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书写:姚大钧+Open Media Lab

未来书写:姚大钧+Open Media Lab

2020年第二届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FutureLab , 以下简称教博会)于12月5日在上海西岸艺术中心开幕。本届教博会由展览、论坛、工作坊、培训、颁奖等五大板块组成,在展览板块中,来自全球的20余所高校将向观众呈现不同风格的教学成果以及在波谲云诡的社会变化中取得的思考与心得。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开放媒体系教授姚大钧和其52位优秀学生的作品在本届教博会中展出,以“未來書寫:姚大鈞+ Open Media Lab”为主题,展示自2010年创建Open Media Lab的十年时间来,以未来科学为导向,以科幻作为方法的实践成果。

——

“未来的书写,需要未来的诗学” —  姚大钧

2010年姚大钧在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创建了Open Media Lab(开放媒体系,简称OML)。Open Media Lab 是一个文化实验室。十年来,开放媒体坚持“未来导向,当下实验”的开放式创作,以科幻作为方法,持续思考艺术、文化、科技间的共生关系以及文化向未来的投射。

姚大钧从2004年开始教学,自受邀担任台北艺术大学科技艺术研究所客座教授时就强调跨媒介创作。他创造性地用“Intermedia Art”来翻译“跨媒体”,复活了激浪派艺术家Dick Higgins 60年代对艺术创作的理想,同时为这个新学科提供了一种教学路径和实验性的创作方法。作为长期研究和教学的延续,姚大钧强调不仅要跨界而且要跨媒介创作,即通过跨媒介互联(Interconnectivity)达到跨议题(intersubjectivity)创想,并坚持“忘器存道”meta-media 的信念,培养“新文艺复兴人”。在他策划的一系列国际展览和艺术节中,姚大钧坚持辅导和鼓励学生与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同台,争取为他(她)们提供学习与展示的平台。

OML的教学践行实验室精神。姚大钧在中国美术学院率先创设了社交媒体艺术、未来书写、声音艺术、电脑音乐、audio-visual 影像声音现场、科幻创作、科幻 VR、开放媒体方法论等课程,并以城市音景、方言艺术、中国赛博格、中国古代科技、后东方主义、实验诗学等研究和创作课题,勾勒出开放媒体系跨媒介的“未来学”图景;不仅以基于深层次的思想史背景与社会文化关系探索跨媒介的语言、观念与方法论,并以于2015年创办的“国际跨媒体艺术节”展演项目的方式整体呈现,如同航行在深度文化谱系与过现未情境之间。对于 OML而言:未来学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作为一种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未来”是不存在的,它只是当下的轨迹延展、创作印痕和共同记忆,而这印记就是广义的书写。与此同时,开放媒体也强调自己是开心媒体,开心是指有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学生能在这里学得尽兴,创作得尽兴。

结合开放媒体的教学和创作理念,这次的展览空间设计有意打通了展墙,展呈结合了游乐场 Playground + 写作站 Writing Nodes 的意象,以未来书写、科幻书写、数据书写、声音书写、社交书写、现场书写、虚拟书写七个板块,立体地展示OML从对新创作工具的开发与拓展(识字),跨媒介创作(遣词),创作动机自省与反思(造句),到共同写作的多重模式探索。用五十余件作品系统性地呈现 OML 在十年中教学现场的回望与前瞻:高度自觉后设的概念书写,光怪陆离的社会批判,暗涌隐喻反讽的复调剧场,异变想象的游戏场,宇宙低吟的失落岛屿,一同构建起科学与奇幻、虚拟与现实、他者与自我、未知与已知同时并存的“异托邦”场域。在这些或宏大或精微的审度与思考中无不流露出艺术家们鲜活奔涌的生命体验和世界经验,OML 将继续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突破、自我超越,不断向未来骇近。

