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书写”,我用英文 holographia 来指代 holography(全息影像)目的是提醒大家回到希腊文 graphia 的原意,去探究其本质指向的更广义的书写。这种书写不仅是据实以记,更是创造性的全面书写。以书写来定义全息,是避免将其认定为影像记录的技术;而反之,全息意义下的书写既是一种创意的表述,更是强调切身手感的哲匠精神。全息的书写中“笔触”的触感犹存,而手所掌握的工具不断延伸变换,在时空纵深中力透纸背。
因此,全息书写是一种光场 (light field) 意识形态;是打通过去现在未来,超越媒介平台,解放思维模式的创作意识。回到“跨媒体”的意旨,我理解中跨媒体并非仅是以不同的现有媒介进行跨域创作,更是要回归到 intermedia 一词的原初定义,即在几重媒介之间创造性地发明出新的媒介,并在现有媒介的溢出阈中书写和创作。我们在跨媒体艺术领域中整合VR科幻,人工智能文学,机器书写,中国赛博格,社交媒体行为,表演性装置,跨媒介巨构等,正是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持续开拓各种媒介场域的实践。
本次国际跨媒体艺术节集中呈现跨媒体艺术学院年轻艺术家的百余件最新作品,并邀请来自瑞士、土耳其、美国、日本、俄罗斯的国际艺术家共同参与。展览分为三大区块,分别对应着三个研究创作系统:赛博(开放媒体),出逃(媒介展演),漫游(实验艺术)。
“赛博”是指在进阶的赛博时代,即赛博耐提克(控制论)世界已成为日常,在社交媒体已占据并改变了包括个体身份、亲友关系、货币流通等生活现实的当下,我们所面临的“赛博倒错”:现实与虚拟的互为表里,肉体存在与体外意识的共生,未来与历史,未知与已知的纠缠互卷。此一时代特有的恍惚与倒错在艺术家的创作中凝结成为一系列的反思和发散的研究型创作议题:人工智能汉字诗歌,中国赛博格,浑天时空观,心印宇宙虚拟现实,未来城市生态,数据生命,生物权力,视听官能联动,开放式科幻书写,社交媒体迷因等。
“出逃”是以文学名著《第二十二条军规》为本的跨媒介巨构。它是叙事主导的,是基于具体空间的,是非单一媒介的。它试图使不同的媒介最终“拼溶”在一起,形成一个叙事场,共同构建成一个表演性装置,使所有进入其中的人都被卷入一个情境之中,成为演员与场景的一部分。戏剧成为一个过程而排演则成为路径。“图景-情境-场景”是 Catch-22 这次创作在媒介层面主要的实验方向。场景、情景、图景对应着从大到小排列的三种不同尺度,这三种尺度的嵌套与叠加同时在空间层面与叙事层面发生作用。出逃,就是要从一层层嵌套的空间中离开,从“圈套”的递归中反向逃脱,回归日常。
“漫游”是由装置与影像交叉构成的幻觉体验,以“漫游”的概念来贯穿真实和虚幻的叙述。这个词通常被理解为一种太空欲望的征服行为,在人类对宇宙论的构建中,不断折射的却是人类文明自身的景象。连光都无法逃脱的黑洞捕获着一切可知可感的物质,那么我们的娱乐消费化资本世界里是否同样构建着一个无形“黑洞”。艺术家的臆想,是对现实生活的努力跳脱,以青年的敏感、灵活和90后特有的广阔视野为“感受力探针”,迅猛而决绝地扎向鲜活的生活,塑造、表达属于他们的生命体验和世界经验。
本届跨媒体艺术节还有一大亮点,即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北京声纳十五周年展演”开幕式现场演出。“北京声纳”于15年前开创国内媒体现场艺术之先端,2003年的“北京声纳”现场囊括并引进的演出形式包括声音行为,人机互动,软件硬件即兴,audio-visual 实时声音影像,实地录音等。15年来“声纳系列演出”透过不同形式在纽约,巴黎,根特,台北,香港,上海,杭州,广州,深圳等地持续演进,推动了国内媒体现场艺术的发展,并孕育出一代新人。这次“北京声纳 5.1”的演出艺术家除了中国美院跨媒体学院的新秀之外,还特邀国际著名艺术家及团体,如美国类比合成先锋 Richard Devine,日本声音前辈 KK Null(岸野一之),台北 VR 剧场团队 NAXS 湼所开发,日本实时 audio-visual/Unity 编程专家高桥启治郎,Dub-Russell,TeamLab 程序工程师中村将达等。
