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感受力-以创作集体作为策略与路径的探索

重温感受力-以创作集体作为策略与路径的探索

2019年12月7日至8日,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主办的“2019感受力论坛:以创作集体为方法”圆满举行。论坛邀请了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台北艺术大学、鲁迅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上海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国内的艺术教育界同仁,以及活跃在博物馆、画廊等艺术机构的艺术家、策展人和馆长,聚焦于感受力的蒙养与创造力的激发,共同分享实践与研究所得,探讨如何以艺术做教育,以教育做艺术,如何组成创作集体等多方面问题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此次论坛的部分主题讲演将在《画刊》与《艺术当代》杂志分别以系列专题文章形式陆续刊出,敬请关注。本次推送分享的两篇文章原刊登于《画刊》杂志2020年第1期

重温感受力:以创作集体作为策略与路径的探索

Revisiting Sensitivity:The Exploration of Strategies and Paths with Creative Collectives

管怀宾

面对互联网、大数据和云端技术的日常应用,人工智能的AR技术与新艺科融合的诉求似乎成为某种趋向和圈内外的借词,并渗透到当代艺术的前沿现场和艺术教育的多重学科之中。互联网技术与信息传播的迅捷,正在分离传统知识系统的版图;同时也在进一步取代个体的判断和滤化的潜能。为此,有关感受力式微、创造力泛化的话题已成为某种新的时代征候与忧患。尽管感受力与创造力的问题在学院与艺术江湖之间有着全然不同的折射,但这个话题还是涉及到学院的意义与作为,涉及到当代艺术泡沫现象下的基层景观以及创造的本质。

事实上,在今天,艺术教育已经不只是一个单纯专业领域内部知识传递的问题,它与社会整体的意识形态、美学支撑及价值取向的发展相关联。当代艺术的前沿现场也不只是艺术家、作品和展示场所之间的思想和物理界面的碰撞,它同样派生出许多新的内容与鲜活的问题。在这里,感受力无论作为个体的经验与记忆的转呈反应,还是社会景观、文化现实的第一触感,依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这也是今天艺术教育和艺术发生现场必须面对的问题。针对艺术版图与教育现场一系列难以绕行的问题和现状,2012年,跨媒体艺术学院发起了首届“感受力——2012·中国艺术教育论坛”,试图重新梳理感受力与艺术教育、创作之间的关联,探讨作为教育的艺术与作为艺术的教育的崭新视角。诚如时任院长高世明在开幕致辞中所言,旨在“重新来建设、重新来唤起、重新来开启我们现在正在消失的感受力”。这里所聚焦的“感受力”,显然不只是一个视觉艺术的表象问题,而涉及到对身体与外部世界、个体与社会、历史与当下种种层面的研究与探讨。

自首届论坛开启这场讨论以来,相继于2016年、2019年举办了前后三届“感受力论坛”。论坛云集了多方学者与专家,既有海内外当代艺术教育的一线师生代表,也有当代艺术创作前沿的重要艺术家,包括跨媒介领域、跨文化研究的资深学者。论坛聚合多样的学术倾向与价值判断,交叉着复杂的艺术现场和教学案例的分析,希望感受力的重新蒙启创造的原点。今天看来,无论交叉的话题还是各自的立场与视角,都在一定程度上延展了对话的时空和问题的实质性深化。

知识系统的流变性

关于感受力的蒙养和个体心性的觉悟,包括知识系统的认知与建构,这是我们在教育现场由来已久的论争话题。就今天的艺术教育总体来看,无论是传统学科还是当代艺术教育的新学科,都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视觉文化转型。它涉及到图像与媒介系统的更新问题,涉及到新的视觉生产问题。当代艺术其思维定律和它的观念创造、艺术生产始终处于一个流变与推陈出新的格局之中。无论就观念更新而言,还是新的形式语言与技术媒介的研发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流变性,它的问题、途径与对应方式是多样复杂的。学院教育可能成为一批批年轻创造者的平台,但它难以定格丰富多样的感受力,更无法完全预测未来。

