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 I 蒋斐然夺得首届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

获奖 I 蒋斐然夺得首届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携手香奈儿,于2021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共同呈现“影像策展人奖入围方案展”,并揭晓首位“影像策展人奖”得主。经评委会三轮的深入研讨和投票评选,蒋斐然凭策展项目“未名河”夺得2021年度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在本项目支持下,展览“未名河”将进入实施阶段,并受邀于2022年在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北京)和誌屋(上海)进行展览;同时蒋斐然将获得“影像策展人奖”培育计划的支持,包括学术研究、交流活动及十万元人民币现金奖励。

首届“影像策展人奖”共收到53份有效投稿,“往昔乃是异乡”(策展团队:彭嫣菡+Tracing the Elephant)、“未名河”(策展人:蒋斐然)、“世界之时,夜之时”(策展团队:印帅&张艺川)、“Women are Fashioning”(策展团队:刘影&游伊一)及“SMART-59”(策展人:周一辰)5组方案入围并在2021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展出,这些项目从不同程度上展现出策展人(团体)在研究能力、思考方式上的独特之处,以及他们将过往策展、公共教育经验带入提案的思考。

获奖方案“未名河”试图松动以“决定性瞬间”为基础的影像时间观及其背后的历史观,对作为事件与时刻之命名的“有标题”的解释性影像提出质疑,并通过对影像史上三个“名场景”的再打捞,以重新显影被历史化叙述所遮蔽的“未名”时刻的潜影。

评委团对蒋斐然的展览方案评价说,“未名河”将中国当代影像实践的九个案例编织在策展人围绕影像时间之历史性概念的探究之中,展览试图借助对摄影和电影史中的三个被反复重现和讨论的“名场景”——“圣拉扎尔车站后景”(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敖德萨阶梯”(谢尔盖·爱森斯坦)和“迈布里奇的马”(埃德沃德·迈布里奇)——的重新打捞和阐释搭建起针对研究和展览的框架,以此在影像的历史、时间的哲学和当代的实践中开启新的对话。“未名河”带领观众理解一种可擦写与可重塑时间的探索,当下的影像实践一方面搅动着时间之河的线性流动,同时伴随着对影像语言的拓展,探索新的展览形式。展览方案体现出策展人及其团队在把握研究性、策展性和空间性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获奖方案介绍

海报设计:谢本颢

“未名河”试图冲击由“决定性瞬间”构筑的影像时间的防波堤。人们常认为,时间是不舍昼夜的河流,而摄影与电影是建立在线性时间假设之上的“乡愁”,是截断历史之河的种种横切面。按下快门,截断众流的时刻,既是对这一瞬间之死亡的悼念,也标示了这一被选中时刻的不朽。因此,影像是对事件与时刻的命名。而“未名河”所要呈现的,很大程度上正是对于这种由决定性瞬间垒砌起的时间经验的抵抗和对被命名者的解放。影像作为时间驻留的场域,是对无名者的一次次打捞和对已命名者的重新打捞,从已经定影的情节中剥离开来,在重新显影中凝聚其势能与潜能,让行动之机反复开启。影像行动是以在顽固的线性时间轴上开凿出压缩、凝聚的时间,或弥散的、多向的时间,或异轨的、另类的时间。展览借由对影史中三个“名场景”的再打捞,来诠释线性时间之外的三种“未名”时间:“圣拉扎尔车站后景”中被悬停和延宕的时间;“敖德萨台阶”上被打碎、重组和错位的时间;“迈布里奇的马”的多形态潜影的共时性时间。

《圣拉扎尔车站后景》(1932)是摄影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的著名作品,被誉为“决定性瞬间”的代表作。而在“未名河”中,这一捕获于“跳起”和“落地”两个动作间的“决定性瞬间”被翻转为一种在纵向时间轴上凿出的孔洞,一种无限放大和延宕的横向时间。

“敖德萨台阶”是爱森斯坦的电影《战舰波将金号》(1925)中的著名剪辑序列。这段被称作“蒙太奇”经典的影像,在“未名河”中被诠释为对僵死的线性“时间轴”的不断打碎与重组,扰乱与反抗。

迈布里奇的“运动中的马”(1878)是摄影和电影史上的重要实验。它通过等距拍摄捕捉了到了马匹奔跑时腿部的分解运动形态,可以视为一种对线性时间的分刻度丈量。在“未名河”中,这匹马被重新打捞:12帧并置的图像将被视为量子式潜影的共时性存在。

参展艺术家及作品介绍   折页设计:谢本颢

——

空间设计

空间动画:烔烔

方案展效果图:朱怡君ZUIIUN
空间概念推演:九樟学社

——

方案展现场

——

获奖人介绍

艺术家,策展人。现于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ICAST)攻读策展方向的博士,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实验电影系MFA项目。研究领域涵盖当代艺术策展、先锋派理论与媒介研究,博论研究方向为情境主义国际与全球六十年代。

策展团队

策展人:蒋斐然

视觉设计:谢本颢

空间设计: 烔 烔、九樟学社、朱怡君

项目管理: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