未来书写,就是书写未来。

策展人  马楠

——

姚大钧

艺术家,策展人,唱片公司制作人,电台主持人。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艺术史研究所 Ph.D., a.b.d。曾任台北艺术大学科技艺术研究所特聘教授;现任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开放媒体系主任,virREAL 艺术科技中心主任。作品在世界各地展览演出。长年来透过电台节目、唱片公司、网站、策展及教学推动中国科技艺术、媒体艺术及声音艺术发展,曾策划“2003 北京声纳”艺术节、“2004 台北声纳”科技艺术节、2013 纽约/上海/香港“转速:中国声音艺术大展”、“迷因城市:骇进现实”首届跨媒体艺术节、深圳“声音分裂展”、“科际迷航:从 AV 到 VR”、“脑太空”、“心印宇宙”、“九个明天”、“全息书写”、“黑镜第八季”、“意识圈”等国际媒体艺术展览和演出。

长期专注于汉字的形音义各层次的实验创作,强调书写、字形、语音之间的全息共构关系,并提出“物件导向诗学”(Object-Oriented Poetics) 的创作理论。九十年代发行的《梦的残音》与《丹红的细雨》声音作品专辑皆为透过电脑程序进行汉字音义两个面向书写的前卫作品。2010年加入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成立 Open Media Lab,2016年创建 virREAL Center for Art and Technology,教授社交媒体艺术,程序艺术,影音现场演出,声音艺术,科幻创作,未来书写,中国赛博格等课程,强调以科幻作为方法的创作及未来学研发。2019 年创建“未来书写小组”,目前在策划成立跨国联盟“未来书写研究中心”。

——

开幕式现场

——

部分参展作品

//未来书写板块//

白马非马,姚大钧,概念诗学,2019

此为作者长期对汉字形音义统合及实验汉字诗学思考探索而创作的系列作品之一。作者取《白马非马》之主角二观念/字之音韵(在此用二字之今读音)与意象,对映于古典近体诗五言绝句严格的平仄规律:仄起格平声韵;平起格平声韵;仄起格仄声韵;平起格仄声韵。中文读者在经验此作时虽未由口读出声音亦未曾听到任何语音,但音声的抑扬顿挫却不绝于耳,语意所指之交叉排比满布眼前。这是四首概念诗,声音诗,无声诗。它指向的,它贯穿的是,一切诗。

//科幻书写//

《开放的科幻》,科幻小说创作选集,主编姚大钧,2019

《开放的科幻》收录了开放媒体学生创作的科幻小说二十余篇,这些短篇既是文本也是脚本,创作者们在此基础上运用各种媒介(如手绘、VR虚拟现实、多媒体剧场、影像短片、声音影像实时演出、FUI 科幻界面设计、互动全息装置、软件程序,等)创作了四十余件作品。

《未来网生物:源起》,刘奕雯、管博扬,机械动力装置,2020

造物之力,蕴含着生命起源的秘密与真相,欲望驱使着人类不断试探上帝之领域,打破永生、信仰的人伦禁忌,催生出在网络生态系统下,具有机械特性的生物有机体矩阵。本作品使用人造材料模拟生物的感知,通过数码媒介研究生命行为,将生物艺术的关注点从关注物质转变为关注生命行为。装置母体内部以计算机干性媒介的处理系统模拟出无菌环境培养皿。利用数据程序控制气泵的输入,向矩阵子容器内的仿生生物注入生存所需氧气。此仿生生物具有碳基生物的细胞特性,并孕育出生命特征的反馈与低吟。同时,装置容器将所收集到的活体数据信息变量,激活球内的适应光源,在光合作用下,仿生有机体矩阵形成完美的生态系统闭环。

//数据书写//

另我宣言,蔡宇潇,面部捕捉互动装置,2020

在本作品中艺术家搭建了一套视觉、声音皆可互动的面捕系统。观者使用面部表情控制一位虚拟化身,此化身将持续不断地阅读由艺术家写作的《另我宣言》。控制而造成的化身行为、声音的错乱、错位,引出作者关于另我与控制者的对抗关系、另我的错位与游牧、当下数字人类大潮的思考。

//现场书写//

《空气中的子集3:归宿》,李洪祥,单频影像,声音,2020

本作是程序生成虚拟建筑重构作品《空气中的子集》三部曲的最终章。此章中,生成建筑的残骸分布于一个暗淡而无边际的空间中;而每一块残骸都成了某种声音的载体。这些残骸在运动的过程中相遇,声音也随之产生重合;从单薄变得浑厚,从简单变得复杂。由生成建筑残骸重组而成的代号为 「Create」的卫星缓慢循环穿梭于其他残骸之间,带着观众聆听由每一残骸所重构出的神奇乐章。