就感受力、创造力而言,它涉及到对当代艺术系统内外认知的问题,涉及到当代艺术教育新的知识系统建构的问题,涉及到教与学的主体性建构的问题。跨媒体艺术学院作为一个新型实验教学平台,其知识系统的建构,依旧关乎到我们对于知识体系的论争以及主体性的定位。我们将如何处理艺术教育的本体与社会性外延的问题,一方面我们需要面对:知识系统中技术层面的问题,也就是知识基础的普适性问题。跨媒体艺术中的媒介与技术总是在不断更新,它需要伴随明晰的观念意识的推进,成为一种动力能源;需要不断补充新的知识给养,深化媒介的表现力,以获得真正意义上创造性意识的建立。另一方面的问题是:如何将这种知识与技术传播的施教方式分配在阶段性的教学单元之中,使实验艺术的智性模式成为创造的动力,而不仅仅停留在方法论上的纠缠;这也是我们所要建构的具有普适性意义的学理和技术要求。除了通过技术的传授与施教探讨创造的意义,同时还将面临文化创造中的社会性关怀,包括本土人文关怀等问题。

我们的教育能在多大程度上面对这个问题,学院如何教授经得起质疑的教学内容,并在具体的课程设置系统中消化这些问题,既有适时性的应对,同时也保持恒定的知识结构所必须配备的内容,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悖论关系。无疑,新的知识系统的建构与孵化是当代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的心智源与动力源。一方面,我们相信经验中的知识支撑,同时也意识到经验容易导致方法论与标准化的结局。当经验成为方法论,也就是说方法成为可以被推演的知识,必将忽略它在艺术本质上的暂时性和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跨媒体艺术教育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侧重于对经验的分享和实验性,而不是简单地炮制成功学的范本。

教与学的主体建构

感受力的蒙启是为了寻找可能的起点,进而确立教与学以及创造的主体。我们注重对经典案例的阅读与评判,也研究前辈艺术中闪光的内容,并不等于我们拥有了法则与标准;无论是媒体实验课程设置还是当代艺术史相关的分析性阅读,我们通过艺术史重要案例的形式生成与思想动因的分析,旨在清理其文脉,凝练出核心的价值,进而获得它恒久的启示性意义。它涉及到一个消化系统的建构问题,所以,重要的是建立在个人意义上的艺术史解读。它需要学生对发现与创造意义的追问成为某种自觉的行为和主动意识,师生共同分享经验的非逻辑性创造,以抵制来自外部或艺术界庸俗的价值取向与表象模式。其实,创造的意义在于我们对经验、经典质疑基础上的独创性,在于明确当下的现状与艺术家的个体立场。

今天,当代艺术教育的主体性何在,我们如何建立新的教与学的关系,这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教育的现场总是会有一代不如一代的忧虑,或者埋怨体制与价值观的飘浮。的确,今天的社会现实正面临着一个总体价值观不断被消费、被娱乐化的问题;教育也在不断地迎合市场化、大众化的需求。而学生的知识与品格以及主体意识的养成,需要一定的自由思考和选择的空间。我们既要培养对当代艺术共同的关切,又要在教学的互动环节中点拨经验与知识的可能性;这里的自由不但应该体现在具有个性的思想和意识,同时也应包含着对专业学理的感受力和判断性。无论教育的现场存在多少可变的因素,如果说学院是一个大的平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则始终应当在处于某种动态之中,师生共同形成新的教与学的创作集体,以创作驱动教学。我始终相信教与学主体应当是具有独立思考与学习能力的学生,教师的意义是在这个交流过程中,有意连接并提示一些问题点;可能以他一方的经验和知识触发学生十倍的想象。师生们在不断的互动交流和终极追问的过程中获得实验艺术的切实意义,以形成当代媒体研发、个性创造的活性平台和教育格局。

其实,无论教与学还是当代艺术创作,其有意义的工作,就是不断挑战那些既成的经验与固化的模式,包括挑战自我的思考经验和知识储备。显然,推动当代艺术教育与创造性实践的动力,不只是经验,而是一种思想,是建立在思想深度上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媒体的实验性也是基于这种追问的前提下形成有效的技术开发和创造,重要的是强调当代艺术思想与实验的突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无论个体感受力的锐化,还是当代艺术教育其内部普适性系统的建构,都是在短暂的、不确定性的前提下,建构有效的问题点,追问艺术的意义和形式创造的实验性氛围与情境。

以创作集体作为策略与路径

2019·“感受力论坛”“以创作集体作为方法”为议题,也是希望借由跨媒体艺术学院这些年“以创作集体作为策略与路径的探索”案例,与大家再一次聚焦感受力的本质,探讨教学与创作机制中的种种可能。这里所谓的“创作集体”并非过往历史中的那种宏大叙事般的“集体创作”, 也非集体意识形态统合的惯性所为。尽管“集体”在我们这个年代,无论就哪方面而言,都可能是一个值得慎用的名词。但这里的集体可以说是某种动态的学术共同体,无论就其知识的构成,师生的站位、立场而言,还是我们取用媒介技术的态度以及观念与创作生成的环节。这种短暂、流动的,怀同样心愿,具有共同体意味的创作集体,既构成了今天跨媒体艺术教学创作的现状,事实上也成为某种学术策略和路径。 

