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 Image

ICAST Reflects|策展工作坊系列 《十月》及其“遗产”:新前卫之后的艺术评论 主办 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 主讲人 鲁明军 主持人 卢  杰 时间 2023年6月8日(周四) 18:30 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 跨媒体艺术学院4号楼405 线上收听方式  腾讯会议:431-547-227 # 讲座简介 # 上世纪60年代末,以体制批判为名的新前卫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形式主义批评的终结,同时也开启了一种新的批评—理论方式。作为艺术批评的艺术实践,新前卫瓦解了批评这个原本独立的身份和实践,尤其是判断的消失,给原本自足、独立的艺术批评带来了空前的挑战。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批评由此终结,一方面艺术实践、策展实践以及艺术家的写作代替了独立批评,另一方面类似《十月》这样的批评杂志也在适应中逐渐开拓出更多新的批评视角和理论—政治面向。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十月》与其说是一本艺术评论杂志,不如说是美国新前卫运动的一部分。而这也是《十月》最重要的“遗产”。 # 主讲人 # 鲁明军,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策展人。在《文艺研究》《美术研究》《文艺理论研究》《二十一世纪》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近著有《美术变革与现代中国:中国当代艺术的激进根源》(2020)、《裂变的交响:20世纪中国艺术的三个当代时刻》(2021)、《前卫的承诺:〈十月〉访谈录》(2023)等。近年策划“疆域:地缘的拓扑”(2017–2018)、“没有航标的河流,1979”(2019)、 “靡菲斯特的舞步”(2021)、“原创在天……上”(2023)等展览。2015年获得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华研究奖助金;2016年获得Yishu中国当代艺术写作奖;2017年获得美国亚洲文化协会奖助金(ACC),同年,获得第10届中国当代艺术评论奖(CCAA);2019年获得中国当代艺术奖(AAC)年度策展人奖。 ...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 非常抱歉地通知大家,因疫情原因,计划于2023年6月7日14:00-14:30在世界旅游博览馆演出的过河入林第二部曲《欧米伽点》(第三场)被迫取消。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为满足广大观众的观演需求,剧组协调后决定,增加6月11日周日下午14:00-14:30的演出场次。其它演出场次照常。展览板块照常开放,欢迎各位继续过河入林。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2023年6月5日演出1:6月1日周四 10:45-11:15(已演出)演出2:6月5日周一 16:30—17:00(取消)演出3:6月7日周三 14:00—14:30(取消)演出加场:6月11日周日 14:00—14:30演出4:6月12日周一 14:00—14:30演出5:6月14日周三 14:00—14:30*实际演出时间以现场为准“过河入林”的场景、情景和图景世界旅游博览馆 ...

学术主持 管怀宾 策展人 陈文华 主办 中国美术学院 跨媒体艺术学院 展览时间 6.1–6.18(展览期间无休) 每日9:00–17:00 展览地点 湘湖展览馆B1,7/8/9号展厅 参展艺术家 宋戈文、路客、崔冰洋、董兆麟、林逸宁、许一、朴多喜、张炜秋、袁一帆、温书凡、叶仪威 这是一个未来的大陆,在这里,有着全然不同的造物法则,物与物在新的拓扑结构中异化,数字大脑无限拓展多样的法则空间。在这个充满想象的时空中,我们可以打破现实的屏障,链接多重宇宙空间。连通现实与虚拟的“大脑花园”已然形成,交汇算力的运转,激活物与物、物与空间场所关系论的转化,生发错综复杂的艺术景观。 《天工开物》有云:“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强调自然的造物之力以及遵循自然之造物规则。在以 ChatGPT 与“元宇宙”为标志的后数字时代中,智能化、数字化驱动旧格式的解码重组,真实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虚实世界之间,物已然不只是物理学粒子的认知,更多的是数字化的理解,在后数字的语境中,物可以随心臆造,亦可客观复制,物在物态与数形之间交错汇集。我们游走于现实与虚拟的时空中,这种体验赋予了我们对世界新的感知与思考,也激发艺术家新的感受力与创造力,并提供新方法论的可能。 本次展览基于元宇宙无限扩展的创造理念,以“造物大陆”为主题,围绕有关新的造物法则与方法论追问探讨,以其独有的引擎启动,在造物与大陆间穿行。一方面艺术家通过不同的理念与方法创造新的主体及其关联,以别样的生长逻辑形成自由的、不可预见的多重场域。另一方面,在造物大陆的系统中,观众将以游戏者的视角进入,参与并延展了造物大陆的边界。“造物大陆”探讨了艺术家个体与技术世界的关系,并探寻着物与造物的诗性哲思。 This is a future continent, which is governed by a totally different law of creation, where objects become dissimilar in a new topological structure, and there is a space of law in which digital brain is infinitely expanded and diversified. In the space-time...