//虚拟书写//

《祝旅途漫长》刘炜彬、王嘉辉、申一涵

“祝旅途漫长”出自希腊诗人康斯坦丁·卡瓦菲斯的《伊萨卡岛》,以VR叙事的形式,表述了对当下的回应。观众以自身视点,在游戏引擎构建的路途中展开一场奇谲的超现实漫漫航行,希望在没有目的的现实和不知方向的处境中有所思绪。作品提供VR内部与外部两种观看视角。VR之内是五个人的故事,VR之外则借观众的观看成为参与虚构了对话的外在表现形式,内外交织,共同构成于大事件之后个人的困顿与对真实的追寻。

//声音书写//

《千赫兹轮回》,杨思韬, 声音装置,2020

1000赫兹的正弦波处在人耳最敏感的频段,常作为“自我规制音”出现于影视广播节目中用于遮蔽禁止的话语。它是语言政治的工具,却也是声响的虚无,是无声之声。作者将此音频剪辑为颗粒音,由改装过的卡式磁带循环播放。循环的磁带看似意在永不停止,但由于读取得更加频繁,它们反而会被更快地磨损。18个声响构成昼夜不停的唱经机,供奉着无形的铡刀。嘶哑无力的旧声不断由形貌端整的新声所代替。庸庸碌碌之中似乎也在悲叹:究竟什麽才是永恆的?

//社交书写//

《蛹士:社交媒体赛博格》,岳依娇 祝金坤 刘馨阳 邬京 孙万瑞,雕塑,2020

这是一个在社交战争中遗存下来的雕像。

这个士兵在战争中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无形的伤害贯穿了他,这是致命伤。我们尚不明确伤害来自哪里,或许是士兵自己。

士兵的头已经被秃鹫所控制,秃鹫即是社交软件的投影。它已经不是控制了身体的某个部分,它想去侵蚀人类、杀死人类剩下的人性。在这场社交战争的缩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在防守中逐渐失去了控制的主权,秃鹫的思想代替了人类。士兵在秃鹫的控制下,即使濒死,仍要传递出手中的二维码。里面的信息未知,或许用二十世纪的“手机”可以一探究竟。

——

//OML过往展览海报选览//

2015年第一届跨媒体艺术节“迷因城市:骇进现实”

2016年“科际迷航:从AV到VR”

 2017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项目“科幻VR城中村”

2018年跨媒体艺术节“全息书写”
2019年跨媒体艺节单元“黑镜第八季”

2020第六届跨媒体节单元“意识圈 Noosphere”

未來書寫:姚大钧+Open Media Lab

主  办 Organizer

上海西岸艺术中心

协  办 Undertaker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开放媒体系、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创中心、中国美术学院virREAL艺术科技中心、未来书写小组

参展艺术家 Artists

姚大钧、陆扬、施政、王茜、周林玮、吴元安、王子安、李洪祥、傅冬霆、王旖旎、Yuri Kuzmin、胡恒之、廖家昕、蔡宇潇、杨子敏、陈欣、刘炜彬、王嘉辉、杨思韬、徐林、冯冠湃、李明瞳、王妙雅、翁怡璇、李朝林、蔡艺双、申一涵、罗心聆、温辰旻、余惠恒、刘奕雯、管博扬、彭艺伟、陈紫梦、程智、张陈瑄、王姣杨、戴依欣、廖盈、许励双、赵雅雯、钟怡珊、潘方圆、赵润东、余阳丰、李韵婵、王昕纯、孙万瑞、孙薇、岳依娇、祝金坤、邬京、刘馨阳

展览总监 Directorhave

姚大钧

策展人 Curator

马楠

统筹协调 Coordinators

王旖旎、傅冬霆、蔡宇潇、温辰旻

展览制作 Associate producers

王怡航、金鑫、孙薇、李秋霞

媒体宣传  Publicists

莫亦然、齐晓鸾

视觉设计 Visual design

姚大钧、陈孟琦

宣传片剪辑 Video editor

徐林

展  期 Duration

2020.12.5——12.13

开幕时间 Opening

2020.12.5  14:00

地 址 Venue

上海徐汇区龙腾大道2555号西岸艺术中心A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