾经租屋于此的年轻学生,各自进行着他们日常与非日常的行为。全片并未出现任何拆屋画面,只在影片即将结尾时,出现一件件衣服被从楼上丢弃至地面——这似乎隐喻着,无论原来的居民或曾经的租客是否会返回改建后的新房,他们都已不可能回到原来的“家”。 《罅隙浮生》,王子月,5分44秒,三频录像,2014年 在展区入口,说出:“在巴勒斯坦,我们永远不会长大”的巴勒斯坦小孩,据说已死于以色列对加沙的某次轰炸中。对此,我们无从查证。但只要我们还有肉身之人的共感之情,那么看似遥远的加沙,并不遥远——因为我们都身处同此凉热的环球中。(待续) 展览现场 关于展览 环球同此凉热 练习1 Same Warmth and Cold throughout the Globe  Practice 1 展期:2024.12.6-2025.01.10 地点:仓美术馆4、3、2号厅(杭州市西湖区象山艺术公社E1幢) 主办:中国美术学院 跨媒体艺术学院 承办:艺术感知与视觉思想研究所 策展:陈界仁、闵罕、唐晓林 策展助理:李想、樊金琪 展览执行:郑丽镇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曹明浩&陈建军、曹澍、陈界仁、陈苏元、陈薇、范可怡、傅冠丰、谷秋波、韩佳欣、何蕊、回溯算法、姜奕竹&李程锦、金煜皓、劳小武、李想、林诗君&张采虹、刘思佳、刘汶杰、刘星语、马之淼、闵罕、秦晨茹、阮璐欣、沈业蕾、史宇昕、汪英哲、王芳艺、王子月、吴若溪、吴紫睿、武子杨、徐诺、杨静蕾、詹成哲、赵莲涟、赵雪彤 ...

第九届网络社会年会“复音的全球南方:技术交流的空间”于11月7日-11月9日在泰国清迈举行。在主板块嘉宾演讲及硕博论坛正式开启前,我们和与会学者一同探索了清迈这座宗教寺庙与数字游牧相互编织的城市,并探访本次活动支持单位全球华人数字共享社区(GCC)及四海社区(4Seas),参与其Pop-Up City交流活动。 11/7 City Tour 清迈城市之旅 11月7日上午,携年会嘉宾游览和探索位于泰国清迈市郊素贴山之巅的标志性寺庙——素贴寺(Wat Prathat Doi Suthep)。 11/7 4Seas Pop-up City 探访四海社区 11月7日傍晚,携年会嘉宾共同参观由海外游牧华人创立的清迈在地社区——四海社区(4Seas)所在地 Mountainview。 Nicolas Hu向大家介绍全球华人数字共享社区(GCC) 4Seas主要贡献者Nicolas Hu向我们介绍GCC、4Seas等全球-在地华人数字共享社群,意图打造在家庭、工作之外的第三空间,为人们提供交谈、社交甚至共同治理、可持续生产的空间,并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这一可持续发展。暂别在地华人数字游民社群,我们回到清迈大学校园,开启本次年会的主板块讨论。 11/8 Opening Remarks 开幕致辞 黄孙权 中国美术学院网络社会研究所 Prof.Huang SunquanThe Institute of Network Society 各位早上好!能够在美丽的清迈、清迈大学的校园里相聚,真是一个奇妙的时刻。我想向远道而来的讲者们表达由衷的感谢,也感谢无法亲临现场、在线上参加的讲者们。当然,特别感谢清迈大学和ICDI的协助,使这一切成为可能。我还要感谢GCC对我们拓展公共项目的支持。这一周,这座城市充满活力,举办了超过百场活动——在这里,科技、知识和文化以令人惊叹的方式交融、演变。能够参与这场热烈的交流,深感荣幸。 今年是我们网络社会年会的第九年。每年我们都深入探讨与社会现实相关的主题,并邀请学者、艺术家、策展人和研究人员与我们一同探讨。 今年,我们来到了全球南方。长期以来,这个地区被北方/中心的技术和资本深刻穿透,掌控着发展的节奏,导致了“慢性贫困”,正如萨米尔·阿明所说,这是依赖理论的受害者,一种“不发达的发展”。今天,流向南方未变,但增添了科技气质,由一群更为自由意志主义者的数字游民来继承六零年代嬉皮、七零年代美国的新公社主义者,九零年的新世纪旅行者的旅程。我一方面对此文化的丰富与多彩感到兴奋,但也不免忧虑,这种热带的天堂只是旧囚笼里的新梦想,难道还能禁锢一整代的年轻人理想吗? 某些加密社群喜爱的公关高手巴拉吉・斯里尼瓦桑(Balaji Srinivasan)说的“网络国家”几乎变成了他们的圣经,听起来就像要抹除现实中更深刻不平等起源的私有花园。要搞清楚,他们关心的是股份持有者(shareholder),而不是利益关系者(stakeholder)。也不要忘了,从2008年以来(金融灾难与比特币开始的那一年),全球财富收入不平等加剧,2020年全球最富有的12.2%成年人拥有84.9%的财富,2008年,前1%人群的收入份额约为18.5%;到2020年,该比例增至19.3%。 