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丨即将开展】濯诗·濯时——2020年钱塘江唐诗之路文化研究与社会调查汇报展览

【展览丨即将开展】濯诗·濯时——2020年钱塘江唐诗之路文化研究与社会调查汇报展览

濯诗·濯时

——

关于钱塘江的文化研究与社会调查汇报展览

艺术家:跨媒体学院大二学生 大四学生 研究生

策展人:孔媛  齐冰冰  李天行  卢洁

地址: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3号楼2楼展厅

Venue:2nd floor .Building3.Nanshan Campus CAA

开幕时间:2020年11月23日

Opening: 2020 .11 .23

主办:中国美术学院 跨媒体艺术学院

——

  图/李天行

图/杨静蕾

前言

钱塘之水荡兮,可以濯吾诗

《国语·周语》有注:濯者,谓之洗也。

唐诗的时代已经过去一千年。多少个世纪里,轮船取代了孤舟,公路覆盖了驿道,高楼消抹了茅舍,如今我们重游被诗意浸泡过的浙西唐诗之路,体察人间沧桑,岁月更迭,循访诗人行迹,山河变迁,每个人会不由地发出感慨,“观奇恨来晚,倚棹惜将暮。”如此想来,历史仿佛层层堆叠的岩石,当下一旦过去,就只能沉寂于记忆之外。

然而果真是如此吗?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我们循着钱塘江水路,穿行于山河,应和于诗词,在古今诗人与普通人的沿江体验中感悟人生。忽有一刻,恍如梦醒:原来当下早已与历史交错,现实也早已与诗歌重叠。正如从新安江到富春江,从富春江到钱塘江,水波相容,何曾相离。

诗意涤荡了钱塘江岸,江两岸代代生活的人们也以自己的一生濯洗着诗意,濯洗着千百年的时光。此刻我们作为这文化语境之外的他者,以自身经历试图重新诠释唐诗与山河,其实也在以诗歌和我们不曾拥有过的时间濯洗自己。恰如先秦有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此后又为《楚辞·渔父》所引,“濯”,于是超越了物理意义上的洗涤,最终成为了一种涤荡精神的象征。正因此,我们借以“钱塘之水荡兮,可以濯吾诗”为命题,梳理此次诗歌考古与田野调查的身体经验,以“濯诗·濯时”的行动,开启了所有创作者更广泛深刻地思考和实践。

 文/孔媛

 图/曾琪云

 图/曾琪云

濯诗·濯时

濯诗·濯时是发生于2020年的一场创作行动,意,沿水而游,以时为索,同诗而行。

我们从新安江、富春江直至钱塘江,与日月为伴,山河共舞,辨引力环绕潮汐江风,发掘层层文化,也进一步勾画着唐诗之路的西线——钱塘江唐诗之路。曾经,钱塘江唐诗之路,以之江、富春江、新安江、兰江、婺江、衢江为主线,约321位诗人,抒写了2200多首唐诗。浙西唐诗之路的形成,既因浙西山水的灵气,诗人游览的才情而得名,亦是旧时文人送别、避世,寻求净土的精神家园。我们一路吟诵着前人的诗歌,去游江北,往还江南,以绘画、摄影、写作、录音的形式记录着此时此刻的浙西唐诗之路,是重访,是追寻,是探究,亦是重构。

此行,我们发现诗歌中旧时的钱塘江水汹涌波涛,如今的新安江水平静而温柔。曾经江边的居民随江流迁徙,依江而生,逆水而亡,如今江两岸炊烟袅袅,航运亨通。当然,现代化的城市发展深刻地影响着钱塘江,也使这条充满着灵与智的唐诗之路时刻处在一种冲突与重塑当中,而我们的介入,正是秉持着一种尊重历史的态度,将艺术想象力与古今诗意再次融入作品和钱塘江两岸的文化生态,并以此来体会今日之钱江,来濯洗今人之意兴。

文/齐冰冰

参展人员

跨媒体艺术学院2019级大二本科生

杨静蕾  邓佳斌  王思懿  李天行  卢洁  曾琪云 
段苏芹  马向原  郑汝怡 方晨康  鲁奕戈 齐冰冰 
陈楚儿  丁晓倩 王冰彬  赖婉馨  董泽华 李玖胜
张家铭  杨璐卿  黄雨琪  杨雨晴  孔媛

跨媒体艺术学院2017级大四本科生

欧阳菁 梁若诗

跨媒体艺术学院研究生

朴多喜  董兆麟 高采奇

指导老师

宋振   汤南南

统筹

宋振   汤南南

统筹

杨静蕾

主视觉

方晨康  杨璐卿  李天行

图/杨璐卿

图/孔媛

图/鲁奕戈

图/董兆麟

图/王冰彬
 图/李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