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调现实|2021届实验艺术系毕业展

复调现实|2021届实验艺术系毕业展

“键入”是今天计算机与互联网领域普遍皆知的动词,当然,这里的“键入式”,显然不只是局限于计算机键盘上的发令与输入,而泛意着与此平行的一种态势与行动上的进行时;它体现了立足当下文化现状的临场境遇,也言指着某种观念与技术、心灵与行动同步可触的抵达时刻。

“键入式”作为今年跨媒体艺术学院毕业展的主题,是因为此刻“键入”无疑已成为新一代跨媒体艺术学子们感知社会、滋养知识、交互信息包括艺术创作的重要途径,并由此引发有关“键入式”的内外动因和前沿思考。一方面,它呈现着学院与技术世界、社会现实不断交会碰撞的界面;另一方面,也是新一代跨媒体艺术家、媒介构作者日常生活的态势和语言表达方式。他们立足媒体与社会的双重现场,以不同的视角和个体的感知方式,不断叩击当代文化现实与媒体创意的关系,追问“作为媒体的艺术”和“作为艺术的媒体”的种种学理构架,并探索多方面的实验性可能。

以“键入式”归纳2021跨媒体艺术学院毕业展的展题,既回应着本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的主题“现在史”,也是跨媒体艺术学院教学理念的某种呈现,全体毕业生的作品既保持着一种“现在进行时”的当下书写,也在迎对一场来自学院内外的社会性检阅。此刻的键入,事实上已在开启未来艺术与生活的新征程。

2021年4月 管怀宾

2021届实验艺术系毕业展 

复调现实 Polyphonic Realities 

“复调”是与主调对应的音乐术语。复调音乐中,主体旋律不复存在,诸多声部彼此独立却又交织出新的和谐整体。      

我们被裹挟于持续生成的现实洪流,浸伫在反复冲刷出的现在与历史边界,统一的论述与视角已无法满足我们认知当下客观世界的需求。我们希望借用“复调思维”中的矛盾性、对话性、开放性和未完成性,来应和客体世界多元、暧昧、边界模糊的状态,借助复调思维将复杂与丰富还原于现实,以复调现实参与现在史之书写。      

复调现实作为同一空间下的混合现实,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多重外缘,异质的现实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在彼此间的折射推动作用下发出和谐旋律,形成多重时空的合奏。实验艺术系的26位创作者以影像、装置、行为、动画等媒介形态投射各自关切的现实,在艺术现场内交错发声,织造出“多声部”的现实图景,以进行回应现在,以现在映射未来。

展览时间

2021.6.1-6.16

展览地点

浙江美术馆一层 1号厅

《别话 Parting words》

朱思妍

双屏影像,8’30”

指导老师:高世强、高芙雁

一个徘徊在废弃游乐场和海岛少年的救赎之旅。流逝的感情下,美才是唯一的真实,感受真实的主体应该被宽容地建构,而不是在现代性社会中麻木地接受异化。青春背景下的怀旧回忆必然是美的,少年就是正处于青春里的个体,别话也是对美好过去的自说自话。

《飞行的隐喻 The metaphor of flight》

徐健

双屏影像,10′50″

指导老师:高世强、吴穹

航班不仅仅是一架有着固定航线的飞机,也并不仅仅是从此处到彼处。关于航班这个词语,将它展开,它可以是人们对飞行的向往,可以是宗教和政治冲突的牺牲品(911事件),可以是永远消失于南印度洋的秘密(马航MH370),也可以是战争…

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从起点到终点,没写完的信就像没有降落的航班,在起点和终点之间,是和这个世界一样繁多的不确定性。漂浮是个体的常态,巡航在历史的天空之下。

《沉重塑料 Heavy Plastic》

张听

影像装置,145cm*120cm*92cm*3,20’51”

材料:玻璃钢,涂料,钢架底座、地毯

指导老师:高世强、高芙雁

在亚太地区各个国家疯狂学习和推进的过程中,很多人为了极力跟上时代的步伐,不假思索地拥抱最显而易见的西式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充斥着许多浅显的模仿、抄袭,以一种“做成欧美的感觉就是时尚,就会比周围的人出色”的态度产出西式的产品。这些东西往往过于简单表面,经不起推敲。“沉重塑料Heavy Plastic”以“塑料感”一词展开讨论。它是对于当下社会现状的一种描述,也是对于和我在同一环境下长大的一代人的描述。

《数字墓地》

万梦圆

单屏影像,12’35”

