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舞台表演中的虚拟图像应用——“遇见大运河”舞剧的图像实验

新媒体舞台表演中的虚拟图像应用——“遇见大运河”舞剧的图像实验

新媒体舞台表演中的虚拟图像应用——“遇见大运河”舞剧的图像实验

范厉  田进

随着虚拟图像创作大门的打开,舞台空间的设计已突破传统舞台模式的框架。虚拟图像所营造的虚拟空间,给演员的表演孕育了一个新空间。同时,这一图像所构造的空间,又与舞台的假定性空间、演员的表演空间混合成新的空间叙事方式。

    近期,杭州歌剧舞剧院、中国美术学院团队、杭州科技大学团队,三方合作了“遇见大运河”水灵一幕的创作。在水灵一幕中,图像不再是传统舞台上的背景,舞台的设计突破了传统“镜框式”舞台模式。舞台空间虚实穿插,呈现多维叙事空间。舞台表演与图像互动关联演员的舞台体验感得到加深,演员的形体动作造型与情感表达融为一体。其中空间的多维性、连接和融入、互动和转化是这一幕显著的特点。

    剧中,女主角扮演的水灵不是人物,而是一滴穿越千年的水。她的意象寂静、灵动、纯洁。这样的一种意象表达,关键是要构建出符合崔巍导演想象的意象空间。这里的意象空间其实是创作者创作思维过程中,多维度概念的集合体。这样一种意象表达需要突破现实的空间、现实的关联、现实的尺度。要超越常态的思维、超越线性的叙述、超越我们的想象力。她不可能是对真实空间的再现,也不可能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

    在创作中,水的意象是我们的重点,她是全幕的核心。水的诸多属性就是水灵的属性。我们抽取了水的意象元素-水珠。而承载水珠的是一套实时交互的三维粒子系统,这套粒子系统能够通过物理运算模拟水珠聚合与散落的形态,同时能够与舞台上舞者的舞蹈动作产生关联。使用这套粒子系统呈现的视觉,对水的意象表达比较切合。这套粒子系统所具有可调节的粒子生成速度、粒子初始速度向量、粒子寿命、粒子颜色以及在粒子生命周期中的变化等参数,通过实时的参数调节与变化,粒子系统在不同的参数下会形成丰富的视觉形态,对水灵意象的塑造是很好的手段和途径。特别是对粒子中心值的定义、容许的变化,使得水的形态具有随机性,便符合水的特性。这种以真实物体为对象,根据想象而创造的假想空间,丰富了舞台空间的表现性。我们通常对现实空间的感知是三维的,而舞台的空间在观众的心里,往往是多维的。在“水灵”一幕中,以想象而创造的,以科技手段为展现方式的,可见可感知的虚拟图像空间与舞台空间相互融合,以演员的表演为引导,结合舞台的灯光和声效,调动起观众的想象力,共同营造了舞台的假想空间,所以在“水灵”这一幕里,多维度的空间表现非常明显,并对调动观者的审美感知有着重要的帮助。

    全息投影技术和动作捕捉计算机图形技术的使用,则将演员融进粒子系统构建的水世界中。全幕动作捕捉采用了全自由式的运动捕捉,通过矩阵式红外灯光增亮硬件模组,在舞台空间中搭建一个适合动作捕捉的光环境,由于红外光波长范围在可见光(390到700纳米)的范围之外,所以用于捕捉的光环境完全不会影响到舞台的灯光效果。在动作捕捉的过程中,演员不需要穿戴特殊的设备和服装,不需要担心标记点是否被遮盖,演员可以自由地随心所欲地表演。运动捕捉通过摄像头实时采集演员在舞台上的动作和运动,通过即时处理采集的视频流,处理的技术包括:去噪、像素采样、帧间差值的运算、数据映射等,从而分析出演员在舞台上的定位数据与演员表演时肢体运动的轮廓数据,以此作为基础数据生成与控制图像虚拟空间。图像的虚拟空间通过全息投影技术植入到现实的舞台空间当中。由高透光度的反光轻纱构成的成像面,既能够截留清晰的影像画面,又能够透出影像后方的舞台空间,结合舞台灯光的处理,形成虚与实结合的舞台空间,由此构成的图像虚拟空间连接着演员的表演空间,连接着观众的心理空间,触发了行为和空间的语义转换,引领观众沉浸到水一般轻柔,梦一般弥漫,时而可触,时而远离的情景之中。

    水灵一幕的演出的另一特点是互动性,它是水灵意象表现的重要手段,虚拟图像在空中的每一次生成、变化、消失都是由舞者的行为和动作触发,经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检测,提取相关参数,改变粒子场的相关特性生成产生。正如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提出的:媒介是人的延伸。这里舞者的每一个行为和动作都对图像媒介信息的传达产生着影响。

    与此同时,这些因运动和行为产生而来的图像,具有过程性和生命性。伴随着这种产生和消失,图像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舞者,在这过程中,舞者不仅是图像信息的触发者,同时也是图像信息的接收者,舞者是虚拟空间形态的塑造者,也同时是虚拟空间的被塑造者。图像与舞者形成一种双向的循环往复的交互式互动。这种互动关系是水灵意象得以呈现的关键它决定者舞台整体的情感表现。具休来说,图像的视觉形象是比较单纯的,单纯的图像对空间的整体性营造是有帮助的,对意象的确立也是有利的,但对情感的表现就比较缺乏力度。但互动方式的加入,彻底改变了观众的观看体验。剧中无数大小不一运动而变化,消失而重生的水珠,构成了一个水灵的立体世界。它悬浮在空中,当舞者从舞台的现实空间,进入一个虚幻且可见的图像空间时,它即刻被水珠所包裹。水珠跟从舞者的运动和肢休的变化,幻化出一个不断变化着且有生命感的水灵形象。这种即时互动体验,超出了人们通常的感知经验,引发了观者最初的情感和思考。而这些情感波澜和思绪又会形成新的刺激因素,引向进一步的情感反应。所以这一幕的图像与表演的互动是情感传达的重要因素。

    在这一幕的创作中,一些实际条件的限制与关键性的技术问题突破,也成为艺术表现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对由计算机视觉获取的相关信息进行转化是图像构成的重要手段。由于舞台条件的限制,捕捉的摄像头离演员的拍摄距离非常近,因而采用了大广角镜头,造成较大的图像畸变,必须加以变形矫正,同时为了造型的需要,对图像进行了拉伸和位移。对图像捕捉的边界处理,也是十分重要的。为了获得捕捉图像与粒子系统的较好融合,对图像边

界进行了一定的虚化处理,为了突出造型,进行了图像材质的适当填充。对运动参数的重新定义,也是控制图像变化的方式。这种转化加强了形象的确立与艺术效果的呈现。

    总之,全幕的艺术效果呈现,必须是舞台各要素的整体融合,相互协调来达到,而空间多维性、连接与融入、互动与转换是“遇见大运河”水灵一幕整体性的具休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