本板块由特邀国际艺术家及来自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开放媒体系的创作集体共同呈现,带来近五十件展览作品。“赛博”是指在进阶的赛博时代,即赛博耐提克(控制论)世界已成为日常,在社交媒体已占据并改变了包括个体身份、亲友关系、货币流通等生活现实的当下,我们所面临的“赛博倒错”:现实与虚拟的互为表里,肉体存在与体外意识的共生,未来与历史,未知与已知的纠缠互卷。此一时代特有的恍惚与倒错在艺术家的创作中凝结成为一系列的反思和发散的研究型创作议题,人工智能汉字诗歌,中国赛博格,浑天时空观,心印宇宙虚拟现实,未来城市生态,数据生命,生物权力,视听官能联动,开放式科幻书写,社交媒体迷因等。
《第二十二条军规:一种连接》是以文学名著《第二十二条军规》为文本的跨媒介巨构作品。为展览“全息书写:2018跨媒体国际艺术节”的“出逃”板块。它是由叙事主导的,是基于具体空间的,是非单一媒介的。它试图使不同的媒介最终“拼溶”(passage)在一起,形成一个叙事场,共同构建成一个表演性装置,使所有进入其中的人都被卷入一个情境之中,成为演员与场景的一部分。“图景-情景-场景”是 Catch-22 这次媒介创作层面主要的实验方向。场景、情景、图景,对应着从小到大排列的三种不同尺度,这三种尺度的嵌套与叠加,同时在空间层面与叙事层面发生作用。出逃,就是要从一层层嵌套的空间中离开,从“圈套”的递归中反向逃脱,回归日常。
在欧美语境里,Catch 22 是一出经典文本,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品。它已成为英语世界的一句俚语。它所描述的是一个语言上的悖论,以及一个无法从中逃脱的“圈套”。约瑟夫·海勒虚构了一座岛屿,描写了在二战中欧洲战场上一个美国空军中队内发生的故事。距离这部小说的出版已有50多年,然而其中所写的内容,对于大洋彼岸当下的中国,却有着别样的现实意义。
Catch-22 : A Connection,将原始文本打散,成为22个叙事节点,并将它们重新连接,成为一个整体。“Catch-22 : A Connection”试图以清单的形式追溯一种古典的构图:这是一种强调数列与序列,以清晰与事无巨细为表征的修辞。“Catch-22 : A Connection”为Catch 22重新书写了一份目录。这份目录从下至上,由三个图景组成:一片由战地筑成的荒原、一间等待与睡梦的医院、一座教堂般的妓院。在这三幅图景之中,一棵树横亘而过,打通三个空间,形成一道贯穿的伤痕。这道贯穿伤指向着出口的方向,同时将约塞连的逃亡之路连接起来。
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难以逃脱,首先因为它是一个文字上的游戏。约塞连在离开之时,发现自己来到了文本之外。这是一条由单向玻璃构建的甬道。他将通过这条甬道,看到之前那三个空间的截面,以及书中对应的原始文字。整个展览的结构,在此处,以二维的形式,清晰地呈现出来。在这条甬道的尽头,是整个展厅的出口。它在空间上与入口合为一点。整个展览就此完成一个封闭的圆环。
跨媒介巨构是牟森在实践中开创的一个创作品类。目前是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的核心课程之一。跨媒介巨构,作为一种叙事性的综合装置媒介品类,基于当下艺术世界状况,连接不同学科领域,探索新的艺术生产方式。跨媒介巨构是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在开拓”超艺术”疆域的一种实践尝试。
跨媒介巨构品类的作品,有着情境艺术与表演装置属性。在此次的创作中,将使用五种基本媒介:场景、模型、装置、影像、文本。其中,场景与文本将成为一种弥漫性的语言,使观者沉浸在整个作品之中。作为二级单位的模型装置与影像,将按照一个叙事脉络展开,承担表演者的角色。戏剧是一次过程,而排演则成为路径。最后呈现出的,是一件大型表演性装置。一台叙事机器。所有进入其中的观众,都将被卷入它的情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