指导老师:高世强、高芙雁

这部作品其实是披着科幻皮囊的还魂母题,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学中的投射。研究者们或把还魂型作品出现的文化根源归之于灵魂鬼神不灭的信仰,道教的冥间思想和佛教的宿命论、灵魂循环论等思想。本片将赛博朋克背景作为虚拟与现实的链接点,重点探讨高科技下人类的未来命运。在本文的设定中,将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中的祭祖扫墓与现代科技结合,使之成为“扫”墓,即扫描二维码就可进入数字墓地这个虚拟空间,探望亲人。在数字墓地这样的资本运作和无孔不入的广告很快使数字化扫墓变为新的风尚。

本片运用了前期实景拍摄加上后期写实风格绘画特效的手法,增加其未来感和不现实感,并利用非线性叙事和诗意的调色来完成这部作品。作品呈现了未来的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风貌,展现了一直被忽视的中年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批判了设定中大资本的“二十二条军规式”的剥削。本文将从创作背景、实现手法、参考艺术家和视觉参考几个方面详细阐述这部作品的创作始末。

《锈 erosion》

徐尹恬

摄影,100cm*75cm*100cm

指导老师:高世强、吴穹

全媒体时代的存在和周围人的观念共同抬高了对”美”的门槛,绝大多数人靠天然的容貌和身材都难以达到这一高标准;而凡是低于”美”档次的都被会被决绝的认为是”丑”。

双重压迫下的年轻女性对于外界的声音愈发在意,以至于过分追求所谓的白瘦幼审美同一。

而还有一部分女性被我们逐渐遗忘的,她们正在经历的,就在我们身边的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群体

我是一个有容貌焦虑的年轻女性

而我的母亲是一个位正在遭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爱美女性

我们真的能坦然接受自己身体的变化吗,真的能欣赏身体变化后的自己吗……

《数字教育》

范安心

影像装置,4’37”

指导老师:高世强、吴穹

从信息过剩的角度出发,通过此作品展现在信息过剩的环境下,人们穿梭于城市之间都在无意识中被迫接受无数的信息。将这种无形的迫害具体化,墙中伸出的手逼迫你接受它手中的信息。将墙壁作为载体,也想表达信息传播的无处不在。影像内容主要呈现网络影像素材、生活中嘈杂的引人不适的生活片段以及自然灾害的影像,将这些非叙事影像素材结合,强调信息过剩带来的凌乱无序的印象,隐喻信息过剩会给社会和人带来灾害和混乱。

《IT IS OKAY,YOU ARE FINE》

刘亚涵

装置,240cm*260cm*40cm

材料:不锈钢,亚克力板,钟表机芯,摆锤,茶叶,水管,水泵,水

指导老师:高世强、高芙雁

现代人时间是被磨平的,仿佛只在一个平面里旋转,没有空隙能飘进一丝茶的香气。同时,积极的社会总是激流勇进的,“内卷”的空间强求着每个人的状态,和谐的生态环境总是需要和谐的音符,和时间,空间都是无关的。流水会裹挟泥沙,茶水会慢慢变深透明、浅绿、深绿、最后如墨一般深沉。当然,一切都是好的,一切也都是会变好的。

《吹往无声之城 Echoless wind》

范献鑫

影像装置,17’12”

指导老师:高世强、吴穹

个体意识只是洪流中的一滴,旧世界的样貌也逐渐被冲刷模糊。在这流亡之地,新世界的奥德修斯再次被唤醒,随着遥远的雷声建构起模糊记忆中的城围。但当身外的世界和私密的世界都只是舞台的布景时,还需要符号来标定每一项事物吗?这个想象的翡翠城,不断产生又不断崩塌。故乡是一个遥远的锚点,奥德赛的结局是归零和重启,梦中的我在这里反复漂流与对抗着相同的命运。

《实验中 Dreaming》

范俊含

动画,2’15”

指导老师:高世强、高芙雁

《实验中 Dreaming》是一个概念性动画短片,采用逐帧手绘动画的形式展现,来源于我在梦境的体验,并同时触发对现实生活中一些场景感受的抽象表现。主人公参与的梦境实验,他本人从存在开始并没有思考过自己是在做梦还是真的是活在某个空间中,在梦和现实交界处的经历来源于一些原始的感受。

开头是主人公在实验室中场景,他正在进行一场梦境实验,旁边的电子钟表正在计时,他已经不知道进行了多久的实验。墙上的马赛克画也在运动,表达一种超现实的空间。之后转入主人公的梦境之中,从一扇黑暗的门里延伸出来烟雾,烟雾变成了怪物,主人公开始经历着他自己梦境。

《夜照亮了夜 Freond》

郑玲

双屏影像,10’21”

指导老师:高世强、高芙雁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符号体系下,因为科技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我的生活依托于现有经验。但是在互联网的深度介入下,我们的个人经验淘汰之迅速,令人始料不及,我们被科技拖着前进。我们理解世界的速度,远远小于世界抛离我们的速度。

在旧有经验跟现实的迭代更新碰撞下,我们总会感受到一丝电影的荒诞感。星空、昆虫、森林这些自然资源,突然在我们生活中消失,我们难以想象在城市看见满头星空的状态,于是,当我们在城市里仰望星空时,我们怀疑着它的真实性。当自然之物远离我们,我们周遭都皆是人为景观,我们的真实性又何在?