其实,“跨媒体”本身的定位,不但体现了观念之于媒介的角度,以及技术与思想在学院内外的交互延伸;同时也是希望全面优化当代艺术教育的教学模式。我们一开始便强调作为“运动中的媒体与实践中的媒体”,希望从媒体与技术、媒体与社会的双向,推动当代艺术实验性和跨媒介研究、跨领域实践的发展。我们清楚地看到:在自身学科深化发展的同时,其实媒介技术的界面也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国内外当代艺术原先的生态、板块都在发生新的位移,甚至发生质的变化。所以,无论跨媒体还是实验艺术教育,作为今天艺术教育的一个侧面、一块试验田,我们既不能固化我们的技术指标,也不能完全游离教育的内涵建设。毕竟,任何新生事物都有老化、固化的可能。它需要我们在有效的距离中,不断自我修正、内外优化调整,包括学科构架与人才培养目标。我们侧重于跨文化的挖掘研究和新兴媒体的转型拓展,强调它的社会性介入与当代艺术界域的延展。以开放心态和革新意识拓展跨学科的技术交叉与媒介研发,紧扣当代媒体文化和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向;以培养兼具跨界整合能力和媒体创意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要旨,持续拓宽教育视野,设立具有高度社会行动能力的育人目标。 

这些年,以“未来媒体/艺术宣言展”为牵引,凝聚“跨媒体艺术进程”项目群,形成互为支撑、互相链接、互相配合、互动延展的前沿研究模块。形成一个跨越社会思想、媒体实验和艺术展演的教研课题集群,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创作集体。我们围绕“深度社会化、充分国际化”的发展目标,努力在机制上建构“多层联动、内外打通”的学术系统,坚持“以思想为先”,用思想打开视知觉形态的包袱;“以实验为重”,推进媒体实验的状态和问题意识;“以课题为引”,介入社会现实需求和问题;“以创作为本”,在艺术与科技互通、文化研究与艺术创作并举的宏观视野下,以学科交叉的形态,融通多个专业领域。这个创作集体可能穿梭 “迷因城市、骇进现实”,有着重游“山水”世界、溯望“世纪”的情怀;也可能在“存在巨链”中演绎寓言一般的“行星三部曲”;或者以“全息书写”的方式虚构未来的科幻写作;再经由“呼喊与细雨”后重温“演化论”的内涵。这个创作集体持续探讨“作为媒体的艺术”和“作为艺术的媒体”,进一步解决技术语言与人文关怀的关系,建构理论研究、实践创造新的先锋性,创造适合彰显个性的媒体实验平台和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学氛围,重新聚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学术内涵。以它广袤的学术视野和犀利的专业界质,重塑建院的理念以及技术与人文交替共建的可能;以“无墙的学院”重构它在国际艺术界的新视野和新格局,探索和呈现媒体/艺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在这个创作集体中,我们强调媒介技术的凝练与心性智识的滋养,希望既要有稳定的系统结构,又要保持它动态的鲜活性,防止固化,甚至经验化地去消费课程。我们强调思维建构中的判断性和有效的问题意识以及精准到位的表现方式;强调媒介技术的拓展,培养艺术生产与思想生产的共同关切。同时关注建立在本土文化语境基础上的相关知识渊源的梳理与建构,关注社会性参与中的活性应用,注重建立在人文关怀基础上的创作实践和实验语言的研发,维护个体意志的发声。我们相信,唯有深度的追问和前沿的思想才能推进课程中的实验;才能实现所谓技术媒介与思想锋芒相交叉的实验艺术意义;才有可能在一种开放的语境中,遭遇对置各种纷杂的艺术事象和现实问题;才能对现有教学系统的设置进行必要的学术判断和有效的链接补充。所以说,独立感受和视角以及独特的语言方式,不但是实验艺术精神所不可缺失的,同时也是今天跨媒体艺术教育所必备的前提。无论作为一个艺术家还是媒体人,你的问题意识、终极诉求和批判的姿态需要有效地通过媒介载体的通道介入到现实。

“尽管今天能够让我们聚焦的东西变得越来越少,但还是希望在短暂的不确定的前提下、在有限的条件下,创作出某种能让我们内心激荡的东西,无论是创作还是教学,都需要某种激荡内心的时刻。”这是我在本次论坛最后的一段发言,也是重温感受力与创作集体的感怀。