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达隆·阿西莫格鲁和西蒙·强森,在他们的著作《权力与进步》中指出,当前的“进步”再次让少数精英企业家和投资者受益,而大多数人却感到无力。他们认为,只有在社会权力基础改变的情况下,更包容的技术的愿景才有可能实现。而这正是我所期望的——全球南方能成为推动社会变革和包容性技术的全球多数力量。我希望这一转变能从清迈开始,甚至能从接下来两天的对话开始。 再次感谢大家! Good morning, everyone! It feels truly magical to be here in beautiful Chiang Mai, right here on the campus of Chiang Mai University. I’d like to extend...

“幕间:策展教育?” Intermission: Curatorial Studies/Education? 2024年11月3日-4日,Panel 21 二十一世纪艺术/教育国际论坛“幕间:策展教育?”(Intermission: Curatorial Studies/Education?)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顺利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联合承办,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ICAST)策划执行。 Panel 21 二十一世纪艺术 / 教育国际论坛此番聚焦策展教育,旨在聚集全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共同讨论策展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论坛演讲覆盖了策展史的重要案例,近年来活跃于国际舞台的各地区的机构与学院实践,以及对“策展”和“教育”相关的总体性思辨。论坛的特别版块“时刻与现场”则为海内外青年策展人、研究者及策展教育实践者提供了一个表达与对话的平台。 Panel 21国际论坛“幕间:策展教育?”现场 论坛回顾 11月3日 上午 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闵罕为论坛作开幕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闵罕为论坛作开幕致辞。她指出,在当前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策展教育的复杂性显然尚未得到充分揭示,也未受到足够关注。中国美术学院在长期“教”与“学”的过程中,始终坚守着“立人”的使命,而跨媒体艺术学院则在“作为教育的艺术”和“作为艺术的教育”的辩证关系中不断实践与探索。闵罕副院长热切表示,期待与所有参与者进行真诚的思想交流与合作,共同站在一起,走出历史的断裂时刻。而策展教育,则将成为“幕间”的种子,它所带来的互联、共生的创造力与感受力,将是让幕间时刻重新焕发生机并使个体获得解放的艺术契机。 问题与视域 主持人:卢杰 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所长卢杰发表论坛引言 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所长,本次国际论坛发起人卢杰教授为论坛发表了题为“幕间”的引言。卢杰教授简要回顾了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的创立背景与自我定位,并以全新的LOGO及过去所发起的数个核心项目为切入点,阐发了研究所的核心办学理念。ICAST将当代艺术理解为一种社会思想,将策展理解为一部“行动之书”。引言以发问结束:策展性(curatorial)是否可以作为人文学科、博雅教育的基础,是否可以成为融汇文学与语言、哲学与美学,身体与行动,政治经济学的维度,视觉与媒介的创造,现实生活的体验与把握,激发主体性与政治性的生命教育?他认为,各位嘉宾汇聚于此,带来普遍性和在地性的思考,对诸多问题以及“问题的问题”进行反思,这正是策展教育作为行动政治的意义所在。作为首日论坛上半场的主持人,卢杰教授的引言也正式开启了论坛的第一板块。 特里·史密斯 Terry Smith 悉尼大学艺术史系荣休教授、匹兹堡大学艺术与建筑历史系当代艺术史与理论安德鲁W. 