这是一段个人与信息社会的絮语。

我们,在信息洪流下,何为?       

《我们为什么迷恋乌托邦 Why are we obsessed with Utopia》

李霖

三屏影像,5’28”

指导老师:高世强、吴穹

作品以“末日”为主题,进行了一场关于时代、人类和自然的关系的叙述。以多个剧场的非线形叙事手法以故事与再现的方式展开描绘,以冷静的镜头语言去展现放纵任性的冷漠人们,借助虚拟人类群像这种模糊的人像表达了对繁华社会背后危机的焦虑。但在影片的最后,作者在作品里留下了生的希望让观众在观赏作品后不至陷入对末日的绝望,而是有所思考。

《暗潮 Under Tides》

袁新雨

三屏影像,22’00”

指导老师:高世强、吴穹

城市中高楼耸立,玻璃和钢筋脚手架把原本的天空撕裂成生硬的形状。在城市中,很难看到一片完整的天空。城市光怪陆离、纷纷扰扰,人类的活动使它无时不刻都在变化,却在暗处滋生着看不见的欲望。

工厂,往往存在于城市的边界,它们聚集在一起,为城市的每一部分输送养分。工业景观和自然景观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种巨型的体量空间,它们是一种空洞且有距离感的存在,让身处其中的人感到非常渺小。

作品打破了城市和工厂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通过碎片式的人类活动特写来将图形可视化并进行实验性非叙事表达,深入探讨人类对城市工厂的自然文化属性与潜在的浪漫。

《黑场 Black field》

王勇锴

装置,200cm*200cm*200cm

指导老师:高世强、吴穹

“Black”同有黑色与黑人的意思。黑色,严格说不是一种颜色,只是缺少可见光波长。只要去掉所有可见光,就意味所有物体在我们眼里都是黑色的。正如拥有黑色历史和黑色皮肤的黑人,他们的脊背早已崎岖嶙峋,恰似这个沉重,静谧的黑场,无声,苦涩。

《红色房间 red room》

欧阳菁

影像装置,155cm*85cm,3’07”

指导老师:高世强、吴穹

作品企图以感性的方式营造出因躁郁症(双相情感障碍)进入幻觉时空间的扭曲,对患病感受进行具体的视觉转换。当我掉进病与梦的小房间中,目视之处皆是无序混乱的精神黑洞……原来那不过是没有出口的囚牢。在诊断书看似客观的衡量下,我的躯体如同容器,每一天也同样是容器,堆叠的装置与影像部分共同完成一个互述的彼此联系又排斥的叙事结构,在现实与幻觉之间往返徘徊。

《家之形The shape of home》

王雪莼

图像装置,104cm*104cm*4

指导老师:高世强、高芙雁

城市中密集的楼房,紧挨着的家庭,一个个家庭就如同马赛克中的方格子。家之形是由家中成员的马赛克化肖像与物的图像共同组合而成的,试图去讨论家和一平方米的面积以及方格子之间的关系,每一个马赛克格子中都被一个物的图像所占有。当今社会物欲横流,我们拥有着许许多多的物,我们被物所包围,在不断地消费和占有中我们渐渐退至物的背后,甚至亲情也是以物为媒介的沟通。在家之形中家人的肖像被转化成家庭装修用的一平方米面积的马赛克形式,这里试图把家庭成员和物都浓缩在了一平方米的马赛克中,试图探讨当代消费社会下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溯》

任七星

手绘动画,1’00”

指导老师:高世强、吴穹

“溯”有两重含义,追本溯源和逆流而上。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离纯真的童年逐渐遥远,在生活的压力中禁锢了自由的灵魂。此作品采用手绘动画的方式描绘了我的童年至成年期间眼中的世界的变化,从孩童的幻想世界到成年后的现实世界,将情绪和压力具象化,用强大的精神力化为武器,营造一场华丽的战斗,重构充满奇迹的幻想世界。此动画旨在回归本初,在困境中建立强大的内心世界。

《暗之启示录 Apocalypse of Darkness》

陈勤

双屏影像,9’51”