ICAST Reflects|策展工作坊系列 艺术实践的未来,与「未来」的艺术实践  主办 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 主讲人 郑慧华 主持人 卢  杰 时间 2023年6月5日(周一) 18:30 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 跨媒体艺术学院4号楼405 线上收听方式  腾讯会议:492-596-871 # 讲座简介 # “未来”从未到来?抑或已经到来,只是分布不均?未来并非线性的幻想,而是面对当下迫切问题的无限展开。本讲座将从“复古的未来”风潮现象出发,谈及二十世纪初以来的“未来”多重宇宙,并思索乌托邦和异托邦的想象,以及在后期资本主义现代性下的生活理念的辩证。 # 主讲人 # 郑慧华,独立策展人,目前生活和工作于中国台北。 郑慧华是非营利机构立方计划空间(The Cube Project Space)的共同成立者。她以“拓展策展”为实践,致力于与艺术家、文化行动者及研究者的深度合作,并发展长期的研究暨策展计划。 郑慧华的策展多关注亚洲与世界的关系、历史及地缘政治,她以策展为方法共同推动中国台湾现代声响文化的研究,并以立方计划空间为平台,延伸至出版、线上资料库及网路广播电台等各种形式的文化实践。 郑慧华策划过的展览包括:《液态之爱》国际联展(2020,台北,未来回忆录三部曲之一)、《衔尾蛇》放映展(2019,台北、卢森堡)、《现实秘境》(2016-2018台北、吉隆坡、首尔)、《生生──生命、生存、生活》(忠泰美术馆五周年展,与蔡宏贤共同策划,2022,台北)、《告诉我一个故事──地方性与叙事》(与谢丰嵘共同策画,2016、2018,上海、都灵)、《文明幻魅》(与Kevin Muhlen共同策画,2015,卢森堡)、《巫士与异见》(2013、香港,西天中土计画)、第三届台湾国际录像艺术展《忧郁的进步》(与郭昭兰共同策画,2012、台北)、《重见/建社会》系列展(2011-13,台北)、《听见,以及那些未被听见的──台湾社会声音图景》(威尼斯双年展台湾馆,2011,威尼斯)、《疆界》(2006,台北)及2004台北国际双年展《在乎现实吗?》(与Barbara Vanderlinden共同策划)等。 2015年,她担任Hugo Boss亚洲新锐艺术家奖评审,2017年担任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大会评审,2018年,担任西班牙Han Nefkens基金会录像艺术奖提名委员。 ...

通知|跨媒介巨构过河入林第二部曲《欧米伽点》6月5日演出取消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非常抱歉地通知大家,计划于2023年6月5日16:30-17:00在世界旅游博览馆演出的过河入林第二部曲《欧米伽点》(第二场)因故取消。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演出其它场次照常。展览板块照常开放,欢迎各位继续来过河,入林。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2023年6月3日演出排期演出3:6月7日周三 14:00—14:30演出4:6月12日周一 14:00—14:30演出5:6月14日周三 14:00—14:30*实际演出时间以现场为准👉 跨媒介巨构|过河入林-从客厅到荒原 2023年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毕业季 ...

前言 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区块链、元宇宙、AIGC等热点更新选代,崭新的技术事实不断冲击着我们的现实生活,现象的矛盾话语阻碍着我们与新异世界的相遇。社会与自然、现实与想象、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性的边界在反复冲刷中日益模糊,创造力被逐至数字盛墟的边境,淹没于喧嚣激荡之海。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echnology, new hotspots such as blockchain, metaverse and AIGC are constantly upgrading and replaced. These brand-new technical facts are continually impacting on our real life. However, the contradictory discourse of these phenomena impedes us from embracing the changing world. The boundaries delimiting society from nature, reality from fic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rom human intelligence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blurred. Such has happened over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