梅隆荣休教授 世界问题——当代策展教育 World Questions—For Contemporary Curatorial Education 特里·史密斯发表演讲《世界问题——当代策展教育》 特里·史密斯从当今众多“世界问题”出发,提出了“视觉艺术展览复合体”(Visual Arts Exhibitionary Complex)和“开放罢工”(Open Strike)的概念,回顾了迄今为止出现的重要策展实践,并向所有与会者发问:当代的条件下,什么样的文化工作、艺术创作和策展是必要而又可能的?我们如何将策展推向解放、平等与同时代性(coevality)?他指出,今天的“幕间”并非两个世界秩序之间的停顿,因为历史并非单向地朝向新的一幕,风暴从多个未来吹来。要从这些潮汐和流向中解放出来,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历史中的诸多案例,来回答当下的世界问题,这也是策展教育在今天必须面对的问题。 张颂仁 Chang Tsong-zung 香港汉雅轩总监,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客座教授,ICAST共同创办人 培育生活力的艺术教育 Art Education as a Curatorial Program of Human Livingness 张颂仁发表演讲《培育生活力的艺术教育》 张颂仁从蔡元培创立国立艺术院时提出的“中西会通、艺理兼重、诗性沉思、艺术启蒙”思想入手,介绍了自己与中国美术学院同事们发起的几个重要项目,包括2008年第三届广州三年展“向后殖民说再见”、汉雅轩三十年回顾展“三个艺术世界:中国现代艺术史中的一百件艺术物”、以及在台北市立美术馆举办的“黄盒子:台湾当代书画展”等等。他认为,艺术在全球范围内正处于激烈变化的十字路口,此刻我们需要意识到,每个地区必须找到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法,而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也会影响他们的视角。以杭州为视角,张颂仁教授将这些实践和思考置于中国美术学院的历史脉络中,旨在把一个已经进行了整个世纪的“当代”愿景进行重新定位和再次推敲。 思想与观点 主持人:卢杰 碧翠丝·冯·俾斯麦 Beatrice von Bismarck 莱比锡视觉艺术学院教授,策展文化硕士项目发起人 成为客人 Becoming Guest 碧翠丝·冯·俾斯麦发表演讲《成为客人》 碧翠丝·冯·俾斯麦以第十五届卡塞尔文献展作为主要案例,对“好客”(hospitality)与主客关系进行思辨。她认为,策展中的主客关系决定了展览的好客属性,以及由此塑造的复杂关系。传统上,我们往往通过主人-客人的框架来思考策展,然而,在当下的社会政治危机背景下,这一关系发生了变化。在第十五届卡塞尔文献展中,传统的“客随主道”不再成立,反而各类角色在展览中互为客人。这其中的“客人”不仅指ruangrupa,还包括卡塞尔文献展委员会、卡塞尔市及文献展管理公司(documenta GmbH),它们之间的动态关系不断变化。碧翠丝·冯·俾斯麦认为,这种变化反映了一种新的策展性:不同主体间的相遇不应再是主导的、具有等级差异的,而应理解为相互之间的“成为客人”,从而为建立一种互惠(reciprocity)关系创造条件。 乌特·梅塔·鲍尔 Ute Meta Bauer 南洋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媒体学院教授,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当代艺术中心首席研究员 “关怀”是一种毒药 Curare Is a Poison 乌特·梅塔·鲍尔发表演讲《“关怀”是一种毒药》 乌特·梅塔·鲍尔结合了在麻省理工学院、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南洋理工大学的教学经验以及自己的策展实践,发表了演讲。她指出,今天我们都深深感觉到现有的框架已经无法应对当今世界所出现的挑战,这是她与学生们都深有感触的。对此,她回溯了“策展”(curare)一词的词源:虽然“curare”意味着关怀与服务,但从字面上看,它也指一种毒药——“箭毒”(curare),这种毒药能够麻痹身体或使猎物迅速死亡。她以自己担任艺术总监的2024年迪里耶当代艺术双年展和联合策展的第17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以及其中的各类作品为例,强调了策展(curare)的另一层含义:敏锐而锋利地回应当下的社会、政治与经济现实。 盖比·恩科伯 Ga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