指导老师:高世强、高芙雁

记忆作为一个地方,一片海,一间屋子,一处角落、漩涡。身体在大脑里,仿佛我们正周游其中,从一个地方到下一个。当凝视一段记忆时,无法解释地,仿佛自己正在向前和向后,同时进入未来和过去。作品从个人记忆出发,塑造一段生长于潮湿沿海地区真实与虚幻交错的意识上的漂流。

《岛 Island》

张抒言

双屏影像,10’21”

指导老师:高世强、吴穹

水质是一种晦暗的无序状态、一种流动的浑沌,是一切事物的发端和归宿,是与明快和成熟稳定的精神相对立的。城市,秩序与疯癫并存的巨大流体,是否有“岛”以某种方式存在。

《清醒梦 Lucid dream》

陈艺真

动画,6’40”

指导老师:高世强、高芙雁

一次记忆和梦境的融化,男孩被逝去的女友召唤,他以呼吸的方式吹出了自己的灵魂,跟随着女友进入了一个混沌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看得见女友却无法与她交流。突然,地狱包围了他们,在一阵挣扎与回忆中,他发现地狱原来来自于他们的内部。揭开这一层“摩耶之幕”后,他看到女友被困于一面飞快旋转的人形镜子中,镜子的另一面反射着地狱的幻影,他冲向这一面,和女友一起化为了镜子的两面,他突然意识到,这个世界里不再有你我之分。一个球突然把他从梦中撞醒,眼前站着一个似曾相识的小女孩…

《李开放葬礼》

王一回

行为录像,5’00”

指导老师:高世强、吴穹

李开放是一位以虚拟形象而存在的艺术家。本作品通过葬礼形式将其消解于我们的理想与概念中,使其重归于一个单纯的虚拟形象。

《此刻发生的又被大雾遮The fog has covered the moment again》

康凯雯

影像,46’00”

指导老师:高世强、吴穹

“我们不断睡去又不断醒来,就像双脚同时踩在现在与过去的河流中。另一次,水底成为陆地,岸上的东西又纷纷坠入水中,而二者之间横亘的空间正被同时灌满水与气体。”

从梦境到现实,发呆到清醒,电影媒介到真实生活,我们的意识不断离开又返回,在回神的瞬间,离开的意识和眼前的现实重叠,这一空间制造了暧昧性,打断了我们对于清晰的寻找。作品以叙事性的回神时刻和诗性的出神时刻完成全片的架构,同时完成了对光晕第三空间的建立,进而能够将地缘政治、他者的身份、历史的回溯等扎根在光晕的第三空间中。

《茫茫 All at sea》

邹颖

影像,10’00”

指导老师:高世强、吴穹

梦境是面向内心的镜子,是思维意识的土壤,潜藏于心的细枝末节会在这面镜子前展露面目,在这片土壤里生根发芽。我思故我在,我在即有形,意识化为具体意象在梦境里生成,看清它也就是看清了自己。本作品是现实与幻境的交织,表现了一个人在各类情感中的困境与挣扎,思悟与痛苦,系铃人是自己,解铃人亦需是自己。

《归 Where the soul is》

毛海燕

实验性家庭记录片,18’00”

指导老师:高世强、高芙雁

《归》是一部20分钟左右的实验性家庭式记录片影像,其结合纪实与虚幻实验性片段,探索内心的我与家人的微妙感,围绕我对亲情的困惑展开对家人的拍摄和采访探索,通过纪实记录和自我询问,探索亲情关系在家庭沟通的误读所产生的距离感。纪实与非叙事虚幻片段交替,略带意识流的诗性感,在时间的凝结中获得答案,在时间的消逝中产生对生命困惑的释怀。希望最后作品能传递给有共同困惑的人们,让人们反思现当下所处的关系中。

《平行游戏》

王雨田

影像,10’00”

指导老师:高世强、高芙雁

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游戏影像的画面也越来越真实,但这份“真实”感却不来自拙劣的模仿,而是来自贴图下一组一组的公式,一次又一次的换算,这是对我们对自然世界的在荧幕上重新构建。不同时期的游戏中画面构建的方式不同,从最初发光阴极管到现在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游戏中的影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将不同时期的游戏画面展示对比,记录下游戏影像的历史。

《洗头 Shampoo》

田一方琪

影像,17′23″

指导老师:高世强、高芙雁

毕业在即,女孩接到家里的电话,妈妈遇害了。她与家里关系僵硬,不愿回去,但却日日茶不思饭不想,夜夜梦游,并开始害怕黑暗而狭小的空间,日日惊惧不定。那幽幽的黑之中仿佛有东西在等待破土而出,故事的真相是怎样的呢?

——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